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 古代诗文阅读 第一章 考点提升练三 小说类 新人教版.docx

    • 资源ID:16627014       资源大小:30.66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 古代诗文阅读 第一章 考点提升练三 小说类 新人教版.docx

    1、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 古代诗文阅读 第一章 考点提升练三 小说类 新人教版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 古代诗文阅读 第一章 考点提升练(三) 小说类 新人教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棋鬼(清)蒲松龄扬州督同将军梁公,解组乡居,日携棋酒,游林丘间。会九日登高,与客弈。忽有一人来,逡巡局侧,耽玩不去。视之,目面寒俭,悬鹑结焉,然意态温雅,有文士风。公礼之,乃坐。亦殊撝谦。公指棋谓曰:“先生当必善此,何勿与客对垒?”其人逊谢移时,始即局。局终而负,神情懊热,若不自已。又着又负,益愤惭。酌之以酒,亦不饮,惟曳客弈。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方以一子争路,两互喋聒,忽书生离席悚立

    2、,神色惨沮。少间,屈膝向公座,败颡乞救。公骇疑,起扶之曰:“戏耳,何至是?”书生曰:“乞付嘱圉人,勿缚小生颈。”公又异之,问:“圉人谁?”曰:“马成。”先是,公圉役马成者,走无常,十数日一入幽冥,摄牒作勾役。公以书生言异,遂使人往视成,则僵卧已二日矣。公乃叱成不得无礼,瞥然间,书生即地而灭,公叹咤良久,乃悟其鬼。越日,马成寤,公召诘之。成曰:“书生湖襄人,癖嗜弈,产荡尽。父忧之,闭置斋中。辄逾垣出,窃引空处,与弈者狎。父闻诟詈,终不可制止,父愤悒赍恨而死。阎摩王以书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于今七年矣。会东岳凤楼成,下牒诸府,征文人作碑记。王出之狱中,使应召自赎。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岳

    3、帝使直曹问罪于王,王怒,使小人辈罗搜之。前承主人命,故未敢以缧绁系之。”公问:“今日作何状?”曰:“仍付狱吏,永无生期矣。”公叹曰:“癖之误人也,如是夫!”异史氏曰:“见弈遂忘其死;及其死也,见弈又忘其生。非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哉?然癖嗜如此,尚未获一高着,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可哀也哉!” (选自聊斋志异)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九日登高,与客弈 会:相约B神情懊热,若不自已 已:停止 C父愤悒赍恨而死 赍:怀着D故未敢以缧绁系之 系:捆绑答案A解析会:适逢。2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癖之误人”的一组是 ()日携棋酒,游林丘间自晨至于日昃,不

    4、遑溲溺父愤悒赍恨而死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A BC D答案D解析是说害死父亲,是说缩减寿数,是说永不超生。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生爱棋成癖,家产荡尽,父亲气死,他也不知悔改,最后被阎王减了寿数,罚进饿鬼狱。B书生虽然酷爱下棋,但棋艺不精,与扬州督同将军梁公的客人下棋时,屡战屡败,最后只好跪地求饶。C梁公对书生以礼相待,起初以为他只是个爱好下棋的穷书生,直到他“即地而灭”后,梁公才渐渐明白他原来是鬼。D书生在阴间时本来有个赎罪转生的机会,可他沉迷弈棋,误了给东岳泰山凤楼写碑记的期限,最后落得个永世不得超生的下

    5、场。答案B解析书生跪在梁公面前是乞求梁公叫勾魂吏马成不要用绳索捆他的脖子,而非因为输棋“跪地求饶”。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辄逾垣出,窃引空处,与弈者狎。译文:_(2)阎摩王以书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译文:_答案(1)他却跳墙出来,偷偷地跑到空地方,与下棋的人亲近。(关键词:窃、狎)(2)阎王因为书生品行不端,减了他的寿数,罚他进饿鬼狱。(关键词:德、促)【参考译文】扬州督同将军梁公,罢任后在乡间闲居,每日带着围棋和美酒,在郊野游玩。适逢九月九日登高,与朋友对弈。忽然有个人走了过来,在棋局边徘徊,观看两人下棋,不忍离去。只见他样子贫寒俭朴,穿着一身缝满补

