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汽车变速器的装配工艺分析.docx

    • 资源ID:16285024       资源大小:284.79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汽车变速器的装配工艺分析.docx

    1、汽车变速器的装配工艺分析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课题名称 XXX汽车变速器的装配工艺分析学生姓名 _ _ 学 号 _ 系 别 车辆工程系_ 专业班级 2014级汽配专业_ 指导教师 _ 技术职务 副教授/高级工程师_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制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学 号7指导教师技术职务副教授/高级工程师课题名称XXX汽车变速器的装配工艺分析课题内容 介绍汽车变速器的结构特点,汽车变速器的分类。现金变速器的功用和组成。普通齿轮变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自动变速器的使用注意事项和自动变速器的养护。相关要求1.对关于有关汽车变速器的文献资料进行收集,并按时完成2.认真解读资

    2、料内容,在充分理解该课题主要内涵和技术要素的基础上确定撰写结构和主要内容,写出开题报告。3.文献综述、开题报告撰写及毕业论文等的写作根据学院的各项具体要求规范执行。4.毕业论文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基本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有较强的说服力,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文字简练。进度安排1.第5学期第7周(10月17日-10月23日),指导教师给学生下达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2.第5学期第8-10周(10月24日-11月13日),学生完成论文(设计)开题报告。3.第5学期第11-14周(11月14日-12月11日),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初稿,指导教师给予修改建议。4.第5学期第15-16周(12月1

    3、2日-12月25日),学生全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并上交给指导教师。5.第6学期14-15周(初定,以学院统一时间为准),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抽查答辩)。指导教师: 年 月 日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系 别车辆工程系专业班级2014级汽配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高级工程师课题名称XXX汽车变速器的装配工艺分析阅读中外文献资料情况1蔡兴旺主编,汽车概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2张西振,韩梅主编,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北京:机械工业出版,20103李春明主编,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104杨维和主编,汽车构造,北京:人民交通出版,20105赵英勋等主

    4、编,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20006余志生主编,汽车理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7程阔华主编,汽车变速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8陈焕江主编,汽车运用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9王宏宇主编,汽车自动变速器原理及研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10XX网,立题依据及主要内容 立题依据:随着汽车变速器的发展,对变速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变速器的发展趋势也越来越复杂,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自动变速器将是未来的主流。主要内容:本课题讲述了汽车变速器的结构及种类。变速器的组成和功用。普通齿轮变速器的工作原理,自动变速器使用注意事项和自动变速器的养护。

    5、设计方案或论文提纲一、汽车变速器结构特点1.1 良好的行驶性能1.2 操纵简单二、汽车变速器的分类2.1 手动变速器(MT)2.2 自动变速器(AT)2.3 手动/自动变速器2.4 无级变速器(CVT)2.5 按传动比分类2.6 按操纵方式划分为强制操纵式、自动操纵式、半自动操纵式三、变速器的功用四、变速器的组成4.1 变速器的组成4.2 同步器4.3 变速器操纵机构五、普通齿轮变速器的工作原理5.1 普通齿轮变速器的工作原理5.2 各档动力传递情况5.3 两轴变速器六、自动变速器的使用注意事项和自动变速器的养护 6.1自动变速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6.2 自动变速器的养护毕业论文工作计划1.第5

    6、学期第7周(10月17日-10月23日),接受指导教师给学生下达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2.第5学期第8-10周(10月24日-11月13日),学生完成论文(设计)开题报告。3.第5学期第11-14周(11月14日-12月11日),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初稿,接受指导教师给予修改建议。4.第5学期第15-16周(12月12日-12月25日),学生全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并上交给指导教师。5.第6学期14-15周(初定,以学院统一时间为准),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抽查答辩)。指导教师审核意见指导教师签字:年 月 日 目录摘要前言第1章 汽车变速器结构特点 11.1良好的行驶性能 11.2操纵

    7、简单 2第2章 汽车变速器的分类 32.1手动变速器(MT) 32.2自动变速器(AT) 52.3手动/自动变速器 62.4无级变速器(CVT) 52.5按传动比分类 52.6按操纵方式划分为强制操纵式、自动操纵式、半自动操纵室 6第3章 变速器的功用 10第4章 变速器的组成 164.1变速器的组成 174.2同步器 184.3变速器操纵机构 5第5章 普通齿轮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165.1普通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175.2各挡动力传递情况 175.3两轴变速器 17第6章 自动变速器的使用注意事项和自动变速器的养护 166.1自动变速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176.2自动变速器的养护 17总结 19

