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IOS系统和安卓系统的对比.docx

    • 资源ID:16496053       资源大小:32.96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IOS系统和安卓系统的对比.docx

    1、IOS系统和安卓系统的对比IOS系统和安卓系统的对比en声 明:这是一篇关于ios和android的全面对比,文章有点长,但是写得很全面。对大家更深刻更好的理解这两个系统的优劣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此文章转载自人人,原作者为王之旸,特此说明。 本人虽是个手机小白,但是搜集到的这些相信对大家一定会有帮助前言: 自iPhone在07年初次登台将智能手机直接带向移动互联时代后,一方面智能手机普及率直线上升,另一方面整个市场目前呈现了iPhone与Android手机两强争霸的局面(Windows Phone 7还不成熟)。很多初入智能手机的人往往都有一种近乎根深蒂固的误解:“iPhone最是完美

    2、,不论哪项都是最好,尤其尤其是用户体验,和其他牌子根本没的比就是太贵了有钱iPhone,没钱Android”。每每这种声音不绝于耳,就想站在实用主义的角度(by 陈浩川)写篇东西吐槽一下用过3年iPhone以及最近半年Android后对于用户体验的一些感受,主要讨论了一些iPhone与Android相互的优劣,对于已经入手iPhone/Android的基友也可看看作为使用的参考,在最后部分还写了一些购机的Tips和两个系统使用的Tips,希望对选/用智能机的基友们一点参考。哪里觉得吐槽得不对的,请留言指出,万谢 - by 王之旸 对比对象: Android(包括附加HTC Sense等厂商附加

    3、内容,但不包括其他第三方定制系统) iPhone(iOS,不包括部分越狱后Cydia的一些非主流第三方系统软件) 前注: 1) iOSiPhone、iPod Touch、iPad等所使用的软件系统(操作系统),在文中尽量使用iPhone来直接指代iOS这个对部分用户比较陌生的词 2) 加粗部分为提纲、关键词或其他比较重要的内容以供快速浏览,全文比较长 1.小细节(动画&灵敏) 在小细节上,无疑iPhone已经独步武林很久了,而且这些优势源于很为基础的一些设计,所以可以预见地还可以独步下去很久。 就 动画 而言,iOS就构架上就把动画放到了一个很基础的位置,其结果就是:一方面,iPhone几乎在

    4、所有的地方都有动画 删除东西的时候,翻转屏幕的时候,打开程序的时候而无缝动画给人带来的体验便是自然,感觉整个操作过程如同行云流水般顺畅。就设计而言,动画帮助用户 去自然地理解手机发生了什么,并一改电子产品冷冰冰机器的感受。比如“删除”时候夸张的“吸到垃圾桶里”的动画,帮助你加深“删除的时候按右上角垃圾桶按 钮”的印象,也让你感觉你的短信或是note是被神奇的垃圾桶吸掉的,而不是很无聊地被消去了一段二进制数据。另一个例子就是翻转屏幕的时候,你不会一下 子对从横向布局到纵向布局的界面感到不适应,并花一点时间去适应,因为整个变幻的过程都是连续、流畅的(Android里就直接换界面了事)。很遗憾,在

    5、Android上即便开启最高动画效果也不能达到iPhone“无缝”、“生动有趣”的效果。除了此般“人性化”的顺畅,iOS系统在基础位置的动画使得 其运算效率很高,直接带来的感受就是,iPhone在动画的时候极其流畅、完美,几乎感觉不到任何手机在运算动画效果时带来的延时。对比最为明显的莫过于Coverflow效果,就是iOS里横向3D列出音乐封面的那个效果。在Android的部分地方也“抄袭”了这样的设计,但不论是多么配置高端的机器,使用起来仍感觉很卡。 除了动画以外,iPhone的 灵敏度 也应该是目前第一了,即触摸屏和传感器(重 力,陀螺仪什么的)的灵敏度。玩Fruit Ninja这种很考验

