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地理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单元测试A4.docx

    • 资源ID:16362901       资源大小:425.55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地理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单元测试A4.docx

    1、高中地理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单元测试A4高中地理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单元测试A4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选择题组5月10日15时6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遥感卫星十四号”送入太空。“遥感卫星十四号”主要用于科学实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级防灾减灾等领域。1“遥感卫星十四号”发射成功时,地球运行在图中的位置是( )。A a段 B b段 C c段 D d段2“遥感卫星十四号”发射成功时,德州市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A 昼长夜短 B 昼夜平分 C 昼短夜长 D 极昼现象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表示,“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的深空探测正式启动。据此

    2、回答:3“嫦娥一号”卫星将直接执行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探测、月表化学元素与物质探测、月壤厚度探测等项科学任务。该探测技术属于( )。A 遥感技术 B 地理信息系统 C 全球定位系统 D 数字地球4下列有关月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是因为其自转周期长 B 月相的变化说明月球的形状也在变化C 月岩中富含地球上没有的能源3He D 21世纪人类将首次登上月球取样观测埃塞俄比亚东北部阿法尔地区,自2005年两座火山喷发后,就形成了不到1千米的裂缝,但迄今裂缝全长已达60千米,最宽处达8米完成下题5下列地区中地壳最薄的地方是()A 马里亚纳海沟 B 青藏高原 C 夏威夷火山岛 D 西太

    3、平洋岛弧链6阿法尔地区的裂缝形成于火山喷发之后,其火山组成物质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A 地壳 B 地幔 C 地核 D 岩石圈7火山喷发诱发地震,附近海域上人们的感受是()A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 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C 只有上下颠簸 D 只有左右摇晃下表为两个不同日期我国甲、乙两城市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观测数据表。据此完成以下问题。10月22日M日昼长正午太阳高度昼长正午太阳高度甲11小时13分钟471413小时55分钟7828乙11小时30分钟561613小时20分钟87308甲城市与乙城市的纬度差约为()A 7 B 8 C 9 D 109M日最可能为()A 1月22日 B 2月

    4、22日C 4月22日 D 6月22日10天文辐射是指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主要取决于日地距离、太阳高度和白昼长度。下列选项中,天文辐射最少的是()A 10月22日的甲城市 B M日的甲城市C 10月22日的乙城市 D M日的乙城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西五区)于当地时间11月5日14时发布:太阳风曾以每秒100克的速度剥离火星大气此前有研究表明火星大气稀薄,在火星山丘斜坡上有一种“奇特沟壑”(如图),沟壑中有水流沉淀形成的水合盐类矿物据此完成下题11火星属于()总星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A B C D 12火星与地球()A 表面温度相近 B 公转轨道共面 C 自转周期相同 D 大气成分相似

    5、13火星上“奇特沟壑”的形成,类似于地球上的()A 岩浆活动 B 地质构造 C 变质作用 D 侵蚀作用14该新闻发布时,北京正值()A 凌晨 B 上午 C 中午 D 下午为了响应全民健身的号召,甲城镇设计了一条健身线路,如图所示。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5这条健身线路的最大相对高度约为()A 299 m B 399 mC 499 m D 501 m16M处的地形名称及适合在该地区开展的运动是()A 瀑布低空跳伞B 山谷攀岩C 陡坡低空跳伞D 陡崖攀岩17在A、B两个休息亭休息的人与N点之间的通视情况为()A 两个亭都能B 两个亭都不能C A亭能,B亭不能D A亭不能,B亭能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6、18图中的北京(3954N,11623E)位于纽约(4043N,74W)的()A 西南方向 B 东南方向C 西北方向 D 东北方向19新加坡(122N,10345E)与我国北京南北相距约为()A 4 300 km B 1 500 kmC 4 500 km D 2 800 km下表是在理想条件(不考虑大气的影响,地球为正圆球)下地球不同纬度地区在二分二至日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日总量(J/cm2)变化状况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造成同一纬线上太阳辐射量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黄赤交角的存在B 公转速度的变化C 自转速度的变化D 日地距离的变化21造成6月22日70N比12月22日70S太阳辐射

    7、量小的主要原因是()A 黄赤交角的变化B 公转速度的变化C 自转速度的变化D 日地距离的变化二、单选题22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全国高考时间由每年7月的7、8、9日,提前到每年6月的7、8、9日。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及考试阅卷的组织工作带来很大影响,社会各界要求将高考时间提前的呼声日趋强烈。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其最主要原因是( )A 受锋面雨带的控制 B 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C 受气旋活动的控制 D 受印度低压控制23夏至时,北京地区的日出和日落的方向为()A 东升西落 B 西升东落 C 东北升西

