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某中心卫生院医用综合楼迁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 资源ID:16257171       资源大小:121.60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某中心卫生院医用综合楼迁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1、某中心卫生院医用综合楼迁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XX县XX中心卫生院医用综合楼迁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XX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名称: XX县XX中心卫生院医用综合楼迁建项目项目法人:(XX县卫生局局长)项目编写单位:XXXX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编写单位法人:(总经理、工程师)编写人:(工程师)校对:项目审定:(XX县卫生局局长) (XX镇卫生院院长)附件:XX中心卫生院规划图XX中心卫生院平面布置图XX县XX中心卫生院医用综合楼迁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论1.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 XX县XX镇中心卫生院医用综合楼迁建项目项目承担单位: XX县卫生局项目负责人:主管单位: XX县卫生局建

    2、设性质: 迁建1.2项目单位基本情况XX县XX镇中心卫生院地处XX县XX镇团街,成立于1953年,是一所以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隶属XX镇人民政府的差额单位,该院东街、西街、团街各有一宗地产,三宗地总面积约6700平方米。卫生院现在开展业务地址为团街,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业务用房1800平方米。全院现有职工55人,其中卫技人员49人,其他6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及以下49人)。卫生院内设有内儿科、外妇科、中医科、口腔科、中心药房、辅助科(放射室、B超心电检查室、检验室)等职能科室。配有X光机、B超、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血球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

    3、多功能手术床、牵引床等常规检查治疗设备。设有病床25张。2007年该院年门诊量25000人次,年住院900人次,业务收入150万元。该院现承担着辖区及周边6万多人口的医疗、防疫、保健工作任务和公路沿线车祸抢救工作。1.3项目所处区域经济社会状况XX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XX壮族苗族自治州西部,总面积2972平方公里。大部分地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拔最高2991.2米,最低618米。全县人口419018人,其中少数民族占54,是多民族杂居县。XX县有南亚热带到中温带多种气候,矿产资源较丰富,全县特产名贵药材三七,产量质量均属全国之冠。XX镇隶属XX县,地处XX县东南部,距县政府所在地15公里,到

    4、县城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东邻开化镇,南邻马关县大栗树乡,西接平坝镇,北接开化镇。辖XX、纸厂、布都、莲花塘、牛棚、阿车、阿富、洒卡和洗古塘共9个村委会54个自然村(其中已合并12个自然村)144个村民小组。2006年全镇有5749户,共26063人,其中农业人口总数为25109人,劳动力13514人。全镇国土面积167.75平方公里,大部分地区属于山区,石灰岩储量丰富,海拔1350-1450米,平均海拔1405米,年平均气温18.3,适宜种植玉米、水稻、小麦、甘蔗、三七、烤烟、辣椒、蔬菜、蚕豆等作物。全镇耕地面积24075亩,人均占有耕地0.81亩,粮食主产包谷;林地面积95469亩,森林

    5、覆盖率27.6% ,共有经济林果1610亩,主要有杉木、桃子、柿子、李子、甘桔等。全镇农民收入以种植业收入为主,2006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75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87元。镇内干群关系融洽,社会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1.4项目编制依据(1)XX县“十一五”卫生工作发展规划;(2)云南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3)乡镇卫生院建设指导意见;(4)XX州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规划;(5)XX县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规划;(6)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7)综合医院建设标准2004版;(8)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49-88);(9)建设场地土地使用证;(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11)

    6、其他文件资料。1.5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根据XX县XX镇总体规划要求,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同意迁建医用综合楼800平方。项目建成后病床达50张,全院功能科室(急诊室、药房、消毒室、妇产科、治疗室、手术室、住院部、等科室)不同程度得到增加和完善。1.6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建设共需经费96万元。申请国家专项资金5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0万元,卫生院自筹36万元。1.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单位:万元序号名称单位指标备注一总平面布置规划指标1规划用地占地面积m244002医技、门诊综合楼占地面积m25563迁建建筑面积m2800迁建规划建设规模5场地及道路占地面积m223236绿化面积m

