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陕西省榆林市届高考模拟第三次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docx

    • 资源ID:16124866       资源大小:120.38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陕西省榆林市届高考模拟第三次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docx

    1、陕西省榆林市届高考模拟第三次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秘密启用前 榆林市2019届高考模拟第三次测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世纪80年代的民俗学研究,以资料的荟萃

    2、和梳理为基本特征,主要呈现出两种研究模式:一种是立足事象本位,着眼于民俗事象的历时性钩沉,如民俗学的单本著作和丛书之名一般是以某种民俗事象为前缀、以“民俗(或风俗、习俗等)”为后缀,其书写模式则往往是“上下千百年,纵横千百里”;另一种是立足区域本位,着眼于某一政区范围内民俗事象的分类铺陈,著作之名则一般是以政区单元为前缀、以“民俗(或民俗志、民俗通志等)”为后缀,其书写模式追求面面俱到、不避琐细。细察之,上述成果基本上是秉持民俗即“文化遗留物”的观念而进行的文献研究,对于民俗的描述以粗线条勾勒为主,学术贡献有限,但如果将之置于当时社会语境与整体学术生态中来理解,自会发现其价值所在。 始发于20

    3、世纪90年代的田野调查热潮,意味着中国民俗学者自觉走出书斋,来到田野现场,在与活生生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观察民众的具体行为与口述表达,由此掀开了注重民众主体之文化活用的新篇章。更可贵的是,伴随着研究方式的转变,在研究目的的设定方面也有了新的追求。特别是在刘铁梁大力推动的“走向村落”的研究范式中,将村落视为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以“显微镜”式的方式观察民众日常生活,就更有利于贴近民众的日常生活与心理世界,理解民众的文化创造。 民俗学既然是一门研究生活文化传承的学问,自然就应该关注民众个体的生活史、生命史以及精神世界,探索个人、群体和国家社会之间的互动态势。纵观21世纪以来的中国民俗学研究,的确努力

    4、在这些方面有所作为,其中有两个学术方向尤其值得关注。 一是对“家乡民俗学”的持续深化。“家乡民俗学”似乎最早是由安德明提出的,并迅速得到了多位民俗学者的呼应。近年来,一部分研究者以自家亲属为田野调查对象,通过与他们的近距离接触以及同处一个日常生活世界中的感同身受,在细描基础上加以学术分析,兼具人文关怀色彩,引起学界广泛注意,刘铁梁称之为“注重身体感受的民俗学”。 二是在“礼俗互动”的框架中理解民俗传统,关注在国家进程与地方社会发展中的民众作为。张士闪将“礼俗互动”视为中国社会的一般性质,提倡将国家进入乡村的历史过程、乡村对于国家的想象与运用等,纳入民俗学的研究框架之中,由此开启了许多新的话题,

    5、如国家礼仪对于民众心理的潜移默化作用,“礼俗社会”中国家政治与民间自治之间的联合运作机制,礼俗互动逻辑与乡村公共机制的形成,国家政治与民间“微政治”的并置与连接,等等。 在上述两种研究模式中,无论是在“家乡民俗学”研究中对于民俗主体与研究主体的相互贴近的尝试,还是“礼俗互动”研究对于民俗概念的传统边界的拓展,都暗含着对于“民俗”的更加宽泛的理解,以及对于民俗主体民众的心理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努力贴近。为此,上述两种研究模式都注意将国家历史进程、地方社会发展与民众日常生活的互动关系纳入研究视野,但其侧重点却有明显不同;“家乡民俗学”追求的是以小见大,礼俗互动研究则试图提纲挈领地关注民众生活整体,因此

    6、二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互补性。毕竟,应将地方社会中个体或群体之间的生活细节,视为更宽泛的社会过程的基本元素,而中国社会历史的演进也需要在地方生活的具体细节中来理解。 (选编自边界视角:新时期中国民俗学发展脉络考察,李海云)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立足区域本位的民俗研究专著对民俗事象的分类铺陈追求面面俱到,所以描述细致。 B以资料的荟萃和梳理为基本特征的民俗学研究秉持民俗即“文化遗留物”的观念,学术价值有限。 C20世纪90年代中国民俗学者自觉走出书斋,进行田野调查,这是一种新的民俗研究方式。 D将村落视为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表明民俗研究在研究目的的设定方面

