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6讲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docx

    • 资源ID:16425225       资源大小:179.40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6讲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docx

    1、第6讲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第6讲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考点一民族危机的加剧与中国人民的救亡(一)列强侵华1.甲午中日战争(1)原因根本原因:日本工业革命后需要在中国抢占商品市场,掠夺生产原料。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2)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3)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各阶层展开救亡图存的斗争。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殖民地。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2)结果: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2、3)影响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抗争与探索1.戊戌变法(1)背景民族危机:甲午战争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激发了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经济根源与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思想基础:西方近代思想的传入;早期维新思想的直接影响。(2)内容政治:允许官绅士民参政,精简机构等。经济:鼓励发展农工商业等。军事:改革军制,精练陆海军,按新法练兵。文化教育:促进西学传播,废除八股。(3)评价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政治上: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思想上: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启蒙性。

    3、社会生活上: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2.义和团运动(1)背景: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概况:义和团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由山东发展到京津地区,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3)作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3.辛亥革命(1)过程武昌起义: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清朝统治土崩瓦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制定约法: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1

    4、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3月,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2)意义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促进了民主革命的发展。1.1894年7月,日本朝日新闻发表连续报道:清国商人归国(11日)、袁世凯归国(21日)、有七十一名支那人回国(27日)、清国公使馆员回国(28日)、支那人归国(29日)、清国公使馆和领事家族归国(31日),这一系列报道()A.预示中日大战迫在眉睫 B.宣传日本政府亲善外交C.渲染清人仓皇逃离日本 D.传达中日已经断绝邦交解析1984年7月,中国商人、民众、领事相继归国,说明中日之间即将发生战争,故A项

    5、正确;这些报道未体现日本政府的外交态度,并且中国人大规模集中离开日本也不能说明日本外交亲善,故B项错误;这些报道的标题反映了战前中国人离开日本的事实,并不能体现中国人仓皇逃离,故C项错误;这些报道是民间行为,并不代表中日已经断交,故D项错误。答案A2.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后,群龙无首。第二天立宪派首领汤化龙出来帮忙出谋划策,以咨议局、教育会、商会的名义通电,请各地响应,随后各省纷纷独立。由此可推知()A.各派合力促成辛亥革命成功B.辛亥革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C.民主共和思想已经深入人心D.君主立宪思想已被国人摈弃解析根据材料“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后,群龙无首。第二天立宪派首领汤化龙出来帮忙出谋划策,

    6、以咨议局、教育会、商会的名义通电,请各地响应,随后各省纷纷独立”可知,辛亥革命的成功是革命派、立宪派等数个反封建阵营相互合作促成的,故A项正确;无论是革命派还是立宪派,二者都不属于群众基础,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民主共和思想的相关提及,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立宪派在辛亥革命中依旧占据着重要地位,这就说明立宪思想还远未被国人摈弃,故D项错误。答案A考点二民族工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化1.民族工业的发展(1)初步发展背景:甲午战后,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2)“短暂春天”背景:辛亥革

    7、命扫除发展障碍;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表现:19121919年,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结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2.社会生活的变迁(1)社会生活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辛亥革命前后,“剪辫易服”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设计的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2)交通和通讯: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清朝晚期电报、电话开始出现,民国时期通讯事业进一步发展。1.下表是某学者统计的18951911年间国内开设厂矿企业的情

    8、况,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企业形式设厂数资本(万元)资本所占比重官办371 007.89.2%官办招商集股6356.43.2%官督商办273.80.7%官商合办301 139.910.5%商办4168 277.776.4%合计49110 855.6100%A.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彻底解体C.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产生D.西方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解析根据题干所提供的时间,结合表格信息可知,中国民族企业尤其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这一时期有较快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在这一时期放宽了对民间设厂限制,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故A正确。答案A2.据记载,1916年上

    9、海一家并不显赫的运输洋行,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之内,就收到了铁路、面粉厂、纺织厂等工业行业的订单20多张。此现象说明()A.中国工业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B.重工业已成为社会投资的热点C.民族工业获得了较大发展空间D.“实业救国”已经开始变为现实解析根据题干时间1916年,“订单20多张”可知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无暇东顾,近代民族工业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故选C项。答案C考点三清末民初的进步社会思潮1.康梁维新思想(1)兴起:19世纪90年代初,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2)内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了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3)特点

    10、:将西方启蒙思想与中国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利用进化论思想来宣传维新变法。(4)影响: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2.三民主义(1)提出:1905年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上首次提出,并成为同盟会的革命纲领。(2)内容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推翻清政府统治。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土地国有,平均地权。(3)评价性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进步性: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

    11、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3.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1)兴起: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2)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3)特点:把救亡图存与思想改造相结合;认识到从“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的探索;从学习西方文明转向学习苏俄。(4)影响: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宣传了民主与科学,起到了思想启蒙、文化革新的作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开展。4.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概况: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

