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五年级语文下册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案汇编.docx

    • 资源ID:16227667       资源大小:190.25KB        全文页数:2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五年级语文下册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案汇编.docx

    1、五年级语文下册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案汇编五年级语文下册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 第一组 1 草原 【课文简说】 这篇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本文层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课文写景

    2、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3.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 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

    3、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 难点:一是品味优美的语句,体会表达方法;二是通过学习此文,引起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 【课前准备】 师生搜集有关草原的资料或图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那辽阔的草原是景色迷人、令人向往的地方。你想去欣赏吗?从你看电视、书画中,草原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又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课草原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揭示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扫除生字障碍)

    4、1.自学指导。 认读生字、新词: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 2.学生自学。 3.交流。 (1)指名读,生纠错。师板书易错字。 蒙古包(mng)好客(ho ) 襟(jn) 同行(xng)似乎(s)拘束(sh) ( 齐读易错字巩固) (2)注意易写错的字:“毯”的最后一笔是点;“吟”不要多写一点;“襟”“涩”不要少写一点。 (3)学生互相解词。 境界:事物所到达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文中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鲜,一碧千里,翠色欲滴的那种如诗如画的境界。 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辽阔平坦,在开车时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必担心有什么危险。

    5、 迂回:回旋,盘绕。文中指河像带子,弯弯曲曲的样子。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自学指导。 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意。 2.生自学,师巡视。 3.同桌互相交流。 4.全班交流。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全文可分为五段 第一段(1)写作者初见草原的美丽景色。 第二段(2)写蒙古族人民迎接远客的情景。 第三段(3)写在蒙古包外主客相见的情景。 第四段(4)写在蒙古包内主人的盛情款待。 第五段(5)写主客联欢和话别。 小结: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通过这些画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

    6、民俗美,最后以凝炼的诗句总结全文。让我们体会到了结构安排上的自然流畅、脉络清晰的特点。 五、当堂训练 作业 1.指名读生字、词。 2.抄写本课的生字。 第二课时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这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课草原板题。 二、揭示目标 1.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 2.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感情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体会草原的风光美) 引语:老舍先生是怎样把草原的美妙风光展现出来的呢?第一段文字可谓是描绘草原美景的经典之笔。 1.自学指导。

    7、(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找出你认为优美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2)用“”画出比喻句,并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用什么来比喻什么。用“=”画出拟人句,谈体会。 2.学生自学。 3.交流。(重点指导以下句子) 句子一“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1)作者是怎么做的?(高歌一曲) (2)你又会怎么做呢? 句子二“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1)理解:“碧”是形容青草很绿。“千里”指草原的范围辽阔无边。“一”是“全”和“都”的意思。总起来是说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碧绿望不到边的青草。这句话写出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这句话是这段的中心句。 (2)你能否说一些表示“绿”的四个字的

    8、词语? 句子三“那些小丘轻轻流入云际。” (1)“渲染”“勾勒”均是绘画用语,“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水彩涂抹画面,以取得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勾勒”用线条勾画出轮廓。“翠色欲流”指青草嫩绿,颜色清翠,似乎在流动,富有生机。 (2)体会“柔美”的感觉。 句子四“羊群的大花。” (1)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用什么来比喻什么。 (2)想象一下羊群在草原上还可以比作什么?(仿说句子) 句子五“这种境界的小诗。” 用上“既又既又”说一句话。 句子六“在这境界里无限乐趣。” (1)体会拟人句的生动、形象。 (2)如果牛马真的会回味,它们可能在回味什么呢? 欣赏完草原的自然风光,相信你们对草原的美有了更深刻

    9、的印象了。板书:美丽的风光 天空:清鲜明亮 草地:一碧千里 (惊叹 舒服) 过度:欣赏过草原的美景后,谁来说说那的民族风情又是怎样的?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 (体会蒙古人的人情美) 引语:美丽的草原不仅景美,风土人情也美,可更美的是我们蒙汉一家的情谊。 1.自学指导。 (1)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认为应该用哪个词?(热情好客) (2)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里表现出来? 2.学生自学。 3.交流。 (1)热情迎接。 你从哪些语句可以感受到这份热情?(交流) 读句子,你能否读出草原人民的热情? (2)激情相见。 你能否想象当时相见是怎样的情形?(学生即

    10、兴表演,老师随机采访:刚才你说了些什么?你听得懂蒙古语吗?如果你听不懂,你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吗?) 用激动、高兴的语气读这一部分。 (3)盛情款待。 主人们会拿什么来招待远方来的客人呢? (4)尽情联欢。 联欢的项目有哪些? (5)深情话别。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理解: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同事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 五、当堂训练 作业 作业: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六、板书设计 1 草原 天空 清鲜明朗 美丽的风光 惊叹 舒服 草