    7、210937绿化率%25二本期建设1医用综合楼m2800迁建2新增病床数张253结构工程投资万元68.84建筑安装工程费万元15.365室外工程建设费万元3.156工程建设其他费万元5.937预备费用万元2.798建设周期年19项目总投资万元9610国家补助万元5011地方配套万元1012卫生院自筹万元3613效益分析可服务人口达6万多人。1.8效益分析及结论中心卫生院迁建投入使用后,就医治疗床位达到50张,解决了卫生院业务用房狭窄、设备简陋或缺陷的问题,能有效地搞好全镇的各类疾病预防、保健和医疗工作,对辖区及周边居住的6万多人发生疾病时能有效地诊断治疗;减轻了患病进城医疗不必要支付的经济负担

    8、(食、宿、行造成的负担);有利确保患病者及时治疗、早日康复,促进该地区和农村劳力身体健康,加快经济建设,发家致富增收入;真正体现国家、各级政府对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村卫生工作的关心,对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怀爱护;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巨大成就和优越性。因此,社会效益十分明显。中心卫生院在未迁建前的2007年,毛收入共计150万元,迁建投入使用后,将能更好地发挥中心卫生院的辐射作用,经济效益会更好,年收入预计达300万元。项目迁建后,将使卫生院达到实行统一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功能完善,满足基本要求。在房屋的设备配置上满足乡镇卫生院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两大功能要求。做到统一技术规范、规模适宜、功能

    9、适用,为2010年基本建立起适合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要求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奠定基础,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广大农村群众看病环境和就医条件。该项目的实施,将使中心卫生院医疗条件的工作条件提到较大的改善,有利于提高当地群众的身体素质,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社会效益突出,经济效益较好。结论和建议:该项目的实施,对提高XX中心卫生院为片区群众服务的能力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项目覆盖面广,具有良好经济、社会效益,建议有关部门给予批准实施。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提出的背景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本世纪未来二十年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只有农村全面实现

    10、了小康,我国社会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小康社会。加快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是国家为改善农村医疗条件,关注“三农”问题,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2006年,国家召开了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明确了农村卫生建设的发展方向,开展爱滋病、血吸虫病等疾病控制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国家发改委、卫生部印发了关于2004年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的通知、乡镇卫生院建设指导意见,对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与此同时,云南省发改委、省卫生厅召开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工作会议,要求进一步把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组织好、

    11、实施好,提高乡镇卫生院为农村群众服务的能力。根据这一要求,在抓好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中,按照整合资源、完善功能、满足需求的要求,通过农村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全州农村卫生院为广大农村群众服务的能力。在这一背景下,通过加大投入和深化改革,统筹规划全县农村乡镇卫生院布局,完善功能,达到统一技术规范、规模适宜、功能适用、经济合理,建成与覆盖人口相适应的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为此,XX中心卫生院迁建符合国家、省、州、县关于加强农村卫生建设,加快建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改善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方向。项目实施地处周边乡镇中心地带,建设条件良好。项目建成后,对加大本地卫生资源的开发力度,发展医疗

    12、卫生服务事业,解决城乡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快脱贫步伐起到积极的作用。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XX镇中心卫生院自1953年成立以来,各项工作的开展一直在以往陈旧破烂的土木结构房屋中进行的,房管部门1993年已鉴定为危房。1999年4有在县委、政府、卫生局及XX镇党委、政府的关怀及协调下,XX镇供销社将其西街一、二号办公楼、门市部及附属平房若干以75万元有偿转让给XX医院,由XX医院承担其债务。在当时XX中心卫生院业务用房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改观,也基本告别了以往低矮、阴暗、潮湿的危房。但由于房屋结构不合理,无论从通风、采光上都达不到医院要求,使用起来相当不便。另外,卫生院现在开展业务的地点占地

    13、面积只有1200平方米,一面临街、其余三面都紧邻民房,难以进一步扩建。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深入开展,门诊病人、住院病人迅猛增长,卫生院病床已经日显紧张,病房明显不足,病人怨声载道。再有,卫生院处于街心位置,由于街道狭窄,经常堵车,影响急救车出入的事件经常发生。要真正发挥中心卫生院的职能作用,凭目前条件,是远远不够的。若一旦发生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如“非典”、“鼠疫”等传染性疾病,要想就地隔离治疗,谈何容易!还有全镇医务人员业务培训、召开职工会议,连一个像样的地点也没有。为进一步缓解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局面,充分发挥中心卫生院的地段职能作用,迁建XX中心卫生院医用综合楼势在必行,这也是符

