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重庆市智慧小区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修订版.docx

    • 资源ID:16485418       资源大小:51.36KB        全文页数:5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重庆市智慧小区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修订版.docx

    1、重庆市智慧小区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重庆市智慧小区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修订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20*DB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DBJ50/T-20*重庆市智慧小区评价标准Evaluationstandardforwisdomdistrictinchongqing(征求意见稿)20*-*-发布20*-*-*实施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重庆市智慧小区评价标准EvaluationstandardforwisdomdistrictinchongqingDBJ50/T

    2、-xxx-20XX主编单位:XXXXXXXX批准部门: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施行日期:20XX年XX月XX日前言根据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下达2013年度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渝建2013442号)文件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家标准,并在广泛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通信基础设施评价;5.公共应用系统评价;6.家庭应用系统评价;7.智慧小区公共服务平台评价;8.提高与创新评价;附录;引用标准名录。本标准由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重庆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负责具体内容

    3、解释。在本标准的实施、应用过程中,希望各单位注意收集资料,总结经验,并将需要修改、补充的意见和有关资料交重庆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标准科(重庆市渝中区上清寺路69号7楼,邮编400015),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员:主要审查人员:目次目次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3.1基本要求 3.2申报与评价 4通信基础设施评价 4.1一般规定 4.2评定项目 4.3控制项 4.4评分项 5公共应用系统评价 5.1一般规定 5.2评定项目 5.3控制项 5.4评分项 6家庭应用系统评价 6.1一般规定 6.2评定项目 6.3控制项 6.4评分项 7智慧小区公共服务平台评价 7.1

    4、一般规定 7.2评定项目 7.3控制项 7.4评分项 8提高与创新评价 8.1基本要求 8.2加分项 附录A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引用标准名录 ContentsTermsandsymbols IV1Total 12Professionalterm 23Thebasicrules 43.1Basicrequirement 43.2Assessmentandrating 44Communicationsinfrastructure 104.1Generalprovisions 104.2Evaluationitem 104.3Controlitems 124.4Categories 135Evalu

    5、ationofpublicapplicationsystem 145.1Generalprovisions 145.2Evaluationitem 145.3Controlitems 175.4Categories 196Familysystemevaluation 236.1Generalprovisions 236.2Evaluationitem 236.3Controlitems 246.4Categories 247Intelligencecommunitypublicserviceplatform 277.1Generalprovisions 277.2Evaluationitem

    6、277.3Controlitems 297.4Categories 308PromotionandInnovation 338.1Basicrequirement 338.2BonusItems 33AppendixABothEnglishandChineseabbreviationstable 36Referencelist 371总则1.0.1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建设领域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住宅小区建设和应用服务水平,规范和指导我市智慧小区建设,统一智慧小区评价方法,制定本标准。条文说明: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住宅小区的智慧化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智慧小区是智慧

    7、城市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智慧小区,可为小区住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智慧生活条件,更好地服务小区居民,提升小区住户的生活品质。为科学引导和规范管理智慧小区评价工作,更好实施重庆市智慧小区建设技术要点(试行),在相关国家、行业和重庆市现行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制定重庆市智慧小区评价标准,形成智慧小区评价体系,规范智慧小区的评审和认定工作。1.0.2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新建智慧小区评审和认定。1.0.3本标准应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1.0.4智慧小区评价所涉及的评定要求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及重庆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智慧城市smartc

    8、ity综合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将城市各个领域信息集成起来,实现对城市运行的全面感知、智能决策,通过城市各个信息系统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运作,整合与优化各种城市资源,提高城市运行管理和服务水平,为政府、企业、市民提供智慧化应用服务。2.0.2智慧小区smartresidentialdistrict以小区网络为基础结合智慧终端,集成小区内公共信息应用和业主家庭应用等,实现对小区范围物理世界数据信息的感知、采集、汇聚、整合和处理,为小区住户提供智慧化的宜居环境。2.0.3通信基础设施informationfacilityinfrastructure指满足智慧小区应用、管理及对