    11、地 一碧千里 草原 热情好客 激情相见 美丽的蒙古人 盛情款待 蒙汉情深 尽情联欢 深情话别 2*丝绸之路 【课文简说】 丝绸之路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读读记记“矗立、戎装、守候、鸵鸟、匕首、贸易、芝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灿烂的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3.激发起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12、【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和作者的表达方法,激发了解丝绸之路和西部历史的兴趣。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图片或者故事。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导语:有一条路,它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驼队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西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它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通道。今天,我们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认识丝绸之路。板书课题:丝绸之路。 2.齐读课文题目。 3.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4.了解丝绸之路的情况。(资

    13、料来自教师教学用书) 二、揭示学习目标 1.认识9个生字。读读记记“矗立、戎装、守候、鸵鸟、匕首、贸易、芝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灿烂的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3.激发起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扫除生字) 1.自学指导。 选择你喜欢的方式的课文,把你特别喜欢的部分或者读得不够通顺的语句多读几遍。 2.学生自学。 3.检查自学情况。 (1)重点指导:矗(ch)立 戎(rng)装 高擎(qng) 作(zu)揖 匕(b)首 (2)和同学交流你最喜欢的部分,互相读一读,如果能说出理由

    14、最好。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阅读课文、交流体会) 1.自学指导。 (1)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些内容?(理清文章脉络)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为什么称这条路为“丝绸之路”? (3)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 2.学生自学。 3.交流自学情况。 (1)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意。 本文可以分三段。 第一段(1)写“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的样子。 第二段(213)由雕像引出的关于“丝绸之路”的故事。 第三段(14)点明丝绸之路的意义和价值。 (2)学习第1自然段。 a、丝绸之路的巨型雕像,矗立在西安市的玉祥门外。 b、由这幅巨雕,联想到当年丝绸之路的商旅不绝的场面。 c、抓住精神饱满、栩栩如生、满

    15、载货物、商旅不绝等词语想象当年丝绸之路的络绎繁华的场面。 (3)学习213自然段。(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指导朗读) a、从“不计其数”“浩浩荡荡”“夹道欢迎”“一片欢腾”等词中,体会安息国欢迎场面的隆重。 b、从两国使者的互赠礼品的场面描写 体现了这条路是中西方友好的往来之路。也体现了这是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之路。 c、张骞的两次出使西域,奠定了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使他们能够互通有无,赞扬了丝绸之路,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d、指导学生朗读这一部分内容,边读边想象当时那种热闹繁华的场景。体会丝绸之路的伟大意义。 (4)再读13自然段,回答问题。 a、为什么称这条路为“丝绸之路”?(因为在这条路上

    16、,主要的贸易品是丝绸。) b、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的通道。) (5)读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体会到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生说,不足他人补充。 2.师小结: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五、小练笔 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省略的内容会是什么?这不尽的遐想可能是什么?你也来想象一下,说一说,并写下来。(写在课文省略号出) 六、板书设计 2*丝绸之路 东西方友谊交流之路 丝绸之路 东西方经济交流之路 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 3 白杨 【课文简说】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

    17、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 难点:体会写作方法,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同、相似之处。 【课前准备】 查找资料: 1.戈壁是怎样形成的。 2.新疆建设兵团。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

    18、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在祖国的大西北,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昔日辉煌的丝绸古道,还有那茫茫的大戈壁。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生长在茫茫戈壁滩上的白杨。 2.看课文题目质疑:(学生发言)师,作者为什么要写白杨呢?难道只是为了介绍它吗? 二、揭示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扫除生字) 1.自学指导。 (1)请同学们轮读课文,比谁能读准字音,声音响亮,语速适中,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有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

    19、纠正。(学生轮流朗读,有错即停,教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于黑板左侧,请其他同学更正。) (2)生自学生字。 2.学生朗读、自学。 3.交流。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自学指导。 快速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意。 2.生自学,师巡视。 3.共同交流。 可以分为四段。 第一段(13)概括讲戈壁滩上的白杨树。 第二段(412 )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的特点。 第三段(1315)讲爸爸借白杨树表白自己的心。 第四段(16)写孩子一定会像小白杨那样在新疆茁壮成长。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再读课文) 1.自学指导。 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出现的三个问句并用“”画出来。 2

    20、.学生自学。 3.交流。 对这三个问题的理解,能从课文的字面上大体知道意思。 (1)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那就是沿着铁路线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 (2)为什么它那么直,长得那么大?(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3)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六、当堂训练 课后生字写在作业本上。 第二课时 一、直接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白杨这篇课文。 二、揭示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

    21、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2.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3.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感悟白杨特点) 1.出示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爸爸介绍白杨的话。 思考:(1)从爸爸介绍白杨的话里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爸爸“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2)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生自学,师巡视。 3.检测。 第一句,抓住“从来”理解,谁能换个近义词来读读。 (比如:向来、一直、一向、历来等,白杨树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在漫长的岁月里始终都是这样。) 第二句“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

