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二语文 6《语言的演变》第一课时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六册.docx

    • 资源ID:16191398       资源大小:42.72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二语文 6《语言的演变》第一课时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六册.docx

    1、高二语文 6语言的演变第一课时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六册2019-2020年高二语文 6语言的演变第一课时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六册说 课本文是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介绍汉语演变情形的一篇普及性说明文,条理清晰,明白如话。编者将本篇放到高三下学期学习,其用意当是希望学生在高中三年语文学习即将结束的时候,了解语言变化的必然性及汉语语言变化的一些规律,用发展的观点看待语言学习,借汉语古今演变的规律将已学古今汉语的若干感性知识相对理性化、系统化。果真如此,笔者以为编者不妨将吕先生积广博学识熔铸的这把金钥匙在高中一开始就交给学生,让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效率,此是笔者一家之言,顺便说及。文章

    2、阅读难度较小,学生可能因此难以产生浓厚兴趣,极易走马观花应付了事。但本篇确有独特的价值,不可绕开去。本篇的价值至少有三:其一,为求知欲正旺的广大学子打开了一扇观赏社会生活风貌、体察不同时期人情世态的信息窗口。语言是特定社会形态的一面镜子,研究语言的好处不限于语言学本身,可以窥知人类文明变迁的轨迹,这是极具吸引力的。其二,有助于我们在比较中学活古汉语。当代生活节奏下学习古汉语必求高效率,而对古今汉语比异求同是最为重要的高效学习途径。其三,这是一篇典范的阐释性说明文,从写作的角度研读,可以熟悉基本招式,学一知三。因此,要在学习这篇课文的全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学习内容的有趣、有用。要注重联系当代社会语言

    3、的急剧变化来端详我们所处的时代,注重调动学生已有的古文积累来印证文中有关观点。在研读文章中阐释说明技巧时,不光要知道作者用了什么,而且要探究为什么这样用而不是那么用。教学目标1.明白语言是读社会生活的一扇窗,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透过这扇窗去解读包括当代在内的不同时期的生活风貌,举行一次新语词新生活报告会。2.强化语言学习中的比较意识,了解古今汉语在语音、语法、主要是语汇上的区别,自觉运用比较法复习古汉语。3.理解文中运用的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三种主要说明方法所起的作用,准确把握文章的说明重点,明了第一部分在全篇中的作用。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目标二为教学重点,教学目标一为教学难点。落实重点、突

    4、破难点的办法见说课部分。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探究法、联系生活法、温故知新法。教学用具课前收集有关当代新语汇的资料。学习导航一、导入语上课伊始,教者请学生每人说三个当代社会生活中使用频率高的词汇,如:回归、台独、一国两制、三通、反恐、欧盟、反倾销、蛇头、人贩子、外企、民营、工薪阶层、下岗、再就业、人才市场、双选会、申奥、招商引资、素质教育、考研、非典、基因测序、克隆、减负、空姐、空嫂、拍卖、下海、教师节、打工、三陪女、扫黄打非、打黑、MTV、DVD、炒股、国债、水货、艾滋病、亚健康、公益广告、大腕、黑哨、零距离、大话、拉动、名模、名牌、打假、跑官买官、出国游、绿色食品、减肥、选美、创意、三个代

    5、表、与时俱进、抄霸、超市、连锁店、保险、一日游、五一黄金周、隐形飞机、911、手机、上网、网虫、菜鸟、游戏机、网络、升级、杀毒、接轨、软件、硬件、武侠小说、高考、中考、外教、二奶、大款、富婆、特区、特首、社区、知识产权、专利、扩招、双赢、入世、追星、动画片、商机、产业化、以人为本、独生子女、家教、炒鱿鱼、破产、对话、吸毒、海湾战争、人肉炸弹、东扩、GDP、房市、股市、二手房、社区、春运、物业管理、计划生育、走私、反腐败、网友、网恋、酷、打工妹教者投影出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请学生试猜其中的若干词汇的意思。知青、大跃进、放卫星、批林批孔、上山下乡、五七干校、修正主义、大

