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辽宁省本溪市辽阳市葫芦岛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docx

    • 资源ID:16264700       资源大小:70.25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辽宁省本溪市辽阳市葫芦岛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docx

    1、辽宁省本溪市辽阳市葫芦岛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2020年本溪辽阳葫芦岛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考生注意:请在答题卡各题目规定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0-16 Cl-35.5 Ca-40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1小题一第10小题,每小题1分:第11小题第15小题,每小题2分)1.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A.氮气 B.氧气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答案】B【详解】空气中氧气是最活泼的,其次是二氧化碳和氮气,最不活泼的气体是稀有气体。故选B。2.物质

    2、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颜色、状态 B.密度、硬度 C.氧化性、可燃物 D.熔点,沸点【答案】C【详解】A、颜色、状态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B、 密度、硬度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C、 可燃性必须通过燃烧这一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氧化性也属于化学性质,故C正确;D、 熔点和沸点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故选C。【点睛】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3.下列关于金刚石与石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都能导电 B.都是黑色固体C.硬度都很小 D,都由碳

    3、元素组成【答案】D【详解】A、金刚石不能导电,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符合题意;B、 石墨是灰黑色固体,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固体,不符合题意;C、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石墨是自然界中最软的物质之一,不符合题意;D、 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符合题意。故选D。4.下列化学肥料中能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的是B.A. K2SO4CO (NH2) 2C.NaNO3 D. NH4H2PO4【答案】A【详解】钾肥具有增强农作物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的功能,硫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A。5.将水加入到盛有少量下列物质的试管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面粉 B.醋酸 C.

    4、食盐 D.蔗糖【答案】A【详解】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面粉不溶解,不能形成溶液,醋酸,食盐,蔗糖,均能形成均一稳定 的混合物,故选:A6.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答案】C【详解】A、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未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错误。B、 取用固体药品,首先试管要横放,用纸槽或药匙送到试管底部,操作错误。C、 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操作正确。D、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未倒放,操作错误。故选:Co7.锂离子电池材料之一是LiCoCh,其中Li为+1价,则Co

    5、的化合价为A.-1 B. +2 C. +3 D. +4【答案】C 【详解】在LiCoO2中Li为+1价,氧为-2价,设Co元素的化合价为%,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 和为零,则有:(+1)+x+ (-2) x2=0, x=+3。故选 C。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很强,会导致人缺氧窒息死亡B.甲醛能与蛋白质发生反应,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C.含有黄曲霉素的霉变大米,可以清洗后煮熟食用D.老年人适当补钙,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答案】C【详解】A.氧气和一氧化碳都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较强,更多的血红蛋白 与一氧化碳结合,又因为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

    6、合后分离极慢,而血红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就使氧失去 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而不能被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造成组织细胞缺氧,故A正确;B.甲醛能与蛋白质发生反应,有剧毒且能致癌,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故B正确;C.霉变大米含有黄曲霉素,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清洗后煮熟不能除去黄曲霉素, 故C错误;D.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 会患骨质疏松,故适量补钙,预防骨质疏松,故D正确。故选C。9.将6000L的氧气加压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的质量变大了B.分子的间隔变小了C.分子的数目

    7、变少了D.分子的体积变小了【答案】B【详解】将6000L的氧气加压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分子质量没变,数目没变,体积没变,只是分子 间隔变小了,B正确,故选:B。10.下列对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碱:氨气 氢氧化钾B金属材料:铜锌合金赤铁矿石C.氧化物:酒精氧化汞D.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答案】D【详解】A、碱是由金属离子(或铉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氨水属于碱,但氨气不是碱,分类错误;B、 金属材料包括铁、铝、铜等纯金属和合金,铁矿石属于含有金属元素的矿石,不属于金属材料,分类错 误;C、 氧化物含有两种元素,并且其中一种必须是氧元素,而酒精含碳、氢、氧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分类

    8、错误;D、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均 合成材料,分类正确。故选:Do11.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8 8+ 8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答案】C【详解】A、由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可知,生成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选项A不正确;B、 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发生了变化,分子可再分,选项B不正确;C、 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选项C正确;D、 由反应的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该反应是化合

