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按照科学规律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docx

    • 资源ID:16357048       资源大小:41.21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按照科学规律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docx

    1、按照科学规律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按照科学规律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讲话人: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博士生导师 董奇教授 培养良好习惯要以人为本 中国多少年来都在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多少年来都在做行为习惯的培养,我们这个课题之所以在多少年以后的今天还能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多少年来我们所进行的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并没有取得我们预想的效果,甚至现状还很令人担忧。否则,我们今天这个课题就不会引起全国各方面以及在座学校的高度重视。那么我们就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长期以来我们所重视的、付出了很多心血的行动没有效果。这个问题如果不从更科学的角度思考清楚的话,那么我们的培养的效果将是不好的

    2、。我遇见过不少学生父母以及中小学教师,他们用积极奖励的方法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但其结果却是越奖励、越培养,良好行为越少。我们也有不少学校、老师、父母用惩罚的方法去减少学生的不良行为、社会不希望有的行为,可是越惩罚不良行为越多。这些问题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否则,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努力就会达不到目标,不会取得应有的效果。 刚好这几年我们一直结合中小学进行学习心理健康促进工程的研究,特别强调教师怎样从教育观念的转变到教育行为的转变。现在有许多老师在演讲新的观点时讲的非常好,但却没有付诸实际行动,我们到底要怎样转变?同时,近些年我也参与了一个脑科学问题的研究,怎样把脑科学、认知科学的研究及研究的最新成

    3、果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无论是脑科学、认知科学还是新的科学都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考虑,行为习惯应该怎么培养? 一年半以前,我在北京的一些城乡结合地区进行了英语学习实验。在那些缺乏英语学习条件、缺乏师资的地区,用非英语教师的方法和孩子一起学习英语,所以它不叫英语教学实验。然而它的学习的效果是很好的,比一些英语教师教的好得多,原因就在于这些教师不会英语,而老师不会英语,学生学的就快了。 那些英语好的老师是怎么教的呢?一节课四十分钟,我们每天都在强调学生的参与,然而由于他们的英语水平太高了,他不注意地就讲了三十分钟,而全班四五十个学生每人每节课练习说的时间平均不到一分钟,这样怎么能提高英语的口语能力呢?

    4、那些英语好的老师,他们课堂行为的特点是:虽然很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但不自觉地就满堂灌了。而那些英语不好的老师,上课时的注意力是我怎样尽量少说或者不说而是让学生多说。教师有了这种观念就使得学生有很多机会可以练习,所以这个习惯问题很值得我们研究。 由于教育部在做全国的课程改革,这次课改不仅涉及到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更涉及到新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变革以及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调整。新的纲要新的教材出来了,但是教学过程、学习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评价体系没有变化,这样,新的大纲和新的教材不可能真正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我们的实验区在今年九月将达到1000个,明年达到2000个左右,到后

    5、年全国将有2600个实验区,怎样来推进这个进程呢?怎样促进教师、学生评价的研究? 现在北京师范大学正在组织一些专家和老师做这样的课题研究。坦率的说,看了我们这次交流的一些材料后,我感觉到我们首先在评价方面可能就存在着一些致命的错误和缺点。举个例子,有些学校在搞行为习惯培养时,经常给这些行为习惯列上八大方面几十条,然后天天评、月月评,最后使学生被束缚得很死。这种方法根本不是以人为本的,是违背科学的培养方法的,也达不到我们培养行为习惯的效果。 今天我主要从反思、批判思维的角度来看,到今天为止我们的研究究竟存在着什么问题。如果我们不知道我们所取得的优点在什么地方和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如果我们的大方向走

    6、错了,或是该调整的地方没有调整,那么即使我们再辛辛苦苦去做一两年,当我们再站到这里时,也不可能交流出比现在更好的成果。用行动展示教育取得的成果才是根本。 现在我想先来评论一下刚才上虞那位老师的发言。首先我认为这个学校是我所看到的关于小学儿童、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中做得比较好的。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他们的选题比较好-环境意识、环保的良好行为习惯。在今天这个社会,无论从社会的发展、从学校怎样应对更好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角度,以及从每个学生自身的发展来看都是很重要的。所以这个选题很有针对性和时代性。 二、这个选题充分发挥了本学校原有的优势,能够在原来的基础上,把课题搞得更好、更深入。 三、学