    6、锅饭、粮票、革委会、样板戏、红卫兵、红小兵、最高指示、毛主席语录、贫下中农、阶级斗争、大鸣大放、右派、大字报、黑五类、唯生产力论、大串联、工宣队、早请示晚汇报、忠字舞、大队、生产队、公社、供销社、战天斗地、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文化大革命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也才五十多年,以1978年为界,现代汉语语汇经历了两次大爆炸。社会生活的剧烈变动带来了语言的全新面貌,而语言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也印证了生活的剧烈变化。板书课题:语言的演变。二、结合思考练习一、二通读全文,把握主要内容(一)学生按照要求通读全文,完成思考练习第一题、第二题(二)讨论、概括文章三部分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从总体上说

    7、明古今语言是不断变化的。第二部分,分类说明语汇变化的主要内容。第三部分,简要说明语法和语音的变化 (三)讨论完成第二部分结构提纲1.语汇的消长(1)旧词消失:有些字眼儿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2)新词出现:有些字眼儿随着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而出现;(3)外来词渗透:外来的事物带来了外来语。2.古今词义的变化(1)词义缩小:“几”“床”等;(2)词义扩大:“江”“河”等;(3)词义转移:“涕”“信”等;(4)词义弱化:“很”“普遍”等。3.事物改变了名称 (1)词语替换;(2)忌讳引起词语的变化。 三、章法的探究(一)文章第一部分的必要性提出疑问:讲语言的演变,文章的第二部分、第三部分

    8、讲得非常明白,第一部分能否删去?引导思考:第一部分的内容似乎和下文重复,是否真正如此?这一部分假想朱熹闯进孔子课堂、剖析邹忌讽齐王纳谏头一段是为了强调什么?探究明确:第一部分内容并非和下文简单重复。第一段假设举例非常风趣形象,研究孔子的专家都听不懂孔子讲课,遑论他人?朱子生活的宋代距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也就一千多年,语言的变化已是天上人间!随后具体剖析邹忌讽齐王纳谏头一段文字的古今变化情况,强调的仍是“古今言殊”(语言的演变原来的标题)。从全篇来看,围绕话题(即文题),作者讲了两个问题:其一,语言古今变化大;其二,语言是怎样演变的。这样看来,文章的第一部分绝非可有可无了。(二)说明的重心及其合理

    9、性逐层提出疑问:作者所讲的两个问题中,哪一个是重点?语言的变化谈了三个方面,哪个方面又是说明的重点?作者这样取舍是否合理?探究明确:作者在课文中重点讲语言如何变化,又把语汇的变化作为说明重心,仅从篇幅长短就可看出这一点。就广大读者而言,对于语言在变化,一般没有什么怀疑,至于语言怎样变化,则不甚了了,弄清后者,意义较大。所以在语言三要素中重点谈语汇,是因为“语汇联系人们的生活最为紧密,因而变化也最快,最显著”,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古今语法的变化不如词汇的变化那么大”。至于语音,尽管古今差别很大,但是光看文字看不出。因此,语汇的变化情况得重点谈。作者的取舍还是很有道理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讲

    10、语汇变化时,除了讲明古今这方面的变化,还时时处处扣紧社会生活的变化来讲语言的变化,笔墨如此安排是要读者明白语言变化的第一推动力还是社会生活的改变,使语言变化有迹可循。(三)举例这一说明方法在文中运用的灵活性教师讲解:文中主要运用了分类、比较、举例的说明方法。作者运用举例法十分灵活,可分三类,各展其妙。第一类,假设举例,如第一部分假设孔子与颜回、子路谈话,朱熹闯进去完全听不懂,就从语音具有时代特征的角度说明了语言的演变,饶有趣味,印象深刻。第二类,典型举例,如第一部分说明古今汉语差别大,就举了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例子,从字形、语汇、语法等方面加以证明,十分典型,说服力强。第三类,列举举例,如用形声法

