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专题八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精选文档.docx

    • 资源ID:16275263       资源大小:29.03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专题八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精选文档.docx

    1、专题八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精选文档专题八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纲原文五年考题考情分析2019年2019年2019年2019年2019年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T46地表形态对聚落形态的影响T6地表形态对交通的影响T11地形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T51、T61、T64地理环境对聚落的影响T2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T48地表形态对聚落形态的影响T37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纵观近5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可知,本专题考查涉及面广,重要考查知识点有: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2)全

    2、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T66减少二氧化碳的措施T22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T70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3)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T66自然资源的特点T49自然资源的分布T59、T60水资源的分布及利用情况(4)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T56自然灾害的分布T19自然灾害的防御T34自然灾害的关联性T62自然灾害的关联性T38自然灾害的类型T6自然灾害的成因考点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下图为某地区乡村聚落分布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2019年37)该地聚落总体形态及其影响因素是()A团状,地质因素 B团状,地形因素C带状,气候因素 D带状,河流因素2(20

    3、19年38)一般情况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镇的是()A甲 B乙C丙 D丁3(2019年46)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与该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有密切关系。以下聚落形态与区域相匹配的是()A网格状聚落干旱地B零散小聚落平原地区C条带状聚落河谷地D团块状聚落高山地区4(2019年48)我国南方丘陵农村地区,居民以散居为主,其主要原因是()A气候条件的影响B文化背景的作用C传统风俗习惯的影响D地形地貌的影响5(2019年2)山区的公路多沿谷地地带修建,主要是因为谷地()A土质较疏松B地形较平缓C水源较充足D植被条件好6(2019年37)贵(阳)广(州)高铁桥隧比(桥梁和隧道长度占线路

    4、全长的比例)高达70%以上,导致该高铁线路桥隧比高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植被C土壤 D气候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聚落的分类:按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分为城市和乡村。(2)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影响表现原因典例聚落的形态平原地区平原广阔,聚落多呈团聚型自然条件对聚落形态的制约作用小,聚落往往以某功能区为中心向四周发展我国北方的村落丘陵山区聚落多呈条带状山区河谷地带城镇发展受地形制约;水乡聚落往往沿河分布和延伸,一方面可获得较好的用水条件,另一方面水运交通便利我国南方的村落聚落的区位平原城市等聚落发育的理想环境地势平坦,节省建设投资;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便利我国的城市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的第

    5、三级阶梯上山区和高原一般气候寒冷,城市多分布在山间谷地中地势相对较低,温度条件相对优越;地形、水源等条件好西宁位于湟水谷地,西安位于渭河谷地,太原位于汾河谷地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热带的平原地区气候过于湿热,高原上比较凉爽巴西利亚、墨西哥城等位于热带地区的高原上(3)我国不同地区受地形影响的聚落分布特点地区分布特点西北干旱地区多分布在沙漠边缘的山麓绿洲地带青藏高原多分布在地势低平的河谷地带云贵高原多分布在山间盆地(坝子)北方平原地区一般规模较大,呈团聚型、棋盘式,人口较多南方丘陵山区一般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人口较少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自然因素和

    6、社会经济因素。(2)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平原山区限制因素较少较多线路形态呈网状分布呈“之”字形,线路曲折工程造价较低较高地形影响线路密度:我国东部交通线路分布稠密,西部交通线路分布稀疏。地形影响交通线路的布局和形态。地形影响交通线路走向:在山区交通线路一般沿山谷或河流延伸。科技因素使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限制不断降低。考点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2019年28)人们把常年积雪区的下界,叫作雪线。近年来,世界上很多高山的雪线高度有上升的趋势,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全球降水增多B全球气温升高C地壳运动剧烈D海平面的上升2(2019年22)近几十年来,北极圈附近的格陵兰冰原面积在不断缩小,其

    7、合理的解释是()A地壳运动加剧B太阳辐射减弱C全球气候变暖D附近寒流增强3(2019年70双选)全球气候变暖会给地理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下列可能属于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是()A北美中高纬地区小麦减产 B影响东亚的台风数量减少C欧亚大陆的冰川后退 D太平洋部分岛屿逐渐消失1气候变化是指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长时间的气候改变。其衡量指标:气温、降水、风等。2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3全球变暖的原因及解决措施(1)原因自然原因:气候处在变化周期中的温暖期。人为原因:人类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滥伐森林。(2)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严禁毁林并植树造林;加强国

