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白鹭》教案.docx

    • 资源ID:16435422       资源大小:41.7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白鹭》教案.docx

    1、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白鹭教案白鹭教学目标1.认识“鹭、嫌、喙”等8个生字,会写“素、宜、鹤”等11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3.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4.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在朗读、想象的基础上感受课文描绘的画面,并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画面。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个句子的意思。教学难点通过理解对比、比喻和拟人化的写法,了解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并学会表达。教学准备1了解作家作品,搜集与白鹭有关的资料(包括图片、古诗词等)。2

    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朗读过程中,画出本课的生字词,借助字典掌握字音字义,抄写生字并组词。3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标注出来。4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谜语引入,介绍资料。 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大家猜一则谜语,这是一首古诗。“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对,是白鹭,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出示白鹭的图片)今天我们就学习现代杰出文学家郭沫若的白鹭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郭沫若吗?(板书:白鹭)2.展示交流有关郭沫若的资料。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

    3、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剧本屈原、蔡文姬等。本文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篇,写于1942年10月31日。白鹭也作鹭鸶。白鹭就是鹭鸶,它是鹭的一种,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鱼虾等。3.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带着以下问题默读课文: (1)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2)作者描绘了几幅图?分别给这几幅图取一个名字。(3)作者对白鹭是怎样的情感?你能找出相

    4、应的句子吗?(4)你能给课文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四、交流自学成果,解决问题。师:这篇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这个特点希望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总结出来。(板书:白鹭-外形美) 作者描绘了几幅图?你分别给它们取了什么名字?(板书:清田独钓图。 清晨望哨图 黄昏低飞图。 我们可以给课文分成几部分?生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师总结:这篇散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总体介绍白鹭的美。第二部分(2-10)从不同方面介绍白鹭的美。第三部分(11)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再次表达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白鹭,明白了白鹭的美,体会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可

    5、以说,这一课是很有收获的。六、布置作业。1.掌握课后生字词。2.背诵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对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进行听写。2指名让学生概述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适时指导口语表达。3过渡:在作者的眼中,“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也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上节课,我们通过理解描写白鹭外形的句子,感受了白鹭的“精巧”。那白鹭“韵在骨子里”的诗意又在哪里呢?让我们继续品读文章,感受美韵。二、品味语言,感受韵味1范读第68自然段(可配轻柔的音乐,约1分钟),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停顿和重音等。2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朗读任务。(1)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白鹭生活的哪些方面?(2)边读

    6、边想象画面,哪个画面深深吸引了你?选择最令你回味无穷的词句进行仔细品味和抄写。3学生自读、自悟、自写,教师巡视指导。4全班交流,结合多媒体展示画面,课件依次出示下面的语段,师生共读共悟。句段1: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1)指名让学生朗读,并说出读后的感受。(2)通过引导学生画画的方式,将语段描绘的画面具体形象化,从而明确该语段描绘的画面为“觅食图”。(3)引导学生抓住“站着”体会拟人手法的运用;抓住“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镜匣”和田的关系,体会比喻手法的绝妙,感受白鹭与水田的和谐搭配。(4)引导学生观察画面

    7、进行想象,感受白鹭觅食时的恬静安详。(5)指名给这幅图画配上画外音,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诗一般的韵味。句段2: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1)课件出示画面,指名朗读,其他学生同步思考问题:读了这段文字,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师生共同交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悠然”体会。(3)通过“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这个疑问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白鹭不是在望哨,那是在干什么呢?(4)结合前面句子的描绘和查找的资料,从而明确该语段描绘的画面为“栖息图”。(

    8、5)小结:“不安稳”与“悠然”对比,写出了白鹭的栖息特点。疑问句的运用增加了白鹭栖息特点的神秘感,画面富有诗意,孤独、站在小树的绝顶、看来不大安稳、却很悠然、一种嗜好,白鹭在干什么呢?让我们有无穷的猜想,韵味无穷。(6)指名给这幅图画配上画外音,齐读课文,感受画面中孤独的诗意。句段3: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1)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运用前面两个语段的阅读思路,品读这个句子。(课件出示学习任务:想象一下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给出提示:时间是黄昏,想象黄昏时分乡间的人们在干什么,白鹭低飞又是怎样的场景)(2)师生共同交流。抓住关键词“偶见

    9、”,通过理解词义,引导学生理解白鹭低飞并不常见。理解“清澄”的含义。引导学生想象通过这个词语会想到哪些事物,从而理解“清澄的形象化”。通过想象画面,感受翩然若仙的白鹭给悠闲宁静的乡居生活增加的生趣和诗意。5课件出示白鹭觅食图、栖息图、低飞图这三幅图片,范读这三个自然段,让学生跟随朗读静静地欣赏图片,感受白鹭的如诗如画之美。6过渡:当我们再次聚焦于白鹭生活的画面时,不得不惊叹于白鹭全身流泻出的诗一般的美!可有人却觉得美中不足,因为白鹭不会唱歌。作者怎么看?你怎么看?(课件同步出示第9、10自然段内容)句段4: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

    10、锵了。(1)引导学生通过破折号前面的句子和后面句子的关系,体会破折号的作用,从而明确作者的观点。句前的破折号承接上文,表示话题转折。(2)理解“铿锵”一词的含义,再通过把握“未免太铿锵了”这句话,理解在作者眼中白鹭的美。“歌未免太铿锵”表面上是说把白鹭比作一首歌,实在是过于高亢、激越了,实则意指白鹭胜过优美的歌,而更像诗,虽没有铿锵的曲调,却富有音乐美,表现了白鹭之美是不张扬的,是优雅淡然、含蓄内敛的。(3)引导学生结合前文中对白鹭的描述(精巧、悠然)来感受作者眼中的白鹭的形象。7小结:白鹭浑身上下透着精巧,一举一动都散发着悠然恬淡的诗意,它不仅如诗如画,还如一首优美舒缓的歌,让作者不得不在文