    8、致谢辞 20参考文献 21XXX汽车变速器的装配工艺分析14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2班:彭明渊摘 要:工业时代的到来,令人类对各种能源的应用更加宽泛。但是,从最初使用蒸汽为动力,到使用煤气、电力、汽油和柴油、酒精等为动力燃料,再回归到目前的电池驱动。汽车动力技术的发展,经历的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而人类此时恰恰站在了升华或深渊的十字路口。新能源汽车的种类繁多,从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 、燃料电池汽车,到天然气汽车、液化石油气汽车、甲醇汽车、乙醇汽车、二甲醚汽车等各类代用燃料汽车,每个国家都在选择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关键词:新能源 电动汽车 工作原

    9、理 工艺分析前 言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材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的分类很多,但大体上可分为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采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混合动力汽车,采用传统的内燃机(柴油机或汽油机)和电动机作为动力源,也有的发动机经过改造使用其他替代燃料,例如压缩天然气、丙烷和乙醇燃料等。在新能源领域有个专有名词叫“三电”,指的是电池、电机、电控技术,这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

    10、主要技术瓶颈。在电池技术上存在不少技术瓶颈。除了快速充电问题很难解决外,电池在不同的气候、路况及工况下运行时,电池的各种性能不稳定,其结果将造成电动车整车性能(车速、加速性、一次充电的续驶里程)不断下降。电动汽车刚起步那时,其驱动系统采用的是直流电机驱动系统,但随着大功率半导体技术,矢量控制的变频调速技术和电机测试等技术的发展,感应交流电机驱动系统逐渐取代了直流电机驱动系统。 第1章 概述1.1 汽车动力发展史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汽车发动机大多是热能动力装置,简称热力机。开始的汽车采用的是蒸汽外燃机,热效率低,仅10%左右;现在多采用内燃机,内燃机是将燃料在气缸内部产生的热能直接转化成机械能

    11、的动力装置,它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操作简单,便于移动和起动性能好等优点,热效率可以达到30%40%。1860年,法国发明家雷诺尔研制了世界第一台二冲程内燃机,用煤气作为燃料,发动机不压缩混合气,用电火花点火。 1876 年德国人奥托研制了第一台往复活塞式四冲程汽油机并投入使用。由于采用了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发动机的热效率达到12%以上,而发动机的质量却降低了70%。 1892 年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压燃式发动机(即柴油机),实现了内燃机历史上的一大突破。1926 年,瑞士人布希提出了废气涡轮增压理论,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能量来驱动压气机,给发动机增压。1956年,德国人汪克尔发明

    12、了转子式发动机,使发动机转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1967 年德国博世公司首次推出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汽油喷射系统,开创了电控技术在汽车发动机上应用的历史。 1972年,日本本田售出装有复合涡流控制燃烧的发动机的西维克牌轿车,这种发动机是在普通发动机燃烧室的顶部加上一个副燃烧室,先将这处副燃烧室中较浓的混合气体点燃,然后其火焰延燃到主燃烧室的稀薄混合气中,使之全部燃烧做功,废气中的CO和HC很少,减少了尾气的污染。目前汽车使用的发动机都是四冲程燃油发动机,发动机的技术创新层出不穷,从直列四缸,到直列六缸,从V型发动机到W型发动机。缸内直喷,可变正时气门,涡轮增压,汽车发动机的技术经过百年的发展,已

    13、经日趋完善。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的数量逐渐增长,对环境和能源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人类开始对新的汽车能源进行探索、应用。1.2新能源汽车的产生传统的汽油和柴油汽车使用的燃料均为一次性能源,开发使用后便不可再生。随着全球能源消耗的增加,地球上的矿物能源正面临枯竭。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在世界各地大、中城市,大气污染物中约40%70%来自内燃机汽车的尾气排放。为了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人类相继开发了,电动汽车、燃气汽车、太阳能汽车等新型发动机汽车。1967年,美国进行了一次氢气汽车行驶的公开表演,那辆氢气汽车在80公里时速下,每次充氢10分钟可运行121公里。该车有19个座位,由美

    14、国比林斯公司制造。 1978年,日本研究成功复合动力汽车,形成了混合动力汽车。目前,日本丰田公司在混合动力汽车研究方面居于世界绝对领先地位。1979年8月,巴西制造出以酒精为燃料的汽车菲亚特147型和帕萨特型轿车,及“小甲虫”汽车。巴西是现在世界上使用酒精汽车最多的国家。太阳能汽车是在墨西哥制成的。这种汽车,外形像一辆三轮摩托车,在车顶上架有一个装太阳能电池的大棚。我国在1984年9月首次研制的“太阳号”太阳能汽车试验成功,表明我国在研制新型汽车方面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英国人在1873年制造了第一辆电动汽车,比燃油汽车早12年。由于燃油汽车的综合性能大大提高,而蓄电池技术发展缓慢,电动汽车逐渐

