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复习资料知识分享.docx

    • 资源ID:16532601       资源大小:35.10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复习资料知识分享.docx

    1、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复习资料知识分享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复习资料第1章到第18章第一章 城市与城镇化一、 城市的形成第一次劳动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农业从畜牧业分出第二次劳动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以农业为主的就是农村,具有商业及手工业职能的就是城市。二、 城镇化1、城镇化的含义: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也人口和城市农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2、城镇化水平是指城镇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3、 城镇化分为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起步阶段:生产水平尚低,城镇化的速度较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高出生率,高死

    2、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30%时,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0%或以上(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第二章 城市规划思想发展一、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二、 各朝都城1、秦:相天法地,强调方位,以天体星象坐标为依据,布局灵活具体。规模宏大。2、汉长安:宫殿与市民居住生活

    3、区在空间上分隔,强调皇权,周礼制的规划思想理念得到全面的体现。3、三国(邺城):采用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方法,继承战国时期以宫城为中心的规划思想4、唐(长安):以宫城为中心,“官民不相参”和便于管制的指导思想。里坊制在唐长安进一步发展,布局符合周礼考工记。(唐长安由宇文恺负责制定规划)5、宋:里坊制逐渐被废除,出现开放的街巷制度。三、 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1、希波丹姆模式:古希腊城邦时期出现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第1章到第18章市广场为中心。2、城市以广场为中心的核心思想反映了古希腊时期的市民民主文化。寻求集合图像与数之间的和谐以及秩序的美。3、建筑十书古罗马维特鲁威的著作。是西方古代保

    4、留至今唯一最完整的古典建筑典籍。4、田园城市:英国霍华德提出。意义:提出发展极限的概念;有机平衡的原则;动态管理的观点。5、卫星城市:昂温提出。这些卫星城镇独立性较强,城内有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6、柯布西耶:主张提高城市中心区的建筑高度,想高层发展,增加人口密度。市中心空地,绿化要多,并增加道路宽度和停车场,以及车辆与住宅的直接联系,减少街道交叉口,活组织分层的立体交通。7、雅典宪章:提出城市要与其周围影响地区座位一个整体来研究,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行。8、邻里单位:要求在交大的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使每一个邻里单位称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9、马丘比丘

    5、宪章:重视人与人的联系。第三章 城市规划体制一、城乡规划法1、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包括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专项法和相关法。2、“一书两证”制度: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二、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技术系统1、城市总体规划是战略性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是实施性规划。2、城乡规划分为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第一产业:利用自然力为主,生产不必经过深度加工就可以消费的产品或工业原料的部门。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进行加工的部门,包括残矿业、执照也、店里、燃气及水的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服务业 第六章 经济与产业第七章 人口与社会

    6、自然增长率=(本年出生人口数-本年死亡人口数)/年平均人数机械增长率=(本年嵌入人口数-本年迁出人口数)/年平均人数第十章 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一、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工作特点1、基本内容:依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根据区域规划等上层次空间规划的要求,在充分研究城市的自然和生态、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城市发展规模,选择城市用地的布局和发展方向,按照工程技术和环境的要求,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设施,并提出近期控制应道措施。2、特点:城市规划是综合性的工作;是法制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具有地方性;是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具有实践性。二、城市

    7、规划的层面及其主要内容1、总规纲要的主要内容:市域城镇体系纲要;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分析城市智能,提出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提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预测城市人口规模;研究中心城市城区空间增长边界,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范围;提出交通发展战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提出简历综合防灾体系的原则和建设方针。2、中心城区规划的主要内容:(1)分析确定城市性质、职能和发展目标。(2)预测城市人口规模。(3)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并制定空间管制措施。(4)确定村镇发展与控制的原则和措施;确定需要发展、限制发展和不再保留的村庄,提出村镇建设控制标准。(5)安排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生

    8、态用地和其他用地。(6)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确定建设用地规模,划定建设用地范围。(7)确定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提出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和相应的控制指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人口容量等)。(8)确定市级和区级中心的位置和规模,提出主要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9)确定交通发展战略和城市公共交通的总体布局,落实公交优先政策,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10)确定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划定各种功能绿地的保护范围(绿线),划定河湖水面的保护范围(蓝线),确定岸线使用原则。(11)确定历史文化保护及地方传统特色保护的内容和要求,划定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范围(紫

    9、线),确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范围;研究确定特色风貌保护重点区域及保护措施。(12)研究住房需求,确定住房政策、建设标准和居住用地布局;重点确定经济适用房、普通商品住房等满足中低收人人群住房需求的居住用地布局及标准。(13)确定电信、供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环卫发展目标及重大设施总体布局。(14)确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提出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15)确定综合防灾与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提出防洪、消防、人防、抗震、地质灾害防护等规划原则和建设方针。(16)划定旧区范围,确定旧区有机更新的原则和方法,提出改善旧区生产、生活环境的标准和要求。(17)提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原则和建设方针。(18