    7、也有了新的追求。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中对20世纪80年代后的民俗学研究状况进行的梳理是研究21世纪以来民俗研究发展的前提。 B著作名称一般是对著作内容的高度概括,名称构成有共同特点可以证明研究内容有共同特点。 C文中对不同的研究方向及研究模式进行了介绍分析,并以点带面,列举了代表性研究者及核心主张。 D文中在对“家乡民俗学”研究和“礼俗互动”研究分别介绍后进行了对比分析,论证思路清楚。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分析20世纪80年代民俗学研究成果的价值,需要将其置于当时的社会语境与整体学术生态中。 B探索个人、群体和国家

    8、社会之间的互动态势,这是21世纪以来民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C如果要对民俗概念的传统边界进行拓展,就要将“礼俗互动”视为中国社会的一般性质。 D“家乡民俗学”和“礼俗互动”两种研究模式的一个重要差异是研究策略不同,所以两者具有互补性。(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父子 德民老汉病了,病得不轻。村里人来看望他,说,叫你明娃回来看看吧!德民老汉轻轻地摇着头,不用了,娃要招呼好多事,忙呐。 村里人从德民老汉屋里出来也连连摇头,这个老倔头,硬说自己的娃在省城做大官呢。都这劲儿了,还嘴硬哩。 “俺明娃在省城做大官呢”这句话不知被德民老汉唠叨过多少回了。街坊

    9、邻居遇到个啥作难的事,这句话就会从德民老汉皱巴巴缺了牙的嘴里轻溜溜地滑出来。谁都知道,德民的娃是在外地,可从没有听说他的娃当啥大官。这个穷乡僻壤的村里,当官的只有一个,就是东街的狗毛在县城啥子公司当科长。村里人都知道狗毛的官大,因为狗毛每次回村都开个铁壳子车,给村里人发长长的带把儿的烟。 德民老汉的话不是没人信过。那年县里化肥脱销,村里人眼瞅着田里的苗施不上肥,急得牙根子上火。德民老汉一句“俺明娃在省城做大官呢”的话,惹恼了村委主任,老爹,你就别添乱子了,你娃真当的是大官就让他给批点儿化肥来,看看人家狗毛家的地,早上了肥了。德民老汉就背了个包,搭车去了省里,三五天过去还真拉回一车尿素。价钱高了

    10、,可田不等人。肥用了,闲话也有了。还说娃在省里当啥官呢,连平价化肥都搞不到。德民老汉解释说,俺娃说,尿素上着比化肥好呢。庄稼人不愿意听,庄稼人图的是实惠。 德民老汉每年地里活闲的时候,就背着杂粮去省城娃家里住些天。回村里也给大家带些各种各样的吃食。 村里人就问,你明娃就不给你带点儿高级烟?德民老汉说,俺娃不吸烟,说吸烟不健康。村里人又问,你娃也不捎点儿好酒?德民老汉说,俺娃也不喝酒。娃媳妇说了,喝酒也不健康。村里人就撇嘴了,那烟酒都不健康,国家卖它做啥?德民老汉也答不上来。 纳着鞋底子的媳妇们就问,城里住得好好的,急着回来做哈?德民老汉说,城里,咱乡下人住不来。上楼下楼都关在个铁壳子里,忽悠得

