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教育法规基础知识.docx

    • 资源ID:1612949       资源大小:24.86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育法规基础知识.docx

    1、教育法规基础知识【第六某些 教诲法规基本知识】(一)依法执教当代教师应具备基本法律素质1、依法执教:就是指教师在教诲教学活动中,按照教诲法律规定,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逐渐使教诲教学工作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2、依法执教具备四个特点:执教主体特定性;执教根据专门性;执教性质特殊性;权利和义务双重性。依法执教主体是特定,只能是在学校或其她教诲机构中任教教师和其她从事教诲管理工作人员;作为整个教诲活动中一种环节实行教诲教师执教活动,必要依照教诲法律进行并受教诲法律调节和规范;教师对学生教诲和管理行为,既不能任意行使也不能随意放弃,而是集权利处义务为一体,体现为权利和义务双重性。3、当代教诲为什

    2、么必要依法执教?(或简述当代教师依法执教义务)答:当代教师依法执教是由于:国内教诲法制建设逐渐完善;公民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教师法律素质亟待提高;教师以德执教必然规定;教师依法维权迫切需要。4、简述全国人大制定教诲法律有哪几部?答:全国人大制定教诲法律有: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诲法;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诲法;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诲增进法。与教诲关于法律未成年保护法、防止未成年犯罪法。5、国内第一部教诲法律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颁布实行至今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

    3、例1980年。6、“依法执教”和“以法执教”区别:依法执教是指根据法律来进行执教活动,其内容和形式都必要符合法律基本精神和详细规定。以法执教则是指运用法律手段进行执教活动,它侧重于法律形式应用。教诲法律基本知识1、狭义教诲法,是特指国家最高权利机关制定关于教诲规范性文献,即教诲法律,在国内它专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最高方面规范性文献。2、教诲法特点:教诲法是一种关于教诲活动行为规范。这是从教诲法所具备规范性角度来探讨;教诲法是由国家制定或承认行为规范。(国家意志性角度探讨)国家能过法定程序采用制定或承认两种方式拟定行为规范才干成为法。教诲法是统治阶段在教诲方面意志体现。(鲜明阶级性角度)教诲

    4、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明行行为规范。(特殊强制性角度)教诲法是教诲客观规律法定化了行为规范。(遵循客观规律性角度)【第六某些 教诲法规基本知识】(一)依法执教当代教师应具备基本法律素质1、依法执教:就是指教师在教诲教学活动中,按照教诲法律规定,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逐渐使教诲教学工作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2、依法执教具备四个特点:执教主体特定性;执教根据专门性;执教性质特殊性;权利和义务双重性。依法执教主体是特定,只能是在学校或其她教诲机构中任教教师和其她从事教诲管理工作人员;作为整个教诲活动中一种环节实行教诲教师执教活动,必要依照教诲法律进行并受教诲法律调节和规范;教师对学生教诲和管理行为

    5、,既不能任意行使也不能随意放弃,而是集权利处义务为一体,体现为权利和义务双重性。3、当代教诲为什么必要依法执教?(或简述当代教师依法执教义务)答:当代教师依法执教是由于:国内教诲法制建设逐渐完善;公民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教师法律素质亟待提高;教师以德执教必然规定;教师依法维权迫切需要。4、简述全国人大制定教诲法律有哪几部?答:全国人大制定教诲法律有: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诲法;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诲法;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诲增进法。与教诲关于法律未成年保护

    6、法、防止未成年犯罪法。5、国内第一部教诲法律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颁布实行至今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0年。6、“依法执教”和“以法执教”区别:依法执教是指根据法律来进行执教活动,其内容和形式都必要符合法律基本精神和详细规定。以法执教则是指运用法律手段进行执教活动,它侧重于法律形式应用。教诲法律基本知识1、狭义教诲法,是特指国家最高权利机关制定关于教诲规范性文献,即教诲法律,在国内它专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最高方面规范性文献。2、教诲法特点:教诲法是一种关于教诲活动行为规范。这是从教诲法所具备规范性角度来探讨;教诲法是由国家制定或承认行为规范。(国家意志性角度探讨)国家能过法定程序采用制定

