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基于单片机的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docx

    • 资源ID:16397565       资源大小:1.10MB        全文页数:7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基于单片机的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docx

    1、基于单片机的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摘要:当代科技日新月异,社会正处于科技联系实际、改善生产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阶段。观察以往的大棚,主要靠人工来处理一切问题,但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急剧增加,传统的温室管理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传统的温湿度数据采集主要靠人工、任务繁重、效率低下、劳动成本高。针对传统的环境参数检测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布线复杂、维修困难。采用单片机与无线通信相结合的技术,设计出一套环境参数无线监测系统,实现大规模大棚温室环境参数的监测与控制。该系统分为三大部分:终端监控模块,中心控制单元模块以及上位机模块。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测试点灵活布置等众多优点。关键词:单片机;无线通信;

    2、温湿度;监测与控制A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Micro-Controller Unit in GreenhouseAbstract:Society is in an important stage that improving mode of produ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by us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ontemporary. Observed in the past greenhouses, people mainly have dealt w

    3、ith all problems by manual, but with the sharp increase in labor costs, this traditional greenhouse management model was facing a huge challenge. Traditional data collection for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mainly depended on the labor, leading to number of problems like heavy task, inefficient, labor c

    4、osts higher and so on. According to the environmental parameter monitoring requirements in greenhouse, a wireless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system for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s developed. It over comes the disadvantages of wired monitoring system, such as complicated wiring and difficult maintena

    5、nce. The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in every greenhouse were measured and controlled by micro-controller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of the monitoring system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eloped monitoring system has the following features, such as simple structure,

    6、 high reliability, good extensibility and flexible configuration. It can control and adjust automatically the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in every greenhouse, and has project practicality and vendibility.Keywords:the micro-controller uni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monitoring an

    7、d controlling第1章 绪论本章主要通过简单阐述大棚温室系统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大棚温室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来深入了解本课题研究的对象基于单片机的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温度和湿度是两个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比如说天气温度过高时,人们会使用一些外部工具如空调、电风扇等来降温;冬天时,会穿上厚厚的毛线衣保暖;夏天下暴雨前,空气湿度会突然增高,此时人们会感到很闷和压抑;秋冬季节湿度过低又会使得皮肤干燥皲裂。这样的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问题,都是由于某些情形下不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引起的。但是,不仅在生活方式上,温湿度与人们息息相关,在农业生产

    8、中,温湿度也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随着当前反季节、异地区的蔬菜瓜果被大面积种植,大棚种植技术也在蓬勃发展。以前在夏天才能吃到的西瓜,如今一年四季都可以享用,同时在炎炎夏日时也可以吃上新鲜冬季时令菜。这些成果都得益于大棚温室种植技术,在现代化的温室大棚中,通过人工的对大棚温室中温湿度、阳光、营养物质、二氧化碳等各方面条件精确控制,可以在模拟出各种自然环境,以此来种植相应的蔬菜瓜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这些反季节,异地区的蔬菜瓜果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然而在另一方面,大棚温室的规模升级却遇到了巨大的阻碍。传统的大棚温室靠人工来进行采集和调节这些环境参数,这样不仅效率

    9、低,而且人工成本相对较高,随着目前劳动力成本的越来越高,使的大棚生产利润越来越低,许多温室主人面临着艰难的选择。要么花费昂贵的价钱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要么直接转行。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本课题旨在改善这种传统模式下过时的的大棚温室生产方式。传统的环境监测体系大多是使用有线传输数据的,这也就导致安装拆卸的不方便、故障时维修难度大和维护成本过高的缺点。另外,以往的传感器在采集数据时的灵敏度过低,易损坏。针对种种难题,本课题设计了一套全新的大棚控制系统,运用无线传感网络解决有线传输的问题,同时使用更先进的温湿度传感器来代替以往的传感器,同时新增了上位机控制系统,摆脱以往手动控制的繁琐