    11、说明汉字无论声母、韵母、声调都已有很大变化时,就列举了“江”“潘”“泣”“提”“通”“路”等一连串例子,非常明确。四、汉语语汇变化的学以致用(一)小讨论:面对语言的变化,我们应取的态度是什 社会上出现的已经约定俗成的新的语汇和新的表达方法,要认真掌握和使用。语言的演变具有阶段性、规律性,因而有些词义、有些说法、有些句式要区别对待。学习语言是一辈子的事,要下真功夫才能学好。(二)运用课文所阐述的道理分析一些语言现象1.温故知新,课堂练习(1)从词义变化的角度看,与其他不同类的一项是()A.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江山B.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好汉C.五谷丰登谷子、谷米D.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河流(2

    12、)从词义变化的角度看,与其他不同类的一项是()A.肉食者谋之肥肉B.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臭味C.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亲戚关系D.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为民除害 (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在现在未转移的一项是()A.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B.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D.烈士暮年,壮心不已(4)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结构没有变化的一项是()A.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B.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D.不然,籍何以至此?说明:答案略,做此练习,主要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文中道理来复习梳理所学知识。2.探究归纳表示行走的词语的古今演变解

    13、释下列各个词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探究归纳这类词的古今演变。(1)入而徐趋 (2)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3)走狗 (4)三国疾攻楚,楚必走(5)弃甲曳兵而走 (6)走马观花 (7)乃自强步 明确:古代汉语中表示行走的词有“趋”“走”“步”,按速度分,“步”是慢走,如句(7);“趋”是小步快走,如句(1);“走”是“快跑”,如句(2)(3)(6)中的“走”;“走”也常指逃跑,如句(4)(5)。3.研究“克隆”一词意义的流变“克隆”一词系新出现的词语,但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范围在扩大,涵义在发生变化。该词本指无性繁殖,但其意义已不限于此。如高考卷中出现的似曾相识的作文,被评卷老师说成是由考生

    14、“克隆”出来的;生活中相类似的事物,也往往被人们戏称为是如何如何“克隆”的。五、拓展提高 打开社会生活的镜子览古观今 (一)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教师讲解:语言是一种社会产物,社会的变迁在语言中得到反映和记录,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说语言是我们览古观今的一面镜子,自觉地运用这面镜子,我们对于人类文明的演进会获得许多有意义的发现。比如过去妇女的社会地位很低,女人被视为祸水,这种观念在文字中就有体现,汉字中有不少表示贬义的字都是女字旁,比如“奸”“妒”“妄”“妖”“娼妓”。汉字中本来也没有专门用来指称女子的代词,“她”“她们”系二十世纪初出现,这两个代词的出现反映了女权革命的影响,蕴含了男女平等这一现

    15、代文明的基本理念。有位特级教师谈到“我们”和“我”两个词的使用,认为一个重视个体价值的社会“我”的使用频率才更高,确有道理。专制社会在词语的使用上也有痕迹,如同样表示死亡,君王和臣民就有等级分明的说法。(二)从新语汇看新生活教师引导:从大家一开始列举出来的当代新词汇中可以看出我们这个时代有哪些特点?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参考观点:科技日新月异,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外来语汇急剧增加,反映了世界各地的交流越来越多,地球正越来越小;经济成为社会生活的重心,丰富多彩的经济现象在语言中得到充分反映;网络语言加速融入当代汉语 当代人越来越重视健康;社会不良现象引起当代人的广泛关注六、课后作业继续

    16、收集社会上出现的新词汇,对这些语汇进行文化意义上的梳理考察,在此基础上举行题为新时代新语汇的专题报告会。板书设计语言的演变吕叔湘 语汇的消长(1)旧词消失:有些字眼儿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2)新词出现:有些字眼儿随着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而出现;(3)外来词渗透:外来的事物带来了外来语。古今词义的变化(1)词义缩小:“几”“床”等;(2)词义扩大:“江”“河”等;(3)词义转移:“涕”“信”等;(4)词义弱化:“很”“普遍”等。事物改变了名称(1)词语替换;(2)忌讳引起词语的变化。语言的根扎在社会生活的沃壤延伸阅读关于语言的演变的三个问题一、吕叔湘先生与他的语文常谈 吕叔湘先生系我