    6、丁的旧衣裳,然而气度温文尔雅,有文士之风。梁公对他表示敬意,他才坐下。(那人)更加谦逊。梁公指着棋盘对他说:“先生一定精于此道,何不跟客人对一局呢?”他谦让推辞了半天,才开始对局。一局下完他输了,神情懊丧,像是仍然不愿停手。又下了一局又输了,越发羞惭懊恼。请他喝酒,他也不喝,只是拉住客人下棋。从清晨直到太阳偏西,连小便也没有时间。正在因为一着棋谁该先下谁该后下争论不休的时候,忽然这位书生离开座位,惊恐地站了起来,神色十分凄惨沮丧。不一会儿,在梁公座前跪了下来,头叩出血乞求救他。梁公非常惊讶,将他扶起来说:“不过是游戏嘛,何至于如此?”书生说:“请你嘱咐马夫,不要捆我的脖子。”梁公又很诧异,问:

    7、“是哪个马夫?”书生答:“马成。”原来,梁公有个马夫叫马成,常去阴司充任鬼吏,经常是每隔十来天去一次,携带冥府文书做勾魂吏。梁公因为书生说得很奇怪,就叫人去探看马成,而马成已僵卧在床两天了。梁公于是申斥马成不得无礼,眨眼之间,书生立即不见了。梁公叹息了很久,才明白他是鬼。过了一天,马成苏醒之后,梁公把他喊来盘问。马成说:“这个书生是洞庭湖和襄江一带人士,爱棋成癖,家产荡尽。他父亲很担心,把他关在书房里。他却跳墙出来,偷偷地跑到空地方,与下棋的人亲近。父亲知道后臭骂了他一顿,他仍旧不知悔改,父亲抑郁苦闷含恨而死。阎王因为书生品行不端,减了他的寿数,罚他进饿鬼狱,到今已经七年了。适逢东岳泰山凤楼建

    8、成,东岳大帝发下文书到各地府,征集文人写一篇碑记。阎王把他从狱中放出来,让他应召作文,以便赎罪。不料他在路上拖延,大大地误了期限。东岳大帝派当值的功曹向阎王问罪,阎王大怒,派我去搜捕他。前次听从您的命令,所以没敢用绳子捆绑他。”梁公问:“他现在怎么样了?”马成说:“还是交给了狱吏,永远没有转生的机会了。”梁公感叹说:“不良嗜好误人,竟到了这种地步!”异史氏说:“看见下棋就忘记自己已经死了;等他死了以后,看见下棋又忘记了自己还有机会转生阳世。这不是说他所嗜好的比生命还重要吗?然而嗜好到这种程度,还没有学得一手高棋,只能让九泉之下多个不能再转生阳世的棋鬼罢了。实在是可悲得很啊!”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9、完成文后题目。蛇人东郡某甲,以弄蛇为业。尝蓄驯蛇二,皆青色,其大者呼之大青,小曰二青。二青额有赤点,尤灵驯,盘旋无不如意。蛇人爱之异于他蛇。期年大青死,思补其缺,未暇遑也。一夜寄宿山寺。既明,启笥,二青亦渺,蛇人怅恨欲死。冥搜亟呼,迄无影兆。然每至丰林茂草,辄纵之去,俾得自适,寻复返;以此故,冀其自至。坐伺之,日既高,亦已绝望,怏怏遂行。出门数武,闻丛薪错楚中窸窣作响,停趾愕顾,则二青来也。大喜,如获拱璧。息肩路隅,蛇亦顿止。视其后,小蛇从焉。抚之曰:“我以汝为逝矣。小侣而所荐耶?”出饵饲之,兼饲小蛇。小蛇虽不去,然瑟缩不敢食。二青含哺之,宛似主人之让客者。食已,随二青俱入笥中,荷去。教之旋折

    10、,辄中规矩,与二青无少异,因名之小青。大抵蛇人之弄蛇也,止以二尺为率,大则过重,辄更易之。缘二青驯,故未遽弃。又二三年,长三尺余,卧则笥为之满,遂决去之。一日至淄邑东山间,饲以美饵,祝而纵之。既去,顷之复来,蜿蜒笥外。以首触笥,小青在中亦震震而动。蛇人悟曰:“得毋欲别小青也?”乃发笥,小青径出,因与交首吐舌,似相告语。已而委蛇并去。方意小青不还,俄而踽踽独来,竟入笥卧。由此随在物色,迄无佳者,而小青亦渐大不可弄。先是二青在山中,樵人多见之。又数年,渐出逐人,因而行旅相戒,罔敢出其途。一日,蛇人经其处,蛇暴出如风。蛇人大怖而奔。蛇逐益急,回顾已相及矣。而视其首,朱点俨然,始悟为二青。下担呼曰:“

