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江苏常州高考一模生物.docx

    • 资源ID:1627016       资源大小:296.15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江苏常州高考一模生物.docx

    1、江苏常州高考一模生物2018年江苏省常州市高考一模生物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如图为由A、B、C三条链共81个氨基酸构成的胰岛素原,其需切除C链才能成为有活性的胰岛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C链的切除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B.胰岛素原中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氨基C.参与构成该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共有81个羧基D.胰岛素分子中含有2条肽链、49个肽键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A、C链的切除是在高尔基体上进行的,A错误;B、胰岛素原是一条肽链,所以至少含有1个游离的氨基和1个游离的羧基,B错误;C、参与构成该蛋白质分

    2、子的氨基酸至少含有81个羧基,C错误;D、由题图可知,胰岛素分子是由51个氨基酸形成的2条肽链,形成的肽键数是49个,含有3个二硫键,D正确。答案:D2.科学家在加利福尼亚州东部的莫诺湖里发现了一种被称作GFAJ-1的独特细菌,这种细菌能利用剧毒化合物砒霜中的砷来代替磷元素构筑生命分子,进行一些关键的生化反应(在元素周期表中,砷与磷同族)。根据上述材料进行预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GFAJ-1细菌体内含量较多的六种元素可能是碳、氢、氧、氮、砷、硫B.砷对多数生物有毒可能是因为砷能够替代磷参与的生化反应,制造混乱C.砷元素存在于GFAJ-1细菌细胞膜以及脱氧核糖、ATP、DNA和RNA等物质

    3、中D.该发现使人类对生命起源的认识发生了重大改变,拓宽了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组成细胞的元素;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A、细胞内含有较多的元素有碳、氢、氧、氮、磷、硫,同时根据题干可知,砷元素可以代替磷元素,说明体内含量较多的是碳、氢、氧、氮、砷、硫,故A正确;B、由于题干已强调“在元素周期表中,砷排在磷下方,两者属于同族,化学性质相似”,因此对多数生物来说,砷之所以有毒,是因为砷与磷化学性质相似,它能够替代磷参与生化反应,制造混乱,B正确;C、砷元素存在于GFAJ-1细菌细胞膜以及ATP、DNA和RNA等物质,脱氧核糖只含有C、H、O三种元素,故砷元素不可能在脱氧核糖中代替磷元素,C错

    4、误;D、由题干信息可知,本材料“颠覆”了教材的个别说法,使人类对生命起源的认识发生重大改变,拓宽了在地球极端环境乃至外星球寻找生命的思路,D正确。答案:C3.下图表示细胞通过自噬作用及时清除受损线粒体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2所含水解酶的合成需经过435B.图中2与6融合说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图示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直接联系D.“损伤”线粒体的清除是生物体稳态的表现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细胞膜的结构特点。A、图中2为溶酶体,其中所含水解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因此需经过4核糖体3内质网5高尔基体,A正

    5、确;B、2溶酶体与6线粒体相互融合说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正确;C、图示过程内质网、高尔基体通过具膜小泡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间接联系,没有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直接联系,C错误;D、损伤”线粒体的清除有利于机体稳态的表现,D正确。答案:C4.类似于细胞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的囊泡可以将“货物”准确运输到目的地并被靶膜识别。如图表示囊泡膜与靶膜的识别原理及融合过程,其中GTP具有与ATP相似的生理功能,V-SNARE(V)和T-SNARE(T)分别是囊泡膜和靶膜上的蛋白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囊泡膜与靶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B.高尔基体膜可以形成囊泡,细胞膜则不可以C.V与

    6、T的特异性结合,保证了囊泡对货物的准确运输D.囊泡对货物的准确运输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A、囊泡膜与靶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结构特点,A错误;B、细胞膜也可以形成囊泡,如胞吞过程,B错误;C、V与T的特异性结合,保证了囊泡对货物的准确运输,C正确;D、由题意知,囊泡对货物的准确运输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直接提供能源的物质是GTP,D错误。答案:C5.雪滴兰早春开花,开花时花序细胞的耗氧速率远高于其他细胞,但ATP的生成量却远低于其他细胞。据此推知,雪滴兰的花序细胞()A.依靠无氧呼吸为生命活动供能B.比其他细胞消耗的ATP更少些C.

