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电工电子实验思考题答案.docx

    • 资源ID:16317704       资源大小:21.2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电工电子实验思考题答案.docx

    1、电工电子实验思考题答案 电工电子实验思考题答案 电工电子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 1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七、实验报告及思考题 1 总结如何正确使用双踪示波器、 函数发生器等仪器, 用示波器读取被测信号电压值、周期(频率)的方法。 答:要正确使用示波器、函数发生器等仪器,必须要 弄清楚这些仪器面板上的每个旋钮及按键的功能,按 照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用示波器读取电压时,先要根据示波器的灵敏度,知 道屏幕上 Y 轴方向每一格所代表的电压值,再数出波 形在 Y 轴上所占的总格数 h,按公式 计算出电压的有 效值。 用示波器读取被测信号的周期及频率时,先要根据示 波器的扫描速率,知道屏幕上 X 轴方向

    2、每一格所代表 的时间,再数出波形在 X 轴上一个周期所占的格数 d, 按公式 T= d ms/cm, ,计算相应的周期和频率。 2.欲测量信号波形上任意两点间的电压应如何测量? 答:先根据示波器的灵敏度,知道屏幕上 Y 轴方向每 一格所代表的电压值,再数出任意两点间在垂直方向 所占的格数,两者相乘即得所测电压。 3.被测信号参数与实验仪器技术指标之间有什么关 系,如何根据实验要求选择仪器? 答:被测信号参数应在所用仪器规定的指标范围内, 应按照所测参量选择相应的仪器。 如示波器、函数发 生器、直流或交流稳压电源、万用表、电压表、电流 表等。 4.用示波器观察某信号波形时,要达到以下要求,应 调

    3、节哪些旋纽?波形清晰;波形稳定;改变所 显示波形的周期数;改变所显示波形的幅值。 答:通过调节聚焦旋钮可使波形更清晰。 通过配合调节电平、释抑旋钮可使波形稳定。 调节扫描速度旋钮。 调节灵敏度旋钮。 实验 2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验证七、实验报告要求及思考题 1 说明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正确性。 计算相对 误差,并分析误差原因。 答: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 原理是完全正确的。 实验中所得的误差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 实验所使用的电压表虽内阻很大, 但不可能达到 无穷大,电流表虽内阻很小,但不可能为零,所以会 产生一定的误差。 (2)读数时的视差。 (3)实验中所

    4、使用的元器件的标称值和实际值的误 差。 (4)仪器本身的误差。 (5)系统误差。 2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直流电压、直流电流时,应 注意些什么问题? 答:用万用表测电阻时,应将电阻与电路独立,选用 合适的量程,并进行调零,若不能调零,则说明电池 不足,需更换足量的电池。 用万用表测直流电压时,万用表应并联在所测电压两 端,并注意量程的选择以及所测电压的极性,若出现 指针反偏时, 应对调表笔, 此时所测量的值应该为负。 用万用表测直流电流时,万用表应串联在所测支路当 中,一定要注意电流的极性,若出现指针反偏时,应 对调表笔,此时所测量的值应该为负。 3实验时,如果电源(信号源)内阻不能忽略,应如

    5、何进行?答:实验时,若不忽略内阻,应该将电源接到电路当 中再调所需要的值。 实验 3 戴维宁定理的研究七、实验报告要求及思考题 1 说明戴维宁定理的正确性。 计算表 3.1 的相对误差, 并分析误差原因。 答: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戴维宁定理是完全正 确的。 实验中所得的误差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 实验所使用的电压表虽内阻很大, 但不可能达到 无穷大,电流表虽内阻很小,但不可能为零,所以会 产生一定的误差。 (2)读数时的视差。 (3)实验中所使用的元器件的标称值和实际值的误 差。 (4)仪器本身的误差。 (5)系统误差。 2. 对有源二端网络内阻 Ro 的测量是否还有其它方 法,若

    6、有说明其中一种方法。 答:有,可以在断开电源的情况下直接用万用表测量 有源二端网络的内阻 Ro3 电压表、 电流表的内阻分别是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 好,为什么? 答:电压表的内阻越大越好,以减小其上的电流,以 保证 a、b 两端电压测量的准确性。 电流表的内阻越小越好,以减小其上的电压,以保证 a、b 支路电流测量的准确性。 实验 4RLC 串联交流电路的研究七、实验报告要求及思考题 1 列表整理实验数据, 通过实验总结串联交流电路的 特点。 答:当 XL <XC 时,电路呈电容性,此时电容上的电压 大于电感上的电压,且电流超前电压。 当 XL>XC 时,电路呈电感性,此时电感上的电

