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复习题3.docx

    • 资源ID:16419142       资源大小:32.46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复习题3.docx

    1、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复习题31(2018无为中学月考)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卜算子 (南宋)刘克庄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想?_解析:句中有比喻,两句构成对偶。关于感想,与花开花落有联系,言之成理即可。答案:对偶、比喻。示例:花开花落终有时,“万物兴歇皆自然”;花开之际想花落,“劝君惜取少年时”。2(2018合肥一中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未展芭蕉 钱珝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

    2、被东风暗拆看。本诗突出的特点是连用了几个比喻,请任选一处分析其意蕴及表达效果。_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答题时先明确诗歌何处运用了比喻修辞,因为诗歌题目是“未展芭蕉”,而诗句并没有出现芭蕉这一意象,由此可知“芭蕉”是诗句中的“烛”“蜡”“芳心”“书札”的本体。回答其意蕴及表达效果时需要结合有关诗句,并紧扣比喻修辞的特点。答案:示例一:将未展芭蕉比作蜡烛。比喻非常新颖,点燃的蜡烛通常给人的感觉是红亮、温暖,这里却说未燃的蜡烛“冷”“绿”,“冷”使人感到那紧紧蜷缩的芭蕉上面似乎笼罩着一层早春的寒意;“绿”则给人美丽的联想。示例二:把未展芭蕉比成芳心未展的少女。在料峭春寒中蜷缩着

    3、“芳心”的芭蕉,仿佛是一位含情脉脉的少女,由于被寒意袭人的环境所束缚,只能暂时把自己的情怀隐藏在心底。“怯”字不仅生动地描绘出未展芭蕉在早春寒意包围中蜷缩不舒的形状和柔弱轻盈的身姿,还把未展芭蕉宛若少女娇怯羞涩的神情出神入化地传达出来了。示例三:将未展芭蕉比作未拆封的书札。未展芭蕉像是深藏着美好情愫的密封的少女书札,严守着内心的秘密。“会被东风暗拆看”,既准确地传达出大自然的微妙变化,又惟妙惟肖地写出了少女娇羞的情态,形神兼备,意味无穷。3(2018凤阳荣达复读学校质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山牵别

    4、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注】诗中提到的锦江、绵州、绵谷都是四川的三个地名。诗题中的“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在罗隐离开锦江,经过绵州回到绵谷后,蔡氏兄弟还在锦江。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对偶除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_答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人的感情赋予碧草白云,明明是诗人多情,沉醉于大自然的迷人景象,却说芳草像友人一样依依有情,似乎有意绊住马蹄,不让离去;美丽的云彩也像多情的友人一样殷勤挽留自己,有意把楼台层层遮掩,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寄托了对他们深深的怀念。 4(2018百校论坛第二次联考)阅读下

    5、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酒泉子 潘阆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这首词运用了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任选一种表现手法,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_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题干中已经给出了手法,只需按图索骥即可。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a.情景交融。钓鱼舟三三两两,悠然闲散;自由自在,雪白的芦花,雪白的鹭鸟,泛舟垂钓,以高洁、闲雅的景物描写表现词人对西湖的热爱,以及急于归隐的情感。b.虚实结合。起首两句写作者念念不忘西湖,终日登楼怅想,结尾两句写收拾鱼竿,急欲归隐西湖,抒现实情,是实;中间写

    6、景部分则是转入回忆,描摹往昔的西湖美景,写昔日景,是虚。5(2018合肥一中冲刺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_解析:这首诗写频频飞入草堂书斋里的燕子的情景。首句说茅斋的低矮狭窄,“熟知”,是就燕子而言的。连江上的燕子都非常熟悉这茅斋的低小,大概是更宜于筑巢吧!所以第二句接着说“故来频”。三、四两句就细致地描写了燕子在室内的活动:筑巢衔泥点污了琴书不算,还要追捕飞虫甚至碰着了人。诗人以明白如话的口语,作了

    7、细腻生动的刻画,给人以逼真的实感。答案: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言之成理即可)6(2018怀宁中学质检)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游月陂 程颢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

    8、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 _答案:反衬(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淙淙的泉声更突出了月夜的寂静。7(2018阜阳一中模拟)阅读下面的诗,回答后面的问题。盆池 韩愈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数瓶。且待夜深明月去,试看涵泳几多星。小池 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1)下列表述不当的一项是()A韩诗第二句“拍岸才添水数瓶”用夸张手法写盆池极小。B盆池的第三、四句写星月无法倒映于池中,从另一角度写出了池小。C小池诗中,泉曰“眼”,流曰“细”,“细流”

    9、前着一“惜”字,足见诗人情趣在于精细处。D读小池诗,联想“接天连叶无穷碧”诗句,同一诗人,笔法不同。(2)简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情画意的特点。_(3)简要说明盆池和小池在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_解析: (1)等到夜深,明月走掉,再看我这小小的盆池里能够“涵泳”多少颗星星?这就是说虽小却能“涵泳”许多星星。(2)先在脑中想象“蜻蜓立荷尖”的图画,再延伸开去,揣摩这幅画的意蕴。(3)对比鉴赏。一个是从大处去写,“天影青青”“涵泳几多星”;一个从小处去写,抓细节“蜻蜓立荷”。答案:(1)B(2)小荷、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立”,两物相依,将自然界的和谐美形容尽致,以自然界的无

    10、限生机照亮全诗。(3)盆池取材小,而诗人从大处落墨,以小见大,用大字面写小景致。小池则刻画精细,小荷蜻蜓浓缩为“盆景”,大中见小。8(2018河历中学期中)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南宋)辛弃疾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注】“高人”,指叶衡,即叶丞相,南宋主战派人物,很有才干。这首词上片画线句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_解析: 要联系词句内容具体说明艺术手法,答出“移情入景”或“化静为动”“拟人、比喻”等要点。答案: 画线句用了移情入景(或化静为动,或拟人、比喻)

    11、的手法,本是人望山,却说青山想要向叶丞相倾诉衷肠,如万马奔腾而来。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山之连绵,并借此含蓄地表达对叶丞相的倾慕之情,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指挥千军万马驰骋疆场的热切希望。9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处士卢岵山居 温庭筠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1)请赏析颔联与颈联在写景上的差异。_(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写景的含意是什么?请对此加以分析。_答案:(1)颔联写一路所见,是近景。意境高古、清幽(或“幽雅”)。颈联写入望的远景。景象阔大、幽渺(或“幽深”)。(2)这首诗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通过对卢岵处士山居景色的描写,反映卢岵生活的古朴和人品的高洁,以及作者的景慕之情。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舟行青溪道中入歙 (宋)方回【注】蕨拳,指蕨芽,其端卷曲,状如小儿拳头。(1)第一句中“欲动”二字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_(2)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答案:(1)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蕨芽欲展未展的形状和充满生命活力的情态。(2)这两句言浅意深,写作者荡舟缓行,细细观赏三百里青溪的优美风光,表现了作者陶醉其间的喜悦之情。夹岸桃花不仅是青溪的实景,也是暗用桃花源记的典故,把家乡比作世外桃源的仙境,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复习题3.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