    7、ATP合成受到了温度的影响D.呼吸作用过程中释放的热能比较多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A、早春开花时,开花时花序细胞的耗氧速率远高于其他细胞,据此可推断其呼吸形式主要是有氧呼吸,A错误。B、花序细胞的耗氧速率高,释放的能量多,但不能判断是否比其他细胞消耗的ATP更少些,B错误。C、花序细胞和其他细胞处于同一温度下,C错误。D、耗氧多则释放的能量多,而产生的ATP又较其他细胞少,所以应该是细胞呼吸有相当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并且散失的热能多于其他细胞,D正确。答案:D6.在培养人食管癌细胞的实验中,加入青蒿琥酯(Art),随着其浓度升高,凋亡蛋白Q表达量增多,癌细胞凋亡率

    8、升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为初步了解Art对癌细胞的影响,可用显微镜观察癌细胞的形态变化B.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Art,可确定Art能否进入细胞C.为检测Art对凋亡蛋白Q表达的影响,须设置不含Art的对照实验D.用凋亡蛋白Q饲喂患癌鼠,可确定该蛋白能否在动物体内诱导癌细胞凋亡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恶性肿瘤的防治;细胞凋亡的含义。A、由于癌细胞的形态结构会发生显著变化,所以可用显微镜观察癌细胞的形态变化,初步了解Art对癌细胞的影响,A正确;B、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Art,如果细胞内含有放射性,则可确定Art已进入细胞,B正确;C、生物实验的原则之一是

    9、对照,所以为检测Art对凋亡蛋白Q表达的影响,须设置不含Art的对照实验,进行对照,以便得出结论,C正确;D、用凋亡蛋白Q饲喂患癌鼠,由于消化道内蛋白酶的分解作用,凋亡蛋白Q被水解成氨基酸而失去作用,因而不能确定该蛋白能否在动物体内诱导癌细胞凋亡,D错误。答案:D7.关于脂肪的鉴定、DNA的提取、有丝分裂和色素的提取等实验中都涉及酒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实验中,可用无水酒精提取并分离色素B.脂肪的鉴定可用苏丹染液,镜检前须先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C.有丝分裂实验中用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95%的酒精来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D.DNA的提取实验中,冷却的95%酒精能够降低温度促

    10、进DNA的析出,同时也能够溶解杂质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检测脂肪的实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DNA的粗提取和鉴定。A、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需要用无水乙醇来提取色素,分离色素用的是层析液,A错误;B、在脂肪鉴定实验中,可用体积分数为50%酒精溶液洗去浮色,B正确;C、有丝分裂实验中用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95%的酒精制备解离液,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C正确;D、DNA粗提取实验中,用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提纯DNA,冷却的95%酒精能够降低温度促进DNA的析出,同时也能够溶解杂质,D正确。答案:A8.人体胰岛素的合成、分泌与细胞内乳酸的含量存在着密切关系,如

    11、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乳酸的含量变化是调控细胞内胰岛素原基因表达的信号B.细胞内氧气和葡萄糖浓度的比值减小时,胰岛素合成加快C.初到高原,细胞内乳酸含量增多,从而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D.进食后,细胞内乳酸含量发生变化,从而抑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A、据图解可得出:乳酸的含量变化促进胰岛素合成分泌,说明能调控细胞内胰岛素原基因表达的信号,A正确;B、胰岛素具有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的作用,所以细胞内氧气和葡萄糖浓度的比值越小时,胰岛素合成加速,B正确;C、初到高原,细胞内氧气减少导致乳酸含量增加,从而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C正确;D、进食

    12、后,血糖上升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和下丘脑相关神经中枢,从而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D错误。答案:D9.小鼠睾丸中存在间质细胞和实质细胞,实质细胞就是精原细胞,间质细胞是为实质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和相关激素的细胞。科学家用显微镜观察从睾丸中所取的部分组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因遗传信息不同而功能不同B.间质细胞产生的激素不需要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C.观察到染色体条数最多的细胞不含姐妹染色单体D.显微镜下能看到染色体的细胞最多含两条性染色体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细胞的分化;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动物激素的调节。A、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