    11、人头晕。地上铺着实木块,油光光的直想打跟头。进屋还要换鞋。七老八十的人喽,娃媳妇还逼着喝酸奶。 年轻人逗趣地说:吹牛吧,你明娃要是个大官,肯定也坐那铁壳子车。叫你娃开铁壳子车送你回来。 德民老汉再进城还真是坐着铁壳子小车回村的。 德民老汉说,在城里两无就待腻了,对明娃说俺要回村呢。娃就要打汽车票。俺说汽车开不到村里,爹老了,腿脚不利索了呢,你就用你成天坐的那种小车把俺送回去,村里人都惦记着呐。娃没说二话,打个电话就要来车。瞧瞧,排场不?红颜色,姓说吉利。德民老汉脸上堆满了欣慰。 一青年围着车转了一圈,认出了车上印的字,老爹,你坐的是出租车,要花大价钱雇呢。德民老汉说,俺一个子儿也没掏。 那是你

    12、娃给掏的呗。问问师傅从省城到咱村得多少钱。 开车师傅伸出手指头比画了个八字。 恁贵,八十块钱?德民老汉瞪圆了眼睛。 八十块钱?哈哈,八十块钱只能摸摸,给了八百我还不愿跑呢,回去得赶夜路呢。 德民老汉张大了嘴巴,像一下子矮了许多,见到大人小孩都低着头,从此不再说娃在省城做大官的话了。 村里遇上了干旱,地里的庄稼都蔫了。村主任急得满嘴起泡。村主任来找德民老汉,老爹,你娃不管当啥官,能不能找找人帮咱村里打几眼井啊? 主任交代的事就是天大的事。德民老汉就进城找明娃,没待两天就回来了。村主任问,打井的人来了没有? 德民老汉说,明娃说了,这旱是全省旱,要那啥,统筹解决。村主任说,屁,等到统筹咱全村人都喝西

    13、北风了。德民老汉从布袋子里拿出一摞子钱,娃说了,让咱自己先打井干着。这是娃自己的五万块钱。你干不干? 干,全村人砸锅卖铁也得打井抗旱。 德民老汉病了,病得不轻。迷糊中的德民老汉嘴里念叨着:“井水” 德民老汉去了。明娃从省里回了村。第二天村里来了一排溜大车小车,有省里、市里、县上的。村里人这才相信德民老汉的娃真是在省里当大官呢。明娃挨家挨户感谢乡亲对老爹的照顾,然后带着媳妇女儿在德民老汉的坟前跪了很久很久。 德民老汉的坟前摆放着几个大碗,碗里盛的是刚刚从机井里打出来的清凉凉的水。 (根据刘建超小说清改编)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小说采用了倒叙的

    14、手法,从德民老汉的病很严重村民提出叫回他的儿子明娃写起,引出了诸多往事。 B德民老汉说“俺明娃在省城做大官呢”,却无人相信,成为贯穿全文的一个谜,到结尾才揭出谜底。 C德民老汉每次在城里明娃家住的时间都不长,主要原因就是德民老汉的生活习惯和城里人的生活不同。 D小说写了一个偏远村子的故事,作者通过描写村民的言行表现出村民的自私无知,也显出了村子的封闭落后。5请结合德民老汉对村民的态度简要分析其性格特点。(6分)6明娃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却在最后出场,请简要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17中国快

    15、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快递业务量达3128亿件,共消耗约32亿条编织袋、约68亿个塑料袋、37亿个包装箱以及33亿卷腔带。光是一年消耗的快递包装盒所需的瓦楞纸箱原纸就多达4600万吨,相当于消耗了7200万棵树。 据了解,目前中国快速业中,纸板和塑料的实际回收率不到10%,包装物总体回收率不到20%,以聚乙烯、聚氯乙烯为主要成分的塑料和胶带等最难降解,这些包装材料在自然界中,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才能降解。大部分的快递纸箱在经过一次使用后被丢弃,能够回收再利用的并不多。而消费者对于包装物的分类处理意识不足,加大了回收的难度。为了保证货物能够完好无损地被送到消费者

