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湘教版必修.docx

    • 资源ID:16119061       资源大小:204.54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湘教版必修.docx

    1、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湘教版必修知识点大全活动单一必修一知识储备一 地球1.地轴: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纬度。2. 经纬线的特点和经纬度的划分:(1)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经度之和为180。,东西经相反.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之和180,一个为东经,一个为西经;纬度值相等,南北纬相反。(2)东西经的判断:经度增大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为东经 ,相反为西经。(3) 自20。W向东至160。E为东半球,自20。W向西至160。E为西半球;(4)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相对方向),同一纬线上的两点,若经度差小于180。则东西方向不变;若经度差大于180。,

    2、则东变西,西变东。 3地球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1)同一经线上、赤道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经度1。的间隔长度最大,约为111Km,南北纬60。纬线上的长度为赤道上的一半。(2)其他纬线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S=111千米相隔经度数COS(表示该点的纬度)(3)两地间最短航线方向的判断:若两地经度相差等于180则过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过极点为最短航程(劣弧)。若两地经度相差不等于180(此时往往讨论同纬度的两地):在哪个半球先往哪个方向偏。二 地图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2.比例尺的缩放比例尺的放大:若将原比例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原比例尺(N+1)。若将

    3、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比例尺的缩放:若将原比例尺缩小到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 原比例尺(1/N)。若将原比例尺缩小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 原比例尺(1-1/N)。比例尺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将原图的比例尺扩大(或缩小)N倍,则图幅面积就是原图的N2(或1/ N2)倍。三等高线地形图1.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地形的判别: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

    4、米,等高线密集高原:海拔高10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3.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等高线图:凸高为谷,凸低为脊。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4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 (n-1)dH 太阳日(23小时52分8秒)B、当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公转为自东向西时:恒星日太阳日C、当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公转为自东向西时:恒星日7.5 +1;7.5舍尾 凡事经度能被15整除的经线皆为中央经线。中时区:7.5W7.5E(以0经线为中央经线); 东西十二区: 172.5E 172.5W (以180经线为中央经线)注意:国际标准时=伦敦时间=零(或中)时区的区

    5、时=0度经线的地方时。.“北京时间”=东经120的地方时=东八区的区时=中国所用的时间。.北京的时间=116E的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求某地时刻已知地时刻 区时差(求东面的区时) 区时差(求西面的区时)若两地同为东时区或同为西时区,则区时差=大的时区小的时区若两地一个为东时区,一个为西时区,则区时差=两地区时之和4. 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说明:东西十二区之间的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实际与180经线并不完全重合,它是一条折线。向东通过国际日界线,日期退一天;向西通过国际日界线,日期进一天;因此,东、西十二区的日期不同,但是区时相同。【应用】如何确定“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今天(

    6、新一天)的范围:从0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昨天(旧一天)的范围:从0时经线向西到180经线。碰到关于日期的问题,关键是求出0时经线;判断时可在经线上画出地球自转方向;随着地球的自转,0时经线(即夜半球的中央经线)的经度是不断变化的。0时经线在东经,新的一天小于一半;0时经线在西经,新的一天大于一半;0时经线在0,两个日期各占一半;当180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与0时经线重合时,全球同属一天。(三)产生地转偏向力,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移。1.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偏右;南半球偏左;赤道无偏向。2.地转偏向力的大小: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 【应用】河口位置的岛屿及港口建设例观察长江

    7、入海口,其右岸(南岸)不断被冲刷,沉积的砂岛不断与北岸相连,河道不断向南弯曲。【应用】区别凹岸与凸岸A.D是凹岸,侵蚀为主,坡度大;B.C是凸岸,堆积作用为主,坡度小;建港口、建防护林,找侵蚀岸:凹岸;建居民点、找淘金点,找堆积岸:凸岸。地球的公转一.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为2326(或23.5)。黄道面与地轴的夹角为66.5。赤道面与地轴夹角为90。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进行周年移动,并引起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从而产生四季和五带。ACBDACBD二.知道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1.示意图2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

