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案.docx

    • 资源ID:16248304       资源大小:33.36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案.docx

    1、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案马兰小学张泉六年级科学实验教案科学实验教案六年级 (上册) 张泉2015年 9 月 实验一: 轮轴的秘密【实验类别】分组实验 【实验目标】认识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在轴上用力 费力;通过在大小差别更大的轮轴上挂重物的实验分析,认识轮越大越省力。【实验重点】了解轮轴作用和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实验准备】大螺丝刀 1 把、阀门式水龙头一个;每组钩码 1 盒、2 段棉线、 1 个铁架台、1 个大轮、1 个小轮、一个轴(简易机械盒) 【实验过程】 一、轮轴作用的研究 1、实验操作:(1)把一些大小不同的轮和轴分别固定在一起,安装在支架

    2、上,在轮和轴的 凹槽内装上棉线,把钩码分别挂在轮和轴上,试试看,能发现什么? (2)学生分组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书本 P10)。2、小组成员汇报数据,并进行交流和思考,发现了什么规律? (挂在轮上的钩码更少,证明在轮上用力能省力) 二、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1、示范操作实验:把更大的轮和轴(不变)固定在一起,先在轴的棉线上挂 35 个钩码,然后请学生尝试在轮上加钩码,使轮上的钩码刚好能拉起轴上的重 物。2、在小组内开展实验活动,用不同大小的轮和轴进行实验,并请学生记录实 验数据,填入书本(P11)的表格内。3、交流讨论数据表,说说你是按什么顺序进行收集数据的?你发现了什么规 律? (按轮从

    3、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实验,然后进行对比;发现轮越大, 越省力,轮越小,越费力的规律) 三、实验结论:轮越大,越省力,轮越小,越费力的规律 实验二:定滑轮和动滑轮【实验类别】分组实验 【实验目标】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知 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 同。【实验重点】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实验准备】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实验计划表 【实验过程】 一、研究旗杆顶部的滑轮 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做一个定滑轮,模拟升旗的情形,并思考:当我们利用 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2、根据

    4、学生回答进行引导“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一般情况下,学生已 习以为常地认为我们所学的工具都具有省力作用) 3、请同学们自行设计研究定滑轮是否能省力的实验方案。(提供实验设计方 案表) 要研究的问题 预测 要改变的条件 不要改变的条件 实验设计(可附图) 4、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下研究的数据。左边钩码个数 右边钩码个数 定滑轮的状态 我们的发现 定滑轮是否能省力 是( )否( ) 5、全班内进行交流汇报。小结: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二、会移动的轮子 1、用测力计研究动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1)学习使用测力计,认识力的单位:牛顿。并进行巩固练习,拉出 3N、5N 的力

    5、。2)教师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不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示范用测 力计测量将重物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3)请学生小组合作用测力计按顺序分别测量不同个数(15 个)的钩码直接 提升的重力读数和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重力读数,并把实验结果填写在 P13 的表 格内。并比较表内数据,发现了什么? 4)全班内进行交流动滑轮能否省力?能省多少力 ? 三、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的不同 四、实验结论: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动滑轮的作用是不可以改 变力的方向,但能省力。 实验三:【实验类别】演示实验 【实验目标】认识斜面可以省力。【实验重点】认识斜面是如何省力的。 斜面的作用

    6、 【实验准备】1 块搭斜面的平木板,4 个不同高度的小物品(橡皮等)、钩码、 测力计、实验计划表。【实验过程】 一、探究斜面有什么作用 1、实验要求:1)指导如何用测力计测斜面上的拉力。(当测力计处于匀速运动时,读出其 读数) 2)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反馈交流实验方案。3)分工提升不同的物体 4)在操作员操作的时候,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并取其正确的值,做好记录。 斜面的状况 A 直接提升物体的力 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 提升不同的物体 B C D 我们的发现 5、 对研究结果作出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发现同一物体从斜面拉上用 去的力都小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所以斜面可以省力)。三、研究不

    7、同坡度的斜面 1、 提问:刚才我们在实验过程中, 和其他组的数据相比较, 你还发现了什么? (发现每个组的用斜面拉上去所用力的大小不同,这是因为有的小组坡度高, 有的小组坡度低)。那么坡度不同对于沿斜面拉物体所用的力也不同吗?我们能不能设计实验来 证明? 2、分组设计实验,并分工合作完成实验和记录分析工作 1)制定实验计划表(教师准备) 实验目的 预测 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的作用 坡度越大,用力越( ) 坡度越小,用力越( ) 要改变的条件 不要改变的条件 实验设计 2)交流计划中的要点,并进行相互修改。3)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操作。直接提升 物体的力 1 沿不同斜面提升物体的力(N) 2 3 4

