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届高三质量检测三理综生物.docx

    • 资源ID:16438934       资源大小:306.69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届高三质量检测三理综生物.docx

    1、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届高三质量检测三理综生物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质量检测(三)理综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在真核细胞中,下列生理过程可以在生物膜上的是A. mRNA的合成 B. CO2的固定C. 丙酮酸的产生 D. NADPH的生成【答案】D【解析】mRNA是由DNA转录形成的,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A错误;二氧化碳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B错误;丙酮酸产生于细胞质基质,C错误;NADPH产生于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D正确。2.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制作花生子叶临时装片检测脂肪时,染色后需滴加50%的酒精以洗去浮色B.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2、时,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CO2的产生情况C. 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时,需记录中央液泡的大小和原生质层的位置D. 设计并制作生态缸时,应将生态缸置于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进行观察【答案】B【解析】检测脂肪的实验中,染色后需要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A正确;酵母菌有氧呼吸不产生酒精,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酸性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反应变成灰绿色,故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的生成,进而检测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B错误;原生质层具有较大的伸缩性,失水变小,吸水变大,因此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时,需记录中央液泡的大小和原生质层的位置,C正确;生态缸应放置在通

    3、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射,以免温度过高杀死生态瓶内的生物,D正确。3. 下列与胰岛素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胰岛素可催化细胞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B. 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随血液流到全身C. 许多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D. 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答案】A【解析】胰岛素是激素,可以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并氧化分解,但是不能起催化作用,A错误;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到血液中去的,可以随血液流到全身各处,B正确;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的病因是胰岛B细胞受损,不能分泌胰岛素,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C正确;胰岛素作用后使得血糖浓度降低,血糖浓度降低会反过来影

    4、响胰岛素的分泌,D正确。4. 下图简要表示某种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发生的生化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X酶存在于T2噬菌体和Rous肉瘤病毒中B. X酶可催化RNA分子水解和和DNA链的合成C. 图中水解过程最多产生5种碱基和5种核苷酸D. 图中所示过程所需的模板和原料均来自人体细胞【答案】B.5. 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 从细胞水平看,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可以促进细胞的伸长B. 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C. 2,4-D可用于麦田除草,原理是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敏感D. “瓜熟蒂落”的过程中,乙烯和脱落酸均起调节作用【答案】C【解析】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可

    5、以促进细胞的伸长,A正确;正常情况下,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称为极性运输;而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B正确;2,4-D是生长素的类似物,可用于麦田除草,原理是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C错误;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在“瓜熟蒂落”的果实中,除乙烯(瓜熟)外,脱落酸(蒂落)含量也比较高,D正确。6. 西瓜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果皮深绿条纹(基因A)对果皮浅绿色(基因a)为显性。将果皮浅绿色四倍体西瓜(aaaa)和果皮深绿条纹的二倍体西瓜(AA)间行种植。待开花后自然授粉,并收获四倍体植株上所结的种子甲。第二年,将种子甲与二倍体西瓜按4行:1进行间行种植,自然传

    6、粉后,种子甲长成的植株所结的果实 (注:果皮由母本的子房壁发育而来)A. 全部为无子西瓜 B. 果皮浅绿色的为有子西瓜C. 全部为有子西瓜 D. 果皮深绿条纹的为有子西瓜【答案】B二、非选择题7. 为探究某品种水稻幼苗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实际光合速率,某科研小组将水稻幼苗置于多组装置中进行实验(各装置中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条件相同且适宜)。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测定单位时间内C02的释放量,并计算出02的产生量,绘制成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实验中的每组装置均用相同瓦数的台灯照射,光照强度可通过调节台灯与_来决定。(2)图中m值是在_条件下测得的,_曲线表示O2的产生量。(3)

    7、水稻幼苗的光补偿点(即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照强度)为图中的_点,此时水稻叶肉细胞的细胞器中H的移动方向有:细胞质基质到线粒体内膜、_和_。(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水稻幼苗可通过细胞呼吸将储藏在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化为_和_。【答案】 (1). 实验装置(幼苗)之间的距离 (2). 黑暗(遮光、无光) (3). B (4). b (5). 线粒体基质到线粒体内膜 (6). 类囊体薄膜到叶绿体基质/基粒到叶绿体基质 (7).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8). 热能【解析】试题分析: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应该逐渐增加,则 氧气的产生量逐渐增加,而二氧化碳的释放量逐渐降低,因此图中A曲