    6、触摸体验的游戏的时候可以明显感觉到iPhone的爽快度高于Android,在Android上总有些“划不准”的别扭感觉。对于 很多操作上这样的差距还是能感受的到的,带来就是“操作上会有点小不爽”,用完iPhone再使用Android就像昨天下馆子山珍海味今天家里吃粗茶淡 饭一样。对于传感器,记得哪里看到过一篇文章,在iOS上所能支持的传感器采集数据频率比Android上高不少(部分Android最高为25次每 秒,iPhone4则据说高达100次每秒 -by星牛),直接的结果就是iPhone更灵敏,很大程度上由系统特性所决定。记得iPhone上面一款Super Monkey Ball,极尽变态

    7、的关卡设计使得玩家不得不十分小心翼翼地控制手机的重心,整个过程相当自然流畅,毫无违和感、反应迟钝的感受,就手机而言相当不容易。 而Android上我暂时没玩到过这类游戏,也听说有的体验完全比不上iPhone。 灵敏度的优势使得iPhone的游戏体验毫无疑问地比Android好,完杀级。其他的话,对于绘画、手写之类的应用iPhone也尽占优势。而对于平日普通的一些“点、拉、拽”的操作,造成的体验差得倒不是很多(比如日常的基本操作)。 总之,iPhone的这两点优势很明显,同时大部分应用于游戏上。 对于iPhone用户而言,能够更爽地玩手机游戏(有的人为了Fruit Ninja而买iPhone),

    8、少部分人也用其来进行一些艺术创作。此外,对于一般人而言,如果只追求界面的华丽,iPhone很完美,但Android 也有很多iPhone所没有的华丽特效,比如HTC Sense的天气动画和日历翻页等,但在整体的连贯性上不如iPhone的自然。当然,随着Android的不断进步,HTC Sense、Samsung TouchWiz之类的定制UI及MIUI为代表的第三方定制系统在UI上的投入越来越大(by盛),Android手机的动画效果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覆盖面与流畅性上能否超越iOS,拭目以待。 2.电池 毫无疑问,在单块电板续航上,Android是要写检讨的。 有个冷笑话就是,在沙漠中一个倒霉

    9、孩子碰到了神灯,第一个愿望是给我的Android充满电,第二个是给我一杯水,第三个是给我的Android充满电。还有个说法是说,用Android的都是好男人,因为他们每天都得回家充电。 在这点上,如同在切换触摸流畅度里一样,iPhone的优势似乎也比较显著。毕竟苹果在电池上的造诣经过漫长的特别积 累(都成一种文化了.),而iPhone在软硬一体结合的这个优势,以及可以感受到iOS很多功能的裁剪(如动态桌面)都出于对续航持续时间的考虑。 可以说苹果是做每件事前都把续航看得超级重要,有时候甚至过于重视续航了,导致很多应该有的功能被砍掉了。于此对比的,软硬分家的Android手机厂商 只能通过用大号

    10、、再大号的电池(但这会带来体积问题)或者使用更节电的屏幕来解决,毕竟比起苹果来还是步履艰辛的。 值得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小看续航,续航能力间接接决定了一些体验,比如是否wifi常年处于开启状态,或是GPS的使用频度上。低续航的手机在使用时不得不处处小心,GPS和wifi也是开开关关,体验受损。 不过多数Android手机都是可以换电板的,从一个角度算是很大地缓解了续航问题,尽管方法不是很漂亮。而不能换电池的iPhone虽然续航上面本身还行,不过毕竟也是带来很大不方便,没电了就完全死了。此外,如果哪天如果电池出问题了只能撬后盖板换电池,再装个新的后盖板,很是费劲。所以总结下来电池问题上,Andro

    11、id和iPhone各有各的问题。 3. 市场化在这点上 目前iPhone的Appstore要比Android的market成熟得多。原因有几点: 1)Appstore的支付模式更为成熟。记 得当初看iPhone3G的那场keynote的时候坏笑了很久,Apple你真是老奸巨猾啊不仅仅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更猥琐的是,一时半会其他人难以 模仿经过长时间iTunes Store的运营,Apple已经形成了自己一条很完善的支付体系,而被用户所接受。就是“习惯了在苹果店上买数字产品,买起来也很方便”。这是其他人在 短时间内无法匹敌的优势所在。所以后续的Ovi Store、Android Market都悲剧