    17、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江苏丹阳人。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为当前我国最具权威的两部大型辞书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的学术顾问。他主持了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词典的编写工作,长期从事汉语语法研究,在语言文字应用和语文知识普及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课文节选自吕叔湘先生的语文常谈。据作者在序中说:“1964年春天,有一天文字改革月刊的编者来看我,问能不能给那个刊物写点有关语言文字的普及性文章。结果就是后来在文字改革月刊上分期发表的语文常谈。原计划写8篇,可是刊出7篇之后,文化大革命来了,杂志停刊,第8篇也流产了。后来也曾经想把旧稿整理印成一本小书,可是那几年的风气是以不读书为贵,也就迟迟没有着手。最

    18、近受到一些相识和不相识的朋友们的督促,才又鼓起劲来修修补补送给出版社,离开最初发表已经16个年头过去了。给这些文章取这么个名字,无非是说,这些文章内容既平淡无奇,行文也没有引经据典,当不起概论基础之类的美名,叫做常谈比较恰当。”吕先生在序中,带着某种遗憾,介绍了这些文章的写作缘由及其所遇到的波折。语文常谈是一部讨论汉语常识问题的著作。全书共8章,分别阐述语言与文字的关系、汉字读音、文字三要素、语句的结构、词义与句义、古今语言变化、方言与普通话、汉字改革与拼音问题。只要读一读语文常谈,就会感到,吕先生给这本书取名时不用“概论”“基础”之类的美名,而用了“常谈”之名,这的确是一种令人敬佩的自谦。这

    19、本书虽只有6万多字,但几乎把汉语语言文字方面的理论和知识都涉及到了,给初学语言学理论的人带来很大的帮助。课文节选自语文常谈中的第6篇古今言殊一文里的前三部分。这三部分在原文中都有题目。二、语言的演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课文告诉我们:“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语言的变化,短时期内不容易觉察,日子长了就显出来了。”语言总是处于演变之中。这当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作一个深入的了解。其一是,语言是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列宁说过: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变迁的一面镜子。拉法格说:“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例如从田野生活过渡到城市生活,以及政治生活的大事件,都在语言上留下印记。”如

    20、果一个社会里,人们经常使用的语言有皇帝、丞相、太尉、大司马、布衣、庶人、士、薨、山陵崩、箭、戟等等词语,那么我们可以凭借这些语言作出判断,这个社会是一个封建社会。到了现在,这些词语当然早已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一些旧事物消亡了,代表这些旧事物的词语必定会在人们的生活中、口语中消失,而只保留在文献中或某些书面语里。拉法格在他的革命前后的法国语言中还说:“意大利哲学家曾说:大部分词都有野蛮的和农村的根源。正如罗马城中的圆形大理石庙宇永久地体现了拉丁乌姆的野蛮人用树枝和泥土搭成的窝棚一样,任何文明语言中的词都保留着原始人林莽生活的痕迹。”我们现在读诗经,对里面的不少篇章,读起来感到比较困难,其中的一

    21、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反映当时生活的一些词语,在今天的生活中是早就消失了。于是,我们今天去理解诗经时代的人们的生活就感到比较困难了。尽管如此,我们仍可通过“文明语言中的词”所保留着的当时社会生活的痕迹,来获得对当时社会的了解。又如,我们古代是以畜牧业为主的,反映在语言中的牲畜名称,不仅数量多,区别也很细。据统计,仅诗经中,表示马的词就不少于50个。蒙语中至今仍有类似的情况,有众多描写牲畜不同颜色、大小、品种、价值的词语。从称谓来看,一对夫妻,妻子叫丈夫的父母为公公、婆婆,叫得亲热一点的,就仍然叫爸爸、妈妈。然而,假如我们今天去读谷梁传桓公三年:“礼,送女,父不下堂,母不出祭门父戒之曰:谨慎从尔舅之言