    9、信息通信的需求,整合和综合处理语音、数字、图像和多媒体等各类信息,满足智慧小区智慧化系统建设通信服务基础条件的系统。2.0.4公共应用系统commonapplicationsystem指为智慧小区住户提供公共便利服务,建设和应用于智慧小区公共区域,维护和保障小区公共安全、公共设备可靠运行和信息化技术应用的、由多个小区智慧化子系统组成的系统。2.0.5家庭应用系统homeapplicationsystem指为小区住户提供舒适、安全、便利居住环境,建设和应用于智慧小区住户家中,维护和保障家居安全、家电便利控制、家居环境监测治理、老人小孩安全、电力安全的、由多个的智慧化子系统组成的系统。2.0.6智

    10、慧小区公共服务平台publicserviceplatform指实现智慧小区范围内各系统信息汇聚、资源共享、优化管理和业务协同等综合功能,支撑各系统正常运行、各服务资源的接入,为小区住户提供智慧化服务,满足智慧小区各类业务,实现高效业务管理的统一平台。2.0.7多媒体信息箱multimediainformationbox指安装在各小区住户户内,供对应小区住户单独使用,确保住户家庭弱电信号线统一布线管理和美观,实现有线电视线、网络数据线、电话线等接入,保障有线电视、互联网、家庭电话可用的弱电线路集中箱。3基本规定3.1基本要求3.1.1智慧小区是智慧城市概念和技术在小区层面的应用和体现。条文说明:

    11、本条明确了智慧小区与智慧城市的关系,智慧小区应实现小区内外信息的集成和共享,其建设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智慧城市的发展规划及建设要求。3.2申报与评审3.2.1智慧小区的申报应符合市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申报条件的规定。条文说明:本条需要指出,评价对象应为竣工后小区。申报方应结合本标准所列明评价内容的要求,规范小区的智慧化建设,待小区竣工后,提交申报书等相关文档材料。3.2.2评审机构应按照本标准所列明的评价内容,结合市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相关管理办法要求,组织评审专家,审查申报方提交的文档材料,并进行实地考察。条文说明:本条明确了评审机构在收到申报方材料后,对小区进行智慧小区评价的流程和要求。需要指出

    12、:1要求根据本标准各评价指标,确定是否具备评审智慧小区的条件,并根据各评价内容满足情况进行评分。2评价应从维护公众利益角度出发,依据相关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和本评价标准,对小区进行测试和评估,作为智慧小区评价、监督和指导建设的依据。3.3评价与等级划分3.3.1智慧小区评价指标体系图如图3.3.1所示:图3.3.1智慧小区评价指标体系图条文说明:本条明确了智慧小区的系统构成和评价指标体系图。智慧小区包括智慧小区通信基础设施、智慧小区公共应用、智慧小区家庭应用、智慧小区公共服务平台四部分。对应评价指标由通信基础设施、公共应用系统、家庭应用系统、智慧小区公共服务平台四类一级指标,以及各一级指标下二

    13、级指标组成。各指标项参照重庆市智慧小区建设技术要点(试行)。3.3.2智慧小区评价指标体系中,每类一级指标包括多个二级指标,根据各二级指标的具体建设要求分为控制项、评分项、加分项三种类型。各二级指标完全符合对应评价内容的描述,才可判定为达到该指标的建设要求。条文说明:本条对智慧小区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及类型进行说明,指出不同二级指标类型在智慧小区评价中的判定准则和结果表述形式。需要指出,加分项为鼓励参评小区在满足常规技术要求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提高,其最终得分值直接加入总分。控制项、评分项、加分项的要求具体如下:1控制项:指出该二级指标为智慧小区建设必须达到的技术要求,作为评定智慧小区必须满足的基

    14、本条件,评价结果为满足或不满足;2评分项:指出该二级指标为智慧小区建设可选达到的技术要求,以及对控制项技术要求提出更高要求的技术指标及应用,作为评定智慧小区星级的依据,评价结果为是否获得该项分值;3加分项:指出智慧小区更高要求的技术指标及应用,作为评定智慧小区星级的补充依据,评价结果为是否获得该项分值。3.3.3智慧小区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类型如表3.3.3所示:表3.3.3智慧小区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类型表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类型通信基础设施评价光纤到户控制项有线电视系统控制项小区移动信号覆盖系统控制项、评分项综合布线系统控制项、评分项计算机网络系统评分项无线WiFi网络系统评分项信息安全控制项公共应

