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最新整理自考笔记 自考小抄 自考串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复习课程.docx

    • 资源ID:16349240       资源大小:27.03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整理自考笔记 自考小抄 自考串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复习课程.docx

    1、最新整理自考笔记 自考小抄 自考串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复习课程第一部分 单选题一、宋代部分:1、王禹偁字元之,著有小畜集小畜外集。2、村行待漏院记作者王禹偁。3、王禹偁待漏院记由“勤”字而引出待漏院,又从“待”字生出“思”字,最后收束于“慎”字。4、王禹偁待漏院记提出:“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5、北宋前期词作中体现出崇高的壮美感,开豪放词先声的是范仲淹的渔家傲。6、北宋前期善写塞上风光的词人是范仲淹。7、范仲淹的渔家傲一词中作为主调的一句是“燕然未勒归无计”。8、“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出自范仲淹的渔家傲。9、因所作有三处善用“影”字,被称为“张三影”的作家是张先。

    2、10、被王国维评为“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的名句是“云破月来花弄影”。1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出自晏殊浣溪纱。137、小山乐府的作者是张可久。138、岳鄂王墓的作者是赵孟頫。139、项脊轩志的作者是归有光。140、“只吹得水尽鹅飞罢”出自王磐朝天子。141、狂鼓史渔阳三弄的作者是徐渭。142、望溪文集的作者是方苞。143、三元里的作者是张维屏。二 金元部分1、金代最杰出的诗人是元好问。2、元好问岐职写的是蒙古攻金。3、元好问的诗文集是遣山先生集。22、赵孟頫的岳鄂王墓是一首七言律诗。23、元代著名的蒙古族诗词作家是萨都剌。24、杨维桢的诗在当时很有影响,被称为“铁崖体”。三 明代

    3、部分1、被誉为“开国文臣之首”的明代作家是宋濂。2、宋濂秦士录是一篇人物传记,主人公是邓弼。3、与宋濂并为明代一代文宗的作家是刘基。4、刘基卖柑者言是一篇讽刺小品。5、“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出自刘基卖柑者言。32、凌濛初的“二拍”共收短篇小说七十八篇。33、在转运汉遇巧洞庭红 波斯胡指破鼍龙壳中,金维厚的故事是头回。四 清代部分1、吴伟业于诗的各体中最擅长七言歌行。2、吴伟业圆圆曲巧妙地由吴三桂、陈圆圆联想到夫差、西施。这一篇之警策是“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3、方苞为文提倡“义法”。他是桐城派的鼻祖。他的文集是望溪文集。4、清初著名的满族青年词人是纳兰性德。他的词集有饮水词,其词风

    4、近于李煜。31、李宝嘉字伯元。他的制台见洋人在刻画制台形象时充分运用了对比。“制台”的正式称呼是总督。32、刘鹗老残游记中,中心人物老残的身份是江湖医生。33、明湖边美人绝调的作者是刘鹗。在本篇中,用来形容白妞越唱越高、直至极高的比喻是攀登泰山。本篇故事发生在济南第二部分简答 论述题一、宋代部分一、王禹偁王禹偁字元之,济州巨野人,出身农家,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为人正直敢言,曾三次因得罪朝廷而遭贬谪。在文学上,他反对五代及宋初的浮靡文风,以宗经复古为旗帜,主张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学杜甫、白居易。所作诗文简古淡雅,对宋初的诗文革新运动有一定的贡献。著有小畜集小畜外集。一)村行1、村行的写作背景

    5、是什么?答:宋太宗淳化二年,妖尼道安诬陷徐铉,王禹偁论其当以反坐论罪,结果获罪于朝廷,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第二年秋作此诗。2、村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情感?答:表现了诗人以山水田园自娱的达观情怀,其中也借抒发触景而起的思乡之情,暗寓了内心的失意之感。3、村行的写作手法是什么?答:起句点明了主题,作者怀着愉快的心情出游,随后两句,用白描的手法写景,组成一幅色调和谐的山村暮景图;更在其中融入了主观感情。但是后二句“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却在感情上急转直下,映入眼帘的小桥和大树,忽然色起诗人无法抑制的思乡之情,谪宦他乡的失落也悄然涌上心头,赏景吟诗之兴一扫而空了。而前面所写的美丽的秋景顿时成为

