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全国卷考试说明物理高清版.docx

    • 资源ID:16357370       资源大小:699.75KB        全文页数:7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全国卷考试说明物理高清版.docx

    1、高考全国卷考试说明物理高清版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物 理I.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300分。其中物理110分, 化学100分, 生物90分。各学科试题只涉及本学科内容,不跨学科综合,考试时间150分钟。二、 题型试卷包括选择、填空、实验、作图、计算、简答等题型。三、 试卷结构1 . 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生物、化学、物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 题型为选择 题, 共21题,题6分,共计126分。其中生物6道题(单项选择题),化学7道题(单项选择题),物理8道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第二部分由生物、化学、物理三科的必考题

    2、和选考题构成。生物、化学、物理各科选考内容的分值均控制在15分左右。理科综合试卷结构表第一部分选择题(一)13题78分选择题(二)8题48分第二部分必考题11题129分选考题6选345分注: 选择题(一)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选择题(二)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 的得0分。在指导语中明确给出单选和多选的题号。 选考题要求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 答,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

    3、题计分。2组卷:试卷按题型、内容和难度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不同试题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II.考核目标、考试范围及题型示例物 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和2017 年普通高等 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以下简称考试大纲),结合教学实际,确定高 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物理 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

    4、用,以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 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 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查知识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高考物理要求考查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能力考试大纲关于物理学科要考查的“理解能力”是这样叙述的:理解物理概念、物理 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地认 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

    5、数学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 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1)要弄清楚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准确意义,而不是只限于知道它们的名称和符号。对 于各物理量的定义,应准确理解其内涵、外延以及相关的实际背景。要在理解题意和相关物理过程的基础上, 准确应用所学物理公式。只写出诸如F=ma,F=qvB 等普遍公式,却没有与试题所给的具体情况相联系,既说明考生对试题尚未分 析清楚,又说明考生对公式中物理量的准确含义没有清楚的理解。概念和规律适用的条件;对于相关的概念、规律的联系和区别必须有清楚的认识,以具有鉴别似是而非的说法和错误观点的能力例 1 (2009 年考纲说明)式E=F/q 和式

    6、E=kq/r2 分别为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和点电荷场强的公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式中的场强 E 是式中的电荷 q 所产生的电场的场强, 式中的场强 E 是式中的电荷 q 所产生的电场的场强式中 F 是放入某电场中的电荷所受的力,q 是产生这个电场的电荷式中的场强 E 是某电场的场强,q 是放入此电场中的电荷D.式、两式都只对点电荷产生的场才成立【说明】在式中,E 表示任意分布的电荷产生的电场某点的场强,不限于点电荷产生的电场,所以选项 D 是错误的;q 是放入此电场中的电荷,它不是式中产生场强 E 的点电荷,所以选项 A、B 都是错误的;F 是放在电场中场强为 E 处的点电荷 q 所受的电场力。在式

    7、中,E 是在点电荷 q 产生的电场中在距点电荷 q 距离为 r 处的场强,k 是由式中各量所选单位决定的比例系数,此式对点电荷产生的电场才成立,因此选项 C 也是错误的。(2)为了准确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含义,必须弄清楚其适用的条件,也就是要区分哪些 规律或公式具有普遍意义,哪些只在某些特殊条件下才成立,而不是死记一个公式或硬背一 段叙述;同时,对于相关的概念、规律的联系和区别必须有清楚的认识,以具有鉴别似是而非的说法和错误观点的能力。例 2 ( 92 年.全国卷 12)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木块 B 与水平桌面间的接触是光滑的,子弹A 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后留在木块内,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现将子弹、木块和

    8、弹簧合在一起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则此系统在从子弹开始射入木块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整个过程中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B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C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D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说明】所考察的系统确定后,这个系统经过某一过程动量和机械能是否守恒,要看是否满足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如果在某过程中,系统不受外力作用,则其动量必然守恒(不管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力如何),否则就不守恒,这可由牛顿定律予以证明。在学习时,如果把为什么有这些条件的道理真正理解清楚了,那么立刻就可看出,本题系统在弹簧压缩的过程中弹簧的左端受到来自墙 对它的外力作用(不管弹簧左端动与不动),因此动量不

    9、守恒;在子弹穿过木块的过程中,有摩擦力做功,或者说摩擦力做功的总和不为零,因此机械能也不守恒。此题得分率很低,原因之一就是有些考生并没有把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为什么有这些条件的道理搞明白,只是记了一些结论,导致看问题不敏感,明明有外力作用,却视为不见。还有些考生不从物理上弄明白定律成立的条件,遇到问题也不作具体分析,而把在解题过程中形成的某些局限性很大的经验作为规律,随意套用、乱用,如“子弹打木块,动量必守恒”等,本题虽属于子弹打木块,但在试题要求考察的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却不守恒。例 3 (1995 年.全国卷 11)如图表示一交流电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此交流电的有效值是A. 5 2AB.5