    22、;母戒之曰:谨慎从尔姑之言。”再读唐代朱庆馀的闺意献张水部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就会对“舅”“姑”这些词感到不好理解。这里的“舅”“姑”分别指的是丈夫的父亲和母亲。为何古代的媳妇叫丈夫的父母为“舅”“姑”呢?原来,在春秋战国时期规定“同姓不婚”,只有不同姓的两个氏族才可以通婚。两个通婚的父系氏族彼此嫁女,实际上是姑舅结亲:从女方来讲,所嫁氏族的公公,正是母亲的兄弟辈,所以称公公应该称舅;所嫁氏族的婆婆,正是父亲的姐妹辈,所以称婆婆应该称姑。同样道理,女婿称岳父岳母也称舅姑。这种称呼习惯,经秦汉、魏晋南北朝,直到唐宋仍然保留着。这样的称谓,可以作

    23、为我们研究古代婚姻制度的一种佐证。其二是,社会变迁也必定会影响语言。解放前,我国工业品大多是靠国外运进来的,于是许多物品都带有一个“洋”字,如洋油、洋布、洋袜、洋线、洋烛、洋火、洋肥皂、洋铁面盆、洋娃娃等等。后来解放了,我们逐渐有了自己的产品,这样,“洋油”改叫为“石油”“煤油”,那些“洋布”之类的“洋”字也没有了。为什么这些“洋”字会没有呢?因为这些国外运进来的东西消失了,代表这种事物的词语在人们的生活中也逐渐被淘汰了。三、吐故纳新是我们对待演变着的语言的正确态度既然语言是在不断地演变着,那么对语言要采取吐故纳新的态度也是应该的了。以辞海为例来说,自1979年版三卷本出版之后,1983年出版

    24、了辞海。按照大型辞书十年左右修订一次的国际惯例,辞海编辑委员会与上海辞书社对1979年版的辞海进行了修订和增补,于1989年出版。之后,又对1989年版的辞海做了修订,出版了xx年版的辞海,删去了过时的内容(包括词语),增补了新的内容(也包括词语)。现代汉语词典的情况,也是如此。自1978年12月第1版出版之后,于1983年1月第2版出版。由于语言在不断演变发展中,1996年7月又出版了修订第3版,xx年又出了增补本。在这个增补本中,收进了不少新出现的词语,如:按揭、暗物质、暗箱操作、扳平、笔友、磁卡、宽带、锁定、双赢、基因芯片等等。只有随着社会的发展,根据语言的演变情况,及时把新词新义吸收到

    25、自己的语言储备中来,才能使自己的语言越来越丰富,使用起来才有可能更自由更贴切更生动。(摘自中学语文园地xx年3期,作者洪波)学习卡片1.词汇积累愣说:说话不考虑合理不合理,愣头愣脑地说。近义词辨析:它与“硬说”不同,“硬说”是明知不合理,偏要这么说,强词夺理地说。窥探:暗中察看。朝发夕至:早上出发,晚上到达。形容路程不远,或交通极为便利。外来语:也叫外来词或借词,指一种语言从另一种语言里吸收过来的词语。如“咖啡”“沙发”“干部”“电话”“铁路”。忌讳:因风俗习惯或个人理由等,对某些言语或举动有所顾忌,积久成为禁忌。也指对某些可能产生不利后果的事力求避免。2.语言三要素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

    26、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语音、词汇、语法称为语言三要素。2019-2020年高二语文 7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第一课时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六册说 课关于修辞,各家提出了种种说法。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创造性地提出了修辞的新概念,让人耳目一新。全文的阐述是令人心悦诚服的。学习修辞在于运用修辞。由这一点出发,教学本文时,把握观点是基础,专题训练是桥梁,实际运用是目的。教学方案的基本构架是:先读课文,明确、理解课文要点,在此基础上对课文中的、名著中的、习作里的若干语段评头品足,进而消化作者的观点,自觉指导平时语言实践。 教学目标 1.迅速提取课文要点,准确理解作者的有关修辞的新概念。2.

