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课堂同步练习试题 全册.docx

    • 资源ID:16359075       资源大小:55.25KB        全文页数:5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课堂同步练习试题 全册.docx

    1、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课堂同步练习试题 全册三上科学学案 1 玩具里的科学 主编人王相凤审核人闫德前时间等级学 校班 级姓名小组【学习目标】1、了解各种玩具有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的特征。2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描述。【学习重点、难点】 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并会描述 。【课前准备】气球、皮球、小汽车、机器人、积木等各种玩具。 【探索导航】生活中有好多玩具是充了气的,如果放了气或充气不足,还能玩吗?里面蕴含着什么科学道理?我们一起研究研究吧。【课堂探究】1、通过玩玩具,认识玩具的特点。1、我需要的材料: 。2、活动要求:(1)从中选取12种最喜欢的玩具玩一玩;

    2、先玩自己带来的,然后把自己的玩具跟其他同学的玩具交换着玩。(2)在玩的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这些玩具有什么特点,可以怎样玩,怎样玩有趣味性,怎样玩有创造性?在玩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和问题,请记录下来。3、交换各自的玩具,充分感受玩具的特点。4、我的收获:描述玩具时,可以从 等方面进行描述。 二、根据观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1、通过以上的观察和体验,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等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感兴趣问题。我的问题:(1) ;(2) ;(3) ;2、解决问题的方法有 、 、 。读一读课本第四页的内容,然后填写。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对观察过的事物能提出“ ”,是

    3、解决问题,走向创新的 。 【课堂达标】一、我会填。1对观察过的事物能提出“为什么”,是我们_、_起点。2描述玩具时,可以从 _、_、_、_等方面进行描述。二、小法官。1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 ( )2玩具是学生童年的伙伴。 ( )3汽车做成流线型主要是为了美观。 ( )4为了研究玩具的秘密,有时要把玩具拆开进行研究。 ( )【拓展活动】设计或改进一件玩具。在研究过程中,你们对现在的玩具还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就当一回“小科学家”、“小设计师”,充分发挥你的想像力、创造力,设计或改进一种玩具,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也可以把它画下来。【资料卡】 电灯的发明 爱迪生使我们这个“电”的时代最伟大的发明家

    4、。爱迪生在84年的生涯中,有2000多项大大小小的发明,平均每15天一项。电灯的发明是爱迪生事业的巅峰之一。在发明之前,爱迪生研究了煤气工程学所有的资料,阅读了几年来的煤气杂志,摸清了与煤气灯有关的各种问题。三上科学学案 2 我们周围的动植物 主编人王相凤审核人闫德前时间等级学 校班 级姓名小组【学习目标】1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的名称,感知动植物的形态、种类是纷繁多样的。 2会用各种感官感知动植物的外部特征,并用语言或图画等方式描述所观察的动植物的形态特征。【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的名称,感知它们的外部特征。难点:描述常见动植物的形态特征。【课前准备】1、 课前观察一

    5、些常见的动植物,搜集它们图片、文字资料和视频资料。2、 带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或常见的植物,放大镜等。【探索导航】自然界中的动植物纷繁多样,你愿意和它们交朋友吗?你对动植物有哪些了解?【课堂探究】交流1:我们周围有哪些动植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观察方法及注意事项:(课外观察) (1)观察一个小动物可以看它身体构造、怎样运动、喜欢吃什么、怎样繁殖后代等;观察一株植物可以看它的花是什么颜色、叶子的形状、果实什么样等;观察时要做好观察记录。(2)不要损伤它们,还要注意安全 。我的记录:动(植)物名称观察到的特点蚂蚁熟悉的动物:月季花熟悉的植物: 交流2:提出我们感兴趣的问题。通过以上的观察,提出关于动物

    6、、植物有价值的问题: 问题 1: 猜想: 问题2: 猜想: 【课堂达标】一、画龙点睛。1、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 ,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能帮助我们明确探究的 和方向。2、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动物有 、 、 ,校园里的植物有 、 、 和 。3、蚂蚁身体太小,我们要借助 才能观察它。二、小法官。1、冬青的叶子是针形的。 ( ) 2、观察小动物时,不要伤害小动物,观察完后,要把小动物送回家。( ) 3、一株完整的植物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部分。( ) 4、壁虎能在墙上爬行,是因为他身体幼小。 ( )三、精挑细选。 1、冬天不落叶的植物是 。 A、杨树 B、柳树 C

