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吉林省吉林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文试题.docx

    • 资源ID:16557493       资源大小:360.82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吉林省吉林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文试题.docx

    1、吉林省吉林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文试题2015-2016学年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文科)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每小题4分,共64分)1下列物体或人,可以看作质点的是()A奥运期间从北京开往天津的一列高速列车B研究绕地球运动时的“嫦娥一号”飞船C邹凯在北京奥运会的单杠比赛中D表演精彩芭蕾舞的演员2如图所示,某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 的圆弧由A经B到C,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的位移等于4R,方向向东B物体的位移等于2RC物体的路程等于4R,方向向东D物体的路程等于R3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美国游泳名将菲尔普斯一举拿下了8枚金牌并刷新了7项世界纪录,成为奥运会

    2、历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水立方”的泳池长50m,在100米蝶泳中,测得菲尔普斯在10s末的速度为1.8m/s,50m时的速度为2.2m/s,50.58s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2.4m/s,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1.98m/s B2.4m/s C2.2 m/s D0m/s4A物体的质量是B物体质量的5倍,A从h高处、B从2h高处同时自由落下,在落地之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下落1s末,它们的速度相同B各自下落1m时,它们速度不同CA加速度大于B加速度D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A速度大于B速度5在北京29届奥运会4100m接力比赛中,我国男子接力队进入了前八名,假设在比赛中第一棒运动员跑了95m,第

    3、二棒运动员跑了104m,第三棒运动员跑了98m,第四棒运动员跑了103m,用时40.0s,第四棒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的速度是13m/s,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四名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m/sB第四棒运动员的位移为103mC第四棒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的速度13m/s指的是瞬时速度D第一棒运动员比第四棒运动员跑地慢6如图所示,重为20N的物体悬挂在弹簧的下端时,弹簧伸长了4cm现换用另一个重为40N的物体悬挂在弹簧的下端(形变仍在弹性限度内),这时弹簧的弹力大小、劲度系数分别是()A20N,500N/m B20N,1000N/m C40N,500N/m D40N,1000N/m7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加速运

    4、动,但加速度不断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在这段过程中,运动物体()A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不断增大B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也不断减小C速度不断增大,且增加得越来越慢D速度不断增加,且增加得越来越快8一个小球从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A位移是5m B路程是3m C位移大小是3m D以上均不对9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速运动B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运动C物体下落是由于重力的作用而引起的,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D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10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就是增加的速度B加速度反映了速

    5、度变化的大小C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D加速度就是物体速度的变化量11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B当物体不发生运动时,一定不受力的作用C力作用在物体上,必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D物体本身就有重力,所以重力没有施力物体12如图,物体A静止在斜面B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B对物块A的弹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B物块A对斜面B的弹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C斜面B对物块A的弹力方向是垂直斜面向上的D物块A对斜面B的弹力方向跟物块A恢复形变的方向是相反的13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受重力作用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C物体只有运动时才受重力作用D重力就

    6、是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14一物体从h高处自由落下经t时间落地则当它下落0.5t时刻离地高度为()Ah Bh Ch D15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第3s内的含义是这段时间是1sB前3s内的含义是这段时间是3sC3s内的含义是这段时间是1sD3s末指的是时刻16如图所示,是一质点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质点在45s内是()Aa=1.5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a=3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Ca=3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Da=0的匀速直线运动二、实验(6分每空2分)17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填“交”或“直”)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如图所示是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的一条纸

    7、带,测出AB=1.2cm,AC=3.6cm,AD=7.2cm,计数点A、B、C、D中,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小点未画出,则运动物体的加速度a=m/s2,打B点时运动物体的速度vB=m/s三、计算(30分每题15分)18(15分)(2015秋吉林校级期中)汽车正以15m/s的速度行驶,驾驶员突然发现前方有障碍,便立即刹车假设汽车刹车后做加速度大小为6m/s2的匀减速运动求3秒末速度19(15分)(2011春杨浦区校级期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1s内的位移是3m,第2s内的位移是5m,则该物体的加速度是m/s2,第2s末的瞬时速度为m/s2015-2016学年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一(上)

