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七章 《力》导学案.docx

    • 资源ID:16533937       资源大小:366.92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七章 《力》导学案.docx

    1、第七章 力导学案第七章 力第1节 力(1)【学习目标】1. 知道力的概念、单位及作用效果。2. 理解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3. 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讨论、作图等学习活动,锻炼培养分析、归纳和作图能力。【自学指导】学点1 :力1. 请分析下面表示力的四幅图片总结什么是力。 和尚提水 小狗压跷跷板 摊贩推车 熊猫举杠铃 磁铁吸引铁钉(1)在物理学中,通常将物体之间的 、 、 、 、 等现象都叫做力的“作用”。 (2)分析可知,力是 对 的作用,力的产生都涉及至少 个物体。(3)一个物体受到了力,一定有别的物体对它施加力,在力的产生过程中,施加力的作用的物体叫 物体,承受力的作用的物体叫

    2、物体。例如熊猫举杠铃时,熊猫用了力,是 物体,杠铃受到了力,是 物体。2. 在物理学中,力用符号 表示。为了描述力的大小,在物理学中对力的单位作了规定: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学点2:力的作用效果3. 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的 发生了变化。用力拉或压弹簧,弹簧的 发 生了变化。这说明力能 。在物理学中,物体由静止变为 或由运动变为 、物体运动的 或 发生改变,都叫做“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两方面: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 ;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 。学点3: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4. 力的三要素:(1)拉弹簧时,所用的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 ,力

    3、作用的效果越明显。这个事例说明了力作用的效果与 有关。 (2)要把螺母拧紧,一般来说应该向顺时针方向用力,如果沿着逆时针方向用力就能将螺母拧松。这个事例说明了力作用的效果与 有关。(3)在竖直放置的尺子的不同位置,用同样方向和大小的力作用在尺子的A 处和B处,使尺子发生形变:将手指放在尺子上端A处,很_使尺子发生形变。将手放在尺子B处,很 使尺子发生形变(选填:容易、难)。可见, 也影响力的效果。归纳: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三个,即力的 、 和 ,我们把它们叫做力的三要素。5. 力的示意图:物理学中通常用 表示力。【能力提升】1. 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

    4、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下表,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 。(只填序号)正 方反 方观点1两个物体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2两个物体接触,但不一定有力的作用3两个物体不接触,一定没有力的作用4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能有力的作用5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6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7力的产生总涉及至少两个物体8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2. 力看不见,但我们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例:力作用在物体上可以产生两种效果,在下列各题后的横线上填上属于哪种效果。(1)手用力捏纸盒,纸盒瘪了 (2)小球沿圆环形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 (3)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常踢出“香蕉球” 3. 画力的示意图的基本要领

    5、:(1)确定力的作用点 (2)按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力大线段长,力等线段等)(3)画出箭头 (4)标出力的大小(5)如果同一物体受到多个力,我们习惯把这些力的作用点画在同一个作用点上A. 用线将吊灯悬挂在天花板上,线对灯的拉力F1=10N,请画出拉力的示意图。B. 一位同学沿水平方向用F2=75N的力推箱子,请在图中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2、4、5、7、10【达标测试】1. ( )下列现象中,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A. 钟表来回摆动 B. 子弹由枪口射出C. 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D. 跳伞运动员沿竖直方向匀速下落 2. 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1)与水平地面成30角斜向上拉小车的力。(2)沿倾斜角

