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docx

    • 资源ID:16507645       资源大小:43.73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docx

    1、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武汉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战略目标聚焦中部崛起,打造中国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创造更具凝聚力的资源环境和更好的创新氛围,建设区域性的国际化大都市。战略导向 找回武汉,重塑江城。抓住国家交通体系重构、国际产业转移和有利的政策环境等三大机遇,重点解决三大关键问题:一是如何打破区域封闭,领导区域发展;二是如何确立城市中心,再现中心城市辉煌;三是如何完善体系,找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战略选择战略之一“都市内核,国际中枢”,建设整合武汉三镇的中央都市核心空间(UC,即Urban Core),引导武汉快速建立起华中金融、贸易、产业服务和现代物流的区域精密控制内核,

    2、作为武汉迈向国际化的载体。战略之二“智力先导,产城一体”,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导向的“十字型”产业空间布局构想。战略之三“滨江而展,一带多心”,突破当前城市圈层构架,构筑沿长江两岸的综合城市发展走廊,通过带形的跳跃式增长提供城市持续的发展框架。战略之四“破环成带,轴向拉伸”,强化滨江道路交通建设,形成区域式组团发展构架。战略之五“以江为脊,连湖成网”,充分发挥武汉水优势,打响“百湖江城”全球品牌的思路。战略之六“产业整合,价值链接”,以研发销售为核心,实现武汉区域“1+8”产业和区域契合发展,构成主导产业加工为依托的新城发展模式;战略之七“近展双翼,远视三极”,向东连接,武汉城市圈沿

    3、京广线和沿京九线两个带状区域,近期横跨京九京广的武汉都市走廊,未来构筑武汉、长沙和南昌为基点的三角经济区,继而形成中国的第四极三角经济区的目标。战略之八“多元并蓄,文化凝聚”,把汉正街为代表的汉味市民文化等传统型文化和UC新都市文化、高科技文化等提升型核心文化转化为具有鲜明地缘识别性的城市形象。场景分析基于对现状发展的不同解读和对未来发展的不同预期,分别编制了三条发展战略链,形成低、中、高三个不同的战略场景(即战略实施体系)。低线战略场景依托区域内部的整合和集聚起步,合力做强具有品牌效应的中心城市,进而遵循极化中心城市中心城市占据经济发展的绝对优势地位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区域发展的过程,最终成为富

    4、有全球竞争力的城市区域,成为具有全国战略地位的枢纽城市。中线战略场景针对外资的持续涌入与愈发激烈的城市竞争以及错综复杂的城市问题与有限的财政收入这种双重矛盾,实施一点突破战略,以都市核的核心空间建设为突破口,实现外部资源的有效导入,打破目前武汉发展动力不足的困境。高线战略场景基于武汉潜能都能够充分发挥的前提,以“全球城市”为武汉发展的核心目标,将国际化战略作为武汉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构筑一个强有力的都市内核,作为带动整个城市发展的强大引擎,实现向全球城市的跨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问题解析1、武汉正在从中国经济地理中心的优势地位走向边缘化。2、作为武汉的发展腹地,中部地区呈现封闭状态、缺少革

    5、新的文化传统,整体发展偏缓,在稳定的表象中潜伏着发展的危机。3、省内城市散点发展,武汉城市圈整体实力下降。4、交通枢纽的垄断地位随着全国交通系统的完善逐渐丧失。5、产业的发展遇到结构调整的阻力而发展缓慢,新兴产业发展有限。6、卫星城镇动力不足,三镇现实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城市中心功能分散,凝聚力不强。尊重历史、面向未来的战略态度城市战略研究的关键是针对城市发展的主要矛盾,提出现实可行的方案,照顾已经固化下来的空间格局,着重空间重构,找出解决问题的线索和摆脱困境的出路。总体发展战略实施“制度创新、文化开放,跨越中部、连接四极,立足湖北、极化武汉,市域先行、引导外围”的城市总体发展战略,把武汉建设成“