    10、,直接在电脑上控制升降温、增除湿,实现操作简便灵活的目标,使整个系统更加智能化。但由于毕业设计的实际情况,本设计只选择对温度、湿度这两个量来测量和控制。1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趋势总体来说,国内在大棚温室种植技术方面起步晚,发展快,虽然核心技术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但是通过近十多年来国内众多科技人才的不断努力,国家的大力扶持,国内大棚温室技术也在飞速发展,稳步提升。1.2.1 国内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国内开始引入地膜覆盖技术,对保温保湿起到一定的作用,现在农村的水田育苗仍在使用这项技术。在7080年代期间,国内出现了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在90年代初,大棚种植逐渐向规模化、

    11、产业化发展,与此同时,国家科学技术水平也有了巨大的提高。随着近些年来,国家相关科研项目的启动,大棚温室的建设面积不断扩大,设施水平不断提高。在国内,目前有两种大棚温室应用最广: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北方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以保温目为主的日光温室居多;在南方,由于季风原因,夏季高温多雨,因此以解决防雨降温问题的塑料大棚为主。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国大棚温室面积已达300多万公顷,占世界总面积的3/4 ,总面积位居世界第一。不过在这里面,真正采用高科技的大型连栋温室在我国仅有400多公顷,占总面积的0.013左右。中国大棚种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任重道远。1.2.2 国外的研究现状及趋势20世纪70年代以

    12、来,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大力发展大棚温室产业,尤其在以荷兰、美国、加拿大为主的发达国家中,其在设备标准化、新型覆盖材料开发与应用技术、环境综合调控等诸多方面都掌握有先进的技术,在温度、湿度、水、肥、阳光方面实现了高度智能化。目前国外大棚温室在逐渐向智能化、网络化、节能化和低成本方向发展2。1.3 课题要实现的目标本课题旨在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通过多个的传感器采集大棚内空气温度和湿度,建立无线传感网络实现数据无线传输,在电脑上直接对棚内温湿度进行调节,设计一个比当前大棚系统更简便有效智能化的人工控制系统。第2章 系统总体设计2.1 系统总体设计温室大棚环境参数监测系统的结构如图所

    13、示。它包括各终端部分、中心控制单元、上位机三部分。每个终端一方面负责采集温度、湿度参数,经无线发送模块上传这些参数到中心控制单元;另一方面负责执行上位机发送来的指令,实现对这些参数的调整。中心控制单元一方面负责汇总各终端采集的数据,把它上传至上位机;另一方面接收来自上位机的控制指令,把它传送给各终端,从而实现对各终端环境参数的调整。上位机负责各终端环境参数的收集汇总、处理及显示,并根据这些参数发出各种控制指令。串行通信电路部分负责把下位机电平和上位机电平进行转换,实现它们之间的通信。图2-1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图2.2 中心控制单元模块中心控制单元由无线通讯模块和串行通讯模块组成,无线通讯用于单

    14、片机之间通讯,串行通讯用于与上位机通讯。图2-2 中心控制模块设计图2.2.1 单片机方案选择单片机全称单片微型计算机,市场上很多型号,不同型号的单片机其功能、特点也各有所不同,选择一种合适型号的单片机会使系统设计事半功倍。另外在最小系统中,时钟脉冲靠晶振输出,起到定时或计数的作用。理论上晶振的频率越高,则系统所能输出的时钟频率越高,单片机的运行速度也会越快,但在实际应用中,选择一个与单片机性能相匹配的晶振才最恰当的。单片机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4年1976年):单片机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单片机因工艺条件限制,采用双片的形式,并且功能简单。例如仙童公司生产的F8单片机,

    15、只包含1个8位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64字节RAM(Random Access Memory,数据存储器)和2个并行口。第二阶段(1976年1978年):低性能单片机阶段。这个阶段的单片机,内部已集成了1个8位CPU、并行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口、8位定时器/计数器、小容量RAM和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程序存储器)。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英特尔公司生产的MCS-48系列单片机。第三阶段(1978年现在):高性能单片机阶段。这个阶段的单片机一般都具备多级中断系统、1

