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语文寒假作业.docx

    • 资源ID:16563760       资源大小:43.44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语文寒假作业.docx

    1、语文寒假作业寒假作业一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chng(_)憬 xun(_)丽 自x(_) xi(_)想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林子里弥漫着深沉的静寂和安详,苍松翠柏相印成趣。五彩斑澜的野花,遍地都是。林中鸟语,枝头蝉鸣,仿佛互相唱和,给人一种甜密的安泰与和平的感觉。汤姆繁躁的心情也安定下来了。错别字改 正3默写填空。(14分) (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 _,_ _。 (2)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的“此事”指的是:_,_。 (3)我寄愁心与明月,_。(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论语中交代“学”与“思

    2、”辩证关系的是:_,_。 (5)水晶帘动微风起,_ _。(唐高骈山亭夏日)(6)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_。”(_)(7)辛弃疾的西江月中用嗅觉和听觉捕捉夏夜景物特征,描绘丰收在望的诗句是: “_,_。”(8)山尖全白了,_ _。(老舍济南的冬天)(9)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_。(冰心纸船)4名著阅读:读了美国作家 (请填出作家)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后,你觉得汤姆索亚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最欣赏他哪一点?请结合有关情节作简要介绍。(3分) 5.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 ( )(3分) A、 自三峡七百里中 B、 则素湍绿潭 宁信度,无自信也(刻舟求剑) 又留蚊于素帐中(幼时

    3、记趣) C、 或王命急宣 D、 故渔者歌曰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幼州记趣) 故时有物外之趣(幼时记趣) E、 不以疾也 岁以大禳 (以虫治虫)6.翻译句子。(12分)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寒假作业二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hu) 达 (xi) _想 鸦(qu) 无声 温(xn) 2下边的句子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微是集中反映理念的视觉符号。它以汉字“世”为书法创意原形,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张,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多元文化熔

    4、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绿色的主色调,富有生命活力,增添了向上、升腾、明快的动感和意韵。错别字改 正3根据要求在横线上默写出课文内容、作者或篇名。(10分) 我寄愁心与明月,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万籁此俱寂,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子曰:“由!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晴空一鹤排云上,_。(_秋词) 青山有幸埋忠骨, 。(杭州岳墓对联) 但愿人长久,_。(苏轼水凋歌头) 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_,江春入旧年。 (王湾_)4.名著推荐与专题(5分)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_。我最喜欢的情节是_ 理由是 _ (3分)你能写出含有狼和另一种动物的两

    5、个成语吗?如狼狈为奸。(2分) 5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4分)自非亭午夜分_ 沿溯阻绝_良多趣味_ 哀转久绝_6写出了三峡“夏水”怎样的特点?它是怎样表现这一特点的?(3分)【答】_7作者描写三峡四时之景,“春冬之时”重在“写景”,秋季则重在“写情”,请结合相关语句具体说说作者是如何抒写“秋情”的。(3分)【答】_ 寒假作业三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jun) 刻 (yu) 扬 出谋 (hu)策 根深 (d)固2改正下列句中错别字。 .( 4分)世上没有绝对的困境,有时候,决境本身就包含着生机,关健在于你自己是否选择了一种积极的念度!新建的街心公园诧紫嫣红,喷泉流光溢彩,为市民凭添

    6、了不少乐趣。错别字 改 正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篇名。(10分)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东风不与周郎便, 。 (杜牧赤壁)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 ,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天街小雨润如酥 。 (韩愈 )晴空一鹤排云上, 。 ( 秋词)子曰:“ ;恩而不学则殆。” (论语八则) ,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 西江月)4专题学习。(4分)(1)图腾崇拜是人类历史上一种普遍现象。在我国50多个民族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崇拜的神物。龙是汉民族的图腾物,狼则是中国游牧民族几千年来从未中断的民族图腾物。学习了狼专题后你觉得中国游牧民族

    7、为什么把狼作为自己的图腾崇拜?(2分) (2)现代人赋予了“狼”很多新的意义,请在下面两个例句中选择一个,分析句中“狼”的新意义。(2分)例句:嫁人要嫁灰太狼。生态保护主义者提倡现代城市的发展中要“与狼共舞”。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是古今异义的一句是(2分) A隐天蔽日 B虽乘奔御风 C或王命急宣 D不以疾也6翻译下面句子。(2分)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7结合文章第一段中的具体语句说说三峡的山有哪些特点。(2分) 8联系全文,为什么“高猿长啸”的声音会“久绝”呢?(2分) 寒假作业四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lng_听(m)_散 qin 移默化 mn_不经心2下边的句

