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教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资料.docx

    • 资源ID:16167273       资源大小:42.43KB        全文页数:4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资料.docx

    1、教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资料第1章 教育研究的一般原理第一节 教育研究的对象 (一)已有的观点 1.教育研究的对象是人。 2.教育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现象及其规律。 3.教育研究的对象是教育存在。包括实践形态的存在与理论形态的存在两个方面,即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二)我们的观点 教育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研究者所意识到或预见到了教育问题。 教育问题以及教育研究者探究教育问题时所特有的学科视角、研究指向,是教育研究区别于其他研究的特质所在。 二、教育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一)教育问题的复杂性 由于教育问题来自教育这一复杂的人为事物,使得任何一个教育问题的提出及其解决都被纠结在复杂的因果关系之中。(二)教育问题的

    2、生成性 教育问题不是教育世界给定的,而是教育研究者生成的。 (三)教育问题的社会性 教育问题总是指现有的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要求所产生的问题。 (四)教育问题的价值性 教育问题不是纯粹的事实性问题,而是价值性问题。 (五)教育问题的整合性 任何一个教育问题都很难把它归结为一个性质单一的问题。 (六)教育问题的二难性 教育世界中存在着大量的悬而未决的二难教育问题。 (七)教育问题的开放性 教育是一个开放系统,所产生的教育问题也具有开放性。 第二节 教育研究的性质 一、已有的观点 过去人们习惯于采用二分法对一种研究的性质进行归类: 1.从学科属性上将其归于自然科学研究或社会科学研究

    3、。 2.从研究对象上将其归于价值研究或事实研究。 3.从研究功能上将其归于发展理论研究或解决实践研究。 二、我们的看法 (一)教育研究属于事理研究 即探究人所做事情的的行事依据和有效性、合理性研究。 (二)事理研究的突出特点 1.综合性。这是由教育研究的对象和教育研究的目的决定。教育研究以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教育问题既是自然事实,更是文化事实,是自然事实、文化事实的综合,具有综合性。教育研究的目的包括着事实、价值和行为三方面,既要说明是什么,又要解释为什么,还要讲出如何做,具有综合性。2.动态性。它关注人作用下的事物的转化。包括多方面、多形态、多事态、多主体、多时态的多重多次转化。其复杂程度是

    4、任何物质形态间和任何精神形态间的转化所不能比拟的。第3节 教育研究的意义 一、成事的意义 改善教育实践,推进教育理论 二、成人的意义 提升研究者的素质 三、二者的关系 成人达事,成事达人第二章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一)选定研究课题 检索研究文献 第1节 选定研究课题 一、选题的意义 教育研究始于问题 教育研究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选择课题是教育研究的出发点。 教育研究最糟糕的问题是没有问题。 选题决定教育研究的方向和水平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都需要

    5、有创造性和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巴丁博士指出:“决定一个研究能否取得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它的选题是否正确。”美国斯坦福国际研究所,曾对国际上科研课题的完成情况做了调查,发现约40的课题未能最终完成,在完成的课题中,又有45不能很好应用或者不能确保有较好的效益。原因并非全是学术或技术上的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选题时考虑不够慎重和周密。 中国教育科研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高水平的选题与成果,特别是原创性的选题与成果。 正确选题是教育研究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功发现、提出一个有意义、有创见的问题,是科研人员敏锐的洞察力、对形势的判断力及胆识的综合反映

    6、。 二、选题的来源 纵向课题 横向课题 自选课题三、选题的类型 以往的研究一般从客观需求的唯度把教育研究的选题分为理论性课题和应用性课题两类。 根据课题对理论的突破程度又把理论性课题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理论性课题 对理论产生全局性突破的课题称为一级理论性课题 对理论中某一领域产生突破的课题称为二级理论性课题 对理论中某一原理产生突破的课题称为三级理论性课题 根据课题对实践的指导程度又把应用性课题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应用性课题 探讨全局性的实践问题的课题称为一级应用性课题 探讨某一地区、某一部门的实践问题的课题称为二级应用性课题 探讨个别的实践问题的课题称为三级应用性课题 我们可以从客观需求与主