    6、华中地区的中心城市”,在国家“中部崛起”的战略格局中发挥无可替代的领导作用。 产业发展方向(略)构建“三镇双城”格局在市域内把长江作为城市发展的脊梁,城市空间沿江拓展,长江以北形成常福沌口汉阳汉口宋家岗天河机场滠口阳逻的沿江拓展地带;在长江以南形成金口纸纺武昌青山北湖左岭葛店的沿江拓展地带。(图3)在中心城内把汉口、汉阳融为一体,与武昌对江发展形成“三镇双城”格局,构筑蔡甸、流芳两个新中心,在江南江北形成两个相互弥补、相互带动、相互协调的特大城市。在核心区内建设从蔡甸沿汉江向东、沿武珞路延伸至流芳的服务轴心,统摄三镇空间秩序。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过程控制论的规划理念 以空间发展解读为切入点

    7、,建立规划实施评价前景分析战略目标发展条件评价空间规划导出的技术路径,形成过程控制和多方案比较的战略规划模式。现实空间发展判读1.面临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压力,处于不进则退的十字路口。2.区域城市化水平偏低的现实导致了城市的极化发展,形成围绕武汉的城市阴影圈带。3.武汉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发展阶段,以及区级经济利益分割的现实导致了城市蔓延式的扩张。4.由于传统城市中心进入性降低,武汉城市中心功能逐渐向外围迁移,布局趋于离散。5.人居环境品质不高、特色不够鲜明,关键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水平较低。6.交通发展面临投资严重不足、三镇鼎立格局和机动化挑战带来的多重压力。战略目标和重点将武汉打造成为中国重

    8、要的科教基地和制造业中心,弘扬武汉的荆楚文化传统和滨江滨湖特色,建设面向国际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重点实施八大战略一是以城市功能提升为突破的国际化战略,二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城市圈战略,三是有机生长的大都市区战略,四是现代制造业主导的产业集群战略,五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高科技核战略,六是以水资源为主导的环境先导战略,七是提升品质魅力的文化都市战略,八是以人为本、高效快速的交通优胜战略。三层次的空间布局构建“都市核心区都市发展区城市圈”三层次有机结合的区域性城市体系和功能格局。构建高品质多元化、“内强外优”都市核心城。继续坚持三镇均衡的发展思想,在三镇生活型服务功能自成体系的基础上,统筹布局生产性高端服

    9、务功能,构建“王家墩-四新”、“汉江-中南”的两条轴线,形成“T”字形的武汉现代化的“城市功能核”。其中,聚集两江四岸,建设代表武汉滨水特色和荆楚风韵的标志性中心景观区。在吴家山、鲁巷建设武汉的两大副中心,引导城市向外拓展。构建有机生长的多轴向“轮毂状”的都市发展区空间结构体系。以组团带状的城市轴为基本结构,以均匀分布的水系生态网为基础,依托“双快双轨”主导的复合交通轴线,构建都市发展区有机生长的紧凑型滨水城市空间结构框架。在生态方面,构筑“依山抱湖、三环六楔”的武汉生态网,实现滨江城市向滨江滨湖生态城市转型。在交通方面,构建“切线+环形”的快速交通网,内引都市核心城,外联对接城市圈高速公路体

    10、系。构建“18”城市圈协同发展平台。以武汉为带动城市圈发展的增长极。选择鄂黄、孝感、仙桃、黄石,发展形成4个50万以上人口大城市。选择潜江、咸宁等,发展形成5个中等城市,构筑“一特四大五中”的城镇体系格局。产业发展重点突出建设东向的武汉鄂黄大冶钢铁化工产业聚集带、西向的武汉仙潜天门制造产业聚集带、西北的武汉孝感汉川应城食品产业聚集带,对接湖北省经济发展的“金三角”。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研究路线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思想,坚持“精明增长”的理念,以问题研究为导向,进行全方位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专题研究,凝炼出战略思想和规划方案。问题分析综合分析表明,武汉的科教、交通、工业等城