    15、被燃油汽车取代,仅在特殊场合,作为货物转运或牵引车辆使用。近些年来,石油资源的日益匮乏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人们再次将注意力转移到非石油燃料的、零污染的汽车上来。由于电动汽车具有突出的环保方面的优势,很快又一次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世界各国相继成立了电动汽车研究会专门从事电动汽车的研究,各大汽车公司也投入巨资研制开发电动汽车,部分电动汽车已批量生产。电动汽车以零污染,结构简单广为人们称赞,成为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第2章 现代汽车动力来源2.1燃油汽车2.1.1汽油发动机1.汽油发动机,是以汽油作为燃料的发动机。由于汽油粘性小,蒸发快,可以用汽油喷射系统将汽油喷入气缸,经过压缩达到一定的温度和压

    16、力后,用火花塞点燃,使气体膨胀做功。汽油机的特点是转速高,结构简单,质量轻,造价低廉, 运转平稳,使用维修方便。汽油机在汽车上,特别是小型汽车上大量使用,至今不衰。2.发动机(Engine)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汽油发动机等)、外燃机(斯特林发动机、蒸汽机等)、电动机等。如内燃机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发动机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如:汽油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发动机最早诞生在英国,所以,发动机的概念也源于英语,它的本义是指那种“产生动力的机械装置”。(1)汽油机分类 汽油发动机根据供给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化油器式及电喷式两大类

    17、。化油器常见于老车型的发动机上,现在大部分发动机使用喷射式燃料供给方式。根据工作循环与活塞冲程特性划分,又可分为两行程与四行程发动机。还可以根据汽缸数、排列方式、冷却方式等不同方式分类。(2)总体结构 汽油机主要由“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组成。 1)曲柄连杆机构 实现热能转换的核心,也是发动机的装配基础。2)配气机构 保证气缸适时换气。 3)燃料系 控制每循环投入气缸燃油的数量,调节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和转速。4)冷却系 控制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 5)润滑系 减少摩擦力,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6)点火系 适时地向汽油发动机提供电火花。 7)起动系 使曲轴旋转完成发动机起动过程。(3)工作原理 四

    18、冲程汽油机每一个工作循环都有四个活塞行程,按其作用分别称为进气行程、压缩行程、做功行程和排气行程。如图2-1所示。图2-1 单缸四行程汽油机工作原理1)进气冲程 在进气程中,活塞由曲轴带动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行,排气门关闭,进气门开启。汽缸内容积逐渐增大,形成一定的真空度,塞到达下止点时,整个气缸内充满合。2)压缩行程 进气行程结束后,活塞在曲轴的带动下从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此时排气门关闭,而进气门也开始逐渐关闭。随着活塞的向上运动,进入气缸内的混合气被压缩,其温度和压力升高,直到活塞到达上止点时压缩行程结束。3)做功行程 当活塞运动接近压缩行程上止点时,火花塞跳火点燃气缸内的混合气,此时进气门

    19、和排气门均处于关闭状态,气缸内气体的温度和压力同时升高,从而推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并通过连杆推动曲轴旋转输出机械能。4)排气行程 做功行程结束时,气缸内的气体将活塞推至下止点,气缸内的混合气也因燃烧变为废气。此时排气门打开,进气门仍处于关闭状态,活塞在曲轴的带动下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气缸内的废气经排气门排出,直到活塞到达上止点排气行程结束。2.1.2柴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的工作过程、总体结构与汽油发动机有许多相同的地方,每个工作循环也经历四个行程。柴油机用的燃料是柴油,其粘度比汽油大,不易蒸发,而其自燃温度却较汽油低,因此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及点火方式都与汽油机不同。最大的不同是,柴油机没