    7、观意愿两唯度把教育研究的选题分为异己的问题、私己的问题、炮制的问题和互通的问题四类。异己的问题 有客观需求无主观意愿的研究问题。 需要把异己的问题转变为联己的问题。私己的问题 有主观意愿无客观需求的研究问题。 需要把私己的问题转变为联他的问题。 炮制的问题 既无客观需求又无主观意愿的研究问题。 互通的问题 既有客观需求又有主观意愿的研究问题。四、一个好选题的主要特点 具有客观性 即选定的问题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真实存在的问题,而不是主观臆造的问题。既有实践根基,又有理论基础。 例1:论哲学家应成为科学家的领导 例2: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 具有价值性 即问题探究或有助于拓展教育知识、深化教育认识

    8、,或有助于解决教育问题、改善教育实践,或二者兼得。 例:童年的消逝具有独创性 即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的问题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或问题新,或方法新,或二者兼得。当别人没有想到时,你已经想到了;当别人已经想到时,你已经开始做了;当别人开始做时,你已经做得较好了;当别人做的较好时,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当别人做得和你一样时,你已经改换其他道路了。 具有明确性 即选定的问题应研究对象明确,研究内容明确。提倡小题大做,以小见大,做深做透。 具有可行性 即选定的问题应该是可以研究的,存在被解决的可能性,涉及主观条件、客观条件、时机条件三方面。预测性 是指选定的问题在现在可能还未充分露出水面,其价值可能

    9、还是只见端倪,但随着社会的推进,该问题将逐渐全面暴露,其价值将日益攀升。 拓展性 具有拓展性的选题应是一个选题做完之后,逻辑地生成第二个选题,第二个选题做完之后,又逻辑地生成第三个选题,如此下去,就立了一个山头,创了一个平台。五、选题的策略 怀疑的策略 变换思考角度的策略 包括在同一层次上变换与在不同层次上变换。 类比与移植的策略 探究与体察的策略 直面实际,从对现象的思考中提出问题。六、选题的表述 一个合理的课题名称应当能够反映出所研究问题的最主要的信息。主要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标和结果预期等。例1:城乡结合部初中学生不良团体形成的调查研究 研究对象:学生,但是为了研究的科学和细

    10、密,又接连对“学生”做了两重限定一是要研究的是“初中学生”,不是小学、高中或大学学生;二是将“初中学生”又加了一重限定这里指的初中学生既不是城市的,也不是农村的,而是“城乡结合部”的。 如此限定、不仅把研究对象确定得非常清楚,而且也使该课题的研究对象更为典型这是因为在城乡结合部的这样一块不寻常的土地上办学自有它的特殊性,选择这样的地区进行研究,其现实性、必要性、可能性就十分明显了,所以该课题研究题目的确定就非常典型,很有研究价值。 研究内容:“初中学生不良团体形成”,正是在这样的特殊地界,校外教育、家庭教育都比较薄弱,学校教育又鞭长莫及,不良团体立足的土壤比较丰厚,其形成就更方便和容易,这一研

    11、究的现实性、迫切性就不言而喻。研究方法:调查研究,在短短的研究题目的最后部分指明了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法。 象这样细心地确立题目,绝对是独具匠心的。研究题目表述得好,研究起来也会少走弯路。 例2:智力落后和孤独症儿童早期干预模式与实施方法的实验研究 例3:农村地区小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课题名称表述的省略和变形 选用课题的理论支撑和研究目标作为课题名称 例1:运用注音识字提高学生识字效率的研究。 例2:主体教育理念下的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 将解决问题的具体做法与研究目标组合为课题名称 例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探求中学数学教与学新模式的研究 例2:运用档案袋评价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研究直接以

    12、研究的目标作为课题名称 例1: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例2:培养小学生习作兴趣的研究强调研究对象的课题名称 例1:中小学教科书评价标准研究 例2:初中学生学习困难研究以研究的主要内容作为课题名称 例1:小学生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原理设计及应用研究 例2:传统养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运用的研究 例3: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讨论实效性研究 例4:高中综合学习课程开发的研究突出研究方法的课题名称 例1:美国、法国、中国小学科学教育的比较研究 例2:新时期高中阶段公民道德发展状况调查研究 例3:高中生自主发展的行动研究第2节 检索研究文献 一、文献检索概述 (一)教育科学文献的内涵 教育科学文献是指一切用各种符