    11、二青!”蛇顿止。昂首久之,纵身绕蛇人如昔弄状。又以首触笥。蛇人悟其意,开笥出小青。二蛇相见,交缠如饴糖状,久之始开。蛇人乃祝小青曰:“我久欲与汝别,今有伴矣。”谓二青曰:“原君引之来,可还引之去。更嘱一言:深山不乏食饮,勿扰行人,以犯天谴。”二蛇垂头,似相领受。遽起,过处林木为之中分。蛇人伫立望之,不见乃去。此后行人如常,不知二蛇何往也。异史氏曰:“蛇,蠢然一物耳,乃恋恋有故人之意,且其从谏也如转圜。独怪俨然而人也者,以十年把臂之交,数世蒙恩之主,转思下井复投石焉;又不然则药石相投,悍然不顾,且怒而仇焉者,不且出斯蛇下哉。” (原文有删改)【注】数武:没有多远。丛薪错楚:错杂堆积的柴草。从谏也

    12、如转圜:听从规劝像转动圆物那样容易。圜,读yun,通“圆”,圆形的物体。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青亦渺 渺:无影无踪B辄中规矩 规矩:要求C饲以美饵,祝而纵之 祝:祝祷D朱点俨然 俨然:宛然,仿佛答案D解析俨然:真切、明显的样子。6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二青、小青情深意厚的一组是 ()既明,启笥,二青亦渺教之旋折,辄中规矩,与二青无少异以首触笥,小青在中亦震震而动小青径出,因与交首吐舌,似相告语二蛇相见,交缠如饴糖状,久之始开我久欲与汝别,今有伴矣A B C D答案B解析说的是二青不见了。表现的是小青的机灵、驯服。是耍蛇人说的话,想要放了小青。7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耍蛇人发现二青不见了之后,很是着急,但又因为以往也出现过二青自己跑掉后又回来的情况,所以他还是期望二青能够自己回来,最后果然不出所料。B一般耍蛇人对蛇的要求很高,如果蛇太大太重了就要丢弃了,但因为二青和小青特别机灵、驯服,所以耍蛇人舍不得丢弃它们。C二青在山中经常骚扰过路行人,耍蛇人听说后就去寻找二青并让二青带走了小青,且叮嘱它们从此不要惊扰行人,以免遭天谴。两条蛇听从了劝告,消失在山林中。D二青作为一条蛇尚且眷恋故人之情,能够听取主人的劝告,不再作恶,而很多人却常常恩将仇报,竟然还不如蛇这种动物。答案D解析A项,以往不是“二青自己跑掉”的,

    14、而是耍蛇人放它出去的。B项,耍蛇人是因为二青特别机灵、驯服,所以舍不得丢弃它,并没有提及小青。C项,耍蛇人是恰巧路过而不是听说后特意去寻找二青。8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二青含哺之,宛似主人之让客者。译文:_(2)独怪俨然而人也者,以十年把臂之交,数世蒙恩之主,转思下井复投石焉。译文:_答案(1)二青衔着(食物)喂它,(这情形)就像主人礼让客人(进餐)一样。(2)唯独奇怪(有些)一副庄重样子的人,凭借多年亲密的友谊,几代蒙受主人的恩惠,(但)一转念就想落井下石了。【参考译文】东郡有个人,靠耍蛇为生。(这位耍蛇人)曾蓄养过两条很驯服的蛇,都是青色的,其中大的(耍蛇人

    15、)叫它大青,小的叫二青。二青的额头上有个红点,尤其机灵、驯服,绕身玩弄、左旋右转,没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耍蛇人喜欢它不同于其他的蛇。一年之后大青死掉了,(耍蛇人)想找一条蛇来替补,(但)一直都没空闲时间。有天晚上,(耍蛇人)寄宿在(一座)山寺中。天亮后,打开箱笼(一看),二青也无影无踪了,耍蛇人痛不欲生。(他)到处寻找,大声呼喊,终不见(二青的)踪影。但是(以前)每次到了林丰草茂(的地方),(耍蛇人)总是会放二青出去,(让它)自由自在地活动一下,(而二青总是)一会儿就自动回来;因为这个缘故,(耍蛇人)希望(这次)它(也)能自己回来。坐着等它,太阳已经老高了,(耍蛇人)也已经绝望了,(只得)难过

