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广东省工业九大产业发展规划概述1.docx

    • 资源ID:16312405       资源大小:23.15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广东省工业九大产业发展规划概述1.docx

    1、广东省工业九大产业发展规划概述1广东省工业九大产业发展规划概述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工业产业竞争力研究成果转化工作的指示,2004年省发改委、经贸委会同信息产业厅开展了我省工业九大产业(以下简称九大产业)2005-2010年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编制完成了电子信息、电器机械(机械、家电)、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材、造纸、医药、汽车等九大产业共10个行业2005-2010年发展规划。 一、编制规划把握的原则 围绕把我省建设成为世界重要制造业基地的目标,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 以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为核心, 编制九大产业2005-2010年发展规划,工作着眼点放在明确发展思路、规划产业基地

    2、和推进重大项目上。 (一)注重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编制工业各行业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注重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大局出发统筹工业发展战略;注重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工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适应,人与自然相和谐。 围绕社会活动中人这个主体的需求层次的升级规律,来探索和认识新时期广东产业演变升级的规律。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工业产业结构演变过程是与国际产业转移及消费需求热点转换密切相关的。支撑各个时期经济高速发展的行业: 80年代,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轻工业; 90年代初,家用电器、建筑材料等工业; 90年

    3、中后期至今,电子信息、房地产等; 当前,汽车、装备工业是重点,石油化工、钢铁等原材料工业面临发展机遇。 纵观广东的产业发展和工业化过程,走的是一条由轻型工业重化工业高加工度工业的“追赶型”经济增长路子。本规划体现了优先发展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机械装备等主导产业的产业发展策略,规划预期2005-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7.5%,九大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8%,电子信息、石油化工和机械工业产值年均增速分别为21%、20%和20%,到2010年它们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均在10%以上。 (二)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一直保持了持续高增长,主要得益于以工业为主的第二

    4、产业的拉动,但工业增长主要依赖量的扩张,依靠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要继续支撑工业高速增长,必须推进集约型增长方式。 根据产业基础、发展潜力以及国际产业转移的规律,突出集约型的产业园区、产业基地和产业核心区的规划,强化产业集聚辐射效应。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把产业基地建设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产业园区。重点建设7大电子信息制造基地、3大机械装备工业核心区、5大石油化工园区、3大家电制造基地、4大纺织工业基地(市)和15个特色城(镇)、9大食品基地、2大陶瓷工业核心区和3大水泥熟料基地、3大造纸基地、5大医药产业基地以及以广州轿车整车为龙头的环珠江三角

    5、洲汽车产业核心区。 (三)注重区域协调发展 2003年,土地和人口仅占全省23%和31%的珠三角,GDP和财政收入占全省的75%和87%。珠三角人均GDP达4500美元,分别是东西两翼和山区的4.1倍和6.1倍,进入世界中等以上收入地区水平;东西两翼人均GDP是1100美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山区仅770美元,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东西两翼和山区落后的根本原因是工业化水平低。本规划注重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把促进珠三角、东西两翼和山区协调发展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并与区域的资源和生态环境相适应。 在产业基地、重大项目的规划布局上,既注重促进珠三角产业加快升级和转变增长方式,全面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

    6、实力;又充分考虑东西两翼和山区的特点、资源优势,提高区域工业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引导产业转移。电子信息、汽车、机械、医药等资金技术密集、增长快、收益较高同时风险也较高的产业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石油化工、制浆造纸产业基地要依托港口,主要分布沿海(或江河下游);家电、纺织、食品、建材等传统产业逐步往东西两翼和山区市转移。 注重发挥沿海优势,适度发展重化工业。在沿海地区,特别是东西两翼沿海,规划一批重大项目和重化基地。我省陆域面积只占全国2%,但海岸线绵长3368公里,占全国19%,珠江水系河网密布,海河航运优势显著,全省现有生产性泊位3204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159个,港口年吞吐能力

