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化工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及预防.docx

    • 资源ID:16446166       资源大小:19.53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化工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及预防.docx

    1、化工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及预防 化工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及预防本文从火灾,爆炸,静电,电磁辐射,职业中毒等方面论述化工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 一火灾爆炸及其预防措施 (一)火灾 1 燃烧:燃烧是可燃物质(气体,液体,固体)与氧或氧化剂发生并伴有放热和发光的一种激烈的化学反应。 2 燃烧的条件: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有可燃物质存在,(2)有助燃物质存在(3)有导致燃烧的能源,即点火源。 3 燃烧的过程:可燃物的燃烧都有一个过程,这种过程随着可燃物的状态不同而不同。气体最容易燃烧,只要达到本身氧化分解所需要的能量,便能迅速燃烧;液体则必须有一个蒸发过程,然后蒸气氧化分解进行

    2、燃烧;固体的燃烧与其组成有关,如果是化合物或复杂物质,受热时先分解成气态和液态产物,然后气态物质燃烧或液态物质蒸发再燃烧;如果是单体物质如硫,磷等受热时首先熔化,然后蒸发再燃烧。 4 燃烧的类型 (1)闪燃:各种可燃液体的表面空间由于温度的影响,都有一定的蒸气存在,这些蒸气与空气混合后,一旦遇到点火源就会出现瞬间火苗或闪光。从消防角度来看,闪燃往往是要起火的先兆。可燃液体的闪点越低,越易起火,火灾危险性越大。 (2)自燃:可燃物质被加热或由于缓慢氧化分解等自行发热至一定温度时,即使不遇到明火也能自行燃烧。在化工生产中,可燃物接触到高温表面,加热,烘烤,冲击,摩擦或自行氧化分解,聚合物发酵等都会

    3、导致自然。 (3)着火:足够的可燃物质在有足够的助燃物质存在下,遇到明火而引起 持续的燃烧。 (二)爆炸 1爆炸:爆炸是物系自一种状态迅速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对外做机械功的形式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 2爆炸的特点:(1)爆炸过程进行的很快;(2)爆炸点附近瞬间压力急剧上升;(3)发出声响;(4)周围建筑物或装置发生震动或遭到破坏。 3爆炸的分类 (1)物理爆炸:物理爆炸有物理变化所致,其特征是爆炸前后体系内物质的化学组成及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 (2)化学爆炸:化学爆炸是有化学变化造成的。其特征是爆炸前后系统内物质的化学组成及化学性质都发生变化。分为简单分解爆炸;复杂分解爆炸;爆炸性混合物

    4、爆炸。 (二)防火防爆技术 1 灭火的基本原理 根据物质燃烧的原理,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有可燃物质存在;有助燃物质存在;有能导致燃烧的能源,即点火源。对已经燃烧的过程,若消除其中任何一个条件,燃烧便会终止,这就是灭火的原理。 (1)冷却灭火法:是根据可燃物质发生燃烧时必须达到一定温度这个条件,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的物体上,是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 (2)隔离灭火法:是根据发生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这一条件,将可燃物与附近的可燃物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停止。 (3)窒息灭火法:是根据可燃物需要足够的助燃物这一条件,采取阻止助燃气体进入燃烧区的措施;或用惰性气体 降低燃区

    5、的含氧量,使燃烧无因缺乏助燃物而熄灭。 2防火防爆措施 在化工生产中,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基本措施就是搞好安全设计和安全管理。安全设计是根本上消除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安全管理是避免不安全因素的产生。 2.1消除导致火灾爆炸的物质条件和能量条件 (1消除导致火灾爆炸的物质条件 在生产中尽量不用或少用可燃物,这是工业防火防爆的根本性措施,应首先加以考虑。较为常见的情况是以不燃或难燃溶剂代替可燃溶剂。 工艺设备尽量密闭化:已密闭的带压容器或管道要防止泄露,负压设备防止空气深入。 加强通风除尘:对于某些无法密闭的,有可能存在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的场所。要设置良好的通风除尘装置,降低空气中可燃物的浓度,将

    6、其浓度严格控制在爆炸下限一下。 设置检测报警器:在可能发生危险的场所,设置可燃气浓度监测报警器,一旦浓度超标即报警,以便采取紧急防范措施。 惰性介质保护:在存有易燃易爆物料的系统中,加入惰性气体,是可燃气体浓度及氧气浓度下降,可以降低或消除燃爆的危险性,起到保护作用。 其他防范措施:对燃爆危险物的储存,保管,运输,都要根据其特性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以免发生事故。 (2)消除或控制点火源 常见的火源分为:机械火源,热火源,电火源,化学火源。 防止撞击,摩擦产生火花:如危险场所严禁穿钉鞋进出;用铜制,木制代替铁制工具;凡会发生撞击或摩擦的两部分应采用不同的金属。 防止可燃气体绝热压缩而着火。 防

    7、止表面成为火源 热射线(日光):采取遮阳措施,将窗玻璃涂上白漆或采用磨砂玻璃。 防止电气火灾爆炸 消除静电火花 防雷电火花 防止明火:加热用火的控制,维修用火控制以及其他用火的控制。 2.2工艺技术措施 (1)进料控制 进料速度:选择适宜的进料速度,防止局部过热而引起爆炸 进料温度:进料温度过高,可能造成反应失控而发生事故,需要适宜的温度。 进料配比:对反映物料的配比要严格控制,尤其是对连续化程度较高,危险性较大的生产过程更应注意。另外应设置连锁装置,疆场核对循环气的组成,尽量减少开停车次数。 (2)控制原料纯度 控制原料中某种杂志的含量,以防含量超标后引起火灾爆炸。 控制循环使用的反应原料气