    6、为30的斜面向上拉小车的力。(3)用150N竖直向上的力提起一桶水。 力(1)作业1. ( )人用绳吊着铝桶从深井里提水,手受到向下的力的施力物体是A地球 B铝桶 C绳子 D手2. ( )关于力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个物体就能产生力的作用 B. 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C. 力不可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D. 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3. ( )托起下列哪个物体所用的力最接近1NA. 一个苹果 B. 一枚大头针 C. 一个西瓜 D. 一张学生用的板凳 4. ( )如图所示,用扳手拧螺母时,以同样大小的力分别作用在a、b、c各点,关于作用效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7、A作用在a点作用效果最明显B作用在b点作用效果最明显C作用在c点作用效果最明显D作用在a、b、c三点作用效果是相同的5. ( )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A. 把橡皮泥捏成不同的形状 B. 用力将球踢出去C. 汽车缓缓出站 D. 苹果受力竖直下落6. ()下列各情景中,表示力的作用效果表现形式相同是 A B C D7. 观察图a,足球由静止到运动,是因为脚对球施加了 ;另一运动员用头顶球,改变了足球的 ;守门员用力将球扑住,迫使球由 变为 。图b中熊猫用力向下拉竹子,枝条发生了 ,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8. 风下列现象中运动状态改变的是 ,运动状态不变的是 。A人

    8、造卫星绕地球运行 B自行车保持5米/秒速度不变沿平直公路运动C物体从静止开始竖直下落 D皮球竖直向下与地面碰撞后弹回9. 用如图所示的水壶提水,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 处(选填“A”或“B”);把水壶里的水灌到保温瓶里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 处。出现这样差别主要是由于力的三要素中力的 不同所导致的。10. 打乒乓球时,可打出不同的旋转、不同的弧线,这主要与对球施力的 有关;还可以打出不同速度的球,这主要与对球施力的 有关。11. 找一根钢条,将它的下端固定起来,如下图甲、乙所示,用手指以较小和较大的两个力推钢片;再按图丙所示从右边推钢片;最后如图丁所示,用手指向钢片中下部用力推。观察前后几次钢片的

    9、形变情况进行猜想和探究。(1)猜一猜: 图中钢片弯曲程度最大, 图中的钢片弯曲程度最小;(2)探究如图甲、乙的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3)探究图甲、丙的现象得出结论: ;(4)探究图甲、丁的现象得出结论: 。(5)以上实验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12. 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1)小球受到的拉力。(2)冰面上有一雪橇,受到的拉力为35N,方向与水平面成30角。在图中画出雪橇所受到拉力。第1节 力(2)【学习目标】1. 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够解释有关现象。2. 通过亲自实验,体验并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自学指导】学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问题1:体会如果你用手拍桌子,你的

    10、手会有什么感觉?小明用脚踢足球时,他的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因为受到 的力而由静止变为运动,同时脚也会感到痛,说明脚也受到 给它的力。问题2:穿旱冰鞋的小女孩向右使劲推墙,小女孩会往后退。分析:小女孩施力给墙时, 也施加一个力给小女孩,这个力使小女孩 。问题3:请根据右图,联系实际分析,人坐在小船上,用力推另一艘小船,能够把另一艘小船推开而自己坐的小船不动吗?为什么?1. 归纳总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它施加力的作用。也就是说, 。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我们把其中的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叫做反作用力。2. 一个物体对另外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它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的作

    11、用,因此,一个施力物体同时又是一个 物体。思考:问题1:相同大小的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吗? 问题2:既然物体间力的作用效果是相互的,为什么鸡蛋碰石头,石头完好鸡蛋却破了?猜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有什么特点?(分别从力的三要素分析) 【能力提升】1. 力是 对 的作用,所以力是成对出现的。有力就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两物体间通过不同的形式发生相互作用,如吸引、形变等而产生的力叫作用力。2.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请你任意举出两个生活中的例子: ; 。3. 正确理解力的概念(1)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说明任何一个力都涉及 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 物体。施力物体本身也是受力物体

    12、,受力物体本身也是施力物体。(2)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物体直接(接触)作用,如手提水桶,推土机推土等;另一种是物体之间的间接(不接触)作用,如磁铁对铁针的吸引力等。【达标测试】1. (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因为A. 一个巴掌的力太小 B. 人不会只有一个巴掌C.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只有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2. ( )坐在船上的人用浆向后划船时,船就会向前进,此时,船前进的动力是A人手作用在桨上的力 B桨向后作用于水的力C水作用于桨的力 D水作用于船体的力3. ( )对于磁铁和铁钉之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明中正确的是A施力物体只是磁铁