    11、末发出感叹(课件同步出示最后一段的内容,指导学生朗读)句段5: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1)通过对“实在”和“韵”这两个词的理解,感受作者对白鹭的真切喜爱和热烈赞美。(2)“韵在骨子里”指自然天成,平凡而不易被发现。把白鹭比喻成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进一步表明白鹭本身就蕴含着一种美。这是作者发自内心的赞叹,同时也与开篇“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遥相呼应,再次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三、写法总结,学会表达1过渡:本文作者描写白鹭生活习性的第68自然段,读起来就像一幅幅画面呈现在眼前。这就是散文的一个特点画面感。请看看这三个自然段,在描写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小组合作

    12、,共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3小组汇报交流成果,师生共同交流,引导学生从方位词、细节、修辞、感官、文字留白等角度去思考。4课件出示练笔要求:写一种你熟悉的动物。四、课文总结,拓展延伸1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课文内容,并利用结构图示指导学生背诵。2小结: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白鹭是一种普普通通的鸟,但经过文学大师的描摹,就显得那么栩栩如生,那么美丽动人。生活中,我们也要善于观察,要主动去发觉生活中平凡之物的独特之美。板书鹭教学反思1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学习兴趣的培养。白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在教学设计中引入舒缓优美的轻音乐,结合展示意蕴无穷的白鹭

    13、外形及生活画面,能为课堂创设一个极富诗情画意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和谐悦耳的音乐声中,直观地欣赏白鹭的外形及生活画面,感受白鹭的无穷韵味,品读课文流畅优美的语言文字,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对语文课堂的喜爱。2以读为主,以读为本,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和训练。教学设计是简单的,学生的学习是快乐的!在读中享受白鹭“色彩搭配和谐,身段大小适宜”的外形美;在读中感悟白鹭“诗中有画,韵味无穷”的韵味美,并在诗意化的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个体入情朗读,集体入境诵读,努力达到诗意化的最高读书境界,在读中积累课文诗一般的文学语言,在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3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关注学生的个性化

    14、阅读。在第一部分“读中品味白鹭精巧如诗”的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着力从对白鹭外形的三处描写入手,根据阅读感受寻找白鹭诗一般的“精巧美”,给予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言。在第二部分“读中品味白鹭诗中有画”的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读中遐想白鹭韵味无穷的生活画面,并写下自己独特的感受,提炼自己独具匠心的“画名”,根据自己的感受为画配上“画外音”,再给课文想象补白,加上多媒体课件的适时运用,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在极其开放、自由的对话平台上,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活力四射,孕育出学生独特的感悟和想象,孕育出充满浓厚语文色彩的快乐课堂。教学反思白鹭是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颜色、身

    15、段的精巧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全文条理清楚,主要写了白鹭的外形和活动之美,语言流畅而传神,营造出自然清新而又浓郁绵远的意韵,恰如清风拂过读者的心田,又似纯净的溪水荡涤内心的焦躁与烦闷。在教学课文的一至五自然段时,我主要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白鹭绝美的外形。学生借鉴文本语言来对白鹭进行描述的过程,是让学生对文本语言进行模仿,将文本语言通过内化再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通过这一进一出,便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机会。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白鹭还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在学习69小节时,先让学生轻声读六至九小节,想一想:在你的眼前出现了哪几幅优美的画面?

    16、并给画面题名。学生很快就会进入“钓鱼图”、“了望图”、“低飞图”所勾勒出的优美的意境。再让学生选择最喜欢的画面品读,在认为值得咀嚼的词句下作上记号。在欣赏“钓鱼图”时,我主要是让学生抓住“钓”字去品味。让学生可以感受到:在青山秀水间,一位老翁悠闲自得在垂钓。慢慢的钓鱼人变成了白鹭,体现着白鹭那种悠然自得之美。此时我再组织学生带着这种感情齐读此段。这时,语言的魅力立刻显现出来了。学生也将意识到:品味语言时要抓住关键字词体会。郭老的文章的确很美,诗一样的语言,在感受美的时候又给我们无尽的想象,在欣赏“瞭望图”时,我重点引导学生想象:“白鹭登高到底是在干什么呢?”让学生在欣赏中展开想象,陈述自己的见

    17、解,在合理的想象后学生对白鹭更多了几分了解。就这样,学生在多元解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瞭望图的回味无穷。如果说“钓鱼图”让学生感到诗趣横生,“瞭望图”使学生回味无穷,那么“低飞图”则给学生带来无穷乐趣。欣赏“低飞图”时,重点引导学生欣赏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从中体会白鹭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带来无穷乐趣。在课堂上我用精当而富有诗意的教学语言一次又一次为学生营造了诗的意境,为学生理解、品味语言作了很好的铺垫。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学生带入想象的殿堂,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语言文字意境。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去赞美白鹭。由于教师语言的诗化、适时的引导,学生灵动的思维被激活、发现的火花被点燃、诗意的表达被引发,因而他们能情不自禁地出口成“诗”了。虽然我设计教案时采用了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一旦发现学生脱离了我的教案,我就有些慌乱了,迫不及待地将学生的思路拉回到我的教案上。这说明我没有真正放手,课前预设的不够。在教学机智上我觉得我是很欠缺的。总之,教无止境,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提高。


    注意事项

    本文(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白鹭》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