    10、AC. 3.5 2AD.3.5A【说明】学习物理,要区分什么是有普遍意义的,什么是只在某些特殊条件下才有意义 的,例如,交流电是指大小与方向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但周期性变化的方式可以 是多种多样的,正弦交流电是按正弦规律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只是交流电中的一种。本题图给出的交流电按另一方式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对于正弦交流电 i Im sin t ,其中I m 为交流电的最大值。在一个周期内,有两个时刻电流 i 等于最大值 I m ,其余时刻电流 i 小于最大值 I m 。因此正弦交流电 i 通过电阻 R 时,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焦耳热必小于电流 I m的直流电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电阻 R

    11、 时产生的焦耳热,故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 I 必小于它的最大值 I。根据计算得到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 I Im。要注意。关系式 I Im给出的仅是m22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 I 与最大值 I m 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交流电有效值的定义。不少考生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没有认真体会书本中论述的内容,结果只要一提到交流电,就以为一定是正弦交流电,一提到有效值,就以为必是 I Im ,而早已忘记交流电有效值的定义。 2(3)实际的物理问题有时比较复杂,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要求考生有灵活应用所学物理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这种能力的基础在于把物理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理解透彻,对相关知识之间的

    12、联系力求融汇贯通。例 4 (1984 年.全国卷.四(4)已知地球半径 R= 6.4 106 m ,试估算地球大气层空气的总重量。最后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说明】根据当年试卷分析,很多考生对此题感到无从下手,大部分平时成绩比较好的考生是这样考虑的:大气分布上疏下密,不同高处的气体所受重力加速度不同,设任一小块的质量为 mi,重力加速度为 gi,它受的重力的大小应为 migi,那么怎样将这些 gi 不同的重量加在一起呢?因为考生不懂积分,于是感到做不下去,只好半途而废。而那些具有独立思考 能力的考生,他们想到可以通过力的平衡,由大气对地面的压强来求整个大气总重量的大小, 即大气的总重量的大小

    13、 G 应等于地球表面对整个大气支持力的大小,而此支持力的大小, 也就等于大气对地球表面压力大小的总和,即等于地球表面积压力大小的总和,也就是地球表面积 4 R 2 与大气压强 P 的乘积。(4)物理规律、状态和过程常可用图像来表示,这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处理物理问题 的方法。在高中的物理中,有很多这方面的内容,如力学的 v-t 图、振动图线和波形图、 I-U 图等。要理解这些图像表示的物理意义,能够通过图像的或图线理解物理概念、规律,并用文字、语言表述出来。例 5 (2010 年新标卷 20)太阳系中的 8 大行星的轨道均可以近似看成圆轨道。下列 4 幅图是用来描述这些行星运动所遵从的某一规律的

    14、图像。图中坐标系的横轴是,纵轴是 lg(R/R0);这里 T 和 R 分别是行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T0 和 R0 分别是水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下列 4 幅图中正确的是lg(R/R0)lg(R/R0)lg(R/R0)lg(R/R0)3333222211lg(T/T0)1lg(T/T0)1lg(T/T0)lg(T/T0)0000123123123123ABCD【说明】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R3 与T 2 成正比。本题通过取对数的方法,lg( R / R0 ) 与 lg(T / T0 ) 在图像中成直线的规律非常直观地表示出来,考生将物理规律转换成图像

    15、的能力。2.推理能力考试大纲关于物理学科要考查的“推理能力”是这样叙述的:能够根据已知的知 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推理能力是学习物理、研究物理过程中不可缺少地一种重要能力。在推理思维过程中往往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已有地理论出发,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可以得出尚未被人们发现的重要结论,结论一旦被实验证实,可变成新的发现;若得出的结论被实验否定,则有可能修正原有的理论甚至提出新的理论。这类例子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中是很多的。物理学中推理的每一步,都要以理论和事实为依据,同时进行逻辑思维,绝对不能凭空臆造或作出不

    16、合逻辑的推理。因此,深刻理解和熟悉各种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认真分析事实,是进行推理的前提和基础。重视推理能力的培养将有助于对物理内容的理解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根据已知的知识和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结论,以及把逻辑推理的论证过程简明正确的表达出来,都是推理能力的一种重要表现。例 6 (1999 年.全国卷 20)试在下述简化情况下由牛顿定律导出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系统是两个质点,相互作用力是恒力,不受其他力,沿直线运动。要求说明推导过程中每步的根据,以及式中各符号和最后结果中各项的意义。【说明】推导动量守恒定律的过程一般的教材上都有,在平时学习时,自己应独立进行推导,因为通过