    7、5.1亿吨。规划了汕潮揭沿海化工基地、惠州大亚湾石化区、崖门口沿岸重化产业带(珠海西区、江门新会东区)、茂湛沿海重化产业带(依托湛江港、茂名博贺港,正在筹建的2000万吨级沿海钢铁项目选址在湛江)。 (四)注重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我省属于资源缺乏地区,工业化引致的资源约束、环境破坏的矛盾日益尖锐。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027公顷(0.41亩),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未开发土地资源仅135.3万公顷(按目前3万公顷/年的建设用地需求计,45年后将全部用完);人均水资源量2117立方米/年,但区域性水资源紧缺明显,水质性缺水问题日益突出;能源自给率低,90%左右的一次能源资源需由外省购进或进

    8、口解决;珠江三角洲环境容量已被过度占用,酸雨频率高达42%,预测2010年和2020年珠江三角洲废水产生量将分别比2002年增加60%、100%。 重视协调资源和环境约束与工业高速增长的矛盾。发挥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的作用,建设沿海重化工业基地。布局时充分考虑我省港口、土地、水、能源和环境容量等因素,以及利于进口国际原油、矿石等资源。 重视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规划石化、造纸等工业园区,统筹园区的基础设施和公用工程建设,区内上下游企业间物料互供,排放废物集中处理,努力将资源利用的效率提高到最大,将对环境的影响和压力减少到最小。 重视节约能源。加快发展综合能耗较低的电子信息(0.09吨标准煤

    9、/万元产值)、机械(0.09吨标准煤/万元产值)、汽车(0.06吨标准煤/万元产值)、医药(0.24吨标准煤/万元产值)等行业,这些行业的能耗水平远低于全部工业0.9吨标准煤/万元产值的能耗水平,规划预期这些行业产值年均增速均大于工业平均增速。 (五)注重规划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规划工作的重点是研究发展思路,布局重要产业基地以及推进重大项目。九大产业共10个行业的规划均提出了行业今后发展的思路和目标、重点发展的产品和技术,以及重大项目和产业基地的规划布局,并围绕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系统地提出了措施意见。 二、九大产业发展总体预期目标 2005-2010年期间,我省将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

    10、加快转变增长方式,通过重点规划建设一批支柱产业基地,建设一大批重要产业项目,促进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产业竞争力提高,促进全省不同区域工业化协调发展。2010年全省建立起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体系,成为引领泛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的龙头,在参与国际产业竞争和合作中发挥更重要作用,为2020年全国基本实现工业化,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产业基础。 预期2005-2010年我省工业九大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8%,到2010年九大产业总产值合计51600亿元(按2003年价),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例77.6%。产业内部比例关系进一步调整,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机械装备等主导产业的地位将更加突出。

    11、 九大产业2010年产值预期发展目标 单位:亿元 产业名称2003年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预期2010年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期间年均增长速度规模以上工业215131006650010017.5九 大 产 业1615475.1 5160077.618三大新兴产业1101051.238900 58.519593227.622500 33.8 21 2.电器机械303314.19100 13.7 17 其中:机械 1944 9.07000 10.520家电 10895.121003.2103.石油化工 20459.5730011.020三大传统产业360816.86900 10.4101.纺织服装 1

    12、5947.428004.28 2.食品饮料 1162 5.4 2600 3.912 3.建筑材料 852 4.0 15002.38三大潜力产业15367.1 5800 8.7 21 1.森工造纸 538 2.5 14002.1 152.医药 247 1.2 800 1.2 18 3.汽车 751 3.5 3600 5.4 25 (注:1998-2003年规模以上工业、九大产业产值年均增速分别为21%、23%) 三、规划主要内容简介 (一)电子信息工业 发展思路:加快电子信息工业结构调整步伐,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掌握部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和标准,拥有若干个广东本土的世界级企业。建立具有国

    13、际竞争力的区域持续创新体系,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将我省建设成为世界重要的电子信息生产和研发基地。 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总产值达到22500亿元,年均增长21%。微电子、软件和新型元器件成为支撑行业发展的主导产品,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6年电子信息工业将成为我省第一个年工业产值超过万亿元的行业。 发展重点:建设7大制造基地(全球电子计算机制造基地、全球通信设备制造基地、全球家用视听设备制造基地、全球电子元器件制造基地、软件产业基地、汽车电子新兴制造基地、娱乐玩具电子新兴制造基地),开展16个重大产业专项建设(高性能服务器产业化、3C融合产品研发及产业化、3G系统与