    8、际间的合作;工业结构调整。考点3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1(2019年47)下列能源消费中,基本没有碳排放的是()A沼气和煤炭 B天然气和地热能C核能和石油 D风能和太阳能2(2019年49)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最大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华南地区C西南地区D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地区水资源实际用水量占可利用水量的比率。如图表示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3(2019年59)由图可知,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最低的地区是()A河西走廊 B柴达木盆地C塔里木盆地 D准噶尔盆地4(2019年60)海河流域与河西走廊相比,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的原因是该流域()

    9、A水资源浪费严重 B降水量小C水资源需求量大 D水体污染小1自然资源概述(1)概念: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2)属性: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社会性等。(3)分类按自我再生性质按自然属性关系可再生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当对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时,它们可能转化为非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2.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趋势3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农业社会阶段: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明显地受到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的制约。(2)工业社会阶段: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影响。(3)后工业化

    10、阶段: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也日趋弱化。4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5我国主要资源的分布特点(1)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2)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3)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4)荒漠和戈壁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5)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小。在空间上,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地区分布不均。在时间分配上,夏秋多,冬春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6)煤炭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较少。(7

    11、)石油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塔里木盆地、吐鲁番哈密盆地、准噶尔盆地)和近海大陆架;天然气主要分布在西北(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陕甘宁盆地)、西南(四川盆地)和近海大陆架。(8)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中南(长江三峡、西江中上游)和西北(黄河上游)地区。考点4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1(2019年56)下列区域中,受台风灾害影响较大的是()A河西走廊 B四川盆地C台湾岛 D河套平原2(2019年63双选) 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易发生洪涝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有()A地形复杂崎岖不平B土壤肥沃土质疏松C降水时空分配不均D河湖淤塞排水不畅3(2019年67双选)珠江入海口部分河段常

    12、出现咸潮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海水倒灌B上游来水量减少C工厂排放咸水D河口蒸发量增大4(2019年62双选)山区发生地震后,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有()A泥石流 B台风C冻害 D滑坡5(2019年38)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A泥石流 B地震C洪涝 D滑坡6(2019年6)云南省旱涝灾害频发的气象原因主要是()A台风数量多 B季风变化大C寒潮持续久 D锋面活动强1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形成原因热带、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锋面、气旋系统造成短时间的集中降水过程,造成地表水泛滥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

    13、灾害特点强风、暴雨、风暴潮,易产生洪涝灾害连续性的暴雨,短时间的暴雨,来势迅猛,雨量集中,水位急涨,大面积大量积水大气中缺少水汽,地表少水,土地干旱严重缺水降温幅度大、范围广,常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除西部沙漠地区外均有暴雨,南方和东部地区有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以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为主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除青藏、滇南各地、海南、台湾外主要防御措施加强监测和预报,及早防护加强监测和预报,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加强防护林建设,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及时预报,及早准备2.主要的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形成原因内力作用内力作用重力作用、人类活

    14、动破坏表现岩石圈突然破裂,内能强烈释放,引起地面震动高温的岩浆、气体、碎屑喷出地表斜坡上的岩体、土体沿一定滑动面整体下滑饱含泥沙、石块、巨大砾石的特殊洪流特征周期性周期性偶发性破坏性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破坏田园和建筑,还可诱发地震阻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我国分布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西藏、云南处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山西大同附近的死火山群;长白山、黑龙江五大连池的休眠火山;台湾七星山的活火山西部青藏高原边缘的山区,如云南、四川西部,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处也会出现一、单项选择题1(2019年26)山

    15、区公路一般都修成“之”字形,主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A气候 B地形C植被 D土壤2青藏地区的城市和村镇多分布在()A铁路和公路沿线的经济发达地区B山麓和湖畔水草丰美的地区C盆地边缘或山麓有水灌溉的绿洲上D海拔比较低的河谷两岸3下列有关山岳对交通运输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岳相对高度大,为了降低成本和难度,人们优先建造铁路B山岳地区的交通线路主要分布在山间谷地和河谷地带C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主要以铁路为主D同样的直线距离,山岳的线路弯曲程度和总长度都小于平原地区4从自然因素考虑,下列地区最不利于发育为城市的是()A河口三角洲 B河流汇合处C冲积扇平原 D河流发源地5(2019年6)相对于华北平

