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报国情深的答案.docx

    • 资源ID:16244123       资源大小:30.03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报国情深的答案.docx

    1、报国情深的答案报国情深的答案【篇一:配套练习册答案】 2褪 凛 嘻 碌 润 眷 3灼灼 消释 弥漫 4略 5散文诗野草 6“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二、(一)7江南的雪滋润美艳,蕴含着生命,透露着生机。江南的雪,倾注着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8北方的雪“永远如粉,如沙”“在凛冽的天宇下”“奋飞”“升腾”。这些描写倾注了作者对北方雪不畏严寒,在孤独中抗争、奋斗的赞美之情。 9雪罗汉是江南雪天中最值得珍藏的记忆,是美的象征。但是它却很快消融,让作者感到江南雪的美好是值得留恋的。这样的描写还自然引出下文对朔方的雪的壮美的描述和歌颂

    2、。 10北方雪的特质之一是孤独,在这里它还表现为死掉的雨的意思。北方的雪完成升华是与死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献身,让他成为雨的精魂坚强和不屈的精魂。 11(1)将江南的雪比作“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写出了江南雪的美艳、滋润和充满生机的特点。(2)运用联想由冬景想到春景,不但突出了江南的雪滋润美艳、蕴藏生机的特点,而且表现了作者对江南的雪的喜爱之情。(3)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朔方的雪的孤独与倔强的性格。 7课 雷电颂 二、(一) 6“电”象征人世问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有形的剑”指屈原被囚前的佩剑;“无形的剑”指坚定的信念 7不能。因为原文采用倒装旬式,突出了

    3、“风”?雷”“电”的动作,更有力度和气势,更符合人物激愤的心情。 8表达摧毁黑暗的迫切心情。 9这篇独白,以火一般炽烈的语言以及雷霆万钧的气势,表达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的愤懑,也表达了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10夸张的艺术手法,让屈原凭借暴风、怒雷、闪电的翅膀,展开美好的幻想,飞向光明的境地,凭借他们的力量,毁灭一切黑暗。拟人兼呼告修辞,还有反复、排比,使独白既最直接最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又具有诗的形式美,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如“风你咆哮吧!咆哮吧!”“你们风,你们电,你们雷”“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 13前一句是写祖国对于诗人的养育之恩,这是诗人思念祖国的基础。因为是在对作为喻

    4、体的“年青的女郎”倾诉,所以这里也比喻性地用了“殷勤”。“不辜负”三字表达了报效之意。后一句的“思量”,不仅是指对于作为地理概念的祖国的思念,不仅是对山川土地的思念,而且是具有更深含义的一种期望,是希望祖国不断发展,日益强盛、进步,所以用了“也不要辜负”。14煤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过去“活埋在地底多年”,今朝“才得重见天光”。从字面上看,讲的是煤的形成过程,其深层含义是说自己原本是国家有用之才,但在过去黑暗现实的压迫下,爱国之情深埋心中,不得抒发,空怀报国之志,却无报国之门。今朝,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祖国焕发出新的青春,诗人的爱国情感不可抑制地喷发而出,报效祖国的时机终于来了。“自从我

    5、重见天光,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这里诗人尽情地倾诉了对于祖国的思念之情,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表露,表达了想为祖国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的宏愿。 15略 8课 短文两篇 3李尧棠芾甘现、当 灭亡家春秋雾雨电 4婵娟、银勾、玉兔、玉盘、望舒等。 5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一) 6赞美。因为飞蛾在死的瞬间得到光,也得到热了。 7不矛盾。珍惜生命指的是不作无谓的牺牲,这里的“死