    20、有点火系,因为柴油机气缸中的混合气是压燃的。传统柴油发动机具有热效率高、经济性好、结构简单、供油系统简单等特点。同时在相同功率的情况下,柴油机的扭矩大,最大功率时的转速低,适合于载货汽车的使用。但柴油机由于工作压力大,要求各有关零件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和刚度,所以柴油机比较笨重,体积较大;柴油机的喷油泵与喷嘴制造精度要求高,所以成本较高;另外,柴油机工作粗暴,振动噪声大;柴油不易蒸发,冬季冷车时起动困难。 柴油发动机功率大、经济性能好,并且在节能与二氧化碳排放方面有显著优势,这是汽油机等热力发动机都无法取代的。因此,先进的小型高速柴油发动机已经成为欧美许多新轿车的动力装置。目前,我国一汽大众已经

    21、开发出捷达、宝来柴油轿车,并已在国内部分城市上市。2.2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是靠电能驱动的车辆。与传统的燃油动力汽车相比较,电动汽车具有能源利用广泛;能源利用率高;不会产生有害气体排放;结构简单维修方便等特点。根据所使用的基本动力能源不同,可分为蓄电池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2.2.1蓄电池电动汽车 指利用蓄电池作为动力,用电动机驱动的汽车。不包括无轨电车及在车站、码头或厂内使用的电动叉车和普通的电瓶车。2.2.2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燃料电池是通过电化学反应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高效率发电装置。燃料电池汽车是利用燃料电池组作为动力源的汽车,只要不断地供给燃料就能不断地把

    22、燃料氧化的化学能转换为电能,解决了蓄电池一次充电续驶里程短的问题。2.2.3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使用两种以上的动力源,能按照不同的道路交通条件,进行动力组合或转换,达到高效、节能、环保的目的。辅助动力可以采用燃烧某种燃料的原动机或动力发电机组。混合动力汽车有串联式、并联式、混联式等多种。2.3其他动力汽车2.3.1燃气汽车以燃气为燃料的汽车称为燃气汽车。目前常用的燃气汽车有压缩天然气汽车和液化石油气汽车,它们分别压缩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为燃料。但燃气的储运性能差;一次充气续驶里程短;动力性能下降等缺点。现在主要用于改装车燃气汽车。2.3.2醇类燃料汽车醇燃料是指甲醇及乙醇,也包括丙醇,丁醇及其异构物

    23、等。原料及其丰富,生产工艺成熟。甲醇及乙醇的理化性质及燃料性能能较好地适应汽车使用的要求。甲醇汽车有奥托型和迪塞尔型两种,奥托型技术成熟,排放气体和汽油机相当,迪塞尔型和柴油机相比NOx排放少,黑烟小,但冷车起动性能差,可以添加甲醛予以改善。2.3.3太阳能汽车太阳能汽车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汽车。太阳能是取之不尽、价格低廉、零污染的理想能源,缺点是要依赖天气,且能源转换效率低,造价高。主要由太阳能电池组、自动阳光跟踪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等组成。由于科技的发展各种能源的汽车相继而出,风力汽车、氢气汽车、空气动力汽车,甚至是核能汽车。任何一种能源汽车都要考虑环保性、经济性、安全性、操作性等各种

    24、性能,实现对人类利益的最大化。第3章 电动汽车的构造与原理及工艺流程3.1蓄电池电动汽车3.1.1总体结构蓄电池电动汽车又称纯电动汽车,主要结构有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驱动力传动等机械系统、完成既定任务的工作装置等。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也是区别于内燃机汽车的最大不同点。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由驱动电动机、电源和电动机的调速控制装置等组成。1.驱动电动机 驱动电动机的作用是将电源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传动装置或直接驱动车轮和工作装置。目前电动汽车上广泛采用直流串激电动机,但直流电动机由于存在换向火花,比功率较小、效率较低,维护保养工作量大,随着电机技术和电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势必逐渐被

    25、直流无刷电动机、开关磁阻电动机和交流异步电动机所取代。2.电源 电源为电动汽车的驱动电动机提供电能,电动机将电源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传动装置或直接驱动车轮和工作装置。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是比能量(E)、能量密度(Ed)、比功率(P)、循环寿命(L)和成本(C)等。目前,电动汽车上应用最广泛的电源是铅酸蓄电池,铅酸蓄电池由于比能量较低碱性电池、燃料电池也相继开发应用,这些新型电源的应用,为电动汽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3.电动机调速控制装置 电动机调速控制装置是为电动汽车的变速和方向变换等设置的,其作用是控制电动机的电压或电流,完成电动机的驱动转矩和旋转方向的控制。4.传动装置 电动汽车传动