    7、校真正做到从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这个系统、综合的角度去开展研究工作,而且每个方面都有具体的、可行的、可操作的一些教育活动和措施。 四、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让学生自觉地去参与,自觉地去体验,这在本质上与让学生自觉的学好英语、学好口语是一回事。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一种好的行为习惯。作为一所参与课题研究的小学,他们应该怎样更深入地思考,把下一步的工作做得更好呢? 在这里我提三点建议: 一、刚才他们所讲的内容比较片面,因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有许多方面涉及到了环保意识和环境卫生习惯的培养。真正从环保意识、环境卫生习惯来讲,在学生的生活中有很多方面,如果我们在教育时,不能与学生的学习

    8、、生活更紧密结合,而是只以搞活动的方式来做,其目的则只是为了评比交流,那么这种活动不是真正为了培养行为习惯。 二、我们这个课题提出了一些非常好的角度。在培养青少年良好习惯思想品德建设研究报告中提到了八个方面的良好习惯,而且是最基本的:诚实守信、礼貌待人、遵纪守法、按规则办事、认真负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尊重宽容、友善合作、注重效率、做事有计划、独立思考、勤于动手、主动学习、经常反思、爱护环境、讲究卫生。那么这八个方面是怎样通过你的课题体现出来的?例如,学生在进行城管值勤活动时,有没有尊重那些违反环境卫生的人?会不会养成不尊重别人的行为?该如何在做好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同时,又使学生学会能够以真正

    9、尊重宽容、友善的精神去帮助别人,而这些方面在你们的总结上是看不到的。你们应该真正把良好行为习惯的所有方面都渗透在环境保护习惯的培养当中。 三、也是最大的方面,看了这篇文章以后,我不能明确这个课题将在你的学校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取得什么样的效果和结果。也就是说,你们的目标不明确。我想环保教育、环保习惯通过小报、电脑这些方式去宣传、去教育是很重要的,但是这些只是我们的手段,而不是我们的目的。如果把这些看作是我们教育的目的,那么整个环境教育的习惯培养的重点就放错了。而且对于用来展示教育成果的例子也是不恰当的,虽然这三个例子都很有意思,也很有价值,但是不具有代表性,不是学生在家里、在学校、在学习生活中存

    10、在的典型问题。 另外,我们不应该把教育的重点放在成果的展示上,而是要放在实际行动中,用行动来展示教育所取得的成果。在我们的教育上,还有很多值得大家去考虑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如果不考虑,那么我们的工作在已经取得很好成绩的基础上是很难再突破的。 习惯培养要具体化 去年9月8号,江泽民同志在北师大讲教育的时候,侧重讲了四个创新,但是现在我们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行为习惯的教育上还是缺乏创新。虽然课题是新的,但做法却是老的。怎样做到创新呢? 首先,我认为校长要负责任。而且,真正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学习行为习惯不是通过简单专门搞活动。学生能把自己的文具收拾得很好,上学不丢三落四。如果孩子每天都能够做到,

    11、这个习惯就形成了。 其次,习惯培养要注重具体化。总课题组在报告中提出很多行为习惯,但有的提得不具体、太笼统,不具可操作性。具体有很多不同的含意,例如,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就要明确良好卫生习惯表现的具体环境在哪里,比如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学校环境又可分为课堂和课外环境。现在的学校课堂环境做的很好,随时检查课堂都非常干净,而在课堂之外的环境就存在个别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要有一定的侧重。家庭环境也存在不同的环节。同样,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并组织一些活动,也需要具体和可操作,便于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像上虞学校的活动就做得很好,而在家里的阳台工程也很了不起,三化、四至、五交流,也许存在有待