    12、了。Google曾经尝试搞过一个Google账单结果还是悲剧,估计只能和Paypal合作。不过Paypal的支付日渐成熟,支付 问题能够一定程度得到缓解。总之,AppStore上买东西,方便。 2)Appstore有监管。事到如今,面对Market上垃圾软件铺天盖地的事实,Google,你懊悔么, 3)兼容性问题小。这个也是老生常谈了,对于开发者来说,给iOS开发真是开心,不用考虑太多不同的配置、不同的屏幕这样的问题。而开发Android游戏真心崩溃,面对的手机太多太杂了。 4)盗版少。对于iPhone来说越狱才能装盗版软件(还是有很多人没越狱的),而Android往往是可有可无的事情,盗版随

    13、便装,这对开发者的积极性来说是莫大的损害。 5)iPhone的用户愿意掏钱。整个行业都在问:为什么. 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 成熟市场的结果便是软件多,开发者愿意为其开发软件。整个Appstore现在真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可以说,至少在游戏上,Android有的好游戏,iPhone都有,反之却不是如此,而且很难如此。要玩游戏,iPhone秒杀Android。 除了游戏之外,事实上繁荣的Appstore中也蕴含了很多专业及趣味的应用, 其中以绘画类、音乐类为主(by 刘菲漪)。曾经看到过很多视频便是一些iPhone用户用Appstore上的各种音乐手机组成乐队来演奏歌曲。老牌厂商Smul

    14、e也在iOS上出了很多 精品的音乐软件,一举成名,着实为生活添加了很多乐趣(可这货没出android版本)。前阵子也火过一阵iPhone Girl vs Android Girl,不过iPhone上音乐类趣味类的软件还是远强过Android。Android上即便有趣味类软件,一般都属于开发者写着玩玩的,和iPhone上用来赚钱的精品软件还是不能比。 不过一个个人感受是,iPhone上好游戏真心多,真心Amazing,但好的应用软件却很少。往往好的应用软件都是越狱后在Cydia的某个角落里发现。而相对比的,Android上的好用软件却不少。个人认为以同等的认真程度写,一个Android的应用软件

    15、一定会比iPhone强,这是由于两个系统的不同特性与开放的开发接口所保证的。在开放、功能强大的Android上,可以做出很多极其方便实用的应用软件,而iPhone上你只能在这么一个很局限的App小盒子里写出有限的东西,就如同别人讽刺天朝的文化一样,“你很难就用被局限的3个音去写出好曲子来”。这一点在下面部分中将会详细阐述。总之,对于Android,其应用软件的质量是Apple不能比的,前提条件是有开发者愿意写(这就很难说了)。对于“校内”“豆瓣电台”之类这种互联网商往往iPhone和Android都做,而一般都是Android好用。 此外,Amazon Appstore的出现为Android软

    16、件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Amazon自身强大的电子购物平台+审核+每天一款免费等商业模式的设计让我们或许该 用一种更积极的眼光去看待Android软件市场的未来。而从Android3.0上,我们也看到Google意识到了“杂”的问题并开始努力了。 Android的软件市场值得让人期待。但无疑,任重而道远,Appstore现在还是远远甩开竞争者很多,而且可能也会一直繁荣下去,一直。 另一方面,在市场化方面,Apple的内容提供产业链也是异常的强大,从iTunes对于音乐、电影的巨大地位,以及iBooks的书籍,Apple整合的内容提供链十分强大,不过对于国内用户而言其意义很大地弱化了。相比之下,G