    26、装置的作用是将电动机的驱动转矩传给汽车的驱动轴,当采用电动轮驱动时,传统传动装置中的变数器、离合器、差速器等都可以忽略,使汽车的结构简单,质量轻便。5.行驶装置 行驶装置的作用是将电动机的驱动力矩通过车轮变成对地面的作用力,驱动车轮行走。它同其他汽车的构成是相同的,由车轮、轮胎和悬架等组成 。6转向装置 转向装置是为实现汽车的转弯而设置的,由转向机、方向盘、转向机构和转向轮等组成。多数电动汽车为前轮转向,工业中用的电动叉车常常采用后轮转向。电动汽车的转向装置有机械转向、液压转向和液压助力转向等类型。7制动装置 电动汽车的制动装置同其他汽车一样,通常由制动器及其操纵装置组成。在电动汽车上,一般还

    27、有电磁制动装置,它可以利用驱动电动机的控制电路实现电动机的发电运行,使减速制动时的能量转换成对蓄电池充电的电流,从而得到再生利用。3.1.2工作原理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蓄电池电流电力调节器电动机动力传动系统驱动汽车行驶,如图3-1所示。图3-1 电动汽车工作原理3.2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是将作为燃料的氢在汽车搭载的燃料电池中与大气中的氧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出电能启动电动机,进而驱动汽车。甲醇、天然气和汽油也可以替代氢(从这些物质里间接地提取氢),不过将会产生极度少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但总的来说,这类化学反应除了电能就只产生水单个的燃料电池必须结合成燃料电池组,以满足车辆必须的动力。燃料

    28、电池与蓄电池相比,燃料电池是能量转换装置,蓄电池是能量储存装置;燃料电池的放电特性是连续进行的,蓄电池的放电特性是间断进行的。3.3混合动力汽车3.3.1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发动机输出的机械能首先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转化后的电能一部分用来给蓄电池充电,另一部分经由电动机和传动装置驱动车轮,它需要三个驱动装置:发动机、发电机和电动机。3.3.2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采用发动机和电动机两套独立的驱动系统驱动车轮。发动机和电动机通常通过不同的离 合器来驱动车轮,可以采用发动机单独驱动、电动机单独驱动或者发动机和电动机混合驱动三种工作模式。 3.3.3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在结构上综合了串联式和并联式的特点。

    29、与串联式相比,它增加了机械动力的传递路线;与并联式相比,它增加了电能的传输路线3.3.4工作原理以串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为例,介绍一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在车辆行驶之初,蓄电池处于电量饱满状态,其能量输出可以满足车辆要求,辅助动力系统不需要工作。电池电量低于60时,辅助动力系统起动;当车辆能量需求较大时,辅助系统与蓄电池组同时为驱动系统提供能量; 当车辆能量需求较小时,辅助动力系统为驱动系统提供能量的同时,还给蓄电池组进行充电。由于蓄电池组的存在,使发动机工作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工况,使其排放得到改善。第4章 电动汽车的能源管理与动力供给及工艺分析4.1电动汽车的能源管理系统电动汽车管理系统

    30、是对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能源转换装置的工作能量进行协调、分配和控制的软、硬件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对传感器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对能源转换装置的工作能量进行优化分析,并向执行元件发出指令。4.1.1蓄电池汽车的能源管理系统1.系统组成 蓄电池纯电动汽车能源管理系统由电池输入控制器、车辆运行状态参数、车辆操纵状态、能源管理系统ECU、电池输出控制器、电机发电机系统控制等组成。具有对检测的状态参数进行实时显示;对检测的状态参数按预定的算法进行推理与计算;向电池、电动机等发出合适的控制和显示指令等功能。实现电池能量的优化管理与控制。 2.电池管理系统 电池管理系统是能源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电动汽

    31、车电池携带的能量是有限的,为了增加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对电池系统进行全面的、有效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其主要任务是保持电动汽车蓄电池性能良好,并优化各蓄电池的充电性能和保存、显示测试数据等。3.能量转换装置 蓄电池电动汽车的能源转换装置仅由电动机、发电机、蓄电池、功率变换模块及动力传递装置等组成,能源传递路线主要有由蓄电池到车轮(行驶)和由车轮到蓄电池(能量回收)两条,其任务是在满足汽车动力性需求的前提下,使蓄电池储存的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并能使汽车的减速和制动能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回收,使汽车的能量效率最大。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无储能装置的)也与此类似。4.1.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能源管理系统1.能量管理 由燃料电池或燃油发动机与储能装置组成的混合动力汽车,其能量传递路线有四条。在每一条能量流动路线上的能量流的开始时刻、关闭时刻和大小等对整车的性能都有重要影响。混合动力


    注意事项

    本文(汽车变速器的装配工艺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