    16、6位的定时器/计数器、串行口、并行口、RAM和ROM的容量大大增加,最大可扩展到64KB(Kilobyte,千字节),有些还带有数模转换器。典型代表有英特尔公司的MCS-51系列单片机和美国ATMEL公司的AT89C52系列单片机。第四阶段(1982年现在):高位单片机阶段。在这个阶段,一方面发展和完善8位单片机,另一方面研究更高位的16位、32位单片机及专用单片机。如英特尔公司推出的16位单片机MCS-96系列,其中断处理达到8级、8KB的ROM、232B的RAM、多通道10位数模转换器、高速输入/输出口等等3。目前市场上的单片机有很多种型号,在综合考虑之下,决定在本设计中选用功能强大、价格

    17、适宜、由ATMEL公司生产的AT89C52系列中的STC89C52RC单片机。下面是它的硬件结构介绍:、微处理器(CPU):8位的CPU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大部分,此外增加了面向控制的处理功能,可以处理字节数据和进行位运算。、数据存储器(RAM):片内RAM512B,用来存储程序运行周期中的工作变量。片外RAM最大可扩展到64KB。、程序存储器(ROM/EPROM):片内ROM 8KB,EPROM 2KB,里面存放应用程序和固定常数。片外ROM最大可扩展到64KB。、中断系统:具有8个中断源,分别为外部中断0、定时器0、外部中断1、定时器1、串行口、定时器2、外部中断2、外部中断3,四级中断优

    18、先,与MCS-51单片机的4个中断源和二级中断优先兼容。中断系统的作用是使CPU能实时的处理单片机内部或外部随机发生的事件,假如没有中断系统,单片机对内部或外部事件的处理只能采用程序查询方式,即CPU需要不断查询是否有事件发生,那么会导致CPU无法对发生的事件做出及时处理。、定时器/计数器:具有3个16位的定时器/计数器,分别为定时器0、定时器1、定时器2,具有8中工作方式,与MCS-51单片机的2个定时器/计数器,4种工作方式兼容 。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主要用来对外来脉冲进行计数和产生精确的定时。、串行口:一个异步通信串行口,可通过定时器软件实现多个串行口。串行口主要用于单片机双机、多机、

    19、单片机与电脑之间的通讯。例如在本系统中,单片机之间的通讯采用的是无线通讯,没用到有线的串口通讯;而单片机与电脑之间的通讯则采用了串口通讯。、特殊功能寄存器:4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单片机中CPU采用特殊功能寄存器的集中控制方式实现对各种功能部件的控制,特殊功能功能寄存器本质上是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片内RAM单元,它们中部分能进行位寻址和字节寻址,部分只能进行字节寻址。、I/O口引脚P0口:双向8位三态I/O口,可做地址/数据线复用,也可做通用I/O口使用,可驱动8个LS型TTL负载。P1口:8位准双向I/O口,只能作为通用I/O使用,可驱动4个LS型TTL负载。P2口:8位准双向I/O口,可做通用

    20、I/O口使用,在扩展外部存储器时,也可作为高8位地址总线使用,可驱动4个LS型TTL负载。P3口:8位准双向I/O口,可做通用I/O口使用,但常使用它的第二功能,可驱动4个LS型TTL负载。P4口:P4.0P4.3是附送的四个I/O口。、电源引脚两个电源引脚,分别是:VCC:接+5V电压,VDD:接地。、控制引脚4个重要的控制引脚,它们分别是:RST/VPD(Reset,复位):RST是复位信号的输入端,在单片机工作周期中,于此引脚上持续加两个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就可以使单片机复位。正常运行时,此引脚的电压为0.5V低电平。VPD是本引脚的第二功能,即备用电源引脚,当电源引脚(VCC)发生故

    21、障时,此引脚自动上+5V高电平,为内部RAM提供备用电源,保存RAM中的信息,令单片机在上电后能正常工作。ALEPROG(Address Latch Enable/Programming,地址锁存/编程):ALE为低8位地址锁存信号,单片机正常工作时,该引脚不断输出正脉冲信号,因此可以用来判断单片机芯片的好坏。PROG位该引脚的第二功能,对片内EPROM型的单片机编程时,此引脚为编程脉冲输入端。PSEN(Program Strobe Enable,程序选通):此引脚为程序存储器允许输出控制端,在单片机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时,连接外部程序存储器的OE(输出允许)端,输出负脉冲信号,作为外部程序存储