    6、作者惆怅之情的反衬。这就是以乐景衬哀情的写作手法。从全诗结构上看,前六句写的乐景是宾,其作用正在于衬托最末二句的“哀情”。二)待漏院记1、待漏院记的主旨是什么?答:本文主旨是劝诫宰相为政当勤,忠直无私,以保国安民为己任;而不应图谋私利,误国误民,或贪图禄位,庸禄无为。2、待漏院记的第二段怎样刻画贤相和奸相形象的?答:采用对比的写法,刻画贤相和奸相的形象。这一段的两部分行文句式几乎相同,使贤、奸二相之间的比照,更为强烈而鲜明。3、待漏院记的构思特点如何?答:本文以“勤”字立说,由“勤”字而引出待漏院,以从“待”字生出“思”字,由“思”字而带出奸二相,最后以“慎”字收束,点明文章的主旨。全文构思缜

    7、密,脉络分明,一气贯注。二、范仲淹范仲淹,字希文,吴县人。宋真宗进士,因上百官图讥刺宰相吕夷简不能用贤而被贬饶州。主持过新政。有范文正公集传世。一)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1、本词类的意境特征是什么?答:意境悲凉壮美,作者将视野扩展到塞下孤城、千嶂万壑,以悲凉苍莽的意境体现出崇高的壮美感。此词开了宋代豪放词的先声。2、本词写作特点是什么?答:1)视、听结合,既写眼中所见,又写耳中所闻,多方面表现边塞风光的荒寒与悲凉。2)“一”“万”对照,“浊酒一杯”极言其少,“家万里”极言其远,两者之间形成强烈的反差。3、简述本词所体现的感情。答:这是一首边塞词,又题作“秋思”,上片写“秋”,下片写“思”,通

    8、过秋日塞上抒怀,表现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但又思念家乡的感情,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作者对久戍不归的征夫们的同情。全有“遥望秦川,心肝断绝”之悲,也有“未勒归无计”之壮,意境悲凉壮美。三、张先张先,字子野,浙江乌程人。宋仁宗天圣八年进士。因所作之词用“影”字,被称作“张三影”。对词的形成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安陆词,又名张子野词。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1、本词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本词是词人老年之作,因伤春触发,由时光的流逝,想到人事的无定,从而透露出一种步入老境、难有作为的无奈。2、本词的写作线索如何?答:本词写景、述事,以时间为线索。上片由午及晚,由自己的行止写出心情的愁闷无聊;下片则专写晚

    9、景,由室外转向室内,最后仍以伤春作结。四、晏殊晏殊,字同叔,临川人。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他身居要职,然政治上建树不多。但平生好贤,颇能奖掖后进,范仲淹、欧阳修等多出其门下。晏殊词承晚唐、五代遗风,温润秀洁,和婉明丽。有珠玉词传世。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1、本词抒写了怎样的情怀?答:本词抒写了悼惜残春之感,同时蕴含有予人启迪的生活哲理,即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迁逝之悲。2、本词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二句包含着怎样的意蕴?在形式上具有怎样的美感?答:1)这两句能引起读者的美感联想,“落花”的衰亡、无奈,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而“燕归”的新生、有情,又给人以希望的慰藉,象征意蕴颇

    10、为丰富。2)这两句对偶工巧流利,借助虚字造成回环往复的艺术美感,读来唱叹传神。五、梅尧臣梅尧臣,字圣俞,宣城人。宣城古名宛陵,故世称宛陵先生。有宛陵先生文集。汝坟贫女1、本诗的主旨是什么?答:此诗通过汝坟贫女一家的遭遇,反映了统治者强行征兵,造成百姓惨死、家破人亡的现实,表现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关心与同情。2、本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答:这首诗以女子口气自述,是受了唐杜甫“三吏”“三别”的影响。这样写能给人以真实感、亲切感,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更好地体现诗人的创作意图。3、本诗在体式上的特点是什么?答:此诗体式上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自述体的方式。全诗以贫女的口气控诉了统治阶级滥征乡民为兵给带来的祸害