    8、我们的发现 4)观察数据表格,讨论发现数据规律,进行总结。三、实验结论 1、斜面可以省力。2、坡度越大,用力越费力;坡度越小,用力越省力。 实验四:电磁铁【实验类别】演示实验 【实验目标】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改变通过电磁铁中的电流方向(电池的正负极连接和线圈绕线方向)会改变电磁 铁的南北极。【实验准备】 1. 学生自备:大头针、透明胶 2. 教师准备:绝缘导线、大铁钉、砂纸、指南针 【实验设计】 一、制作铁钉电磁铁 1. 阅读 P50 制作铁钉电磁铁的部分,按照书上的方法制作铁钉电磁铁。(1)朝着同一个方向绕导线。(2)要将绕在铁钉上的线圈 2 头固定好。(

    9、3)制作完成后,要通电试一试是否制作成功。2.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3. 电磁铁做好了没有?怎么知道自己制作的电磁铁是否具有磁性? 4. 电磁铁做好以后,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具有磁性吗?为什么? 二、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 1. 你们发现电磁铁的磁性哪里比较强?哪里比较弱?怎么知道的? 2. 组织学生讨论:对于普通的磁铁来说,磁性强的地方是磁极。电磁铁有磁 极吗?我们可以验证电磁铁是否有磁极吗?怎么做? 3. 学生汇报,教师小结实验方法。4.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5. 汇报实验发现:电磁铁是否有磁极?南北极各在那一端? 6. 各小组电磁铁的磁极位置一样吗?为什么? (1)比较磁极位置不一样的小

    10、组的电磁铁(注意电池的接法要与汇报前一 致),找出 2 者之间的差别。(2)讨论:电磁铁的南北极与什么因素有关? 三、实验结论: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改变通过电 磁铁中的电流方向(电池的正负极连接和线圈绕线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实验五:电磁铁的磁力【实验类别】演示实验 【实验目标】电磁铁的磁力是可以改变的。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 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实验准备】学生自备:一号电池、大头针 教师准备:电池盒、大铁钉、长绝缘导线 【实验设计】 一、作出我们的假设 1. 上节课我们制作过电磁铁,谁来说一说:电磁铁的磁性是用哪些材料做成 的

    11、?它的磁性又是怎样产生的? 2. 如果要使电磁体的磁性得到加强,我们大胆的假设一下应该怎么做? 3. 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强调假设时要说明自己的理由,尽量避免无 端的猜测。指导填写 P52 表格。4. 全班交流,教师简要板书。二、设计实验,检验假设 1. 我们的这些假设可以被证明吗?应该怎么做实验证明? 2. 以研究线圈圈数多少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为例,说明:这是一个典型 的对比实验,要想知道电磁铁的线圈增多时,磁力是会加大还是减小,我们要使 哪些因素保持不变呢?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要改变哪些因素,才能知道线圈的圈数 会对磁性造成影响呢? 3. 看书 P53 表格,小组讨论并填写表格。教师

    12、巡视。4. 全班交流小组填写的研究计划。5. 根据计划,各小组开始实验。6.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填写实验记录表。三、实验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 多磁力大。第一篇:六年级科学实验教案斜面实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简单机械斜面, 知道斜面可以省力, 斜面坡度越平缓越省力, 能举例说出斜面在生活当中应用的例子。能力目标:学生会设计简单的有关斜面的对比实验,学会用小组内和小组间合作 的方式完成斜面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能正确使用测力计,获取准确数据。情感目标:学生乐于运用所学知识尝试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认识斜面是如如何省力的。学生认识“斜面越平

    13、缓越省力” 教学难点:解决学生在测量运动中物体如何准确读取测力计的数值,以保证测量 数据的准确性,建立对斜面的正确认识。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塑料板 2 块(一长一短) ,木块、滚筒、测力计、学生实验 报告单 2、演示材料劈、斧头、螺丝钉、直角三角形的纸。教学过程:一、认识简单机械斜面,并搭建斜面。同学们,你们都很聪明,能不能帮助老师解决个问题?我想把一桶油放到三 轮车上,可是油桶很重,这下老师为难了,你们能帮老师想个办法?(从地面到 车厢斜着搭一块木板,把油桶沿着倾斜的木板推上去。) 一块木板,当把它从低处到高处搭成一个倾斜的平面,并沿着它向上搬运物 体时,它就成为一种简单的机械斜面。(