    22、器的读选通信号。EA/VPP(Enable Address/Voltage Pulse of Programming ,地址使能/编程脉冲电压):EA为内外程序存储器选择控制端,当它为低电平时,只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高电平时,从内部程序存储器开始访问,之后转到外部程序存储器。VPP为第二功能引脚,对EPROM型单片机固化编程时,施加较高编程电压的输入端4。2.2.2 无线传感器方案选择本课题一改以往布线式系统设计,借用无线传感网络达到远距离无线传输的目的。实现无线传输的途径有很多,例如红外线、激光、微波、无线电波等等。红外传感网络抗干扰能力弱,儿激光和微波无线传感器的价格相对偏高,所以在本设计

    23、中采用的是价格适宜、抗干扰能力强的无线电波类传感器。无线电波类传感器的典型代表是Nordic生产的RF系列无线传感器,所以最终决定在本设计中选用RF2401SE这种低功耗、高性能、抗干扰能力强的无线传感器。、2.4GHz全球开放ISM频段使用免许可证。、最高发送/接收速率1Mbps,GFSK高效调制机制,抗干扰能力强。、125个频道可满足调频通信和多点通信需要。 、内置CRC验证检错和多点通信的地址控制电路,可实现无线网络通讯。、低功耗、高性能,内置稳压电路,工作电压3.65V。、配备天线棒,信号传输距离远,空旷地带传输距离50100m。VII、配置字占用15字节,主要由带数据宽度、地址宽度、

    24、地址、CRC者四部分组成,只需改变最低一个字节的内容即可实现收发模式切换。I、四种工作模式分别由PWR_UP、CE、CS三个引脚控制:表2-2-2 RF2401SE四种工作模式工作模式收发模式配置模式关机模式关机模式PWR_UP1110CE100-CS010-IX、RF2401SE收发模式有两种,分别是Shock-Burst TM收发模式和直接收发模式,具体收发模式由器件配置字决定,本设计中采用Shock-Burst TM收发模式,因为在该种工作模式下,系统编程会变简单,且稳定性更高5。2.2.3 串行通讯方案选择本设计中的下位机与上位机之间的通讯实质上是指单片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讯,通讯的本质

    25、是数字信号以高低电平的形式在数据线上传输。单片机串口输出电平为TTL(Transistor Transistor Logic,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平,直接以这种TTL电平方式传输数据时,抗干扰性弱,传输距离短,为了提高串行通讯的可靠性,增大通讯距离,可以采用RS-232-C来增强串口通讯稳定性和可靠性。RS-232-C是美国电子工业协会制定的串口通信协议,其信号电平采用负逻辑,逻辑“0”的电平为+5V+15V,逻辑“1”的电平为15V5V,但由于其有2V的噪音容限,所以实际应用中能识别的逻辑“0”最低+3V,逻辑“1”最高3V。RS-232-C最高传输速率20Kbps,传输距离最远1.515

    26、m8。RS-232-C标准接口有25根线,其中常用的有9根线,分别为6根联络控制信号线、2根数据线、1根接地线。本设计中只用到后面3根线:、TXD(Transmitted Data,数据发送线):通过该线发送串行数据。II、RXD(Received Data,数据接收线):通过该线接收串行数据。、地线。在进行TTL电平转换时有两种方案,一种是通过运算放大电路实现电平转换,另一种是利用专门集成芯片来实现电平转换。本课题采用第二种方式,用到的为MAX232芯片。MAX232芯片是MAXIM公司生产的同时具有接收器和驱动器的IC芯片,内置电压变换器可以将+5V电压转换成RS-232-C电路所需要的1