    11、。曲折地表达了下层百姓孤苦无援,生死系于他人的悲惨境地。给人更加强烈的真实感和亲切感,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四十三话本话本是随着民间“说话”技艺发展起来的,以诉诸听觉为特征的文学形式,它在宋元时渐趋成熟。“小说”是说话中影响最大的一家,其作品多就现实生活汲取题材,形式短小精悍,内容新鲜活泼。在现存的说话本中,爱情、公案两类作品最多,成就也最高。随着时间的流逝,到明末时,宋元话本已散佚大半。明嘉靖时洪楩编辑六十家小说,收入一部分宋元话本小说,但此书今已残缺不全,所存20余篇现编为清平山堂话本。明末时,著名通俗小说家冯梦龙也有意搜集、整理与编辑宋元话本小说,在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

    12、称“三言”)中保存了一部分,快嘴李翠莲记与错斩崔宁两篇,即选自清平山堂话本与冯梦龙编辑的醒世恒言。一)快嘴李翠莲记1、简说本文的性质与内容?答:是宋元话本中的名篇之一。宋元时的“说话”分“讲史”“小说”等四类,“讲史”一般描写历史上帝王将相或英雄豪杰的传奇经历。“小说”则多就现实生活汲取题材,并已有较多的市井佃民成为故事中的主人公。本文所讲述的,正是当时平凡人家日常生活发生的一段故事。2、本文主人公李翠莲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什么?答:主要性格特征是聪明能干,心直口快,刚强泼辣。2、本文采用按李翠莲的经历展开情节描述方式,叙事干脆利落,着重描写李翠莲因刚强泼辣的性格而与众人发生的矛盾,结构紧凑集中。

    13、3、本文语言有何特色?答:本文叙事运用了极富生活气息的口语,既生动活泼,又朴厚率直,甚至粗犷,较典型地显示出宋元话本的语言风格。大量“顺口溜”的采用是本文的特色,也是作品塑造李翠莲形象的重要手段。二)错斩崔宁1、本文的主旨是什么?答:本文的主旨是通过一桩冤案,谴责了“率意断狱,任情用刑”的昏官庸吏,揭露了南宋政治的黑暗腐朽,反映当时人民生命财产毫无保障的社会现实。2、本文故事情节安排有何特点?答:本文故事情节曲折复杂,引人入胜,虽离奇而不带神鬼怪异色彩,纯以世相的偶然性,即一系列的巧合而构成。这些巧合的设置易于吸引读者,而它们的连接出现,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3、本文语言有何特点?答:本文语

    14、言多用当时口语,通俗生动,间用“有诗为证”,使文章更具浓厚的民间文学色彩。4、简单说明本文的主题思想?答:此小说通过两个善良青年崔宁和陈二姐,无端被卷进十五贯钱谋杀案,在临安府尹的严刑逼供下屈打成招,最终被无故冤杀的故事,谴责了“率意断狱,任情用刑”的昏官庸吏,揭露了南宋政治的黑暗腐朽,反映了当时人民生命财产毫无保障的社会现实。4、宋代话本小说的艺术成就是什么?答:A、宋代话本小说是民间说话人的创作,具有口头文学清新活泼的特色。B、宋代话本小说从现实生活中汲取题材,爱情、公案类作品最多。C、宋代话本小说篇幅短小,但情节生动。D、曲折离奇,连连出现,推动故事情节环环发展,引人入胜。二 金元部分一

    15、邓牧邓牧,字牧心,自号三教外人,又号九锁山人,世称文行先生。钱塘人,家世贫寒。宋亡,绝意仕进,遍游名山大川,以示反抗。与谢翱、周密等友善。元大德三年(1229)后,隐居余杭洞霄宫。著有洞霄图志、伯牙琴等。一)吏道1、本文的主旨是什么?答:本文的主旨是控诉封建社会官吏盘剥、压迫人民的罪行。作者认为:这些官吏号称“理民”,其实质不过是对人民的危害与剥削有甚于虎豹蛇虺。2本文的显著特色是什么?答:本文的显著特色是感情愤激,褒贬分明。这有赖于对比手法的运用,如以远古之吏的“为民”与“盗贼”对比,起到鲜明的反衬出吏的罪恶的作用,达到揭露时弊的目的。3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答:本文对“吏”的憎恶之情溢于言表