    14、板书课题) 你能利用桌上的材料快速的搭个斜面吗? 学生交流搭建方法并动手搭建。强调:把“木块面积最大的侧面贴在桌面上”是最稳固的搭建方式。二、认识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1)猜想:一大桶油很重,我一个人搬不动;可是沿着斜面,我就能把它 推上汽车。这说明斜面有什么作用?(省力) (2)我们能不能设计实验,来验证一下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3)设计方案,并交流。(4)分小组实验。提出实验注意事项: 1) 拉动中,当测力计处于匀速运动时,读数。2) 合理分工,全员参与。如操作员操作的时候,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并取其 正确的值,做好记录。分组研究斜面是否能够省力。斜面的状况 直接提升物体的力 沿斜面提升物体的

    15、力 (5)研究结果作出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发现物体从斜面拉上用去的力小于 垂直把物体提上去用的力, 所以斜面可以省力) 把一大桶油通过一块木板推上车, 也正是应用了斜面省力的作用。三、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 1、提问:刚才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和其他组的数据相比较,你还发现了什么? (发现每个组的用斜面拉上去所用力的大小不同,这是为什么呢?猜想一下,影 响斜面省力效果的因素可能有哪些?学生可能说斜面的坡度或斜面的高度或斜 面的长度。我们能不能设计实验来证明你们的猜测? 小组内讨论实验方案。交流实验方案。实验方案有:猜测高度是影响斜面省力效果的因素:在长度不变的情况下, 改变斜面的高度, 通过不同的

    16、斜面拉小轱辘, 看所需的力。猜测长度是影响斜面省力效果的因素:在高度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斜面的长度,通过长度不同的斜面拉小轱辘,看所需 的力。2、分组设计实验,并分工合作完成实验和记录分析工作 1)制定实验计划表(教师准备) 实验目的 预测 要改变的条件 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的作用 ( )是影响斜面省力效果的因素 提升不同的物体 我们的发现 不要改变的条件 实验设计 分析并汇报实验发现。学生的回答:斜面越长,越省力。高度越小,越省力。斜面的长度和高度决定的是?我们可以再来概括一下我们的结论:斜面坡度 越平缓,越省力。指导学生填写这个问题的结论:斜面的长度越长越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 省力。四、认识

    17、斜面在实际中的应用:1、 小组内交流: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 2、汇报交流: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看书中的图片。跨海大桥、斧子、劈、往汽车上推东西生活中的斜面 拉链、台阶 (3)做一做:把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纸,按书中图样卷在铅笔上,同此可你可以推想出什 么?再与螺丝钉比较。将螺丝钉钻入木材时,比用锤子打省力吗?仔细观察:螺 丝钉与普通的钉子有什么不同? 开瓶器、螺丝钉、螺旋楼梯 这是应用了什么原理? 螺旋 斜面的变形 (4)总结:斜面的用处还有很多。人们了解了斜面的作用,将它广泛应用到生 产和生活实际中,就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五、填写实验报告单。 纸的形状与承受力实验教案一、目的

    18、要求 1.通过实验指导学生认识纸桥的形状不同,承受力的大小也不同。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二、实验准备 教师准备:1 桥的挂图或幻灯片;2 大小相同的图画纸或旧挂历纸若干张;3 大小轻 重相同的重物若干个(小木块、棋子、硬币、金属圈、螺丝母、螺丝钉均可) ;410 厘米 长的小木棒若干根(用它测量桥的跨度) ;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提问:(出示桥的挂图)谁知道这是什么?你们知道桥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引导 学生说出桥是由桥墩和桥面两部分组成的) 讲述:我们知道了桥是由桥墩和桥面两部分组成的,现在我们就可以做搭纸桥的实验 了。1.指导学生发现纸桥的承受力大小与它们的什么有关系

    19、谈话:各组号同学用桌子上的纸做桥面,用书或铅笔盒做桥墩,搭座纸桥。(要求 两个桥墩的距离要和桌上的小木棒一样长。) 实验:各组号同学将棋子轻轻地放在桥面上,你们看发生了什么情况? 汇报:各组汇报结果。(桥面塌了) 提问:桥面为什么会塌呢?(学生可能回答:桥面不结实,桥面禁不住棋子,桥面承受 力小等等。)谁能想办法,用这张纸设计一个桥面,使桥面能禁住棋子?(让学生充分想 办法。) 演示:教师把这张纸顺着长度方向对折,使它成为“”形,把它架在桥墩上。再把 棋子一个个轻轻地放在桥面上。放了数个棋子后桥面就塌了。(减去一个棋子,就是桥面 禁住的棋子数,要求学生把它填在实验记录表上) 实验:让学生用同样