    14、终端产业化、下一代网络(NGN)设备产业化、高端数据通信产品产业化、通信基础产品研发与产业化、数字电视机及其相关产业化、家用AV音响类产品技术改造、高密度数字激光视盘机产业化、新型元件产业化、新材料应用开发、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设计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Linux公共服务技术支持中心、软件开发质量管理提升系统、电子专用设备配套体系)。 (二)机械工业 发展思路:以重大技术装备本地化和高技术化为龙头,抓住机遇,积极承接国内外装备制造产业转移。依托重点工程,推进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发和制造。建立制造成本低、技术水平高、系统设计和成套设备供应能力强的机械装备工业基地。 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省机械工

    15、业总产值达到7000亿元,年均增长20%;产品总体技术水平与工业发达国家的差距缩短到5年,形成特色产品优势突出、配套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培养若干家规模较大、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发展重点:广州(重点是南沙)、深圳、佛山作为我省发展机械装备工业的3大核心地区,带动珠三角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促进粤东汕揭轻工机械工业和粤北韶关机械工业的发展。 (三)家用电器工业 发展思路:围绕将广东家用电器行业打造成为全球制造中心、营销中心、设计中心的升级目标,加快转变增长方式,以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为重点,做强做大知名品牌企业集团,促进中小企业提升竞争力。两翼和山区市承接产业转移。 发展目标

    16、:到2010年,全省家用电器工业总产值达到2100亿元,年均增长10。我省家用电器行业从全球制造基地升级为全球制造中心和全球营销中心,努力成为全球设计中心。 发展重点:重点建设3大产业基地:顺德、中山、南海为主的高档家电产品生产基地,深圳、东莞为主的出口家电产品生产基地,粤西湛、茂一带的经济型家电产品生产基地。 (四)石化工业 发展思路:紧抓机遇,发挥我省沿海深水大港和市场区位优势,加快石化工业的结构调整、总量扩张和产业升级。建设沿海石化产业基地,发展炼油乙烯为龙头的炼化一体化项目,延伸下游加工项目。推行清洁生产,促进石化工业园区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省石化工业总

    17、产值达到7300亿元,年均增长20%。炼油生产能力达到630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440万吨/年,芳烃340万吨/年,五大通用树脂550万吨/年,精对苯二甲酸(PTA)超过200万吨/年。精细化工品率45%。 展望2020年,在我国基本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石化工业仍将处于较快增长期。预期2020年我省炼油生产能力发展到1亿吨,乙烯生产能力600万吨,使我省石油化工业处于全国前列,我省成为亚洲主要的石化基地之一。 发展重点:重点建设5大炼油项目(中石化广州分公司炼油扩建、中石化茂名分公司炼油扩建、中石化湛江东兴炼油扩建、中海油新建惠州1200万吨/年炼油项目、新建2000万吨/年炼油装置)、5

    18、大乙烯项目中石化茂名乙烯扩建、中石化广州乙烯扩建新装置、中海壳牌惠州南海石化80万吨/年乙烯项目、新建汕头乙烯项目、新建200万吨/年乙烯装置和5大石化基地(惠州大亚湾石化区、茂湛沿海重化产业带、广州石化基地、崖门口沿岸重化产业带、汕潮揭沿海化工基地)。 (五)纺织工业 发展思路: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加快应用先进技术不断改造提高传统纺织工业。以服装和家用纺织制品为龙头,以面料为突破口,扩大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打造纺织工业区域特色经济和品牌优势, 增长方式从数量主导型向品牌效益型转变。 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省纺织工业总产值达到2800亿元,年均增长8%。纺织工业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

    19、;形成技术装备先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开发、生产管理及市场服务体系,产品质量国内领先,纺织工业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发展重点:加快培育纺织工业产业集群,重点建设和提高4大基地(中山市、东莞市、开平市和普宁市),15个特色城(镇)。增强企业的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创新平台,发挥产业集群的综合优势 (六)食品工业 发展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确保质量安全为目标,以实施大集团战略和名牌战略为核心,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食品工业发展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 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省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2600亿元,年均增长12%。广东食品在全国市