    7、或承认两种方式拟定行为规范才干成为法。教诲法是统治阶段在教诲方面意志体现。(鲜明阶级性角度)教诲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明行行为规范。(特殊强制性角度)教诲法是教诲客观规律法定化了行为规范。(遵循客观规律性角度)3、教诲法体现统治阶段意志内容最后是由统治阶段级物质生活条件所复定。4、教诲法基本原则:坚持教诲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体现教诲民主性原则;教诲公共性原则;保证教诲战略地位原则;遵循教诲发展客观规律性原则。5、体现教诲民主性原则体现受教诲机会一律平等。教诲机会平等体现三个方面:起点上(入学上)平等、过程上(就学过程)平等和终点上(学业成就上)。6、教诲法作用:指引作用;评价作用;教诲作用;模仿

    8、题作用;强制作用;奖励作用。7、教诲法律规则构造三要素:假定、解决、法律后果。8、教诲法律规则类别:三个类别,分别是按照教诲法律规则调节方式不同划分授权性规则和义务规则。按照教诲法律规则强制性限度不同划分,强制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按照教诲法律规则内容拟定性限度不同划分,拟定性规则、委托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9、鉴定是不是教诲法律关系原则:如师生是,朋友不是。教诲法是教诲法律确认和调节人们在教诲活动中形成权利和义务。10、教诲法律关系构成规定:教诲法律关系主体、内容(权利和义务)、客观。11、作为教诲法律关系主体普通必要同步具备法律规定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在少数状况下至少也应具备权利能力。12、行

    9、为能力:18周岁以上公民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公民,以自己劳动收入为重要生活来源,视为完全民事行为人;10周岁以上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10周岁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13、教诲法律关系主体种类为:公民;公司、事业单位和其她社会组织;国家机关;利益共同体;国家。14、权利和义务是教诲法律关系核心内容,也是构成法律关系要素。15、教诲法律关系客体种类为:物;行为及其后果;精神产品。16、教诲法律事实是教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依照,它重要两种形态:一是教诲法律事件,二是教诲法律行为。17、教诲法律本质复定着教诲法律形式。18、列举或简述国内教诲法律形式类

    10、别:宪法中关于教诲规定;教诲法律;教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诲法律;教诲规章;国际教诲条例、合同。19、简述判断和拟定教诲法律效力级别普通应遵循原则:下位法服从上位法;特殊法优于普通法;后定法优于前定法;特定程序法律优于普通程序法律;被授权机关立法等同于授权机关自己立法。20、9部教诲法颁布7倍,当前社会教诲法和教诲投入法未颁布。教诲法产生与发展1、教诲法国外最早产生(或最先)奴隶社会。2、德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诲令国家。3、奠定英国教诲发展基本是:1944年巴特勒法案,它确立英国从高等教诲,中档教诲始终到继续教诲公共教诲体系。4、法国:1883年基佐法案。5、日本:明治维新。6、国外当代教诲

    11、法四个特点:教诲观法治化;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义务教诲法;教诲法律关系形成和逐渐完善;教诲发达国家竞相进行新教诲立法。7、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诲权利和义务。8、判断是哪一种国家时间:20世纪8090英国1988年教诲改革法;1989年法国教诲指引法;日本1990年终身学习振兴法;1992年俄罗斯教诲法;1994年美国美国教诲目的法。9、19,管学大臣张百熙拟定钦定学堂章程是近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种教诲法规,但未实行。19清政府颁布秦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近代国民教诲制度建立。19,清政府颁行逼迫教诲章程规定广设幼学所,幼童至7岁须令入学

    12、,幼童及7岁不入学者,罪其父母。这是国内近代第一种逼迫教诲法令。10、1951年10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规定,这是建国后颁布第一种重要教诲行政法规。11、影响教诲法产生与发展重要因素:教诲和法律两种社会现象职能交互作用是推动教诲法产生与发展基本前提;教诲权社会化、国家化是教诲法产生与发展主线因素;科技发展是教诲法产生与发展直接动因;当代教诲普及化和大众化,当代国家法治化等也是影响教诲产生与发展因素【第六某些 教诲法规基本知识】(二)教诲法与教诲政策1、教诲政策详细体现形式:党政策文献;国家政策文献;党和国家机关联合制定发布文献。2、教诲政策特点:政策性;可行性;原则性;性;移定性。3、

    13、简述教诲法与教诲政策区别:两者制定机关和程序不同;两者体现形式不同;两者调节范畴、实行方式不同;两者稳定限度不同。4、教诲法以教诲政策为指引。教诲法制定和实行1、教诲执法基本规定:对的、合法、及时。2、教诲执法基本原则: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责任行政原则。3、行政行为有无裁量自为原则:分为羁束性行为和自由裁量性行为。4、教诲执法形式:教诲行政办法;教诲行政惩罚;教诲行政强制执行;教诲行政救济。5、原国家教委1998年3月6日颁布了教诲行政惩罚暂行实行办法。6、教诲司法:在法院内部,专门设立教诲司法专门机构有三种:教诲巡回法庭(上海长宁区人民法院);教诲法庭(吉林四平、湖南张家界);涉

