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课题 一年来工作总结和明年的工作计划范文.docx

    • 资源ID:16588956       资源大小:58.51KB        全文页数:4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课题 一年来工作总结和明年的工作计划范文.docx

    1、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课题 一年来工作总结和明年的工作计划范文“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课题 一年来工作总结和明年的工作计划范文ndfY 为了促进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现代化;推进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学习与发展提供有力的学习工具和丰富多彩的数学教育环境;改进数学教材的呈现方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教师的数学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新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中申报了子课题“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

    2、技术整合的研究”。 本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是在现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的基础上,研究编写体现数学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思想的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数学。 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数学从2002年秋季开始,在北京、广东、云南的一些学校进行实验。围绕教科书的实验,同时进行相关的研究工作。 本课题从2001年8月在广东省深圳市召开的“全国TI手持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研讨会”开始酝酿,到2001年10月在北京召开课题启动会正式确定成立“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课题。当时,参加此项课题研究的除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的同志外,还有

    3、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陶维林、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桂思铭、广东省深圳市深圳中学郭慧清、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徐勇、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康杰、云南省昆明市第十中学白涛。从2002年8月开始,陆续有北京十一学校张鹤、候立伟,广东省深圳市翠园中学张振国参加课题的研究工作。以上成员熟悉技术、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各自单位都是骨干,他们的参与使课题研究具备良好的队伍基础。 下面分五个方面介绍课题一年来的工作和明年的工作计划。 一、教材编写 教材编写思路是依据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的基础上,不改变现行教材的体系结构、

    4、章节顺序,通过增加素材,改进教材的呈现方式,扩大教材的容量,提高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编写体现数学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思想的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数学 以教材编写为课题组的核心任务,从2001年10月课题启动会开始,到2002年11月,围绕教材编写,课题组共开了9次工作会议。 (一)课题启动会(第一次工作会议) 2001年10月5日7日在北京怀柔峡谷宾馆召开了课题启动会。会上,美国德州仪器公司教育产品事业部彭东航、蔡虎,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曹福海、郭立昌、康杰,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陶维林,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桂思铭,广东省深圳市深圳中学郭慧清,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徐勇,云

    5、南省昆明市第十中学白涛,以及课程教材研究所的同志围绕信息技术与课程教材改革以及中学数学教学进行了充分的研讨,特别是研讨了以TI图形计算器为核心的TI手持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会议确定成立“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课题组,对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关系进行研究。初步计划依据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在现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的基础上,研究编写体现数学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思想的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数学。并且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数学第一册(上)“第二章 函数 2.9函数的应用举例”为样节,探讨教材

    6、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模式。 (二)第二次工作会议 2001年10月22日26日在上海金沙江大酒店召开了第二次工作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讨论第一次工作会议确定的样节“第二章 函数 2.9函数的应用举例”。课题组的成员对样节的写法提出了很多宝贵性的意见。通过讨论,大家的意见逐步趋向一致,初步形成了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整合的洋节。 会议布置、分配了下一段的具体工作任务,即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数学第一册(上)“第二章 函数”为基础,参照样节的讨论,写出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样章。 (三)第三次工作会议 2001年11月16日18日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召开了第三次工作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讨

    7、论第二次工作会议确定的样章。在讨论的基础上,基本形成了体现信息技术第二章的雏形。同时,布置了下一段任务,即初步完成第一册(上)的初稿,在第四次工作会议上讨论。 (四)第四次工作会议 2001年12月7日9日在北京牡丹宾馆召开了第四次工作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讨论第一册(上)“第一章 集合和简易逻辑“、”第三章 数列“中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相关内容,形成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整合思想的第一册(上)的初稿,为第五次工作会议讨论最后的书稿做必要的准备。 (五)第五次工作会议 2002年2月5日10日在海口市召开了第五次工作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最后审定第一册(上)的书稿,初步确定与教科书第一册(上)配套的教师教

