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五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第46讲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讲义新人教版.docx

    • 资源ID:16240301       资源大小:108.59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五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第46讲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讲义新人教版.docx

    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五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第46讲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讲义新人教版第46讲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_1提出(1)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2)提出:1956年4月,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2目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3含义: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4影响:文学创作繁荣,电影和戏剧创作百花争艳。5破坏:“文化大革命”期间,文艺创作万马齐喑,文化园地百花凋零,“样板戏”一枝独秀。6复苏:改革开放后,在“双百”和“二为”方向指导下,文艺创作再现勃勃生机。教育事业的发展 _1社会主义教育的兴

    2、办(1)废除旧的教育制度方针: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措施:改造旧教育、旧学制,创建新教育管理制度。作用: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2)建立新的教育制度措施: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入学。刘少奇倡导“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性质:新中国教育是为人民大众服务。意义: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国家经济建设的新生骨干力量。2“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 (2)影响:严重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3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1)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教育界拨乱

    3、反正,平反冤假错案。(2)措施:恢复高考、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以及教育立法的较大进展。(3)成就:各级各类教育跨上了新台阶: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成人教育成绩显著,高等教育总体规模发展迅速。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_1科研的起步与成就(1)国防科技1958年建成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2)医学: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3)农业科技:197

    4、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1)背景:“文化大革命”造成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差距越拉越大。(2)提出:1988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3)意义:成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3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1)表现核技术方面:核武器技术不断发展并在农业、科研等方面和平利用。 空间技术领域:1984年,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一。航空航天事业:1980年5月,中国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2003年10月,中国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

    5、船。信息技术领域:1983年成功研制“银河”巨型计算机系统;2002年,研制出运算速度可达每秒1.027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生物工程领域:相继完成国际人类基因组合作计划中的基因测序任务和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序列图。(2)意义:对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知识图解】“双百”方针【辨析比较】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不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反映的是政治斗争的激烈,流派多且阶级阵线鲜明。“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主要体现在学术上,没有阶级的差别与对立,二者实质不同。【轻巧点拨】图示法记忆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概念阐释】“科教兴国”

    6、战略的含义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知识图解】现代中国的科技【名师指津】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1)科技的进步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2)科学技术日益加速转化为生产力,有力地推动着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发展的进程。(3)科技推动了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4)科技发展促进教育和文化的发展。(5)科技的进步推动当今社会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变革。答题术语1“双百”方针的提出,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

    7、,成为建设新中国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2“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文艺事业横遭摧残,为人们提供了沉痛的反面教材。3改革开放后,“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的实行,推动中国文化事业逐步走向新的繁荣。5改革开放后,“三个面向”的提出和教育立法的开展,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为“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理论基础,推动着中国科技走向世界。1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状况(1)特征:公益性(免费性)、义务性(强制性)、统一性(2)措施: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1989年开始实施“希望工程”;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3)成果:2001年,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战略目标。

    8、2新中国成立后科技政策的制定(1)1949年1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主要开展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新兴技术等研究。(2)1956年,国务院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编制出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向科学进军”的热潮。1956年,我国组织一批科学家,制订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把原子能、火箭和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列为发展重点。1963年,我国制订了第二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部署了导弹、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试验,安排了人造卫星的研制。(3)1958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随后,中央政府各部门和各地相继建立起各种专业性研究机构。(4)“文革”结束后不久,邓小平在全国科学教育座谈会上提出“

    9、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5)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科技事业迎来春天。(6)1985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后,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7)1988年,邓小平首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该论断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8)1995年,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9)“863计划”与后来的“星火计划”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3第一次绿色革命:20世纪中期,一些发达国家和墨西哥、菲律宾等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展利用“矮化基因”,培育和推广矮秆、抗倒伏的高产水稻、小麦、玉米等新品种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技术活动,其目标是解决发展

    10、中国家的粮食问题。当时有人认为这场改革活动对世界农业生产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犹如18世纪蒸汽机在欧洲所引起的产业革命一样,故称之为“第一次绿色革命”。提升点一单列视点新中国教育的发展史料一“1949年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用极大力气模仿苏联教育制度。这种模式强调训练实用科目中的科学人员,特别是在自然科学方面。于是中共改组了基督教会大学和国立大学的文理科系统,取而代之的是创办了20个新的科技院校和26个新的工程研究所。在大约200个高等教育机构中,只有13个是有文理学科的综合性大学。”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探究:(1)史料一中的教育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这些做法有何现实意义?教你读史由“模仿苏联教

    11、育制度”得出照搬苏联模式的结论;由“在大约200个高等教育机构中,只有13个是有文理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可知偏重工科,削弱人文社会学科。提示原因: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对外实行“一边倒”方针,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意义:为即将展开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输送工业建设人才。史料二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浙江初中三册语文课文收录的文章统计表。类别或者内容马列经典著作和政论文章本土文学农业、工业传统教育和忆苦思甜篇数151394摘自中国新闻网六十年语文书变迁探究:(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史料二中导致语文教材内容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教你读史由“马列经典著作和政论文章”“特设

