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教师资格证复习资料.ppt

    • 资源ID:16277283       资源大小:431.50KB        全文页数:5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师资格证复习资料.ppt

    1、什么是教育?许慎的说文解字将“教”和“育”释义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的起源,一)神话起源说 这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它认为,教育与其它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这种观点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和社会认识的肤浅,以及对上苍的崇尚和敬畏的心理。,二)生物起源说 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1831-1902)首倡:“教育现象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的动物界,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各人种的教育演变(19

    2、00)其根本性的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从而没能区分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教育行为之间的差别。,三)心理起源说(美)孟禄(1869-1947),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无意识模仿就是最初的教育发展。其错误主要在于没有区分人类的类本能(包括基本需要和超越性需要)与动物的类本能,同样没有看到人的意识性与社会性。,四)劳动起源说20世纪40-50年代,前苏联教育理论界展开了对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批判,根据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的基本思想而形成的理论,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一、教育概念的界定,历史上的大教育家们的观点夸美纽

    3、斯:教育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卢梭:“教育就是要让儿童的天性获得率性的发展”斯宾塞:“教育是为受教育者未来的美好生活做准备”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韩愈:,“传道、授业、解惑”,对“教育”概念的一些权威性界定:(P.4)中国大百科全书 教育卷教育大辞典 总论美利坚百科全书,增进、影响.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见解、个人观点.的活动这样的定义合理吗?,上述定义有其合理性,但过于泛化任何能够获取知识,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身心健康的活动都是“教育”?外出旅游如何给教育下定义?属概念+种差,教育的属概念是什么?一种“社会活动”活动的对象是什么?人医疗、美容等,与教

    4、育的差别在哪儿?在所有以人为对象的社会活动中,只有教育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其他活动则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直接目标。教育产生的影响与其他社会活动产生的影响有什么不同?其他社会活动对人的身心发展可能是无意识的,而教育是有明确意识的。,广义的教育概念:(P.7)教育是有意识地,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目的的社会活动。人有意识地首要目的 看电影:以娱乐、文化享受为首要目的,广义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和学校以外的各种教育,如通过大众传媒进行的群众性宣传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是所有教育活动的核心部分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概念:(P.7)即学校教育,就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

    5、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目的的教育活动。,义务教育:是指由国家强制实行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障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有两个基本的特性:普遍性和强制性。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终身教育 Lifelong Education,终身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国际性教育思想。“可以与哥白尼日心说带来的革命相媲美,是教育史上最惊人的事件之一。”该理论认为,把人的一生分成学习阶段

    6、和工作阶段的观念已经陈旧了,社会发展越来越快,新的知识与信息不断增加,人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受教育,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终身教育的倡导者保罗朗格朗所说,接受教育应该是一个人从生到死永不休止的事情。,二、教育学概念的界定,教育学的学科性质(1)带有人文学科特点的社会科学(2)是教育科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3)是师范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教育学(P.12)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和阐释教育理论及其应用的一门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学科性质),教育的产生1、原因: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2、条件:人类劳动的进行(劳动是教育产生最根本的条件)语言的形成3、原始社会教育的性质:无阶级

    7、性、非独立性、原始性,第二节 教育及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蕴涵教育行为的三个基本要素具有经验的人 教育者学习他人经验的人 受教育者经验 教育的内容,无阶级性:公有制经济,财产共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无剥削,无压迫非独立性:教育与社会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紧密融合,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没有专职教师原始性:教育内容贫乏,主要是生产劳动经验、社会生活中的规范、禁忌等。,学校教育的出现,学校最初产生于何年何处?苏联教育史学家沙芭耶娃根据人类学、考古学材料: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学校教育的萌芽“青年之家”。原始社会末期社会分裂为对立阶级,“青年之家”开始分化:为普通人设立 为特权者设立,阶级社会的学校,公元前十

    8、五六世纪,世界文明三大中心:中国、希腊、印度中国(周朝):学校普遍建立,制度日趋完善学校,国学乡学,大学小学,塾庠序校,汉代:郡国曰“学”,县曰“校”,乡曰“庠”,聚曰“序”。,古希腊:专制政体的城邦,斯巴达,学校作为一种国家教育机构存在民主政体的城邦,雅典,学校为社会的一个部门,由私人兴办,形式多样,学校教育出现的原因和条件,学校产生的历史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学校产生的客观条件: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学校产生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应用,恩格斯:“只有奴隶制才能使农业和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使古代世界的繁荣、使希腊文化成为可能。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就

    9、没有希腊的艺术和科学;没有奴隶制,就没有罗马帝国。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就教育史而言,没有奴隶制社会的学校教育,就没有今天的学校教育。,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p.25,一、教育学的萌芽(奴隶社会17世纪)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三、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阶段,(一)古代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形成(萌芽阶段),时间:奴隶社会以后,学校的产生代表人:孔子、孟子、荀子、韩愈、朱熹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代表作:学记(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演说术的原理(西方第一部教育专著),教育学的萌芽,孔子的教育思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学而时习之”的学习结

    10、合;“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的学行结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以身作则。“因材施教”,(1)教学态度: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爱护学生,无私无隐;师生互学,教学相长;好学乐学,虚心学习;实事求是,学贵有恒。,(2)教学方法:启发教学,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立志乐道改过迁善 自省自克温故而知新 学以致用,学记中的教育思想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该书论述了教育的作用,古代的学校教育制度,教育和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师生关系等问题。如“不凌节而施”,“长善而救其失”,“禁于未发”,“教学相长”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育的规律,成为千

