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毛邓三复习及考试大纲.docx

    • 资源ID:16448204       资源大小:29.04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毛邓三复习及考试大纲.docx

    1、毛邓三复习及考试大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考试大纲(一)考试大纲的编写说明1、本课程的性质及其在本学科专业中的地位本课程是普通高校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程为主线,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上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轨迹,准确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使当代大学生深刻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自觉性。2、本大纲的编写依据和适用范围本大纲的编写主要是依据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00

    2、8年修订版。适用于我校成人教育学院全体专科生。(二)考核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考核内容(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2)毛泽东思想(3)邓小平理论(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5)科学发展观2、考核要求:理解和熟练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它们是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考核内容(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2)实事求是

    3、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2、考核要求:理解和熟练掌握实事求是的基本内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关系。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考核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2、考核要求:理解和熟练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考核内容(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2、考核要求: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理

    4、解和熟练掌握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理解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过程及其历史经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1、考核内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2)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2、考核要求:理解和熟练掌握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重大意义;理解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以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考核内容(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2、考核要求:理解和熟练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5、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理解和熟练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1、考核内容(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2、考核要求:理解和熟练掌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理解“三个有利于”标准,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考核内容(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4)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考核要求:理解和熟练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既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

    6、位,又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理解和熟练掌握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理解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理解统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1、考核内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2)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2、考核要求:理解和熟练掌握国体与政体及其相互关系,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以及人权问题。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考核内容(1)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7、系(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2、考核要求:理解和熟练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八荣八耻”;了解文化体制改革。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考核内容(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2、考核要求:理解和熟练掌握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理解和熟练掌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和主要举措。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1、考核内容(1)实现

    8、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2)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4)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2、考核要求:理解和熟练掌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了解台湾问题的由来与实质,以及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了解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1、考核内容(1)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考核要求:理解和熟练掌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了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

    9、路,以及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基本态度。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1、考核内容(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2)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3)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2、考核要求:理解和熟练掌握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及其关系,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了解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考核内容(1)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

    10、本保证(2)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3)加强党的建设2、考核要求:理解和熟练掌握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三)命题要求1、命题内容要求:考试命题按照本大纲规定的考核内容、考核要求确定考试范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考核。2、命题的覆盖面、难易度、题型结构等要求命题覆盖到绝大多数的章节,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重点考核老师讲授的内容。考试题型暂定为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四)考核方法及用时本课程考试采取开卷方式,考试用时约为2小时。(五)课程考核成绩构成本课程学生最后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占30%

    11、)和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70%)综合而成。导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 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Deng Xiaoping Theory and The important Thought of “Three Represents”)教学对象: 专科生适用专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成人继续教育学院所有在校专科生 开课学期:一学期课程类别:必修课制订日期:2008年4月 (一)课程性质和基本任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12、的课程性质是各专业通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即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本课程全面论述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涵义、形成发展过程、科学体系、历史地位、指导意义、基本观点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 课程教学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实施,要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从而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规律;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从而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几次飞跃的科学内涵、重要意义或主要特征;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几大

    13、成果的理论体系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最显著最集中的体现,从而达到全体大学生都能够学懂、真信和会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当代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才能建设好中国,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大理论成果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历史地位和作用,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精神实质,帮助他们确立科学社会主义信仰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执行党

    14、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课程内容和学时安排序号 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备注是否考试重点1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讲授是2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2讲授是3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自学与讨论4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2自学与讨论5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1讲授是6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讲授是7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2自学与讨论8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2讲授是9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2自学与讨论10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

    15、自学与讨论11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讲授是12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2自学与讨论13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2自学与讨论14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2自学与讨论15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2自学与讨论是16社会实践9总计36 (五)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课程的教学重点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社会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加

    16、强党的领导和建设的重要意义。难点:本课程的难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什么?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为什么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统一?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对新的社会阶层的认识。如何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从而使之能够真学、真懂或真信,对本课程理论产生高度的认同感。 (六)课程教学方法与要求1、讨论式教学。辅助于辩论式、竞赛式、演讲式教学,主要方式为:抓重点,在讨论中注重抓住重点问题不放松,防止偏题离题跑题现象的发生;释难点,在讨论中,往往学生遇到难点后,就较难再深入下去,在这种