    7、、松树 D、月季2、下面 的做法好。A、从树上采一些叶子观察 B、捡几片叶子观察 C、把花从盆中拔出来观察D、割一片树皮观察【拓展活动】长期观察一株植物或一个动物,记录它的生长情况。三上科学学案 3 科学在我们身边 主编人王相凤审核人闫德前时间等级学 校班 级姓名小组【学习目标】1.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现象,认识到科技是不断发展的,理解在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2在活动过程中,经历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答问题的过程。【学习重点、难点】 经历科学探索的一般过程,即: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答问题。【课前准备】1玻璃管、塑料瓶、蜡烛、火柴、木块、漏斗、硬纸板。2课前搜集一些科技新产品资料。 【探索导航】 在

    8、玻璃杯口上放一个硬纸板,纸板肯定不会掉下来,如果在盛水的杯子上覆盖纸板,然后将杯口朝下时,纸板会掉下来吗?猜猜看。 【课堂探究】探究1:科学是什么?1. 实验:“能否站起来”我的方案:让一名学生端坐在讲台前椅子上,双脚着地往前放。老师把手指放在他的额头前,不让他的身子向前倾。我的发现:坐在凳子上的同学 。原因是 。2.“吹蜡烛”实验我的方案:在实验桌上有蜡烛、火柴、漏斗(小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瓶子、木块,隔着这些形状不同的物体吹蜡烛。实验时要注意(1)物体要和蜡烛保持相等的距离;(2)要正对着物体吹,吹的力气一样大。我的发现:隔着 、 能吹灭蜡烛,隔着 吹不灭蜡烛。这是因为 。3.“吸饮料”

    9、实验我的方案:用两根吸管,一根插到饮料里面,另一根在杯外,用嘴同时吸两根吸管,看能否吸到饮料。我的发现: 。梳理总结:我们做的这些实验都是科学家曾经做过的。科学家为了弄明白一个事物的真相和原理,就要不断地做实验,直到弄明白为止。科学就是 。探究2:身边处处有科学。观察:课本中的科技图片,一一介绍。通过观察使我认识到,身边的物品、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产品、尖端的科学技术产品都包含着科学道理。【课堂达标】一、我来填一填。1科学就是( ),然后想办法( )的过程。2有了( ),才会有发明创造,我们的生活才会不断改善。3科学在我们(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 )。二、当好小法官。1用手指顶住坐在椅子上同

    10、学的额头,这个同学就站不起来,原因是他的力气太小。 ( ) 2吹气时,用漏斗的宽口对着蜡烛的火焰,蜡烛不容易熄灭。 ( ) 3铅笔盒中也有科学道理。 ( )4克隆技术是当今最前沿的科学技术之一。 ( ) 5科学研究没有一定的程序,科学家的发明也是巧合的结果。 ( ) 三、科学与生活。找一找书包里的科学,写下来。【拓展活动】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画一幅科学幻想画或编一个科学幻想故事,看谁的想象最神奇。三上科学学案 4 怎样认识物体主编人王相凤审核人闫德前时间等级学 校班 级姓名小组【学习目标】1、根据物体的特征辨认物体,初步了解感官(眼、耳、鼻、舌等)的功能。2、学会运用看、听、摸等多种方法进行

    11、探究,培养综合运用感官的能力。【学习重点、难点】 学会运用看、听、摸等多种方法进行观察,综合运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 【课前准备】纸盒、香皂、烧杯 、玻璃棒、酱油、白醋、盐水、白糖水、矿泉水、礼物盒等。【探索导航】烧杯里盛有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同学们争论不休,有的说是白开水、有的说是盐水、还有的说是白醋,究竟是什么?你能帮帮他们吗? 【课堂探究】交流1:怎样辨认物体,认识各种感官的作用。认识物体的方法:通过看颜色、形状,闻气味,尝味道等。注意事项:科学地闻液体气味的方法(用手轻轻地扇),尝液体味道的方法(用干净的筷子或玻棒蘸少量的液体,放在舌尖上尝),最好按“一看、二闻、三尝”的步骤进行观察。

