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知识点.docx

    • 资源ID:16268373       资源大小:19.21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知识点.docx

    1、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知识点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知识点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原文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看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

    2、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知识点一、生字组词潮cho(热潮、观潮、心潮澎湃)据j(据守、据说、据为己有)堤d(河堤、大堤、千里之堤)阔(广阔、宽阔、高谈阔论)笼lng(箱笼、笼罩、笼络人心)罩zh

    3、o(罩住、口罩、罩起来)盼pn(期盼、盼望、左顾右盼)滚gn(翻滚、滚动、滚瓜烂熟)顿dn(顿悟、顿时、茅塞顿开)逐zh(追逐、逐渐、随波逐流)渐jin(渐渐、渐变、循序渐进)犹yu(犹豫、犹如、虽死犹生)崩bng(崩溃、崩盘、土崩瓦解)震zhn(地震、震动、震耳欲聋)余y(剩余、余波、高兴之余)二、多音字笼:ln(鸡笼、蒸笼)ln(笼罩、笼络)闷:mn(闷热、闷声不响)mn(烦闷、闷闷不乐)号:ho(号叫、风号浪吼)ho(号令、括号)隆:ln(轰隆、黑咕隆咚)ln(隆隆、兴隆)观:un(观看、奇观)un(道观、白云观)薄:b(薄弱、单薄、薄雾)bo(薄纸、薄片、薄纸)b(薄荷)三、近义词顿时

    4、立刻奔腾奔驰依旧依然屹立矗立犹如如同宽阔宽广四、反义词宽阔狭窄平静喧闹人声鼎沸鸦雀无声风号浪吼风平浪静五、文中四字词语积累天下奇观若隐若现人山人海昂首东望闷雷滚动人声鼎沸风平浪静水天相接白浪翻滚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漫天卷地风号浪吼六、理解词语霎时:形容时间极短。余波:指事件结束以后留下的影响。课文中指潮头过去以后留下的水浪。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本文形容雾很大。颤动:短促而频繁地振动。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闷雷:声音低沉的雷。涌来:急速地流过来。横贯:横着通过去。课文里是说大潮滚滚而来,横着漫过整个江面。漫天卷地:布满天空,席卷大地。形容水势很大。人

    5、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浩浩荡荡:课文里是讲大潮滚滚而来,水势很大的样子。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无事。山崩地裂:山岳倒塌,地面裂缝。文中形容浪潮声音巨大。风号浪吼:狂风号叫,波浪怒吼。形容风浪大,声音响。七、课文分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的介绍钱塘江大潮。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潮来前的景象。第三段(第3-4自然段):写潮来时的壮观景象。第四段(第5自然段):写潮退后的景象。八、句子解析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句是本课的中心句,一开头作者就把观潮后的感受写得清清楚楚。2.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

    6、东望,等着,盼着。“昂首东望”、“等着”、“盼着”说明了人们急切的心情。3.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人声鼎沸”“踮着脚”生动地写出了观潮人迎接大潮的惊喜之情,从侧面衬托了江潮的奇特、壮观。4.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把浪潮比作齐头并进的千万匹白色战马,写出了钱塘江大潮到来时奔腾的形态特点。5.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用夸张的手法把潮来时的声响说成“山崩地裂”,形象地写出大潮到来时的巨大声音,这样有声有色的描绘,使人如身临其境,让人

    7、无不惊叹钱塘江大潮非凡的气势!6.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这句话写潮头过后的余波。从余波“漫天卷地”和“风号浪吼”可以想象出潮头到来时大潮的气势是何等的巨大。九、问题归纳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课文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退之后”的时间顺序记叙的,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潮水的壮观景象;从声音和样子两方面写出了潮水的宏伟气势。2.“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不一样。“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奇观”的“观”是“景象”的意思。“奇观”,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千百年