    16、手中,多数商家选择用塑料胶带对包装进行加固。缠上塑料胶带的纸板箱被送到造纸厂打纸浆时,胶带的黏胶会影响过滤器工作,从而造成机器损坏,所以回收时,缠有过多胶带的纸板箱会被全部丢弃。纸盒等可回收的快递包装,如果和其他生活垃圾混在一起,被污染后无法再回收。消费者则表示,在快递站点或社区内,没有快递包装的回收点,导致快递包装大多进了垃圾箱。 (摘编自快递包装垃圾成灾,中国青年报) 材料二:为解决快递包装产生的污染,近年来各方都开始积极行动。国家层面,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协同推进快速业绿色包装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出台,引导快递业的绿色发展,规范快递包装的使用。菜鸟、京东、苏宁等电商企业也积

    17、极响应,从推行“无纸化”电子面单,到推行共享快递盒、可循环快递袋等,都在力争减少快递包装污染的产生。但记者在走访北京多家快递站点后发现,大多数商家尚未使用这样的绿色包装。对于全国上千万小电商卖家来说,成本较高是他们不愿使用绿色包装的主要原因。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总工程师曲睿晶指出,包装物材料替代、点对点回收、建立绿色账户等措施,有利于提高包装物的回收率,但对于电商平台、快递公司及消费者来讲仅仅是开始,其示范性远远大于实际可操作性,离成为趋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摘编自新华网)材料三:德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早已建立了相关法律法规。如德国1991年、1997年先后出台包装废弃物管理办法和包装回收再

    18、生利用法,强化对快递“绿色化”监管。在日本,由消费者负责将包装废弃物分类,政府部门负责收集已分类的包装废弃物,私有企业获政府批准后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再处理,逐渐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建成社会化的快件包装物回收体系,既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也减少环境污染,还可利用再生资源创收,可谓是一举多得。我国现有标准只是行业规范性标准,缺乏强制性,难以对各市场主体形成有效约束。在全国两会上,就有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快递包装问题确实到了必须立法予以解决的时候了”,足见快递绿色包装立法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摘编自推行快递绿色包装刻不容缓,河北新闻网)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国

    19、家邮政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快递业消耗的快递包装物数量巨大,浪费严重。B中国快递业包装物总体回收率不到20%,大量被丢弃的包装物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对环境的污染。C多数商家选择用塑料胶带对包装进行加固,但因为技术问题,回收时缠有过多胶带的纸板箱会被丢弃。D可回收的快递包装不能与其他生活垃圾混在一起,以免被其他垃圾污染,影响回收。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消费者对于包装物的分类处理意识不足造成包装物回收率低,所以需要尽快立法加强监督。B成本较高是多数小电商不愿使用绿色包装的主要原因,推行绿色包装任务艰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C菜鸟、京东、苏宁等电商企业响应国家

    20、政策,积极采取措施,已经摸索出了有效减少快递包装污染的方法。D我国现有标准只是行业规范性标准,没有约束力,而一些发达国家已建立了相关快递监管法律法规。9如果要立法解决快递包装问题,需要考虑哪些方面,请根据材料内容简要陈述。(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栖筠,字贞一,世为赵人。幼孤。有远度,庄重寡言,体貌轩特。喜书,多所能晓,为文章,劲迅有体要。不妄交游。族子每称有王佐才,士多慕向。关中旧仰郑国渠溉田而豪戚壅上游取水碓之利且百所夺农用十七栖筠请皆彻毁魁然有宰相望。元载忌之,出为常州刺史。岁旱,民多死徙。栖筠为浚渠

    21、,分江流灌田,遂大稔。宿贼张度踞阳羡西山,累年吏讨不克。至是发卒捕斩,支党皆尽,里无吠狗。乃大起学校,堂上画孝友传示诸生,人人知劝。以治行进光禄大夫。人为刻石颂德。苏州方清因岁凶,谤饥民为盗,积数万,依黟(y)、歙(sh)间,阻山自防,东南厌苦。诏李先弼分兵讨之。会平卢行军司马许杲恃功,擅留上元,有窥江、吴意。朝廷以创残重起兵,即拜栖筠浙西都团练观察使,使图之。栖筠至,张设武备,遣辩士厚赍金币抵杲军赏劳,使士歆爱,夺其谋。杲惧,悉众度江,掠楚、泗而溃。以功进御史大夫。则又增学庐,表宿儒河南褚冲、吴何员等,拜为师,身执经问义。远迩趋慕,至徒数百人。元载当国久,益恣横。栖筠素方挺,无所屈。时华原尉