    16、原,我国西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A植被稀疏 B人口稀少C资源贫乏 D地形复杂6南极洲至今无人定居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经济落后B自然条件恶劣C开发历史较短D矿产资源贫乏7我国下列地区中,水资源最紧缺的是()A东北地区B华南地区C西南地区D华北地区8(2019年34)下列具有因果关联的灾害是()A暴雨泥石流B洪涝台风 C火山沙尘暴D滑坡地震9下列人类活动可能会引发洪涝灾害的发生或加剧危害程度的是()A植树造林 B蓄洪泄洪C围湖造田 D修建水库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011题。10关于该岛气候及其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光照充足,四季分明B经常受台风影响C地处低纬,几乎

    17、没有霜冻D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11该岛扩大沿海红树林防护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减少()A风暴潮的危害B水土流失C大气污染的危害D泥石流的发生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13题。12下列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是()A泥石流 B干旱C洪涝 D台风13我国东南沿海台风多发的季节是()A春季和夏季 B夏季和秋季C秋季和冬季 D冬季和春季14我国东部山区修筑道路,要注意防范植被破坏后产生下列哪种问题()A台风肆虐 B水土流失C断层活动 D沙尘暴15(2019年11)关于城市空间形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城市规划影响,城市空间形态与所处地理环境关系不大B山区受地形限制,不同地区城市空间

    18、形态差别不大C山区用地比较集中,城市空间形态往往形成同心圆状D沿河谷发展的城市,城市空间形态往往形成条带状二、单项选择题聚落,是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结合有关聚落的知识,完成1617题。16我国北方村落的规模一般较大,格局类型多呈()A分散型B条带状C团聚型D放射状17我国南方有一些村落规模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居人口也较少,其影响因素主要是()A地形因素B气候因素C传统因素D风俗习惯读“堰塞湖形成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819题。18图中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可能是()A滑坡B修建大坝C风化作用D侵蚀作用19应对堰塞湖溃坝危害的最佳措施是()A撤离堰塞体上游居民B加固堰

    19、塞体C开挖泄洪通道D一次性摧毁堰塞体20读“2019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与2019年相比,2019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将是()A以清洁能源消费为主B新能源消费增幅最大C水电消费大幅度下降D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均有增加21(2019年50)下图反映了近2 万年来海平面高度变化。由此可推断,地表冰川覆盖面积最大的时期大约距今()A17 千年前后 B11 千年前后C5 千年前后 D2 千年前后22(2019年51)在我国北方,一些居民居住在蒙古包里,其主要原因是便于()A适应当地高温多雨的气候B适应狩猎的生活C适应当地崎岖不平的地形D适应放牧的生活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

    20、将升高1859厘米。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读图完成2324题。23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A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B滩涂面积增加C淹没部分耕地D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24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A臭氧层破坏 B植树造林C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D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25寒潮对我国农作物产生危害严重的季节是春季和秋季,其中的原因是()A春季气温逐渐升高,秋季气温逐渐降低B春季和秋季降水较少,寒潮加剧危害程度C春季主要为播种季节,秋季主要为收获季节D春季是春小麦播种季节,秋季是冬小麦播种季节三、双项选择题26(2019年66)为了有效地减少我国的CO2排放量,合理的做法是()A限

    21、制国民日常消费品的生产与供应B加快新型能源开发,优化能源消费结构C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发展低碳节能产业D严格限制石油消费和燃煤发电27我国各地的传统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搭配合理的是()A竹楼西双版纳B骑楼广东汕头C石头屋华北平原D吊脚楼三江平原28(2019年64)城市大多分布于河流沿岸,其原因主要是河流沿岸()A降水丰沛B水源充足C气候温和D水运便利喜马拉雅地区总计有1.5万条冰川,这是世界上山岳冰川最大的分布区。许多资料表明,近年来,喜马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在逐渐加快,某中长近5km的巴尔纳克冰川,自1990年以来,已后退了近800m。国际冰雪研究委员会指出:如果按目前的融化速

    22、度,这些冰川在2035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大。据此完成2930题。29造成该地区高山冰川快速融化的主要原因是()A科学考察B探险旅游C温室效应D气候变暖30冰川快速融化,对本地区造成的影响是()A改善农业生态条件B缓解气候寒冷程度C破坏冰川生态环境D导致山地雪线上升答案与解析专题八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_考题导练核心归纳_考点11【解析】D。本题考查河流对聚落形态的影响。交通运输对聚落的形成和分布有重大的影响。由于河流不仅具有供水功能,还有运输、军事防御等功能,因此,聚落多沿河流呈带状分布。2【解析】A。在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只有甲地附近有一条支流汇集于干流,水运交通便利。3【解析】