    16、地离去。出寺门没有多远,听到错杂堆积的柴草中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他)停住脚步惊讶地回头看,(发现)原来是二青回来了。(耍蛇人)非常高兴,好像得到了珍宝一样。(他)放下担子歇在路边,二青也立刻停止移动。看它的后面,一条小蛇跟着它。(耍蛇人)抚摸着二青说:“我还以为你跑掉了呢。小伙伴是你介绍的吗?”拿出食物喂二青,并连小蛇一起喂了。小蛇虽未离开,但瑟瑟地蜷缩着身子不敢吃。二青衔着(食物)喂它,(这情形)就像主人礼让客人(进餐)一样。(小蛇)吃完食物后,(便)随二青一起进入了箱笼,(而耍蛇人)挑着箱笼走了。(耍蛇人)驯教小蛇盘旋弯曲,(小蛇)总会合乎要求,跟二青没有多大差别,(耍蛇人)于是叫它小青

    17、。通常耍蛇人耍的蛇,只以二尺长为标准,太大就太重,(所以)时常更换它们。因为二青(特别)驯服,所以(耍蛇人)没有立刻丢弃(它)。(这样)又过了两三年,(二青已有)三尺多长,一睡下就把箱笼挤满了,(耍蛇人)于是决定放走它。有一天,(耍蛇人)来到淄邑东山间,用好东西喂二青,(为它)祝祷后便放了它。已经离去,一会儿又回来了,屈曲盘旋在箱笼外。(二青)用头碰箱笼,小青在箱笼中也跃跃欲动。耍蛇人醒悟说:“莫非(你)想要与小青告别?”于是打开箱笼,小青直接爬出来,于是(二青和小青)交错着脑袋、吐着舌头,好像要告诉对方(很多)话。不一会儿,(两条蛇)曲折前行一起走了。(耍蛇人)正料想小青(也)不会回来了,不

    18、一会儿(小青)独自回来了,径直爬进箱笼里卧下。从这以后,(耍蛇人)到处物色,终究觅不到优秀的蛇,但小青渐渐长大,也不再适宜(缠在身上)表演了。在此以前二青在山中活动,樵夫时常看见它。又过了几年,(它)逐渐(开始)出来追逐过路人,因为这个,过往旅客互相告诫,不敢走二青(所在的那条)路。有一天,耍蛇人经过二青所在的地方,大蛇像风一样猛地追过来。耍蛇人非常害怕,没命地逃跑。那大蛇追得更加紧急,扭头一看已经要追上了。但(他)看到蛇的头,(上面)有个非常明显的红点,才明白(它)是二青。(耍蛇人)放下担子喊道:“二青!”大蛇立刻停止移动了。(它)抬头(看了耍蛇人)很久,(接着)挺起身来绕在耍蛇人身上,就像

    19、以前盘旋卖艺一样。(它)又用头碰箱笼。耍蛇人明白它的意思,(便)打开箱笼放出小青。两条蛇相见后,像饴糖一样交缠在一起,很久才松开。耍蛇人于是祝祷小青说:“我早就想和你分别了,今天你有伴侣了。”对二青说:“本来是你引它来的,(你)可以还把它引走。再嘱咐(你)一句话:深山大谷里并不缺少吃喝的东西,不要(再)惊扰行人(了),因为(惊扰行人)会遭到上天的谴责。”两条蛇(都)低着头,好像接受了(他的劝告)。(然后,它们)突然跃起,所经过的地方,林木都为它们从中间分开。耍蛇人久久站在那里看着它们,直到看不见(它们了)才离去。从此以后,行人又能照常安全地从这条山路经过了,不知两条蛇到什么地方去了。异史氏说:

    20、“蛇,是无知之物,却恋恋不舍,有老朋友的感情,而且它听从规劝如同转动圆物那样容易。唯独奇怪(有些)一副庄重样子的人,凭借多年亲密的友谊,几代蒙受主人的恩惠,(但)一转念就想落井下石了;再不然就(对别人的)苦口相劝,凶暴蛮横,不顾一切,并且生气且仇视(别人)的人,真是不如这蛇啊。”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 古代诗文阅读 第一章 考点提升练(二) 散文类 新人教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世美堂后记(明)归有光余妻之曾大父王翁致谦,宋丞相魏公之后。自大名徙宛丘,后又徙余姚。元至顺间,有官平江者,因家昆山之南戴,故县人谓之南戴王氏。翁为人倜傥奇伟,吏部左侍郎叶公盛、大理寺卿章