    13、,受力物体只是铁钉B只有当磁铁与铁钉接触时,它们之间才有力的作用C磁铁和铁钉不接触也会产生力的作用D磁铁对铁钉有吸引作用,铁钉对磁铁没有吸引作用4. ( )奥运会的许多比赛项目都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知识有关,假如“力的作用不是相互的”,在篮球;跳水;跳远;皮划艇;这些项目中,将无法进行的是A只有 B只有C D都是5. ( )在航空领域,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鸟受到的力大 B飞机受到的力大C小鸟和飞机的受力一样大 D主动撞击的一方产生的力大6. 如图所示,一只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开另一只小船,结果发现两只小船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该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

    14、物体的 ;力的作用是 的。7. 如右上图,是2008北京奥运会游泳项目的图标。游泳运动员用力划水时,对水施加向 的作用力,而水对他施加向 的作用力,使他前进。(填“前”或“后”)8. 一天,发生了两车相撞的交通事故,一个交警前来处理,说:“我一定要找出是哪辆车先撞上另一辆车的。”从物理角度分析,这个交警 (“能”或“不能”)找出那辆车,因为一对相互作用的力是 (“同时”或“不同时”)产生的。9. 飞机起飞前在跑道上滑行时轮对地有向后的作用力,由于力的作用是 的,所以轮受到地面对它对它向 的作用力,使飞机前进。飞机升空后,前方螺旋桨高速旋转,向 推空气,同时空气向 推螺旋桨,使飞机向前行进。力(

    15、2)作业1. ( )如图是奥运会运动图标,其中图片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A. 游泳时人没有受到水的推力B拉弓过程中弓没有发生形变C人举着杠铃时杠铃不受力的作用D力能改变曲棍球的运动状态2. ( )用手掌拍桌子时,手感到疼痛,这说明A. 手掌受到的力大于桌面受到的力 B. 手掌和桌面同时受力又同时施力C. 手掌先对桌面施加力桌面后对手掌施力 D. 手掌受到的力是手掌自己施加的3. (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A. 向前游泳要向后划水 B. 向前跑步,要向后下方用力蹬地C. 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 D. 头球攻门,要向球门方向顶球(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两个鸡蛋相碰

    16、往往只碰破其中一个,是因为破的那个鸡蛋受到的力大B. 人推车前进,车只是受力物体,不是施力物体C. 踢出去的足球,离开脚后,仍受到脚的力的作用D. 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5. 如右图所示,将一个电风扇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电风扇工作时,空气会由静止流动起来,这说明力能 ,同时小车会向 (“右”或“左”)运动,原因是 ,如果以小车为研究对象, 是施力物体。6. 小亮参加立定跳远考试,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就能向前运动,一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二是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7. 以卵击石,石头没有破,而鸡蛋破了,在这一现象中,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 (填“大于”、“等于

    17、”、或“小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8. 站在滑板上的甲、乙两位同学相对而立,如图所示,甲同学用F=80N的力推乙同学。(1) 画出甲对乙推力的示意图。(2) 你认为会出现的现象是: 理由: 第2节 弹力【学习目标】1. 知道什么是弹性和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2. 认识弹簧测力计,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3. 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自学指导】学点1:弹力1. 形变:我们把物体发生的伸长、缩短、弯曲等变化,叫做形变。2. 活动1:观察课本第6页图7.2-1,思考,为什么撑杆跳运动员要将竿压弯?活动2:轻压一把直尺,使它发生形变,撤去压力后,直尺会出现什么现象

    18、?把橡皮筋拉长,松手后,橡皮筋会出现什么现象?橡皮泥和面团在外力作用下会变形,失去外力后他们能恢复原状吗?以上现象的共同点是 。(注:不能用力过大)总结:像直尺、橡皮筋、弹簧等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 ,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弹性。 像橡皮泥一样,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 ,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塑性。3. 思考:为什么上面活动2要强调不能用力过大?提示:弹性限度:如果物体形变超过了 ,使发生形变的物体 ,这个限度叫做该物体的弹性限度; 弹性形变:物体在 范围内发生的形变叫弹性形变。4.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 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例:拉力、 、 等都是弹力。学点2:弹簧测力计5. 测力计:测量