    14、合中央有关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该项目建设有利于加强农村中心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设施条件和中心卫生院的医疗卫生条件,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覆盖面广、功能完善、经济有效的医疗保健体系和较为完善的卫生服务体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为满足当地人民群众患病就地就诊治疗,早日康复的要求,XX中心卫生院迁建建设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第三章 就医市场分析3.1就医市场分析根据统计,XX中心卫生院2006年就医门诊人次为18000人次,住院人数为550人次;2007年就医门诊人次为25000人次,住院人数为850人次;2008年110月份就医门诊人次为27000人次,住院人数

    15、为1080人次。XX中心卫生院门诊人次、住院人次逐年递增,年均增幅较大。这主要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开展,镇中心卫生院不断深化改革,加强内部管理,狠抓行风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把经济、社会效益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在“十一五”期间,国家针对农村应住院而处于经济困难,非贫困户由于医疗花费而落人贫困线、低收入群体因小病不治拖成大病的实际,将加大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展大病统筹医疗等措施,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据分析,XX中心卫生院辐射片区人口6万多人,除重大、疑难病情到州、县医院治疗外,患者一般就地就诊,看病人数按20%-40%计算,看病人次按看病人数每年2

    16、3次计,2010年区域及周边看病人次将达到45000多人次。第四章 项目建设选址及建设条件4.1项目建设位置XX中心卫生院迁建项目的位置在XX州府-马关县的交通干线旁,交通便利。占地面积4400平方米,是现在卫生院占地面积的四倍,便于卫生院的长远发展发展规划;与卫生院的职工住宿区在一起,方便职工上下班以及卫生院工作安排的协调;更能以在建而且即将竣工的医技综合楼融为一体,(祥见XX中心卫生院项目建设规划和平面布置图)。4.2项目建设条件(1)供电:项目实施地点属电网覆盖范围,项目施工用电有保障。(2)供水:乡镇给水管网可覆盖到建设场地。本项目的用水可以从乡镇供水管线引入。给水按有关规范进行设计,

    17、采用乡镇自来水。(3)通信:目前XX镇开通了数字程控电话及移动通讯业务,开展了国际互联网业务,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条件。(4)雨、污水排放:项目采用雨水、污水分流制。项目设有城镇下水道,屋面及地面雨水则由雨水系统收集后,排入高政下水道。医院废水经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排放。4.3工程地质及气象条件4.3.1工程地质条件目前项目建设场址尚未进行工程地质勘探,根据土壤、质地及周边建筑物情况看,建设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可满足项目建设需要。4.3.2气候条件XX镇属低纬度亚热带东部型山地季风气候,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干雨季分明特点,日照充足,局部地区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年平均气温

    18、: 15.5,年平均降雨量: 992年均相对温度: 82%年均无霜期: 359天年均日照数: 2023小时主导风向: 西南风每年9月至次年5月为旱季,是土建工程施工的最好时机。4.4项目施工条件项目实施地处XX镇政府所在地,建筑材料可直接运到施工现场,施工场地宽敞,施工砂、石等建材可就近购买,运距较短,项目施工条件较好。第五章 总平面功能布局5.1总平面功能布局原则由于门诊医用楼是向登高山脚宗地址上迁建,因此,结合整个院区进行总平面调整规划。(1)总平面设计规划,其布局应功能区分布合理,医疗、生活区分开,消防通道、院区线路要畅通,洁污线路清楚,布置紧凑并留有发展用地;(2)医疗、医技区应置于平

    19、面的主要中心位置,其中门诊部、急诊部应面对主要交通干道;(3)不同部门的交通路线应避免混杂交叉,各出入口应与各部门紧密联系,合理组织水、暖、电设备供应路线,尽量使路线短捷,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损耗;(4)后勤供应区用房应位于医院基地的下风向,与医疗区保持一定距离或路线互不交叉干扰,同时又应为医疗、医技区服务,联系方便,锅炉房应距采暖用房近风减少管道能耗;晒衣场与晒中药场地均应不被烟尘污染;停尸房宜设在基地下风向的隐蔽处,并避免干扰住院病人,有方便的路通院外;(5)医院职工宿舍等生活用房,应与医院功能区分开布置。5.2项目迁建布局及规模XX中心卫生院迁建规模内容按照国家乡镇卫生院建设指导意见的建设内