    6、”指的是为自由正义而献身。 8开放性题。只要讲到自由、正义(光和热)应是人生最大的追求即可。 9因为嫦娥也是为了某种理想,为了可以改变月光的冰冷,为了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而奔月的。在嫦娥身上寄托了作者摈弃黑暗、追求理想的愿望。 10略 (二) 11a 12(1)“他们”指“人世间的不幸者”,“安慰”指听取不幸者的哀诉,并同情他们,给他们光明与鼓励。(2)“这”指老音乐家的眼泪,“灌溉灵魂的春雨”是一个暗喻,是指星星给予他的安慰。 13同处黑暗之中,感到痛苦和不幸。 14都感到无上的安慰,存在着信心和希望。表达出作者追求光明的理想永远不会改变。 15事不相关,但人物境遇相似。 16星星象征着痛苦

    7、中的安慰,黑暗中的希望,而这种安慰和希望是永存的。 9课 海燕 2(1)春天的旋律 海燕之歌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2)散文 诗 象征 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革命高潮时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席卷一切反动势力的革命浪潮与风暴 害怕革命会破坏他们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 3呼叫 抱 甩 摔 二(一) 4“闪电”“高傲”“飞翔”“大笑”“号叫”这些词表明了海燕的矫健、勇敢和乐观的特点。5海鸥“胆怯”“躺藏”,与海燕“高傲的飞翔”、欢乐的“叫喊”形成鲜明对比,以突出海燕的英勇、乐观。 6是为了点明海燕所处的环境,烘托海燕的战斗雄姿,突出海燕的高大形象。 7(1)“抱”“摔”“甩”“恶狠狠”分别

    8、赋予事物以人的行为和思想感情,突出了狂风势力的狂獗。 (2)“抓住”“熄灭”以拟人手法突出了大海巨大的声势和强大的力量。(3)“歌唱”“冲向”“迎接”等词语,赋予波浪以人的行为动作,突出了它积极主动的战斗热情和乐观勇敢的革命精神。 8表达了作者急切要求惩治腐恶的义愤,渴盼经受革命风暴战斗洗礼的愿望,召唤革命者奋起斗争、搏击风暴、挣脱桎梏、赢得解放的豪情,肯定革命或迟或早总会发生并将取得胜利的信念。 9略 (二) 10“鹰”象征革命勇士;“蛇”象征满脑袋市侩哲学的庸俗小市民。 11通过对蛇生活的阴暗、腐臭的山谷的环境描写来反衬鹰对重返广阔自由的美好天空战斗的渴望之情。 12在蓝天中搏击、不幸负伤

    9、,成为“失败的英雄”。表现了“鹰”热爱自由、向往光明与英雄业绩的坚强个性渴望战斗的激情和念念不忘再一次翱翔天空重新战斗的精神。联系生活略。 13略 10课 组歌 2镶嵌 璀璨 吁 壑 凌 翱翔 3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千山万壑:形容山比较多。壑:山沟或大水沟。 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 4黎巴嫩泪与笑 先知 沙与沫 泰戈尔 5提示:联想或想象合乎自然,适当运用比喻、拟人手法,语句前后连贯。如:花是大地的女儿,是蜜蜂的母亲,是蝴蝶的情侣。 二(一) 6它是海岸的情人,是人世间的守护者。 7海浪对海岸一往情深,并守护着人世间种种美好的价值,作者借此表达了对祖国的

    10、深厚情爱。 8我要守护这个世界,我对世间万物拥有满腹的爱情。所以哪怕“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可是”有转折、强调意味,使语义更丰富。 9略 10雨是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爱情不只包括情感传递,更意味着奉献;在自然界中,雨水意味着一个循环,正如爱情在人类世界中意味着一个循环,它滋润生命,传递生命的能量,使之生生不息。 11略 (三) 12(1)花开花谢,就像大自然在说话、沉默。(2)绿茵中经常花朵点点,就像星星从苍穹坠落。 13纯洁 神圣 14渴饮朝露,向往光明。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15婉转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的一点批评。16略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一 1c 2(1)璀璨(2)翱 (3