    11、市职能在全国城镇体系中相对下降,“一城”与“三镇”的分与合有待明确,城市空间发展重点不明。旧城人口密度居高不下,主城人口舒解乏力,工业企业核心知识产权较少,本地企业竞争力不强,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遭到破坏,历史上鲜明的城市个性和魅力保持不足。发展战略和实施措施战略战略一:从全国城镇体系布局出发,采取“做实都市区、借力于南北、发力于西部、目标在东方”的成“弓”战略,提升武汉市的综合竞争力。战略二:强化沿长江轴和垂直于长江的汉水武珞轴,实施“两轴三城、多核放射”的空间优化战略,完善三镇功能,在三镇建设各自的功能中心,以东、西、南三个方向为城市未来的主要扩展方向。战略三: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联系,扩大

    12、在中部腹地的影响力,增强对中西部省区的吸引力,实施“东联中引、精城强镇”的人口城市化战略,促进武汉城市地区卫星城镇的发展和城市圈的建设。战略四:从创新驱动、品牌带动、市场拉动三方面入手,实施“知识育产业、品牌拓市场”的产业重构战略,通过“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的推动,优化武汉城市产业空间结构、促进产业集聚。战略五:三镇分别构建内部快速交通系统,同时通过加强三城过江交通联系,将三镇路网合而为一,加强三城间路网的联系,实施“31”的交通一体化战略。建设分流线解决航(空路)大(东门)一线的交通压力,选择公交优先、轨道引导的交通模式。战略六:实施“山、水、城融合”的生态功能战略,利用木兰山、梁子湖等

    13、大型自然生态区域构建“四翼连心、环楔套接”的市域生态格局和沿长江、汉水九峰山一线“两轴三心、多核成网”的城区生态格局。战略七:建议恢复武汉旧城历史文化空间,打造有浓郁地方特色、便捷、舒适的城市门户空间,实施“人文山水交响曲”的魅力城市战略,保持城市文化的先驱地位;以自然山水为依托,挖掘历史精髓,融合历史文化元素,彰显城市山水空间,振兴城市特色旅游产业。战略发展定位湖北省的省会,中部地区的首位经济中心,我国重要的科教创新平台、现代制造业基地与综合性交通通讯枢纽,具有内陆滨水特色的国际性大都市。沈阳主报告研究内容1、城市发展SWOT分析(存在的核心、可利用资源、对城市增长的可能途径与动力来源)2、

    14、规划理论的导入准备(工业化的演进规律、后工业城市的城市空间特征、城市空间拓展门槛、城市突围发展的功能特征与空间需求)3、发展战略目标的确定(有凝聚力的城市、可生长的城市、创新的城市、效率的城市、生态的城市、宜居的城市;城市空间定位)4、城市人口规模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提出基于生态容量的城市终极规模;通过实际城市人口增长机制的分析,对城市人口的空间分配作原则性界定)5、城市经济与产业(根据产业升级和扩散规律,提出近期、远期支柱产业和产业,确定城市产业布局)6、多场景方案与选择(对不同发展模式、方向和手段的全面模拟)7、实现后工业大都市的空间跨越战略(城市空间是城市经济、城市社会、城市生态、城市历史

    15、文化和城市技术进步等五大要素的整载体,城市空间和土地是这五台主戏的舞台,回应城市功能提升提出城市空间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子系统1、区域中心、内联外争;2、市域整合、一城四星;3、箭形发展、模块空间4、南北金廊、区域中心;5、北环优质、中心疏解;6、重审浑南、远提沈南7、东山西水、森林城市;8、形象重塑、再创辉煌区域层面:构建辽中城市群的联盟关系;以“箭形”发展模式,推进沈阳核心地位的提升城市层面:分析都市空间扩展“门槛”,建立城市跨越发展模式;建立都市外围产业组团带,建立模块化带型延展的空间扩展模式,避免中心城区无限制蔓延,体现生态和有机生长理念;以信息技术和网络组织原则,突破传统中央商务区概

