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生态经济论文.docx

    • 资源ID:16548688       资源大小:80.58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生态经济论文.docx

    1、生态经济论文生态经济论文题目:中卫市生态经济发展现状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农林经济管理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二零一五年六月二十五日引言一、经济发展(一)产业总值(二)居民消费水平二、产业结构(一)工业发展现状(二)农业发展现状(三)旅游服务业发展现状三、人口规模结构状况四、资源环境(一)矿产资源(二)能源状况(三)生态环境参考文献中卫市生态经济发展现状【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卫市生态经济发展的现状: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状况、人口规模结构状况、资源环境状况。【关键词】中卫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口结构;资源环境引言中卫市地处黄河前套之首,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部,东邻宁夏吴忠市,南

    2、靠固原市,西连甘肃省景泰县,北接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辖两县一区(中宁、海原、中卫城区),总面积1.7万平方公里,境内南部地区多为黄土丘陵沟壑,北部为低山与沙漠,中部为黄河冲击平原。近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中卫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旅游优先发展、外煤进宁、城市化带动、扶贫攻坚”四大战略,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项重点工作推进力度,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一、经济发展(一)产业总值2014年全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96.86亿元,按可

    3、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4%。按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7.55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37.07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12.24亿元,增长1.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6291元,增长4.2%。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6:46.2:37.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6.8%、72.7%、10.5%。(二)居民消费水平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7%,其中衣着类价格上涨3.3%,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2.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2.4%,居住类价格上涨1.6%,食品类价格上涨1.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

    4、涨1.1%,交通和通信类价格持平,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下降0.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5%。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6%,商品零售价格与上年持平。表1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名 称价格指数(上年同期=100)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3.4其中:1、食品105.6 2、烟酒99.63、衣着103.5 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101.9 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102.26、交通和通信101.1 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02.9 8、居住102.7二、产业结构近年来,中卫市发展迅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交通便捷,是联系西北与华北地区的第三大铁路交通枢纽,也是欧亚大

    5、通道“东西进出”的必经之地,是新疆、河西走廊通往东部地区最便捷的内陆通道。工业上初步形成了以造纸、酿酒、冶金化工、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工业体系,主要产品1000多种;农业上形成了枸杞、畜牧、蔬菜、林草等主导产业,是西北地区商品粮、畜产品、水产品和蔬菜、瓜果、枸杞生产基地之一,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中国枸杞之乡”的美誉,盛产的枸杞以其独特的品质远销海内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中等城市框架全面拉开。2008年中卫香山机场建成通航,开启了中卫航空运输,进出中卫更加便捷,促使中卫市旅游服务业进一步发展。(一)工业发展现状2014年全市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93.32亿元,增

    6、长4.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8.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89.83亿元,增长2.7%;大中型企业完成增加值53.09亿元,下降2.1%。规模以上工业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完成增加值8.72亿元,增长1.5%;重工业完成增加值81.11亿元,增长2.9%。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24.58亿元,下降2.6%;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85.58亿元,增长3.1%;私营企业完成增加值36.6亿元,下降4.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3.80亿元,下降5%。按行业分,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23.55亿元,增长29.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16.

    7、9亿元,增长44.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12.41亿元,下降2.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12.54亿元,增长25.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5.5亿元,下降5.5%;酒、饮料制造业增加值5.26亿元,增长40.1%;造纸和纸制品业增加值0.97亿元,增长22.1%;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0.17亿元,下降46.1 %。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417.49亿元,比上年下降12.2%,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2.96%;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34.02亿元,比上年下降12.5%;主营业务成本303.61亿元,下降11.9%。工业企业利税总额19.9亿元,增长2.2

    8、%;利润总额2.01亿元,下降77.5%;亏损企业亏损12.25亿元,企业亏损面44%,应收账款净额51.51亿元,资产负债率70.4%。2014年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109家,比上年增加7家。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50家。其中,产值在1-5亿元企业34家。产值5-10亿元企业9家,产值10-20亿元企业6家,产值超过50亿元企业1家。表22014年全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指标单位产量比上年增长(%)饮料酒千升1326520.9机制纸万吨12.487.9电石万吨39.115.9合成氨万吨11.29-22.4水泥万吨369.80-11.5瓷质砖万平方米2083.21-25.0生铁万