    7、压大于 电容上的电压,且电压超前电流。 当 XLXC 时,电路发生串联谐振,电路呈电阻性,此 时电感上的电压与电容上的电压近似相等,且大于输 入电压。 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电压与电流同相位。 2从表 4.14.3 中任取一组数据(感性、容性、电阻 性),说明总电压与分电压的关系。 答:取 f=11kHz 时的数据:U=6V,UR=3.15V, ULr=13.06V, UC=8.09V, 将以上数据代入公式5.88V, 近似等于输入电压 6V。 3实验数据中部分电压大于电源电压,为什么? 答:因为按实验中所给出的频率,XL 及 XC 的值均大 于电路中的总阻抗。 4本实验中固定 R、L、C 参数,

    8、改变信号源的频率, 可改变电路的性质。 还有其它改变电路性质的方法 吗? 答:也可固定频率,而改变电路中的参数(R、L、C) 来改变电路的性质。 实验 5 1 感性负载与功率因数的提高 根据表 5.2 所测数据和计算值, 在坐标纸上作七、实验报告要求及思考题 出 I=f(C)及 cos = f(C)两条曲线。 说明日光灯电路要 提高功率因数,并联多大的电容器比较合理,电容量 越大,是否越高? 答: 并联 2.88uF 的电容最合理, 所得到的功率因数最 大由实验数据看到,并联最大电容 4.7uF 时所得的 功率因数并不是最大的,所以可以得出,并不是电容 量越大,功率因数越高2说明电容值的改变对

    9、负载的有功功率 P、总电流 I,日光灯支路电流 IRL 有何影响? 答:电容值的改变并不会影响负载的有功功率及日光 灯支路的电流 3 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为什么只采用并联电容 法,而不采用串联法? 答:因为串联电容虽然也可以提高功率因数,但它会 使电路中的电流增大,从而增大日光灯的有功功率, 可能会超过它的额定功率而使日光灯损坏 实验 6 三相交流电路七、实验报告要求及思考题 1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 负载对称的星形及三角形联 接时 Ul 与 Up, Il 与 Ip 之间的关系。 分析星形联接中 线的作用。 按测量的数据计算三相功率。 答:负载对称的星形联接: ,Il=Ip 负载对称的三角形联接:

    10、Ul=Up, 星形联接中线的作用就是使相电压对称,负载能够正 常工作。 2 为什么不能在负载星形、 负载三角形电路中短接 负载?若短接,其后果如何?答:在负载星形四线制和负载三角形电路中,若短接 负载,则相当于将相电压或线电压直接短接,必然会 引起电流过大而烧坏保险管。 3 在星形联接、 三角形联接两种情况下的三相对称 负载,若有一相电源线断开了,会有什么情况发生? 为什么? 答:在星形联接时,若有中线,则一相电源线断开, 则电源断开的这一相负载不能工作,而并不影响其他 两相负载的正常工作。 若无中线,则其他两相负载的电压会降低,将不能正 常工作。 在三角形联接时,若有一相电源线断开,则接在另

    11、外 两相电源之间的负载继续正常工作,而另两相负载的 工作电压将会降低而导致不能正常工作。 实验 7 一阶 RC 电路的暂态过程七、实验报告要求及思考题 1 坐标纸上描绘各实验内容所要求的波形图, 说明其 产生条件。 答:RC 微分电路产生的条件:(1) tp ,(2) 从电阻端输出。 RC 积分电路产生的条件:(1) tp ,(2)从 电容端输出。 耦合波形产生的条件:(1) tp ,(2)从电阻 端输出。 2把电路的时间常数 值与理论值比较,分析误差 原因。 答:误差产生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在理论上, 电容器真正充到最大值的时间是无穷 大,而实验中只取 5 ,因此会引起误差。

    12、 (2)元器件标称值与实际值的误差。 (3)操作者在波形上读数时的视差。 (4) 仪器本身的误差。 3 什么样的电信号可作为 RC 一阶电路零输入响应、 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的激信号? 答:阶跃信号或者是方波信号。 4 在电路参数己定的 RC 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中, 当输入频率改变时,输出信号波形是否改变?为什 么? 答:改变。 因为频率改变时,脉宽会发生变化,时间 常数与脉宽的关系就会发生变化,所以输出信号的波 形也会改变。 实验 8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直接起动与正反转控制七、实验报告及思考题 1 写出直接起动,正、反转控制的动作程序,说明 那些元件起自锁、互锁作用。 答:直接起动时,先按下起动按

