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docx

    • 资源ID:16415716       资源大小:124.19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docx

    1、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第四课 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 原因、状态和趋势知识网络1.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范题精讲【例1】 (2004年辽宁、广东大综合,15)“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终日乾乾,与时偕行”的观点与“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反映了(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D.唯心论与形而上学的联系解析:本题是以古诗文作为试题载体考查有关知识,反映了高考试题材料多样化的特点。解答此类题目一要要求学生对古诗文原意作出准确的理解,并从中找出其反映的问题或原理;二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将选项与古诗文联系起来,从而确定选项的取舍。这体现了对

    2、学生较高的综合素质的能力要求。“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终日乾乾,与时偕行”体现了辩证法变化发展的观点;“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则是形而上学静止的观点。因而,两种观点体现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间的分歧。C符合题意,故选C。A、B、D均不符合题意,不应入选。答案:C【例2】 (2004年广东、广西,19)下列名言中,与“千里长堤,溃于蚁穴”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一夫当关,万夫莫开B.一叶落,而天下知秋矣C.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D.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解析:“千里长堤,溃于蚁穴”是讲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的辩证法道理,几个选项中只有D项是与题干包含同一哲理。答案:【例3

    3、】 (2004年广东、广西,23)两广自古产荔枝,荔枝营养丰富,清甜可口,但进食过多则易患“荔枝病”。这说明( )A.对荔枝的营养价值要一分为二地看待B.要注意适度原则C.美食都有潜在的危险性D.为防微杜渐,应尽量少食荔枝解析:此题从材料来讲,其主旨是荔枝营养丰富,好吃,但不能多吃,关键在进食过多易患“荔枝病”,从哲学上说明要坚持适度原则。正确答案是B。A、C、D均不符合命题意图,故不选。答案:试题详解高中同步测控优化训练(九)第四课 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A卷)说明:本试卷分为第、卷两部分,请将第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试题后括号内,第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

    4、钟。第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1.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表明,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B.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C.内因决定外因,外因反作用于内因D.本质与现象的关系解析:该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内外因辩证关系的理解。内因即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第一位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是第二位原因,它要通过内因对事物变化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内外因在事物发展中是同时存在、缺一不

    5、可的。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判断,B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第一性”与“第二性”,哲学上是从“本原”与“派生”的意义上使用的,即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而唯心主义则相反。在内因和外因的关系中,既不存在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又不存在谁起决定作用谁起反作用的问题,也不存在谁是本质的问题。答案:B2.人民日报载文指出,20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是战略资源,抓住机遇就可以实现快速发展、超常规发展、跨越式发展。机遇是我国实现发展的( )A.内因,即内部矛盾B.外因,即外部矛盾C.决定因素D.唯一因素解析

    6、: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内外因的含义。机遇是外因,故B正确。C、D违背了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是错的。答案:B3.改革要从实际出发,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循序渐进,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改革要循序渐进”就是要求我们( )A.正确认识和处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B.看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C.要重视内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D.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解析:循序渐进就是要一步步地走,注重积累,故体现的是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选A。B、C、D都不符合题意。答案:A4.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因为缺陷常常给我们以提醒,而优势却常常使我们忘乎所以。这段话说明( )A.矛盾双

    7、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意识对客观事物有反作用解析:“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说明优势和劣势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强调的是矛盾双方的转化,故选B。答案:B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草原西端的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20年前还是水草丰美的地方。而今,这里的牲畜超载至少50%,辽阔的草原成了满目赤野、草色难觅之地。为生活所迫的牧民,向自然进行了近乎毁灭性的索取。据此回答57题。5.20年前还是水草丰美的地方,由于为生活所迫的牧民向自然近乎毁灭性的索取,变成了满目赤野、草色难觅之地。可见(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规律是客观的,违背客观规

    8、律就要受到惩罚 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不可分割的 人们的意识总是来源于物质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矛盾双方相互转化和规律客观性的认识。草原由“水草丰美”到“满目赤野”的变化是过度放牧导致的,故符合题意;过度放牧也是违背客观规律的,故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A6.增加牲畜数量是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但牲畜严重超载就会造成满目赤野、草色难觅。这说明( )A.只要有量变,就一定会引起质变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量变是事物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显著的、根本性的变化D.事物内部结构的变化也能引起质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质量互变原理

    9、的理解和应用。由于牧场超载严重,造成草原满目赤野,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从而引起质变的结果,故选B。A观点错误,C、D不符合题意。答案:B7.近年来,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借鉴外旗经验,号召牧民圈养牲畜,退牧还草。这样不仅缩短了牲畜饲养周期,提高了牧民收入,而且也使牧场休养生息,生态改善。这说明( )A.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B.联系具有条件性C.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D.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联系是有条件的这一原理的理解。本题讲的是由于退牧还草,使牧民增收、草场改善、生态恢复。因此,A、D两项不符合题意,C项观点错误。故选B项答案:B8.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