    9、吨126.8940.9铁合金万吨76.23-21.2钢材万吨136.2530.5铝万吨33.67-6.4单晶硅吨456516.3多晶硅吨918699.9金属切削机床台569-33.2发电机组万千瓦29.63101.2发电量万千瓦时62.3511.6图2 2009-2014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亿元、%)(二)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卫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支农惠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把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积极推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全市城乡统筹力度不断加大,农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

    10、全市共有农业人口88.83万人,耕地面积225707hm2,农作物播种面积304000hm2,农业生产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二三产业稳步推进。2014年全市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9.61亿元,比上年增长6.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81.1元,同比增长13.3%。其中农业产值63.78亿元,增长4.5%;林业产值0.88亿元,下降2.1%;牧业产值19.84亿元,增长9.4%;渔业产值2.44亿元,增长29.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66亿元,增长8.6%。年末荒山荒沙造林面积1.52万公顷,下降27.4%;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44.18万千瓦,增长2%;全市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

    11、49个,成员4.77万人。 种植业: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450.96万亩(不含区属,下同),下降2.3%。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4.19万亩,下降2.6%。粮食总产量60.48万吨,增长0.6%。其中,水稻产量5.75万吨,下降31.2 %;玉米产量39.84万吨,增长7.6 %;小麦产量3.75万吨,下降6.1%。油料产量3.45万吨,下降3.9 %;蔬菜产量60.5万吨,下降10.2%;硒砂瓜产量112.58万吨,增长3.8%;枸杞产量4.1万吨,下降2.4%。 畜牧业:全市猪、牛、羊、家禽存栏分别为20.04万头、11.1万头、137.73万只和291.8万只,分别增长5.1%、9.5%、1

    12、5.6%和下降0.2%。全年猪、牛、羊分别出栏27.89万头、6.7万头和95.17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0.4%、9.5%、10%;家禽出栏272.8万只,增长25.6%。全年肉类总产量5.32万吨,增长7.5%;禽蛋产量3.2万吨,增长7.4%;奶类产量9万吨,增长49.2%;水产品产量1.8万吨,增长27.7%。(三)旅游服务业发展现状 中卫是个著名的旅游城市,有全国顶级旅游景区,自然人文景象独具魅力。沙坡头是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为世界垄断性旅游资源。此处巍巍香山,连绵千顷腾格里沙漠,“世界奇迹”麦草方格治沙绿洲、奔腾的黄河在这里浑然一体、交相辉映;独具魅力索道飞越黄河、羊皮筏子漂流、

    13、滑沙等旅游项目让人流连忘返。寺口子(古称北海)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为丹霞、喀斯特两种地貌,其丹霞奇峡一线天,险幽奇绝,夺目惊魂。这里相传是西汉名臣苏武牧羊之地,有苏武断桥,栖身石窟等遗迹。中卫高庙是中国古建筑艺术中的瑰宝,始建于明朝永乐初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由都指挥仇廉倡建,融合儒、释、道三教文化于一体,其建筑为砖木构造,在仅有4100平方米建筑占地上,建造了近394间房屋,层层叠叠、错落有别,被全国建筑师学会誉为“中国古寺庙经典建筑”;“海原环球大地震” 是人类自有纪录所发生的烈度最大的地震,是世界范围内研究价值最高的地震遗迹。 全市旅游景区达21家,其中,“A”级景区5家,“5

    14、A”级景区1家,旅游度假区1家。2014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36.8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4%,实现旅游总收入20.96亿元,增长15.9%。其中入境游客0.46万人次,增长36.9%,旅游外汇收入265.95万美元,增长65.8%。旅游总收入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8.7%,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1%,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中卫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市区内拥有逸兴大酒店、龙汇大酒店、宏翔大酒店等4个星级宾馆和鼓楼百货大楼、金世纪商厦、文昌购物广场等一批高起点、现代化的大型商贸中心,新建的文化广场、人民广场、中宁街心广场、海原海喇都广场等一批休闲广场