    12、胜利等文章,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1919年,又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2)意义: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1.康有为虚构出一个首倡“改制”的孔子,并说他的变法主张就是继承孔子的事业。他这样做的目的是()A.基于传统儒学推行变法主张B.继承孔子的“改制”事业C.借助传统文化解释变法理论D.借孔子权威减少变法阻力解析根据题干及所学可知,康有为将孔子虚构出改制形象,且说自己的变法主张继承孔子事业,因为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封建顽固势力又很强大,这样做是为了减少变法阻力,故选D项。答案D2.孙中山主张“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

    13、行;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这种把以后涨高的地价收归众人公有的办法,才是国民党所主张的平均地权,才是民生主义。这种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这表明他的民生主义()A.与中共的共产主义理想本质相同B.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C.主要是反对少数人垄断社会财富D.主张贫富均等保障工农幸福生活解析据题干“把以后涨高的地价收归众人公有才是平均地权,才是民生主义”,说明孙中山认为社会财富为大多数人所占有就是民生主义,即反对社会财富为少数人所垄断,故选C项。答案C考向一晚清后期列强侵华的加剧(1)以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和清政府的舆论宣传策略为切入点,考查清政府的近代外交。(2)创设新情境

    14、,考查甲午战争的结果和影响。(3)从家国情怀角度,考查甲午战后民族意识的加强。(4)结合辛丑条约的内容,考查八国联军侵华的影响。考题例证1 (2017年4月浙江选考,8)有学者痛陈:“当20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已经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下列项中体现这一说法的是()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北京东交民巷被侵华列强划为“使馆界”美国商品借资本输出完全垄断中国市场侵华列强丧心病狂地毁坏中华文明遗产A. B. C. D.关联主干八国联军侵华寻找题眼依据“20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可知,时间是20世纪初;“任人摆布,仿佛奄奄一息,面临灭亡的边缘”反映了清政府已经沦

    15、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民族危机严重。这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有关错点诊断“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美国商品完全垄断中国市场”过于绝对化,而且也不符合20世纪初史实答案C拓展教材宽度甲午中日战争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进程(1)领导阶级转变为民族资产阶级。(2)探索内容:由器物上升到制度、思想等领域。(3)中华民族开始觉醒,更多的阶层投身于爱国救亡的行列。挖掘认知深度列强瓜分中国的方式(1)争做中国债主。(2)抢夺路权和矿权。(3)在中国争相开设银行。(4)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5)“门户开放”政策。考向二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救亡运动的高涨(1)创设新情境考查戊戌

    16、变法的内容和影响。(2)从历史反思角度考查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3)从家国情怀角度考查义和团运动的巨大功绩。(4)结合具体事例,考查武昌起义的首创精神。(5)从破旧立新角度考查辛亥革命的意义及对临时约法的评价。考题例证2 (2018江苏单科,8)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A.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C.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D.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关联主干辛亥革命的爆发和意义寻找题眼“光绪二十八年”是1902年,“要办路因为

    17、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指保路运动。四川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提供了条件,为推翻清王朝提供了条件错点诊断1851年,爆发太平天国运动;五四运动是1919年;国民革命始于1924年答案B拓展教材宽度客观认识清末“新政”清末“新政”的实施具有历史必然性。它虽然意在消除统治危机,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具有进步意义;虽然其中许多举措并未触及封建专制制度的根基,但对当时的中国仍具有进步意义。链接新教材辛亥革命的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

    18、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封建思想的牢笼,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感悟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与辛亥革命的关联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变革,生产关系的变革又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为辛亥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这些因素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考向三清末民初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从政策调整角度考查甲午战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原因。(2)利用统计

    19、数据或表格材料,考查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其原因。(3)从核心素养角度考查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原因和影响。考题例证3 (2017年11月浙江选考,8)据统计,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这一时期集中在上海的缫丝工业显著发展。这说明()A.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明显减少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C.贸易中心开始由广州转移到上海D.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关联主干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原因、特点和影响寻找题眼18951913年,民族资本主义不论是资本还是工厂数量都有显著增加,平均年增长率也很高。表

    20、明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次高潮错点诊断资本主义对华资本输出明显减少是在一战期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与材料内容不符;南京条约后,贸易中心开始由广州转移到上海答案D链接新教材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迅速的原因辛亥革命之后,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北京政府统一货币,金融业开始繁荣;由于欧战时西方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等原因,民族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农村也出现一些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挖掘认知深度北洋政府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1)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民营企业、华资银行大规模兴起,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其后的一

    21、段时间里,民族工业发展迅速。(2)19121916年,北京政府颁布的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八十多项,尽管这些法规和条例等大多仍停留在纸面上,但意味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合法地位。(3)该时期的民族工业发展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棉纺织业、面粉业等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从而奠定了近代中国乃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内产业的基本格局。考向四清末民初的思想解放潮流(1)引用文献材料,考查维新思想的特点及影响。(2)以同盟会的纲领为切入点,考查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内涵。(3)创设新情境,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评价。(4)从历史反思角度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考题例证4 (2019全国卷,29)1