    13、钮,交流接触器的线 圈带电,会带动它的主触点和辅助常开触点闭合,使 得主电路接通,电动机起动。 辅助常开触点起自锁的 作用。 正反转控制中,先按正转起动按钮,电动机开始 正转,此时反转起动按钮不起作用。 要让电机反转, 必须先按停止按钮让电机停止,再按反转起动按钮, 电机才可以反转。 正转交流接触器的辅助常闭触点接 到反转控制电路当中,反转交流接触器的辅助常闭触 点接到正转控制电路当中起到互锁的作用。 2 画出经实验验证后的图 8.2 和图 8.3 控制线路图。 说明控制电路的各种保护作用。 答:经实验验证后的控制线路图与上面的电路图完全 一致。 控制电路中的保护有:熔断器起短路保护,热继 电

    14、器起过载保护,交流接触器以及按钮起欠压或失压 保护。 3 实验过程中有无出现故障?是什么性质的故障? 你是如何检查和排除的? 答;没有出现故障。 4 若拆除图 8.2 控制回路中自锁触头 KM1,再接通 三相电源,电动机将如何运转情况? 答:电动机将进行点动。 实验 9 单相双绕组变压器七、实验报告要求及思考题 1 计算变比 K、效率 及电压变化率 U。 答:K=U1/U2 =1.9, =P2/P1,=, 2 写出短路实验计算原边等效阻抗 Z 的公式并计 算。 答:Z= U1/ I1 3 通过测试的数据,你能否计算变压器的功率损 耗? 答: P=P1-P2 4 若负载实验中负载为感性负载 (例

    15、如 COS 2=0.8) , 能否进行变压器负载特性测试? 答:可以。 实验 10 单管低频放大电路七、实验报告要求及思考题 1 整理实验数据, 分析 RL 对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答:放大电路带上 RL 会使电路的放大倍数减小。 2 根据 uo 在各种条件下的波形,解释静态工作点 对波形失真的影响。 答:静态工作点偏高会使放大电路进入饱和区而产生 饱和失真。 静态工作点偏低会使放大电路进入截止区而产生 截止失真。 3 测量放大电路输出电阻 ro 时,若电路中负载电 阻 RL 改变,输出电阻 ro 会改变吗?除了实验介绍的 方法,是否还有其它方法测量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答:负载电阻 RL 改

    16、变不会影响输出电阻的大小。 测量输入电阻的方法:在放大电路输入端加一个 电压 Ui,只要测出输入端的电压 Ui 和流过输入端的 电流 Ii,便可求得 riUi/Ii。 测量输出电阻的方法:在放大电路输出端加一个 电压 U0,只要测出输出端的电压 U0 和流过输出端的 电流 I0,便可求得 r0U0/I0。 4 通过示波器对输入信号电压和输出信号电压进行 比较,能否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答:可以测量。 实验 11 多级放大电路与负反馈放大电路 七、实验报告要求及思考题 1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论,总结多级放大电路 放大倍数的计算关系;总结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 影响。 答:多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

    17、倍数等于各级电压放大 电路放大倍数的乘积。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1)扩展通频带:2)提高放大电路的稳定性:3)减小 电路的非线性失真:4)电压放大倍数减小。 2 如果加到放大电路输入端的信号已经失真, 引入负 反馈能否改善这种失真? 答:加入负反馈是为了改善放大电路的动态性能,而 不是改变放大电路的性质。 放大电路的性质是对输入 信号进行放大,所以如果加到放大电路输入端的信号 已经失真,引入负反馈不能改善这种失真。 3对静态工作点设置与动态性能的测试有何关系? 答: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是为了让放大电路处于线 性放大区,如果静态工作点设置不合适有可能引起输出信号失真, 从而

    18、不能准确地测试出电路的动态性能, 所以必须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实验 13基本运算电路七、实验报告及思考题 1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论,分析产生误差的原 因。 说明集成运放的使用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误差的产生可能有如下几个原因: (1) 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电阻虽然很大, 但并不是无穷 大,所以会影响到测量的值。 (2) 实验中所使用的元器件的标称值可能跟实际值有 一定的误差,也会引起测量误差。 (3)在读数时也可能产生人为误差。 集成运放的使用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集成运放工作必须接正负 12V 双电源。 (2)必须接调零电路,且实验前必须先调零。 (3)集成运放绝不允许开环操作。