    21、公格一时名德,皆相友善,为与连姻。成化初,筑室百楹于安亭江上,堂宇闳敞,极幽雅之致,题其匾曰“世美”。四明杨太史守阯为之记。嘉靖中,曾孙某以逋官物粥(同“鬻”,出售)于人。余适读书堂中,吾妻曰:“君在,不可使人顿有黍离之悲。”余闻之,固已恻然。然亦自爱其居闲静,可以避俗嚣也。乃谋质金以偿粥者;不足,则岁质贷;五六年,始尽雠其直。安亭俗呰窳而田恶。先是县人争以不利阻余。余称孙叔敖请寝之丘、韩献子迁新田之语以为言。众莫不笑之。余于家事,未尝訾省。吾妻终亦不以有无告,但督僮奴垦荒莱,岁苦旱而独收。每稻熟,先以为吾父母酒醴,乃敢尝酒。获二麦,以为舅姑羞酱,乃烹饪,祭祀、宾客、婚姻、赠遗无所失。姊妹之无

    22、依者悉来归,四方学者馆饩莫不得所。有遘悯不自得者,终默默未尝有所言也。以余好书,故家有零落篇牍,辄令里媪访求,遂置书无虑数千卷。庚戌岁,余落第出都门,从陆道旬日至家。时芍药花盛开,吾妻具酒相问劳。余谓:“得无有所恨耶?”曰:“方共采药鹿门,何恨也?”长沙张文隐公薨,余哭之恸,吾妻亦泪下,曰:“世无知君者矣!然张公负君耳!”辛亥五月晦日,吾妻卒,实张文隐公薨之明年也。后三年,倭奴犯境,一日抄掠数过,而宅不毁,堂中书亦无恙。然余遂居县城,岁一再至而已。辛酉清明日,率子妇来省祭,留修圮坏,居久之不去。一日,家君燕坐堂中,惨然谓余曰:“其室在,其人亡,吾念汝妇耳。”余退而伤之,述其事,以为世美堂后记。

    23、【注】俗呰窳:俗习懒惰。訾省:过问,指计算、核查账目。遘悯:遭受患难。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翁为人倜傥奇伟倜傥:卓异,豪爽,洒脱不拘B遂置书无虑数千卷 无虑:大约C得无有所恨耶 恨:痛恨D岁一再至而已 再:两次答案C解析恨:遗憾。2 下列各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够直接表明归有光的妻子王氏贤惠的一组是 ()一时名德,皆相友善终亦不以有无告,但督僮奴垦荒莱世无知君者矣辄令里媪访求,遂置书无虑数千卷方共采药鹿门,何恨也其室在,其人亡,吾念汝妇耳A B C D答案B解析是说王致谦、叶盛和章格。是间接表现。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归有光妻子的曾祖父

    24、王致谦是名门之后,为人豪爽洒脱,奇异不凡,在当时很有名,同叶盛、章格交好,世美堂就是由他修建的。B本文是归有光悼念去世的妻子王氏的文章。她治家勤俭,孝敬老人,同亲属朋友关系和睦,对丈夫全力支持,十分贤惠。C因为归有光喜欢读书,所以家中藏书一旦散失,妻子就让人四处寻找,最后他家里的藏书竟然多达上千卷。D归有光的代表作项脊轩志采用散文形式,在对生活琐事的平实朴素叙述中渗透了深沉真挚的情感,本文的风格与其相近。答案C解析“所以家中藏书一旦散失”与原文不符。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亦自爱其居闲静,可以避俗嚣也。乃谋质金以偿粥者。译文:_(2)姊妹之无依者悉来归,四方学者馆饩莫不得所

    25、。译文:_答案(1)然而(我)自己也很喜欢那里环境的幽静、美好,可以避开尘世的喧嚣打扰。于是,我想借钱来还给那个买主(买下世美堂)。(关键点:“俗嚣”“质金”)(2)孤苦无依的姐妹大都来投奔我,四方往来的读书人没有不照顾住和吃的。(关键点:定语后置句、“馆饩”)【参考译文】我妻子的曾祖父王致谦是宋朝丞相魏公的后代。他们家从大名府搬迁到宛丘,后来又迁徙到了余姚。在元朝至顺年间,他们家出了一位在平江路做官的,又因为他们家居住在昆山的南戴,因此,县里的人都称他们家为南戴王氏。王翁他老人家性情豪爽洒脱,奇异不凡,(与)吏部左侍郎叶盛、大理寺卿章格,都是当时德高望重的人,他们相互之间交情很好,并结成儿女