    10、变化发展的源泉是( )A.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变化发展B.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事物变化发展C.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变化发展D.事物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推动事物变化发展解析: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故选C。答案:C9.老子云:“图(注:打算)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注:开始)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句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A. B. C. D.解析:做此类题目的关键是首先要

    11、理解题干讲的是什么意思,能够抓住它的关键点。此题的关键点在难从易开始、大事从细事开始,主要强调量变。故选A。答案:A10.适应21世纪需要的人才,应具备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从哲学上讲,这一共识符合( )A.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B.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C.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D.认识来源于实践的观点解析:适应21世纪人才需要,强调发展应具备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强调联系的全面的观点。故选B。答案:B11.下列说法中强调内因作用的是( )A.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B.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C.顺境中的道德是自控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D.医

    12、术高明的医生将危重病人抢救脱险解析:A、B、D强调的都是外因,只有C强调了内因的作用,故选C。答案:C12.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在于( )A.量变是外因引起的,质变是内因引起的B.量变速度慢,质变速度快C.量变的范围大,质变的范围小D.量变不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质变则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解析: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质变和量变的含义,只有D才是二者的本质区别。答案:D13.同为京都议定书的缔约方,各国的态度和目的也各不相同。如韩国和阿根廷自愿承诺限排或减排目标,它们都是减排目标全球化的推进者。而墨西哥、巴西以及最不发达的非洲国家则希望尽早实施京都议定书,把排污权贸易作为获取外汇的渠道,给本国带来经

    13、济收益。这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矛盾的特殊性B.对立统一规律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质量互变规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同为京都议定书的缔约方,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其目的也各不相同,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故选A。答案:A14.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要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把寻求突破和日积月累结合起来,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努力取得更多更好的创新成果。”上述要求符合的哲理是(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办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 既要重视量的积累,又要促成事物飞跃A. B.C. D.解析:把创新热情和科学态度

    14、结合起来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突破”“超越”体现了发展的观点。日积月累体现了质变和量变的关系。答案:C为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西部地区正在有计划、分步骤地抓好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工程。据此回答1516题。15.从辩证法角度看,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A.体现了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C.正确处理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D.是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6.之所以要“有计划、分步骤”地还林还草,是因为( )A.要保持事物的性质,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B.事物的发展最终要通过质变实现C.没有一定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质的飞跃D.量变比质变更重要解析:本组题

    15、以改善生态环境为背景设置,考查学生对相关哲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第15题,A、C不符合题意,排除;B是唯物论的内容,不符合题干设定,排除。故选D。第16题,“有计划、分步骤”强调的是量的积累的重要性,故选C。答案:15.D 16.C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据此回答1720题。17.事物最终会实现发展是因为( )A.有矛盾的存在B.量变必然引起质变C.新事物不可战胜D.主要矛盾决定的解析:新事物具有远大的发展前程,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所以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故选C。答案:C18.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表现为( )A.直线上升B.曲折的但没有反复的趋势C.跳跃式发展D.在曲折中的

    16、前进和上升解析: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故选D。答案:D19.从矛盾角度讲,曲折性是因为( )矛盾的客观性 矛盾的复杂性 矛盾双方斗争的力量变化呈反复性 新事物力量弱小A. B. C. D.解析:“从矛盾角度”讲,应排除;而矛盾的客观性不是曲折性的原因,应排除。故选B。答案:B20.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应该( )A.坚定信念,居安思危B.趋利避害,回避曲折C.坚持物质和意识的统一D.满腔热情支持新事物成长解析:前进性要求坚定信念,曲折性要求“居安思危”,故选A。答案:A21.“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改革会使人人受益”“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两句话所

    17、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C.矛盾主要方面规定着事物的性质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解析:“改革会使人人受益”,同时又“伴随着眼泪和痛苦”,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故选B项。A、C、D三项答非所问。答案:B22.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先因后果、彼此制约的,都处在因果链条的联结之中,没有原因就不会有事物发展的结果。事物发展的原因是指( )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 矛盾 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这两对矛盾 主观对客观的反作用A. B. C. D.答案:D23.内部矛盾是这样推动事物发展的( )A.通过支配外部矛盾B.矛盾双方相互斗争,使双

