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安全设置技术规定.docx

    • 资源ID:16307220       资源大小:32.52K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安全设置技术规定.docx

    1、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安全设置技术规定燃气供气场站设置技术规定为规燃气经营许可工作,保障我市燃气供气场站的运行平安,根据市燃气管理条例第十五条,特制订本技术规定。我市燃气供气场站的设立与管理,除应符合现行标准外,还应符合本技术规定。本技术规定包括液化石油气储配站设置技术规定、液化石油气供应站设置技术规定、燃气汽车加气站设置技术规定。一、液化石油气储配站设置技术规定1 储配站根本条件及周边环境1.1 新、改、扩建的储配站应取得公安消防机构核发的建立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燃气主管部门核发的燃气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证。1.2 储配站使用的压力容器应当向特种设备平安监视管理部门登记,取得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1.3

    2、 储配站假设从事气瓶充装活动,其设置应符合标准GB27550气瓶充装站平安技术条件,还应当经过质量技术监视部门许可,取得气瓶充装许可证;假设从事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活动,应当经过质量技术监视部门许可,取得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许可证。1.4 通往储配站的道路应满足液化石油气槽车运输及消防、救援、疏散要求。1.5储配站储罐与站外建、构筑物、可易燃物如木材、麦秆、芦苇、稻草、废纸等堆场的防火间距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2 站建筑布局及设施2.1 站建、构筑物的布置应与原竣工图一致,使用功能不得擅自变更。无擅自搭建的构筑物和低洼坑渠。2.2 站建、构筑物根底及设备根底无异常沉降或变形。2.3 站道路无破损,无

    3、明显沉降。2.4 站场地不得乱堆乱放杂物,不得种植低矮的灌木、农作物及易造成燃气积聚的其他植物。2.5 站建、构筑物墙面、地面、顶棚干净整洁无破损。2.6 烃泵、压缩机等设备及站管线设施外表无锈蚀、无污渍,油漆无脱落。2.7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工作正常,并在计量检定证书有效期。2.8 安装可靠的视频监控系统,监控覆盖储罐区、充装区、生产区大门等重要区域,视频信号能实时按规定传输至相关管理部门。2.9 灭火器的配置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2.10消防水池水质干净,水面无漂浮杂物。3 人员配备3.1 配备掌握液化石油气专业技术和压力容器知识,并有工程师含以上技术职称的专职平安技术负责人。3.2 站长

    4、和平安员须经过燃气管理部门考核合格。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操作人员、充装人员及相关管理员应当经过特种设备平安监视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送气工应经企业自行培训和考核。3.3 平安员应掌握液化石油气专业知识,熟悉操作规程和工艺流程,熟悉本岗位平安管理制度,掌握事故处理的能力。数量不少于3名,当班人员至少有1名平安员在岗。3.4 送气工应掌握送气平安常识、燃气器具安装使用方法和户燃气平安检查技能。不通过供气点,采取直接配送的瓶装气的,送气工应按每天售气量30瓶不少于1人配备。4 平安管理4.1 储配站应制订完善的平安管理制度:1、平安宣传、教育、培训、检查制度;2、防火、防爆、防雷、防

    5、静电制度;3、燃气运输、储存制度;4、设备、压力容器、管道、平安阀、计量器具、报警器的定检制度;5、档案管理制度;6、门卫管理制度;7、视频监控管理制度;8、平安事故报告制度;9、平安生产费用提取及使用制度;10、其他保障平安生产的管理制度。4.2 储配站应制订岗位责任制,明确站长、站平安生产技术负责人、平安员、充装工、送气工等岗位职责。4.3 储配站应制订设备、设施运行、维护、抢修、操作规程。4.4储配站应制订制定燃气平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健全平安评估和风险管理体系。5 气瓶充装作业5.1储配站应配备同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自有产权钢瓶,满足用户的使用及供应的周转,建立钢瓶台帐,在自有产权钢瓶上喷