    12、于完善的地方,但是,活动设计得非常具体,可操作性强。但是现在很多学校正好相反,活动设计的既不具体,操作性也差。 此外,有的学校向学生提出一些高、大、全的习惯要求,而这些习惯要求连学校的书记、校长以及从事课题操作的主任、教师都做不到,如何去要求一二年级的小孩子去做到呢? 科学地看待行为习惯培养 人的素质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德智体美。以环保为例,大家有环保方面的意识,有环保方面的知识,从事环保有相应的动机,有相应的积极性、情绪、情感以及具体的行为,道德是包括知、情、意、行的。这一点是大家都了解的。 我们必须明确人的素质的不同方面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其培养方式和矫正方式也随之而不同

    13、。例如,现在对知识进行了新的定义,即分为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所谓陈述性知识即教师可以用语言更好地表达,比如语文课或是数学课;而程序性知识则是我们所说的技能,那么,程序性的知识是或技能怎样形成的呢?最重要的一点是要practice(实践),即要实际去做。比如怎样骑自行车,更多的是一种程序性的。但是,我们在教孩子学骑自行车时,由于有陈述性的知识,教师擅长陈述性的知识,就容易适得其反。有一些父母在教孩子骑自行车时,先给孩子讲清楚道理,告诉孩子骑自行车的十个要点等等,仅仅靠背要点,显然是不行的,孩子一上车就害怕,把爸爸妈妈紧紧抱住,而父母生气了,训斥孩子,结果孩子就不肯上车练习了。而另外一些父母,

    14、则采取另外一种截然相反的方法,让孩子学骑自行车。他注重让孩子先亲自上车实践,孩子很快就能骑得十分熟练了。因此,人的素质的形成规律是不同的,而这些往往是人们考虑不清的地方。 其次,我们还应树立一个观念,人的素质的形成不仅仅是在认知方面不同,在人脑机制方面也不一样。例如,现在进行的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以前我们无法研究人的大脑,因为只有在进行大脑手术时,才能从事具体的研究。但是,现在我们的研究手段能够在正常的学习记忆过程中研究大脑活动情况。让学生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和记忆活动,其大脑的活动部位明显不同。通过这些可以解释生活中很多有趣的现象,例如教小学学生学写武装的武字,一些很有经验的教师先讲,

    15、武装的武不能有一撇,讲完还要提问,全班同学来答,都没问题。结果下课前默写,有的学生还是记不住。从大脑机制的角度看,学生写武装的武带不带一撇是受学生自己的写作运动中枢支配,而不是受知识指导的中枢控制的。通过练习建立活动的中枢,都建立的是知识的中枢,认知的中枢,而没有首先强化运动的中枢,同时没有在认知中枢和运动中枢之间建立非常完善的神经元的通道联系。 此外,有的教师讲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不亚于专家的水平,有的学生讲思想品德、大道理比老师都明白,但就是难以付诸于实践。为什么?不能埋怨学生思想品德不好,是由于学生的认知脑机制的确存在差异。即使成熟性的,都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例如,语文知识和数学知识也不同,数

    16、学简单的乘法表如果一个人从小到大都不连续进行专门学习,到老了都不会。语文知识恰好相反,孩子的听说能力从降生开始,只要有正常的语言环境,就能够正常发展,即使后天没有别人教授,也一样。 有一些孩子行为习惯不好,教师不应该认为对学生的教育和要求是万能的,而应该更科学的看待学生的很多行为。比如,有的学生冲动性很强,那么教师如何去改变他呢?通过研究这个孩子的大脑就会发现,他的大脑的神经元比正常人或冲动性小的人缺少某些东西,其执行控制的功能非常弱;有的学生上课坐不住,不论老师怎么教育要求都无济于事,这主要是由于孩子脑过敏造成的。例如有的孩子不能喝牛奶,或者不能吃味精,或者不能吃菠菜,然而她自己不知道,反而