    23、C。水网密布的地区多网络状聚落;平原地区多团块状聚落;高山地区多零散小聚落。4D5.B6.A考点21【解析】B。造成冰川融化、雪线上升等现象是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后果。2C3.CD考点31【解析】D。本题考查资源的特点。风能和太阳能是无污染、清洁的能源,基本没有碳排放。2C3.B4.C考点41【解析】C。本题考查台风灾害的分布。台风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2【解析】CD。本题考查洪涝灾害的成因。长江中下游平原易发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包括:气候,长江中下游地区多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集中于夏季,易发生洪涝灾害;水文: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流众多,降水丰富;地势: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流水不易排开。3【

    24、解析】AB。本题考查咸潮的成因。咸潮,主要是由旱情引起的,一般发生在上一年冬至到次年立春清明期间,由于上游江水水量少,雨量少,使江河水位下降,由此导致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4AD5.C6.B_学业达标实战演练_一、 单项选择题1【解析】B。本题考查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的影响。山区地形崎岖,公路常建造成“之”字形,原因是为了降低线路坡度。2【解析】D。本题考查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高原地区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气温较高,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是人类理想的栖息地,如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3【解析】B。本题考查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的影响。山区的交通运输主要以公路为主,交通

    25、线路密度小于平原地区,造价高于平原地区,在山区交通线路一般沿山谷或河流延伸。4【解析】D。本题考查河流对聚落的影响。河口三角洲与冲积扇平原地形平坦,水源丰富,有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河流汇合处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是聚落发展的理想地之一。河流发源地地形相对复杂,不利于聚落的形成。5【解析】D。本题考查地形对交通的影响。我国西南地区与华北平原比较地形条件复杂,因此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6【解析】B。本题考查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世界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在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和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由于环境恶劣,人烟稀少,甚至无人定居。南极洲位于南

    26、极附近,终年严寒(是世界最冷的地方),因而无人定居。7【解析】D。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华北地区径流量小,人口多,工农业用水量大,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8【解析】A。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联系。关联性指的是发生前者后可能引发后者。发生暴雨,很容易产生泥石流(从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分析)。9【解析】C。本题考查洪涝灾害的成因。湖泊具有调蓄洪涝灾害的能力。故围湖造田可能加剧洪涝灾害。10【解析】A。本题考查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判断,该岛屿为海南岛,纬度低,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经常受台风影响,光照充足,夏长冬暖,几乎没有霜冻。11【解析】A。本题考查区域自然灾害及其防御。该岛屿为海南岛,

    27、海南岛四面环海受风暴潮影响大,沿海种植红树林具有减轻风暴潮影响的作用。12【解析】A。本题考查地质灾害与气象灾害区别。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气象灾害主要有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13【解析】B。本题考查台风发生的时间。台风是发源于热带洋面上的特殊气旋,在我国主要发生的季节是夏秋季节。14【解析】B。本题考查我国东部山区的环境问题。我国东部山区容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15【解析】D。本题考查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城市受河谷地形的影响,城市沿河流延伸,往往形成条带状。二、单项选择题16【解析】C。本题考查地表形态对聚落形态的影响。在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村落的规模一般较

    28、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聚居的人口也比较多。17【解析】A。本题考查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在我国南方地形复杂的丘陵地区和山区,村落的规模都比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居的人口也比较少。18【解析】A。本题考查湖泊的成因和读图分析能力。从两图的对比可看出,堰塞湖是由于堰塞体堵塞河道而形成的,而堰塞体多是由于山体滑坡形成的。19【解析】C。本题考查堰塞湖的解决措施。堰塞湖形成后对河流下游的威胁很大,其应对的最佳措施是开挖泄洪通道,降低河道水位,从而解除溃坝造成的洪水威胁。20【解析】D。读图可知,2019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石油仍占绝对优势,A选项错误;水电消费有所增加,C选项错误;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与2019年的增比均为正值,说明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有所增加。21【解析】A。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从图中可看出约在17 千年前后平均海平


    注意事项

    本文(专题八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精选文档.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