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社会学复习资.docx

    • 资源ID:16617133       资源大小:46.44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社会学复习资.docx

    1、社会学复习资社会学复习资料一、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1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1)社会变革的需要(2)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3)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孔德(社会学之父)和斯宾塞;社会学形成时的代表人物是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等。孔德的著作有实证哲学教程,斯宾塞的著作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和伦理学原理。涂尔干的著作有:社会劳动分工论、社会方法论、自杀论,韦伯的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和社会。2马克思在创立社会学中的地位和作用:(1)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其深刻性和丰富性远远超过了孔德,成为以后社会学发展过程中取之不尽的思想宝库,被公认为社会学的主

    2、要奠基人。(2)马克思争取地分析了圣西门思想的两种性,吸取了它的积极因素,同时又摒弃了它调和阶级斗争的社会改良主义思想,他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3)马克思的资本论不仅是经济学著作,更是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社会结构的社会学鸿篇巨著。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不但有其宏观方面的理论体系,而且有其时间内容。3社会学发展中心在19世纪末20实际初由欧洲转移至美国,首先在美国发展为制度化学科。在美国社会学发展史上,对世界社会学发展最具影响力的是芝加哥学派。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有:斯莫尔、托马斯、帕克和伯吉斯。4芝加哥学派的主要学术成就有:(1)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研究,使社区研

    3、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开创了人文区位学研究的先河(3)创建符号互动论。5二战后欧洲社会学发展的特点:(1)社会学的研究重心转向现实社会(2)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多样化(3)社会学的理论研究也趋向多元化(4)欧洲社会学的制度化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6苏俄社会学的代表人物有:米海洛夫斯基(创立主观社会学)、列宁、普列汉诺夫和布哈林等。7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大致可化为传入时期、成长时期、建设时期和恢复重建等四个时期。传入时期的代表人物:康有为、章太炎、谭嗣同和严复;成长时期的代表人物:余天休、陈达;建设时期:许仕廉、费孝通、陈达、张鸿钧、晏阳初和李景汉;恢复重建:田汝康、雷洁琼、王康。8本土化

    4、:就是使移植进来的某一事物扎根于本乡本土,适应本土的特性,并萌芽、成长、壮大。社会学本土化:是一种外来社会学与本土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学术过程。9为什么说美国社会学是社会学本土化的一个典型?答:美国早期社会学的开拓者们将社会学学科制度化,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认识、评价和解决城市中的贫困、恶劣居住条件、移民生活、种族关系、行为放纵等社会问题上,他们在实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产生了许多社会学理论流派,并以强大优势影响世界各国的社会学发展和确立了经验社会学的地位。10.中国倡导社会学本土化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许仕廉、孙本文和吴文藻。社会学中国化

    5、过程的主要成就:晏阳初等人的乡村建设和社区发展理论、潘光旦的“位育”理论、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等已经成为具有影响的研究中国社会的重要理论观点。我国的社会学既以结合中国社会实际、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为其目标,必须反映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和中华民族特点,中国的社会学家们,经过理论研究和实践调查总结,出版了社会学中国化、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的中国化等论文集。11.实现社会学中国化的基本做法:(1)要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2)把研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社会化作为社会学的基本任务(3)立足中国社会的现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相结合,使社会学的研究与

    6、教学能切实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4)采取积极的态度,逐步建立中国社会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形成中国社会学学派(5)早就愿意并有能力位置奋斗的社会学专业队伍。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1.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个人与社会。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2.这样理解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答:人的本性是人的社会性,没有离开社会的个人。每个人都是一定时代、一定地区内各种社会关系网中的一个纽结,脱离开社会,脱离社会关系,个人就是一个抽象。个人与社会都是历史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历史的起点,社会塑造个人,个人也在建造和改变着社会,个人

    7、与社会是联系在一起而存在、而发展和进步的,不能把两者分开,只有辩证地把个人与社会联系起来研究,才能发现社会学的本质。3.社会学的特征:整体性、综合性、实证性和应用性。4社会学功能有:研究功能、教育功能、社会管理功能和社会批评功能。 A、研究功能表现在:描述性功能:是指那些为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解释性功能:是指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预测性功能:和描述、解释功能相联系的高一层次的目标是预测功能。是要提示将来的社会事件和状态是怎样的。 规范性功能:社会研究在回答将会怎样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应该怎样的问题。 B、教育功能 帮助

    8、人们自觉的完成社会化。帮助人们合理选择。 C、社会管理功能:建立规范提供模式反馈信息。D、社会批评功能:社会学参与社会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对旧的思想、旧的观念和阻碍社会进步的事物、行为进行揭露,实事求是地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克服和解决问题的意见与建议。5. 社会学研究方法:主要是指以实证的方式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所产生、形成、变化的人们的关系、行为、态度以及各种社会现象进行科学探索的一种研究方法。6. 社会学实证研究的一般程序是:筹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7. 社会学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实地研究法、社会实验法和非介入性研究法。 A、问卷调查:是以问题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