    13、分裂形成的,都含有相同的遗传信息,两者功能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错误;B、间质细胞产生的激素需要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B错误;C、观察到染色体条数最多的细胞应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不含姐妹染色单体,C正确;D、显微镜下能看到染色体的细胞最多含4条性染色体,即有丝分裂后期,D错误。答案:C10.二倍体西瓜(2N=22)幼芽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发育成的植株成为“嵌合体”,其部分组织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嵌合体”现象属于染色体变异B.“嵌合体”植株自交后代不一定可育C.低温处理植株可能出现“嵌合体”植株D.“嵌合体”植株可通过有性生殖保持性状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14、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A、“嵌合体“是由于部分细胞染色体数目正常,部分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即“嵌合体”现象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A正确;B、由于组织细胞染色体有的是22条,有的是44条,如果11条染色体的配子和22条染色体的配子结合形成33条发育而成植株,该植株由于含有3个染色体组而不育,B正确;C、低温处理和秋水仙素处理的原理相同,因此可能出现“嵌合体”植株,C正确;D、由B项可知,“嵌合体”植株自交后代可能可育,也可能不育,但难以通过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能保持性状,D错误。答案:D11.下列实验都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现象描述合理的是()实验标

    15、号实验名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A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镜检1:几乎整个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呈紫色;镜检2:不同细胞质壁分离的位置、程度并不一致B观察细胞多样性菠菜叶表皮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人口腔上皮细胞具有细胞核C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呈长方形;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多数细胞中呈紫色(龙胆紫)的染色体形态清晰D观察黑藻细胞叶绿体镜检1:叶绿体处于不断流动状态镜检2:叶绿体结构中含有内外膜、类囊体等结构A.AB.BC.CD.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细胞观察实验。A、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时,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液泡大,占据整体细胞体积的绝大部分,呈

    16、紫色,不同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小不同,质壁分离的位置、程度并不一致,A正确;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时,不能观察到细胞膜,B错误;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洋葱根尖伸长区高度分化细胞长,液泡大,分生区细胞分化程度低,呈正方形,染色体经龙胆紫染色后呈紫色,形态清晰,但少数细胞处于分裂期,呈紫色,C错误;D、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叶绿体看不到内外膜,类囊体等亚显微结构,D错误。答案:A12.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中进行的一些生理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过程则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B.过程表示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图中赖氨酸的密码子是UUUC.遗传物质进行过程与进行过程所需的酶和

    17、原料都不同D.细胞核中只能进行过程,线粒体中只能进行过程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A、表示解螺旋过程,该过程发生在分裂末期,表示染色体的复制过程,该过程发生在分裂间期,表示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分裂后期,A错误;B、过程表示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图中赖氨酸的反密码子是UUU,其密码子是AAA,B错误;C、是DNA复制过程,该过程需要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酶是解旋酶和DNA聚合酶,是转录过程,该过程需要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酶是RNA聚合酶,C正确;D、细胞核中也能进行过程,且过程进行时着丝点的分裂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D错误。答案:C13.环丙沙星能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并促进DNA螺

    18、旋化。若在细菌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环丙沙星,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细菌基因突变频率降低B.细菌染色体螺旋化加快C.细菌DNA复制发生障碍D.细菌蛋白质合成发生障碍解析:本题考查的是:DNA分子的复制。A、基因突变的时间是DNA复制过程中,而环丙沙星能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并促进DNA螺旋化,则环丙沙星能抑制细菌基因突变,A正确;B、细菌属于原核细胞,不含染色体,B错误;C、DNA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环丙沙星能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并促进DNA螺旋化”,即抑制DNA复制,C正确;D、“环丙沙星能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并促进DNA螺旋化”,即抑制转录过程,使得蛋