    16、念,极化沈阳领袖城市功能。探索研究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的“战略脸”创新模式。研究手法:问题存真法、目标去伪法、指导理论导入法、多场景分析决策法。福州全市土地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43平方公里,至2007年底建成区范围面积182.36平方公里。2008年末,全年全市常住总人口约683万人,其中市区常住总人口271万人。全市户籍总人口约635.95万人,其中市区户籍总人口约186.68万人。全市设34个街道办事处、105个镇,48个乡(含2个民族乡和马祖乡),2795个村(居)委会、社区居委会十一个专题研究:区域环境、城市发展总体定位与城市性质、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人口及城市化问题

    17、、港口及岸线利用、用地评定与空间区划、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综合交通、城市开发与公共设施分布、大学城与高新技术发展协调、历史文化保护与特色塑造核心战略:以港带工、以工兴市、强中心带动 、构建大福州空间研究内容:区域层面(省域、都市圈层面)、大福州层面、福州主城层面用地评价:将用地分为25*25米的单元进行数据处理。包括邻近区分析、叠加分析等。用地评价因子分为6种:地形、地貌评价因子;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特殊限制因子;交通、区位条件评价因子;现状工业用地影响评价因子;景观条件评价因子。建立福州主城空间拓展新秩序:从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未来需求匹配、城市功能调整、城市生态环境整合等角度进行分析。“东进

    18、南拓、由海向陆”。“轴向发展模式整合现状,其最大的生命力是建立一个开放性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在发展轴上建立具有强烈凝聚力的城市核心功能”。“组团式发展模式城市发展单元模式是基于生态理论与TOD模式、SOD模式整合的城市空间发展方案,是对跳跃式组团结构的提升,也是一种以培育都市连绵区为目标的空间发展战略。它一方面实现了城市产业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的合理布局,组团间的分工与协作更加紧密有序;另一方面是自上而下的骄阳似火风扩散和自下而上的农村非农化发展的相互衔接,城区借此空间形式可顺利塞责产业结构的空间调整,保持其控制和指挥能力,也使其周边地区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获得发展机会”。规划结构:一轴、两片区、五

    19、个外围组团。九江(总体发展概念规划)九江全境东西长270公里,南北宽140公里,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总面积的11.3,其中市区规划面积11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80.14平方公里。 人口469万。辖2区、1市、9县。(规划时,中心城区偄57.57万,建成区50平方公里)发展目标定位:商贸流通发达的交通枢纽城市、经济繁荣的工作与创业城市、彰显庐山文化的旅游城市、具有独特山水环境的生态宜居城市、富含文化底蕴的学习型城市、社会和空间开放的包容性城市。发展思路:构建和谐发展的“大九江”都市圈,共同续建“昌九双核都市带”,融入大武汉经济圈,整体发展、协调分工,形成网络状的、有序的空间结构、

    20、加强九江市与周边区域的交通联系,争取更大的城市发展腹地,为“大九江”都市区的活力与繁荣提供必要的支撑条件。总体规划理念:区域协调、构建强中心、组合城市、有机布局。中心城区核心区采取“绿廊楔入、多心组团”发展模式。各城镇之间严格控制生态廊道。实施策略:合作共赢;促进城市活力;积极创建宜居社区,鼓励混合用地的发展;推动多种交通方式的和谐并进,减少交通设施对环境的影响;保护耕地和水资源,增加城市绿化空间的联系;提高都市区发展战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贵阳面积8034平方公里、人口388万人。发展战略导向:通过区域关系、社会经济发展、人口与城市化发展、自然生态环境、城市空间发展等研究,推出“整体跨越、局部

    21、扩张”的空间发展战略导向;“绿环主脉、山林分隔、生态基质承发展;产居和谐、带状组团、有机结构筑贵阳”。空间战略:襟连长珠、响应西南;承扬特优、壮大产业;交通先行、提携外围;突破内敛、山水筑城。登封总面积1220平方千米。总人口64万人(2010年)发展目标:生态城市、文化城市、旅游城市战略:重拾城市历史中的自然与文化情结,以文化经济为依托,按生态城市、文化城市、旅游城市的环境模式与氛围,营造富有亲合力和人情味,并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中原魅力城市。遵义空间发展战略:划分为城市鼓励发展方向、适度发展方向、限制发展方向。中心城区功能区划:划分为优化发展区、适宜发展区、限制发展区、禁止发展区。按照监督型