    20、的方法实验“M”形桥面能禁住几个棋子,并把实验数据填在 实验记录表上。提问:为什么平面桥一个棋子也禁不住,而“”形桥面、 “M”形桥面能禁住较多的 棋子呢?(引导学生说出:桥面的形状不同,禁住的棋子数也不同) 各组设计和实验:各组设计桥面,看哪组设计的桥面禁住的棋子多?注意:实验中桥墩的距离要一样 长。小组汇报:提问:通过以上实验,谁能发现纸桥的承受力大小与它们的什么有关系? 小结:纸桥的承受力大小与它们的形状有关系。2.指导学生联系实际,巩固应用知识 提问:学习了纸桥的承受力大小与它们的形状有关系,想一想,我们周围的物体有 哪些地方应用了这个科学道理?(让学生充分发言) 讲述:(依次出示蒸锅

    21、屉、课桌、汽车保险杠、汤勺、石棉瓦棱板的实物或挂图) 谁知道这是什么?它的哪个地方应用了前面所学的科学道理?蒸锅屉的边是圆筒形的, 屉面上有半圆槽。课桌的脚撑是角铁。汽车保险杠是槽形的。汤勺把是拱形的。石棉瓦 棱板是 M 形的。这几种形状结构能使物体结实。我们周围还有很多东西的形状是利用这 个科学道理设计的,希望你们自己去发现。3、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单。 电磁铁磁力大小的研究实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电磁铁的磁力是可以改变的.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 2.过程与方法 有一定根据地进行假设,找出认为可能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 在教师指导下,会识别

    22、变量设计对比实验,会控制变量检索线圈圈数 对磁力大小的影响. 能对本小组实验方案作介绍说明,体会到交流与讨论能引发新的想 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大胆想象,又有根据地假设. 能够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做检验假设的实验. 二.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电池,电池盒,长约3米的多股绝缘导线,大铁钉,大头针. 三.教学重点:能控制变量检验线圈圈数对磁力大小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能控制变量检验线圈圈数对磁力大小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 1.实验导入 教师做电磁铁的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回答问题. 1)你看到了什 么?2)它由什么组成?想不想自己也做一个来研究一下.看看到底能吸起多 少大头针? 2.大胆猜想,

    23、充分假设.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科学家们在研究时第一步就要对 研究作假设,今天我们也来做一回科学家,猜一猜磁力大小倒底与哪些因 素有关?不过老师还有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提出假设还要说明理由. 小组学生讨论,提出小组假设.(板书:线圈,铁钉,电池.)在这些 假设中,你认为哪个因素的可能性最大呢? 3.实验验证 由于时间关系,这节课着重解决线圈多少与磁力大小的关系,下面我 们来制定实验计划. 研究问题 我们的假设 检验的因素 (改变的条件) 怎样改变这个 1. 条件 实验要保持哪 些条件不变 2. 3.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吗? 线圈多,磁力大;线圈少,磁力小. 交流小组实

    24、验计划,教师因势利导,确定不变量,线圈圈数统一为确定 数量,如20圈,30圈,50圈. 实施小组计划,各小组实验并做好记录,汇报实验结果.从大家的实验 中发现了什么? 你的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多少有关,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相 反亦然. 4.总结延伸: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我们像科学家一样经历了提出问 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交流计划-实验验证的步骤研究了磁力大小与 线圈大小的关系,刚才同学们还提出了些假设,这些因素会不会影响磁力 的大小呢?下一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最后,老师还要求同学们回去后做一个 磁力较大的电磁铁,下节课我们比一比,看看又有什么新问题. 电磁铁的性质实验教案一、教学

    25、目标 l、知道什么是电磁铁。2、能制做电磁铁。3、能通过探究性实验,概括出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匝数 以及铁芯的粗细有关。4、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合作进行探究的品质。二、教学重点:认识电磁铁的基本性质。三、教学难点: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铁钉、漆包线、电池、磁铁。每组准备:铁钉、漆包线、电池、大头针,记录用表格。五、教学过程:一、演示实验,导入新课:1、教师手拿一块磁铁,将其放入盛有很多回形针的盒中,磁铁吸起了许多 大头针,再将其放在视频展台上展示。2、教师再展出一根大铁钉问这是什么? 3、它能吸起大头针吗?(用铁去触碰大头针)。师:老师有办法让它能吸

    26、大头针。同学们可要认真地看。(老师用一根绝缘导线在铁钉上缠绕几十圈,导线两端接上电池,将其放入 盛有回形针的盒中,再提起铁钉,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原先不能吸引大头针的铁 钉,现在却能吸起很多的大头针。) 清楚电磁铁的基本性质:通电产生磁性 断电磁性消失 二、动手制作,发现问题 分组合作,认真观察。三、讨论,制定实验方案,进行探究性实验 通过制作,认真观察,并填好表格。师:看了这些数字,你们有什么发现? 让学生回答后,再问:电磁铁磁力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四、总结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匝数以及铁钉的粗细有关。五、课外延伸 1、有兴趣的可以跟老师要材料在课后继续研究。2、电磁铁和磁