    17、非常喜欢吃,结果孩子一吃上课就坐不住;再比如有一名学生除了上课以外的任何时间注意力都很集中,只有上课时注意力不能集中。结果调查发现这个学生的膀胱比正常小男孩的小很多,尿液只能储存三十分钟,小孩子下课不记得去厕所,上课后又不允许去,小孩的注意力肯定就无法集中。此外,有的学校班级学生人数太多,又没有扩音器,如果再遇到讲课声音小的老师上课,后排的学生听不清楚必然就会坐不住,注意力也难以集中,最后就干脆不听课。 因此,如果不从科学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的某些行为,仅仅简单的归因于老师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而学生就是不按照老师的要求做,那么老师实在是错怪孩子、错怪父母、大错而特错了。 习惯培养要重视学生的能动性

    18、 个体的主观因素在改变个体行为习惯中的能动作用也不容小视。例如,上虞学校设计的很多活动,都是让学生作为主体自己去实践、去体验,这是非常值得大家学习的宝贵经验。现在我们总是抱怨孩子没有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这其实是我们误解和冤枉了孩子。因为一个孩子要想养成分享的习惯,我们就得首先研究这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比如,从前家庭条件不好,家里没有苹果,偶尔有个苹果,先要切个大块给老人,然后是爸爸妈妈,最后才是小孩子,小孩子心里非常想吃那块大的,但知道由于辈份不够,吃不到。久而久之小孩子就会认可这是应该的。而现在家庭里的情况则正好相反,家里苹果很多,父母削好了追着孩子吃,在这种环境下怎么培养儿童分享的习惯呢

    19、?因此,现在孩子所需要培养的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环境,在今天的社会发展下有的方面已经不完全具备了,有的是被剥夺了,有的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任何一个好的发展,对孩子习惯的培养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问题在于人们如何利用其积极方面的作用,而减弱消极方面的负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景去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让孩子和城管大队的同志在户外接受风吹日晒,让孩子在农村呆一段时间体验一下农村的生活,孩子回来所获得的收获是无法简单用语言总结出来的,很多收获在孩子的心里已经根深蒂固了。这种体验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方法无法替代的。 学生哪方面的能力需要培养呢?以学习口语为例,现在都说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差,也许现在

    20、考许多专家教授,他们的口语也不一定好,即使差也不应该埋怨学生,也不应该埋怨英语老师,问题的症结在于,在目前的课时设置和目前的教学方法情况下,学生根本就没有很多的机会去练习口语。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又要要求学生的口语水平,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就好比要求教师不参加教改,还要求有教改的成果,唯一的办法就是去剽窃。 因此,我认为这一条在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中就非常之重要,如果大家有兴趣,我可以向大家推荐动作与心理发展这本书。该书的某些研究也许大家看来并不复杂,但它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中耗资二百万人民币所做课题的总结。其中有一些章节,对于大家深刻地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对其行为的形

    21、成、能动的学习以及能力的培养是如何的重要。动作与行为发展这本书中基本的观点是:个体如果希望自己的动作和神经系统要更好的发展,必须进行能动的运动。这方面比较有影响的典型案例是在几十年前一位动物心理学家做的一个动物实验:把两只一样的、刚学会走路的猫放在一个卡笼子内,笼子可以转动,一只猫坐在笼子里,另一只猫拉着它和笼子一起转动,让它们处于相同的视觉环境和食物条件下。若干时间以后,这两只猫的行为习惯及其能力的差异极为明显:笼子里的猫出了笼子,走路不稳,视觉和动作的协调变得非常困难。另一只猫的情况则恰恰相反,活蹦乱跳的。如果对两只猫的视网膜进行解剖,会发现它们的某些神经系统发生了重大变化。以我们日常生活

    22、中乘出租车的经历为例,有的出租汽车司机开车走一至两遍就会把道路记住,而我们即使坐在司机旁走几遍甚至十几遍都记不住,主要原因就是在于司机是主动的,而作为乘客的我们是被动的,这一点非常关键。一个孩子在早期会不会爬对研究有什么影响?很简单,一个孩子在早期不会爬的时候,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他在空间定向时是以自己的身体进行判断左和右的,由于孩子不会爬,更多时候是处于静止状态的,因此空间关系十分稳定。一旦孩子会爬了,他的空间定向就会发生重要变化,不能再以自己的身体进行判断,只能根据外界某一参照物来进行空间定位,而且只有这样才是最准确的。同样,我们的学习和行为习惯也更是如此。 因此,我认为学生这方面的能动性是