    16、。辞气激切,用语简短有力,多疑问句式,或设问,或反诘。二、元好问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人,出身在一个封建士大夫的家庭,编篡有中州集和壬辰杂编,工诗词,善散文,尤其以诗的成就最高,是金元之际最优秀的诗人,形成了独特的雄健、苍凉的风格。他的诗以七古、七律成就最高,七律尤见功力,有元遗山全集行世,以清人施国祁元遗山诗集笺注收诗最为完备。一)歧阳1本文的主旨是什么?答:通过对歧州城破后惨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反对战争,同情人民不幸的思想感情。2本文结构上有何特点?答:这首诗结构上环环紧扣,绵延而下。起句与结句一呼一应,中四句中的后三句都由第一句的“望”字联想而出。3本文语言上有何特点?答:本文

    17、的语言特点是遣字用语精警凝重,充分显示了诗人真挚沉郁的感情。如一、二句中,“十年”说明时间之久,“草不横”说明战争之残酷,“暗秦京”说明骚扰之甚。又如五、六句中,“有情”二字既准确形容了白骨遍野的情景,又用反语揭示了内心的沉痛。4本文的思想内容是什么?答:首句追述蒙古军队进攻秦地的历史,从中可以体会诗人对不义战争的厌恶。续写诗人对歧阳战事的关注,反映秦地难民东迁避乱的痛苦。后极写城破后的惨景,这是诗人的联想,并不是实地见闻。末句以责问上天的语气,揭示全诗的主题:反对抗争,同情人民。三董解元生卒年及名、字号、籍贯均不详,以作西厢记诸宫调而著名。一)西厢记诸宫调(白马解围)本文塑造白马将军的艺术方

    18、法有哪些?答:此处所节选的部分,侧重塑造了白马将军杜确的形象。在卷三的开头,张生介绍杜将军“开六钧弓,阅人阵法,读五车书”,已是先声夺人。本部分则运用烘托、夸张的手法,有层次地展现白马将军的性格特征。首先极写士卒勇悍,以显示主将声威。将军出场之后,对其堂堂相貌和大将风度作了正面描绘,并以孙飞虎及乱兵的闻风丧胆、不战自乱,突出将军过人的神勇。最后更以官军的兵不血刃以一降十,将将军的神威渲染到极点,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十六杨维桢杨维桢,字廉夫,号铁崖,别号东难子、铁笛道人。其诗时称“铁崖体”,很有影响。他的乐府诗揭露了社会黑暗,竹枝词饶有民歌风味。有铁崖先生古乐府东维子文集。一)题苏武牧羊图1、

    19、本诗的结构。答:这首咏史题画诗,歌颂了苏武的民族气节。首二句“未入麒麟阁,时时望帝乡”点明苏武为降匈奴,并非矫情邀功,而是出于忠于朝廷的本心。中四句概括苏武在匈奴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心悬日月光”给以高度评价。末二句用李陵劝降不遂的表情相比衬,进一步烘托苏武坚贞不屈的高大形象。2、本诗的题旨是什么?答:歌颂苏武的民族气节。3、本诗的末两句写到李陵,用意何在?答:这首诗末两句用李陵劝降不遂后的表情相比衬,进一步显出苏武的坚贞,形象高大三 明部分一、宋濂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人,著有宋学士全集。一)秦士录1、本文的题旨是什么?答:此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作者选择邓弼生平两件奇事,着力进行描绘,行动

    20、地刻画出邓弼英勇雄壮、博学多才而又豪爽狂放的修改。其中也寄寓着为国惜才之意,并为有志之士不得仕用抱不平。2、本文如何刻画邓弼的个性。答:本文刻画邓弼的个性,一是选择邓弼生平两件奇事,着力进行描绘;二是在描绘中选择了一系列富于特征的细节。从而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3、本文在叙事中穿插描写的特点是什么?答:宋濂的散文风格,素以质朴简洁见长。而这篇文章却别具一格。叙事曲折生动,并不时穿插几笔描写,略作点染,使情节、人物丰富多彩,铺叙张扬,淋漓酣畅。二刘基刘基,字伯温,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创建帝业,深受重用。明朝初年各种典章制度的建立,他多参与其事。封诚意伯。著有诚意伯文集。刘基诗文都很有名。