    8、学用书的编写思路,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教师教学用书要突出技术实现的步骤,给出具体的操作程序。 (六)第六次工作会议 2002年5月1日4日在昆明市召开了第六次工作会议。会议充分研讨了对“数学实验“栏目设置的认识;讨论了教科书第一册(上)编辑加工中的一些问题;确定本套教科书的名称为“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数学”;讨论并确定了与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的体例、编写要求,并对已完成的初稿进行了逐章研讨,提出了修改意见;讨论了8月中旬的教材培训工作,研究了培训内容,并作了具体的培训分工,落实了培训任务;布置了后一阶段的工作,特别是第一册(下)的编写工作。另外,对教材实验学校的确定等

    9、进行了研究。 章建跃对本次会议进行了综述(详见附件二:昆明会议综述)。 (七)第七次工作会议 2002年8月16日20日在北京密云召开了第七次工作会议。会议主要内容审阅教科书第一册(下)“第四章三角函数”和“第五章平面向量”初稿。研究部署下阶段工作安排,包括教师培训的安排、相关教研工作的开展等等。 与此同时,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数学第一册(上)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在TI公司的支持下,配套的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数学第一册(上)教师教学用书白皮书也印制完成。 (八)第八次工作会议 2002年10月1日6日在成都市召开了第八次工作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讨论

    10、并最终确定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数学第一册(下)的书稿,初步讨论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数学第二册(上)的书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 (九)第九次工作会议 2002年11月7日10日在昆明市召开了第九次工作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在第八次工作会议讨论的基础上,继续深入讨论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数学第二册(上)“第六章不等式”、“第七章直线和圆的方程”、“第八章圆锥曲线”的书稿。 在一年的教材编写工作中,大家齐心协力,积极探索,求真务实,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一年多的讨论和实践,大家思想逐步统一,章建跃执笔的“中学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思

    11、考”一文(详见附件三:中学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思考)已成为本套教材编写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学术交流 (一)Franklin Demana教授和Bert K. Waits教授来课程教材研究所访问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数学系FranklinDemana教授和BertK.Waits教授同为计划的创始人。T3是英文“TeachersTeachingwithTechnology”的缩写,意为“教师使用技术教学”。T3是一个国际性的教师群体组织,主要由使用手持技术进行教学的教师组成。T3的宗旨是为世界各地合理使用技术进行教数学和科学的教师提供最好的专业的发展计划。 2001年11月和12月,Fran

    12、klinDemana教授和BertK.Waits教授先后来课程教材研究所,与课题组的同志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两位教授提到的“多元联系表示”(multiplelinkedexpression)、信息技术促进(enhance)数学教学、发挥信息技术的力量(power)等观点,已成为本项课题研究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第十四届T3国际年会 应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数学系BertK.Waits教授的邀请,课题组成员章建跃、张劲松、李海东三人,在美国德州仪器(TI)公司的资助和TI公司北京办事处教育产品事业部蔡虎先生的陪同下,参加了2002年3月15日17日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市(Calgary,Canada

    13、)举行的第十四届T3国际年会(详见附件四:技术教师教学1)。 会议期间,还与国际同行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1)与Holt,RinehartandWinston和KeyCurriculumPress两家出版社进行了小范围的交流,了解了教材编写、版式设计、教材编排、教材实验、教材修订等方面的问题,还了解了教科书中图形计算器界面中图片的具体处理方式。KeyCurriculumPress与人民教育出版社有过良好的合作。KeyCurriculumPress出版的GeometersSketchpad3.01在中国大陆授权人民教育出版社汉化出版。现在升级到GeometersSketchpad4.01,功能

    14、大大增强。目前正积极考虑与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进一步合作。KeyCurriculumPress总裁和GeometersSketchpad4.01设计者准备今年5月来京,与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讨论合作的具体事宜。(2)与ZhongheWu和TingyaoZheng的座谈交流。ZhongheWu和TingyaoZheng是在美国工作多年,从事数学教育研究的华人学者。双方认为,中美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造成了教育模式上的巨大差异,双方应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二)教育技术与教学改革暨全国TI手持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研讨会 2002年8月16日18日,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