    9、料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 B、实地研究:又称田野调查,它是一种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资料,交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可分为参与观察和个案研究。参与观察是研究者在某种程度上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社会活动中,使自己成为被研究群体中的一员的一种观察方法。个案研究:对某个社会单位的生活全过程或关于它的某方面的个别事例和整体相关联的一种研究方法。 C、社会实验方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证实社会现象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D、非介入性研究方法 是通过搜集现在了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

    10、献资料,分析和探讨各种个人与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8. 社会学研究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实际研究应该是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实地研究和非介入性研究属于定性方法。 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问卷调查和实验方法属于定量方法。 9.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性方法与定量方法是经常配合使用的。在进行定量分析之前,研究者须借助定性方法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压电行定性分析过程中,研究者又须借助定量研究确定现象发生质变的数量界限和引起质

    11、变的原因。两者的不同点有:着重点不同依据不同手段不同学科基础不同在研究中所处的层次不同结论表述形式不同。定性方法是定量方法的基础,是它的指南,但只有同时运用定量方法,才能在精确定量的根据下准确定性。这是二者的辩证关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有机结合是社会学研究的正确方向。 10.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观点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结构功能理论、冲突理论、交换理论、符号互动论等。11.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理论观点: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依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为社会的经济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是人们的意识决

    12、定人们的社会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与生产关系发生矛盾,那时社会变革就会到来。对社会现象的解释,不能以社会意识为依据,相反,社会意识必须从社会物质生活的矛盾中去寻求解释。12.帕森斯的社会行动要素:目标、情境和规范。分析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结构体系的理论意义:帕森斯从宏观的角度把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现实来看待,社会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分为文化、社会、人格和行动有机体,它们相互依存,围绕着人的社会行动和组织而构成一个整体。适应环境、实现目标、社会整合和维持价值,这在宏观上则变现为道德、宗教、教育等“文化”功能,这些系统的相互关系与作用使社会整体能够维持一种均衡状态,

    13、任何以一部门功能的失调,都将波及其他部分以致整体。但是,无论是关系的失调,还是功能的变化,社会都将在稳定的情况下有序地推进,而不是革命性变迁。13.冲突论:是与结构功能论相反的社会学理论,它强调冲突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美国社会学家雷克斯在批判帕森斯理论时上的研究主要有:社会分配、社会整合及社会变迁。14.交换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和布劳创立的,其基本观点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的交换过程。霍曼斯的理论的缺陷:只看到个人交换行为的心理方面,只讲交换行为建造社会结构,而没有看到社会结构对交换行为的影响,因此布劳认为它只能用来解释微观的个人之间的交换。15.符号互动论:又称为象征互动

    14、论,是一种侧重于从心里学角度研究社会的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布鲁默和戈夫曼。16.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社会是人们运用符号互动的结果。在互动的过程中,人们对客体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取决于他们对客体赋予什么样的意义。同一客体对不同的人,在不同时间和场合意义可能是不同的,所以会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而对客体意义的解释又取决于一定的情境,其意义、解释不是一成不变的。三、社会1. 社会:是以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共同体,其基本特征是:社会以人为主体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社会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2、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 A、社会唯名论者认为,只有个人才是

    15、真正的存在,而社会只有一个名称,用来方便地称呼构成社会的许多的个人,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以马克斯韦伯是社会唯名论的主要代表人物。B、社会唯实论者也称社会实在论,和社会唯名论者相反,它把社会视为超越个人的客观存在。以阿奎那为代表。社会唯实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法国的涂尔干。3、马克思主义社会观的基本观点是:(1)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2)劳动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3)需要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动力(4)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5)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是科学的社会观。 其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是不断丰富和发

    16、展的科学发展性和创造性是马克思主义社会观的生命之所在。马克思主义社会观与具体社会生活相结合,创造性地促进社会关系良性运行,从而推进了自身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观在同形形色色的错误社会观的不断斗争中发展,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总之,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是一种发展创造的、开放的、生气勃勃的思想体系,而不是一个封闭的、僵化的思想体系。4、个人与社会:社会是个人以角色名义与他人互动构成的关系网,这种关系网就是个人与社会的全部关系,表现为角色人格、价值规范、权利制度和行为交换四个相互联系的关系体系。 5、以劳动或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作为社会的基础,社会的基本结构必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7、之间的关系体系。6、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社会学一般将社会关系划分为初级社会关系与次级社会关系,结合关系和对应关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A、地缘关系:是人们依赖土地资源形成的生存关系,是种植业发生和发展的产物。B、业缘关系:是人类社会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使一部分有专门技术的人从土地上分离出来,以行业为基础,形成了这种新的关系。7、如何建立与发展新型的社会关系? 积极建设和发展新型的社会关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逐步建立健全新型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建设加速健全社