    23、非常关键的。在过去十年中有很多文章是讨论主体性、讨论学生的能动性的。然而,十分遗憾的是很难找到有少量文章是能够提供科学证据的,都是十分笼统的论述,而后又觉得不解渴。 习惯培养应注重教师行为的改变 请在座的老师用不超过五至十个字,用一分钟的时间作一个反思:从前天参加这次研讨班的时候,你所观察到的自己以及他人在不同的场合中有哪些你认为是我们自身应该注意的问题,例如,第一,你在所在的宾馆房间哪些是自己应该注意的、做的不好的行为?第二,在就餐取茶水或茶点时你是否谦让了?第三,到目前为止,开会期间是否坚持饭前饭后洗手以及上卫生间洗手?此外,在不愿听一些专家的讲座的时候,你是如何表现的?你可以不听、甚至于

    24、可以睡觉,但是最好不要干扰其他人,至少不要说话或者打电话。也许通过大家的反思,大家就会明白我讲下面所讲问题的目的是什么。 我认为问题的重点首先应该是培养老师。现在全都是讨论如何培养学生,而在我看来老师也同样存在很多问题,甚至于比一些学生还多,这种老师如何能培养好学生?教师如同警察或是法官,如果自己首先在违法,在运用一些不恰当的方法,如何教育学生呢?一方面强调学生的心理健康,另一方面又用一种有害学生健康的方法给学生上心理健康课,这实在是弥天的大笑话。 孙云晓插言:在课题开题的时候大家达到了一个共识,即每一名参与课题的人员都在与课题一起成长,这是我们的一个理念,包括课题组的著名心理学家张梅玲教授也

    25、是这样认为的。我们每天都在学习,每天都在成长。不是我们自己已经成为完人,然后再来从事这个课题的研究,而且我们希望从事课题研究的人员本身就应该形成一些比较好的行为习惯,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比如,我个人从参加这个课题的研究,我在家里就有一个行为习惯的变化-把用过的物品放归原处。开始我发觉能做到这一点有一定困难,现在过了半年多的时间,我感觉收到了一些效果。从前我爱人在这方面比我做得好,常常批评我,现在我做的比她还好,这就是我从事课题研究的受益。 董奇继续说:从课题研究的角度来说,如果我们大家都能像刚才孙主任所讲的,我们在从事课题研究时首先考虑自己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个人素质有多大提高,个人的家庭生活以及

    26、婚姻关系是否有所提高,婚姻满意度是否有所提高,亲子关系是否有所提高。我个人认为这些也是相当值得大家考虑的问题。如果每位参加课题的学生和父母都有一定的提高,那么这个课题所产生的收益是巨大的,它将是一项抓住了本质的功德无量的工程。 我们现在所从事的课题研究是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人格,但是从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必要条件的角度出发,我们必须要搞清楚这个课题要让谁受益,让谁得到发展,让谁得到改进提高。这就是我们所必须明确思考的问题-究竟培养和校正的对象是哪些人。我个人认为这个课题研究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说,它首先要让多个群体受益,比如学校的领导,教师,学生以及学生父母应该都从这个课题中有所受益。其次,

    27、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的角度出发,如果不首先针对学生身边重要他人的行为习惯和人格进行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及其人格是不可能真正培养起来的。 防止观念转变与行为转变的脱节 我认为在座的大多数老师具有区别于一般领导、一般主任、一般老师的三个特点。首先,就整体而言,在座的无论小学或是中学代表都是来自各地比较优秀的小学或者中学。其次,在座的各位领导、教师能代表本学校教师到北京参加培训,在学校里素质一定是比较突出的。再者,且不说在座的领导、教师以前参加过各种教育科学研究,单单参加本课题的研究就快有一年时间了,而且本课题是专门研究的是行为习惯的培养。这当中也许有一部分老师取得的进步很显著;有一部分老师进步程度较