    26、亲家。到成化初年,(王致谦)在安亭江边建了上百间房子,厅堂十分宏伟宽敞,极尽优雅的情趣,又在匾上题了“世美”二字。四明的杨守阯太史为它写作了世美堂记。嘉靖中期,王翁的曾孙因为欠官府的税金要把世美堂卖给别人。我正在家中读书,我妻子说:“只要有你在,就不能让人有家园毁坏的悲哀。”我听了这话,本来觉得很伤感。然而(我)自己也很喜欢那里环境的幽静、美好,可以避开尘世的喧嚣打扰。于是,我想借钱来还给那个买主(买下世美堂);钱不够,就每年典押借贷;过了五六年,才还完那些钱。安亭这个地方民风懒惰,土地贫瘠。开始时,县里的人争着用这样做的害处来阻止我。我就说了孙叔敖请求寝丘、韩献子迁都新田的典故给他们听。众人

    27、都笑我。我对于家中的账务,自己从来没有计算、核查过。我的妻子也从来不把情况告诉我,只是叫僮奴们去开垦荒地,在大旱的年成,只有我家的地获得丰收。当稻子成熟的时候,(我的妻子)先用它们酿酒给我的父母品尝,(这样以后)自己才敢尝。当大小麦丰收了的时候,(我的妻子)先用它们做成美味的酱给公婆,(这样以后)自己才敢用它做菜。祖宗的祭祀、宾客的接待、子女的婚嫁、亲友间的礼尚往来,(她)没有做得不周到的。孤苦无依的姐妹大都来投奔我,四方往来的读书人没有不照顾住和吃的。有时候碰到不顺心的忧愁事,(她)最后都默默接受没有怨言。因为我喜爱读书,那些旧时的书香人家的零散的书籍,(她)就找邻里去寻找,于是购置的书籍不

    28、下几千卷。庚戌年的时候,我到京城参加会试落榜,走陆路过了十天才到家。那个时候芍药花盛开,我的妻子准备了美酒来慰劳我。我说:“难道没有遗憾吗?”她说:“我正想和你一起去鹿门山采药隐居,有什么好遗憾的呢?”长沙的张文隐去世的时候,我悲伤地痛哭,我的妻子也潸然泪下,说道:“这个世上再也没有了解你的人了!但是张公是有负于你的啊!”辛亥年五月末,我的妻子去世了,是在张文隐去世后的第二年。又过了三年,倭奴侵犯我国边境,在一天之中多次经过掠夺,然而我的房子却没有毁坏,堂里的书也没有损毁。后来我一直居住在县城,一年才去两次而已。辛酉年的清明节,我带着儿子和儿媳前来祭扫,留下来把损坏的地方加以修葺,长住在这里没

    29、有离开。一天,我的父亲闲坐在厅堂里,悲痛地对我说:“房子还在,人却已经不在了,我想起了你媳妇啊!”我退下后对此感到十分哀伤,于是将这些记录下来,写了这篇世美堂后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上欧阳内翰第一书苏洵洵布衣穷居,尝窃有叹,以为天下之人,不能皆贤,不能皆不肖,故贤人君子之处于世,合必离,离必合。往者天子方有意于治,而范公在相府,富公为枢密副使,执事与余公、蔡公为谏官,尹公驰骋上下,用力于兵革之地。方是之时,天下之人,毛发丝粟之才,纷纷然而起,合而为一。而洵也自度其愚鲁无用之身,不足以自奋于其间,退而养其心,幸其道之将成,而可以复见于当世之贤人君子。不幸道未成,而范公西,富公北,执

    30、事与余公、蔡公分散四出,而尹公亦失势,奔走于小官。洵时在京师,亲见其事,忽忽仰天叹息,以为斯人之去,而道虽成,不复足以为荣也。既复自思,念往者众君子之进于朝,其始也,必有善人焉推之;今也亦必有小人焉间之。今之世无复有善人也矣,如其不然也,吾何忧焉?姑养其心,使其道大有成,而待之,何伤?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年,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年既已晚,而又不遂刻意厉行,以古人自期。而视与己同列者,皆不胜己,则遂以为可矣。其后困益甚,然后取古人之文而读之,始觉其出言用意,与己大异。时复内顾,自思其才,则又似夫不止于是而已者。由是尽烧曩时所为文数百篇,取论语孟子韩子及其他圣人、贤人之文,而兀然端坐,终日以读之者七八年矣。方其始也,入其中而惶然,博观于其外,而骇然以惊。及其久也,读之益精,而其胸中豁然以明,若人之言固当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 古代诗文阅读 第一章 考点提升练三 小说类 新人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