    19、 的工具。6. 弹簧测力计原理: 。【能力提升】1. 弹力产生条件:弹力产生于 (“接触”或“非接触”)的物体之间 物体必须发生 。2. 弹簧测力计(1)用途: 。(2)构造:外壳、刻度盘、 、 、挂钩、吊环。(3)原理:分别在大弹簧上挂1个、2 个、3个0.5N的钩码,并记下指针没挂钩码时及挂一次钩码时的位置,最后测量每次弹簧的长度及伸长的长度。并将结果填表:实验次数钩码的重力(N)弹簧原长(cm)弹簧长度(cm)弹簧伸长(cm)123分析表格数据,你的结论为: (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使用前:看:弹簧测力计的 、 、零刻度线。校零:检查指针是否对齐零刻度线,若没有对齐,需要调节至对齐。 拉:

    20、用适当大小力反复沿弹簧伸长方向拉动弹簧(用力过大会损坏弹簧),防止其卡住。 使用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 。 测力时,要让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 。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盘 。(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显示的就是作用在挂钩上的力的大小。)【达标测试】1. ( )用手拉一根弹簧,拉得越长,感觉越费力,是因为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弹簧的伸长越长,所需拉力越大C弹簧越来越紧,阻力大,拉起来费力D因为人是受力的物体,所以感到费力2. ( )测一个约6N力时,应选用最恰当的弹簧测力计的规格是A量程10N,分度值0.2N B量程5N,分度值0.1NC量程30N,分度值3N D上述三个弹

    21、簧测力计都可以用3. ( )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弹力 B. B物体在发生形变时产生的力叫弹力C压缩的弹簧能产生弹力 D拉力不属于弹力4. 如图1所示,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 N,分度值是 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5. 一些较为坚硬的固体发生形变时人眼并不一定能看到,但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方法间接观测。例如图2所示,一个玻璃瓶,瓶中灌满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玻璃瓶中,用手捏玻璃瓶时,发现玻璃管中的的液面 ,说明 ;松开手后发现玻璃管中液面 ,说明玻璃瓶发生的是 形变。这里用到的实验探究方法为 。弹力 作业1.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弹力的是A.

    22、绳子的拉力 B. 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C. 两块磁铁间的排斥力 D. 竹子对熊猫的拉力2. ( )在下图中,A、B两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图是3. ( )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把它的挂钩轻轻来回拉动几次,这样做的好处是 A试试弹簧的弹性 B可避免弹簧被卡壳C是无意识的随便拉拉 D看看能测多大的拉力,以便确定量程4. ( )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作用B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作用C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D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5. ( )两位同学在体育课上使用的弹簧拉力器,可以比较臂力的大小,他们拉同一拉力器的三根

    23、弹簧,结果都将手臂撑直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臂粗的同学用的臂力大 B手臂长的同学用的臂力大C两同学用的臂力一样大 D无法比较用的臂力大小6. ( )关于弹性和塑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 弹簧在受力时具有弹性,不受力时具有塑性B. 具有弹性和塑性的物体在受力时,都会发生形变,在形变过程中都产生弹力C. 任何有弹性的物体都有一定的弹性限度限度,超过其弹性限度都会被损坏D. 弹簧具有弹性,有弹性限度,橡皮筋没有弹性限度9. 如右图将一弹簧测力计照图甲中使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若把弹簧测力计倒置,按图乙使用,测同一物体,则示数 4N(“大于”、“等于”或“小于”)。10. 下列物体在外力作用下