    17、自己推导得到的感受与看书本上的推导得到的感受是很不相同的。从推导过程中,可以体会到只有当所考察的物体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时,系统的动量才守恒。通常称所考察的系统中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内力,通过推导,可以看到内力的作用力能改编系统内每个物体的动量,但不会改变系统的总动量。即在两质点相互作用过程中,一个质点增加的动量等于另一个质点减少的动量,这是在推导过程中用了牛第三定律得到的结果。通过推导,知道了动量守恒定律的来龙去脉,对动量定律的理解就更加清楚、更加透彻。例 7 (2013.新标卷 14)右图是伽利略 1604 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 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下表。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

    18、 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 的。根据表中的数据,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物体具有惯性B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C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答案】C113242130932981645262558243661 1924971 6006482 104【说明】本题考查考生的推理能力,试题以物理学史实为载体,要求考生利用表中已 知的数据,通过归纳推理,建立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在学习中不仅要关注物理规律本身,而且应关注这些规律是如何得到的。3分析综合能力考试大纲关于物理学科要考查的“分析综合能力”是这样叙述的:能够独立

    19、地对所 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起重要 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较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1)在处理物理问题时,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所给的问题中的物理状态、过程和情景,找出对问题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区别各因素的地位和作用。例 8 (2004 年.全国 2 卷 25)一小圆盘静止在桌布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面的中央, 桌布的一边与桌面的 AB 边重合,如图所示。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 ,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2 。现突然以恒定加速

    20、 度 a 将桌布抽离桌面,加速度的方向是水平的且垂直于 AB 边。若圆 盘最后未从桌面掉下,则加速度 a 满足的条件是什么?(以 g 表示重 力加速度)【说明】本题涉及的现象,不少考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在桌面上放一纸片,纸片上叠 放一堆硬币,若较慢地抽动纸片,则发现硬币跟随纸片一起移动;若很快抽出纸片,则发现 硬币仍停留在桌面上,而纸片却从硬币下抽出,所谓较快或较慢抽纸片,用科学的语言表示, 就是抽动纸片的加速度的大小,而如何定量地处理问题是很有趣的。l初始时,圆盘位于桌面中央,离桌的 AB 边的距离为 2 , l 为桌长,而桌布的一条边与AB 重合,抽动桌布时,桌布向右移动,当桌布与 AB

    21、重合的那条边移动到圆盘正下方时,圆盘离开桌布,即桌布从圆盘下抽出。从桌布开始移动到圆盘刚离开桌布这一过程中,布以加速度 a 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盘因受布的摩擦力作用而具有加速度 a1 g ,故盘以加速度 a1 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盘向右移动 x1 的距离时,桌布向右移动的距离恰为 2l x1 ,则桌布与 AB 边重合的那条边正好移到盘的正下方,盘和布分离。显然,lx1 必须小于 2 ,因为盘离开布时盘具有速度 v1 ,这个速度是在运动 x1 这段路程中获得的。盘离开布后便在桌面上滑行,由于桌面有摩擦,盘做减速运动。当它的速度减小到零时,它还停在桌面上,盘便不会从桌面掉下。

    22、这就要求盘在桌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当它的速度减小 到零的时刻,盘在桌面上移动的距离 x2 应小于或等于 2l x1 ,通过以上分析,找出盘运动经历的主要过程和过程的特点,就能应用物理定律或规律,写出过程遵循的数学方程式,余下 的工作便是数学运算了。(2)对于复杂的问题,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各要素之间的联系,综合应用多方面的知识和方法进行解决。例 9( 2003 年.全国卷 25)图中曾经流行过一种向自行车车头灯供电的小型交流发电机,图 1 为其结构示意图。图中 N、S 是一对固定的磁极,abcd 为固定在转轴上的矩形线框,转轴过 bc 边中点、与 ab 边平行,它的一端有一半径 r01.0cm

    23、 的摩擦小轮,小轮与自行车 车轮的边缘相接触,如图 2 所示。当车轮转动时,因摩擦而带动小轮转动,从而使线框在磁 极间转动。设线框由 N800 匝导线圈组成,每匝线圈的面积 S20cm2,磁极间的磁场可视作匀强磁场,磁感强度 B0.010T,自行车车轮的半径 R135cm,小齿轮的半径 R24.cm,大齿轮的半径 R310.0cm(见图 2)。现从静止开始使大齿轮加速转动,问大齿轮的角速度 为多大才能使发电机输出电压的有效值 U3.2V?(假定摩擦小轮与自行车轮之间无相对滑动)【说明】本题是一个实际问题,叙述实际问题的文字难免会长一点,考生应通过审题找 到问题的关键所在,问题可分成两个部分:一