    6、涂本公司权属的标识、气瓶编号和打本公司权属的标志钢印。5.2配有液化气残液抽取装置,装置能正常运行。5.3直接向用户销售瓶装燃气的,应在出站口设置复检的称重量具,量具的计量检定证书在有效期。5.4对购进的液化石油气应按批次进展气质检测,每季度不少于1次委托有资质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充装气瓶中的燃气进展抽检,留存抽检检测报告,确保向用户供应的燃气质量符合标准。 6 供气效劳6.1 供气效劳应配备相应的办公设备,包括计算机、 机、打印机等。6.2 建立用户档案及销售台帐,并应符合以下要求:1、建立计算机管理的用户档案及销售台帐;2、用户档案应包括用户、地址、,供气合同,送气记录,入户平安检查记录等容;

    7、3、销售台帐应包括用户、地址、,售出气瓶编号、回收空瓶编号,钢瓶型号、重量、销售价格,销售时间,送气工等容。6.3 设立供气点配送必须配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运送气瓶的车辆,其车辆应取得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核发的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许可证。6.4 向用户直销配送应符合以下要求:1、配备送气人员,送气人员持证上岗;2、送气人员应穿着有企业标识的统一服装;3、公布24小时效劳,受理用户投诉和燃气泄漏报告。7 入户平安检查及平安用气宣传7.1 储配站应建立入户平安检查和平安用气宣传的制度。制度应包括以下容:1、设立供气点配送的,入户平安检查及用户平安用气宣传由瓶装气供气点人员承担;2、向用户直销配送的,入户平

    8、安检查及平安用气宣传由送气工承担;3、用户到站购气的,入户平安检查及平安用气宣传由储配站平安员承担,每年至少对用户进展1次上门平安检查;4、在入户安检中,发现用气存在平安隐患的,应书面告知用户整改,存在严重平安隐患的应拒绝供气。7.2 储配站应编制入户平安检查表,检查表应记录以下容:1、用户、地址、安检日期;2、检查发现的平安隐患;3、检查人员及用户签名。附录A储配站储罐与站外建、构筑物、可易燃物如木材、麦秆、芦苇、稻草、废纸等堆场的防火间距储配站储罐与站外建、构筑物、可易燃物如木材、麦秆、芦苇、稻草、废纸等堆场的防火间距m表总容积m350502002005005001000100025002

    9、50050005000单罐容积m3项 目20501002004001000-居住区、村镇和学校、影剧院、体育馆等重要公共建筑最外侧建、构筑物外墙45507090110130150工业企业最外侧建、构筑物外墙27303540506075明火、散发火花地点和室外变、配电站455055607080120民用建筑,麦秆、芦苇、稻草、废纸等易燃物堆场404550556575100可燃气体储罐32354045556580助燃气体储罐、木材等可燃物堆场27303540506075其他建筑耐火等级一、二级18202225304050三级22252730405060四级27303540506075注:1 防火间

    10、距按本表储罐总容积或单罐容积较大者确定,间距的计算应以储罐外壁为准;2 居住区、村镇系指1000人或300户以上者,以下者按本表民用建筑执行;3 当地下储罐单罐容积小于或等于50m3,且总容积小于或等于400m3时,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表减少50%;4 与本表规定以外的其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按现行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GB 50028 和建筑设计防火规GB 50016 的规定执行。二、液化石油气供应站设置技术规定 1 周边环境1.1 供应站按照其实瓶总容积V分为I、II、III级站,其中I、II级站根据其实瓶总容积分别分为A类和B类,分级方式见附录B。1.2 I、II级站的瓶库同站外建、构筑物、

    11、道路等防火间距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1.3 III级站瓶库可与建筑物住宅、重要公共建筑、高层民用建筑、办公楼除外外墙毗连。1.4 III级站瓶库同住宅、重要公共建筑、高层民用建筑、办公楼的间距不小于3m。1.5 III级站瓶库同明火及散发火花的地点的间距不小于10m。1.6 III级站瓶库同城市主要道路间距不小于8m,次要道路间距不小于5m。2 建筑布局2.1 I级站出入口一侧的围墙可设置高度不低于2m的不燃烧体非实体围墙,其底部实体高度不低于0.6m,其余各侧应设置高度不低于2m的不燃烧体实体围墙。2.2 I级站瓶库与站修理间或生活、办公用房的防火间距不小于10m。2.3 II级供应站四周设置