    15、会与美国德州仪器(中国)有限公司、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在北京京燕饭店主办了“教育技术与教学改革暨全国TI手持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研讨会”。课题组的成员参加了本次研讨会,课程教材研究所章建跃博士代表课题组作“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详见附件三:中学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思考2)的报告,引起与会代表的强烈反响。在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专家咨询会上,专家对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数学第一册(上)的出版给予积极的评价。 在小组讨论会上,课题组成员郭慧清、白涛、陶维林、桂思铭详细介绍了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数学第一册(上)三章的内容,

    16、会议代表积极踊跃,以极大的热情参与了小组交流活动。 三、课题实验 从2002年秋季开始,以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数学第一册(上)为主要载体的“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课题在北京、广东、云南三地39所学校(详见附件五:北京、广东、云南三地实验学校名单)8000名学生中进行试验。 本项课题实验以教材实验为主要载体,带动教学、学习、评价等相关子课题的进行。为了保证课题实验正常、科学、有序、规范地进行,课题组公布了课程教材研究所“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课题试验工作方案(详见附件六:课程教材研究所“高中数学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课题试验工作方案)。 (

    17、一)课题广东实验区开题会 2002年9月7日,“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课题广东实验区开题会暨实验学校挂牌仪式在广东省深圳市深圳中学举行,课程教材研究所刘意竹、章建跃以及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的领导,广东地区九所实验学校的领导、教师,课题组成员徐勇、郭慧清、陶维林、白涛、张振国等参加了此次活动。 (二)课题云南实验区开题会 2002年11月7日,“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课题云南实验区开题会暨实验学校挂牌仪式在云南省昆明市邦克饭店举行,课程教材研究所章建跃,云南省人民政府、云南省教科院、昆明市人民政府、昆明市教育局的领导,云南地区六所实验学校的领导及教师,课题组成员郭慧

    18、清、陶维林、白涛、张振国、桂思铭等参加了此次活动。 四、师资培训 这次课题实验的目的之一是改进过去教材培训的模式,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探索新路。教材培训与技术培训并行并重,教材编写者即进行教材培训,又进行技术培训。实验区的全体实验教师都要接受培训,培训采用交互的方式进行。教材培训以案例分析为主,辅之以教材的整体介绍,培训的具体方式是: 1教材总体介绍 包括编写的目的、指导思想,教材的总体设计,教材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等等。 2以案例分析方式进行的教材逐章解说 (1)整章内容的总体介绍; (2)以某一典型内容为例的教学任务分析; (3)教学情境设计示例; (4)使用信息技术的基本设想; (5)信息

    19、技术介入后对学与教产生的影响的分析。 要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用教师能够理解的具体实例进行说明。 (一)深圳:课题广东实验区第一次工作会议(2002年9月7日8日) 章建跃介绍了这项课题总的情况,白涛、郭慧清、陶维林分别介绍了教科书第一册(上)第一章、第二章的有关内容,并对相关的技术使用进行了培训。 (二)北京:教科书第一册(上)第一章、第二章培训(2002年9月14日15日) 章建跃介绍了这项课题总的情况,白涛、郭慧清、陶维林分别介绍了教科书第一册(上)第一章、第二章的有关内容,并对相关的技术使用进行了培训。 (三)潮阳:课题广东实验区第二次工作会议(2002年10月19日20日) 关于

    20、此次会议的详细情况,见附件七:课题广东实验区第二次工作会议纪要。 (四)昆明:教科书第一册(上)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培训(2002年11月7日8日) 章建跃介绍了这项课题总的情况,白涛、郭慧清、陶维林、桂思铭分别介绍了教科书第一册(上)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的有关内容,并对相关的技术使用进行了培训。 (五)中山:课题广东实验区第三次工作会议(2002年11月29日30日) 桂思铭介绍了教科书第一册(上)第三章的有关内容,郭慧清、张振国对教师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 (五)北京:教科书第一册(上)第三章培训(2002年12月1日) 康杰介绍了教科书第一册(上)第三章的有关内容,并对教师进行相关的技