    22、侯莫陈怤以优补长安尉,当参台。栖筠询其劳,怤色动,不能对,乃自言为徐浩、杜济、薛邕所引,非真优也。始,浩罢岭南节度使,以瑰宝数十万饷载,而济方为京兆,邕吏部侍郎。三人者,皆载所厚,牺筠并劾之。帝未决,会月蚀,帝问其故,栖筠曰:“月蚀修刑,今罔上行私者未得,天若以儆陛下邪。”由是怤等皆坐贬。帝欲相栖筠,惮载辄止。然有进用,皆密访焉,多所补助。栖筠见帝猗违不断,亦内忧愤。卒,年五十八,自为墓志。赠吏部尚书,谥曰文献。 (选自新唐书列传) 【注】侯莫陈,三字复姓。台,御史台,御使大夫官署。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关中旧仰郑国渠溉田而豪戚壅上游取水碓之利且百所

    23、夺农用十七栖筠请皆彻毁魁然有宰相望 B关中旧仰郑国渠溉田而豪戚壅上游取水/碓之利且百所夺农用十七栖筠请皆彻毁魁然有宰相望 C关中旧仰郑国渠溉田而豪戚壅上游取水碓之利/且百所/夺农用十七/栖筠请皆彻毁魁然有宰相望 D关中旧仰郑国渠溉田而豪戚壅上游取水碓之利且百所夺农用十七栖筠请皆彻毁魁然有宰相望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赠,赠官,古代朝廷对功臣死后追赠官职,一般是在其生前官职基础上加赠一级官阶以表示褒奖肯定。 B诸生,指有知识学问之士,文中指经科举考试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 C表,封建时代臣子给君主的一种奏章,高中课本有陈情表,文中的

    24、表是上表的意思。 D族子指祖父的亲兄弟的曾孙,即父亲的堂兄弟的孙子、自己的从兄弟的儿子,是儿子的族兄弟。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李栖筠喜欢读书,交友慎重,不但受到族内子弟的赞誉,在当地读书人当中也很有威望。 B在朝廷任职期间,李栖筠曾大力修建学校,鼓励学生,虚心拜有学问的人为师,结果吸引了很多人来拜他为师。 C李栖筠文武兼通,治政有方,在对付许杲时,既加强军备,又连施妙计,使得许部后来不战而溃散。 D李栖筠任御史大夫方正刚直,虽然元载把持了国政,栖筠仍严查并重罚了其亲信徐浩、杜济、薛邕等人。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苏

    25、州方清因岁凶,诱饥民为盗,积数万,依黟、歙间,阻山自防,东南厌苦。(5分) (2)栖筠询其劳,怤色动,不能对,乃自言为徐浩、杜济、薛邕所引,非真优也。(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水调歌头焦山吴潜 铁瓮古形势,相对立金焦。长江万里东注,晚吹卷惊涛。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远岫忽明晦,好景画难描。 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回头千载陈迹,痴绝倚亭车。惟有汀边鸥鹭不管人间兴废,一抹度青霄。安得身飞去,举手谢尘嚣。 【注】铁瓮:镇江古名铁瓮城。金焦:金山和焦山。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词的开篇写古

    26、城镇江的地理形势,长江滚滚东流,金山、焦山相对屹立,读来气势雄伟。 B上片中“孤帆上下”写行船在浪涛中起伏,通过视觉感受写出了长江壮阔苍茫,亦有孤立无助之感。 C下片高度概括地陈述了历史事件,说明了镇江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引出后面对人间兴废的议论。 D这首词题为“焦山”却不是只写焦山,上片写景,视野开阔高远,下片怀古,感情深沉而不失洒脱。15吴潜任镇江知府时写下了这首词,在他之前,辛弃疾任镇江知府时曾写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请对出两首词的结尾,分析内容及情感差异。(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韩愈师说中“ , ”两句概括出唐代