    14、教案件领导小组(吉林白山市)。7、国内现行立法体制属于“一元多级”。8、简述立法程序:教诲法律议案提出;教诲法律草案审议;教诲法律案通地;教诲法律发布。9、简述教诲执法特点:从实行方式和活动性质目地,教诲执法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以国家名义合用教诲法律专门活动。从执法主体看,教诲执法是国家行政机关合用教诲法律规范活动。从执法根据和执法后果看,教诲执法是使用教诲法律规范并产生特定法律后果活动。从执法规定看,教诲执法是教诲行政机关在其权限范畴内根据法定程序 进行活动。从执法对象看,教诲执法是教诲行政机关以教诲法律规范使用特定对象活动。10、所有国家机关、所有政党、所有组织、所有公民均有遵守教诲法义务,

    15、而不能仅仅以为教诲守法是教诲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事。11、构成教诲违法行为必要具备四个条件:教诲违法行为客体;教诲违法行为客观方面;教诲违法行为主体;教诲违法行为主观方面。12、教诲法律责任种类:依照违法作为性质和危害限度分为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经济法律责任。13、依照法律解释主体和效力不同,可分为有权解释和无权解释。14、根据法律解释办法和尺度不同,可分为语法解释、逻辑、历史、系统和字面解释、扩充、限制。15、享有教诲法律议案、提案权主体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

    16、民法院、检察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团或30名以上全国人大代表等。16、在国内,法律案通过法定多数是全体代表或委员过半数,宪法修改则需要全体代表2/3以上多数通过。17、教诲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法律规定职权范畴内,按照法定程序详细合用教诲法律规范专门活动。18、简述教诲法律监督种类:国家权力机关监督;行政机关监督;司法机关监督;社会监督;党监督。19、权务机关监督居于主导地位。教师法律地位1、就教师身份特性而言,教师是专业人员。就教师职业特性而言,教师职责是教诲教学。2、教师身份规定:公务员、雇员、公务员兼雇员三种类型(日本、法国公立英、美公立教师兼有公务员和雇员双重身份)3、简述国内教师基

    17、本权利:进行教诲教学活动,开展教诲教学改革和实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队,在学术活动中刊登意见;指引学生学习和发展,评估学生品行和学业成绩;准时获取工资报酬,享有国家规定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带薪休假;对学校教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诲行政部门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参加进修或者其她方式培训。4、简述教师应当履行义务: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贯彻国家教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教学筹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毕教诲教学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宪法所拟定基本原则教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诲,法制教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社会活动。关怀爱护全体学生,尊

    18、重学生人格,增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制止有害于学生行为或者其她侵犯学生合法权益行动,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现象。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诲教学业务水平。5、教师资格条件:必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要具备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必要具备规定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必要具备教诲教学能力;教师身体状况也应符合关于规定。6、被撤销教师资格,自撤销之日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1、体育主线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2、蔡元培于19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3、美育任务:(1)使学生具备对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体现美和创造美能力;(3)培

    19、养学生心灵美和行为美。4、劳动技术教诲任务:(1)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养成对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诲学生初步掌握某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5、义务教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小朋友和青少年都必要接受,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国民教诲。义务教诲是一种强制性教诲。6、教师是教诲工作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7、教书育人是教师主线任务。8、教师劳动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持续性、空间上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9、教师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10、学生是教诲客体、是自我教诲和发展主体、是发展中人。11、国内新型师生关系特点是:(1

    20、)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从主线上说,良好师生关系建立取决于教师教诲水平。12、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双边活动。13、教学是实现教诲目基本途径。教学永远具备教诲性。教学是学校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原则。14、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15、课程是学校教诲核心,是学校培养将来人才蓝图。7、教师考核内容: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工作成绩。8、教师考核原则:客观性原则;公正性原则;精确性原则1、两种对立教学办法思想是启发式和注入式。咱们应当倡导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21、。2、教学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3、惯用教学办法:(1)以语言传递为主教学办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引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教学办法:演示法;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教学办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4)以探究活动为主教学办法:发现法。(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教学办法: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4、教学工作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教学工作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检查与评估。5、一节好课基本规定:(1)教学目明确。(2)内容对的。突出重点,难点,抓住核心。(3)构造合理。上课有高度筹划性、组织性、效率高、效