    12、 通过以上交流讨论,我知道: 能帮助我们看到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等; 能帮助我们闻出物体的气味; 能帮助我们尝出物体的味道; 能帮助我们摸出物体的冷热、软硬; 能帮助我们听出物体的声音。在所有的感觉器官中,眼睛从周围世界获得的信息最多。交流2:比较不同和相同。有五个相同的烧杯,里面分别装有酱油、白醋、盐水、白糖水、矿泉水。怎样把它们区分开。我的方案: 。我的发现:用眼睛看有颜色的 ,用鼻子闻有气味的是 ,用舌头尝甜的是 、咸的是 、没有味道是 。交流3:哪些科学仪器能帮助我们观察物体?观察课本第14页的图片,我知道 、 、 能帮助我们观察物体。【课堂达标】一、画龙点睛。1、 、 、 、 都是

    13、我们的感觉器官,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分辨出物体的不同特征。2、在所有的感觉器官中, 从周围世界中获得的信息最多。二、当好法官。1、认识任何一种液体时我们都可以直接用嘴去尝。 ( )2、认识不了解的物体时,不能直接用鼻子闻它的气味,以免有毒气体对我们造成伤害。 ( )三、穿针引线。(把相关事物连接起)物体的大小、颜色、形状 手声音的大小、高低、强弱 鼻气味 眼味道 耳朵冷热、轻重、粗细 舌【拓展活动】到了夏天,西瓜是很好的消暑食物,你知道怎样分辨西瓜的生熟吗?说说你的方法。三上科学学案 5 给文具分类主编人王相凤审核人闫德前时间等级学 校班 级姓名小组【探究目标】1、知道分类是认识客观事物最基本的方

    14、法,知道给事物分类要依据一定的标准。2、能用不同标准对文具进行分类。【重点、难点】学会确定分类标准并正确分类。 【课前准备】1、到文具店里调查文具是怎样摆放的,并做好记录。2、各种文具。【探索导航】平常逛超市时,你观察过商品在货架上是怎样摆放的吗?说一说这样摆放有什么意义? 【课堂探究】交流1:交流我们的调查结果。通过调查我发现:有的文具店里的文具摆放是有规律的,能按一定的标准 摆放;有的文具店里的文具摆放很乱,给我们的购买到来了不便。交流2:给我们的文具分类。分类方法:分类时,首先要确定一个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带来的文具进行分类,看看能有几种分法。我的记录: 分类标准 分类结果 按用途按笔

    15、芯的颜色 按价格 按材料 我的发现:分类的 不同,分类的 就不同。分类是 的重要方法。 【课堂达标】一、填空。1 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2分类时,我们首先要确定 的标准,如果标准不同,分类的 就不同。二、判断。1.分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 )2.给文具分类,不管确定什么标准,只能将其分成两类。 ( )3.人们对垃圾进行分类主要是为了运输方便。 ( )三、给下面的植物分类。松 树 柏树白杨树 落叶树 槐树冬青树 常绿树 柳树苹果树 梨树四、简答。1.怎样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2.针对生活中不合理的分类现象,提出自己的建议。【拓展活动】 生活中的分类很多,假如没有分类,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三

    16、上科学学案 6 哪杯水热主编人王相凤审核人闫德前时间等级学 校班 级姓名小组【探究目标】1、认识各种温度计;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常见物体的温度,并做简单 记录。 2、能运用温度计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重点、难点】 重点:能运用温度计对物体进行定量测量,记录数据。难点:怎样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常见物体的温度。 【课前准备】温度计(体温计、水温计、气温计、地温计、干湿球温度计等),烧杯(1号、2号),热水(5070),有关温度和温度计的资料卡或视频资料等。 【探索导航】在没有温度计的情况下,要判断两杯热水哪杯水更热,小明说:最好的方法是用嘴尝一尝。他的观点对吗?【课堂探究】探究1:温