    18、会主义法制,用法律形式保护已经建立的新型关系和促进消除陈旧落后的社会关系。 8、社会结构:一般是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观:社会的基本结构与社会的基础相联系而存在,不同的社会基础产生不同的社会结构。以劳动或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作为社会的基础,社会的基本结构必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的体系。生产力或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与自然之间进行交换的实际能力,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既得物质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联系而存在,它只有在特定的生产关系中才是活的力量,才能发挥效益。9、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素:自然资源、人口资源和文化

    19、资源。10、人口资源:是指在特定地域内具有一定数量、质量和关系的人的总称。具有两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11、人力资源:指表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源,体现了包含在人体内的生产能力。其是在各种生产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主动要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经济资源。 12、人口数量:是对人口资源的量的规定性,指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有生命的个体总和,通常人口数量指的是人口规模。13、人口质量:也称人口素质,是对人口资源的质的规定性,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等。14、自然资源:是与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自然资源的类型:环

    20、境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自然资源的特点:(1)自然资源的有限性(2)在意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其潜力的无限性(3)自然资源的系统性(4)自然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15.自然资源与社会的关系: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只有通过不断开发和利用掌握的自然资源,人类的生命活动和社会活动才可能世代延续,因此,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另一方面,人类也改变着自然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这种依赖关系。17、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和机会构成危害的发展。18、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矛盾: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决定了

    21、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矛盾。从人与自然的矛盾来看,人类的祖先类人猿原来是自然界的怀部分,与其他动物一样处于又斗争又互助的自然系统之中。人们必须寻求一种使人类得以持续发展的道路,即人与自然团伙调发展的道路。然而人口高速增长与资源短缺短时间内不可调和。从人与人的关系及其矛盾来看,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不可能以个人为单位各自孤立地进行,人们必须在活动中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才能取得成功。然而,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的不平衡不平等与利益冲突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19、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强调的是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意义深远的。可持有异议续发展尤其突出强调的是发展,消除贫困是实施可持续发展

    22、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条件。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并强调把环境保护作为发展进程一个重要弧形成部分,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要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强调代际之间的机会均等,指出当代人享有的正当的环境权利,后代人出同样享有这些权利。强调了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法,要求人们在生产时要少投入多产出在消费时要尽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要求人们必须彻底改变对自然界的传统态度,建立起新的伦理道德和价值标准,不再把自然界看作是被人类随意盘剥和利用的对象,而应看作人类的资源和价值源泉。四、文化1.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精神文化,甚至是专指文学艺

    23、术、音乐、体育等。 2、文化的特性有:创造性、习得性、共享性、连续积累性、特殊性和共性。 3、文化的构成要素有:物质形态要素、精神形态要素、语言符号要素、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要素。4、从文化组成的单位看,其结构是:文化特质、文化集丛和文化模式。 A、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也称文化元素。如一只茶杯。B、文化集从:功能上互相整合的一组文化特质,它们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一项功能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这些文化特质就组成一个文化集丛。C、文化模式:是指由许多文化集丛结合而成的一个文化整体,而与其他文化模式互相区别。如中国文化模式。 5、文化的功能:有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等正功能,同时,文化的滞后现象与反

    24、文化群体的文化也具有反功能。反功能:文化也会对社会整合与社会进步起着阻碍甚至破坏作用,此即文化的反功能。一般发生在两种情况下:一是文化滞后现象发生时,精神文化会对物质文化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另一种情况是发生在反文化群体和某些亚文化群体中。每个社会除了主流文化之外,都存在着一些次属文化,也称亚文化。6、文化规范体系:包括习俗、道德、法律和宗教。A、习俗:也称民俗,是指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被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模式。特点:它是一种最古老最普遍的文化现象。习俗根植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有多种表现形式。习俗功能:是调整人们行为的重要社会规范,它的调整范围最普遍,在社会生

    25、活的各个领域发挥作用。 B、道德: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评价和调节人的行为的观念和规范,是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价值标准。C、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行的社会规范。法律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是最具有强制力的社会行为规范。法律特征:公正性,是指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强制性,与社会习俗和道德不同,法律是依靠国家权力保证其施行的。法律的社会功能 惩罚功能威慑功能教育功能 D、宗教:是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幻想,是对神的敬畏与信仰。宗教有负功能,也有正功能。宗教正向功能有:促进社会团结,维持社会秩序振奋民众精神,促进社会发展寻求生活意义,为个人提供精神安慰。7、宗教和邪教的区别:邪教是打