    8、线表示二氧化碳释放量,B曲线表示氧气产生量。O点时,光照强度为0,此时只能进行呼吸作用,m表示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量;a点氧气的产生量与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说明呼吸速率是光合速率的两倍;b点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为0,氧气的出生率为m,说明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c点,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1)光照强度的大小可以利用一盏瓦数不变的台灯,通过改变其与装置之间的距离来实现。(2)图中m点的光照强度为0,因此是在黑暗(遮光)条件下测得的;根据以上分析已知,B曲线表示氧气产生量。(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b点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此时光合作用产生的H从类囊体薄膜移向叶绿体基质,有氧呼吸产生

    9、的H从线粒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移向线粒体内膜。(4)水稻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还有一部分转变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方程式的关系,明确氧气的产生量代表光合作用强度,二氧化碳释放量代表净光合作用强度,进而判断图中各个字母对应的点的含义,即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大小关系。8. 口蹄疫病毒可感染牛、羊等动物引起一种烈性传染病口蹄疫。某养殖户为预防牛口蹄疫,定期给牛肌肉注射疫苗。下图表示疫苗进入牛体内形成抗体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疫苗相当于图中的_。给牛注射疫苗时,产生痛觉的神经中枢在_。(2)图中显示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的_免疫,

    10、其中表示_的过程。(3)为检测某新型疫苗是否有效,选取1岁的健康小牛若干,均分为两组,A组每头注射2mL疫苗,B组每头注射_作为对照;21天后,给两组小牛注射等量的口蹄疫病毒弱毒株(不致死)。与B组相比,A组小牛体内发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特点是_,图中显示其特有的过程是_(填图中标号)。【答案】 (1). 抗原 (2). 大脑皮层 (3). 体液 (4). (B细胞)增殖、分化 (5). 2mL生理盐水(等量生理盐水) (6). 反应快速、强烈(抗体产生速度快、含量高;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7). 【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图中a细胞是吞噬细胞,b细胞是T细胞,c细胞是

    11、B细胞,e是浆细胞,d是记忆细胞,表示吞噬细胞处理、呈递抗原的过程,表示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B细胞的过程,表示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表示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的过程。(1)给牛肌肉注射疫苗相当于图中的抗原,可以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痛觉成熟于高级中枢大脑皮层。(2)图乙免疫过程产生了抗体,属于体液免疫过程,其中表示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3)根据单一变量原则,A组(实验组)每头注射2mL疫苗,则B组(对照组)应该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与对照组相比,A组小牛体内发生了二次免疫,即特有的免疫过程为,其反应快速而强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体液免疫的过程,根据箭头的方向以及产物抗体等

    12、判断图中各个字母代表的细胞的名称以及各个数字代表的过程。9. “种群存活力”分析可用于研究一些因素如何影响到总群灭绝的可能性。这种研究方法目前已被用来评价秦岭大熊猫现有种群的存活能力,并借此探讨相应的保护措施。请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秦岭大熊猫种群动态,常需要调查其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2)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对秦岭大熊猫进行种群存活率分析时,得到如下表所示的依据。初始种群规模/只102025283040507070种群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0.4120.1320.0760.0650.0410.0100.0020若以种群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小于5%作为种群可以维持存活的标准,据表中数据可

    13、知,该种群维持存活所需最小最小规模的范围为_只。(3)若以环境质量下降、自然灾害以及人类的偷猎和捕捉等限制种群数量增长的环境阻力为限制压,下图为不同“限制压”下(以小数表示)种群的存活力数据。请据图分析:由图可知,若以种群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5%为标准,当限制压的增到0.02时,初始种群规模为只,种群才可维持存活。随着限制压的增大,种群灭绝的可能性会,维持种群存活的最小初始种群规模会_(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基于上述研究结果,请你提出2个针对秦岭大熊猫的保护建议:_、_。【答案】 (1). 种群密度 (2). 160 (3). 增加 (4). 保证现有的环境状况不恶化(或“逐步恢