    27、运用学习本文的心得体会,鉴赏、评说语言材料中运用修辞的优劣得失,自觉运用两个标准来指导今后的语言实践。教学重点教学目标之二。教学难点自觉运用两个标准来指导语言实践意识的形成和强化。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温故知新法。联系所学课文中或实际生活中修辞的运用来理解本篇中的基本观点,强化选择意识。教学用具投影片(其一:各家对修辞的定义;其二:填写表格;其三:引爆思维的若干观点句),张志公先生像,张志公代表性著作一本。学习导航 一、导入语教师:说话写文章得讲究语法、合乎逻辑,还要考虑修辞。什么是修辞?请大家前后左右商量一下,给“修辞”下个定义,好不好?学生分头讨论、琢磨。请几位学生代表发言,特别要注意,比

    28、喻、拟人、夸张等手法属修辞,但修辞不单是比喻、夸张、拟人。对于考虑到这一点的同学要给予表扬。出示各家有关修辞的定义:辞海:依据题旨情境,来恰当地表现写说者所要表达的内容的一种活动。现代汉语词典: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精确、鲜明而生动有力。华中师院中文系现代汉语修辞知识:简单地说,就是调整和修饰语言。修辞:在说话或写文章的过程中,经常要考虑如何把词语选用得恰当些,把句子组织得好一些,使自己的语言能够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客观事物。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为了有效地表达意旨,交流思想而适应现实语境,利用民族语言各种因素以美化语言。教师: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也给“修辞”下了个定

    29、义,在他看来,修辞其实就是一个选择过程。板书课题。二、速读课文,提取要点(一)要求学生速读课文,提取要点,完成表格 (二)讨论明确,把握课文的要点一个定义:修辞就是在运用语言的时候,根据一定的目的精心地选择语言材料这样一个工作过程。两个标准:其一,准确,富有表现力;其二,有时代性,有社会性。提醒:在完成这一工作的时候,要请学生注意抓住显示语言脉络的语句,迅速准确地理清层次,明确要点。比如文章在提出重要见解时常常先用问句引路,像本文开头的“什么是修辞?”第三段一连提了四个问题“怎么选择?根据什么选择?怎么叫选择得好?怎么叫选择得不好?”实在是为读者指明了探索的方向,知道选择标准就在随后的段落中。

    30、再比如文章中常用表示顺序的词语暗示层次,像课文第七段开头一句“说到这里,就自然要联系到选择语言材料,也就是说进行修辞工作的又一个重要的标准”中的“又一个”。在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随时抓住这些路标,就不致走马观花,头脑中一片模糊,而能在提高阅读效率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三)压缩第五、第六段,把握作者阐述准确表现力问题的主要信息,限150个字以内。参考答案:实现表达的准确性、有表现力,要使主观目的和客观效果相统一。说话写文章要研究对象和场合,据此选择语言材料、组织语言材料,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所谓得体,就是在真实的、实事求是的前提之下,根据具体的场合、具体的对象,采取恰当的说法,表现出自己一种

    31、应有的修养,一种比较高尚的思想精神面貌。(四)压缩第七段,把握作者阐述修辞要有时代性社会性问题的主要信息,限130字。参考答案:修辞的另一个重要标准是它既有时代性又有社会性。语言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体现出时代特征;语言作为全民性的交际工具,不会像社会变革那么剧烈,这是其社会性。今天的社会对于语言的运用首先要求准确性,也要讲求速度、效率。反对假大空,也不提倡穷年累月琢磨。三、进一步研读课文,理解、评说文中的基本观点(一)提要求,再研读提示语:对于张志公先生的见解,你是否完全赞成?如果赞成,能否从中学语文教材、古今中外名著、身边同学习作或实际生活中举出一例,印证作者的观点?如果不赞成,也请说说自己的道理。(二)就观点展开议论,百家争鸣教师可以列出若干容易产生不同见解的观点句或特别有指导意义的观点句作为思维引爆点,激发学生灵智的火花。例如:1.修辞不是把话这么装饰那么装饰,更不是自己制造什么花样翻新的说法,只不过是从现有的材料中精心选择而已。提示:一般地这么说还行,但不能绝对化


    注意事项

    本文(高二语文 6《语言的演变》第一课时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六册.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