    21、他著有寓言体散文集郁离子,文章短小,语言犀利,其中有不少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比较好的故事。一)卖柑者言1、本文的题旨是什么?答:揭露文臣武将其实都是些不会治国、不懂用兵、白吃俸禄的蠢物,表现作者的愤世嫉俗之情。2、本文在写法上有何特点?答:通篇从一个“欺”字生发议论,从远及近,由表入里,导入正题。3、分析本文主题。答:刘基此文是一篇优秀的讽刺小品文。作者借卖柑者之口,尖锐地揭露了那些坐高堂、骑大马、腰金衣紫、神气十足的文臣武将,其实都是些不会治国、不懂用兵、白吃俸禄的蠢物,就像“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柑子,表现作者的愤世嫉俗之情。4、本文的艺术表现手法是什么?答:1)述事明志,构思巧妙。文章第一段

    22、由柑子外鲜而实枯,引起买者的责难,引出下文卖柑者的议论。第二段为卖柑者对时政的评说,指出时政与柑子的相似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是全文的主旨。第三段为作者的感想。借卖柑者的自我辩护抒发作者的感慨,这是本文的构思之妙。2)在买卖双方的问答中大量采用的排比和反诘语,义正辞严,酣畅淋漓,使文章气势跌宕,淋漓尽致。3)文笔犀利,论说透辟,对比鲜明,试题深刻。4)以简练的文字勾画出行动的人物形象。柑者的责问显得理直气壮,而卖柑者的答辩更是泰然自若,给人印象鲜明而深刻。二十二凌濛初凌濛初,字玄房,号初成,别号空观主人。是明末重要的文学家,除小说外还精通曲学,另又有问世。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简称“

    23、二拍”)是他的代表作。一)转运汉遇巧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鼍龙壳1、简介本文的故事梗概。答:本篇叙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经商屡屡折本的文若虚随商船出海,带去的一篓洞庭红桔竟然能获大利,归途中拖回的鼍龙壳更是卖了五万两银子。这篇小说不全是凭空虚构。明代中叶后海禁渐宽,东南沿海出海经商者日增,有人骤获暴利。福建泉州一带有阿拉伯商人聚集。本篇是对明代这一社会现实的反映,它以幻想夸张的形式描写了商人开拓对外贸易的要求。作品中所表现的海外进取冒险精神,在明代小说难得一见。2、本篇的主题是什么?答:反映了明代中叶以后海禁渐宽,东南沿海出海经商者日增的现实,以幻想夸张的形式描写了商人开拓对外贸易的要求。作品中所表现

    24、的海外进取冒险精神,在明代小说难得一见。3、本篇在情节设置上有何特点?答:特点是屡生波澜,跌宕有致。4、为什么说本篇是拟话本小说的标准形式?答:本篇是相当标准的拟话本小说,作者创作时有意模拟话本形式。标准的拟话本小说通常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篇首词,它常常起点明主题的作用;2)入话,它是直接在篇首词后的作者议论;3)头回,它是与本篇正话思想上有关联的可独立成章的小故事;4)正话,它是作品的主要故事;5)篇尾诗词,它是总结全篇大旨的。5、试析本篇写作特点?答:波斯商人玛宝哈最初宴请众商人时将文若虚安排于末座,后来却再三赔罪,使人莫名其妙。作者又几番描写众客商的惊讶,在逐层渲染后才揭开谜底。这是

    25、情节设置屡生波澜、跌宕有致的手法。三清代部分一吴伟业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诗词文曲均有较深造诣,以诗歌成就为最大。部分诗作内容与明末史事有关,对当时社会现实有所描绘。七言歌行最为擅长,号称“娄东派”。著有梅村家藏稿梅村诗余绥寇纪略及戏剧秣陵春等一)圆圆曲1、本曲的主旨是什么?答:通过陈圆圆与吴三桂的聚散离合,反映明末清初一系列历史事件,委婉地谴责吴三桂的叛变行为。2、简答本曲运用的修辞手法。答:顶真体。如“冲冠地怒为红颜,红颜流落非吾恋”。3、简答本曲匠心独具的艺术构思是什么?答:把历史和现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抒写深沉的亡国之痛,这是本曲艺术构思的匠心独具处。其具体做法是巧妙地将吴三桂、陈