    28、好;有一部分老师,虽然学生进步了,但是自己没有什么进步;还有的老师学生进步了,自己却退步了。教师个人的行为如果不改变,那么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很难真正的培养起来。 首先,校长在课题研究的实施中所起的作用非常关键。现在的学校领导作为一名校长的素质,所具有的一名校长的现代的人才观、教师观、学生观和质量观对学生的影响非常重要。因此。以前从事的一些课题研究,很明确的要求学校的一把手必须参加研讨班,否则就不允许参加课题的研究。因为如果是老师来参加研讨班,其间很多感受和很多好的想法由于他没有权利做出任何的决策,没有相应的力度去进行调控和改变有关的现实问题,研讨班结束后教师个人的收获更无法转化为学校的收获。

    29、不同的校长也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如果去参观北京实验二小,一进校园就会发现学校里无论男教师或是女教师,无论校长或是一般工作人员,着装都非常整洁,给人以非常精神的感受。这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校长的办事风格。因此,校长个人的素质以及对学校的管理理念直接影响到学生和教师的行为习惯,影响到学校的学风和校风。 其次,教师是课题研究的主体。教师参加课题研究首先应该思考教师自己应该怎样提高个人的素质。 在我们进行教师素质培训时,很多教师敢于上讲台讲一些所谓的个人隐私方面的事情,甚至有时讲的痛哭流涕的?为什么第二次有的教师非要自己的爱人一起来听?原因就在于他个人觉得自己受益了。有一位参加这个课题的小学教师,她的行

    30、为具有两方面特点,一方面,她在学校是模范教师、优秀班主任、三八红旗手,表现的非常出色。另一方面,她的教育观念又没有真正改变,在学校是强压怒火,不敢对学生和其他教师发作。由于学校的压抑情绪作用,她一回到家冲着家人大发脾气,婚姻生活和家庭生活都不幸福。她参加了我们的培训回去以后,生活就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大家不必担心这类教师不会发生变化,她首先是第一受益者,把课题的研究和自身的成长变化结合起来,然后再运用到学生身上。 但是现在教师素质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很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目前教师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行为的转变严重脱节,这也是我们决定进行行为习惯研究的原因所在。因此我认为这个课题定得非常好。课题的研

    31、究重点应该是如何做到从观念的转变到行为的转变。课题中提出了很多有关这一方面的问题,例如,专门讲到社会公共性的行为习惯和个体性的行为习惯二者之间的关系。由于我们长期以来做这些题目做习惯了,也积累了一定的基础,每每选题就是这些。而那些适应社会发展的、个性化的行为习惯却没有培养起来。 怎么才能完成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这个过程非常复杂,也是我们过去探索多年的问题。我认为最为关键的,就是我们已经提出的行动研究。必须把学和用密切结合起来,而且要和教师的生活、学生学习的生活密切结合起来,和学科教学以及日常的教育活动密切结合起来。通过占用学生除睡觉之外的绝大部分的时间空间,对学生进行训练,效果一定会非常显著。

    32、2001年中国教育报有五篇连载的文章,其中第一篇教师:面带微笑的知识中这样写道别人会你为什么不会?这是许多老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学习和心理健康促进工程的培训使老师们明白了无错原则、差异原则,理解善待学生,使学生学习收到比较愉快的体验。第二篇教师:需要理解和帮助写道教师成长需要支持性的环境。关心教师的幸福和发展就是关心孩子的幸福和发展。现在我们进行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个别学校或者个别老师也许做的很好,课题结果表明学生的发展比较好。但有一种可能,就是以牺牲教师的某些个人幸福和愉快心情为代价的。然而,我们不能归咎于这个研究课题,而是我们自己没有把握好。第三篇教师:在家校协作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第四篇评价:着眼于孩子的进步与发展中提到学习心理健康促进工程的研究给教育的评价带来了新的变化,教师对评价过程有了全新的认识,评价不再是教师高高在上的评判学生,也不仅仅是为了鉴定和选拔。第五篇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培训 此外,还有几篇文章,如改进园丁教育行为,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注意事项

    本文(按照科学规律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