    8、期中物理试卷(文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每小题4分,共64分)1下列物体或人,可以看作质点的是()A奥运期间从北京开往天津的一列高速列车B研究绕地球运动时的“嫦娥一号”飞船C邹凯在北京奥运会的单杠比赛中D表演精彩芭蕾舞的演员考点: 质点的认识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 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解答: 解:A、从北京开往天津的一列高速列车,运动时列车的大小形状相对于整个运动位移来讲忽略不计,可看作质点,故A正确B、研究绕地球运动时的“嫦娥一号”飞船,飞船的大小形状相对于整个运动

    9、尺度来讲忽略不计,可看作质点,故B正确C、邹凯在北京奥运会的单杠比赛中,要针对其动作评分,故不能看作质点,故C错误D、表演精彩芭蕾舞的演员,要针对其动作评分,故不能看作质点,故D错误故选:AB点评: 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2如图所示,某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 的圆弧由A经B到C,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的位移等于4R,方向向东B物体的位移等于2RC物体的路程等于4R,方向向东D物体的路程等于R考点: 位移与路程 分析: 位移大小等于初位置到末位置有向线段的长度,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路程是

    10、物体运动路线的长度解答: 解:A、B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圆弧由A经B到C,初位置是A点,末位置是C点,则位移大小等于4R,方向向东故A正确,B错误C、D物体的路程等于物体运动路线的长度,由图看出路程等于2R,没有方向故CD错误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对位移和路程的理解和界别的能力路程是标量,而位移是矢量3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美国游泳名将菲尔普斯一举拿下了8枚金牌并刷新了7项世界纪录,成为奥运会历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水立方”的泳池长50m,在100米蝶泳中,测得菲尔普斯在10s末的速度为1.8m/s,50m时的速度为2.2m/s,50.58s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2.4m/s,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

    11、度为()A1.98m/s B2.4m/s C2.2 m/s D0m/s考点: 平均速度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 由题意可知运动员的位移及时间,由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得全程中的平均速度解答: 解:由题意可知,菲尔普斯的位移为零,故平均速度为零,故D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要明确运动员10s末回到了起点,故位移为零,平均速度为零;但平均速率不为零4A物体的质量是B物体质量的5倍,A从h高处、B从2h高处同时自由落下,在落地之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下落1s末,它们的速度相同B各自下落1m时,它们速度不同CA加速度大于B加速度D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A速度大于B速度考点: 自由落体运动 专题:

    12、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 因为甲乙物体均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它们的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根据运动学关系式求解物体下落过程中任意时刻的速度解答: 解:A、D、因为甲乙物体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它们的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任意时刻的速度为:v=gt,所以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在同一时刻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相等,故A正确,D错误;B、下落1m时,由位移速度关系式:v2=2ax,可解得各自下落1m时,它们的速度相同,故B错误C、因为甲乙物体均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为g,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与乙的加速度相同,故C错误故选:A点评: 解决自由落体运动的题目关键在于明确自由落体中的公式应用,一般情况下,研究由落点

    13、开始的运动列出的表达式最为简单;并且最好尝试一题多解的方法5在北京29届奥运会4100m接力比赛中,我国男子接力队进入了前八名,假设在比赛中第一棒运动员跑了95m,第二棒运动员跑了104m,第三棒运动员跑了98m,第四棒运动员跑了103m,用时40.0s,第四棒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的速度是13m/s,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四名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m/sB第四棒运动员的位移为103mC第四棒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的速度13m/s指的是瞬时速度D第一棒运动员比第四棒运动员跑地慢考点: 瞬时速度;平均速度 分析: 位移是从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在于平均速度与一段位移或一段时间对应,