    21、术培训。 五、明年的工作计划 (一)教材编写及修订 1.教科书编写 教 科 书 启 动 定 稿 发 稿 供 书 高一(下) 2002年5月 2002年10月 2002年11月 2003年1月 高二(上) 2002年8月 2003年1月 2003年3月 2003年7月 高二(下 A) 2002年10月 2003年5月 2003年8月 2003年12月 高二(下 B) 2002年10月 2003年5月 2003年8月 2003年12月 2教师教学用书编写 教师教学用书 启 动 定 稿 发 稿 供 书 高一(下) 2002年11月 2003年1月 2003年1月 2003年2月 高二(上) 2003

    22、年1月 2003年6月 2003年7月 2003年8月 高二(下 A) 2003年5月 2003年10月 2003年11月 2003年12月 高二(下 B) 2003年5月 2003年10月 2003年11月 2003年12月 3教科书修订 教 科 书 启 动 发 稿 供 书 高一(上) 2003年2月 2003年4月 2003年7月 高一(下) 2003年7月 2003年9月 2003年12月 4教师教学用书修订 教师教学用书 启 动 发 稿 供 书 高一(上) 2003年3月 2003年5月 2003年8月 高一(下) 2003年8月 2003年10月 2003年12月 (一)学术交流1全

    23、国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改革课例展评、交流与评比活动 本次活动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2003年4月下旬在广东省深圳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南山学校举行。课题组拟作为单独一个群体参加这项活动,按活动的要求,推荐实验区的优秀教师参加大会的课例展评、交流与研讨;准备为大会提供一堂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结合的公开课,供大会观摩、交流与研讨;在大会上介绍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同时,单独作为一个小组,在小会上进行更为广泛、深入的交流、研讨活动。 2全国TI手持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研讨会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将于2003年8月中旬在上海市主办 全国TI手持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研讨

    24、会。本次活动将以北京、广东、云南等课题实验区的教师、教研人员为主,上海、成都、新疆等地的教师也将参与。在本次会议中,课题组成员将围绕课题开展的情况,进行大会报告、小组交流等活动;同时,准备为大会提供一堂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结合的公开课,供大会观摩、交流与研讨。 3参加国内外有关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些学术性会议。 参加学术交流的目的一是展示课题本身的研究成果,二是积极向有关同行学习,借鉴先进的经验,为课题广泛、深入的研究充电加油。 (三)课题实验和师资培训 在北京、广东、云南课题实验区的基础上,稳步扩大实验区。积极做好第一册(下)、第二册(上)的师资培训工作。 拟于2003年8月中旬,在

    25、上海举办全国TI手持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研讨会期间,进行课题实验区的经验交流活动,并对课题实验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 (四)联合考试 根据课题组成员的意见,拟于2003年1月对北京、广东、云南课题实验区的实验学校进行联合统一考试测试,目前正在规划中。 1课程 教材 教法2002年第8期 2课程 教材 教法2002年第10期 昆明会议综述时 间:2002年5月1日2002年5月6日 地 点:昆明云南理工大学 参加人员:章建跃,方明一,张劲松,李海东,陶维林,桂思铭,徐 勇, 郭慧清,白 涛,康 杰,蔡 虎 本次会议完成了三项任务,一是讨论并确定了“教师教学用书”的体例、编写要求,并对已完成的初稿

    26、进行了逐章研讨,提出了修改意见;二是讨论了8月中旬的教材培训工作,研究了培训内容,并作了具体的培训分工,落实了培训任务;三是布置了后一阶段的工作,特别是高一(下)实验教材的编写工作。另外,会议期间对教材实验学校的确定等进行了研究。 一、 关于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数学 教师教学用书 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应当贯彻实验教材编写纲要中提出的指导思想。鉴于本教材改革力度较大,具有开拓性,因此,在教学参考用书中应给使用教材的教师尽量详细的指导(特别是在利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指导)。 “教师教学用书”包括以下栏目:总体设计、教材