    11、)浸(4)骋 (5)褪3精卫填海 卧薪尝胆坚持不懈 锲而不舍4(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2)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5(1)野草 高尔基 海燕之歌(2)泪与笑 纪伯伦 泪与笑 先知 沙与沫6提示:想象合乎自然,恰当运用比喻、拟人手法,语句通畅即可。 7成语:春暖花开、春光明媚、春风化雨、春寒料峭 诗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二、(一) 8用红叶烘托范仲淹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为国为民的情怀和“清廉刚正”的品行(或:以红叶衬托范仲淹的一片丹心)。引用陈毅同志的诗句意在强调范仲淹的精神如“不枯槁”的红叶永不褪色。 9

    12、表示范仲淹“赢得人民爱戴”不仅仅是因为他写了一篇岳阳楼记,说了两句名言,更重要的是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如上文写的传说,下文写的“新政十议”和他守卫西北边防等功绩)。 “将军白发征夫泪”之“泪”,总是比“酒人愁肠化作相思泪”之“泪”要沉重一些。词中的白发将军,正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崇高精神的生动写照(或:它真实地表现了戍边将士思念故乡、热爱祖国之情和抵御外患、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 10范仲淹守卫西北边防,矢志报国,敌人畏他三分,称他为“小范老子”,作者借西夏人对他的称呼,表达出对他的崇敬之情。在作者看来,他不仅“清廉刚正”,也有“似水柔情”的一面,所以第二次称他为

    13、“小范老子”时,崇敬之中更带有亲切之意。 (二) 11屋瓦风雨声, 檐下滴雨 ,瓦上日光烟影,屋瓦积雪消融(意思对即可) 12(1)骈散交替,整齐而又有变化,音韵和谐,具有音乐美,语言别致,雅俗共赏,突出屋瓦的功效。(2)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檐下滴雨因风而动的美感,表现了作者对檐下滴雨的喜爱。 13对比。将江南瓦与琉璃瓦对比,突出江南瓦“卑微”“粗糙”的特点,反衬它“卑微”中的崇高,“粗糙”中的伟大。强调它是人们“容身之需,安居之宝”,更深入地揭示作者对江南瓦钟情的原因。(意思对即可) 14(1)含蓄地表达了对在以“钢筋水泥”等为标记的现代城市文明的逼迫下,以“瓦”“瓦蓝”等

    14、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自然朴素的生活方式)日渐消亡的忧思。(意思对即可。) (2)示例一:这种担忧没有必要。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是现代化进程的一种必然。示例二:这种担忧有必要。传统文化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不能以牺牲它为代价来发展现代文明,应该加以大力保护,使其与现代文明和谐并存,共同发展。【篇二:2015年江苏省模拟题古诗词赏析题及答案】登万岁楼 皇甫冉 高楼独立思依依,极浦遥山合翠微。 江客不堪频北顾,塞鸿何事复南飞。 丹阳古渡寒烟积,瓜步空洲远树稀。 闻道王师犹转战,谁能谈笑解重围。 (1)北雁南飞本是秋天常见景象,诗人在颔联中却说“塞鸿何事复南飞”,

    15、如何理解?(2分) 答:鸿雁是信或信差的代称,诗人正忧心北方战事,塞鸿南飞未带来好消息,所以有“何事复南飞”这样 一问。(2分) (2)诗的颈联以哀景写哀情,请简要分析。(4分) 答:用“寒烟积”、“空洲”等哀景(2分),渲染了萧瑟凄清的意境,表达了作者的愁绪(2分) (3)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忧心战事尚未平息,希望有勇武将领为国平乱。(每点2分) 蝶恋花离情 李清照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攲,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1、第一句“暖雨晴风初破冻”有何作用? (1)(3分)交代早

    16、春季节,烘托和暖温馨的氛围,为下文写“浓愁”作反衬。(每点1分) 2、请赏析结句“夜阑犹剪灯花弄”的妙处。 (2)(4分)运用细节描写,(1分)通过“剪”“弄”两个动作以及“犹”字,(1分)写出主人公心 烦意乱、夜深无眠的复杂情感,(1分)表现主人公的思之深、愁之浓。(1分) 3、全词以愁字贯穿始终,请说说这首词的构思脉络。 (4分)首先由春景落笔,引出愁情;(1分)接着通过几个典型的生活细节,多侧面刻画了主人公内心 的孤寂愁情;(2分)最后直抒愁情,并在剪弄灯花的动作中结束全词。(1分) 如梦令建康作赵鼎 烟雨满江风细,江上危楼独倚。歌罢楚云空,楼下依前流水。迢递,迢递,目送孤鸿千里。 【注