    19、白质合成发生障碍,D正确。答案:B14.某植物花蕊的性别分化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B和E共同存在时,植株开两性花,为野生型;仅有显性基因E存在时,植株的雄蕊会转化成雌蕊,成为表现型为双雌蕊的可育植物;只要不存在显性基因E,植物表现为败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表现为败育的个体基因型有3种B.BbEe个体自花传粉,子代表现为野生型:双雌蕊:败育=9:3:4C.BBEE和bbEE杂交,F1自交得到的F2代中可育个体占D.BBEE和bbEE杂交,F1连续自交得到的F4代中b的基因频率为50%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A、由分析可知:由于只要不存在显性基

    20、因E,植株表现为败育,所以表现败育的个体基因型为BBee、Bbee、bbee,A正确;B、按照自由组合定律,BbEe个体自花传粉,子代表现为野生型(B_E_):双雌蕊(bbE_):败育(_ee)=9:3:4,B正确;C、BBEE和bbEE杂交,F1的基因型为BbEE,所以自交得到的F2代都为可育个体,C错误;D、BBEE和bbEE杂交,F1的基因型为BbEE,自交得到的F2代都为可育个体,所以自交得到的F2代中的b的基因频率为50%,D正确。答案:C15.小麦的粒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R1、r1和R2、r2控制。R1、R2决定红色,r1、r2决定白色,R对r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所以麦粒的颜

    21、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请问F2的表现型的种类与比例分别为()A.6种;1:4:3:3:4:1B.5种;1:4:6:4:1C.4种;9:3:3:1D.3种;9:6: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中间色与中间色进行婚配,也就是R1r1R2r2R1r1R2r2杂交:求子代的表现型就看基因型中显性基因的个数,表现型有5种,分别是:含有4个显性基因的,R1R1R2R2;含有3个显性基因的,R1r1R2R2、R1R1R2r2;含有2个显性基因的,r1r1R2R2、R1R1r2r2、R1r1R2r2;含有1个显

    22、性基因的,R1r1r2r2、r1r1R2r2;含有0个显性基因的,r1r1r2r2。答案:B16.研究发现模拟禁食效果(只喝水不进食)的饮食,能激活糖尿病小鼠胰岛B细胞再生并合成和分泌胰岛素,进而缓解高血糖症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进行实验验证时需要设置正常小鼠和不禁食糖尿病小鼠作为对照B.翻译合成胰岛素时碱基间的配对方式有3种C.胰岛素mRNA的碱基数刚好是胰岛素多肽链中的氨基酸数的3倍D.正常情况下,健康小鼠进食后胰岛8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减少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动物激素的调节。A、进行实验验证时需要设置正常小鼠(空白对照)和不禁食糖尿病小鼠作为对照,A正确;B、翻译合成胰岛素时需要tRN

    23、A携带氨基酸和核糖体上的mRNA进行碱基配对,碱基间的配对方式有4种(A-U、U-A、C-G、G-C)B错误;C、mRNA中存在终止密码,不决定氨基酸,碱基数与氨基酸数之比大于3:1,C错误;D、正常情况下,健康小鼠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胰岛8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D错误。答案:A17.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水稻开花时因天气原因未能完成正常授粉,可喷洒适宜浓度生长素溶液以减少损失B.喷洒赤霉素能使芦苇明显增高,由此证明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C.脱落酸能够通过调控细胞基因组的表达,促进果实的衰老与脱落D.摘除植物的顶芽后,侧芽发育成侧枝的速度会因生长素浓度降低而减慢解析:本题考查

    24、的是:植物激素的作用。A、对于水稻收获的是种子,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不能通过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提高未能完成正常授粉的水稻的产量,A错误;B、喷洒赤霉素能使芦苇明显增高,而芦苇增高有可能是细胞数目增多,也有可能是细胞体积增大,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芦苇茎的纵切片,B错误;C、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空内程序性表达的结果,脱落酸能够通过调控细胞的基因组的表达,促进果实衰老和脱落,C正确;D、摘除植物的顶芽后,侧芽部位生长素的来源被阻断,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降低,促进侧芽发育成枝条,D错误。答案:C18.研究已证实当胰岛B细胞受到破坏时,胰腺中大约1%的胰岛A细胞开始缓慢地