    22、、调控型、和指引型三种类型进行管治。广州从化空间发展战略:强核主导、梯度推进、生态楔入、山水栖居。发展模式:强中心+专业化组团。空间结构:两廊四区、点轴串联。策略:区域协调策略、和谐发展策略、时序推进策略、城市开发策略、文化再塑策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方案在对合肥进行区域定位与空间发展战略、合肥产业发展战略、合肥可持续发展战略三个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分问题与研究、区域与发展、用地与空间三部分对合肥未来20-50年发展思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现将其报告及有关专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摘要如下:一、面临挑战的合肥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合肥在省际乃至区际中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发展空间也面临逐渐萎缩的危险

    23、,偏安一隅,意恐难为。面对这种情况,合肥市必须采取积极的发展策略,主动参加到城市竞争中去,摒弃局限于安徽省的地域观念,从更大的范围考虑合肥市的定位和发展,提升合肥的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1、区域位置尴尬现实中令合肥倍感顺耳的“承东启西”之区位优势,暂时还没有给合肥带来太多的东西。东部地区利用其优越的区位经济条件,国家的宏观政策优势,吸引了全国乃至全球的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的聚集。这种情形之下,合肥甚至安徽全省,与东部沿海地区在空间上的接近“不得反失”,各种资源由于不断被东部沿海吸引而流失,更谈不上接受东部经济辐射带动和产业扩散。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外向度不强,对外经济联系相对较少

    24、,而且我国东西向的交通干道建设相对滞后,因此东西向的经济联系一直不成气候。形同“承东”理想的受阻,合肥“启西”的优势也无从发挥。既不能承东又无法启西,合肥的“过渡区位优势”显得十分尴尬。2、同周边地区差距拉大从1991年到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格)的平均增长速度来看,合肥市增长了6.05倍,南京为5.22倍,武汉7.86倍,杭州6.89倍,济南6.34倍,南昌7.56倍,长沙7.13倍,郑州6.66倍。其他几座东部和中部省会城市的增长速度都远远高于合肥,即便南京的增长速度低于合肥,但是由于较大的经济基数,同合肥之间的绝对差距还是在不断的扩大。合肥与东部乃至中部邻近省份的省会城市相比,相

    25、对位置不升反降,增长速度略输一筹。面对兄弟城市的快速发展,合肥似乎变成了一座“失落的城市”,在同周边省会城市的较量中处在下风。3、经济结构调整缓慢,省会城市功能降低,发展空间受阻纵观九十年代的产业结构发展状况,各个大中城市都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合肥明显被其他城市甩在了身后。1991年各城市的二产比重都在50以上,处于工业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其中合肥和南京都在60以上,然而2000年大多数城市的三产比例都已经超过了二产比例,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的新阶段,只有合肥第二产业高于第三产业15个百分点,尚未实现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的结构性矛盾不仅影响合肥城市发展速度,制约了合肥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26、而且不利于合肥作为中心城市综合职能的完善与提高,同合肥科教基地的城市地位也是不相符合的。虽然合肥经济增长速度在全省独占鳌头,2000年全市GDP增长了10.52,高出第二位的铜陵1.4个百分点。然而从全省来看,合肥经济地位的提升却显得举步维艰。不仅如此,合肥在产业结构方面的滞后也制约了合肥作为中心城市的功能提升。目前许多安徽城市出现了区外联系增长远远大过区内联系的现象,比如马鞍山在社会消费等方面已经同南京形成了密切的经济联系,这种联系强度远远超过了同合肥的联系。省域周边其他大城市虎视眈眈,省内其他中心城市的上升,合肥作为安徽省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市场与腹地不断缩小,发展空间受阻。

