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同济大学考研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复习要点说明.docx

    • 资源ID:16210295       资源大小:78.40KB        全文页数:9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同济大学考研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复习要点说明.docx

    1、同济大学考研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复习要点说明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畴一城市工程系统的构成与功能1我国通常的城市基础设施主要为工程性基础设施,它包含交通,水,能源,通信,环境,防灾等六大工程系统。2城市基础设施是保障城市生存,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是建设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3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系统共同承担城市生命保障,“吐故纳新”之职能。4城市供电,燃气,供热工程系统三者共同承担保障城市高能,高效,卫生,方便,可靠的能源供给之职能。5城市通信工程系统担负着城市外各种信息交流,物品传递等职能,是现代城市之耳目和喉舌。6城市防灾工程系统担负着防,抗主要自然灾害,人为危害,

    2、减少灾害损失,保障城市安全等职能。7城市交通工程系统由城市航空交通,水运交通,轨道交通,道路交通等四个分项工程系统构成,具有城市对外交通,城市部交通等两大功能。8城市航空交通工程系统主要由城市航空港,市直升机场,以及军用机场等设施。9城市水运交通工程系统分为海运交通,河交通等两部分 海运交通有海上客运站,海港等设施。11河水运交通有河客运站,河货运摊区,码头等设施。12城市轨道交通工具系统分为市际铁路,市轨道交通等两部分。13市际铁路交通:城市铁路客运站,货运站(场),编组站,列检场及铁路,桥涵等设施14市轨道交通:地铁站,轻轨站,调度中心,车辆场(库),地下,地面,架空轨道以及桥涵等设施。1

    3、5城市航空交通,水运交通,市际铁路交通,公路交通组成了空中,水上,地面,地下等城市综合对外交通系统。16市轨道交通,城区道路交通组成了城市部交通系统。17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由城市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等组成。18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由雨水排放工程,污水处理与排放工程组成。19高压配电网电压等级为1-10kV,高压配电网具有为低压配电网变,配电源,以及直接为高压电用户送电等功能。20高压配电线路通常采用直埋电缆,管道电缆等敷设方式。21低压配电网电压等级为220V1KV,含低压配电所,开关站,低压电力线路等设施,具有直接为用户供电的功能。22城市燃气工程系统由燃气气源工程,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

    4、工程等组成。23城市供热工程系统由供热热源工程和传热管网工程组成。 24城市通信工程系统由邮政,电信,广播,电视等四个分系统组成。25城市环境卫生工程系统有城市垃圾处理厂(场),垃圾填埋场,垃圾收集站,转运站,车辆清洗场,环卫车辆场,公共厕所以及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设施。26城市防灾工程系统主要由城市消防工程,防洪工程,抗震工程,防空袭工程及救灾生命线系统等组成。27城市救灾生命线系统由城市急救中心,疏运通道以及给水,供电,燃气,通信等设施组成。28城市救灾生命线系统的功能是在发生各种城市灾害时,提供医疗救护,运输以及供水,点,通信调度等物质条件。29城市工程系统与城市建设的关系(P7 整段3句话

    5、3点)30城市工程系统的相互关系:城市交通工程系统与其他工程系统的关系(重点,P7-8下面四段)给水与排水之间的关系(P8一段)(吸引与排斥)供电与通信之间的关系(P8 一段)(吸引与排斥)电力与燃气不应布置在相邻地区,他们的管道不能布置在道路同侧。31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畴为:城市给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通信,环境卫生,防灾工程系统规划以及城市工程管线综合等领域。第二节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任务与意义32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总体任务:(01年考题)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本城市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城市规划期各专业工程系统的规划建设标准设施规模和容量,科学布局各项设施,制定相应的建设策略和措施

    6、。33各项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P9-11)(9个,建议以给水,排水,防灾为主,其他以印象理解为主)34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形成与城市规划相一致的三个层面:城市工程系统总体规划,城市工程系统分区规划,城市工程系统详细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同步进行)35城市工程系统规划三个层面解决的主要问题(P1112)(建议还是理解记忆下,记住一些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习惯性说法36城市工程系统规划三个层面的相互关系(P12)(理解)37城市工程系统规划三个层面与城市规划各层面的关系。(P12)(理解)38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期限一般与城市规划的规划期限相同,城市工程系统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分为近