    8、中的有害杂质。如在循环使用前将有害杂质一首清楚,或将部分反映气体防控,以及加强加测等方法。 (3)温度控制 温度是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主要控制参数之一。准确控制反应温度,使用正确传热介质,有效除去反应热,并要防止搅拌中断。 (4)紧急情况处理措施 停电:为防止因突然停电而发生事故,关键生产装置或设备一般都采用双电源,联锁自动装置。 停水:局部停水可视情况减量或维持生产。如果大面积停水,则应立即停止生产进料,注意反应温度,压力的变化。 停汽:应及时关闭物料联通的法门,防止物料倒流至蒸气系统。 停风:当停风时,所有以气为动力的仪表,阀门都不能动作,此时必须立即改为手动操作。必须加强厂房内通风换气,以

    9、防止可燃气进入电器和仪表内。 二 静电 1静电的产生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则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假如,所获得电子没有丢失机会或丢失的电子得不到补充,就会使该物质长期保持电性,称该物质带上静电。经典的产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它既由物质本身的特性决定,又与很多外界因素有关。 2静电的危害 静电使人体受电击:静电虽不能直接导致人于死亡,但是会造成工作人员的精神紧张,并可能因此产生坠落,摔倒等二次事故,其生产的连带后果不可预知。 静电影响产品质量:静电妨碍了生产工艺过程的正常运行,促使废品产生,降低操作速度,降低设备的生产效率。 静电引起火灾和爆炸,可以导

    10、致人员伤亡。 3静电防止途径 工艺控制法就是从工艺流程,设备结构,材料选择和操作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限制静电的产生或控制静电的积累,使之达不到危险的程度。 限制输送速度:降低物料移动中摩擦速度或液体在管道中的流速等工作参数,可限制静电的产生。 加速静电电荷的消散方式 正确区分静电的产生区和逸散区:在这两个区域采取不同的防静电危害措施。 对设备和管道选用适当的材料,可以采用生产设备上可镶嵌于生产物料相同的材料;选用材料的混合比例。使物料与设备摩擦不产生静电;选用对静电导电性较好的材料制作设备和工具。 适当安排物料的投入顺序,可降低静电的危险性。 消除产生静电的附加源。 (2)泄漏导走法 泄露导走

    11、法即用静电接地的方法,使带电体上的静电荷能够向大地消散。 增湿:提高环境的相对湿度,可缩短电荷的半衰期。 加抗静电剂,在非导体材料里加入抗静电剂后,使材料的电阻率下降。 确保静置时间和缓和时间。 静电接地,把设备上的各部分经过接地极与大地作可靠的电气连接。 (3)静电中合法:在设备上安装电消除器。 (4)人体的防静电措施 人体接地 装设金属接地棒 工作地面导电化 安全操作 三电磁辐射 1电磁辐射 电磁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射的过程。 2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电磁场具有能量,人体在电磁场照射下吸收其能量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中短波频段的电磁波辐射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

    12、障碍和交感神经疲乏,紧张,记忆力减退等。 超短波和微波:超短波和微波的频率高,能量大,对人体的危害也比较大/ 3电磁辐射的防护 屏蔽:屏蔽的基本原理是屏蔽体在场源作用,限制电磁场传播,为了提高屏蔽效果,屏蔽宜靠近辐射源,但不能太近。 吸收:吸收装置是利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屏蔽装置,吸引辐射能量。 高频接地:屏蔽接地能提高屏蔽效能。 抑制辐射:合理选择或调整高频馈线,工作线圈等辐射源的布置和方位,及采用其他类似方法抑制高频设备对外辐射。 四 职业中毒 (一)工业毒物 1工业毒物(生产性毒物)是指生产中使用或生产的毒物。 2毒物的形态:在一般情况下,工业毒物常以一定的物理形态存在,但在生产过程中,主要

    13、以下列五种形式逸散于车间空气中。 粉尘:漂浮于空气中直径大于0.1微米,如塑料粉尘。 烟尘:悬浮在空气中直径小于0.1微米的固体微粒 雾:混悬于空气中的液体微滴,多由蒸气冷凝或喷洒形式,如酸雾。 蒸气:液滴蒸发或固体升华而成,如可燃液体蒸气。 气体: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物质。 3工业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 呼吸道:空气中的有毒物质易因呼吸作用进入人体。 皮肤:有些工业毒物可以通过无损的皮肤进入人体。 消化道:多由无不良的卫生习惯造成误服。 4工业毒物对人体的危害 神经系统损伤:导致记忆力减退,头昏,失眠,精神分裂等。 呼吸系统损伤:导致上呼吸道炎症,肺炎及肺水肿,窒息等。 血液和心血管系统损伤 损伤

    14、消化系统,导致肝癌 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 皮肤 眼睛危害 致癌 5急性中毒的现场急求原则 救护人员做好防护使中毒者脱离现场,同时切断毒源 防止毒物继续侵入人体 促进生命器官功能的恢复, 尽早使用解毒剂 (二)生产性粉尘 生产性粉尘:是指生产过程中使用,产生的,能较长时间悬浮于作业环境中的微粒。 生产性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尘肺: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职业病,是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的粉尘沉积,在肺内后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呼吸系统损害:粉尘计入呼吸道后,可引起粘膜刺激。 中毒:吸入铅,农药,化肥等有毒粉尘,会引起全身中毒。 皮肤病变:长期接触粉尘可使皮肤及眼睛受损伤。 致癌: 防尘防毒的对策措施


    注意事项

    本文(化工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及预防.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