    27、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的耻于从师的心理。 (2)在阿房宫赋中,杜牧设想假如六国之君能够爱惜自己的人民,“ ”;同样,假如秦能够爱惜六国之民,“ ”,没有人能够消灭它。 (3)李商隐锦瑟中“ , ”两句运用典故,写出了迷离美好的梦境以及诗人内心难言的悲慨。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语言在慢慢演变的过程中确实可能会在音节上有轻微变化或遗失,这是语音的自主更新, 。“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也。”从古汉语到现代汉语,从繁体字到简体字,汉语言的活水池里从来不是 、波澜不惊的,但问题是,哪些可以变,又应该怎么变?很多人选择站在坚持原音的队列里,但

    28、不是反对改变汉字读音这一行为本身,而是明确反对一些诗词中读音的更改。毕竟,诗词等语音背后的语感韵律不能随意篡改。( ),也足以让古人“心寒”至极。想想古人费尽心思才锤炼出的对仗押韵, 才斟酌出的千古名句,如今说改读音就改了,诗人们在地下不知做何感想,所以对“古音”,理应多点敬畏与尊重。而日常用语不同于诗词表达,只要大家听得懂就行了,着重于沟通便捷提高效率,读音改变若能顺应市井文化、尊重大众习惯,也能获得普遍的认可,所以在日常用语上, 的习惯可以发挥更大的效力,但官方发布的审音表和字典代表着汉语言的规范与权威。既然提出了规范,语言也不能一味迁就习惯,专业表达更是需要遵守汉语规范。17下列在文中括

    29、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虽然改变前后的读音没有优劣之分,只是杀死了格律 B纵使改变前后的读音只是杀死了格律,却没有优劣之分 C纵使改变前后的读音没有优劣之分只是杀死了格律 D纵使改变前后的读音杀死了格律,却没有优劣之分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无可置疑 一成不变 苦思冥想 相沿成习 B无可置疑 风平浪静 左思右想 相沿成习 C无可厚非 风平浪静 左思右想 约定俗成 D无可厚非 一成不变 苦思冥想 约定俗成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既然提出了规范,就不能一味迁就习惯,专业表达还是需要遵守

    30、汉语规范。 B既然提出了规范,也不能一味迁就习惯,表达更是需要遵守汉语规范。 C既然提出了规范,就不能一味迁就专业习惯,表达更是需要遵守汉语规范。 D既然提出了规范,也不能一味迁就习惯,专业表达还是需要遵守汉语规范。20下列一段文字中有多处表述不合理、不严谨之处,请找出5处。(5分) 目前,机器人产业有低端化倾向,行业整体实力有待提升。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被四五家国外的公司控制百分之七八十的份额,诸如减速器、控制器等核心技术也不在自己手里。机嚣人产业技术密集度高,人才密度高,资本募集度高,而国内很多企业是靠政府补贴拿点“加盟费”,大多处在“三低”甚至“三无”状态,产能过剩供大于

    31、求,在这种情况下,盲目上马的机器人项目可能处于产业链低端。21根据下列“全球旅游行业竞争格局图”,分三点说明和2010年相比,2030年可能出现的旅游市场份额变化。(6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刚刚在电梯间看见一小孩儿在吃雪糕,出于关心,我顺口告诉他:“这么凉的天,会吃出病的!” 小孩告诉我,他的奶奶活了103岁。 我问:“吃雪糕吃的?” 他说:“不是,我奶奶从来不管闲事!”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语文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1B(3分)(A“不避琐细”指分类细,并非“描写细致”:C不是新的研究方式:D“将村落视为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不属于研究方式)2A(3分)(两方面是并列关系)3C(3分)(有可能从其他方面拓展)(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4D(3分)(“村民的自私无知,也显出了村子的封闭落后”分析不当)5热情大方,乐于助人,每次从城里回来都给乡亲们带各种吃食,热心


    注意事项

    本文(陕西省榆林市届高考模拟第三次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