    15、用系统评价安全防范系统人行出入口管理系统控制项、评分项周界防范系统控制项、评分项视频监控系统控制项、评分项电子巡更系统控制项智能访客系统控制项、评分项、加分项商铺安防系统加分项公共设备监控系统变配电监控系统评分项公共照明监控系统评分项电梯状态监控系统评分项公共资产管理系统评分项能耗设备监测系统加分项自动灌溉监控系统加分项信息化应用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控制项、评分项公共广播系统控制项、评分项信息发布系统评分项物业管理系统控制项统一身份识别系统评分项小区健康服务系统评分项、加分项物流快递服务系统评分项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控制项、评分项、加分项家庭应用系统评价家居安防系统控制项、评分项

    16、、加分项家居控制系统评分项、加分项家居环境监控系统评分项、加分项家居健康养老管理系统评分项、加分项家居电力安全管理系统评分项智慧小区公共服务平台评价智慧物业控制项、评分项智慧民生评分项智慧教育评分项智慧商业评分项智慧健康评分项、加分项智慧车管加分项社区活动评分项小区其他公共服务评分项智慧化系统管理评分项信息安全控制项条文说明:本条给出了评定智慧小区时,待评定的各智慧小区指标类型。智慧小区待评定的各项指标可分别只有控制项、评分项和加分项评定内容,可有控制项、评分项和加分项评定内容,可有控制项、评分项评定内容,也可有评分项、加分项评定内容。3.3.4智慧小区评价按照控制项、评分项和加分项的评价内容

    17、判定智慧小区控制项的满足情况,及评分项和加分项的得分情况。小区在满足所有控制项要求的基础上,才可参评智慧小区;根据小区的实际得分情况,判定智慧小区达标情况和对应的智慧小区星级。条文说明:本条明确了控制项、评分项和加分项对智慧小区评价的作用。控制项为参评智慧小区的准入条件,为必须达标的指标;评分项和加分项为最终智慧小区获评等级的评定条件,由专家评审并赋值给出实际分值。3.3.5智慧小区评价指标总分值P为评分项和加分项得分总和,其中,评分项满分为100分,加分项满分为10分。具体得分值按式3.3.5计算:P=w1Q1+w2Q2+w3Q3+w4Q4+Q5(3.3.5)其中,Q1、Q2、Q3、Q4为各

    18、类一级指标下,信息基础设施、公共应用系统、家庭应用系统、智慧小区公共服务平台评分项的实际得分值;Q5为加分项的实际得分值,当总分大于10分时取10分;w1、w2、w3、w4为各类一级指标权重,按表3.3.5取值:表3.3.5智慧小区评价指标权重表一级指标权重wn(%)通信基础设施评价w110%公共应用系统评价w245%家庭应用系统评价w310%智慧小区公共服务平台评价w435%条文说明:本条明确了对智慧小区进行指标控制项、评分项和加分项评定后,所获最终分数的处理方式,包括计算公式和各一级指标权重。需要指出:1考虑到各一级指标重要性和难度等方面的相对差异,引入权重w1、w2、w3、w4。2w1Q

    19、1、w2Q2、w3Q3、w4Q4中Q1、Q2、Q3、Q4满分均为100分,w1、w2、w3、w4参照表3.3.5取值。以w1Q1的取值方式为例,Q1即为信息基础设施一级指标中各二级指标实际所获分值的总和,w1为10%。2Q5满分为10分,无权重,当加分项各二级指标总和不大于10分,实际得分值即为加分项实际所获分值的总和;大于10分,实际得分值即为10分。3.3.6智慧小区评定必须满足本评价标准的基本要求和控制项评价指标的技术要求,智慧小区星级由小区评价总分值P确定,P应不低于55分。智慧小区评价总分值与星级对照表如3.3.6所示:表3.3.6智慧小区评价总分值与星级对照表评价总分值智慧小区星级