    15、,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场所。中央大道、滨河大道、平安大道等道路的建设拉开了中等城市建设框架,新城区建成后将使城区面积扩大到32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41%。三、人口规模结构状况2014年全市常住人口113.35万人,比上年增加了0.8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2.15万人,城镇化率为37.19%;回族人口39.27万人,占34.6%;汉族人口73.8万人,占65.1%;男性人口58.07万人,女性人口55.2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1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4.31;死亡人口0.509万人,死亡率为4.5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8。按县区看,沙坡头区常住人口40.03万人,城镇人口20.81万人,

    16、城镇化率为51.99%;中宁县常住人口33.76万人,城镇人口13.35万人,城镇化率为39.55%;海原县常住人口39.56万人,城镇人口7.99万人,城镇化率为20.2%。二、资源环境(一)矿产资源 中卫市矿产资源种类较多,目前已发现矿种27种,矿产地108处。优势矿种主要有:煤炭、石膏、电石灰岩、陶瓷粘土、铁、铜。 现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有16种,主要是:煤、石膏、电石灰岩、铁、铜、银、金、陶瓷粘土、砖瓦粘土、硅石、硫铁矿、建筑用砂、建筑用石料、膨润土、油页岩、大理石等。待查明资源量的矿种有:重晶石、建筑用板材、膨润土、银、铅、磷矿等。 已勘查开发利用的矿种有12种,主要是:煤炭、电石灰

    17、岩、石膏、硅石、白云岩、铁、金(金铜)、铜(铜金)、陶瓷粘土、砖瓦粘土、建筑用砂、建筑用石料等。探明水泥灰岩资源储量2505万吨;探明化工灰岩资源储量860万吨。预测各类石灰岩资源量10亿吨以上。其中有相当比例(20-30%)的化工灰岩。1、煤炭:主要分布于卫宁北山的新井沟、单梁山、大东沟-栽桩石沟、大东沟、大石头经、天似城、马肠井、大梁湾、二道湾、南天沟、烟洞沟、碱沟山、红土井及香山腹地的校育川、上校育川、梁水园子、上下河沿和小洞山地区。目前已勘查和开发利用的矿产地共有9处,成矿区总面积213.38平方公里。基础储量、资源量预计11498万吨。煤种主要为无烟煤和炼焦用煤。 2、石膏:主要分布

    18、于香山北麓的小红山、甘塘、东大沟、小洞山、粉石沟-老君台,清水河西侧的碱台子、贺家扣子、下院套、王家庄、徐套、南尼沟、石下口、田子埫,以及海原县西部的白套子、干盐池等地。目前已勘查和开发利用的矿产地共有6处,成矿区总面积356.63平方公里,基础储量、资源量187987.7万吨。 3、石灰岩:分水泥灰岩和化工灰岩两大类。主要矿产地位于香山北部的天景山、刘岗山、米钵山、倒流沟、石峡、石泉、大道崖,卫宁北山的面子山、狐子疙瘩及中宁长山头的草帽子墩地区,矿区面积62.23平方公里。 4、铁:主要分布在卫宁北山新照壁山、照壁山、骆驼山、单梁山、二人山、黄石坡沟、泉山井、撅屁山、石堆水、正口子水、驴尾巴

    19、湾、大石头井、星铁山、岔梁子、涩井沟、麦堆山、锅底湖、下平圈、石门硐,香山的火山、新水及海原县南华山地区。探明资源储量:600万吨;现保有资源储量:40万吨。预测资源量:500-600万吨。 5、陶瓷粘土:主要分布在沙坡头区上下河沿小洞山、梁水园、校育川、卫宁北山,海原县油井山地区。矿区总面积576.6平方公里,基础储量资源量16677.32万吨。 6、膨润土:分布于卫宁北山的金场子-黄石坡和单梁山一带。以钙基膨润土为主,仅作过初步的调查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勘查。 7、重晶石:主要分布于中卫香山中南部和卫宁北山东部。呈脉状产出,数量少,脉体小,难以大规模利用,因而未作详细的勘查工作。 8、铜(铜