    20、容的标准要求,结合卫生院地形实际,住院综合楼必须设有合理的功能室。规模为:迁建医用综合楼800平方米。5.3主体建筑及功能根据乡镇卫生院建设指导意见及国家有关建设规范所提出的一般原则,结合当地实际,XX中心卫生院医用综合楼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层数为2层,室内净高3.2-3.5米,室内走廊宽度不小于2.1米,主要楼梯须符合防火、防震要求,宽度不宜小于1.6米,楼梯平台宽度不宜小于1.8米,方便于担架车或担架的回转、各功能室开间尺寸要符合设计及卫生要求。(附平面布置方案图)根据XX中心卫生院服务功能和特点,扩建的医用综合楼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功能划分为:一层: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布置为挂号

    21、大厅、收费室、急救室、放射科、药房、治疗室、医护办公室、住院病房、消毒及卫生间等。二层: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布置为产室、待产室、料间、值班室、医护办公室、治疗室、住院病房、换药室、手术室、消毒室及卫生间等。第六章 给排水、供电6.1主要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1997年);(2)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1997年);(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6.2给排水(1)给水:总水源为镇自来水,由镇卫生院内原给水干管引入一条DN50给水管进入扩建的门诊综合楼。为确保用水量需要,原院内所设的水池应与城镇供

    22、水管相连。(2)排水:室内排水系统集中统一设置。室外排水系统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再排入下水道或排水沟。屋面雨水经天沟、雨水斗收集,阳台由地漏收集,再经雨水立管,排至首层,最后引至室外集中排入镇街道雨污水接口井。(3)污水、费水:医院污水、费水中含有一些特殊的污染物,如药物、消毒剂、诊断用剂、洗涤剂,以及大量病原性微生物、寄生虫卵及各种病毒,如蛔虫卵、肝炎病毒、结核菌和痢疾菌等。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相比,它具有水量小,污染力强的特点。如任其排放,必然污染水源,传播疾病,对病区污水拟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法进行处理。6.3 供电、供气本项目供配电由电源由医院配电房引入。低压配电线路设过电流,短路保护和接地

    23、故障保护。动力照明配电采用干线式配。走道采用节能灯,楼梯间、卫生间采用吸顶灯,办公室、病房采用节能荧光灯、病房、走道、治疗室,手术室设紫外线消毒灯。主要出入口,疏散通道,疏散楼梯间、护士站、治疗室设应急疏散指示灯。病房内设医护呼叫对讲系统、电话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办公室设电话系统,医护、护士值班室设电话系统、电视系统。第七章 组织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7.1组织结构设置XX中心卫生院迁建后,由于多种业务工作的开展及病床数的增加,组织管理机构在现有基础上增加内设机构。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管理机构,充实业务科室卫生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达到运转协调、高调、高效。组织机构如下:7.2人员配置人员配置按病床数

    24、的1:1.4-1.6配备,按1:1.4计算,人员编制定员为75人左右。目前,全院现有职工55人,其中卫技人员49人,其他6人(中职称6人,初级及以下49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7%。在现在卫生技术人员的基础上,需增加配备医务及管理人员20人左右。第八章 环境保护、消防及安全卫生8.1环境保护本项目主要产生废水、固体废物、放射线等。(1)废水、污水主要有:住院病人、医护人员及探视家属的冲厕、 盥洗、沐浴等排水和楼内卫生排水;门诊病人、陪同家属及医护人员清洗、冲厕等排水;化验、手术等医疗科室的排水及污物间排水;营养厨房和各类人员就餐产生的含油污水。参照国家规定每张病床每于可排放废水量为

    25、50公斤,按照50张病床计算,每年排放病原体废水量为:50床50公斤/床/天360天=900000公斤。(2) 固体废物:固体废物生要有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输液器、棉签、纱布等,按国家规定每床年固体污染物排放量为:一次性注射排放量18.75、一次性输液器排放量20.8、棉纤排放量94.8、沙布排放量132.6。年固体废物总量为13347.5。(3)放射线及噪声污染等8.2环境保护措施(1)废水。采用消毒处理,参照国家卫生部及环境保护有关规定进行三级处理,即:沉淀、过滤、消毒。采用目前较为成熟、可靠的二氧化碳消毒法,采用的处理方法达到国家允许的病原体废水排放标准,细菌总数最多100个/ML,大肠