    7、期(5年)和远期(20)年,还有个衔接的中期规划(10)年。39近期建设规划的滚动建设计划即根据当年的建设实况和专业发展动态,当年年底作下年度的建设计划,修正和完善5年的近期建设规划,形成滚动渐进的近期规划。40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意义(P13,理解)41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的作用(P13-14,5点 03年考题)通过调查研究,抓住主要矛盾和问题症结,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明确发展目标与规模,统筹本专业工程系统建设,制定分期建设计划,有利于建设项目的落实与筹建;合理布局各项工程设施和管网,提供各项设施实施的指导依据;其详细规划对建设地区的工程设施和管网作具体的布置;通过工程管线综合规划,有利于协

    8、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名词解释汇总P2 城市基础设施 总结:本章作为一个纲领性章节,主要是用来梳理各个工程系统的关系,框架。所以重点理解记忆下本章涉及的关系问题。其他,可以用来整理思路。第二章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第一节 城市用水量预测1、城市给水规划的理念1)区域统筹的理念统筹水资源利用; 统筹水资源保护; 统筹给水工程管网布局2)节约与保护水资源的理念水资源是控制影响城市规模的关键因; 对供排水的有效利用和重复利用3)因地制宜的理念综合考虑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 综合考虑产业发展、生活习俗等经济社会条件2、用水的种类城市用水(城市统一供水、工矿企业自备水)农村用水(农业生产用水、农民生活用水、乡

    9、镇企业用水)3、城市用水的分类(7类)A. 综合生活用水(居民生活用水、公共建筑用水)B. 工业生产企业用水( 通常为总用水量的20%25%)C. 市政用水(道路保洁、绿化浇水、车辆冲洗)D. 管网漏损水量E. 未预见用水F. 消防用水(用水比例小,要求管径大,保证用水量,水质要求不高)G. 水厂自身用水Ps:最小服务水头(自由水压):从地面算起最小水压。按直接供水的建筑层数确定:一层为10m,二层为12m,二层以上每层增加4m4、城市的用水量标准:单位L/人日作用:是计算各类城市用水总量的基础,是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依据,并对城市用水管理也有重要作用。1)总体规划 综合用水量指标 p66

    10、 2)详细规划 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市政用水量标准、消防用水量标准3)建筑设计使用标准 住宅、公建和单个用水器具用水定额注意:用水量变化趋势与节水要求、产业变化及环境容量之间的关系 我国人均用水量呈曲线发展:人的用水意识、产业结构调整、管网技术的提高 (并不是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人均用水量越大)补充:城市等级标准都是以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为依据 (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以上,中小城市小于50万) 用水标准分区规定:一区南方水资源丰富 二区北方水资源贫瘠 三区西北用水困难区5、城市用水量预测与计算1)预测的基本方法A.指标概算法(总规)B.分类加和法(详规6种分类的用水量相

    11、加)最基本分类:居民生活用水、公共建筑用水、工业企业用水、市政用水、消防用水、未预见及管网用水C.线性回归法、年递增率法(慎用,不准确用水政策和技术的变化)D.生长曲线法、生产函数法、城市发展增量法2)工业用水预测:万元产值指标法(呈下降态势)应根据产业的性质和可供水量的限制进行预测3)用水量预测要点:A.预测方法选用; B.分析过去资料;C.各种因素的影响;D人口增长流动;E用水变化趋势(初始-发展-饱和阶段);F. 应注意城市的自备水源和水量(用水大户)4)用水量变化:p64A日变化系数 Kd = 年最高日用水量 / 年平均日用水量(1.11.5)(特大城市:1.11.2 大城市:1.21

    12、.4 中小城市1.41.5)B 时变化系数 Kh = 最大日最大时用水量 / 最大日平均用水量 (1.33.0)C 用水量时变化曲线 反应了一天24小时的用水量变化情况,每小时用水量按占最高日用水量的百分数计,平均时用水量为 4.17%,最大用水量为6%,时变化系数为1.445)预测结果作用(各指标的设计用途)A.最高日用水量确定给水规模B.平均日用水量确定城市水资源平衡C.时用水量或秒用水量用于管网设计D.用水量时变化曲线确定二级汞站、输水网、管网、蓄水设施(水塔、水池)的流量和规模 第二节 城市给水水源规划1.城市水资源:指可供城市发展、人民生活和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利用的地表水和地下水。 即

    13、 城市可以利用的河流、湖泊的地表水,逐年可以恢复的地下水,以及海水和可回用的污水。城市水资源量:包括降水地表水量、转化地下水量、外来水量(主要是河川径流量)的储存量和动态水量。水资源可利用量:指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能和生态环境不遭破坏的前提下最大可能被控制利用的不重复的一次性水量。是与所预测的用水量进行水量平衡的依据。2.城市水源的种类:地下水、地表水、海水、其他水源(微咸水、再生水、暴雨洪水)3.城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在自由开发阶段水资源基本平衡到制约开发阶段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阶段4.城市水源选择的原则(要求)影响城市总体布局和给排水工程系统的布置p751)水源具有充沛的水量,满足城市近