    27、二、现状区域空间格局 合肥是安徽省域的中心城市,然而从全国经济的格局来看,合肥却又处在我国几个经济核心地带的边缘。首先,从经济区来看,合肥是上海的二级经济影响区,同时也受到武汉经济区的影响,却又没有与两者中的任何一个尤其是长三角地区建立起足够密切的经济联系;其次,作为长江经济带的一部分,合肥又不属于沿江产业轴带,在很大程度上被排斥在了沿江城市经济产业的联系之外;最后,随着安徽周边大城市的发展,与合肥之间腹地的竞争日趋激烈,如果这种趋势延续下去,最终合肥也许就会成为几大城市经济圈边缘的次级区域中心城市。大边缘,小中心可以说是合肥目前在经济格局中地位的真实写照。1、合肥与长江三角洲迎接“西扩” 随

    28、着经济发展与产业演化,长江三角洲腹地的拓展势在必然。合肥为西扩所涵盖,并且是西扩地域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由于皖中地区乃至长江三角洲北翼西段尤其是前者的城市还没有得到充分发育,因此长江三角洲的西扩将为这一地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必然改变这个远未发展成熟的区域内城市体系的等级、职能和空间结构。由于距离的限制,合肥在建立同长江三角洲的联系方面要应对比省内沿江城市比如芜湖、马鞍山、铜陵等更多的困难,如果无法正确应对,合肥在华东地区甚至安徽省的经济地位可能会被其他城市取代或者超越。但是,如果合肥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也可以将这种挑战变成机遇。放下省会城市的架子,主动接受长三角地区的辐射,同其他甚至规模

    29、等级逊于自己的城市展开竞争,合肥或许能够依靠西部和北部广大腹地的支持成为长江三角洲西部边缘的另一个中心城市。2、合肥与南京合作是首选,但竞争也别无选择合肥与南京,存在着巨大的实力差距,然而为了掌握自身的命运,合肥别无选择,只有通过竞争才能找到并且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在空间上,要与南京展开城市经济腹地的竞争,利用自己在传统的经济、行政关系上的优势,加强辐射联系,尽量避免皖中、皖东地区被南京尽收囊中的局面。然而竞争只是合宁关系的一方面,某些方面的竞争不能掩盖合肥与南京在其他方面的分工合作。合肥不能仅仅从安徽省域的范围来考虑同南京的关系,必须放宽视野,从自己同长江三角洲城市包括上海、杭州、南京、苏锡

    30、常等等关系的角度以及同长江中游城市关系的角度重新定位,寻求在更大范围内的合作,避免与南京的正面冲突,在同南京城市职能的分化中寻找到新的发展空间。3、合肥与长江经济带溶入其中,积极作为单从经济角度来看,以合肥和芜湖为中心的皖中皖江经济区处在南京和武汉两座中心城市之间的经济低谷区,虽然经济的总体规模偏小,但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经济产出水平。合肥的人均GDP和经济密度指标已经接近长江三角洲地区相对落后地区,在皖中地区与沿江的芜湖、铜陵、马鞍山等城市遥相呼应,共同构成了长江中下游的一个城镇相对密集区,发挥着次级中心城市的作用。合肥属于长江经济带的边缘地带。通过充分利用自己的边缘区位,一方面参与长江经济带

    31、的经济协作,另一方面发挥极化作用,扩大自己在外围地区的腹地范围,将这种边缘区位转变成为“门户优势”,巩固提高合肥次级中心城市的地位,合肥具备了成为南京和武汉之间另一个中心城市的可能。4、合肥与省内城市一强多极,分工合作合肥和省内其他一批规模相对较小的城市共同构成了安徽经济增长的核心,这种局面可以概括为:一强多极,一方面,合肥是省内最强大的城市,另一方面,合肥带动全省发展的任务只有通过和其他中心城市的分工合作才能得到实现。在安徽省城镇等级结构中,合肥、芜湖共同构成了具有全省意义第一等级,两个城市在全省经济中的贡献率占到了11.3:这两座城市所在的皖中和沿江地区也是安徽城市密度最大,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就发展条件和趋势而言,这个地区最有可能发育成为安徽的经济核心地带。合肥应该通过同包括芜湖在内的其他增长极城市的


    注意事项

    本文(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