    17、度、温度计的认识。一、 观察两杯温度不同的热水(多少相同、温差不是很大 ),哪杯水更热呢? 我们要确切知道物体的冷热,通常说它们的“ ”。如杯子里水的温度是多少,今天的气温就是多少。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总结温度的概念。 叫温度。3、认识温度计及其相关知识。仔细观察温度计,认识它的结构。温度计主要有 、 、 三部分组成。通过阅读课本18页的内容,我知道 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被测物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温度计,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 。不同的温度计可用来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它的单位是“ ”,用“ ” 来表示。探究2: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18、1)准备两杯温度差不大的热水,分别标上1号、2号。哪杯水更热?猜想: 。方案及注意事项:第一步:用手拿着温度计的 。第二步:将温度计的 浸在水中,不要接触 。第三步:等温度计内的 静止后再读数,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 。我的记录:第1杯水 ,第2杯水 。通过以上的研究可以发现用 比用感官更能确切地知道水的温度。(2)观察课本19页的温度计,读一读并填写横线内容。(注意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读写方法)。探究3:认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生活中会用到各种各样的温度计,说一说你还了解哪些温度计?结合课本20页的图片。【课堂达标】一、画龙点睛。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 。温度计是测量物体 的仪器。

    19、2、测量物体温度时,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 温度计的测量限度。3、21摄氏度写作 ,10读作 。二、当好法官。1、使用温度计时,正确的做法是用手拿着温度计的上部。 ( )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水中,可以接触容器壁。 ( )3、小虎的体温是36.5摄氏度记作“36.5”。 ( )三、取出珍宝。测量物体温度时,温度计( )。A不能拿出水面 B. 可以拿出水面 C. 怎样都可以【拓展活动】自己准备材料制作温度计,写出制作的过程。三上科学学案 7 水温的变化主编人王相凤审核人闫德前时间等级学 校班 级姓名小组【探究目标】1初步学会运用简单表格、图形等统计方法整理测量的记录结果;了解水温的变化规律。2能熟

    20、练使用温度计连续测量水的温度变化,并作简单记录。【重点、难点】能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变化 【课前准备】烧杯、温度计、计时器、铁架台、热水。【探索导航】桌子上有一杯热水,小华口渴了,想尽快喝了它,你有什么办法使热水降温?【课堂探究】探究1:热水降温的过程有什么规律?我的猜想: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1、将温度计悬挂在铁架台上。2、在烧杯内倒上温度大约80 摄氏度的半杯热水,并调整烧杯与温度计的位置,是温度计的液泡完全浸入到热水中,不要接触到杯壁和杯底。3、等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到最高点时,读出此时的温度,并将读数填写到表格的0分钟格内。从此时起每隔两分钟记录一次,持续观察15至20分钟。 要拿着

    21、温度计的上部,读数时不要把温度计拿出水面,并且视线要与液柱的顶端相平。我的记录:时间(分钟 ) 0 2 4 6 8 10 12 1416温度( )根据实验测得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绘制成统计图(见课本21页 ) 实验分析:通过观察统计图,我发现: 。探究2: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你有哪些办法让热水的温度降得快一些?【课堂达标】一、我会填。1.热水降温的过程是:开始温度下降速度 ,随着水温的不断降低,水温下降的速度 ,因此,热水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2. 能更形象、具体地显现出热水降温的过程。二、小法官。1.热水降温的速度有时先快后慢,有时先慢后快。 ( )2.用温度计测量水温,读数时,温度计的液泡应

    22、始终浸没在水中。 ( ) 3.统计图能反映出热水降温的过程。 ( )4.不同材料的容器保温效果不相同。 ( )三、科学与生活。1.生活中,怎样使热水温度降得更快些?2.怎样减缓热水降温的速度?【拓展活动】 如果让水的温度低于周围空气的温度有可能吗?你有什么办法?【资料卡】 太平洋水温的变化规律一个研究小组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太平洋水温每隔25年会发生一次明显的变化,比每隔3至7年发作一次的厄尔尼诺现象的周期要长得多。引起这一周期行变化主要原因是空气、气候环境和其他化学物质变化等。有关专家指出,太平洋水温这一周期性变化的发现,将有利于世界各国渔业生产的发展。今后渔民可以根据海水温度有规律的变化适