    19、(4) 2 集成运放需接有消振电路,若运放内部 实验中输入信号多为直流, 集成运 已自带消振电路,则不必再外接。 放组成的运算电路能输入交流信号吗?答:可以。 3 比较实验中积分电路(有源)与实 验 6 的积分电路(无源),说明各自的特点。 答:本实验中的积分电路采用了集成运放,得到的三 角波更准确,而实验 6 中的积分电路严格地来说,得 到的三角波是按指数函数上升或下降的。 4 集成运算放大器作为基本运算单 元,就我们所熟悉的,它可完成哪些运算功能? 答:可以完成比例运算,加法运算,减法运算,积分 运算实验 16直流稳压电源七、实验报告要求及思考题 1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论。 比较无稳压

    20、电路与 有稳压电路的电压稳定程度。 答:若无稳压电路,则负载及输入电压的变化对输出 电压的影响较大,输出电压不稳定,而加入了稳压电 路以后,只是输出电压稍有变化,稳压器则通过迅速 增加或减小流经其的电流来进行调节,将输出电压稳 定在一个固定的值。 2从实验数据表 16.2 中,计算直流稳压电路的输出 电阻 ro,它的大小有何意义? 答:将整个直流稳压电路等效为一个有源二端网络, 由 ro=Uo/ I,则计算值如表 2。 ro 的大小对有稳压时 的输出电压无影响,只会影响整个电路的输出功率。 若无稳压时, 则 ro 的大小将影响输出电压的大小, ro 越小,则输出电压越小。 3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21、接电容滤波,空载时输出电压 还满足 Uo=1.2U2 吗? 答:不满足。 因为当 RL 趋于无穷大时,I 也趋于无穷 大,则 U0=U2 4如果线性直流稳压器 78XX 的输入端是一个直流脉 动电压,器件能否否正常工作?如果不能,应当如何 处理? 答:若脉动电压太大,不能很好地稳压,要加合适的 滤波电容;若脉动电压太小(即电压平均值太小), 可选择较合适的变压器副边电压。 总之,稳压输入应 在其正常参数的范围内。 实验 17 组合逻辑门电路七、实验报告要求及思考题 1画出各个实验电路图,列表整理实验结果。 2小结与非门、与门、或门、异或门、全加器以及所 设计逻辑电路的逻辑功能。 答:与非门:有

    22、 0 出 1,全 1 出 0 与门:有 0 出 0,全 1 出 1 异或门:相异出 1,相同出 0 全加器:和位 Si:当输入为奇数个 1 时,输出为 1; 偶数个 1 时,输出为 0。 进位 Ci:当输入中有两个或 两个以上为 1 时,输出为 1,否则输出为 0。 3TTL 集成门电路有何特点,集成门电路的多余端如 何处理? 答:集成门电路的多余端有三种处理方法: (1)空着; (2)并联后接到正电源; (3)并联后接到高电平。 4 “与非”门一个输入端接连续脉冲, 其余输入端什 么状态时允许脉冲通过?什么状态时不允许脉冲通 过? 答:其余输入端为高电平“1”时,允许脉冲通过,输 入和输出之

    23、间呈反相关系。 而有一个输入端为低电平 “0”时,将“与非”门封锁,不允许脉冲通过。 实验 18 双稳态触发器七、实验报告及思考题 1记录、整理实验现象及实验所得的有关数据,对实 验结果进行分析。 2触发器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答:触发器都有记忆功能。 3 型触发器与维持阻塞型触发器对触发脉冲各有什么 要求? 答: 对于主从型触发器 CP 脉冲的宽度要小于等于输入 信号的脉冲宽度,后沿触发,而对于维持阻塞型触发 器 CP 脉冲的上升沿应该滞后于输入信号,前沿触发。 实验 19 计数器七、实验报告要求及思考题 1画出各个实验电路,列表整理实验结果,并画出有 关波形图。 2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逻辑电路

    24、有何不同? 答:组合逻辑电路没有记忆功能,而时序逻辑电路有 记忆功能。 3总结使用集成触发器、计数器的体会。 实验 20 555 集成定时器及其应用七、实验报告及思考题1 在坐标纸上描绘多谐振荡器电路中电容器 C 充放电 电压 uc 与 uo 的波形对应关系,以及单稳态触发器中 ui 与 uo、uc 的对应关系波形图。 2将步骤 1、2 中测得的周期 T 以及正脉冲宽度 tp 与计算值进行比较。 3单稳态触发器的脉宽等于多少?怎样改变脉宽? 答:因为 tp =1.1RC,所以改变 R、C 即可改变 tp。 4 振荡器的脉冲宽度受哪些参数的影响?如何调整?答:因为 T1=0.7(R1+R2)C,所以可通过调节 R1、R2 可 C 来改变脉宽。


    注意事项

    本文(电工电子实验思考题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