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历史复习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魏晋至隋唐第1讲魏晋至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成熟学案.docx

    • 资源ID:16657126       资源大小:888.36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历史复习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魏晋至隋唐第1讲魏晋至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成熟学案.docx

    1、高考历史复习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魏晋至隋唐第1讲魏晋至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成熟学案第三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魏晋至隋唐第1讲魏晋至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成熟主干梳理 巧点妙拨一 魏晋南北朝1中央官制:逐渐形成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三省体制。2选官制度二 隋唐1中央官制:确立三省六部制(1)运作机制:中书、门下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2)意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三省之间既分工又合作,提高了行政效率;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为历朝所沿袭。2地方行政制度(1)从秦汉的郡县两级制、东汉的州郡县三级制演变为唐

    2、代的道州县三级制度。(2)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立节度使,导致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平息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扩大。 4监察制度:唐代御史台定期到京都各监狱视察执法情况。漫画解史 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实质易错提醒 “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三权分立”的区别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形式上相似,都体现了分权的特点,但二者反映的本质却不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在于强化皇权,是君主专制的产物;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目的是防止专制,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的产物。图示构史 科举制的特点及历史影响巧法妙记 选官制度的演变问题探究 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士族门阀的衰落

    3、和庶族地主的兴起;九品中正制的弊端。互动探究 史料研读主题2从“相权独揽”到“共议国事”汉至唐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一唐三省六部制工作流程图二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又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钱穆国史新论教你读史从史料一看到唐朝三省六部制运行的程序。史料二以第一个句号为界分为两层,从第一层看出,唐代宰相由首长制演变成委员制,从第二层看出其分工明确,行政效率大大提高。史料运用(1)据史料一,反映了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答:_(2)据史料二,唐代宰相制度与汉代相比有什么变化

    4、?起到了什么作用?答:_答案(1)相权一分为三,集权于皇帝。职责分工明确。程序、体系严谨。(2)变化:由一相变为多相制。作用: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历史解释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演变的特点(1)皇帝通过不断压抑、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伴随相权的逐步衰落和君权的逐渐强化而演变。(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了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

    5、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主题2从“任人唯亲”到“选贤任能”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一汉代“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后汉书百官志注(两晋)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隋唐五代史论集二唐朝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三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

    6、,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钱穆国史新论四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教你读史据史料一第一段可知汉代通过察举制、举孝廉的方式,注重以品行为标准选拔人才。第二段材料中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信息,可知主要反映了九品中正制以家世门第为选官的主要标准。史料二主要反映了科举制选拔标准是学识、考试成绩,且科

    7、举制影响大。据史料三可知科举制的选拔对象广泛,不论贫富贵贱,都可参加,体现其公平性。科举制成为平民晋升的途径之一。史料四中,解读时注意省略号对史料的分层作用,从中提取“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机会均等”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等信息,概括出促进人才的流动、客观公平、激励作用等借鉴价值,体现了科举制存在上千年的社会价值。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答:_(2)据史料四,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答:_答案(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

    8、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2)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提供了“机会均等”的机制;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历史解释科举制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1)标准的客观性:以学识和考试成绩作为标准选拔人才。(2)方式的公平性: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3)范围的广泛性:不论贫富贵贱,皆可参加。(4)时间的延续性:从隋朝开始,到1905年正式被废除。2影响(1)积极影响打破世袭模式,促进社会阶层转化,加速社会流动,体现公开、平等、竞争等理念。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学发展。将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强化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选官方式为其他

    9、国家借鉴,推动世界文明发展。(2)消极影响重才轻品,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促成“官本位”思想。禁锢思想。高考研析 把握考向1(2018全国卷)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河朔型7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中原型8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边疆型17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东南型9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知识考查唐代的藩镇能力考查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素养考查历史解释答案D解析从表格信息可以看出,唐代的藩

    10、镇除了河朔型擅自任免官员、拥兵自立外,其他类型的藩镇均由中央任免,并且驻兵防止分裂和异族进犯,维护社会治安。由此可知,“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基本维护了唐朝“百余年”的统治,故D项正确。材料中大部分藩镇是上缴赋税的,并且唐朝除了藩镇的税收外,还有其他财政收入,故A项错误;表格体现不出藩镇彼此攻伐不已,故B项错误;“安史之乱”后,河朔型藩镇依然拥兵自重,威胁中央,中原型、边疆型藩镇“少上供”,对中央权威也有消极作用,故C项错误。2(2018全国卷)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11、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知识考查唐代的三省六部制能力考查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素养考查历史解释答案C解析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就有加强皇权的色彩,而与此同时,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明显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中央的官员,以加强皇权,故选C项。材料并未涉及中书、门下职权扩大,排除A项;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只是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这样的官员并未得到晋升,排除B项;材料中参与议政的宰相数量增多是在弱化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而不是强化,故排除D项。3(

    12、2016全国卷)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知识考查科举制的历史作用能力考查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素养考查家国情怀答案D解析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因此它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D项正确。A项“最优秀”的说法过于绝对;科举制的选拔标准是才学,B项排除;C项“排除”说法过于绝对。预测1历史与现实的关联唐代政治决策的科学性(2018昆明一中高考仿真模拟)唐初规定,凡国家遇到军国大事,就由中书省的各中书舍人分

    13、别拟出建议,谓之“五花判事”。这一做法()A一定程度限制了皇权 B提高了行政效率C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 D加强了宰相权力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与限制皇权无关,故A项错误;行政效率是对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从事行政工作速度和质量的评价,与材料信息无关,故B项错误;唐朝中央的中书省负责决策,而材料做法更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故C项正确;“中书省的各中书舍人分别拟出建议”是削弱而非加强了相权,故D项错误。预测2关注热点唐代社会阶层的流动史学家许倬云在历史分光镜一书中探讨了中国历朝社会控制的得失,列出了下面的一系列标题:西周的包容上层的坚凝;秦代的缺失中层与下层的疏离;宋代的养士中层的扩大。那么,

    14、关于唐代的标题最有可能是()A中层的变化 B中下层的整合C上层的分裂 D上下层的缓和答案A解析唐代科举制进一步得到完善,大量的社会中层人员通过科举制进入国家政权中,所以唐代最恰当的标题是中层的扩大,故选A项。预测3完善学科主干知识考查唐朝兵制改革唐初实行府兵制,在长安附近各州设置军府,选拣均田农民担任府兵卫士。开元十年,唐玄宗接受张说的建议,募兵13万,充当京师宿卫;开元二十五年,根据边防需要,“召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优恤”,由朝廷供给资粮,长期戍边。这一变化()A适应了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B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C为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埋下了隐患D削弱了当时唐朝的边防实力答案C解析分析材料可知,唐玄宗时期开始实行的募兵制由于国家供给衣食,而且士兵与将领之间关系密切,这样虽然可以增强政府的边防力量,但是也容易形成割据力量,威胁中央,故C项正确,D项错误。兵制的变化与均田制的破坏有关,与商品经济发展没有必然联系,故A项错误;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兼并)导致均田制被破坏,以均田制为基础的府兵制也就走向了崩溃,B项因果关系颠倒,故排除。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历史复习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魏晋至隋唐第1讲魏晋至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成熟学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