    14、、远期发展的需要2)水源具有较好的水质(选择地下水时,按泉水-承压水-潜水的顺序)3)坚持开源节流的方针,协调与其他经济部门的关系4)水源选择要密切结合城市近远期规划和发展的布局5)考虑取水工程本身与其他各种条件6)考虑防护和管理的要求,避免水源枯竭和水质污染7)保证安全供水(大城市-多水源分区供水;小城市-应有远期备水水源,若无,则结合远期发展设置两个以上取水位)5.城市水源保护(包括水质和水量两方面)地表水保护1)水源水体的一般功能分类:生活饮用水源、工业用水水源、农业灌溉水源、渔业养殖水源、禽畜饮水水源、景观用水水源2)水质标准:取水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分五类)供水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E

    15、C,WHO,我国)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排水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分3级)水源生活饮用水水源(分为一级水源水和二级水源水)3)地表水域功能分类与要求的排放标准及水污染控制区的关系(五类水体)(真题)水污染防治控制区水域功能分类污水排放标准一类特殊控制区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禁止排放污水二类特殊控制区集中式生活饮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禁止排放污水三类重点控制区集中式生活饮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类鱼类保护区、游泳区等执行一类标准四类一般控制区工业用水区、人类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执行二级或三级标准五类一般控制区农业用水区、一般景观要求水域执行二级或三级标准4)水源保护区划分:一类

    16、保护区、二类保护区,准保护区5)地表水源的卫生防护p77A 取水点周围半径100m的水域,严禁任何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一级保护区)B 取水点上游1000m至下游100m的水域,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二级)C 以河流为给水水源的集中式给水,应把取水点上游1000米以外的一段围河段划为水源保护区D 水厂生产区的围划定等地下水保护地下水源的卫生防护 p786.城市水源规划思路1)加强区域围的供水研究,考虑给排水的统一性2)重视对水资源的可靠性进行详细勘察和综合评价3)充分考虑水资源对城市发展规模的制约作用4)城市产业结构和布局必须与当地的水资源条件相适应5)应考虑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6

    17、)分析城市缺水原因,考虑走涵发展之路7)城市水源规划应有长远考虑7 水源规划的要点 1)确定位置;2)提出水质保证要求;3)论证流量(保证率);4)确保保护措施;5)提出调配措施;6)分析缺水原因8. 城市缺水的三种类型: 1)资源缺水型:水资源绝对数量不足,尽量达到“开源极限。Eg 华北、西北 2) 水质型缺水:尽管水资源丰富,但由于污染严重,城市没有合格用水 3)工程型缺水:城市工程设施旧,或投资不足,给排水工程设施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需要(财政困难易解决)9. 七种解决城市缺水的对策:(p80 06年真题) 1)尽可能利用当地水源优势,发挥有限的水资源的潜力蓄水 2)城市当地水资源濒于枯

    18、竭或严重污染是,考虑远距离引水或跨流域调水引水 3)采用区域整体供水,满足城镇密集地区的供水需求 4)加强污水的处理回用,充实城市水源(用于农业灌溉、工业回用、城市杂水、中水系统) 5)海水:淡化为淡水,或代替淡水直接应用在工业和生活方面 6)缺水地区可以建设雨水水库和雨水贮留系统 7)分质供水可以做到“水尽其用”,有效地利用水资源10. 水资源平衡措施开源节流 1)用好现水 2)开发新水 3)分质供水 4)回用污水 第三节 城市给水工程设施规划城市给水工程系统布置1.给水工程组成:取水工程、水处理(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2.给水工程系统布置形式(3种)1)统一给水系统:(由同一管网供给生活、

    19、生产、消防用水)供水安全性低2)分质给水系统:(不同程度净化)a.有限水资源优质优用 b. 管理复杂,旧城区实施难度大3)分区给水系统:(使用与高差显著及远距离输水,高差大于50m时,可以使管网水压不超过水管所能承受的压力,减少漏水量和能量的浪费)并联分区:由同一泵站的低压和高压水泵分别供给低压和高压的用水串联分区:由低压泵站供给,高压用水再用高压本站加压4)循环和循序给水系统5)区域性给水系统3.城市给水工程系统布置原则P84总:应遵循国家的建设方针,根据城市总规的要求,在满足用户对水量、水质和水压需要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选择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给水系统。一般原则:1)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地