    10、)确定空间发展时序,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政策建议。3、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 确定近期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确定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和布局。确定近期交通发展策略,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 确定各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公益设施的建设规模和选址。 确定近期居住用地安排和布局。 确定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风景名胜区等的保护措施,城市河湖水系、绿化、环境等保护、整治和建设措施。 确定控制和引导城市近期发展的原则和措施。4、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1)详细规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限,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2)规定各地块建筑高度、

    11、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车、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3)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要求4)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5)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限6)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5、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各地块的主要用途、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是强制性内容。6、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 对住宅、医院、学校和托幼等建筑进行日照分析; 根据交通影响分析,提出交通组织方案

    12、和设计; 市政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管线综合; 竖向规划设计; 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第十一章 城市用地分类及其实用性评价一、 土地分类(详见复印资料)二、 自然环境条件分析:1、由于地域的差异,自然条件的相殊;有些自然要素的影响,需要超越所在的局部地域,从更大的区域范围来评价其利弊;各种自然环境要素之间,有的有着相互制约活抵消的关系,有的则相互配合加剧了某种作用。2、工业用地选址:位于最大风频的下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相对风向是,平行布局。3、热岛效应:由于建筑密集,绿地、水面偏少,生产与生活活动过程散发大量的热量,出现市区气温比郊外要高的现象。三、 用地评定的分类一类用地

    13、:用地的工程地质等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能适应各项城市设施的建设需要,一般不需或只需稍加工程措施即可用于建设的用地二类用地: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该晒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地。对城市设施或工程项目的分布有一定的限制。三类用地:不适于修建的用地。第十二章 城乡区域规划一、 区域与城市区域与城市的关系:城市区域经济社会活动的核心,是经济社会活动的聚集体。省事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二、 都市区规划1、大都市区概念:宝货一个高密度的人口核心地区和围绕这个核心的具有高度经济与社会融合的相邻社区,即以某一个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相邻地域单元的城市化地区。2、大都市区规划的主要内容:大都市区发展

    14、的背景;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需求;空间构成要素及空间发展条件;空间结构规划;综合交通网络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生态系统规划;大都市区规划实施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措施。三、 城市群规划1、主要目的:提供关于城市和空间发展战略的框架,旨在打破打破行政界限的舒服,从更大的空间范围协调城市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发展,协调城乡建设与人口分布,资源开发,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布局的关系,使区域经整合后具有更强大的竞争力。2、主要内容:城市群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策略;城市群空间组织;产业发展与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利用与区域空间管制;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渔区协调措施与政策建议第十三章 总体规划1、由于地域的差异,自然条件的相

    15、殊;有些自然要素的影响,需要超越所在的局部地域,从更大的区域范围来评价其利弊;各种自然环境要素之间,有的有着相互制约活抵消的关系,有的则相互配合加剧了某种作用。2、工业用地选址:位于最大风频的下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相对风向是,平行布局。3、热岛效应:由于建筑密集,绿地、水面偏少,生产与生活活动过程散发大量的热量,出现市区气温比郊外要高的现象。三、 用地评定的分类一类用地:用地的工程地质等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能适应各项城市设施的建设需要,一般不需或只需稍加工程措施即可用于建设的用地二类用地: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该晒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地。对城市设施或工程项目的分布有一定的限制。三类用地:不适

    16、于修建的用地。第十二章 城乡区域规划一、 区域与城市区域与城市的关系:城市区域经济社会活动的核心,是经济社会活动的聚集体。省事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二、 都市区规划1、大都市区概念:宝货一个高密度的人口核心地区和围绕这个核心的具有高度经济与社会融合的相邻社区,即以某一个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相邻地域单元的城市化地区。2、大都市区规划的主要内容:大都市区发展的背景;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需求;空间构成要素及空间发展条件;空间结构规划;综合交通网络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生态系统规划;大都市区规划实施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措施。三、 城市群规划1、主要目的:提供关于城市和空间发展战略的框架,旨

    17、在打破打破行政界限的舒服,从更大的空间范围协调城市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发展,协调城乡建设与人口分布,资源开发,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布局的关系,使区域经整合后具有更强大的竞争力。2、主要内容:城市群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策略;城市群空间组织;产业发展与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利用与区域空间管制;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渔区协调措施与政策建议第十三章 总体规划网格状 环形放射状2、分散式布局组团状带状星状 环状 多中心与组群城 市卫星状五、 总规“七线”规定城市绿线: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城市紫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限。城市黄线:对城市发展

    18、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限城市蓝线: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是滴等城市地标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限。城市红线:城市道路控制线是指城市规划区内依法规划,建设的城市道路两侧边界控制线。城市黑线:市政公用设施规划控制黑线。城市橙线:是指为了降低城市中重大危险设施的风险水平,对其周边区域的土地利用和建设活动进行引导或限制的安全防护范围的界线。第十四章 控规1控规的13项指标:规定性控制指标: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高度/层数,绿地率,公建配套项目,建筑后退道路红线,建筑后退用地边界,社会停车场库, 配建停车库,地块出入口方位、数量和允许开