    24、是关于小型交流发电机的工作情况;二是传动 装置的作用“自行车车轮带动发电机转动,小齿轮与自行车车轮一起转动,大齿轮带动小齿 轮转动。把要解决的问题找出后,就可一个一个解决。题中小型交流电发电机的结构与教材中讨论过的交流发电机完全相同,矩形线框的两条 边在匀强磁场中切割磁感线的运动,因而线框中有感应电动势,切割速度与线框的转动角速度 0 之间有一定的关系,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电动势的最大值由线框的面积、线圈匝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和线框转动的角速度共同决定,正弦交流电的最大值与有效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关于各个大、小齿轮间的传动问题,纯属运动学问题,能否找

    25、到各角速度之间的关系,在于画图,因为几何是处理运动学的一个重要工具,几何必须画图,图是分析几何问题的主要手段,不少考生平时学习中没有学会利用画图来分析问题,没有养成画图的习惯,一旦遇到未见过的问题便素手无策了。一个学习物理的人,应更加关心身边常遇到的与物理有关的事件,并试着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去解释它们,了解它们,即使不一定都能完全解释清楚,也不要紧,把未解释清楚的问题留下,待学了更多的物理知识后再去解释,在这个过程中,既可培养自己分析、综合的能力,又能提高学习兴趣。例 10 (2015 年.新课标 2 卷 25)下暴雨时,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某地有一倾角为 =37(sin37=

    26、0.6)的A 山坡 C,上面有一质量为 m 的石板 B,其上下表面与斜坡平行;B B 上有一碎石堆 A(含有大量泥土),A 和 B 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 所示。假设某次暴雨中,A 浸透雨水后总质量也为 m(可视为质量 C 37 不变的滑块),在极短时间内,A、B 间的动摩擦因数 1 减小为 0.375,B、C 间的动摩擦因数 2 减小为 0.5,A、B 开始运动,此时刻为计时起点;在第 2s末,B 的上表面突然变为光滑,2 保持不变。已知 A 开始运动时,A 离 B 下边缘的距离 l=27m,C 足够长,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g=10m/s2。求:(1)在 02s 时

    27、间内 A 和 B 加速度的大小;(2)A 在 B 上总的运动时间。【说明】本题以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中出现的实际情景为背景抽象出物理模型,对斜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知识进行了全面考查,试题要求考生能够分析出不同情况下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并计算每一个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利用牛顿定律和运动学关系 进行求解,本题计算并不复杂,但是要求对涉及的物理情景有清晰的理解,对分析综合能力要求较高。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考试大纲关于物理学科要考查的“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是这样叙述的: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

    28、像进行表达、分析。物理学是一门精确科学,与数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物理学的发展史看,物理学的发展 是离不开数学的,有了一种适合表述物理的数学工具,不仅能有力地促进物理学的发展,还能使物理规律以更加清晰、简洁的方式表示出来。不论是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还是应用物 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或多或少总要进行数学推导和数学运算。处理的问题越高深,应用的数学一般也会越多。凡是中学阶段学到的数学,如几何、三角、代数、解析几何,都可能成为解高考物理试题的数学工具。(1)能根据具体的物理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能把有关的物理条件用数学方程表示出来。例 11 (2010 年.新课标卷 20)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奧

    29、运会上创造了 100m 和200m 短跑项目的新世界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 9.69s 和 19.30s。假定他在 100m 比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反应时间是 0.15s,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率后做匀速运动。200m 比赛时,反应时间及起跑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和加速时间与 100m 比赛时相同,但由于弯道和体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后的平均速率只有跑 100 m 时最大速率的 96%。求:(1)加速所用的时间和达到的最大速率;(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结果保留 2 位小数)【说明】本题以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短跑项目的运动设置情境,通过合理简化建立理想化的模型,要求考生根据每个阶段运动满足的物理规律列出相应的数学表达式。(2)在解决物理问题时,往往需要经过数学推导和求解,或进行数值计算;求得结果后,有时还要用图象或函数关系把它表示出来;必要时还应对数学运算的结果作出物理上的结论或进行解释。例 12 两块长木板 A 和 B,质量相等,长度都是 l=1.0m,紧贴在一起,静置于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另一小物块 C,质量与长 木板相等,可视为质点,位于木板的 A 的左端,如图所示,现给物块 C 一向右的初速度,速度的大小为 v0 2.0m/s ,已知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0.10 ,问木板 A 最终运动的速度为多少?【说明】本题中木板 A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全国卷考试说明物理高清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