    17、】赵鼎(10851147),山西闻喜县人,南宋高宗时政治家、名相、词人。 小首小令写于春天,从哪些意象可以看出?(2分) 答:烟雨、细风。(一个意象1分,共2分) 简要赏析三、四两句的表达效果。(3分) 答:写出了楚天的空旷与寂寥(1分),暗衬出词人心境(1分);为全词最后的情感表达积蓄了力 量。(1分)(每点1分,共3分) 全词最后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6分) 答:孤独(凄凉)之感,寂寞思乡之情,忧郁(忧愁)茫然之意。(1点2分,共6分) 水龙吟晁端礼 倦游京洛风尘,夜来病酒无人问。九衢雪少,千门月淡,元宵灯近。香散梅梢,冻消池面,一番春 信。记南楼醉里,西城宴阕,都不管、人春困。 屈

    18、指流年未几,早人惊、潘郎双鬓。当时体态,如今情绪,多应瘦损。马上墙头,纵教瞥见,也难相 认。凭阑干,但有盈盈泪眼,把罗襟揾。 【注】晁端礼:北宋词人。因得罪上司,废徙达30年之久。九衢:指御街。 (1) 简析上阕“九衢”以下六句的写景特色。(6分) 答:俯视、仰视相结合,(2分)词人向下看,九衢上残雪斑驳;向上看,朦胧淡月照进千门万户。(1分) 嗅觉、视觉相结合,(2分)夜风送来梅花清香,池塘表面的冰已经融解。(1分)(或答白描手法、远近结 合、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有赏析文字即可) 2、请分析这首词所表达的情感答:羁旅漂泊,孤寂之苦,(1分)对年华已逝的感慨、(1分)仕途失意的感伤、(1分)对

    19、清净、洁白的冬景 的喜爱,(1分)元宵佳节的即将来临的舒畅,(1分)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答出五点即可) 游边 尚颜 边阴四顾浓,饥马嗅枯丛。 万里八九月,一身西北风。 偷营天正黑,战地雪多红。 昨夜东归梦,桃花暖色中。 (1)简述“饥马嗅枯丛”这一细节的丰富内涵。(3分) 答:写出马匹饥饿无食;暗示军队给养不足;反映将士生活艰苦。(3分) (2)诗歌反映了战士怎样的艰苦生活?请简要概括。(4分) 答:(生活)环境恶劣;给养不足;战争残酷;归家不得(思乡情深)。(4分) (3)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尾联。(4分) 答:尾联虚写梦境(1分,出现“虚写”或“写梦境”字样即可),呈现出故乡春暖花开的温馨

    20、画面(1 分),与前三联反映的边地生活的艰苦现状形成对比(1分),突出了思乡(厌战)之情(1分)。 (常州一模)春 怨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1) 这首诗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刻画了一位怎样的主人公形象?(4分) 答:(1) 暗淡,幽寂。(2分)孤独寂寞、自哀自怜的女性形象。(2分) (2) 简要赏析三、四两句的主要表现手法。(6分) 答: 借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理,庭院空寂,落花满地,烘托了主人公的寂寞和哀怨。 象征(或 隐喻),“春欲晚”“梨花满地”象征青春暗逝,年华老去,暗示了主人公的不幸命运。(每点3分) 避地寒食韩偓 避地淹留已自悲,