    12、高度不低于2m的不燃烧体非实体围墙,其底部实体高度不低于0.6m。2.4 III级站瓶库和营业值班室应为独立的2间房屋,其中瓶库面积不小于12m2,营业值班室面积不小于10m2。2.5 房屋墙面、地面、屋顶干净整洁,无破损,无杂物。临街建筑物立面容貌、招牌、遮阳篷等附属设施的设置应符合城市管理的相关要求。3 瓶库3.1 瓶库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为单层砖混或钢混建筑的专用房间,不得设置在地下室和半地下室。3.2 瓶库应有直接通往室外的门、窗,门、窗应朝向室外开启。3.3 瓶库同其他房间相邻的墙为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3.4 瓶库下部应设置2个或以上对置的自然通风口和1台或以上的事故排风机,不能

    13、形成自然通风的需设置强制排风设施,强制排风设施为常开。通风口或排风机底部距地面高度不超过300mm,通风口和排风机口应设置金属网罩。3.5 瓶库地面为撞击不发火花的面层。3.6 瓶库防爆泄压面积不应小于0.1m2/m3。3.7 瓶库应划定空、实瓶存放区域,按划定的区域放置空、实瓶,并设有标识。存放的实瓶总容积不应超过规定的容量。4 平安设施4.1 瓶库照明灯具、电扇、排风扇、开关等设施应为防爆型,电气线路及接头应密封良好。4.2 瓶库应安装工业用燃气泄漏报警装置探测器,每个探测器的探测半径不应大于7.5m,设置的探测器数量应能覆盖瓶库的所有区域。4.3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应与事故用强制排风机

    14、联动。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应是经燃气管理部门售后效劳备案的产品,并经计量检定合格,计量检定证书在有效期。4.4 站应配备检重检漏工具设备。4.5 站灭火器的配置应符合附录D的规定。4.6 按规定划定禁火区域,并设置警示标志。5 平安管理5.1 当班人员中至少有1人取得燃气管理部门核发的平安员。5.2 建立电器、通风、防火设施和设备日常平安检查制度、气瓶入库检重检漏制度、夜间值班制度、平安事故报告等平安管理制度。5.3 建立入户平安检查和平安用气宣传的制度。制度应包括以下容:1、向用户送气上门的,入户平安检查及平安用气宣传由送气工承担;2、用户到站购气的,入户平安检查及平安用气宣传由供应站平安员

    15、承担;3、每年至少对用户进展1次上门平安检查。在入户安检中,发现用气存在平安隐患的,应书面告知用户整改,存在严重平安隐患的应拒绝供气。5.4编制入户平安检查表,检查表应记录以下容:1、用户、地址、安检日期;2、检查发现的平安隐患;3、检查人员及用户签名。5.5 在有物业管理的小区设置的供应点应征得小区物业管理部门同意。6 送气效劳6.1 应配备同经营规模相适应的送气人员,数量按不低于每天送气量30瓶充装液化气14.5kg配1名送气人员的比例设置。送气人员需经企业培训持证上岗。送气人员送气时应穿着有企业标识的统一服装。6.2 配备计算机,安装相应的管理软件,能满足用户档案、用户购气时间及气瓶编号

    16、,站气瓶进、销、存的台帐等信息的查询。6.3 公布24小时效劳,受理用户的投诉和燃气泄漏的报告。附录B 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的分级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应按其气瓶总容积V分为I、II和III级站,I级和II级站又分别分为A、B两类,分级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分级表名 称气瓶总容积m3I级站A类10V20B类6V10II级站A类3V6B类1V3III级站V1附录CI、II级瓶装供应站的瓶库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I、II级瓶装供应站的瓶库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I、II级瓶装供应站的瓶库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m表名称I级站II级站 气瓶总容积m3项 目A

    17、类10V20B类6V10A类3V6B 类1V3明火、散发火花地点35302520民用建筑151086重要公共建筑、一类高层民用建筑25201512道路路边主要108次要55注:气瓶总容积按实瓶个数和单瓶几何容积的乘积计算。28只YSP-35.5型钢瓶容积约为1m3,8只YSP-118型钢瓶实瓶容积约为1m3。附录D 液化石油气站干粉灭火器的配置液化石油气站干粉灭火器的配置符合下表的规定。干粉灭火器的配置数量表场所配置数量瓶 库按建筑面积,每50m2设置8kg、1具,且每个房间不应少于2具,每个设置点不宜超过5具。其他建筑变配电室、仪表间等按建筑面积,每80m2设置8kg、1具,且每个房间不应少