    22、枝干。” (引导学生举地名来说说哪儿需要白杨,白杨就在哪儿生长。比如:城市、农村、荒坡、沙漠、高原、路边等。师:引导,目睹了白杨的生活环境,再读读爸爸介绍白杨的话,我想你们一定有更深的体会。使生体会到白杨的生命力顽强。) 第三句“不管遇到狂风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引导学生想象白杨遇到风沙、雨雪、干旱、洪水时的情景,从而体会到白杨的坚强不屈的品格。师:同学们,白杨树不择环境、不讲条件、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生根发芽。这就是白杨的品格。此时,你对白杨产生了怎样的感情?敬佩、崇敬。) 过度:爸爸只是在介绍白杨吗?不是的,爸爸是在表白自己的心。那爸爸

    23、的心愿是什么呢? 1.自学指导二 找生读14、15自然段。 2.交流。 为的是扎根边疆、建设边疆,这也就是爸爸的心愿。 3.师小结:边疆建设者有这样一句豪言壮语“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儿孙”。不正体现了他们像白杨一样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吗?让我们怀着这种对建设者的崇敬之情再读一遍爸爸介绍白杨的话吧!齐读。 4.三个“只知道”说明了什么?不知道什么? 5.“借物喻人”的写法 。 师:爸爸借白杨来表白自己的心,也就是作者借白杨生命力顽强、坚强不动摇的特点来比喻“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这种表面写白杨这种物,实际上是写边疆建设者这类人,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 四、第二次

    24、“先学后教”(读课文、理解句子) 1.出示自学指导 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请你在文中用“”画出来,读一读,再仔细体会体会。 句子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句子 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内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为什用来两个“沉思 ”沉思什么呢?) 2.生谈体会,不足他人补充。 3.指导学生用充满自信、希望的情感来读。 4.总结升华。 的确,像爸爸这样的边疆建设者不计其数,他们离开了繁华的城市,告别了朝夕相处的亲人,毅然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有的还献出了生命。 五、当堂训练(小练笔) 面对这样的建设者,我想你

    25、一定有许多话想说,下面就写下来吧,可以用各种形式,比如诗歌、书信等。写几句话,夸夸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可以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5分钟后比谁写得好) 师小结: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像白杨一样的人,正是因为他们,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好,我想你们这些小白杨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一定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六、板书设计 3 白杨 高大挺秀 扎根边疆 白杨 生命力强 (借物喻人) 建设者 建设边疆 顽强不屈 (托物言志) 献身边疆 4*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课文简说】 这是一篇充满昂扬向上的精神和英雄气概的文章。文章叙述了在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条

    26、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西部建设者们以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题,攻克了国际性技术难关,创下了世界铁路建设奇迹,那就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风火山隧道贯通的经过。文章条理清楚,数据详实,字里包含着西部建设者的智慧与力量、吃苦奉献精神的歌颂。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修建青藏铁路的重要意义,感受建设者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和科学创新的精神。继续增加对西部大开发的了解。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主要内容,弄清建设者们是如何克服复杂冰冻土层、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这些困难的,并从中受到感染。 难点:修

    27、建风火山隧道中的施工困难及科学攻关的方法。 【课前准备】 收集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过天路这首歌吗?它热情地歌颂了工人修建青藏铁路的感人事迹。在人们的心中“出国易,入藏难”,拉萨地处偏远,交通闭塞,给物资交流,文化交流带来了困难。为了造福广大人民,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2001年,党中央作出了指示:(揭示课题)把铁路修到拉萨去。2006年7月1日,这条铁路终于试运营了。 二、揭示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修建青藏铁路的重要意义,感受建设者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和科学创

    28、新的精神。继续增加对西部大开发的了解。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扫除生字) 1.自学指导。 (1)请同学们轮读课文,比谁能读准字音。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有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纠正。 (2)理清文章脉络。 2.学生轮流朗读,有错即停,教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于黑板左侧。请其他同学更正。 3.交流。 第一段(16)筑路大军攻克控制温度的难关,解决了冻土的难题。 第二段(79)筑路大军攻克严重缺氧难关,建成世界上第一座高原制氧站。 第三段(1011)风火山隧道胜利贯通,铁路不断向前推进。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自学指

    29、导。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思考: (1)说一说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 (2)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2.生自学。 3.检测。(指名回答,不足他人补充) 第1题: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跨过巍峨的昆仑山,穿越“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到达拉萨,这就是青藏铁路。 第2题:遇到的困难一、冻土层 。二、恶劣天气。 三、极度缺氧。怎样克服的?句子1:技术人员昼夜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句子2:技术人员废寝忘食低下了高傲的头。 4.师:读这些句子,你觉得建设者有怎样的精神?(生说 师板书)无私奉献 乐观向上 科学创新 5.“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为什么反复出现? 这句话既是课文的题目,又在文中一咏三叹,反复出现了四次。这个简短有力的句子,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既是筑路大军的誓词,也是作者行文的线索。 6.课文种用了恰当的比喻,找一找,并说说为什么用这些句子? 如,“铁龙”“下马威”“逞凶一时的冻土”“巨大的拦路虎”,这些语句更加突出了建设者的豪情壮志。 7.师总结:同学们,工人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把铁路修到了拉萨,我们真佩服他们呀! 五、当堂训练 青藏


    注意事项

    本文(五年级语文下册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案汇编.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