    11、古传诵的教育格言,至今仍有指导意义。,欧洲古代的教育思想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一前347)的理想国(The Republic)与美诺篇(Meno)。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总结了当时的雅典和斯巴达的教育经验,提出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教育制度,规定了不同阶级的人的不同的教育内容。(p.26),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一前322)的政治学(The Politics)与尼各马可伦理学(TheNichomachean Ethics)。亚里士多德是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思想家。,“自然”强调教育必须依靠自然,发展儿童天性中的潜在能力“文雅教育

    12、”把教育区分为两类:有用的、文雅的(p.27),昆体良 古罗马的教育家论演说家的培养(有的译为雄辩术原理)。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有关儿童教育的问题,他对儿童的天赋才能有很高评价,主张对儿童的教育应是肯定的,鼓励的。被称为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昆体良雄辩家的成长主要包括四个阶段:家庭教育 初级学校 文法学校 雄辩术学校,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夸美纽斯(J.A.Comenius,1592-1670)“教育学之父”,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撰写了大教学论(又译为大教授学、大教育学)。这是西方教育思想史上可以堪称为“学”的第一部教育学著作。,夸美纽斯的贡献(p.28)第一,构建了教育学的学科

    13、基本框架和教育学的基本研究内容。首创班级授课制和学年制。第二,突出地强调了普及义务教育,论证了普及义务教育的天然合理性。提出终身教育的初步设想。第三,对教育的作用、教师的作用和人接受教育的广泛可能性持有深刻信念,并作了深入论证。,洛克“白板说”人的心灵本是一张白板,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教育在人的成长中起决定作用。,卢梭,被誉为“教育上的哥白尼”,18世纪的自然主义教育家,爱弥儿创建教育的关键在于树立人们的新观念,这些新观念包括(p.27):第一,教育适应自然的观念第二,儿童中心的观念第三,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的观念第四,实用主义的观念(人的智慧有限,反对百科全书式教育)第五,发现

    14、的观念(不是给予,是引导去发现知识),赫尔巴特 德国哲学家、教育家著有普通教育学(1806年),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强调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中心、教科书中心、教室中心,赫尔巴特教学理论(p.30)提出了便于为广大教师运用的教学形式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经他的学生发展:预备、提示、联想、系统、总结凯洛夫(原苏联教育家):复习、引入、讲解、总结、练习,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阶段,1、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EMeuman,18621915)和拉伊(W,ALay,18

    15、621926),代表著作主要有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纲要(1914)及拉伊的实验教育学(1908)。,实验教育学的主要观点(p.31)1)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认为这种教育学对教育毫无用处;2)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应用于教育研究,从而使教育研究真正“科学化”;3)主张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倡导通过科学意义上的观察、实验得出有关教育上的种种认识。,2、实用主义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是典型的“美国版”教育学,对20世纪整个世界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代表

    16、性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1916)、经验与教育(Experience and Education,1938)。,杜威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实用主义教育学”,批判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把自己的教育理论称为“现代教育”。,杜威的基本观点(p.32)1.教育即生活2.从做中学3.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3、科学教育斯宾塞“教育预备说”:教育就是引导一个人怎样生活,使他获得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科学知识,为他的完满生活做好预备。,完满生活:1.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2.获得生活

    17、必需品从而保全自己的活动3.目的在于抚养教育子女的活动4.与维持正常社会关系有关的活动5.在闲暇时间满足爱好和情感的活动,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对教育问题的论述,也就是他们的教育思想;另一部分是教育学家们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原理)对现代教育一系列问题的研究结果。,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一些观点: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改变;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18、建构主义教育思想P.33,教育学学科群,(1)原理类:包括教育哲学、教育原理等。(2)历史类:包括各种不同国别的本国教育史和按照不同地域划分的外国教育史以及以全球为范围的世界教育史,还有按历史阶段划分的各种断代教育史等。(3)教学研究类:包括教学论、课程论、学习论、各门学科的教学法或各门学科的教学(或教育)论、教育技术学等。(4)思想品德研究类:德育原理、德育心理学等。,(5)学校管理类:包括学校行政学、学校管理学、教育督导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等。(6)不同阶段或类别的学校教育研究类:包括学前教育学、小学教育学、中学教育学、高等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等(7)教育研究方法类:包括教育研究法、教育统

    19、计学、教育规划、教育预测等。(8)教育比较类:比较教育学等,(9)交叉学科类:包括教育经济学、教育政治学、教育伦理学、教育法学、教育文化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未来学、教育人类学、教育心理学等等。,练习,1.教育的直接和首要目标是()A.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B.促进社会发展 C.提高人的素质 D.促进人类和谐 2.狭义的教育是指()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个人教育 D.社会教育3.大教学论的作者是()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洛克,A,B,A,4.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是()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洛克5.提出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的是()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洛克 6.教育作为人类社会中具有永恒意义的范畴的根本原因是()A.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 B.社会发展的需 C.文化传承的需要 D.维持国家稳定,A,B,C,7.学校教育产生于()。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8.在教育史上,被誉为第一部具有学科形态的教育学是()A.大教学论 B.教育学 C.普通教育学 D.爱弥尔9.“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提出者是()A.赫尔巴特 B.布鲁姆 C.杜威 D.卢梭,B,C,C,


    注意事项

    本文(教师资格证复习资料.ppt)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