    8、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因此人们由衷地赞叹其为天下奇观。3.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闷雷的响声是怎么样的?“轰隆隆”这个响声,作者用哪个词来形容?闷雷的响声是低沉的;“轰隆隆”这个响声,作者用闷雷滚动来形容的。4.你理解“人声鼎沸”吗?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在什么时候或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人声鼎沸”的情景?喧闹的场面就可以用这个词语来形容。人声鼎沸,人们说话的声音就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例如:开运动会时;大型集会时;六一活动等。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笼罩、

    9、薄雾、若隐若现”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2)过程与方法:边读书边想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与想象。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教学难点:理解潮来时的描写部分,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式,培养留心事物的.习惯。二、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激发求知欲:步骤:播放潮水音频,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询问:你们听到什么声音了?说说你们有什么感受?那在作者的眼里,钱塘江大潮又是怎样的呢?形式:歌曲、音频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A.自主探究:默读

    10、、轻读(1)字词:读正确、通顺,弄清词义。(2)内容: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3)情感:画出喜欢的句子,记录你的感受B.检查反馈字词关:(1)引导思考:多义字:“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自主发言,字典验证。(2)鼓励发现:易错字音、字形,总结记忆方法。(3)四字词语:结合图片,理解人山人海、人声鼎沸、风平浪静。(4)朗读练习:同桌互读,朗读竞赛内容关:(1)引导观察:快速浏览或默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2)总结交流:总(天下奇观)分(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初步交流: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体会到了什么。初步感受钱塘江大潮,了解学生的感受能力与兴趣所在。

    11、3、再读课文,质疑问难潮来前(1)默读思考:作者在这一段交代了什么?主要描写了什么?(2)发表感受:你觉得平静的江面怎么样?怎么感受到的?结合图片,理解关键词”横卧”联系实际,体会“若隐若现”(3)除了涨潮前的江面,还有什么景象?潮来时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1)“隆隆的响声”是什么样儿的,谁来学学看?(轰隆隆)(2)这声音作者用哪个词来写的?(闷雷滚动)(3)课文中用这个词语来形容潮水的声音,用得多么形象啊!我们一块儿来读读这个句子。(学生齐读)(4)想象:再来一遍,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学生闭眼齐背)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12、,人群又沸腾起来。(1)白线是什么样子的?结合图片看一看。(2)看到那条白线,人们怎么沸腾的?(3)刚才这场面还可以用一个词形容,就在这个自然段里。(4)我们读出这种沸腾的感觉来。(齐读)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1)解释:一丈是3.3米,两张多高是多少啊?(2)类比:相当于我们三、四层楼那么高。(3)想象:三四层楼那么高的浪横贯整个江面,直扑过来,那将是怎样的一副画面,来,把它的壮观读出来。(4)学生自由练读之后分组比赛读,然后齐读。那浪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对比:(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

    13、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潮来后方式:仿照上一环节,小组合作讨论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提下,江水已经涨了六七米高了。对比前后,感受余波(1)、江面是立刻恢复平静了吗?怎么看出来的?(理解“风号浪吼”、“涨”等词义。体会形、声之变化)(2)、潮来后与潮来前的平静一样吗?(3)、质疑:人群又有什么变化?(缺少)(4)、想象:这时候观看的人会是什么样?4、品读课文,体会手法(1)为什么作者能写得这么雄伟奇特呢?你发现了什么?(2)寻找比喻句,感悟用法之妙。5、巩固小结记者采访,总结抒情:四人一组小组讨论、演练,派代表发言,问:能描述下当时的场景吗?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6、课上拓展(1)、配乐练笔,描绘变化在时而奔腾咆哮、时而温婉低语的音乐声中,指导学生:仿写描写景物具体的一个片段,或书写自己的情感的一段话。(2)、口语表达,揭示原因阅读资料袋,(以潮水第一人称)做讲解7、课下延伸(1)识字写字:配图制作成书签,或贴图完成游记表。(2)口语交际:说说假期游览的风景名胜并写下自己的感受,特别注意在游览欣赏过程中的联想和想象。


    注意事项

    本文(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知识点.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