    17、情况下主讲教师注重及时解释难点问题,解开大家心存的疑问、困惑或疙瘩;突出热点,热点问题是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突出热点问题的讨论,有益于学生广泛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活跃教学气氛。通过讨论使学生更加清晰、明了和完整地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2、启发式教学。辅助于自学式、对话式、讲授式教学,主要方式为:抛砖引玉,让学生沿着教师所设的线索,不断寻思下去,以得到理想的结果;设疑布景,让学生通过怀疑,提出对某些观点问题的置疑,从疑虑中发现真理;演绎推理,举一反三,从书本联想到现实,从浅层推导向深层,从已知推出未知,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3、案例式教学。辅助于举例式、表演式、观摩式教学,主要方式为:讲事件、故事或案

    18、件等,让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学会运用理论掌握一分为二的全面、系统、综合的分析方法;运用图片、漫画、幻灯片等,让学生看画说话,进行认真的思考分析,争取获得真理性的认识;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阅读、分析、对比、讨论,深化学生对本课程相关原理知识的认知,提高学生认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考核目的:使学生比较完整地掌握本课程的主要理论内容及重要观点,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培养学生分析、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形式:开卷;范围:第1-15章;题型:分析题;问答题,论述题等成绩构成:实行平时课程作业、课堂提问和期

    19、末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法。总评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30(平时成绩主要是考勤、作业、发言或表现等部分综合评定而成),期末理论考试成绩70。【二、课程教学内容及纲要】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使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有初步的了解;能够基本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重大理论成果的时代背景、历史根据、实践基础、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关系有准确的认识。从而能够正确的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20、并且运用这一成果来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二、教学内容: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二、毛泽东思想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和科学体系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三、邓小平理论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科学体系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五、科学发展观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

    21、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3、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三、教学要求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涵义、形成过程和历史地位、指导意义;正确理解和科学区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和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时代意义;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及意义,达到真正学会、弄懂和落实到实践中去。四、思考题 1,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为什么毛 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

    22、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三大理论成果? 4, 为什么说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所在,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掌握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弄清楚邓小平在新时期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及其发展;帮助学生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使学生熟悉和把握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二、教学内容: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23、和发展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2、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3、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三、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使学生掌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者的辩证关系;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了解与时俱进的方法论意义。四、思考题 1,简述实事求是思

    24、想路线是如何形成和确立的。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3,试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4,简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内涵及其辩证统一关系。 5, 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国近代史以来,社会不同阶层对中国前途和命运的选择,这种选择的成就与失误表现在哪些方面,从而理解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必然性,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

    25、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近代中国革命发展的一种必然的选择;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基本内容,理解并掌握新民主主义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性质及其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掌握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及其发展规律;了解并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及其相互关系;了解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二、教学内容: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1、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2、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基本纲领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1、新民主主

    26、义革命的道路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三、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近代中国国情;理解旧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掌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四、思考题 1,简述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主要矛盾、历史任务。2,什么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 3,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 论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5,为什么中国革命要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6,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

    27、理论一、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性,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方针、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形式及是经验;使学生懂得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历史选择,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成果。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然性,掌握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的过程,熟悉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形成和内容;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认识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二、教学内容:一、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1、 新民主主义是过渡性社会2、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基本经验1、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2、

    28、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历史经验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重大意义三、教学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近代中国国情,了解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重大意义;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教训,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纲领;明确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性。四、思考题 1,什么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与特点? 2,简述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内容。 3,如何理解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4, 试述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5,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重大意义?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一、

    29、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深刻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是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社会主义的本质来认识问题,明确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在于发展生产力,从而理解为什么党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及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二、教学内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2、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意义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发展才是硬道理2、发展是党

    30、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3、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要求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三、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邓小平理论基本理论问题的提出过程,掌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内涵及重大意义。了解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的艰辛,掌握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形成过程,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容及其特点。掌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及“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深刻内涵。四、思考题 1,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 2,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3,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4,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为什么说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了解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长期性;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特征。使学生能够真正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理,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的过程,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有充分的认识,能够深入了解当前国情,主动自觉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并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二、教学内容: 一 、社会主


    注意事项

    本文(毛邓三复习及考试大纲.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