    12、了走近经济专题”可知由以马列原著和政论文章为主到突出经济。由“本土文学”“农业、工业”“选文所涉及的国家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可知由偏重本土和工农业建设的文章到所选编的外国文学作品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提示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被打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科教兴国”战略等的提出;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人们思想进一步解放。史料三19492008年新中国的教育探究:(3)史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教你读史由“19492008年新中国的教育”柱状图可知改革开放前义务教育发展水平不高,高等

    13、教育落后;改革开放后,各层次教育发展迅速。提示现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迅速发展,到21世纪初基本实现普及义务教育,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发展更为迅速,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各类人才。原因: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提出;改革开放,综合国力的提升;优先发展教育思想的提出,党和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实行;人民对教育的重视和渴求;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需要。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领域出现的两次发展高潮、原因及启示1两次高潮:新中国成立后到“文化大革命”前、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2主要原因(1)政治上,党和政府积极支持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到“文化

    14、大革命”前,成立中科院,提出“双百”方针,改造和发展教育。在“文化大革命”后,实施了“863计划”,提出重新贯彻“双百”方针,实施“211工程”计划,加大支持教育事业的力度。(2)经济上,新中国成立之初到1966年,要求科学文化为经济建设服务,如“两弹一星”,就是为了营造一个安定的国内环境,搞好经济建设。此外,“双百”方针的提出,就是为了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文化大革命”后,由于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需要,要求我国的科技文化要进一步发展,以适应新形势,因此,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如“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等。3启示: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石,为提高国民素质,必须大力发展

    15、教育;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必须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视角1从教育与国家战略的调整角度命题为了适应国家战略的需要,我国的教育方针在不同时期灵活调整。如:建国后我国发展战略是学习苏联经验,因此掀起了学习俄语的高潮;工业大学的设置,是为了适应“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需要等。解题时应从我国建设的大的社会背景方面分析。对点1(2017淮南模拟)19521966年,北京钢铁学院共培养学生约14 400人,其中担任副部级以上领导职务的至少有32人;一大批学生的考试分数都超过了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但他们的第一志愿都是钢铁学院冶金系。材料反映了()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时代背景B北

    16、京钢铁学院生源素质较高C青年学子建设国家的高涨热情解析:选A。19521966年是国民经济初步恢复后的一化三改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当时北京钢铁学院的生源情况是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影响下的产物,故A项正确。 视角2从新时期的教育成就角度命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很大成就。如实施义务教育、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等。解题时一般需要结合史实作答。对点2(2017南京模拟)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由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之后经过2006年、2015年两次修订。这表明()A我国建立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B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C教育立法保障了基础教育的

    17、发展D“科教兴国”战略得到很好贯彻解析:选C。材料主要强调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及修订,不能说明我国建立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义务教育法,不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故B项错误;义务教育法主要是保障基础教育,故C项正确;“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年提出的,与义务教育法无关,故D项错误。提升点二单列视点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及影响因素史料一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邓小平探究:(1)据史料一归纳邓小平论述“两弹一星”研制的重大意义。教你

    18、读史由“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得出“两弹一星”显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提示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带动了中国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史料二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

    19、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据新华社1970年4月25日讯探究:(2)根据史料二分析卫星发射的时代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卫星发射对当时的中国产生的重要影响。教你读史由“给反革命的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得出打破了美国和苏联对空间技术的垄断。提示时代特征:国内:“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国际:处于“冷战”时期。影响: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科技文化发展的因素1有利因素: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科技文

    20、化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20世纪中期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促进了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党和政府的重视、支持;广大科技文艺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储备。2不利因素:“左”倾错误思想对文化战线的长期干扰和破坏,使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出现了一些不应有的失误;历史上轻视科技的观念对人们心理的影响;中国革命胜利后,大批工农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他们有重实践、轻知识的倾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家缺乏对世界先进文化的了解与学习。 视角从国际局势发展角度命题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美国的敌视和中苏关系的恶化,加之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为了新中国的

    21、安定,维护世界和平,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中国政府开始研制“两弹一星”,最终取得巨大成就。解题时应结合当时的国际局势分析解答。对点1(2017齐鲁名校协作体联考)毛泽东在1958年先后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功夫是完全可能的”。即使当时中国开发上述技术的环境还十分落后和艰苦,但不少科学家还是开始投入这些开发计划。这主要说明了()A“两弹一星”的开展是国内外形势所需的结果B“大跃进”运动有利于我国国防现代化的发展C我国完全有能力在短期内实现国防现代化D应该将发展国防高科技作为一切工作的重心解析:选A。结合所学知识,“两弹一

    22、星”是在当时美苏争霸和中国国防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制定的科技发展战略,故A项正确;“两弹一星”不属于“大跃进”,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当时中国开发上述技术的环境还十分落后和艰苦”可知当时我们并不是完全有能力在短期内实现国防现代化,故C项错误;中共八大已经确立了当时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而不是发展国防高科技,故D项错误。对点2(2017荆州质检)1964年10月,境外媒体报道:“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要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呼声将会更加高涨,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材料表明中国核试验成功的主要意义是()A加强了中苏联合抑美的力量B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主要条件C对世界政治格局施加了