    20、55分-65分(不含65分)一星级65分-80分(不含80分)二星级80分及以上三星级条文说明:本条明确了根据公式3.3.5计算出评价总分值P后,参评小区对照P值,确定是否通过智慧小区评审,以及所能评上的智慧小区星级。需要指出,当P值小于55分,则参评小区判定为不具备智慧小区条件,不能获得智慧小区星级。4通信基础设施评价4.1一般规定4.1.1智慧小区通信基础设施是智慧小区智慧化系统建设的基础,要求覆盖智慧小区,为智慧小区住户提供良好的信息应用环境,并适应信息通信的发展。条文说明:本条指出智慧小区评价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通信基础设施的基本要求。需要指出:1智慧小区通信基础设施应为智慧小区内外语

    21、音、数据、图像和多媒体等各类业务、信息的接收、交换、传输、处理、存储、检索、显示及资源共享提供通信基础支撑,确保智慧小区各智慧化系统正常运行。2智慧小区通信基础设施应满足小区住户对信息通信的需求,同时引入小区通信所需的公共信息网和专用信息网,支持相应的信息通信业务。4.1.2智慧小区通信基础设施评价需进行运行阶段评价,评价时要求核实竣工文件、运营商接入协议、有线电视接入协议等,并对现场进行审查。条文说明:本条明确了对一级指标通信基础设施进行评价时的要求。现场评审时,以竣工文件结合实际实现功能效果作为依据进行评价,并以最终实现的功能为主要参考。4.2评定项目4.2.1智慧小区通信基础设施评价包括

    22、光纤到户、有线电视系统、小区移动通信覆盖系统、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无线WiFi网络系统、信息安全7个评定项目。4.2.2光纤到户为智慧小区必须建设的控制项技术要求,要求覆盖小区所有居民楼,确保文字、图像、语音、视频等信息的高效传输,满足住户宽带高速上网的需求。4.2.3有线电视系统为智慧小区必须建设的控制项技术要求,要求满足小区住户观看有线电视节目的需求。条文说明:本条需要指出,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当地城镇建设规划和广播电视、有线电视网的发展规划要求。4.2.4小区移动通信覆盖系统为智慧小区必须建设的控制项技术要求,并且在控制项技术要求的基础上,设置有智慧小区可选建设的评分项评价

    23、内容。要求能解除小区公共区域建筑物对移动通信信号的屏蔽效应和小区公共区域及住户家中的网络覆盖,保障小区住户与外界通信的质量,提供稳定优质服务。条文说明:本条需要指出:1屏蔽效应指由于建筑物的阻碍,小区用户无法在建筑物内使用手机与外界通信。2网络覆盖指在小区公共区域范围内(如小区广场、楼宇大厅、通道等),确保小区住户能够使用手机上网,并与外界通话。4.2.5综合布线系统为智慧小区必须建设的控制项技术要求,并且在控制项技术要求的基础上,设置有智慧小区可选建设的评分项评价内容。要求在小区楼栋建筑中,对数据传输的网络系统进行统一规划和设计,减少后续增设或改造时工程的复杂性和费用的浪费。条文说明:本条需

    24、要指出,综合布线指通过传输媒体实现各种网络设备互联的物理布局,并可根据实际应用需要,通过接线改变网络拓扑结构。4.2.6计算机网络系统为智慧小区可选建设的评分项技术要求,要求运用通信设备和线路互联地理位置不同、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条文说明:本条需要指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置应符合小区网络的需求和网络设计原则,根据小区建筑功能和小区住户的需求,确定网络信息点的设置。4.2.7无线WiFi网络系统为智慧小区可选建设的评分项技术要求,要求实现小区公共区域的无线WiFi网络部分或全覆盖。4.2.8信息安全为智慧小区必须建设的控制项技术要求,保证智慧小区范围内数据信息存