    17、oogle上则相比Apple弱势很多,不能最方便地买到各种数字多媒体的内容,不得不通过第三方渠道去获取(Amazon这熊孩子又坏笑了)。 4. 大用户体验(重要) 所谓“大用户体验”即站在一个整体使用及一连串操作以达成一个目的的角度来阐述两个系统所带来的 用户交互体验。事实上这才是真正大头的用户体验。相比之前的小细节,大功能实质对于用户才是最为关键的,就好比是对于书而言,【内容】与【封面设计印刷质量】的关系一般。 在这一点上,由于iPhone对于移动智能设备界开山鼻祖的地位使得很多人都对其的用户交互设计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比如平铺应用软件式界面等。这种自不知的先入为主导致很多人看待Androi

    18、d的时候,首先看到了Android与iPhone相像的部分(比如Android也可以搞成平铺式界面),而往往忽略或弱化Android与iPhone不同的部分。 造成的结果就是很主观地认为Android就是iPhone的小跟班,抄袭者。而即便最后用了Android,带着这样想法的用户仍会按照iPhone的 那套思路去使用Android,就仿佛看国画样子画得逼真不逼真一样,糟蹋了一盆好菜(个人认为三星就是抱着这样的观点,或者说故意糟蹋Android而 去迎合这些用户)。讽刺的是iOS 4.0的时候出来一个山寨版多任务就让很多人觉得牛掰得不行。然而,事实却是,Android上完美多任务已经有了很多时

    19、候了。Android是一个根深蒂固与iPhone不同的设计理念。作为后辈,面对不断成型的智能机市场,其设计理念在很多方面都好于iPhone,更为成熟,更为接近“现在智能手机应该是怎样的”。同时,Android的强大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iPhone,或者说苹果故意简化的设计理念所造成的。苹果坚持“把用户都当小白”的理念。把所有东西都做到最简单,甚至是很为单薄。一方面因为功能弱所以用户会觉得很容易用(就那么点功能),另一方面如果你用了Android之后再去用iPhone则很可能举步维艰,因为很多很基本的你要的功能iPhone都没有,甚至是“竟然没有”。 另一方面,苹果极其值得称赞的营销队伍成功地忽悠

    20、了全世界所有人, 他们所做的手法是典型地以偏概全,即,把用户体验中iPhone做的好的那部分包装成用户体验的全部。这很误导但极其有效。很多留言都说iPhone用户 体验绝对比Android好,但事实上你认真去用Android一个月你会真的觉得这才是人性化与便捷。我自己已经不能想像回到半年前还在用iPhone 时是怎么过来的。这篇日志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要让更多的人扫除由于Apple过于给力的营销导致的固有偏见。Please keep free and open when reading this article, thanks.总之,由于设计时环境的不同以及理念的不同,造就(by王靖)了更powe

    21、rful的Android与更单薄的iPhone。下面举几点阐述“大功能” 1) 多任务 且不论iPhone直到4.0才终于有了所谓的多任务,而Android早早就有,光是对于现在Android与iPhone系统的多任务,iPhone多任务也实在是寒酸不堪入目,更应当称之为“伪”多任务。在iPhone上,一个程序被切换掉以后便“暂停”了而不是继续在运行,Apple称之为“fast app switching”,仅仅是你换一个软件用,并能快速换回来。相比之下,从Android开山起便是纯纯地基于多任务而设计的,你可以完完全全地挂着聊天软件,从各种软件里下载着东西,Loading着,同时在干其他事情

    22、,就仿佛你在电脑里一样。你在那里读着小说,同时挂着4个聊天软件,各种第三方的软件正在下载,而无数个资讯类软件正在默默更新,音乐里还放着歌,而对于你,却感觉不到任何一丝异样,这样才叫真正的、“大”的用户体验。而对于iPhone,第三方程序要做个后台下载都举步维艰。 iPhone也不是没提供一些“多任务”的东西,据说提供了几个有限接口来支持音频播放(例如 Pandora 等网络电台软件)、地理位置侦测(例如 GPS 软件)和网络电话(例如 Skype)等几个功能,但不知道效果如何,有用得好的童鞋也欢迎给点想法。就个人在iPad上的感觉,这货根本难以挂IM,尝试过后来也是放弃了。一方 面也因为App