    14、复大熊猫的生存环境”) (5). 将偷猎和捕捉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表格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初始种群规模,且随着初始种群规模的增加,种群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越低,其中初始种群规模为70只时,种群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为0,则存活率最高。(1)种群的最基本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2)根据表格分析可知,初始种群规模在28时,6.5%的灭绝概率种群存活200年;初始种群规模在30时,为4.1%的灭绝概率种群存活200年,而以“小于5%的灭绝概率种群存活200年”作为种群可以维持存活的标准,因此该初始种群规模的最小范围是2830只之间。(3)若仍以“小于5%的灭绝概率种群存活200年

    15、”作为种群可以维持存活的标淮,则根据曲线图分析,当限制压增大到0.02时,“最小存活种群”的规模为160只。据图分析可知,随着限制压的增大,种群的灭绝率越高,即种群的灭绝可能性会增加,维持种群存活的最小规模会增大;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影响种群存活的因素有初始种群规模、限制压,因此针对秦岭大熊猫的保护建议有:保证现有的环境状况不恶化、将偷猎和捕捉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10. 孟德尔以豌豆为材料进行杂交实验,并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发现了生物的遗传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豌豆做遗传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因为豌豆具有以下主要特征:_;_。(2)豌豆的花色和花的位置分别由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型为

    16、AaBb的豌豆植株自交获得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是红花顶生:白花顶生:红花腋生:白花腋生=9:3:3:1。由此可以看出,豌豆的花色和花的位置中显性性状分别是_和_,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3)将红花腋生与白花顶生豌豆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 F1自交得到的F2表现型及比例是白花顶生:红花顶生:白花腋生:红花腋生=15:9:5:3,则F1的基因型是_。若对上述F1植株进行测交,则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是红花顶生:红花腋生:白花顶生:白花腋生=_。【答案】 (1). 自花传粉、闭花授粉) (2). 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性状花比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 (

    17、3). 红花 (4). 顶生 (5). 遵循 (6). AaBb、aaBb (7). 1:1:3:3【解析】试题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有:正确的选用实验材料:豌豆为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由单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研究一对到多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一对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3:1,两对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9:3:3:1。(1)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永远是纯种,且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因此是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2)根据题意分析,基因型为AaBb的豌豆植株自交,后代红花:白花=3:1,顶生:腋生=3:1

    18、,说明红花和顶生是显性性状,且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红花腋生的基因型为A_bb,白花顶生的基因型为aaB_,两者杂交得到的F1自交,F2表现型及比例是白花顶生:红花顶生:白花腋生:红花腋生=15:9:5:3,其中白花:红花=5:3,说明F1为Aa、aa,顶生:腋生为3:1,说明F1为Bb,因此亲本红花腋生的基因型为Aabb,白花顶生的基因型为aaBB,F1为AaBb、aaBb,F1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为AB:Ab:aB:ab=1:1:3:3,则F1植株与aabb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是红花顶生:红花腋生:白花顶生:白花腋生=1:1:3:3。【点睛】解答

    19、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够利用基因分离定律分析题(3)中自交后代的两对性状分离比,确定子一代基因型,进而确定亲本基因型。11. 从香辛料中提取有效成分作为食品的天然防腐剂具有广阔的前景。某实验小组分别从五种香辛料中提取精油(编号为A、B、C、D、E),并用这些精油对四种微生物进行了抑菌能力的实验研究,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菌种抑菌圈直径(mm)精油种类ABCDE大肠杆菌21.126.015.124.023.2白葡萄球菌14.722.019.112.029.1黑曲霉24.633.026.024.549.6青霉25.338.224.325.142.8(1)上表中,与制作

    20、腐乳的主要微生物结构相似的是_。腐乳的制作过程中,_(步骤)时需要添加香辛料,其目的是_和防腐杀菌。(2)本实验中应采用_法进行接种。通过比较抑菌圈直径大小,可判断精油的抑菌能力,抑菌圈直径与精油的抑菌能力呈_(填“正相关”或“负相关”)。实验结果表明,C对细菌的杀伤作用_(填“大于”或“小于”)对真菌的杀伤作用。(3)不同微生物培养的温度和时间往往不同,在培养箱中培养时,细菌培养温度_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霉菌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则_(填“长于”或“短于”)霉菌培养温度。在特定条件下,依据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菌落的_(答出两项即可)等特征可以区分不同的微生物。【答案】 (1).