    27、铁一样有两极吗?请在课外研究,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进行实 验。3、回去观察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用到电磁铁。第一篇:六年级科学实验教案小学科学实验教案(分组实验)班级: 编号:1 实验名称 实验分析 实验目标 实验器材 六年级 组:用不同信数的放大镜观察物体 对比用放大镜和肉眼观察有什么不同 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放大镜,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柱形,球形透明器皿,铁丝, 水 注意事项 不要摔坏放大镜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日期: 老师分发材料,讲清放大镜的构造,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正 实 验 过 程 作用及用途, 边巡视边指导 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比 较 用 肉 眼 观 察和 用 放 大镜观察的不同

    28、。用 不 同 信 数 的 放大 镜 观 察物体。 放大镜不仅使物体的图像放大了,还能观察到很多细节。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学生知道了放大镜的特点及作用,效果较好。回顾与反思 小学科学实验教案(分组实验)班级:六年级 编号:2 实验名称 实验分析 实验目标 实验器材 组: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了解洋葱表皮细胞的制作方法 观察细胞的结构,培养学生探究生物结构的兴趣 洋葱、小刀、镊子、显微镜、载玻片、磺酒、吸水纸、滴管、培 养皿 注意事项 不要伤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日期: 老师分发材料,讲清切片制作方法, 用小刀将洋葱表成表皮剥 实 验 过 程 及操作步骤,边巡视边指导 下一薄层, 用显微镜观

    29、察, 制作洋葱切片,将切片放 在显微镜下,调查好焦距 观察,并画出细胞形状图 填好实验记录单,得出结 论 洋葱表皮是由无数细胞构成的 实验结论 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有生命的。回顾与反思 小学科学实验教案(分组实验)班级:编号:3 实验名称 实验分析 实验目标 实验器材 注意事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六年级 组:观察生物细胞 通过观察,生物细胞,使学生看到生物细胞形态多种多样。观察几种植物,动物及人体的细胞,并画图记录下来。几种动物、植物和人体细胞装片,显微镜。日期: 老师分发实验材料,讲明实验要求及 学生观察几种植物,动物 注意事项,出示生物细胞图片。实 边巡视,边指导。验 读 资 料

    30、 了 解 细 胞对 生 物 过 的作用。程 显微镜下的生物细胞,阅 及人体的细胞,画图记录 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实验结论 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它们 回顾与反思 具有不同的功能。 小学科学实验教案(分组实验)班级:编号:4 实验名称 实验分析 实验目标 实验器材 注意事项 六年级 组:混合沙和豆子 通过观察物质的变化,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原则。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筛网、沙、豆、两个杯子、一根筷子 用力不要太大,否则沙和豆子会跑到筛网外。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日期: 老师分发实验材料,讲解实验要求及 学 生 先 观 察 混 合前 沙 和 注意事项。实 边

    31、巡视,边指导。验 合,搅拌,再观察描述并 过 做记录,用筛网分离混合 程 物,观察比较是否发生了 变化。混合后会怎样,沙和豆混 豆子的特点并记录,预测 混合前后沙和豆的形状,大小,颜色等没有变化,即没有新物质 实验结论 生成,这样的变化是物理变化。通过实验学生明白了什么样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效果较好。回顾与反思 小学科学实验教案(分组实验)班级:六年级 编号 5:实验名称 实验分析 实验目标 实验器材 注意事项 组:观察白糖的变化 通过观察白糖的变化,知道什么是物理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会用蜡烛给白糖加热。不锈钢汤匙,蜡烛,火柴,糖 不要烫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日期: 老师分发实验材料,讲解实验要求及 学生先观察白糖特点,记 注意事项。实 边巡视,边指导。验 化?记录,最后从实验盒 过 中取出实验材料,进行实 程 验。白糖加热,会发生哪些变 录在表格中,再预测,给 白糖在加热的过程中既发生了化学变化,又发生了物理变化。实验结论 (物质) 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有时发生物理变化,有时发生化学变化,有 回顾与反思 时会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 小学科学实验教案(分组实验)班级:编号:6 实验名称 实验分析 六年级 组:寻找淀粉的踪迹 利用淀粉遇碘酒会变成蓝紫色这一特点,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 有淀粉。实验目标 实验器材 注意事项 通过实验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米饭,淀


    注意事项

    本文(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