    27、2V电压。图2-2-3 MAX232芯片引脚图上图中MAX232芯片总共有16个引脚:第16为电压转换引脚,之间对应接入1uF的电容;第1114脚和第710脚构成两组电平转换电路,本系统使用了第二组;第15、16脚为电源引脚,接+5V电压6。2.3 终端监控模块终端监控模块主要由数据采集模块、LED控制模块和液晶显示模块组成,数据采集模块使用温湿度传感器多点采集温湿度数据,LED模拟控制模块由上位机来控制,液晶显示模块实时显示各地各点实时温湿度。图2-3 终端监控模块结构图2.3.1 温湿度传感器选择温湿度数据采集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关键部分,选择一个好的方案测量温度、湿度,是温湿度数据采集系统成

    28、功的关键。最早的时候,温度、湿度主要通过温度计、湿度计来测得,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开始出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封装在一起的温湿度传感器。在这个系统的设计过程中,传感器的选择出现了两种方案:、使用不同的传感器分别测量温度和湿度,如采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来测量温度,HS1101湿度传感器测量湿度。、使用封装好的温湿度传感器,如采用DHT11温湿度传感器同时采集温度和湿度。在这两种方案中,总体价格相近时,选择第一种方案会使得测量精度更大,测得的数据更精确,但同时在系统设计中,占用的单片机资源也会相应的增加,另外由于在本系统中,两种方案的传感器所测得的数据均能满足大棚要求,通过综合考虑最

    29、终决定选择方案二。DHT11的温度测量范围050,测量精度2,分辨力1。DHT11的湿度测量范围2090%RH,测量精度2%RH,分辨力1%RH。DHT11的供电电压35.5V,本设计中使用5V标准电源电压,采用USB供电。DHT11为数字温湿度传感器,包含一个电阻式感湿元件和一个NTC(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负温度系数)测温元件,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快速响应、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高等众多优点。是一类数字化温度传感器,其信号传输距离超过20m,使其尤其适于大棚温室中的温湿度测量6。2.3.2 液晶显示屏选择在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中,总共有两个显示系统,

    30、一是下位机系统中的液晶显示系统,二是上位机系统中电脑界面上的文本框数据显示,它们都是必不可少的,但作用却有所不同。上位机系统中的数据显示是为了操作者在办公室进行继电器控制时就可以清楚明了的知道哪里温湿度需要调节,下位机系统中的数据显示是为了操作者在大棚内任意地方都可以清楚的观察到此地实际温湿度。温湿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为两个2字节的数据,高字节为整数部分,低字节位小数部分,目前低字节都为零。而1602型号的液晶显示屏刚好可以显示两行16字节数据,刚好适用于这里的液晶显示,所以最后决定在本设计中选用LCD1602这种功耗低、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的液晶显示屏。下面是LCD1602的一些参数介绍:、

    31、电源电压5V。、内置192种字符(32个510点阵字符和160个57点阵字符)。、64字节自定义字符。、有正显、半透及STN三种显示方式。、底部LED背光方式。、具备4位和8位的两种并口通讯方式,本设计中选用第二种方式。、LCD1602引脚简要介绍:VEE(第3脚):液晶显示器对比度调整端,接地时对比度最强,相反接正电源时最弱,当对比度过高时会产生“鬼影”,在使用中可以通过接入一个10K的滑动变阻器来调整对比度,使显示器显示效果达到最佳。RS(第4脚):寄存器选择端,通过高低电平分别选择相应的数据或指令寄存器。R/W(第5脚):信号读写,高电平时进行读操作,反之,进行写操作。E(第6脚):使能端,当此脚由高电平跳变成低电平时,液晶执行命令。D0D7(第714脚):8位双向数据线,用于数据输入/输出。2.4 上位机界面设计在本设计用到的上位机界面采用VB来编程,主要因为本设计界面结构简单,且不需追求美观养眼,更重要的是VB编程语言简单易懂。在上图中,左边的“设置框”中包含串口号、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以及一个显示“打开串口”的按键,右边“数据信息”框中包含一个接收数据的文本框、4个控制按键、还有三个功能按键:清空接收数据、保存、退出程序7。图2-5 上位机操作界面第3章 硬件部分电路设计3.1 单片机最小系统硬件电路设计下图中的最小系统包括一个


    注意事项

    本文(基于单片机的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