    22、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A.主张国家至上 B.批判封建伦理C.反对西方民主 D.传播马克思主义关联主干新文化运动寻找题眼根据材料“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可知,陈独秀强调个人人格、个人之权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但中国传统道德政治却没有给予国民个人人格和权利,再结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的目的可知,其意在批判封建伦理错点诊断材料强调的是个人人格及个人之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陈独秀宣传的就是西方民主;陈独秀传播马克思主义是在十月革命

    23、后答案B挖掘认知深度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1)中西融合: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2)救亡图存:体现中国社会面临崩溃的民族危机,蕴含了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3)由理论到实践: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运动,推动了戊戌变法的实现。拓展教材宽度新文化运动的特点(1)以民主与科学为核心,批判封建正统思想,实质是实现民主政治。(2)有思想战线和文学战线两条战线,其目的是为实现民主政治而营造新文化氛围。(3)存在着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和对东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局限性。(4)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感悟核心素养家国情怀把

    24、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面对文明的碰撞,如何保护本国文化、繁荣世界文化是我们必须解决的时代课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地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题型6结构示意图类典例 (2018天一大联考阶段性测试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此处明确了图示的核心主旨摘编自周松青甲午战争与士大夫心态根据材料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

    25、依据)答案示例一论题:甲午战败加速了中国士大夫阶层价值观的分化。阐述:甲午战败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精神上都使中国受到了重大挫折,中国士大夫对这场挫折的反应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以抨击为取向的士大夫,他们不仅批评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也仇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径,体现了部分士大夫的消极心态;而以发奋图强为取向的士大大,不仅主张学习日本进行维新变法,更体现了对中国现实的正视。无论哪一种心态取向,都说明在甲午战败社会思潮的转型中,中国士大夫阶层价值观出现了分化。示例二论题:甲午战败使中国士大夫阶层尝试新的强国模式。阐述:甲午战败后,遭受到政治和精神双重挫折的中国士大夫阶层,虽然对战败表现出了不同的取向心态,

    26、但都体现了对民族危机的关注。其抨击型取向虽批评了洋务运动和体现了对日本的仇视,但这种批评和仇视,有利于中国尝试新的强国模式,从而为维新运动提供了可能。发奋图强取向更是体现了民族的觉醒,他们敢于提出向日本学习,要求进行维新变法,这也同样体现了中国近代化模式的新发展。总之,甲午战败使中国士大夫得以重新审视过去,而探索未来中国的新发展。(“示例”仅作阅卷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解题技法| 结构示意图类1.增分策略:结构示意图是一种比文字材料更形象的表现形式,反映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关联。具体步骤如下:(1)“审”:首先审图,要弄清图示包含的要素和表达的意思;再审注,注的内容对图起补充或解释的作

    27、用,如本图注“甲午战败后中国士大夫心态”,有助于理解图示的深层次寓意及解答题目。(2)“比”:比较图之间的联系,注意横向或纵向比较,通过比较分析把握历史事物的内在联系。(3)“联”:抓住图示中的文字、数据等关键信息,结合题干与教材的相关内容,以准确判断答题的重点和方向。2.清障点拨:一些历史图片或图示反映的历史事件并不完全符合历史,甚至与历史相反,很容易误导学生。审图和解读时要注意甄别,以免产生错误的认识。11899年美国照会英、德、俄、法、意、日等国,提出在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等的主张,1900年又补充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上述政策()A导致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B使清政府改变了对义

    28、和团的态度C扩大了美国在中国的权益D推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依据所学此时列强已经开始瓜分中国,故A项错误;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和义和团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中“在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等”是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体现,该政策主要是扩大美国在华的特权,故C项正确;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不是推进而是制约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D项错误。答案C2下面为某研究者收集的有关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社会影响的几段史料。(慈禧)太后抓住美国公使夫人的手哽咽地说进攻使馆是极大的错误。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在德军驻守区域,商店重新更名为“德吕”“德兴”“德隆”的比比皆是。1898年,梁启超

    29、等上书请废八股,时人闻之,如丧考妣并拟殴上书人。条约规定,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5年。据此可判断出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趋势是()A由半殖民地向殖民地逐步过渡B用西方民主与科学去唤醒民众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以抵御侵略D进行民主革命成为历史的必然解析自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趋势是逐步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故A项说法错误;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清王朝已经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已经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要挽救民族危机,就必须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因此进行民主革命成为历史的必然,故D项正确;B、C两项与题干信息没有关联,可排除。答案D3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30、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其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A立法服从于政治 B行政服从于司法C从人治走向法治 D民主政体臻于完善解析据材料中从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到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结合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的背景分析,目的是为了防止袁世凯的独裁,可见立法服从于政治的需要,故A项正确。答案A4晚清时期清政府实行专利制度,允许企业享有长时间生产经营垄断权。1912年北京政府规定专利保护期限最高为5年。后财政总长周学熙等为其所设公司申请30年的专利权时,未获批准。这反映了民国初期()A建立了系统完善的经济法制体系B经济立法鼓励工商业自由竞争C中央政府限制官营商业的发展D经济法规得以完全遵照执行解析材料只是


    注意事项

    本文(第6讲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