    23、le的后台管理机制对于“挂”的软件没有一点考虑,往往刚挂上飞信,开个程序,飞信就倒了。这样情况根本不能稳妥地挂聊天软件。另一方面, 不觉得iPhone的这套做法是好的设计。它的做法很谨慎固然没错,但这样用“穷举法”(穷举开发者可能用到的后台功能)来吝啬地给出支持始终都跟不上不断提出的需求,不论对开发者还是对用户,用起来都很不爽。此外,iOS4.0还很不方便地让你在退出程序的时候不能指示“我是要关了”还是“放后台”,这样很烦。往往定期要两次方块然后把程序一个个都点掉,极其繁琐。而不点掉的没用程序或多或少都会机器运行带来负担。对比之下,Android的back和home的分离就设计得非常好。 不过

    24、,无论是Android还是iPhone,要知道“哪些程序在后台跑”这件事,不安装第三方软件时,用户的操作也很繁琐(by 李金铭)。对于Android,要跑到settings-application management-on Running里才能看到,或是需要安装第三方软件,比如高级任务管理器advanced task manager、 go桌面上酷炫方便的任务管理器widget等(by陈耐),一些深度定制的第三方系统里也集成了这个功能,比如以及miui。对于iPhone,两次方 块后出来的那栏里,哪些是已经死了的,也完全无从而知。而第三方软件则需要越狱(这里也体现了系统软件上Android优

    25、于iPhone,越狱用 private API是条野路子),有个第三方插件以在运行的程序图标上有个小loading圈来标识(貌似是Backgrounder自带的一个附加功能)。有些果粉说这样残缺的多任务正是苹果的高明之处,只是我等“脑残Geek”弱智不能理解。但个人认为,一方面,iOS很可能设计之初的确没有考虑到多任 务,早期iOS(1.x)的构想中,其实也没预料到第三方的App能这么蓬勃发展。乔帮主早期的构想中,第三方软件是通过HTML5的web app形式提供的,而现在则是妥协到了本地应用软件的形式。而当初构架下的多任务,和现在的肯定也大不相同。这我觉得是iPhone作为移动终端的先驱,

    26、由于当时时代的局限性与未来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而后辈Android面对的环境则明朗得多。对于复杂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正如Android很难在动画 上赶上iPhone一样,个人觉得iPhone在这方面也很难赶上Android。这个市场上,真的有些东西必须脱胎 换骨才能解决,可是代价太大。另一方面,或许iPhone真的有电池和安全性的考虑,但我觉得做得有点过了,一天一冲和两天一冲其实区别不大,为此舍弃很 多有用的功能,牺牲可用性,真心不值得,尤其面对不断进化的电池和屏幕(其实屏幕才是耗电的大头),加上可换电板。而对于所谓对安全性的考虑,”不做“不 等于”解决安全问题“,照理说最傻的大哥大是天底下最

    27、安全的手机了。当然也有是这是商业模式之说,不置可否。 放眼未来,在未来的移动发展蓝图,多任务实质上起着比现在更加巨大得多的重要性。未来的移动计算,更多将会体现一种普世计算。很多基于传感器(地理位置、加速度、磁场、陀螺仪、麦克风,甚至于摄像头)的应用将会不断涌现,而需要不断地在后台运行采集分析数据。 这点在更晚的Windows Phone 7的设计上有着更为突出的体现,其夸张地单独为传感器设置了一个处理器去处理。当由这些所开启的增强现实与智能感知类类应用程序真正深入每一个移动用户 时,多任务成为了一个再重要不过、再基础不过的Base了。除了传感器,未来,与物理世界所挂钩的网络服务及机会网络,无不

    28、要求着移动终端上的相应软件能够实时地监听,在不可预测的某个时刻(与用户现实世界有关)能够及时做出反应。这也同样要求着一个强大的多任务处理能力。 而这两者,却是真正的“移动计算”的未来,一个“带在身上的计算设备”的“带在身上”所真正蕴含的意义。可以说,我们现在的移动计算仅仅停留在婴儿的阶 段,很大程度上都只是传统桌面计算的一种延伸。至多近来涌现一些基于地理位置的简单服务。而未来这个世界所蕴含的当量,绝非现在的世界所能够比拟。而在未 来的这个万千移动计算的世界,Apple不可能再通过穷举开放的方式来满足各种需求,相反Android却很可能能处理得很好(很多相关的研究在实现上现在都是基于Androi