    23、影响D中美苏三国之间实现了力量均势解析:选C。材料无法体现加强了中苏联合抑美的力量,故A项错误;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为中国进入联合国提供了可能,但并非主要条件,故B项错误;据材料“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可知中国核试验成功对世界政治格局施加了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中美苏三国之间实现了力量均势,且史实错误,故D项错误。提升点三综合视点现代中国科教文化的发展近五年,全国高考命题对本讲内容考查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现代教育方面。复习备考时,一要注意理解现代中国科技、“双百”方针、教育发展历程与政策等知识的背景、影响;二要理解现代中国教育演变的政策与方针,注意适当综合联

    24、系,理解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教育发展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基础。1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阶段特征阶段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以来背景美国敌视新中国,企图扼杀新生政权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美苏争霸,造成世界局势紧张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国际经济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改革开放日益深化侧重点发展军事科技,如原子弹、导弹、氢弹、人造卫星,以提高国防实力科技为经济服务,如注重核能的和平利用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致力于提高综合国力影响巩固并维护了新中国国防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安定的外部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综合国力,缩小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2.对“双

    25、百”方针的全面认识(1)从“双百”方针的内涵看,“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学术问题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双百方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方针。(2)从背景来看,“双百”方针是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国家迫切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3)从基本精神来看,“双百”方针的基本精神是要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实行政治民主和艺术、学术民主,其实质是为人民服务的。(4)从受挫原因看,“双百”方针在贯彻过程中遇到了挫折,不是“双百”方针本身的问题,而是受“左”倾错误干扰造成的。(5)从历史经验

    26、教训来看,学术问题、文艺问题的政治化无法实现“百家争鸣”;政治生活不民主,学术界、文艺界就无法实现“百花齐放”。只要“双百”方针能顺利贯彻执行,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就能兴旺发达。针对训练(2017安徽皖南八校联考)吴明瑜回忆道:“鉴于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为了实现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的目标,当时出于战备考虑,提出要实施上天、入地、下海的科研战略。”提出此“科研战略”主要为了()A加强国防力量 B提高国际地位C建立科研体系 D服务生产发展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战备”“上天、入地、下海”等信息,可知中国当时的科研战略旨在发展军事,以提高国防力量,故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提高国际地位这一目的,故B项

    27、错误;材料中的科研战略主要是出于军事考虑,不能说是建立科研体系,故C项错误;此科研战略的目的不是发展生产,故D项错误。随堂演练一、选择题11958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大规模地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各地报刊纷纷开辟民歌专页、专栏,仅半年时间,全国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就近800种。数月内旅客们在上海列车段“旅客意见簿”上写下的诗歌达5 300多首。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B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C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D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解析:选C。 本题的隐性突破点在于报纸社论大大推动了民歌艺术的繁荣与发展,比较备选项,“教育水平”“经济发展”均与材料无必然联

    28、系,可排除A、B两项;C、D两项相比,C项更与材料立意一致,故选C。2(2017益阳高三调研)“文化大革命”中有部电影叫决裂,其中的两个主要情节:一是手上有茧子才能上大学,二是一位教授讲授马尾巴的功能遭到学生的嘲弄。这部电影带来的最大问题是()A学风淡化B知识分子地位下降C价值观扭曲D科学发展滞后解析:选C。材料主要讲述了“文革”时期电影决裂中的两个情节,由此可推知电影决裂会导致学风淡化,但并不是最大的问题,故A项错误;知识分子地位下降早就已经体现出来了,也不是这部影片的影响,故B项错误;这部影片带来的最大问题是价值观的扭曲,即人们对事情判断标准的扭曲,故C项正确;科学发展的滞后不是电影带来的

    29、问题,故D项错误。A改变了建设人才紧缺的现状B提供了充足的工业化劳动力C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D落实了“科教兴国”战略41977年12月10日前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举行了高考,有570万青年穿着厚厚的冬衣走进了他们陌生而又倍感亲切的考场,构成我国高校招生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独特景观。这一制度的实行()A有利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B保障了新时期建设人才需要C解决了知识青年待业问题D促进了科技教育事业的复兴解析:选D。依据材料“1977年12月10日前后构成我国高校招生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独特景观”可知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由于“文革”时期取消高考考试制度,导致教育领域一片混乱,人才出现断层,因此恢

    30、复高考有利于促进科技教育事业的复兴,故D项正确。A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安排知识青年就业,而是恢复高考,故C项错误。5(2017无锡期末)1965年5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了文章为什么美国的战略过时了,认为中国在尖端科学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该突破可能是指中国()A成功地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B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C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D“银河号”研制成功解析:选A。题中的关键信息是“1965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试爆是1964年,故A项正确;中国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标志是2003年“神舟5号”飞船的发射成功,故B项错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是在1970年,故C项错误;“银河号”研制成功是在1983年,故D项错误。6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分别经过了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科教兴国”和“科学发展自主创新”战略,中国科技发展在


    注意事项

    本文(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五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第46讲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讲义新人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