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思维导图.docx

    • 资源ID:16279598       资源大小:23.29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思维导图.docx

    1、中考历史必考知识思维导图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思维导图欣赏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专题一古代中国1.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一个核心:王权。两种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三个特点:周王是天下共主,地方建立诸侯国(分封制);依据血缘的亲疏,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2. 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认识一个集中:所有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三个趋势:分相权集皇权,形成君主专制;分散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形成中央集权;对思想控制日益加强的趋势。四个发展阶段:秦汉确立发展隋唐完善宋元加强明清强化。3. 选官和监察制度根本目的:强化皇权统治。4. 中国

    2、古代农业的特点小农经济是传统农业的基本模式。精耕细作是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5. 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主要因素(1)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束缚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2)统治者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课以重税,影响了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的积累和国内市场的扩大。(3)长期以来抑商和歧视商人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4)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文化交流,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6. 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演变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封建统治思想在不同时期分别吸收了墨、儒

    3、、道、法各家的思想主张,虽被采纳的程度有所不同。但从总体来看,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取二者之长、弃各自之短,逐步形成了德法兼用的治国方略。(1)秦统一中国后,采用了法家的主张,建立起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2)西汉初年,先后采用了儒家的仁政、道家无为而治和墨家节俭的思想。(3)西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现了政治、思想上的大一统,使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正式形成了外儒内法,剂之以道的治国模式。(4)汉代以后,道家思想仍然受到重视,逐渐被儒家思想所吸收,如宋明理学;隋唐科举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墨家选贤举能的思想。专题二近代中国7. 近代列强侵华的方式和危害(1)方式:

    4、军事侵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政治侵略:通过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辛丑条约(1901年)等不平等条约,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侵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政治借款、勒索赔款、设厂筑路。文化侵略: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和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传入中国,泯灭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2)危害政治上:攫取和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领土主权破坏: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司法主权破坏:列强还取得了领事裁判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丧失、获得在华驻兵权。经济上: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倾

    5、销商品、掠夺中国原料,输出资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文化上,毁灭中华文明遗产,如火烧圆明园。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还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8. 辛亥革命六个第一(1)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2)第一次提出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3)建立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4)颁布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6)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历史巨变,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9. 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认识(1)四个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外国侵略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国民政府的政策。(

    6、2)两个影响:一是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进步;二是为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思想进步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3)三个障碍: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封建势力、官僚资本主义。其中,最主要的障碍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专题三现代中国10. 对中国现代政治建设的认识(1)两种社会形态: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2)两个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两部宪法: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4)四大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基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指导思想,政治协商是主要形式,政治协商会议是基本

    7、组织形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在祖国大家庭内,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制度。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改革开放新时期出现,落实依法治国方针。11.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1)过渡时期(19491956)含义: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三项举措: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一个创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政策。两个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生产力)和改造(变革生产关系)并举。三项成果: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初步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单一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2)曲折前进(19561978)一条主线: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两方面探

    8、索:有益探索:中共八大;八字方针。探索失误: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三个一:一个转变:工作重心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一个错误:左倾错误恶性发展;一场浩劫:文革。四个经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循客观规律;生产关系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不照搬外国经验。(3)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五个转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单一公有制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国民经济协调稳定的发展。从学习苏联模式到开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专题四近代西方12. 资产阶级两种政体和三项原则两

    9、种政体: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三项原则: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13. 近代不同历史阶段西方殖民扩张的特点(1)15世纪末至18世纪晚期:扩张主要是为了掠夺金银财富,积累资本。手段具体包括抢劫财富、贩卖黑奴、欺诈性贸易等。(2)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目的是为了拓展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以适应本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手段主要是发动侵略战争和输出廉价的商品。(3)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目的是为了各国垄断资本家的利益需要,积极抢占资本输出的场所,手段主要是资本输出、掀起瓜分狂潮和进行帝国主义战争。14.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实质:资本主义初步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国

    10、家的迅猛发展;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但客观上有利于推动其社会进步。动力:根本动力是工业革命;政治动力是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确立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为开拓世界市场提供了政治条件;直接动力是殖民扩张。四个阶段:以新航路的开辟为标志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阶段;以早期殖民扩张为标志的世界市场的拓展阶段;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标志的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阶段;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标志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阶段。专题五现代世界15. 冷战局面的形成(1)三个原因:直接原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双方争霸、扩张产生矛盾;主要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根本原因国家利益的争夺。(2)三个对峙:

    11、政治上,杜鲁门主义与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上,马歇尔计划与经互会;军事上,北约与华约。16. 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总体特征(1)两个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主要表现:东盟、亚太经合组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经济全球化。表现在1995年WTO正式运转。二者关系:前者是实现后者的重要步骤和途径;后者则是前者的最终归宿。(2)主要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生产力大大提高。(3)双面影响: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带来风险与问题。 中国历史第二册必考知识点一、隋唐1、581年,杨坚(隋文帝)建

    12、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隋文帝实行了改革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制。2、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分为三点四段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到余杭,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熟记P2,隋运河图)。隋、元两朝大运河的南北起点都相同,南起今杭州,北到今北京,都以洛阳为中心,元朝南粮北运比隋朝更有优势的理由:新开了两段运河,运河从杭州直达北京(大都),还开辟了畅通的海道。3、618年,李渊(唐高祖)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隋朝时李春主持修赵州桥,它是我国最古老的石拱桥。4、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5、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出现贞观之治(23年);