    23、时进行捕捞作业,从而大大提高渔业产量。三上科学学案 8 哪杯水多 主编人闫德前审核人闫德前时间等级学 校班 级姓名小组【探究目标】1能够认识量筒,学会使用量筒。2通过测量,知道如何比较液体的多少。【重点、难点】 正确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课前准备】各种杯子、尺子、水、胶头滴管、量筒、各种饮料。搜集能够“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课堂探究】猜想:要想知道一个杯子比另一个杯子多多少液体,仅靠我们的眼睛是看不出来的,需要 来帮助我们。探究1.运用已有的经验判断水的多少。如图:我的猜想: 我的设计方案: 我的实验结论:(1)杯子相同, 的水就多。(2)水位相同, 的水就多。探究2.学习使用量筒测量水的

    24、多少。(1)观察认识量筒。我的发现: (2)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 拿到量筒后首先要看一下量筒的 和 。 测量液体时,当量筒里的水面 后开始读数,视线要与液面 相平。探究3.生活中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测量液体多少的仪器,如: 【课堂达标】一、填空。1要准确地测量液体的多少,就要用到 。它是测量 的工具,一般用 作单位,用 表示。2测量液体体积读数的时侯,视线要与液面的凹陷处 。二、判断。1量筒不能加热,也不能装热溶液,以免炸裂。 ( )2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比感官更准确、更有效。 ( ) 3量杯不能测量液体的体积。 ( )三、选择题。 一瓶矿泉水的体积大约是( )毫升。

    25、A. 10 B. 50 C. 500四、生活调查。下列饮料一瓶的容量是多少毫升?可乐、酸奶、葡萄酒、啤酒、杏仁露、矿泉水、橙汁。我的调查结果: 【拓展活动】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量筒。可以用它来测一测自己买的饮料够不够数?自己喝的一杯水到底有多少?【资料卡】量筒的使用操作要领量液体,筒平稳;口挨口,免外流;改滴加,至刻度;读数时,视线与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三上科学学案 9 有趣的不倒翁主编人闫德前审核人闫德前时间等级学 校班 级姓名小组【探究目标】1能在玩不倒翁的过程中发现、提出问题。2知道在从外观上无法找到问题答案的时候可以通过“解暗箱”的方法解决。【重点、难点】 不倒翁不倒的原因。【课前准备】各

    26、种重心不同的不倒翁、底面是各种形状的不倒翁、不倒翁的构造图片等。【探索导航】 一个老爷爷,别看年纪大,走路左右摆,就是不倒下。你知道这是什么玩具吗?【课堂探究】猜想:不倒翁推不倒的原因是: 。探究1.探究不倒翁的外部构造。举起你们的不倒翁,咱们一起来看看不倒翁的样子,注意观察:不倒翁外部特征外部共同点1号2号学生对比着观察不倒翁的外观,发现它的底面都是 。探究2.探究不倒翁的内部构造。不倒翁不倒还有其它的原因,但从外观上我们看不出来,怎么办?这就需要把它拆开来看看。这就是科学上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不倒翁拆开后内部情况内部共同点1号2号通过拆解不倒翁,我们发现: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 。探究3.

    27、生活中像不倒翁那样不容易倒的物体。如: 【课堂达标】一、填空。1、不倒翁的外形特点是上 下 ,底面的形状是 ,不倒翁的重量集中在 ,这是不倒翁不容易倒的原因。2、我们对不倒翁的研究过程就是科学常用的 研究方法。二、选择题。1、物体放置的位置发生改变,它的重心 。A、发生改变 B、不发生变化 C、不确定2、对同一个物体而言,重心越低, 。 A、越稳定 B、越不稳定 C、不确定3、不倒翁的重心在 ,足球的重心在 。 A、底部 B、顶部 C、中心三、将下列图形的重心用“ ”画出来。 四、科学与生活。1、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利用了不倒翁的原理制成的?最少写三种。2、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一些物体不容易倒的原因。【拓展活动】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不倒翁。三上科学学案 10 认识水主编人闫德前审核人闫德前时间等级学 校班 级姓名小组【探究目标】1学会综合运用感官观察水的性质,并用语言或图画等方式描述所观察的水的特征。2知道水的基本性质以及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重点、难点】 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和水的基本性质。【课前准备】水、杯子、筷子、牛奶、橡皮、木块、白酒、雪碧等。搜集地球上水的分布资料、各种有关水的美丽图片等。【探索导航】 水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要用到。你平时观察过水吗?水是什么样子的?【课堂探究】探究1.探究水的特点。三只杯子分别装


    注意事项

    本文(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课堂同步练习试题 全册.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