    24、都发生了形变:A.被熊猫拉弯的竹子;B.被做成小狗形状的橡皮泥;C.跳水时被压弯的跳板;D.被揉成馒头的面团;E.被拉断了的橡皮筋;F.射箭运动员手中被拉弯的弓。其中属于弹性形变的是 ;属于塑性形变的是 。11. 如图1所示,弹簧测力计在不受拉力时指针位置指在A处,当受到一拉力时,指针位置处于B处,那么此拉力的实际大小为 N;如图2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如图3所示,圆筒测力计每小格为0.2N,则此测力计的示数为 N。12. 跳水运动员练习跳水时,如图4所示,在向下压跳板的过程中,压跳板的力使跳板发生的是 形变(“弹性”或“塑性”)。13. 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他们选择了甲

    25、、乙两种不同规格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制出的图像如右图,图像OA段和OB段是弹性形变,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 ;若要制作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 。(“A”或“B”)14. 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弹簧的伸长量x与弹簧所受拉力F的关系”(在弹性限度内),得到以下几组数据。拉力/N00.51.0152025/cm02.004.006.008.0010.00(1)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过程中,有如下操作:轻轻来回拉动几次挂钩;把待测物挂在挂钩上;观察量程、零刻线、分度值、指针位置;待指针稳定后读数。上述操做正确顺序是() A. B. C. D.(2)

    26、在图乙中画出弹簧伸长量随弹簧所受拉力变化的图像。(3)根据数据分析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拉力越 ,弹簧的伸长量越 。(4)试猜想: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压力越大,弹簧的压缩量 越 。(5)如果弹簧原长为10cm,在3N力的作用下(未超过弹簧弹性限度), 则此时弹簧的总长为 cm。第3节 重力【学习目标】1. 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2. 通过实验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会用公式计算物体的重力。3. 知道重力的方向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 了解重心,会判断重心的位置。【自学指导】1. 观察下面几幅图片:1 苹果下落2 抛出的飞机最终要飘落3 雨水滴落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

    27、些类似的情况?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地球对它附近的物体有 作用。由于 而产生的力叫重力,通常用字母 表示。讨论:如果生活中没有重力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点1:重力的大小2. 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与它的 成正比。重力用字母 表示,质量用 表示,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则重力公式为: 。在国际单位制中,重力的单位: ,质量的单位: ,因此比值的单位: , ,在要求不是很精确的情况下,可取 。变形式: 学点2:重力的方向3. 重力的方向总是 的,根据这一特点,建筑工人常用一根细线系在重物上,来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 。学点3:重心4. 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部分。但是,对于整个物体,重力的表现就好像它作用在某一个点

    28、上,这个点叫做物体的 。5. 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它的重心在 ;球的重心在 ,粗细均匀的直棒的重心在 。6. 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在受力物体上画力的示意图时,常把力的作用点画在 。学点4:重力的由来7. 宇宙间的物体,大到天体,小到尘埃,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引力,这就是 。【能力提升】1.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2. 探究重力的大小提出问题:重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1)实验器材:质量已知的钩码、弹簧测力计。(2)钩码的重力用 测量。(3)数据记录表格:钩码个数1234钩码质量m/kg钩码重力G/N(4)收集实验数据: 计算出每次实验中与的比值,大约

    29、是 用描点法作出与的图像,并在组内交流。分析总结:通过计算和作图,可知物体所受重力与物体质量的成 ,表达式为 。3. 质量与重力的区别:质量是物体的 ,不随物体 、 、 的变化而变化;物体的重力会随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4. 思考: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通常我们所说的“下”,到底是什么方向?5. 重力的三要素: 、 、力的作用点即 。6. 关于重心需明确以下几点:(1)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它的重心在 ;(3)物体重心的位置 (“一定”或“不一定”)在物体上。例: (3)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放置状态及运动状态 ,但与质量分布 (“有关”或“无关”)。(4)物体重心越低,稳定性 (“越好”或“越差”)。 (5)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怎样找它的重心?7. 重力示意图:首先确定 ,然后沿 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这个力。【达标测试】1.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熟透的苹果掉下来,是由于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B. 飞行中的子弹也受重力作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C. 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D. 重锤线是利用了重力的


    注意事项

    本文(第七章 《力》导学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