    29、d平台的)。Android的Service功能很大程度上就是为止设计的。面对这样一种情况,iOS是不是会愈加过时而被时代所淘汰,而其未来将会如何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2) 信息流传递 很难给这类功能起一个通俗概况的名字,其所涵盖了很大一类程序与程序间如何传递信息的方式。这源于系统底层的技术问题,但却极大地,非常巨大地,个人认为至少在当下时代智能手机使用上占据极大地位,是手机平台上解决其原来用户体验问题的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极大地影响了手机的用户体验(请 原谅在这里词贫,只是想突出其重要性)。对Android而言,同多任务一样是一个根深蒂固的功能。而对于iPhone而言,忘记是在iOS 3.x还是

    30、4.0以后加入了一些这个的一些最为简单基本的功能(Open with),但实在太弱化了。所以谈及“信息在程序间传递”这个概念,可能iPhone的用户会很茫然没有概念,那么就先看下几个例子吧: 1)你收到一条短信,飞信的软件(事先没有开启)利用Android开放的功能事先获取到了这条短信弹出一个“快速回复”对话框,如果你 按“用飞信回复”则跳转到飞信的程序中去。而这条短信是英文的,有个单词你不认识,你长按它出来的功能栏中(对应iPhone复制黏贴那个功能栏),你选 中了Quick lookup功能,跳转到对应软件中去直接翻译选中的这个单词,此外,你还可以把这个词在维基百科里搜,在google里搜

    31、,等等。看完这条短信,你觉得 很棒,你长按短信,在跳出的菜单中选择“share via”功能,在跳出的接受“文字类信息”的软件列表中,我选“微博”将会启动微博把这段文字作为状态发布出去,而选“Evernote”将会将这段文字 作为一篇笔记记下来。而一切完毕后,按一个back键就能回到之前的短信界面,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记得毕设的时候自己写的一个垃 圾短信过滤程序就是一方面在短信来的时候可以获取、拦截到短信进行分析、截断;另一方面用户在收件箱里也可以通过Share Via的形式手动举报漏判的短信到自己写的程序中去。对于开发者来说,能够获取到这个短信的信息流所能带来的功能是极其强大的,对于这条

    32、你收到的短信而 言,你可以share到你的输入法配置软件中添加一些常用词词条,也可以用来进行一些强大的文本智能分析真的是一切皆有可能,体现了Android设 计的“信息流”的理念。 2)你刚拍摄完一张照片,同iPhone一样,你可以直接在拍照界面进入照片列表。你长按照片调出Share via,你同样可以选“人人”马上发布,或是可以选“美图秀秀”之类的进行美化,或更是可以选择一些第三方软件把照片里的字通过图形识别算法获取到。值得 注意的是,这期间的用户体验过程。你是拍了照片,然后看,然后你想对照片进行一些操作,于是你就直接来到了相应的软件进行操作,操作完了按个后退就回到原 来的相册,再按个后退你

    33、就继续拍摄整个操作的流程和你所想的完全一致,带来无比流畅的用户体验。而iPhone呢,你拍完照片,看 好,你不得不退出回到桌面,在一堆堆的软件方格子中找到“美图秀秀”,启动它,然后在你的相册中找到刚刚拍的那张照片进行操作。操作完了之后再在任务列表 中找到刚才的拍照点回去(对于系统而言,你不是“回去”,而是”来到刚才众多打开的程序之一“中)。这样的体验相当糟糕,而且这才是更”大“意义上的用户体验,相比于切换动画之类的。 总之,在Android的设计中,信息成为了一种流。在整个操作的过程,在多个功能软件进行跳转操作的过程中十分圆滑通畅,信息如同行云流水般在各个程序间流动来实现用户如流的想法,带来最为流畅的用户体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


    注意事项

    本文(IOS系统和安卓系统的对比.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