    18、方地位发生变化C.通过支配次要矛盾D.内部矛盾作为新事物最终战胜旧事物解析:矛盾着的双方相互斗争,使得双方地位发生变化,事物的性质也就随之发生变化,故选B。答案:B24.对外因应这样认识( )A.外因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B.事物发展都有一个外因C.外因有时与内因联系不密切D.外因作用有时会超过内因解析:B、C、D三项观点错误,均应排除。故选A项。答案:A25.一天,一只乌鸦看到一群白鹅在河中洗澡,心想:怪不得白鹅的羽毛这么洁白,我若天天洗澡,也必定会变得雪白。于是,下决心每日来河边洗澡。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乌鸦还是乌鸦,身上还是黑的。乌鸦之所以不能洗成白的,是因为( )A.外因在事物的发

    19、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乌鸦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洗白B.乌鸦羽毛是黑色的,这是客观规律,不能改变C.内因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D.乌鸦的方法不对,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内外因关系的理解与运用。A夸大了外因的作用,错误;B题干中未体现;C正确表达了内因的决定作用;D观点错误。答案:C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8分)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

    20、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胡锦涛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讲话体现了哪些唯物辩证法思想?解析:体现了哪些辩证法观点,首先要想到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参考答案:(1)“全面发展”体现了全面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2)“协调发展”体现了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3)“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了发展的观点。27.(8分)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越来越表现

    21、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竞争。加速科技创新和进步,提高我国科技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1)上述要求体现了哪些哲理?请简要说明。(2)联系青年学生实际,谈谈树立科技创新意识的重要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加速科技创新和进步,提高我国科技水平的哲学认识和思考。创新既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正确发挥,也体现了对客观规律的尊重,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也可以结合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之间的关系进行认识和理解。问题(2)的回答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教材中所学的知识,注意回归教材,结合本题材料规范地组织答案。参考答案:(1)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科技创新就

    22、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冲破一切旧思想的束缚,敢于提出和解决新问题,做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结合。体现了发展的观点。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有科技创新,才能提高我国科技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体现了认识无限发展的道理。没有认识的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就不会有科技的发明和进步。(2)科技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是青年学生自我完善和发展,将来更好地报效祖国和人民的需要。28.(8分)辨析: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说明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参考答案:(1)内因,即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把扩大内需作为促进经济增

    23、长的基本立足点,体现了内因的决定作用。题中观点看到了这一点,是正确的。(2)外因,即事物的外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促进经济增长,不能忽视出口和利用外资。题中观点忽视了外因的作用,是不全面的。(3)既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又要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才是正确的、科学的态度。因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29.(14分)黑格尔在小逻辑一书中曾讲了一个生动的故事,书中写道:“一个农夫当他看到他的驴驮着东西愉快地走时,他继续一两一两地不断增加它的负担。终于,驴子担负不起这重量而倒下了。”这个故事所包含的哲理是什么?请简要说明。解析:该寓言故事体现

    24、了质变和量变辩证关系原理。答题关键是理解寓言的寓意。答题的时候原理表述要完整、全面,而且要联系实际进行分析,最后要从方法论上进行扩展。参考答案:(1)这个故事包含了量变和质变相互关系的原理。(2)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运动的两种状态。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先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农夫的做法错在没有认识到质变总是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没有正确认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没有把握好度。30.(12分)中国共产党已经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80多年的历程。从中国共产党成立那一天起,它就注定要在风雨中发展壮大,因为它

    25、要推翻的是个反动力量十分强大的社会制度,它要建立的是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制度,因此,风风雨雨在所难免。但是,因为它代表的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民的利益,党旗总能历风雨而弥艳。阅读材料,运用哲学知识回答:(1)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历程中,风风雨雨在所难免?(2)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风雨中,为什么党旗总能历风雨而弥艳?解析:新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辩证法认为,新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总趋势是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上升运动、前进运动,是新事物逐渐战胜、代替旧事物的过程。因此,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是,这绝不是说新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一帆风顺的。相反,在具体阶段、具体环节上,新事

    26、物的存在和发展总是呈现出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特征。因此,新事物存在和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参考答案:(1)中国共产党属于新事物,它要推翻的社会制度是一种旧事物。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一般要经过艰难曲折的过程。这是因为:第一,新事物的成长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第二,旧事物不会自行灭亡,为了维护其自身的地位,它总是极力扼杀和摧残新事物,阻止新事物的成长壮大;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里,人民群众对新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在党的80多年的历程中,风雨在所难免。(2)因为中国共产党属于新事物,它的纲领和主张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因而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止它的成长壮大;它要建立的新制度具有旧制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要建立的新制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必然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所以,在80多年的历程中,党旗总能历风雨而弥艳。


    注意事项

    本文(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