    26、菌群最多达3个/L。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如下:(如下图)(2)固体废物采取焚和填埋的方法处理;(3)放射科的布置,要求与其它部门有隔离保护措施和防护设备,放放射线的排放达到国家标准;(4)设置兼职环保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测,随时了解质情况,定其向环境保护部门报告监测结果;8.3消防建设地四周均有主干道、次干道、消防通道,消防水池设于室外。室外消防用水由镇管网直接按供给,乡镇给水干管引入二根DN50进水管,在主体建筑周围均匀布置室外消防栓,在室内全理布置消防设施。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中心卫生院定为二级防火,各楼层均有安全通道和疏散走道及楼梯间均高事故照明灯和疏散指示灯。各房间

    27、内设置烟感报警器。防火分区、产房、手术室、精密贵重医疗设备用房等,均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小时的非燃烧体与其他部份隔开。室外消防用水按同一时间内火灾次数为1次,火灾延续时间为2小时。消防栓用水为25升/秒,每次火灾次数为一次,消防栓用水量为20升/秒,每次火灾用水量为180立方米,在1至3层楼内设15具3干粉灭火器。8.4安全卫生 卫生院应坚持安全卫生思想教育,提高技术人员的安全卫生意识,设有一名专职安全员,并采取以下措施,确保医务人员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1) 中心卫生院医院的设计应参照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BJ49-88的要求;(2)给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的

    28、规定;(3)污水按照医院污水排放标准GBJ48-83的要求进行消毒处理;(4)放射室的设计布局应符合放射卫生基本标准B4792-84的要求;建筑物的防雷接地系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施规范GB50057-94的有关规定。第九章 节能与节水9.1节能措施(1)、对项目使用的所有带电设备、仪器的选择以节能为主,各科室的用灯种类及瓦数由医院总务处明文核定;(2)、做好各功能区的电表分装,核定消耗定额,进行量化管理,计入各功能区费用成本,注意节约用电;(3)、除公共路灯外,对走廊、楼梯间、厕所等的照明用灯全部安装声光控制开关装置,处处节能降耗。9.2节水措施(1)、在房顶设置屋缘集水槽,收集雨

    29、水,蓄入地面水池,作为绿化、洗车和消防补助用水;(2)、对各用水区分设水表,核定消耗定额,计入各区成本;(3)、加强供水管、闸管理,避免跑、冒、漏。9.3节能、节水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水、电管理制度,由总务处和水电管理工负责,进行量化管理,严格成本,照章收费,从源头上控制水、电浪费,达到节能节水目的。第一十章 环境影响评价10.1 项目场址环境现状项目周边无工业和高大建筑物,即无污染源。通风、光照等条件良好。环境优美,整体环境质量较佳。10.2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本建设项目为公共医疗卫生事业使用,项目完成后对环境影响的因素较小。虽有一定生活垃圾和污水排放,但可采取必要措施进行有效治理。以避免对环

    30、境的污染和影响。同时应根据有关权威部门出具及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介表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10.2.1施工中环保1、施工中需要使用大量建筑材料,在装卸、堆放、拌和过程中会门生大量粉尘,故建材的堆放及混凝土搅拌点定点、定位,并采取防尘措施,设置挡风板。并应采取洒水降尘措施。施工期间尽量选用烟气较少的内燃机械和车辆,减少尾气污染,施工道路经常保持清洁、湿润,以减少汽车轮胎与路面接触而引起的扬尘污染。施工现场的车辆出入口内侧应铺设长度不小于25米的砼路面,并设置车轮冲洗设备及排水、泥浆沉淀设施。同时车辆限速行驶,在装载渣土时高度不超过车辆槽帮上沿,对车辆应密封覆盖,并对槽帮和车轮进行冲洗。2、施工中做

    31、到无高噪声和爆炸声,吊装设备噪音满足对环境的要求。场地周围树立高于3米的简易屏障,减少施工机械的噪声影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夜间施工。加强管理,尽量减少人为噪音。合理布局施工现场,应将高噪声设备布置在工地中间。3、建筑材料应选用合格产品,避免装修污染。装修后随着时间推移,材料中的废气会逐渐消失,对环境影响不大。施工中基本不产生超标准的空气污染。4、废弃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由建筑方及时清运到主管部门指定的地点,可回收废弃物资回收部门再利用,废砖石等不可再生物由施工方清理。5、施工废水主要施工场内混凝土拌和系统的清洗水,混凝土养护废水、工具清洗废水等,产生量为9立方米/吨,方式时应采取场地周界开挖雨


    注意事项

    本文(某中心卫生院医用综合楼迁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