    8、子中每句都有一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遗撼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有闲情逸至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夏) 可是,当你看到静静的夜空中闪铄着寒光的小星星的时候,说不定还会把它们当作莹火虫呢。(宇宙里有些什么)错别字改 正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子曰:“_,_,_,何有于我哉!”(论语八则)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_,_。 _,自将磨洗认前朝。 (_赤壁) _,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谁道人生无再少? _,_。 (苏轼浣溪沙) _,路转溪桥忽现。(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9、 我寄愁心与明月,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故渔者歌曰:“_,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4名著阅读。(9分) 根据你阅读的名著繁星春水,回答下面的问题。 繁星春水作者 ,笔名 。她的诗深受印度诗人 的影响。繁星春水的主题是 、 、 。【乙】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芸曰:“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可谓精妙入神。而画中有草虫一法,盍仿而效之。”余曰:“虫踯躅不受制,焉能仿效?”芸曰:“有一法,恐作俑罪过耳。”余曰:“试言之。”曰:“虫死色不变,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不亦善乎?”余喜,如其法行之,见者无不称绝。 (节选自沈

    10、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注释 芸:指作者的妻子孙芸。盍:何不。踯躅:徘徊,文中指虫子不停地跳动。作俑:比喻倡导做不好的事。属:类。5下面句中的“之”与“昂首观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心之所向 B觅螳螂蝉蝶之属C至之市 D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6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宛然如生,不亦善乎。 寒假作业五阅读三峡,完成13题。(9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

    11、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面句子里加点词的意思(4分)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略无阙处( )2文章构思独运,语言简练生动。请联系上下文,说一说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2分)_3文章末尾引用当地流行的渔歌结束全文,有什么表达效果?这与李白早发白帝城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表达的情感相同吗?说一说理由。(3分)_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4题。(4分)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

    12、狼。 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杂畜:混在一起喂养。俟:等待。从侄:堂侄。虞敦,人名。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稍长,亦颇驯,竞忘其为狼。_ 犬阻之不使前也_ 寒假作业六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14题。(10分) 【甲】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

    13、“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乙】濠州定远县一弓手,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观者如堵墙。久之,各未能进。弓手者忽谓偷曰:“尉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曰:“诺。”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释】濠州定远县:地名,今属安徽。弓手: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村步:村埠头。步,通“埠”,码头。尉:指县

    14、尉,维持本县治安。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贻以金钗 人皆伏其精练 善用矛 盖乘隙也 2.用“/”划出句子的停顿。(每句标出一处)(2分)远 近 皆 服 其 能 遂 曳 矛 而 斗3.翻译下列句子。(2分)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 4甲文中的喻皓和乙文中的弓手的共同点是什么?根据乙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弓手在与小偷决斗中取胜的原因。(3分) 寒假作业七阅读春选段,完成14题。(9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革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

    15、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1第段写孩子们嬉戏与春草勃发有什么联系?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 2第段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16、。”这三个句子的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2分) 3“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一句中“仿佛”是什么意思?它能否删去,为什么? (3分) 4第段用了一些富有情感的词语,如“抚摸”一词,巧妙地表达了春风的温暖和柔情。请另找一个词语,说说好在哪里。(2分) 寒假作业八阅读济南的冬天中的两段文字,完成13题。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

    17、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1老舍是语言大师,词语的选用十分讲究。例如第一段中,不仅连用了两个“卧”,还在后面分别加上了“些”和“点”。请你说说这些词语有怎样的表达作用。(3分)_2第二段中“绿的精神”指的是什么?水藻为什么会有这种“绿的精神”?(2分)_3对济南的水在冬天不结冰的情景,作者说成是“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_寒假作业九(一)文

    18、征明习字【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阅读训练】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书遂大进 ( ) 平生于书 ( )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 ) 或答人简札 ( ) 2 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_ 3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_(二)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原文】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士当先天下之

    19、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阅读训练】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啖粥而读 音:( ) 义: ( ) 辄以水沃面 音:( ) 义: ( ) 食不给 音:( ) 义: ( ) 乃至被谗受贬 音:( ) 义: ( ) 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 )A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B 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C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3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译文:_ 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译文:_ 4这段文字可分三层,请简要归纳层意。_ _ _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岳阳

    20、楼记中的名句,此句在本文中起了_的作用。 寒假作业十(三)薛谭学讴【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阅读训练】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秦青弗止( ) 响遏行云( )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用法、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相同,与不同 B与不同,与相同C与相同,与也相同 D与不同,与也不同3翻译:薛谭乃谢求反。_ 4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_ (四)司马光好学【原文】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

    21、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患记问不若人( ) 迨能倍诵乃止( ) 迨能倍诵乃止( ) 咏其文( ) 2与“迨能倍诵乃止”中“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才美不外见C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 D京中有善口技者3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A 用力多者收功远。B 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C 书不可不成诵。D 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4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独自苦读。我们学过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这个成语是:( )。 寒假作业十一(五)王冕僧寺夜读【原

    22、文】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阅读训练】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窃入学舍( ) 辄默记( ) 儿痴如此( ) 恬若不见( ) 2与“曷不听其所为”中“曷”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只有剩骨 B满坐寂然 C坐佛膝上 D可爱者甚蕃3与“依僧寺以居”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必以分人C属予作文以记之 D以刀劈狼首4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后来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_ (六)张无垢勤学【原文】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张无垢谪横浦( ) 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 ) 就明而读( ) 如是者十四年( ) 2翻译句子:双趺之迹隐然。译文:_ 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


    注意事项

    本文(语文寒假作业.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