    20、场占有率达到10左右,进一步扩大出口额。培育和发展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和现代食品工业企业集团,促进中小企业向“高、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 发展重点:突出抓好四大工程(放心食品工程、绿色食品工程、功能食品工程、和特色食品工程)和九大基地(肉类加工基地、方便食品和功能性食品基地、饮料制造业基地、水产品加工基地、果蔬贮运加工基地、调味品生产基地、制糖基地、焙烤和糖制品基地、食品添加剂基地)的建设。 (七)建材工业 发展思路: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重点地发展具有优势和竞争力的建材产品。以结构调整为中心,以质量、效益、节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重点,走高效低耗优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发展目标:到2

    21、010年,全省建材工业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年均增长8%。建成“四个中心”(世界陶瓷制造和品牌聚集中心;全国现代新型建材制造中心;全国新型建材开发中心;全国建材贸易中心)。预计2010年全省新型干法水泥年生产能力7000万吨,占水泥总生产能力60%。 发展重点:重点发展陶瓷、水泥与混凝土、玻璃和新型建材四大行业。建设2大陶瓷工业核心区(佛山和潮州)和3大水泥熟料基地(总规模8500万吨),其中:粤西3000万吨(重点云浮)、粤北3000万吨(重点英德)、粤东2500万吨(重点梅州、龙门)。 (八)造纸工业 发展思路:充分利用资源、港口和市场等优势,以林纸一体化的大公司、大集团为龙头,促进造纸

    22、工业向规模大型化、产品高档化、技术装备现代化、生产清洁化方向发展,节水节能节约纤维资源,走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省造纸工业总产值达到1100亿元,年均增长15%。造纸总产量达到2500万吨,其中纸浆800万吨、纸及纸板1100万吨、纸制品600万吨。造纸工业环境保护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吨纸综合能耗降到0.85吨标煤以下,吨纸水耗降到30吨以下。 发展重点:重点建设湛江制浆造纸基地、东莞纸品基地、江门银洲湖纸业基地等三大基地以及六类重点产品区(包装纸板区、新闻纸区、生活用纸区、文化用纸区、纸浆区、纸制品区)。 (九)医药工业 发展思路:把握生命健康产业快速发展和世界医

    23、药工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加快推进医药创新战略,建立现代化医药工业体系。重点发展现代中药、生物制药和海洋药物,加快发展新型化学药品制剂和高新技术医疗器械,有选择地发展化学药品原料药。 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省医药工业总产值达到800亿元,年均递增18%。争取单个企业单产品年销售额超10亿的产品有10个,超5亿元的有50个。开发出5-8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中药,有2-3个中药通过国际认证正式进入国际药品市场,重点扶持建设15个道地药材GAP产业基地。 发展重点:重点建设广州国家生物医药工业基地、深圳国家生物技术与医药工业基地、佛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医药健康产业园、中山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珠

    24、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等5大医药产业基地(园区),加快推进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 (十)汽车工业 发展思路:实施适度规模扩张、做强做大战略,首先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和主要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重点发展轿车生产,完善产业支撑体系,形成以广州轿车工业为龙头,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工业协调发展的局面。 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省汽车工业总产值达到3600亿元,年均增长25%。汽车生产能力达到160万辆(其中轿车140万辆,大中型客车5万辆),轿车国内市场占有率在15%以上,汽车出口量占总产量10%以上,摩托车产能达到500万辆。我省汽车工业融入全球汽车制造业生产体系。 发展重点:依托骨干企业,建立汽车和摩托车生产基地,延伸产业链,构建为整车配套的零部件供应圈,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环珠江三角洲零部件产业带配套发展的格局。发挥珠江三角洲产业集聚的辐射带动效应,促进两翼和山区市汽车新型材料、基础件及专用车的发展。


    注意事项

    本文(广东省工业九大产业发展规划概述1.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