    18、于2具。注:1 表中8kg是指手提式干粉型灭火器的药剂充装量。2 根据场所具体情况可设置局部35kg手推式干粉灭火器。3 还应符合现行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GB50140的规定。三、燃气汽车加气站设置技术规定1 根本条件及周边环境1.1 新、改、扩建的加气站应取得公安消防机构核发的建立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燃气主管部门核发的燃气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证。1.2 在用的压力容器应当向特种设备平安监视管理部门登记,取得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1.3 通往加气站的道路应满足运气拖车及消防、救援、疏散通畅的要求。1.4 G加气站和加油加气合建站的压缩天然气工艺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平安间距、G加气站的撬装设备与站

    19、外建构筑物的平安间距应符合现行标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GB50156相关要求。见附录E1.5 LPG加气站、加油加气合建站的LPG储罐与站外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平安间距应符合现行标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GB50156相关要求。见附录F1.6LPG卸气点、加气机、放散管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平安间距应符合现行标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GB50156相关要求。见附录G 1.7加气站、加油加气合建站的LNG储罐、放散管管口、LNG卸车点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平安间距,应符合现行标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GB50156相关要求。见附录H2 总平面布置及建构筑物2.1 站建、构筑物的布置应与

    20、原竣工图一致,使用功能不得擅自变更。不得擅自修建建、构筑物。2.2 加气作业区与辅助效劳区之间、站与站外之间应有明显的界限标识。2.3G加气子站设置有固定储气设施时,固定储气设施的总容积不应超过18m3,站应划定1个停放车载储气瓶拖车的固定车位;站无固定储气设施时,应划定2个停放的车载储气瓶拖车的固定车位,车载储气瓶拖车应在固定车位中停放。2.4 站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应符合现行标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GB50156相关要求。见附录I2.5 站建、构筑物根底、设备根底无异常沉降或变形。2.6 站建、构筑物墙面、地面、罩棚应完好无破损。2.7 站道路无破损,无明显沉降和积水。2.8 站工艺

    21、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应设置高度不低于2.2米的不燃烧体围墙。2.9 作业区的电缆沟应充沙填实。3站设施3.1 设备及管线设施外表无锈蚀、无污渍,油漆无脱落。3.2 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等仪表显示正常。3.3 阀门、管线、压缩机、加气机等设备密封无泄漏。3.4 G常规加气站和加气母站站脱硫、脱水装置工况正常。3.5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工作正常,并配有不连续电源。检测装置经计量检定合格,计量检定证书在有效期。3.6 装有可靠的视频监控系统,视频信号按规定能实时传输至相关管理部门。3.7 储罐井、瓶等设备及管道上的平安阀在检验有效期。3.8 加气站的工艺设备应配置灭火器材,并符合相关技术标准

    22、。3.9 加油加气站的LPG设施的消防给水系统、LNG加气站的消防给水系统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3.10 加气站应设置明显的禁火平安警示标志,按现行标准划定爆炸危险区域,明示爆炸危险区域的部位及围。3.11 站应设置明显的车辆行驶和停泊的交通指示线路和标牌。3.12 配备相应的办公及通讯设备。如计算机、 机、打印机等。4 平安管理4.1 加气站应制订完善的平安管理制度:1、平安宣传、教育、培训、检查制度;2、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制度;3、燃气储存制度;4、站储气瓶组拖车停放及加气车辆管理制度;5、设备、压力容器、管道、平安阀、计量器具、报警器的定检制度;6、档案管理制度;7、视频监

    23、控管理制度;8、平安事故报告制度;9、平安生产费用提取及使用制度。4.2 加气站应制订岗位责任制,明确站长、站平安生产技术负责人、平安员、充装工等岗位职责。4.3 加气站应制订设备、设施运行、维护、抢修、操作规程。4.4 加气站应制订制定燃气平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健全平安评估和风险管理体系。5气瓶充装5.1加气站应当经过质量技术监视部门许可,取得气瓶充装许可证。5.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操作人员、充装人员、及相关管理员应当经过特种设备平安监视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5.3每班持证上岗的平安管理人员不少于1人,持证上岗的加气人员不少于2人。5.4建立气瓶充装管理制度,制度应包括以下