    19、口路段引导性控制指标:建筑形体、色彩、风格等城市设计内容2容积率:是衡量土地使用强度的一项指标,英文缩写FAR。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地上)/建设用地面积(单一性质的容积率的计算)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平均层数3建筑密度=用地内所有建筑的总建筑面积(规划地块内格雷建筑基底面积之和)/用地面积 4绿地率=地块内绿化用地总面积/地块面积5建筑后退指在城市建设中,建筑物相对于规划地块边界和各种规划控制线的后退距离,通常以后退距离的下限进行控制。主要包括退线距离和腿界距离两种。第十五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1. 交通分为城市交通与城市对外交通。城市对外交通: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以及管道运

    20、输。2. 城市干道网密度=干道总长度/城市用地总面积3. 间距:干道6001000m,次干道300500m,支路200300m,干道网密度23km/km2,中心区4km/km24. 城市道路划分: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5. 城市道路宽度有路幅宽度和道路宽度两种含义。6. 路幅宽度指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是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道路宽度指包括车行道与人行道宽度,不包括人行道外侧沿街的城市绿化等用地宽度,主要由道路的功能来决定。7. 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形式:一块板、两块板和三块板。一块板是所有车辆都在同一条车道上双向行驶;两块板是由中间一条分隔带将车行道分为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

    21、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仍为混合行驶;三块板有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为三部分,中间为机动车道,两旁为非机动车道。8. 停车场规模:城市公共停车场的用地按规划城市人口每人0.81.0m2进行计算9. 铁路在城市中的布置:中间站的位置选择:一般设在小城镇,铁路最好从城市边缘通过,并将客站和货场(工厂规模不大时)均布置在城市的一侧客运站的位置选择:能方便旅客,提高铁路运输效能,与城市布局有机结合,应靠近市中心。公路在城市中的布置:结合城市的总体布局合理选定公路线路的走向及其站场的位置。 (汽车)站场的布置:1使他既使用方便,又不影响城市的生产和生活;2要与铁路车站,港口区码头有较好的联系,便于组织联运;3大

    22、城市中我们可以将长途汽车站与铁路车站结合布置;4货运站应接近货源和供应区,与居住区有一定距离;5与城市道路相联系又不干扰。航空港在城市中的布置:位置选择要考虑净空,噪声干扰和与城市联系等。跑道中心线与城市市区边缘的最小距离57km,如果跑道中线通过城市,则跑到靠近城市的一段与市区边缘的距离至少应在15km以上。10. 城市客运交通应实施“公交优先”的管理模式。11. 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是我国城市客运的只要交通方式。第十七章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1. 净水工程设施选址要点:1,水厂应选择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2,水厂应尽可能选择在不受洪水威胁的地方,否则应考虑防洪措施。3,水厂周围应具有良好

    23、的环境卫生条件和安全防护条件,并考虑沉淀池、料泥及滤池冲洗水的排除方便。4,水厂应尽量设在交通方便、靠近电源的地方,以利于施工管理和降低输电线路的造价。5,水厂选址应考虑近、远期发展的需要,为新增附加工艺和未来规模扩大发展留有余地。6,当取水地点与用水地点较近时,水厂一般设在取水设施附近。通常与取水设施在一起。 管网的布置一般有两种形式:树枝状和环状。 2. 城市防洪等级和防洪标准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重要性 特别重要的城市 重要的城市 中等城市 一般城镇城市人口(万人)=150 150-50 50-20 =200 200-100 100-50 50-20山洪 100-50 50-20

    24、20-10 10-5泥石流 100 100-50 50-20 203. 我国工程建设从地震基本烈度6度开始设防。4. 建筑消防间距:我国有关规范的要求多层建筑与多层建筑的防火间距应不小于6km,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小于9m,而高层建筑与高层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小于13m。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2.住区的用地分类: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 3.住宅群体组合与节约用地:(1)住宅底层布置公共服务设施(2)住宅与公共建筑组合:1利用南北向住宅沿街2在住宅间距内插建低层公共建筑3空间的借用4少量住宅东西向布置5高低层住宅混合布置6利用地下空间和采用高架平台 4.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

    25、按居住人口规模大小来分级:第一级(居住区级)第二级(居住小区级)第三级(居住组团级)5.居住区文化类服务设施的布置:1)沿街线状布置2)独立地段成片集中布置3)沿街和成片集中相结合的布置方式。6.住区道路分级:第一级 居住区级道路 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第二级 居住小区级道路 路面宽69m,需敷设供热管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的不宜小于10m第三级 居住组团级道路 路面宽35m,需敷设供热管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的不宜小于8m第四级 宅前小路 路面宽不宜小于2.5m7.道路形式7.住宅绿地指标住宅组团不小于0.5m2/人,居住小区(含组团)不小于1m2/人,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小于1.5m2/人。对绿地率的要求新区不低于30%,旧区改建不低于25%。8.书P541P542题


    注意事项

    本文(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复习资料知识分享.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