    14、而瞬间速度和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对应,因此明确二者概念即可正确解答本题解答: 解:A、在标准跑道上,一周的长度是400m,所以四名运动员的路程是400m,位移不是400m,所以平均速度不是10m/s故A错误;B、位移是从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由于第四棒运动员跑的是弯道,所以位移一定小于103m故B错误;C、第四棒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的速度13m/s对应某一个时刻的速度,指的是瞬时速度故C正确;D、由于不知道第一棒运动员和第四棒运动员跑的时间,所以不能比较他们的快慢关系故D错误故选:C点评: 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是和物理知识相互对应的,因此要经常利用所学物理概念深入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应

    15、用6如图所示,重为20N的物体悬挂在弹簧的下端时,弹簧伸长了4cm现换用另一个重为40N的物体悬挂在弹簧的下端(形变仍在弹性限度内),这时弹簧的弹力大小、劲度系数分别是()A20N,500N/m B20N,1000N/m C40N,500N/m D40N,1000N/m考点: 胡克定律 分析: 物体悬挂在弹簧的下端时弹簧的弹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根据胡克定律F=kx,x为弹簧伸长的长度求出劲度系数k解答: 解:重为20N的物体悬挂在弹簧的下端时,根据物体平衡条件可知,弹簧的弹力F=20N,弹簧伸长的长度x=4cm=4102m根据胡克定律F=kx得:k=500N/m当重为40N的物体悬挂在弹簧的下端时

    16、,弹簧的弹力F=40N,劲度系数不变,故C正确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胡克定律的运用能力胡克定律应用时要注意F=kx,x为弹簧伸长或压缩的长度,不是弹簧的长度7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加速运动,但加速度不断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在这段过程中,运动物体()A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不断增大B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也不断减小C速度不断增大,且增加得越来越慢D速度不断增加,且增加得越来越快考点: 加速度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 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做减速运动解答: 解:物体做加速运动,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当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断增大,位移也

    17、增大因为加速度减小,则速度增加得越来越慢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会通过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8一个小球从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A位移是5m B路程是3m C位移大小是3m D以上均不对考点: 位移与路程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 路程等于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的大小等于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解答: 解:一个小球从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路程s=4+1m=5m位移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大小等于3m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路

    18、程等于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的大小等于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9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速运动B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运动C物体下落是由于重力的作用而引起的,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D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考点: 自由落体运动 专题: 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刚开始下落时,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解答: 解:A、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正确C、自由落体下落的快慢与质量无关故C错误D、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等于重力加速度g故

    19、D正确故选:BD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知道运动的快慢与质量无关10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就是增加的速度B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大小C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D加速度就是物体速度的变化量考点: 加速度 分析: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大说明速度变化快,或者说速度的变化率大,加速度并不表示速度“增加”或者速度“变化”,明确了加速度的具体含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解答: 解:加速度这个概念的引入,是用来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或者说描述速度变化率的大小,而并不表示速度的“增加”或者“变化”“速度变化大小”等,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

    20、: 加速度是初学者感到很抽象或者难以理解的概念,这要在平时练习中不断深化理解,尤其是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可以通过列举实例的方法加强理解11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B当物体不发生运动时,一定不受力的作用C力作用在物体上,必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D物体本身就有重力,所以重力没有施力物体考点: 力的概念及其矢量性 分析: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力有两种作用效果,即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解答: 解:A、根据力的定义可知,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故A正确;B、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与物体是否发生相对运动无关故B

    21、错误;C、力有两种作用效果,即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但是不是说力作用在物体上,必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故C错误;D、任何一个力,一定能找到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故D错误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对力的概念的理解,知道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同时存在基础题目12如图,物体A静止在斜面B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B对物块A的弹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B物块A对斜面B的弹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C斜面B对物块A的弹力方向是垂直斜面向上的D物块A对斜面B的弹力方向跟物块A恢复形变的方向是相反的考点: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

    22、分解的运用 专题: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 弹力的方向垂直接触面,并指向形变恢复的方向解答: 解:A、由题意可知,支持力是因斜面发生弹性形变后,要恢复原状,从而对木块有垂直接触面向上的弹力,故AB错误C正确;D、物块A对斜面B的弹力方向跟物块A恢复形变的方向是相同的,故D错误故选:C点评: 考查弹力的产生与弹力的方向,注意弹性形变与形变的区别13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受重力作用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C物体只有运动时才受重力作用D重力就是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考点: 重力 分析: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物体是否受重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重力的方向总是竖