    24、容:1、充装前应翻开车辆车厢,对气瓶进展检查,不得对不合格钢瓶、无证钢瓶、超过检验期的钢瓶充装;2、充装前应确认汽车发动机已熄火,车无乘座人员,车的乘客不在加气作业区围之;3、充装时发现燃气泄漏、燃气压力异常、作业区围有火源等不平安状况的应停顿作业。附录E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GB501564.0.8条4.0.8 G加气站和加油加气合建站的压缩天然气工艺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平安间距,不应小于表4.0.8的规定。G加气站的撬装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平安间距,应符合表4.0.8的规定。表4.0.8 G工艺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平安间距m站外建构筑物站G工艺设备储气瓶集中放散管管口储气井组、加卸气

    25、设备、脱硫脱水设备、压缩机间重要公共建筑物503030明火地点或散发火花地点302520民用建筑物保护类别一类保护物二类保护物202014三类保护物181512甲、乙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甲、乙类液体储罐252518丙、丁、戊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丙类液体储罐以及容积不大于50m3的埋地甲、乙类液体储罐181813室外变配电站252518铁路303022城市道路快速路、主干路12106次干路、支路1085架空通信线和通信发射塔1倍杆塔高1倍杆塔高1倍杆塔高架空电力线路无绝缘层1.5倍杆塔高1.5倍杆塔高1倍杆塔高有绝缘层1倍杆塔高1倍杆塔高注:1 室外变、配电站指电力系统电压为35kV500k

    26、V,且每台变压器容量在10MVA以上的室外变、配电站,以及工业企业的变压器总油量大于5t的室外降压变电站。其他规格的室外变、配电站或变压器应按丙类物品生产厂房确定。2 表中道路指机动车道路。油罐、加油机和油罐通气管管口与郊区公路的平安间距应按城市道路确定,调整公路、一级和二级公路应按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确定;三级和四级公路应按城市次干路、支路确定。3 与重要公共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包括铁路、地铁和二级及以上公路的隧道出入口尚不应小于50m。4 储气瓶拖车固定停车位与站外建构筑的防火距离,应按本表储气瓶的平安间距确定。5 一、二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物面向加气站一侧的墙为无门窗洞口实体墙时,站G工艺设备

    27、与该民用建筑物的距离,不应低于本表规定的平安间距70% 。附录F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GB501564.0.6条4.0.6 LPG加气站、加油加气合建站的LPG储罐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平安间距,不应小于表4.0.6的规定。4.0.6 LPG储罐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平安间距m站外建构筑物地上LPG储罐埋地LPG储罐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重要公共建筑物100100100100100100明火地点或散发火花地点453833302518民用建筑物保护类别一类保护物二类保护物352822201614三类保护物252218151311甲、乙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甲、乙类液体储罐45454025

    28、2218丙、丁、戊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丙类液体储罐, 以及容积不大于50m3的埋地甲、乙类液体储罐323228181615室外变配电站454540252218铁路454545222222城市道路快速路、主干路1513111088次干路、支路121110866架空通信线和通信发射塔1.5倍杆塔高1倍杆塔高0.75倍杆塔高架空电力线路无绝缘层1.5倍杆塔高1.5倍杆塔高1倍杆塔高有绝缘层1倍杆塔高0.75倍杆塔高注:1 室外变、配电站指电力系统电压为35kV500kV,且每台变压器容量在10MVA以上的室外变、配电站,以及工业企业的变压器总油量大于5t的室外降压变电站。其他规格的室外变、配电站或变压器应按丙类物品生产厂房确定。2 表中道路指机动车道路。油罐、加油机和油罐通气管管口与郊区公路的平安间距应按城市道路确定,调整公路、一级和二级公路应按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确定;三级和四级公路应按城市次干路、支路确定。3 液化石油气罐与站外一、二、三类保护物地下室的出入口、门窗的距离,应按本表一、二、三类保护物的防火距离增加50% 。4 一、二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物面向加气站一侧的墙为


    注意事项

    本文(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安全设置技术规定.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