    13、唐朝中期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时,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29年)。6、曲辕犁和筒车的出现,表明唐朝农业生产工具有了很大改进。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唐朝。7、唐朝疆域,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以北和库页岛,南及南海。8、唐太宗实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受到北方民族的拥护被北方各族称为天可汗。9、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六诏人是彝、白族的祖先,吐蕃是藏族的祖先。10、唐太宗派大臣护送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成亲。他们为促进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拉萨大昭寺有她的塑像。唐中宗时,把

    14、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进一步密切了唐蕃的友好关系。11、中日交往历史悠久,早在汉朝时就有往来。唐朝时,中日往来频繁,日本先后13次派遣唐使。日本到唐朝的留学生中最有名的是阿倍仲麻吕;唐朝时期东渡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和尚(他6次东渡日本,最后一次才成功)。12、唐朝初年著名僧人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3、755年,唐朝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叛乱,后来,其部将史思明继续进行叛乱,直到763年,唐朝才平定叛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危害:使北方生产遭到严重破坏。14、隋唐时期,最杰出的医药学家是孙思邈,其名著千金方对我国的医药学发展影响巨大。后人尊

    15、称孙思邈为药王。15、唐朝最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白被称为诗仙,他的不朽名作有蜀道难和望庐山瀑布等;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名作有三吏、三别等作品;白居易的著名作品有长恨歌和琵琶行。16、隋唐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有柳公权、颜真卿;著名的画家有隋朝的展子虔和唐朝的阎立本、吴道子,其中的吴道子被后人尊为画圣,代表作为天王送子图17、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刚经;在隋唐时期开凿的敦煌莫高窟,是石窟艺术的典型代表。二、五代、辽、宋、夏、金等政权1、唐朝灭亡后的50多年里,中原地区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总称五代。2、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

    16、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定都开封。3、916年,契丹国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在上京称帝,建立契丹国后,契丹改国号为辽;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我国西北地区由党项族建立并定都兴庆的政权);4、1115,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定都会宁。1127年,金灭亡北宋;1127年,赵构建立南宋,定都临安。5、订立澶渊之盟的双方是辽与宋6、南宋的抗金名将有岳飞和韩世忠等,岳飞于1140年在郾城之战中大败金兵。7、北宋时发明了插秧农具秧马;还出现了牛转翻车;政府把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由福建推广到北方一些地方。南宋时,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太湖流域一带的水稻产量很高,当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8、北宋的

    17、开封和南宋的临安都有夜市、晓市,还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肆(瓦子);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三、元朝1、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政权。1271年,忽必烈(元世祖)建立元朝,定都大都(为政治中心、闻名世界的商业中心);2、我国古代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全国统一的封建王朝是元朝,第二个是清朝。3、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管辖吐蕃(西藏地区),使西藏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图)4、元朝还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最早将台湾纳入其行政管辖范围,表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8、5、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了十多年,并经常巡视各省或出使外国,元朝对外贸易的最大港口是泉州。6、火药用于制造武器,始于唐朝末年;司南制成于战国时期,指南针制成于唐朝,开始用于航海事业。7、宋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了我国古代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8、词是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兴起了晚唐。宋朝时,词的创作达到高峰,出现了许多著名词人和词作。北宋著名词人苏轼的名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宋朝著名的女词人是李清照,南宋词人辛弃疾,他的代表作是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9、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史上的杰作;元朝著名的书画家是赵孟頫,其名画有秋郊饮马图等。四、明朝和清朝1、1368年,朱元

    19、璋(明太祖)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1421年,明成祖把都城从应天府迁到北京。2、明朝建立后,明太祖变更统治机构,加强君权,设立了最具特色的厂卫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另外,明朝科举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4、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明朝中后期的商品经济有较大的发展。明朝后期,白银成为流通的货币。6、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意义: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比欧洲航海家哥伦布远航美洲、达伽马远航印度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7、16世纪中期,倭寇入侵

    20、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明朝的戚继光抗倭功勋卓著;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他们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民族英雄。8、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9、1684年,清朝设立台湾府,属福建省管辖。10、1636年,皇太极(清太宗)在盛京称帝,把女真族改为满洲,改国号为清,清军加紧对明朝的进攻,大军直抵山海关,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投降清军,引清军入关;1644年,清军入关,占领北京,顺治帝迁都北京,京师(今北京)成为清朝的都城,不久,实现了对全国的统治。11、康熙帝两次命令清军围攻雅克萨,沉重打击

    21、了沙俄侵略者,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我国领土,尼布楚条约是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12、顺治帝封*五世为*喇嘛,后来康熙帝封班禅五世为班禅额尔德尼,雍正帝设立驻藏大臣;*喇嘛、班禅额尔德尼、驻藏大臣三者地位平等;乾隆时建立金瓶掣签,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14、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抵葱岭和巴尔喀什湖北岸,西北包括唐努鸟梁海地区,北至漠北和西伯利亚,东到太平洋(包括库页鸟),南达南沙群岛,是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14、清朝雍正皇帝时,设立军机处,直接听命于皇帝,负责处理军国大事,严厉压制反清思想,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大兴文字狱,推行文化*主义统治。15、乾隆年间,大、小和卓兄弟发动叛乱,乾隆帝派兵平叛。16、清明初年对外贸易政策是采取闭关政策。康乾盛世指的是康熙-雍正-乾隆时期。17、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18、李时珍是明朝杰出的医药学家,他用毕生精力,写成了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该著作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19、宋应星是明末清初杰出的科学家,他编写了天工开物,该书被译成多国文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20、明代三部最优秀的小说是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施耐庵写的水浒传,吴承恩写的西游记。21、清代著名小说有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注意事项

    本文(中考历史必考知识思维导图.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