    20、金):主要产于卫宁北山的土窑、大通沟、香山北部的腰岘子和狼嘴子、海原县西华山簸箕掌等地。已探明资源储量近1.5万吨,预测资源量10万吨。 9、金(金铜) :产于中卫县北山的金场子和海原县西华山两地,均属小型矿床。已探明资源储量637千克;预测资源储量12吨。 10、硅石:主要分布在海原县西华山地区,矿区面积22.13平方公里,预查提交了资源量50万吨。 11、冶镁白云岩:主要分布在海原县南华山地区,矿区面积143.62平方公里。详查、预查提交了基础储量、资源量651.7万吨。 12、大理岩:香山大理岩矿床矿层属于碳酸盐岩类型,呈层状,近南东东向展布,总延长大于20公里。大道崖矿床为其中之一段,

    21、矿层形态简单,呈单斜层,质量为黑云质,品位较高。矿体主要赋存于奥陶系地层中,矿区面积1平方公里,属于大型矿床,总探明储量560万立方米。目前尚未开发利用。(二)能源状况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积温3720,平均气温在7.39.5之间,年平均相对湿度57%,无霜期158天169天,年均降水量180毫米367毫米,年蒸发量1930毫米2172毫米。黄河年平均过境流量240亿立方米,流量1040立方米/秒,最大自然落差144米,水能蕴藏量200多万千瓦,可利用能量160万千瓦,开发潜力巨大,水资源得天独厚。中卫能源充足,潜力巨大。即将建成的沙坡头水利枢纽可控灌面积107万亩,扩大灌溉面积27.3万亩

    22、,每年可提供电量6亿度。国家重点项目“西气东输”工程横穿全境。国家重大水利电力建设项目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正在规划设计之中。全年全市能源消费量854.25万吨标准煤(等价值),比上年下降4.22 %,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9.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743.99万吨标准煤,下降5.3%,占全社会能源消费量的87.1%;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7.8%。(三)生态环境中卫市将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融入到了建设和发展当中,重点实施“扩水增绿工程”,着力打造黄河北岸的“三湖”湿地水系,在河岸上大面积种植植被,并对黄河滩地进行全面整治,改造河岸线。设计布置景点,完善了湖心亭、景观驿站等滨河景观,建

    23、成了新的城市绿地系统,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绿肺”。全市建成区面积达到74.4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34%。沙坡头区由设市前10平方公里增加到36.4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8.5万人增加到18.5万人;城市集中供热率达到90.3%,集中供热能力从160万平方米增加到680万平方米;集中绿地从200亩增加到3.9万亩,公共绿地面积从150亩增加到1.2万亩,湖泊湿地从800亩增加到2.2万亩,城市绿地率达38.57%,绿化覆盖率达到37.06%。全年市区空气质量好于和达到二级的天数为289天,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5.34,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实测大气可吸入颗

    24、粒物年均值为96微克/立方米,实测大气细颗粒物年均值为50微克/立方米。黄河下河沿入境断面总体水质呈类优水质,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控制在5.36万吨、0.34万吨、3.99万吨和3.56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0.2%、削减9.1%、增长1.8%、削减19.7%。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6.7%和96.9%。目前,一个天蓝地绿、水清城净、设施配套、文明和谐的新中卫正在宁夏西部崛起。中卫市因此成为沿黄城市带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最具特色美的城市之一,先后荣获“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25、“中国特色魅力城市100强”、“中国人居环境建设杰出贡献奖”、“中国最佳绿色生态城市”、“2011城市榜投资环境最佳城市”、“2012年度苏商投资中国首选城市”、“2012年度最佳生态发展城市”、“全国十大最具投资潜力城市”、“自治区园林城市”等荣誉。中卫市“沙漠之魅、大河之舞、丝路之魂、党项之根、生态之秀、城市之美”的独特形象已逐步展现在世人面前。参考文献:宁夏统计信息网中卫市统计公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数据中国论文网:中卫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措施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中卫市政府网:中卫市城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国论文网:中卫市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对策(2007年第四期)中卫日报:中卫市基本情况简介中国建设报:宁夏中卫全力打造宜居休闲生态美城市中国广播网:中卫市简介中卫市环境保护局:生态环境保护


    注意事项

    本文(生态经济论文.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