    25、储、传输和处理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4.3控制项序号二级指标评价内容4.3.1光纤到户1小区预留公共交接间,室外预埋地下通信管道,室内公共区域至多媒体信息箱预敷配线管网,设置电信间和设备间等通信设施,预布放配线光缆及入户线光缆2通过多媒体信息箱配置的信息网络进户线接入点接入家庭,多媒体信息箱预留足够空间安装有源设备(如宽带路由器等),并配备电源接口3接入带宽不低于100Mbps4.3.2有线电视系统通过多媒体信息箱配置的有线电视进户线接入点接入家庭4.3.3小区移动信号覆盖系统1至少3G全面覆盖小区公共区域和住户家庭2三家运营商接入4.3.4综合布线系统实现公共应用系统网络综合布线预敷,能

    26、进行语音、数据、图像和多媒体业务等信息传输4.3.5信息安全采用冗余技术设计网络拓扑结构,避免存在网络单点故障,并提供主要网络设备、通信线路和数据处理相关的硬件冗余,使业务处理能力具备冗余空间,以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条文说明:本条需要指出:1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附条文GB50846和现行地方标准住宅建筑群电信用户驻地网建设规范DBJ50-056的有关规定。24.3.1光纤到户评价内容中带宽不低于100Mbps,数据来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指导意见中,对2017年底全国所有设区市城区光纤接入能力的期望。34.3.2有线电视

    27、系统评价内容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和现行地方标准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规范DBJ50/T-175的有关规定。44.3.3小区移动信号覆盖系统评价内容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的有关规定。54.3.4综合布线系统评价内容需指出,对家庭应用系统的综合布线预敷只负责预布到小区住户家庭的多媒体信息箱。具体要求满足现行地方标准重庆市住宅建筑群电信用户驻地网建设规范DBJ50-056的有关规定。64.3.5信息安全评价内容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和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GB/T28448

    28、的有关规定。评价主要针对核心层网络结构安全、网络设备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评价时,需查看是否采用冗余技术设计,具备备份设备、备份线路、备份方式等。4.4评分项序号二级指标评价内容分值设定分值总分4.4.1小区移动信号覆盖系统1至少3G全面覆盖小区电梯和楼梯间15302至少3G全面覆盖小区停车场154.4.2综合布线系统适应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提供通信与信息服务的需求,保证电信业务在小区内的接入、开通和使用20204.4.3计算机网络系统1进行计算机网络布局,实现小区公共应用系统间的互联,信息和设备资源的共享以及协同工作15302计算机局域网采用不小于100Mbps的快速以太网154.4.4无线Wi

    29、Fi网络系统覆盖小区公共区域,至少支持基本网络通信和网页浏览2020条文说明:本条需要指出:12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和现行地方标准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规范DBJ50/T-175的有关规定。2符合现行地方标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范DBJ50/T-036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规范DBJ50/T-124的有关规定。3,数据满足现行地方标准重庆市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BJ/T50-035的有关规定。44.4.4无线WiFi网络系统评价内容中小区公共区域包括小区广场等主要活动区域。5公共应用系统评价5.1一般规定5.1.1智慧小区公共应用系统建

    30、设和应用于智慧小区公共区域,由多个小区智慧化子系统组成,共同为小区住户提供公共便利服务。条文说明:本条指出智慧小区评价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公共应用系统的基本要求。其所包括的各二级指标系统,应配备接入智慧小区公共服务平台的软硬件接口,实现智慧小区公共服务平台对其数据的整合。5.1.2智慧小区公共应用系统应能从小区安全防范、小区公共设备监控和小区信息化应用、智能化集成管理四方面服务小区住户。条文说明:本条需要指出:1智慧小区公共应用系统在小区安全防范方面,应设置设防区域,如:公共区域、周界和通道等,并根据实际需求建设合适的防范系统或综合使用多种防范系统。2智慧小区公共应用系统在小区公共设备监控方面,应实现小区各设备系统安全可靠运行、节省资源且易操作,确保小区居住环境的舒适度。3智慧小区公共应用系统在小区信息化应用方面,应提升小区公共应用系统的信息化水平,提升物管对小区住户提供的服务体验。4智慧小区公共应用系统在小区智能化集成管理方面,应提升小区物管公司对小区的统一、集成管理水平。5.1.3智慧小区公共应用系统评价需进行运行阶段评价,评价时要


    注意事项

    本文(重庆市智慧小区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修订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