    13、号形式保存下来的对教育科学研究有一定历史价值和资料价值的事实材料。其数量和质量是判断教育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教育科学文献检索则是从教育科学文献中迅速准确地查找出所需情报的一种方法和程序。(二)文献检索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全面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情况,帮助研究人员选定研究课题和确定研究方向。 为教育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 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 二、教育文献的类型与来源 (一)教育文献的类型 按载体形式可分为:文字型文献、音像型文献、机读型文献 文字型文献:以纸为媒介,用文字表达内容。 音像型文献:以声频、视频等为媒介。 机读型文献:以光盘、磁盘为媒介。按加工程

    14、度为: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零次文献:又称第一手文献,是未经发表和人工物化的最原始的文献。形式主要有:未发表的书信、手稿、讨论稿、原始记录等。一次文献:又称第二手文献,指哪些不在现场的人所编写的文献。形式主要有:调查报告、实验报告、论文、专著、专利等。 二次文献:指对一次文献加工、提炼、压缩后得到的文献,是文献的文献。形式主要有:目录、索引、文摘等。 三次文献:指在对一、二次文献的加工、整理、分析、概括后撰写的参考性文献,是文献研究的结果。形式主要有:研究动态、研究综述、专题评述、进展报告、数据手册等。(二)教育文献的来源 书籍、报刊、教育档案类、专家询问、非文字资料等。 1

    15、.书籍:名著要籍、专著、丛书、论文集、教科书、年度报告(绿皮书)、资料性工具书(教育辞书、教育百科全书)、教育通俗读物。2007年全国共出版出版图书248283种,其中,书籍192912种(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图书 90419种),课本53997种,图片1374种 。 2.报刊 包括报纸与期刊。 (1)报纸 刊登新闻和评论的定期连续出版物。2007年全国共出版报纸1938种,其中,专业报纸1129种,进口报纸1021种次。有影响的教育类报纸如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大报的教育科学版。(2)期刊 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物,分理论性、情报性、技术、事业性、普及性期刊,有周刊、半

    16、月刊、双月刊、季刊等。2007年全国共出版期刊9468种,其中教育类400多种,进口期刊42630种次 。 教育类期刊主要有杂志、集刊、高校学报 、文摘、复印资料。教育档案类包括教育年鉴、教育法令集、教育统计、教育调查报告、学术会议文献、学位论文、资料汇编、名录、表谱、地方志、墓志、碑刻等。教育年鉴是系统汇集一年内教育重要事件、学科进展与各项统计资料的工具书。它以记事为主,包括专论或综述、统计资料和附录。其中专论是主体。国民政府教育部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开明书店,1934年版)、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辑录了自清末至民国的教育法规、文件和教育概况。台湾国立教育资料馆

    17、可下载。专家询问 通过与个人交往 接触的非正式渠 道收集资料。非文字资料主要指以声音、实物、图像等方式记录的有知识的载体,包括校舍、遗迹、文物、歌谣等。 三、如何进行文献检索 (一)文献检索的基本过程 1.明确检索的方向和要求(需要检索什么); 2.确定检索的信息源和工具(到哪里去检索); 3.确定检索的途径和方法(用什么途径和方法去检索); 4.对检索到的文献的加工处理(如何加工处理文献)。 (二)文献检索的常用工具 1、目录 2、索引 3、文摘 4、参考工具书 5、国内外期刊杂志目录有多种形式,按出版物的类型划分,有图书目录、期刊目录和文献资料目录。按出版物的语种划分,有中文目录、西文目录

    18、、俄文目录、日文目录等;按检索途径划分,有书名目录、著者目录、分类目录和主题目录等。常用的书目主要有:四库全书总目,(清)纪昀等撰;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北京图书馆编;全国总书目(1949至今),国内唯一的年鉴性编年总目国家版本图书馆编(一年一册),中华书局出版;全国新书目(月刊),国家版本图书馆编,中华书局出版;外文新书通报。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清乾隆时编纂,1772年开始,经十年编成。四库全书总目(简称总目)是清代纪昀等编纂的一部大型解题书目,在中国目录学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该目著录收入四库全书的著

    19、作3461种、79307卷,附录了未能收入四库全书的著作6793种、93551卷。附录之书通常谓之“存目”书。总目不仅是学者治学的钥匙,而且也是广大读者不可一日或缺的工具书。有殿本、浙本两个系统,殿本优于浙本。1997年中华书局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是目前最好的本子 。 总目具有如下功能:了解书名来历。不少古籍书名寓意深刻,不易顾名思义;了解古籍内容。每书解题文字,言简意赅,抓住关键;了解作者身世。每书解题均备列著者名、字、号、籍贯、生平事迹等 ;了解学术源流。详述学术演变过程,如数家珍。每书解题亦多涉及源流问题;了解版本。 期刊目录主要有:1833-1949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增订本,全国图