    25、转化为与胰岛B细胞类似的细胞。这一转化过程能够实现的结构或物质基础是()A.胰岛A、B细胞中表达的基因相同B.胰岛A、B细胞中遗传物质相同C.胰岛A、B细胞中酶相同D.胰岛A、B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相同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细胞的分化。胰岛A细胞转化为与胰岛B细胞类似的细胞,说明胰岛A、B细胞中遗传物质相同,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答案:B19.有少数人吃了虾后出现过敏反应症状,轻度的引起荨麻疹,重度的甚至导致休克、死亡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由过敏反应引起的荨麻疹不会传染B.吃虾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C.机体初次接触虾蛋白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抗体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

    26、虾蛋白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A、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由过敏反应引起的荨麻疹不会传染,A正确;B、吃虾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属于过敏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B正确;C、机体初次接触虾蛋白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抗体分布在组织细胞表面,C正确;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虾蛋白后会发生过敏反应,D错误。答案:D20.大闸蟹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甲壳类,因其味道鲜美而被大量养殖。如图为养殖大闸蟹的阳澄湖某水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其中的英文字母表示能量(单位:kJ)。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流经阳澄湖该养殖区域的总能量为aB.植物到大

    27、闸蟹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C.图中d代表大闸蟹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D.该区域由于有人工的管理,生态系统稳定性一定比自然区域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功能。A、流经阳澄湖该养殖区域的总能量为a与输入的有机物中的能量之和,A错误;B、植物到大闸蟹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B错误;C、图中d代表大闸蟹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C正确;D、该区域由于有人工的管理,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但不一定比自然区域高,D错误。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21.某生

    28、物研究小组欲进行下列实验:菠菜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分别用 35S和 32P标记来探究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温度。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实验:提取色素制备滤纸条用滤纸条分离色素画滤液细线观察B.实验:标记的T2噬菌体与未被标记的细菌混合搅拌保温离心检测放射性C.实验:定目的制定计划实施调查整理分析得出结论汇报交流D.实验:制培养液接种酵母菌系列温度下培养每天定时观察并统计结果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A、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提取色素制备滤

    29、纸条画滤液细线用层析液分离色素,A错误;B、分别用 35S和 32P标记来探究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标记噬菌体标记的T2噬菌体与未被标记的细菌混合保温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B错误;C、调查人类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一般步骤是:定目的制定计划实施调查整理分析得出结论汇报交流,C正确;D、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温度,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酵母菌种群数量,实验操作顺序是:配制培养液接种酵母菌系列温度下培养每天定时观察并统计结果分析,D正确。答案:CD22.细胞代谢中某种酶与其底物、产物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酶1与产物B结合后失活,说明酶的功能由其氨基酸序列决定B.酶1的变

    30、构位点和活性位点的结构取决于特定的氨基酸序列C.酶1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B结合,因此酶1不具有专一性D.酶1与产物B的相互作用能防止细胞产生过多的产物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酶的特性。A、由图中关系可知,酶1与产物B结合后失活,而失活后与有活性时相比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A错误;B、同一种酶,氨基酸种类和数目相同,故酶1的变构位点和活性位点的结构不同是因为氨基酸的序列不同,B正确;C、从图中可知,酶1只催化两种底物合成产物A的反应,具有专一性,C错误;D、酶1与产物B结合使酶1无活性,合成产物A的反应会中断,以防止细胞生产过多的产物A,这说明代谢产物可反馈调节相关酶活性,进而调节代谢速率,D正确。答案:BD23.蜜蜂中雌蜂(蜂王和工蜂)是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32),雄蜂是单倍体(由卵细胞发育而成)。蜜蜂的体色中,褐色对黑色为显性,现有褐色雄蜂与杂合褐色雌蜂进行杂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雄蜂体细胞中有32条染色体B.子一代蜂王、工蜂和雄蜂均有两种基因型C.雄蜂的形成表明卵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D.雄蜂通过减数分裂方式产生生殖细胞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染色体数目的变异。A、二倍体蜜蜂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32,而雄蜂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来,所以其体细胞中只有16条染色体,A错误;B、由于亲本是褐色雄蜂(A)


    注意事项

    本文(江苏常州高考一模生物.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