    26、圆圆同吴王夫差、西施联系起来,同时又运用不少史书典故入诗,从而使诗篇笼罩着一种深沉的历史感,耐人寻味。4、试分析本曲的叙事技巧。答:这是一首七言歌行体的叙事诗,它突破了以时间先后为序的直线式发展的传统布局。诗从吴三桂引清兵“破敌收京”写起,“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两句,指出吴三桂打着复明旗号,标谤为君亲报仇,实际上只是为了美女陈圆圆而降清,有强烈的讽贬意义。实乃一篇之警策。然后掉转笔端,倒叙吴、陈二人的初次相见及陈之身世经历,挥洒淋漓,一波三折。“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一联与前呼应,再次点醒全诗主旨。接着,兜回笔势,写圆圆复归三桂,完成了吴、陈聚散离合故事的叙述。至此忽又

    27、宕开,插入教曲技师和女伴的感慨及陈本人的哀怨两段描写,余音回响,袅袅不绝。最后写作者的感想,收束全篇。二方苞方苞,字凤九,号灵皋,晚年又号望溪。桐城人。其父方仲舒,善为诗。方苞是清代著名的散文家,为文提倡“义法”。他被誉为“桐城派”鼻祖。著有望溪文集。一)狱中杂记1、本文的主旨是什么?答:真实记录狱中骇人听闻的罪恶事实,对负冤含屈的受难者表示深厚的同情,对为非作歹的狱吏表示强烈的憎恨。2、本文写作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很少正面议论,作者的爱憎贯注于对客观事实的具体记述之中,事例典型,记叙生动。3、试说明本文的创作背景和主题思想。答:清代大兴文字狱,康熙五十年,御史赵申乔告发桐城戴名世南山集中

    28、的攻击朝廷之词,刑部立案追查,前后共牵连300余人。方苞系戴名世同乡旧友,曾为南山集作序,又藏有该集书板,于是被捕,入江宁狱。同年十一月,被解送至京师刑部狱。直至康熙五十二年三月获释。在部狱的近一年半时间里,作者深切了解到了狱中的黑暗内幕,并将其形诸笔端,真空地记录下一系列骇人听闻的罪恶事实。作者对中负冤含屈的受难者怀有深厚的同情,对为非作歹的狱吏也抱有强烈的憎恨。二十二刘鹗刘鹗,字铁云,别署洪都百炼生。江苏丹徒人。他是一个熟谙中国文化却又受西方科学影响较深的改良主义文人,但政治观点比较保守。著作除老残游记外,尚有铁云诗存等。喜藏金石甲骨,著有铁云藏龟。一)明湖边美人绝调1、本文关于白妞演唱前

    29、的描写起了什么作用?答:先写街谈巷语的议论、开场前戏园的盛况、琴师的弹奏、黑妞的演唱和观众的议论。这种层层进逼式的描写,对白妞演唱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可以说是先声夺人。2、本文通感手法的运用起了什么作用?答:通感,是指以形象的语言把人们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感官上,凭借感受相通,引起空长的联想、体味。本文运用通感手法,可以启发读者凭借感受去联想、体味白妞的高超技艺。3、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起了什么作用?答:本篇的对比包括对同一人的描写中的对比,对不同人的描写的对比,人物评论的对比,观众的反映的对比。这样多侧面、多层次的对比,可使描写更加生动,使白妞的高超技艺更显突出。4、简析本文对白妞演技的多侧面、多层次描写。答:为了便于读者从总体上把握白妞演唱的全局,作者以“初不甚大”“演唱越高”“陡然一落”“忽又扬起”与“人弦俱寂”五个阶段完整地表现了演唱的全过程;而为了表现白妞演唱技艺的高超,作者又从听众感受出发,运用了通感、比喻手法,引起读者深长的联想、体味。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整理自考笔记 自考小抄 自考串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复习课程.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