    23、直向下解答: 解:A、物体是否受重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不管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都受到重力故A、C错误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故B正确D、力按性质分:重力、弹力故D错误故选:B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14一物体从h高处自由落下经t时间落地则当它下落0.5t时刻离地高度为()Ah Bh Ch D考点: 自由落体运动 专题: 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 物体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自由落体的位移公式可以求得解答: 解:下落H所需时间为t,则有:h=当下落时有:h=联立解得:h=则离地高度为:H=hh=h故选:C点评: 本题是对自由落体运动公式的直接应用,

    24、将相关的数据直接代入公式即可题目比较简单15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第3s内的含义是这段时间是1sB前3s内的含义是这段时间是3sC3s内的含义是这段时间是1sD3s末指的是时刻考点: 时间与时刻 分析: 时间是指一段时间间隔,对应一段过程;而时刻是指时间轴上的一个点,对应一个瞬间解答: 解:A、第3s内是指23这1s的时间;故A正确;B、前3s内的含义是03s这段时间,时间长度是3s,故B正确;C、3s内的含义是03s这段时间,时间长度是3s,故C错误;D、3s末在时间轴上是一个点,指的是时刻,故D正确;本题选择不正确的,故选:C点评: 时间和时刻的意义不同,在学习时要注意明

    25、确,时间是过程量,对一段事情过程相对应,而时刻是状态量,对应一个瞬间16如图所示,是一质点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质点在45s内是()Aa=1.5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a=3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Ca=3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Da=0的匀速直线运动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 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 在vt图象中,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结合加速度的定义解答解答: 解:质点在45s内的加速度为 a=3m/s2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所以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故选:B点评: 本题是为速度

    26、时间图象的应用,考查基本的读图能力,要明确斜率的含义:斜率表示加速度,能根据图象读取有用信息二、实验(6分每空2分)17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填“交”或“直”)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如图所示是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测出AB=1.2cm,AC=3.6cm,AD=7.2cm,计数点A、B、C、D中,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小点未画出,则运动物体的加速度a=1.20m/s2,打B点时运动物体的速度vB=0.18m/s考点: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专题: 计算题;实验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

    27、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解答: 解:(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仪器(2)此题告诉三段位移,我们舍掉第一段,因为这段位移较小,测量相对误差较大,用后两段计算加速度已知时间间隔是0.1s,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解得:a=1.20m/s2(3)B点的瞬时速度可以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即:=0.18m/s故答案为:(1)交;(2)1.20; (3)0.18点评: 利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三、计算(30分每题15分)1

    28、8(15分)(2015秋吉林校级期中)汽车正以15m/s的速度行驶,驾驶员突然发现前方有障碍,便立即刹车假设汽车刹车后做加速度大小为6m/s2的匀减速运动求3秒末速度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 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判断汽车是否停止,再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刹车后3s末的速度解答: 解:汽车从刹车到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t0=s=2.5s,则刹车后3s末的速度为0答:3秒末速度为0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学公式,注意汽车刹车是道易错题,关键要知道速度减为零后汽车不再运动19(15分)(2011春杨浦区校级期末)做匀变

    29、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1s内的位移是3m,第2s内的位移是5m,则该物体的加速度是2m/s2,第2s末的瞬时速度为6m/s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 第1S与第2S的时间相等,均为1S,根据匀变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求解加速度根据前2S内的平均速度求出第1S末的瞬时速度,再由v=v0+at求出第2s末的瞬时速度解答: 解:由x2x1=aT2,得a=m/s2=2m/s2 质点在第1S末的瞬时速度为v1=4m/s则质点第2s末的瞬时速度为v2=v1+aT=(4+21)m/s=6m/s故本题答案是:2;6点评: 本题的解法是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求解的,也可以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列方程组,


    注意事项

    本文(吉林省吉林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文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