    20、形条件、水资源情况及用户对水质、水量、水压的要求2)从技术经济角度分析比较方案,尽量以最少的投资满足用户对水量、水质、水压和供水可靠性的要求3)在保证水量的条件下,优先选择水质较好、距离较近、取水条件较好的水源4)水厂位置应接近用水区,以便降低输水管道的工作压力和长度5)输配水系统因造价较大,应满足供水要求的前提下,考虑对管道采用新材料新技术6)考虑用水大户重复用水的可能性,努力发展清洁工艺,以利于节省水资源、减少污染、费用7)给水系统扩建时,改造,改进以尽可能提高现有给水系统的供水能力取水工程设施规划4.地表水与地下水取水工程选址:水质、水量、安全性、施工与管理运营、水域综合运用1)水量充沛

    21、,水质良好2)良好水文,地质条件3)位于城镇和工业上游4)靠近主要用水区5.取水构筑物:设计最高水位按100年一遇频率确定 设计枯水位的保证率为9099%城市供水水源的设计最小(枯水)流量的保证率,一般用9097%6.水处理方法:A.澄清过滤消毒B.除臭除味C.除铁、锰、氟D.软化E.淡化和除盐F.水的冷却G.预处理和深度处理给水处理工程设施规划7.给水处理厂厂址的选择1)工程地质条件好2)考虑防洪3)环境卫生条件和安全防护条件4)交通方便,靠近电源5)与城市远近期发展结合,为未来规模扩大发展留有余地6)设在取水构筑物附近 第四节 城市给水管网规划1.给水管网设施:输水管渠、配水管网、泵站、水

    22、塔、水池(储水、调节作用,建在高处)2.给水管网分级:(根据管网中的管线作用和管径的大小)A干管(输水管,为沿线用户供水,管径大于200mm)B配水管(分配管,把干管输送过来的水配给接户管和消火栓,管径大于100mm;大城市150200mm;消防配水管大于150mm)C接户管(进户管,管径视用户用水的多少而定,大于20mm)3.给水管网的布置形制1)树状网:成本低,可靠性差,管网末端水量小2)环状网:成本高,可靠性好,降低水头损失3)树环结合:常用,中心地区为环状,郊区或次要地区为树状。干管环形,支管树状4给水管网布置原则 1)近远期结合,留有充分发展的余地 2)干管的主要方向应按供水主要流向

    23、延伸 3) 保证供水安全性,宜用环状网 4)干管尽量布置在高地,保证水压,满足道路要求 5)干管尽量避免在高级路面或重要道路下敷设 6) 尽量保证所有用户的水量和水压,消防栓和干管相连接 7) 尽量减低成本 8)给水管网按最高日最高时流量设计,如果昼夜用水量相差较大,可考虑在适当位置设调水水池和泵房 9)输水关河管网延伸较长时,为保证管网有足够水压,可在管网中间增设加压、泵站进行中途加压5. 给水管材 A管径小于50mm,一般用塑料 B管径大于300mm,用铸铁管,钢管等 消防供水管网消防水管、消防栓第四章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1.城市排水体制与排水工程系统1.1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的体制1.1.

    24、1城市排水分类1.按来源和性质分:a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排除);b工业废水(处理、收集、再处理、排除或直接排除)c;降水(收集、排除或收集、部分处理、排除);d冲洗街道水(排除);e消防后用水(排除)。1.1.2城市排水系统的体制分类1.合流制排水系统a直排式合流制(特点投资省、污染大、无污水厂/适用小污染、大水体、建设初期);b截流式合流制(特点投资较省、污染不大、有污水厂/适用干旱地区、旧城改建);2.分流制排水系统a完全分流制(特点投资大、污染小、有污水厂/适用新建地区);b不完全分流制(特点投资较省、污染小、有污水厂/适用地形起伏且水系健全地区)。3.掌握P109-110四种形式的图

    25、。1.1.3城市排水体制的选择1.不同选择角度:a环保方面;b工程投资方面;c近、远期关系方面;d施工管理方面2.城市建设初期,根据情况,采用直排式合流制、截流式合流制、不完全分流制,逐步向完全分流制过渡;要因地制宜,一个城市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排水体制是很正常的。1.2城市排水系统1.排水系统的组成管网、处理系统、最终受体,对应收集、处理、排放的排水过程。2.按排水性质分类污水排水系统、雨(降)水排水系统;按一个城市水处理设施的多少分类分散式排水系统、集中式排水系统;按排水管网的构成分类正交式排水系统、平行式排水系统。1.2.1生活污水系统 1.组成:a室污水管道系统和设备;b室外污水管道系统