    21、况逢寒食欲沾衣。 浓春孤馆人愁坐,斜日空园花乱飞。 路远渐忧知己少,时危又与赏心违。 一名所系无穷事,争敢当年便息机。 注当年:壮年。息机:息灭机心。 (1)诗中作者言”愁”,有哪些具体缘由?(4分) 答:恰逢寒食,淹留异地,知己稀少,时局艰危。(共4分。每点1分) (2)请简析本诗颔联运用的手法及其妙处。(4分) 答:借景抒情,上联以浓春盛景反衬,下联以斜日空园之景烘托,(2分)表达孤馆独坐之愁。(2分) (3)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矛盾心理?(3分 答:方面感慨为功名所累,另一方面又表达了壮年就息灭机心的不甘。(每句1分,两句全对得3分) 临江仙 送佑之弟归浮梁辛弃疾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

    22、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过平生: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 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问谁千里伴君行?晓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 (1)“钟鼎山林”分别指什么?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分) 答:钟鼎指做官,山林指退隐。借代。(3分) (2)下阕画线句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请简述。(3分) 答:风雨之夜,两人挑灯不寐、联床夜话的画面。(3分) (3)赏析“晓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两句的妙处。(4分) 答:这两句对偶工整,比喻巧妙:群山如黛,明水如镜。作者描绘如此明丽的秋景,自问自答,委婉地表 达了对佑之千里独行的宽慰。(4分) 春中田园作 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杨,荷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

    23、,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1)请简要分析首联写景的特色及其效果。(3分) 答:(1)视听结合。(1分)作者通过斑鸠的鸣叫,满树白色杏花开放,把春意描写得很浓。(2分)(答 动静结合亦可) (2)简要概括颔联和颈联简的内容。4分) 答:农民修整桑枝;(1分)察看泉水通路;(1分)燕归旧梁;(1分)主人看新历。(1分) (3)作者“临觞”为什么“忽不御”,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作者想到漂泊在外的游子无缘享受春光,(1分)因而惋惜、惆怅,(1分)表达对“远客”的同情。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

    24、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快阁:在今江西省泰和县,作者写此诗时做泰和县知县。痴儿:指作者自己。朱弦:琴的 代称。佳人:知心朋友。 1诗的颔联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5分) 答:颔联描绘了一幅意境开阔、空旷辽远,景象苍茫、明净的暮秋景色图。(2分)深秋时节,远远近近 无数的山脉,落叶飘零,万木萧疏,天空显得特别高远广阔;朗朗明月笼罩着清澈的江水,江水映着月光, 如同一道白练,皎洁明净。(3分)(意合即可)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多方面的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这首诗表达的感情包括:对公事(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热爱;因世无知己 (缺少知音

    25、)、怀才不遇而借酒浇愁的苦闷和感慨;还有辞官还乡、回归自然过那种自由自在生活的愿 望的流露。(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 鹧鸪天 金朝 刘仲尹 楼宇沉沉翠几重,辘轳亭下落梧桐。川光带晚虹垂雨,树影涵秋鹊唤风。 人不见,思何穷,断肠古今夕阳中。碧云犹作山头恨,一片西飞一片东。 (1)请简要分析“楼宇沉沉翠几重”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3分) 答: (1)通过描写楼宇层叠深邃,树木重重围绕的空寂幽深的景象(1分)为女主人公的活动提供背景, 暗示了女主人公的身份(1分)为下文女主人公凝愁聚恨的情感作铺垫。 (2)请简要赏析词作最后两句的妙处。(3 分) 答:运用拟人手法(1分)写出了云被山头分隔,刹那间正

    26、是一东一西,他只是把这恨,藉碧云在山头的 位置,化静态为动态(1分),让断肠之人更加断肠,(1分),含蓄隽永。 (3)有人说这首虽是写愁,但无一“愁”字,请结合词的上片简要分析。(4分) 答:开篇“沉楼重翠”明写女主人公居住环境的幽深空寂,实际上是突出主人公孤独寂寞之愁。(1分) “梧桐”句,主人公倚楼凝望所见之景,落叶梧桐不仅没有排解他的寂寞之愁,更把她的愁加深一层, 伤秋之愁。(1分)“川光带晚”句,主人公把目光投向远方,看到傍晚时分虹垂雨的美丽景象,乐景 衬哀情,引发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愁。(1分)“树影”句主人公目光落在近处看到巢中鸟儿呼唤未归的 同伴,更衬托她形单只影的孤独,层层递进。