    9、反应,选项D不正确。故选Co【点睛】本题通过微观粒子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 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2.将一定质量的Zn放入Cu (NO3) 2和AgNCh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A.滤渣中只含有Ag时,滤液一定呈蓝色B.滤渣中含有Cu和Ag时,滤液一定呈无色C.滤渣中含有Zn时,滤液中的溶质只有Zn (NO3) 2D.滤渣中含有Cu时,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没有AgNO3【答案】B【分析】金属的活动性是:锌铜银,向AgNCh和Cu (NO3) 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

    10、定质量的Zn粉,锌先和硝酸银 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如果锌足量,则再和Cu (NO3) 2反应生成铜和硝酸锌。【详解】A.滤渣中只含有Ag时,说明锌没有和Cu (NO3) 2反应,滤液中有Cu (NO3) 2,滤液一定呈蓝 色,不符合题意;B.滤渣中含有Cu和Ag时,说明锌和硝酸银完全反应,锌有剩余;如果剩余的锌刚好和全部Cu (NO3)2 反应时,滤液一定呈无色;如果剩余的锌只能反应部分Cu (NO3) 2时,Cu (NO3)2有剩余,滤液一定呈 蓝色,符合题意;C.滤渣中含有Zn时,说明锌过量,已经把所有的AgNCh和Cu (NO3) 2反应完,生成了银、铜和硝酸锌, 则滤液中的溶质只有Z

    11、n (NO3) 2,不符合题意;D.滤渣中含有Cu时,说明锌己经把硝酸银完全反应,锌有剩余才和Cu (NO3) 2反应,则滤液中的溶质一 定没有AgNO3,不符合题意。故选B。13.某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蓝色,关于该物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铜B.该物质一定是纯碱的水溶液C,可以将pH试纸放入该物质的稀溶液中测其pHD,向该物质的水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溶液的pH 一定变小【答案】D【分析】可以使紫色石蕊变蓝的是碱性的物质,比如常见的有可溶性的碱、碳酸钠、碳酸氢钠等;【详解】A、氢氧化铜不可溶是沉淀,不可以使紫色石蕊变蓝,故A错误;B、 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可以使紫色石蕊变

    12、蓝,但是不一定是纯碱,还有别的可能,故B错误;C、 测定pH,需要将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然后在pH试纸上测定,故C错误;D、 加入酸一定会和碱性物质反应,导致pH升高,故D正确。故选D。14.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B.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答案】B【详解】A、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酸钠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具有无机物 的特点,把它们看做

    13、无机物,说法错误;B、 单质是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说法正确;C、 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特指酸和碱的反应,而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 反应,如酸和金属氧化物的反应,说法错误;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杂质,说法错误;故选:Bo15.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选项实验内容操作方法A鉴别氮气和氧气分别闻气体的气味B鉴别硫酸俊和硝酸铉取样,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研磨C硬水软化成软水将硬水进行蒸馅D除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先加入足量的水溶解,然后过滤A. A B. B C.

    14、 C D. D【答案】C【详解】A、氮气、氧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通过闻气体的气味的方法不能鉴别,不符合题意;B、 硫酸铉和硝酸铉分别加熟石灰研磨,均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不能鉴别,不符合题意;C、 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而软水是指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通过 蒸馅除去了水中所有的杂质,所得到的水为纯净物,符合题意;D、 加入足量水,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溶在足量水中,碳酸钙不溶于水,过滤得到碳酸 钙固体,不符合题意。故选C。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8分,每空1分)16.用化学用语填空。(1)氧气o(2)硅

    15、元素 o(3)镁离子o(4)高镒酸钾。【答案】 (1). Ne (2). Si (3). Mg2+ (4). KMnO4【详解】(1)氤气属于稀有气体,化学式为元素符号,故填:Ne。(2)硅元素元素符号Si,故填:Si。(3)镁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形成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离子符号为Mg2+,故填:Mg。(4)高镒酸钾化学为KMnCU,故填:KMnO4o17.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某食堂的午餐食谱为:米饭、馒头、红烧牛肉、油炸刀鱼和炒青椒。食谱中所有富含糖类的食物是 为了补充维生素,应选择的菜品是=(2)我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与合成纤维相比较,棉纤维在性能上具有的优点是(答