    26、着宗教幌子的反人类,反文化的组织。邪教与宗教有本质不同,宗教劝人热爱生活,尊重世俗维护社会秩序;邪教宣扬世界是末日,贬低世俗,劝人毁灭,破坏社会秩序。宗教的神是超人间的,宗教教义有经典;邪教的神就在人间,它把生活在现世的教主当作神,把教主的话视为经典。宗教宣传博爱、爱教徒、爱大众;邪教害人,以残忍手段残害信徒,残害他人。8、文化交流:是指从文化传播开始的两种文化之间互相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文化交流的过程包括:文化传播、文化采借、文化冲突。9、文化传播:是指某种文化元素随同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社会所采借或吸收的过程。美国人类学家林顿把文化传播分为三个阶段A接触与显示阶段B选择阶段C采

    27、纳融合阶段。 文化传播的媒介有:人、书籍和其他大众传媒,如报刊、广播、电视、电话。10、文化采借:又译文化杂交,是指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丛,融入本文化的过程。文化采借意义:是一个过渡阶段,一种文化元素被采借过来后,与本土主流文化处在若即若离的状态,与本土文化还有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不会永远保持下去,经过一段时间的采借以后,发现不适宜、不合用,被放弃或者经过文化融合,使之融入本土主流文化,成为本土文化中的一个组织部分。 11、文化冲突:指异质文化在传播接触中出现的互相排斥的倾向和状态。根源除了民族性之外,更有阶级性。12、阐述新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特点:中国是一个独

    28、立的主权国家,完全自主地进行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是清代的被迫交流。当前的中西文化交流在物质交流、精神文化交流、互派留学生等方面都是不平等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是由于中国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的事实造成的,非主观意志所能改变。 五、社会化1、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与能动调适的统一的社会过程。其内涵是:时间上,个人社会化涉及到人生发展的全过程;内容上,个人社会化关注到个人作为社会一员所应具有的全部文化遗产;社会关系上,个人社会化注重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以及个人社会化的结果。 2、社会化的特点:人的社会化作为个人与社会以互动的成果,是强制性和能动性的

    29、统一。社会化带有强制性的特点。人类生命个体无先天行为模式,不会自然而然地成为社会人。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常常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 3、社会化既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新陈代谢、稳定发展的需要。一般说来,社会化的三大功能:文化传承、社会稳定、个体完善。 4、社会化的内容:从广义上说,包括人们所处的历史时代的全部文化遗产。然而,从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的需求来说,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概括为:生活技能社会化、价值观念社会化、行为模式社会化、角色社会化等方面。A、生活技能社会化是人们学习并获得维持生存状态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本领的过程。是衣食技能职业技能 B、价值观念社会化是人们认知与认同社会主导价值观

    30、念的过程。 C、政治社会化是个人逐渐学习和接受被现有政治制度采用和确定的政治信念、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政治态度的过程。 D、行为社会化是人们按照通行的社会行为规范模塑自身行为的过程。 E、角色社会化是按照社会上规定的角色的要求来支配自己的行为,使个人行为符合于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 5、社会化对人的角色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是分清自己角色类型的能力是健全角色扮演的心理状态是全面理解角色规范化的程度明确角色目标。6、社会化: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其分为基本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等类型。A、基本社会化:就是“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B继

    31、续社会化:是具有社会成员资格的成年人,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主动选择、学习和接受新的文化以及调适个人与社会的角色关系的过程。C、再社会化:也称重新社会化,它是使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和社会要求和新的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过程。社会化是阶段性和终生性的统一。7、基本社会化的任务:生理性成熟,即通过人化的生理发育过程,形成完善健全的身心基础社会性成熟,即通过社会文化的教化与自我内化,成为具有独特个性物为能力的社会成员。 8、继续社会化的意义:是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或称二级社会化,这所以必要是因为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任何个人的现有知识才能都难以适

    32、应未来社会的要求,因而,基本社会化只是为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能力打下基础现化社会中,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基本社会化时期的教育范围有很大的局限性人不仅仅是学习社会文化,还肩负着发展社会文化的责任。 9、社会化从教化方向上可以分为正向社会化和反向社会化。所谓有正向社会化:是指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传递和教化过程。反向社会化:是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这种社会化又称为文化反哺。10、E埃里克森童年和社会把个人必理成长的历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婴儿期、幼小期、幼儿后期、学龄期、青年期、成年早期、成年期、成熟期。11、R哈维格斯特把人一生的社会化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幼儿期、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早期、中年期、老年期。12. 社会化的条件主要有:生物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实践。生物因素,即个人所带有的一种由上代为下代提供的、有利于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特殊遗传素质。主要表现在:人有异于其他动物的身体结构,为人发展自己的社会性准备了首要的先天生理条件,人有一个组织特殊的大脑,为认识世界,学习


    注意事项

    本文(社会学复习资.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