    21、 黑曲霉和青霉 (2). 加卤汤装瓶(配制卤汤) (3). 调制风味 (4). 稀释涂布平板法(涂布平板) (5). 正相关 (6). 小于 (7). 高于 (8). 形状 (9). 颜色【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表格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精油的种类、菌种,因变量是抑菌圈的大小(直径),抑菌圈越大,表示抑菌的效果越好。图中显示不同的精油对不同的细菌抑菌效果不同,其中B精油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最好,E精油对白葡萄球菌、黑曲霉、青霉的抑制效果最好。(1)制作腐乳的主要微生物是毛霉,为真核生物,而表格中属于真核生物的有黑曲霉、青霉。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加卤汤装瓶(配制卤汤)步骤加入香辛料的目的是调制风味、

    22、防腐杀菌。(2)本实验对菌种进行了计数,因此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抑菌圈越大,精油的抑菌的效果越好,即抑菌圈直径与精油的抑菌能力呈正相关;根据报告数据分析可知,精油C对细菌的杀伤作用小于对真菌的杀伤作用。(3)不同种类的微生物,一般需要不同的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如细菌一般在3037的温度下培养l2d,放线菌一般在2528的温度下培养57d,霉菌一般在2528的温度下培养34d,因此在培养箱中培养时细菌培养温度高于霉菌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短于霉菌培养时间。不同微生物菌落的形状、大小、隆起程度、颜色等特征不同,可以作为区分不同的微生物的标准。12. 2018年1月25日,我国研

    23、究人员在世界上率先利用去甲基化酶(Kd4d)的mRNA,经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出第一批灵长类动物食蟹猴,流程如图所示,表示过程,该动物可作为研究癌症等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请分析回答:(1)2001年,美国科学家已经培育出胚胎细胞核移植猴。获得食蟹猴的体细胞核移植技术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原因是_,恢复其全能性较难。(2)进行过程时,为了防止_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应定期更换_。(3)据图分析,过程是利用_法,将成纤维细胞注入猴去核的M中期卵母细胞的_之间。(4)图中过程用到胚胎移植技术,其实质是早期胚胎在_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5)研究人员在确定去甲基化酶(Kd4d)的mRNA的作用时,

    24、做了两组实验,其中A组用正常培养液培养融合细胞,B组用正常培养液培养注入了Kd4d的mRNA的融合细胞,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Kd4d的mRNA的作用是既能提高_,又能提高_。【答案】 (1). 体细胞分化程度高 (2). 细胞代谢产物的积累 (3). 培养液 (4). 显微注射 (5). 卵细胞膜与透明带 (6). 相同生理 (7). 融合细胞发育成囊胚的成功率 (8). 囊胚中内细胞团的形成率【解析】试题分析:动物核移植是指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经过胚胎移植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核移植得到的动物称克隆动物该过程中采用显微操作去核法去除卵母细胞中细胞核。(1)由于体细胞分化程度高,恢复其全能性较难,所以获得食蟹猴的体细胞核移植技术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2)过程表示动物细胞培养,应该定期更换培养液,以防止成纤维细胞代谢产物的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3)图中过程表示利用显微注射法将成纤维细胞注入猴去核的M中期卵母细胞的卵细胞膜与透明带之间。(4)过程表示胚胎移植,其实质是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5)据图分析,B组的囊胚成活率、内细胞团成活率都明显高于A组,说明Kd4d的mRNA既能提高融合细胞发育成囊胚的成功率,又既能提高囊胚中内细胞团的形成率。


    注意事项

    本文(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届高三质量检测三理综生物.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