    27、(苏州一模)别友人黄滔 已喜相逢又怨嗟,十年飘泊在京华。 大朝多事还停举,故国经荒未有家。 鸟带夕阳投远树,人冲腊雪往边沙。 梦魂空系潇湘岸,烟水茫茫芦苇花。注:黄滔:晚唐诗人。停举:指朝廷停止科举考试。潇湘:相传舜帝南巡而死,娥皇、女英二夫人痛不欲生,跳入湘江,化为湘江女神。边沙:借指边地。西北边地多沙漠,故称。 一二两联中,诗人产生“怨”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4分) 答:喜逢友人,却要离别;在京漂泊,时间久长;朝廷多事,科举停考;故国衰败,无家可归。 请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3分) 答:用词富有表现力:“投”运用比拟手法,写出鸟傍晚归巢的急切之情,“冲”写出人在雪中行路的艰难;色

    28、彩对比鲜明:“夕阳”为红色,“腊雪”为白色;虚实结合:“鸟带夕阳”是实写眼前之景,“人往边沙”是想象之景;渲染衬托:通过夕阳、远树、腊雪和边沙等意象,渲染凄清的氛围。 尾联两句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4分) 答:前句抒发了对朝廷忠心却难以报国的悲愤;后句表达了对前途渺茫的迷惘之情。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李清照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注】在三月上旬巳日,古人有“修禊”的习俗,即召宴亲友,到水边嬉游,临水插花,以驱除不祥,祈求吉利。本词写于北宋灭亡后,作者南渡之时。长安:

    29、原为汉唐故都,这里代指北宋都城汴京。 (1)请根据“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三句,简要概括“欢意少”的原因。(3分) 答:长夜漫漫,辗转难眠;故国已失,梦境成空;故园相识,思家难归。 (2)请简要赏析“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人似春将老”子的艺术技巧。(3分) 答:运用拟人手法,写“花莫笑”,形象写出醉酒暂得欢愉的无奈;运用比喻手法,写“人似春将老”,表达对韶华将逝的感叹;对比衬托,以醉酒强笑衬托内心对春尽人老的痛苦;化用,“醉里插花花莫笑”化用苏轼吉祥寺赏牡丹“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句。“可怜人似春将老”化用唐代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 答:

    30、从语言风格上看,如梦令清新明快,简洁自然;蝶恋花苍凉沉郁,委婉曲折。从思想感情上看,如梦令(通过回想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情景)表达了青春年少的欢快之情;蝶恋花(通过上巳节召集亲族宴饮醉酒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已老的感慨和对国破家亡的哀痛。【篇三:炉中煤阅读答案】炉中煤眷恋祖国的情绪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要我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自从重见天光我常常思念我的

    31、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 炉中煤的阅读题: 1诗歌中有哪两个比喻? 2诗歌第一节中“殷勤”、“思量”的含义是什么?3诗歌第二节描写“炉中煤”什么样的外观?诗人为什么称自己为“黑奴”?4“炉中煤的“前身、过去、今朝各是怎样的?其深层含义是什么? 炉中煤的阅读答案: 1、把祖国比作“我心爱的”“年青的女郎”,把自己比作“炉中煤”。 2、前一句是写祖国对于诗人的养育之恩,这是诗人思念祖国的基础。因为是在对作为喻体的“年青的女郎”倾诉,所以这里也比喻性地用了“殷勤”。“不辜负”三字表达了报效之意。后一句的“思量”,不仅是指对于作为地理概念的祖国的思念,不仅是对山川土地的思念,而且是具有更深含义的一种期望,是希望祖国为断发展,日益强盛、进步,所以用了“也不要辜负”。 3、煤,是长期埋在地下的。以煤自比,首先就


    注意事项

    本文(报国情深的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