    8、北落 D 东南升西南落24今年华山中学举办校运动会期间(11月1517日),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A 阿勒泰 B 乌鲁木齐 C 库尔勒 D 和田25当某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2时16分,则该地经度为( )A 116E B 124E C 104E D 136E26读我国四座城市连续两天的日出日落时间表,分析可知( )A 纬度位置最高的是甲城市 B 正午太阳高角最大的是丁城市C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D 四城市正午太阳高角逐渐增大27若其他条件不变,而黄赤交角变为24时,则( )A 北极圈以北范围增大,南极圈以南范围缩小 B 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缩小C 北极点出现极昼的天数增加 D 北京

    9、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增大28当火山喷发后,火山灰物质漂浮、沉降,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正确的是()A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 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29地球上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原因是()A 地球处在安全的宇宙环境 B 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C 地球具有稳定的光照条件 D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30目前,人类能观测到最大的宇宙范围是()A 银河系 B 河外星系 C 总星系 D 宇宙的全部31太阳大气结构由里到外的正确顺序是()A 光球、日冕、色球 B 色球、光球、日冕C 日冕、色球、光球 D 光球、色球、日冕32“Itsn

    10、otjustaplanet,Itsourhome”是对地球在太阳系中地位的恰如其分的评价据此回答下题下列各图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三者关系的是()A B C D 33太阳外部结构可分为三层,从里向外依次是()A 光球.日冕.色球 B 日冕.色球.光球C 光球.色球.日冕 D 日冕.光球.色球34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说法正确的是()A 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B 是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C 纬度越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越多D 是地球上具有生命物质的唯一条件35以下能源的能量归根结底主要来自于太阳的是()A 地热能 B 核能 C

    11、潮汐能 D 煤炭36卫星可在光球层监测到的太阳活动是()A 黑子 B 耀斑 C 太阳风 D 日珥37如图所示的天体系统是()A B C D 三、填空题38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问题(1)此图以_为中心,日期为_月_日 (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 (3)E点的地方时为_时,C点的地方时为_时 (4)图中晨线是_,昏线是_ (5)这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四、综合题39读“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图,完成下列各题:(1)在图中公转轨道上用箭头标出地球的公转方向(2)在地球位于A处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是_(3)当地球位于B处时,太阳直射在_上,此时大同的昼

    12、长为_小时(4)在C处地球上画出晨昏线,标出是晨线还是昏线;此时南半球为_(季节);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_(5)当地球从C运动到D处过程中,大同的昼长_(渐长或渐短),正午太阳高度_(变大或变小)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化情况是_40总结月球对地球的影响。41图甲中ABC为晨线,且与极圈相切,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此时为_月_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2)此时,北京时间为_时。(3)此时全球划分为_个日期。(4)在图乙上完成日照图。(画出晨昏线,用斜线表示夜半球)42读下图,回答问题:(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名称:A:_角 B:_平面 C:_平面 (2)角是_与C平面的夹角,目前其角度

    13、大小为_43下图为圆柱投影图,阴影部分为黑夜。读图,回答问题。(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_。P点的纬度是_。(2) A、B、C三点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3)这一天地球上极夜范围是_。(4)如果A点的时间为19点20分,B点所属时区是_。(5)此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什么方向移动,北半球白昼将怎样变化?(6)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什么? 参考答案1D2A【解析】1当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当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赤道,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或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

    14、2日前后。5月10日15时6分位于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对应图中的d段,故答案选D项。2德州市位于山东省,属于北半球。5月10日15时6分位于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且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昼长夜短。故选A。3A4C【解析】3本题主要考查信息技术的应用。遥感技术具有探测的范围广、获得资料的速度快、周期短,受地面条件限制少、成本低、效益大等特点,是获取信息源的主要手段,地理信息系统侧重于对信息的加工分析。故答案选A。4该题可以联系教材知识回答。月球温差大与其没有大气密切相关,A错误;月相的变化是由于太阳、地球、月球的不同位置关系变化而形成的。B错误;月岩

    15、中富含地球上没有的能源3He ,C正确; 20世纪70年代人类就登上月球取样观测,D错误;故答案选C项。5A6B7C【解析】5地壳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地壳厚度不均,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马里亚纳海沟是目前所知地球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在海平面以下的深度远远超过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大部分水深在8000米以上。最深处为11034米,是地球的最深点。故A正确。【点睛】岛屿为露出水面的小块陆地。6火山喷发的物质主要是岩浆,根据所学的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岩浆来自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到达地表后随温度的降低,冷却形成火山锥,故B正确,A、C、D错误。7地震波分横波和纵波,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