    22、果好。(4)办法恰当。(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7)态度从容自如。6、德育教诲普通涉及:政治教诲、思想教诲、法纪教诲和道德品质教诲四个基本方面。7、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过程。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四要素。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核心,也是衡量一种人思想品德水平高低重要标志。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顷序发展,但其中任何一种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养开端,即思想品德教诲具备多端性,即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8、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源泉和基本。9、德育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原

    23、则;知行统一原则;集体教诲与个别教诲相结合原则;正面教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依托积极因素,克服悲观因素原则;尊重信任和严格规定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10、马卡连柯平行教诲理论:集体教诲与个别教诲相结合原则。11、德育途径:思想政治课是特别重要途径,其他各科教学是最经常、最基本途径。12、陶冶教诲涉及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三种。13、班主任工作重要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14、全面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前提和基本。其中观测法是一种最基本理解办法。15、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中心环节。培养对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班风,这是衡量班集体与否形成重要标志之

    24、一。二、心理学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涉及:心理过程、个性心理。2、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涉及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3、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动力(倾向),涉及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性,涉及能力、气质和性格。4、心理是人脑机能,脑是心理器官。人心理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映象。5、神经系统基本活动方式反射。6、意识是人心理反映最高形式。意识基本特性:自觉目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两种信号系统协同性。7、心理学科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交叉

    25、学科。8、需要种类:(1)依照来源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2)依照对象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9、马斯洛需要层次,由低档向高档发展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也称爱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10、动机产生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刺激诱因。1l、兴趣是指个体积极结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心理倾向。12、兴趣品质特性:倾向性(又称指向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13、学习动机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行启发式教学。(2)依照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运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4)合理设立课堂构造,妥善组织学习竞赛。(5)对的指引成果归

    26、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1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15、成就构造理论以为:有三种现实课堂构造:合伙型、竞争型、个别化型。合伙型目的构造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积极性。1、成败归因理论以为,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四个方面: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2、创设问题情境理论基本是成就动机理论。3、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客观事物综合整体反映。感觉是知觉基本,知觉是感觉整合。4、生物钟现象:人体内一切物理变化和化学都是有节律,这些节律性变化就是所谓“生物钟”机制。5、知觉特性:选取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6

    27、、注意特点: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动组织特性。7、注意种类: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故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故意后注意)。8、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和内在规律间接、概括反映。间接性与概括性是思维两大基本特性。9、思维种类:(1)依照凭借物与思维形态划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依照与否遵循逻辑规则分:非形式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3)依照指向性和答案不同分: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10、思维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详细化。三、新课程知识1、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第8次课程改革。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酝酿准备阶段(1999

    28、年6月,制定了18个学科课程原则,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2)试点实验阶段(9月,38个实验区,高中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与全面展开)。2、新课程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1)课程目的创新,每门学科目的至少涉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办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2)课程构造创新,强调课程均衡性、综合性、选取性。(3)课程原则创新,用课程原则取代过去教学筹划和教学大纲。(4)教学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整合,注重科学探究教学,倡导交流与合伙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5)课程评价创新,提出了发展性评价观,侧重学生全面发展,关注教师成长。(6)课程管理创新,强调实

    29、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3、基本教诲课程改革是实行素质教诲核心环节。4、为了学生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主线理念。(1)倡导全人教诲。增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愿望与能力,解决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关系。克服课程过度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倾向。(2)为了学生个性发展。新课程追求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独特性和详细性。(3)体现新时代价值观。新课程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种学生发展。5、新课程内容选取: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基本知识与技能,变化当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现象。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构造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各种类型课

    30、程和各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科目)、选取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三个原则。6、新课程构造有了调节:(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义务教诲课程。高中课程设立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取性。(2)逐渐走向课程综合化。一是学科领域综合化;二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立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涉及:信息技术教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诲。(3)恰当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将10%一12%学时量予以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行,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行类型构造。7、新课程教学方略:(1)强调教学与课程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能动作用。(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过程。(3)构建布满生命力课堂教学运营体系。(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1、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教学中主角转向“平等中首席”。交往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2、新课程倡导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伙学习、探究学习。变化过去那种单纯接受式学习方式。3、新课程评价体系,规定既关注成果,更注重过程评价,要以增进发


    注意事项

    本文(教育法规基础知识.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