    16、一点)。(3)在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药物成分中,含有的物质不可以是 (填字母)。A碳酸氢钠B氢氧化铝C氢氧化钠(4)生活中,用于腌渍蔬菜、鱼、蛋等,起到延长保存时间作用的物质是-【答案】 (1).米饭、馒头 (2).炒青椒 (3).透气性好(或吸水性强) .C (5),食盐【解析】【详解】(1)糖类主要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玉米、马铃薯等。因此米饭、馒头中富含糖 类;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因此选择炒青椒来补充维生素,故填:米饭、馒头,炒青椒。(2)棉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水性和透气性,故填:透气性好(或吸水性强)。(3)胃液中的酸是盐酸,胃酸过多可以用碳酸氢钠或氢氧化铝治疗,碳酸氢钠可以与

    17、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 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铝是弱碱,可以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不能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钠 是强碱,具有腐蚀性,故填:C。(4)食盐可用于腌渍蔬菜、鱼、肉、蛋等,不仅可以使食品风味独特,还可以延长保存时间,故填:食盐。18.下图是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 题。(1)与A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 (填字母)(2)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填字母)(3)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4)根据E图示所给信息,推出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 o【答案】 (1).D (2).B (3).3(或三) (4).9【解析

    18、】【详解】(1)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A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选:D。(2)多个电子层,最外层8个电子,或只有一个电子层,有两个电子属于稳定结构,B最外层8个电子, 故选:B。(3)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C元素3个电子层,故位于第三周期,故填:3。(4)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元素周期表小方格可知E元素原子序数为9,故核外电子总数为9,故填:919.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0 u h 温度C(1)t3C时,甲的溶解度为 O(2)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 o(3)trc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蒸发掉10g

    19、水,析出固体的质量:甲 (填或“=”)乙。(4)t2C时,在各盛有甲、乙、丙25g固体的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后,能形成饱和溶 液的是;将三个烧杯中的物质均升温至t3C,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_。【答案】 (1).40 (2).加水(或降低温度) (3). (4).甲、丙 (5).甲=乙丙【解析】【详解】(1)根据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3C时,甲的溶解度为40g。(2)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加水(或降低温度,因为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3)tiC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蒸发掉10g水,析出固体的质量即为t/C时10g水能溶

    20、解的 最大固体质量,t/C时,溶解度关系为:甲乙,故析出固体的质量:甲乙。(4)t2C时,甲、丙溶解度均为25g,乙的溶解度大于25g,在各盛有甲、乙、丙25g固体的三个烧杯中, 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后,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甲、丙,恰好形成饱和溶液,乙为不饱和溶液,此时25 a甲、乙、丙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均为x 100% = 20%;甲、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丙溶 25g+100g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将三个烧杯中的物质均升温至t3C,甲、乙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丙晶体析出,溶质 质量分数减小,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乙丙。【点睛】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

    21、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简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16分)20.铁及其合金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 近年来,我国高铁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制造铁轨的材料是铁合金,与纯铁相比较,铁 合金具有 (答一点)的优良性能。(2) 工业上可用稀盐酸除去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 为了防止家中常用的铁锅生锈,你的做法是o除防止金属腐蚀外,请再写出一条保护金属资源的 有效途径。【答案】 (1).硬度大(或耐腐蚀) (2). Fe2O3+6HCl = 2FeC13+3H2。 (3).洗净擦干 (4).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或有计

    22、划、合理开采矿物或寻找金属的代用品)【解析】【详解】(1)铁合金与纯铁相比硬度更大,故填:硬度大。(2) 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 + 6HC1 = 2FeCl3 + 3H2O,故填:Fe2O3 + 6HC1 = 2FeCl3 + 3H2O。(3) 铁生锈需要氧气和水共同作用,为了防止家中常用的铁锅生锈,可以把铁锅洗净擦干,除防止金属腐 蚀外,还可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来保护金属资源,故填:洗净擦干;回收利用废旧金属。21.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常温下A、B、C都为无色气体,且A为单质,B有毒性,D、 E都为黑色粉末,且D为化合物。

    23、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一” 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己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IDJ(1) C 为 O(2) A的用途是(答一点)。(3) 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 EB的反应过程中一定放出热量,此说法(填“正确”或“错误”)。加执【答案】 (1).CO2(或二氧化碳) (2).支持燃烧(或供给呼吸) (3). CO+CuO JCOz+Cu(或 4CO+Fe3O4 3Fe+4CO2) (4).错误【解析】【分析】A为气体单质,可能是氧气,B为有毒气体,是一氧化碳,E为黑色粉末,能与氧气反应且能转化为一氧化 碳,