    16、一致,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均能传播;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因此地震发生时附近海域上人们只能接受到纵波,感觉为只有上下颠簸,故C正确。8C9D10A【解析】810月22日,甲城市与乙城市的昼长都小于12小时,同位于北半球。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等于纬度差,纬度差约为 9,C对。A、B、D错。9M日两地昼长均大于12小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是夏半年,A、B错。4月22日与10月22日太阳直射点关于赤道对称,两个日期的昼夜长短相反,即4月22日昼长与10月22日夜长相等,甲地约是12小时47分,C错。最可能为6月22日,D对。10天文辐射是指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

    17、太阳辐射,主要取决于日地距离、太阳高度和白昼长度。结合表格分析, M日甲乙两市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天文辐射多,B、D错。10月22日,乙地太阳高度角比甲大,所以天文辐射最少的是10月22日的甲城市,A对,C错。11B12B13D14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天体系统、地球运动,学生要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学会时间计算。11火星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属于总星系;火星不属于河外星系,选择B。12火星比地球距离太阳远,表面温度比地球低,A错误;八大行星公转具有共面性,轨道倾角相差不大,B对;火星与地球自转周期和大气成分不相同,CD错误。13在火星山丘斜坡上有

    18、一种“奇特沟壑”,沟壑中有水流沉淀形成的水合盐类矿物。说明沟壑中曾经有流水,沟壑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选择D。14新闻发布时间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西五区)当地时间11月5日14时,利用东加西减的方法可以计算出北京时间11月6日3时,北京正值凌晨,选择A。15B16D17B【解析】15读图,图示等高距是50米,这条健身线路的最高处在A附近,海拔范围450-500米之间,最低处海拔100-150米之间,最大高差范围是300-400之间,最大相对高度约为399米,B对。A、C、D错。16图中M处的等高线重合,地形名称是陡崖。适合在该地区开展的运动是攀岩,D对。该地位于山脊处,没有河流,不能形成瀑布

    19、,A、B、C错。17根据等高线形态,在A、B两个休息亭休息的人与N点之间都有山脊阻挡视线,通视情况为两个亭都不能,B对。A、C、D错。点睛:图示等高距是50米,这条健身线路的最高处在A附近,海拔范围450-500米之间,最低处海拔100-150米之间。M处的等高线重合,地形名称是陡崖,适合在该地区开展的运动是攀岩。 有山脊阻挡视线,不能通视。18A19A【解析】18根据图中的北京(3954N,11623E)、纽约(4043N,74W)的经纬度,从纬度看,北京位于纽约的南方。从经度看,选经度差小的一侧,北京位于纽约的西方。所以北京位于纽约的西南方向,A对。B、C、D错。19根据经纬度,新加坡(1

    20、22N,10345E)与我国北京的经度接近,忽略经度差,只考虑纬度差异。纬度1距离是110千米,两地纬度相差3832,南北相距约为4 300 km,A对。B、C、D错。20A21D【解析】20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从而造成地球表面的点所获得的太阳辐射因时因地发生变化,最终造成同一纬线上太阳辐射量季节变化,选A。2170N纬线在6月22日与70S纬线在12月22日的太阳高度角相同,但由于12月22日靠近近日点,因此此时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选D。22B【解析】7月份为北半球的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接收的太阳辐射多,故气温高,B项正确

    21、。23C【解析】夏至时北半球昼长夜短,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故C正确。【点睛】北半球昼长夜短,日出东北,日落西北,二分日日出正东,日落正西;昼短夜长时日出东南,日落西南。24D【解析】11月1517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白昼越短,因此我国白昼最长的城市纬度应最低,四地中和田位于塔里木盆地南部,纬度最低,故D正确。25A【解析】正午地方时为12时,比北京时间晚16分。经度差1,地方时差4分钟,因此某地与北京相差4。时间计算遵循“东早西晚”、“早加晚减”的原则,因此该地位于北京以西4,北京采用的是120E经线的地方时,由此可知某地经度为116E,故A正确。【点睛】东经度向

    22、东度数增加,向西度数减小。26D【解析】根据表中数值分析,27日四地的昼长分别为:甲11小时43分、乙11小时36分、丙11小时13分、丁11小时01分,均小于12小时,昼短夜长,我国为冬半年。冬半年,纬度越高白昼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因此丁纬度最高、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故A、B错误。27日四地的昼长分别为:甲11小时44分,乙11小时38分,丙11小时15分,丁11小时03分,较27日变长,但依然是昼短夜长,因此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故C错误。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故D正确。【点睛】昼长等于日落时间减去日出时间。27D【解析】黄赤交角变为24,则