    20、书联合目录编辑组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1年;全国西文期刊联合目录及续编,全国图书联合目录编辑组编,北京图书馆出版;国内中文期刊简介,吉林省图书馆采编部编,1981年内部印行;中文内部期刊内容简介,上海交通大学林国威编,1985年;索引是将图书、报刊资料中具有检索意义的特征(如词语、人名、书名、刊名、篇名、主题等)分别摘录或加以注释、记明出处页码,按字顺或分类排列,附在书后或单独编辑成册。索引按文献类型可分为期刊索引、报纸索引、书籍索引、论文索引等 。 与教育有关的重要索引如下:全国报刊索引(月刊),上海图书馆编辑出版,是查找解放后报刊资料的主要工具之一;报刊资料索引,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

    21、心编辑发行,教育类是索引的第四分册,对专业研究者来说,是很实用的文献捡索工具;中国社会科学文献题录,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刊物中心题录编辑部编辑;(三)文献检索的基本途径 1.手工检索 根据文献的信息特征(外表特征、内容特征),利用一定的检索工具进行检索。包括以下5种途径: 作者途径、书名途径、代码途径、分类途径、主题途径 2.计算机检索 有以下3种途径: 联机检索、光盘检索、网上检索. 联机检索 就是将计算机互相联系起来进行文献检索 。美国的DIALOG系统是最常用的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国际联机检索系统,该系统存贮约500个数据库,收录的文献类型有书报、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研究报告、专利文献、统计数

    22、据等。教育类的数据库是ERIC(教育资源信息中心)。 通过EBSCO可查。 (四)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 1.顺查法 按时间顺序由远及近、由旧到新地进行检索 。适用于主题复杂、范围较大、时间较长的课题研究 。 2.逆查法 按时间顺序由近及远、由新到旧地进行检索 。适用于检索最新的课题。3.引文查找法 又称跟踪检索法。是以著作和论文最后的参考文献或参考书目为线索,跟踪查找有关主题文献的方法。这种方法针对性较强,能以滚雪球的方式扩大检索范围,获取文献方便迅速。此法一般在检索工具缺乏的情况下使用。 4.综合查找法 把以上三种方法结合使用。 (五)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 “准”是指文献检索要有较高的查准率,能

    23、准确查到所需的有关资料; “全”是指文献检索要有较高的查全率,能将需要的文献全部检索出来; “高”是指检索到的文献专业化程度要高,并能占有资料的制高点; “快”是指检索文献要快捷、迅速、有效率。 四、文献综述 即文献的综合与评述。 有效的文献综述,至少要做好如下三项工作: 确认本课题研究领域的“重要作者”和“重要文献”; 确认本课题研究领域的“重要观点”和“重要进展”; 确认本课题研究领域的“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三章 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二)提出研究假设 设计研究方案第1节 提出研究假设 一、教育研究假设的内涵 教育研究假设是研究者根据经验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所研究的教育问题所作出的推测性论断

    24、和假定性的解释。 二、教育研究假设的作用 假设是教育研究的核心 在有假设的教育研究中,整个研究过程实际上就是围绕着验证假设展开的。 假设为教育研究指明了方向 假设在整个教育研究中起定向作用。有假设的教育研究,方向更明确,目标更集中,内容更具体。 假设是通向教育理论的桥梁 提出假设不是科学认识的最终目的,而是为过渡到理论作准备的。从性质和意义上说,假设和理论无很大的区别,只不过假设是有待验证的理论,理论则是已经证实了的假设。 假设可以提高教育活动的新颖性和预见性 科学的本质在于求新,而假设正是研究者对“未知”、 “未有”领域的一种试探,是新事物、新认识出现的前奏. 三、一个好的教育研究假设的特点

    25、 科学性 假设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建立在已有的科学理论和经验事实的基础上,而不是毫无理论根据与事实基础的推测和臆断。 假定性。假设是在不完全或不充分的经验事实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是有待证实的结论 ,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新颖性。假设是对变量之间关系的大胆设想,应具有创新意义,不要老是用现成的结论来代替假设。 表述的明确性。研究假设必须要以陈述句的方式简洁明了地说明两个或更多个变量之间可期待的关系。概念要简单,表述要清晰、简明、准确,条理分明,结构完美,假设本身在逻辑上是没有矛盾的。 可检验性。假设必须是可检验的,能够验证其推测的正确程度。一个原则上不可检验的陈述是没有科学价值的,因而也就