    27、分析、习题解答、教学设计案例、研究性学习案例、信息技术学习材料、学习资源。 1总体设计:本章知识结构框图;学习目标,内容安排,课时安排,学法指导、教法指导。 本栏目只对全章进行概括性介绍,重点说明本章的设计思想。其中: “本章知识结构框图”主要用框图的形式表述出本章的知识结构,以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本章知识的发生发展脉络。 “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的提法有所区别)主要应说清楚学生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应达到的要求,在表述上尽量用“使能”动词,即用“能”、“会”等动词,因为“学习目标”应当是学生主动追求的。另外还应当尽量做到目标的可测性。如“理解函数概念”这样的目标就不具有可测性,而“能判断是否为

    28、偶函数”就具有可测性。“学习目标”应当尽量表述得详细一些,知识、技能、能力以及创新与实践等方面都应当考虑到,当然,在“能力”、“情感”这样的“隐性目标”上,不能搞形式主义,而应当把它渗透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之中。 “内容安排”可按照全章内容的编排顺序来写,主要应当说清楚内容的前后逻辑关系以及重点、(对大多数学生来说的)难点等。 “课时安排”可根据教学大纲和原教师教学用书的分配作出适当调整,这里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课时分配的建议。 “学法、教法指导”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作出分析,特别要注意如何使能力、情感的培养渗透在知识技能的教和学的过程中的分析,另外,还应当对如何使用信

    29、息技术来帮助学生学习提出建议。当然,这里的建议是概括性的。 2教材分析:以小节为单位进行的教材分析,特别强调具体的案例片断的使用,以利于教师准确把握相关内容。包括:本节知识结构;教学任务分析;重点、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这与过去的“难点”的提法有所区别);教材编写的意图;如何使用信息技术;补充例题,等等。这些内容不必列出条目,而应当在具体内容的分析过程中得到体现。 “本节知识结构”应当讲清本节的知识点及其发生发展过程(逻辑关系),必要时还应当把学习本节内容时所涉及的前后相关知识也做个交待,也可以采取“知识框图”的方式表述。 “教学任务分析”:有效的数学教学,首先取决于对课堂上应当

    30、做什么作出正确的决定,还要对如何实现这些决定进行分析并提出实施的步骤。从教学设计的角度看,实际上就是一个教学任务分析的问题。 在进行教学任务分析时,应当陈述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和情感态度方面的变化,并要用准确、明确的语言表述出来,另外,还应分析达到这些变化的途径(学习的类型)。心理学家认为,任务分析大致可以区分为四大类,即过程分析、能力(或技能)构成成分分析、专家新手差异分析和综合分析。具体请参见“附件”。 “教学任务分析”与我们熟悉的“学习目标”相类似,但它比“学习目标”更加详细具体地表述了关于知识点、数学思想方法以及能力和情感等方面的认知要求,而且还提出了达到这些目标的

    31、具体途径。 “重点”应当包括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能力方面的内容。编写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指出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可能出现的困难,特别是在理解概念(原理)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要提出解决困难的建议(理解概念的本质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认识概念的变式,在变化的情景中进行概念的概括活动)。 “教材编写意图”应当讲清“为什么要这样写”。包括学习相应内容所应具备的认知发展基础,如何理解其中的一些关键词、句,知识背后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突破重点、难点的建议(应当用一定的实际案例来说明),如何渗透“隐性学力”(数学能力、情感态度等)的培养。例如,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分析中,应当重点说

    32、明:向学生直接说出或让学生看书而知道公式是怎样得到的,并不等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公式推导过程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即“求平均数”和“转化”(或“化归”),学生也不见得就能够灵活应用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这里就表现出相应的数学能力)。这就需要通过教学设计,让学生经历公式的获得过程,并要给以适当的应用公式解决问题(变式问题)的练习机会。例如,可以安排如下的学习情景: 1求和:1 1 1 1(n个1的和); 2求和:1 2 3 100; 3求和:1 2 3 n; 4求和:1 3 5 (2n-1); 5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公差为d,求它的前n项和; 6求“方阵”中所有数的和: 1901 1902 19031949 1950 1902 1903 19041950 1951 1903 1904 19051951 1952 1950 1951 19521998 1999 在最后一个问题中,如果从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课题 一年来工作总结和明年的工作计划范文.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