    23、极圈为66,南北极圈以内的范围均变大,北极点出现极昼的天数变少;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扩大;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增大,选D。28A【解析】地球外部被大气圈所包围,火山喷发后,火山灰物质漂浮过程位于地球圈层中的大气圈;沉降后落在地表,进入水圈、生物圈;沉降物质堆积,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故A正确。【点睛】本题宜采用直选法。29B【解析】地球上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原因是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其引力可以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地球大气层,地球大气经过漫长的演变,形成了以氮和氧为主的大气,其中氧适宜生物的呼吸,故B项正确。30C【解析】目前人类能观察到的最大宇宙范围是总星系,总星系

    24、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总星系和人类未知的宇宙构成宇宙的全部,故C项正确。31D【解析】太阳大气层由内到外分为光球、色球、日冕三层,厚度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高,亮度越来越小,D项正确。32B【解析】总星系包括河外星系和银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地月系属于太阳系,故B项能正确反映三者之间的关系。33C【解析】太阳外部结构可分为三层,从里向外依次是光球、色球、日冕,C对。A、B、D错。点睛:太阳活动是太阳外部大气的活动。太阳外部结构从里向外依次是光球、色球、日冕。光球层的主要活动类型是黑子,日冕层主要活动是耀斑、日珥,日冕层主要活动是太阳风。34A【解析】太阳辐射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生物活动和

    25、变化的主要动力,A正确。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是太阳活动中耀斑暴发,B错误。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太阳辐射穿过大气的路程越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越少,C错误。是地球上具有生命物质的必要条件,不是唯一条件,D错误。35D【解析】生物圈的所有生物的能量,绝大部分都是来自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转化成生物可以利用的能量,然后再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来进行传递.只能说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需要的能量都是直接或间接的通过绿色植物来获取能量,比如说狼吃羊肉,羊吃草.狼就是间接地获得了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煤炭,简称煤,是远古植物遗骸,埋在地层下,经

    26、过地壳隔绝空气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作用,产生的碳化化石矿物。地热能和核能来自地球内部,潮汐能来自于天体引力,能量归根结底主要来自于太阳的是煤炭,选择D。36A【解析】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到外可以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发生在光球层的太阳活动是黑子,选择A。37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天体系统是月球围绕地球转,中心天体是太阳,属于太阳系,选择D。38(1)南极;12;22(2)(2326S,90W)(3)12;18(4)AB弧;BC弧(5)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解析】(1)由图中经度数可知,地球自转为顺时针方向,因此为南半球俯视图,中心为南极点。南极圈内出现极昼,时间应为12月22日前后。,

    27、(2)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太阳应直射南回归线(2326S),图中90W将昼弧平分,地方时为12时,太阳直射点的地方时为12时,故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26S,90W)。(3)E点所在经线将昼弧平分,为正午,地方时为12时。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C点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赤道上永远昼夜等长,6时日出,18时日落,因此C点的地方时为18时。(4)沿地球自转方向,过AB弧后将进入白昼,过BC弧后将进入黑夜,因此AB弧为晨线,BC弧为昏线。(5)正午太阳高度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南极圈出现极昼,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因此这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39(1)逆时针方向(

    28、2)夏至;2326N(3)赤道;12(4)晨昏线如下:夏季;昼最短夜最长(5)渐长;变大;先变快后变慢【解析】整体分析:本题以地球公转轨道图为考察背景,考查学生对于二分二至日时地球的公转情况以及昼夜长短变化,题型难度一般,重在考查学生的基础掌握能力。(1)地球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在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根据地轴倾斜方向以及自转方向,判断出这是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地球公转示意图。(2)根据地轴倾斜方向以及自转方向,判断出这是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地球公转示意图。根据近日点(1月初)和远日点(7月初)的时间结合图示(或者结合太阳与地心的连线)可以判断出,A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26N。(3)由(2)可知,A点为北半球夏至日,顺着地球公转方向可得B为北半球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分。(4)由(3)分析可知,C点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为冬季,昼短夜长;南半球为夏季,昼长夜短。连接地心与太阳,为太阳此时的直射光线,在地球示意图上过地心做这条线段的垂线,即为晨昏线。朝向太阳面对我们的左侧是昼,右侧是夜,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进入夜,该晨昏线为昏线。(5)从C到D,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到春分日,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地球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地理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单元测试A4.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