    26、不是一个科学假设。可检验性是研究假设的必要条件。 四、教育研究假设的分类 依据研究假设的形成,可以把它划分为三种类型:归纳假设、演绎假设、类比假设 归纳假设 基于观察基础上的概括,是人们通过对一些个别经验事实材料的观察得到启示进而概括、推论提出的假设。 演绎假设 从教育科学的某一理论或一般性陈述出发,推论出来的某特定假设。 类比假设 在不同领域或不同事物之间进行类比,推论出来的假设。 依据研究假设的性质,可以把它划分为三种类型: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预测性假设 描述性假设 描述认识对象的结构,向我们提供关于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大致的数量关系的推测,是关于对象的大致轮廓的外部表象的一种描写。 解释

    27、性假设 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指出现象质的方面,说明事物原因的一种更复杂、更重要的假设。 预测性假设 对事情未来的发展趋势的科学推测,它是基于对现实事物的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基础上提出的更复杂更困难的一种假设。 依据研究假设中所预测的变量间有无相关、相关有无倾向来划分,可以把研究假设分为定向假设(方向性假设)、非定向假设(非方向性假设)和零假设。 零假设 又称虚无假设(null hypothesis),是一种假定变量间无差异或无关系的假设。其本意是想通过事实的检验来否定自己,否定了虚无假设,结果的倾向性也就明显地显现出来。例如,“思维能力上男生女生的推理能力无差异”。 定向假设(directio

    28、nal hypothesis) 定向假设和非定向假设都是在假定变量间存在相关的情况下做出的。定向假设指出了变量间相关或差异的趋向。例如,“思维能力上男生的推理能力强于女生”,就是一个定向假设。 非定向假设(nondirectional hypothesis) 非定向假设没有指出变量间相关或差异的趋向,而只是指出在变量间可能存在差异和相关。例如 “思维能力上男生和女生有差异”则是一个非定向假设。 当我们对所研究对象的内在关系不甚了解,凭借已有知识经验只能肯定研究对象内在诸变量之间有相关,但不能肯定是何种相关时,则往往采用非定向假设。 五、教育研究假设的形成 在教育研究过程中,最需要想象力的工作就

    29、是提出和形成研究假设。一般说来,研究假设形成大体要经历以下过程: 首先,提炼出一个值得研究问题; 然后,在大量阅读文献资料、仔细分析相关理论和自己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归纳与演绎、类比与想象、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化等思维方法,初步形成解答该问题的若干基本观点,作为研究假设的核心内容; 接着,把这些基本观点整理、加工成为具有一定结构的体系,并推演出各相关变量关系的理论性陈述; 最后,根据前面提出的一个好的研究假设的若干要求,对理论性陈述进行修改、完善和论证。 六、教育研究假设的检验 假设检验包括逻辑分析与实证检验。逻辑分析主要运用逻辑论证和反驳方法。实证检验可分为直接检验和间接检验。 直接检验就是

    30、用观察、实验的方法来验证假设的内容。 间接检验的做法:先从原来的一般假设中导出一个或几个特殊假设,然后分别加以直接验证。如果导出的特殊假设都能得到证实,那么便可证实原来的一般假设为真,否则,为假。 第二节 设计研究方案 一、确定研究方法 根据课题的研究目的确定研究方法。 注意各种研究方法的独立性和相互关系。 二、选择研究对象 由于教育科学研究的绝大多数课题涉及的对象比较广泛,而研究者不可能对所有的对象进行研究,就必须根据一定的标准、采取一定的方法去选择研究对象。如何选择有代表性研究对象,就成为了设计研究计划时很重要的一环。善于进行科学的取样,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 总体、样本、取样的基本概念 总体:即研究对象的全体。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也称为样组。样本中所包含个体的数量称为样本容量。 取样:遵循一定的规则,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定数量的个体的过程。 取样的必要性与理论基础 取样的必要性 研究者要想得出百分之百可靠的研究结论,最好是考察研究对象的全体。但由于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的限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所有的对象


    注意事项

    本文(教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