    24、则E是碳,D可以是氧化铜或四氧化三铁,一氧化碳可以和二氧化碳相互转化,则C可以为二氧化碳。 碳和氧气发生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和碳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碳或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和氧化铜(或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铜(铁) 和二氧化碳,验证推断合理。【详解】(1)由分析可知,C为C02 (或二氧化碳);(2) A即氧气的用途是支持燃烧(或供给呼吸);(3) B与D的反应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铜或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金属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加热 高温CO+CuOCO2+Cu (或4CO+Fe3O4 =3Fe+4CO2 );(4) E-B如果

    25、是碳的不完全燃烧,反应放热;如果是碳和二氧化碳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是 吸热反应,反应过程中不一定放出热量,此说法错误。22.化学知识有利于我们更科学的生活。(1) 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能源,其主要成分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o(2) 煤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之一,煤燃烧产生的 进入大气可形成酸雨。(3) 要使天更蓝水更清,必须监测并防治大气污染。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包括(填字 母)。A臭氧 B可吸入颗粒物 C水蒸气(4) 已知某品牌牙膏中摩擦剂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为了测定牙膏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利用气密性良好 的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首先夹紧止水夹,然后将足量的稀盐酸注入锥形瓶中

    26、,待不再有气泡产生时, 打开止水夹,通入一段时间N2。请回答下列问题。(假设牙膏样品中的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并忽略空 气中各成分对实验的影响)。浓爆氧化钠溶液1B装置中浓硫酸所起的作用是o2为了达到实验目的,除了要称量牙膏样品的质量外,还需称量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出结果。点燃【答案】 (1). CH4+2O2CO2+2H2O (2). S02 NO,(或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3). A、B(4).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合理给分) (5),实验前C装置和实验结束后C装置【解析】 【详解】(1)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故填:C用 +2Q CQ

    27、+2Ho(2)煤燃烧产生SO2、N02在空气中易形成硫酸、硝酸,会造成酸雨,故填:SO2、N02(3)目前计入空气主要污染物的物质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等,故选:AB = (4)B装置中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故填: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为了达到实验目的,除了要称量牙膏样品的质量外,还需称量实验前C装置和实验结束后C装置,装置C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装置C反应前后质量差就是生成二氧化碳质量,通过二氧化碳质量可求出,碳酸钙质量,进而求出碳酸钙质量分数,故填:实验前C装置和实验结束后C装置。四、实验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18分)23.请结合下

    28、图所示实验回答相关问题。I /,侦I园C7 O3: . ?:发食!,!沐弋凝(1)(2)实验二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实验一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说明木炭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有关。(3)实验三中(夹持仪器已略去),接通直流电源后,能观察到正极、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通过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正极、负极产生的气体,说明组成水的两种元素是.【答案】 (1).氧气的浓度 (2).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3). 1:2 (4).H、O (或氢、 氧) 【解析】 【详解】(1)空气中氧气约占21%,纯氧气中则是100%,实验一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 剧烈。说明木炭

    29、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2)实验二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3)实验三中(夹持仪器己略去),接通直流电源后,能观察到正极、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2,通过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正极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说明组成 水的两种元素是H、0 (或氢、氧)。24.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回答问题。(1) 仪器a的名称是 o(2)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镒混合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填 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 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CO2,并用F装置检验CO2,试管中所盛放的溶液为

    30、MnO,【答案】 (1).长颈漏斗 (2). A、C (3). 2KC1O32KC1+3O? T (4).澄清石灰水(或A氢氧化钙溶液或石灰水)【解析】【详解】(1)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镒混合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固-固加热型装置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其中排空气法收集气MnO。体较干燥,收集装置是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1032KCl+3C2f;A(3) 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CO2,并用F装置检验CO2,试管中所盛放的溶液为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证明气体是二氧化碳。25.学习了酸、碱、盐的相关知识后,某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实验一:验证酸、碱、盐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碳酸仙溶液 L 回稀硫酸 【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硫酸与碳酸钠能发生化学反应,小明做了如上图所示实验,观察到试管中的现象为,则证明两种物质发生了化学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硫酸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化学反应,小刚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实验操作预期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步骤一: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硫酸中并振荡溶液呈无色硫酸与氢氧化钠步骤二:向步骤一所得无色溶液中滴加几滴酚猷溶液溶液呈无色能发生化学反应请你评价小刚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反思提高】证明无


    注意事项

    本文(辽宁省本溪市辽阳市葫芦岛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