    26、c污水泵站;d污水处理厂;e出水口。2. 掌握P111图4-5/P112 图4-6。1.2.2工业废水排水系统1.组成:a车见部管道系统和设备;b厂区管道系统;c废水泵站和压力管道;d废水处理站;e出水口(渠)。1.2.3雨水排水系统组成:a房屋雨水管道系统和设备;b街坊或厂区雨水管渠系统;c街道雨水管渠系统;d雨水泵站及压力管;e出水口。1.3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设置1.3.1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的布置形式 P114图4-71.正交式仅排雨水,适于地势向水体倾斜的地区。特点:干管长度短,口径小,污水排除迅速,造价经济,但水体污染严重。2.截留式适用于合流制、分流制排水系统和区域排水系统。雨天易使水体

    27、污染。3.平行式适于地势向合流方向有较大倾斜的地区。控制流速。4.分区式适于地势高低相差很大的地区。高区重力流排放,地区泵站抽排;优点:充分利用地形,节省电力。5.分散式适于中间高周边低(有河流)的地区和地形平坦的大城市。特点:干管长度短、口径小、管道埋深浅、便于污水灌溉,但污水厂和泵站增多。6.环绕式倾向规模大的污水厂而非数量多规模小的污水厂。7.区域性布置形式适于城镇密集区及区域水污染控制的地区。优点: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化、大型化,有利于水资源的统一规划管理,节省投资,运行稳定,占地少,是环保发展方向。缺点:管理复杂,工程效益慢。1.3.2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的布置要素1.污水排放的形式1)分散

    28、布置:干管较短,污水回用便于接近用户,利于分期实施。适用于较大城市,用地布局分散,地形变化较大;2)集中布置:干管较长穿越障碍物多,但污水厂集中出水口少易于管理。适用于中小城市,布局集中,地形起伏不大,无障碍阻隔。2.污水处理厂及出水口的位置(河流下游、距离取水点至少100m、避开回水区;污水厂近出水口、河流下游、最小频风上风侧、防护距离)3.污水的利用和处理方式(直排污染严重、处理后灌溉农田较好、重视重复利用)4.工业废水和城市废水的关系(直排或无害化处理后排放)5.污水干管的位置(太多 详见P116)6.泵站的数量位置(技术经济比较后再定)7.雨水管渠布置(分散与直接、结合地形、就近)8.

    29、排水管与竖向设计关系(相一致)9.排水方式选择:重力式排水传统方式;压力式或真空式排水适应于地形地质变化较大的地区,管网密集施工困难地区,保护区,人口密度低地区等。2.城市污水工程系统规划2.1城市污水量预测和计算1.污水量=用水量污水排除率。城市污水0.750.90;城市生活污水0.850.95;2.城市污水排放系数是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年)的污水排放量与用水量(平均日)的比值。城市污水0.700.80;城市综合生活污水0.800.90;工业废水0.700.90。3.生活污水设计流量 P118-120(公式、设计人口、变化系数等)4.日变化系数;时变化系数;总变化系数5.城市污水设计总流量是居

    30、住区生活污水、工业企业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设计流量三部分之和。均用用水量(平均日)乘以相应排放系数而得。2.2城市污水管布置2.2.1污水管网的布置形式1.污水干管的布置形式 P123图4-91)平行式干管与等高线平行,主干管与等高线垂直,适于城市坡度很大时;优点减少埋深。避免过多跌水井,改善干管的水力条件;2)正交式干管与等高线垂直,主干管与其平行,适于地形平坦略向一边倾斜的城市。2.污水支管的布置形式 P123图4-101)低边式(管线较短,适于街坊狭长或地形倾斜时);2)围坊式(四周布置,适于街坊地势平坦且面积较大时);3)穿坊式(穿越街坊,管线较短,适于建筑规划已定或街坊部管道自成体系时)。2.2.2污水管网的布置原则1.布置原则 P1241)管线最短、埋深最小,最大区域排放;2)地形影响;3)污水干管走向;4)多重力少提升;5)减少交叉,考虑地质;6)沿城市道路布置;7)管道简捷顺直,节约;8)近远期结合。2.污水管线的敷设考虑因素 P1251)平竖方向位置;2)最小净


    注意事项

    本文(同济大学考研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复习要点说明.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