    8、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3周期:恒星年(真正周期):365天6时9分10秒。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4速度: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三.理解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1太阳直射点向南回归线移动时,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但昼不一定小于夜;太阳直射点向北回归线移动时,北半球昼长渐,夜渐短,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但昼不一定大于夜。2太阳直射点位于哪个半球(南或北),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极昼昼长24小时,夜长0小时;则另一个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出现极夜现象,极夜昼长0小时,夜

    9、长24小时。 3赤道终年昼夜平分,昼长12小时;纬度越高,昼夜变化幅度越大,反之越靠近赤道,昼夜变化幅度越小;极点大约半年是极昼或极夜,极圈仅一天极昼或极夜。4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均昼夜等长,且距春分(秋分)日越近的日期,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反之越靠近夏至冬至昼夜变化幅度越大。5二分二至日(以北半球白昼为例):夏至最长(日出最早日落最晚),冬至最短(日出最晚日落最早),二分日昼夜等长。6同一日期,同度数、不同半球(南北)的两条纬线的昼长与夜长正好相反;7同纬线地区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地方时相同,正午太阳高度相同。8计算昼夜长短:在图上还可根据昼弧所占比例24得到昼长;根据公式:昼长=日落时间

    10、日出时间=24小时夜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日出时间12:00昼长/2(或0: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出时间是6:00日落时间12:00昼长/2(或24: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落时间是18:00昼弧与夜弧的比例昼和夜的经度数比昼长昼弧经度数/15(正午12时日出时间)2夜长夜弧经度数/15(子夜24时日落时间)2四、正午太阳高度(一)1.某日某地太阳高度日变化 日出时,太阳高度为0;日出以后,太阳高度增大;正午(地方时12点),太阳高度达最大;正午以后,太阳高度减小;日落时,太阳高度为0。南北极点的太阳高度在一天中不变(极夜除外)。2.太阳高度空间分布规律:

    11、在直射点上,太阳高度为90,以直射点为中心,以同心圆的形式向四周递减,到晨昏线上为0,呈同心圆分布。3.等太阳高度图判读:等太阳高度线图可以看作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图的中心为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以该点为中心向四周逐渐减小;通过该点的经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是12点;通过该点的纬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纬线,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上,则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4.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 极点:在极昼期间,极点上见到的太阳高度在一天之

    12、内是没有变化的,其太阳高度始终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如右图A)。图A非极点地区:非极点地区的太阳高度在一日内是有变化的。一天之内有一个最大值,即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如右上图B)。全球范围看: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角为90;从直射点开始,太阳高度向四周降低,呈同心圆分布(即等太阳高度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例如太阳直射在15S、60W时,太阳高度的分布如右上图(图A)所示。(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分布规律(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距离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以北半球为例1 夏至日:正午太阳

    13、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右图中D折线所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右图中C折线所示。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 递减。如右图中E折线所示。(2)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全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两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如上图A。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90,全年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 即一年中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如上图B。回归线至极点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小于90,全年没有太阳直射现象。一年中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如上图C。1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每年夏至日(6月22日)正

    14、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冬至日(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如右图A所示。2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地区:每年冬至日(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夏至日(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如右上图B所示。3 一个地区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赤道地区是2326。南北半球热带地区介于2326和4652之间,具体度数是(当地纬度2326)。南北半球温带地区是4652。南北半球寒带地区介于2326和4652也可以当作当地最大正午太阳高度的数值。d计算公式推导略:H=90纬度差(太阳直射点与所求点纬度差)纬度差:太阳直射点与所求点纬度在同一半球,则纬度大的减纬度小的;太阳直射点与所求点纬度一个在

    15、北半球,一个在南半球,则为两者纬度和。(三)正午太阳高度角意义1影子问题(1)影子的朝向与光源的方向相反(2)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反之越长一天中日影的变化规律是日出最长变短正午最短变长日落最长(理论上晨昏线处影子无限长)。(3)正午日影的朝向和长短变化北回归线以北: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北极点除外)正午日影只能朝北,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太阳终年南射,正午日影始终朝北;纬度越高,日影越长;6月22日达一年中最短,12月22日达一年中最长。2 南回归线以南:南回归线以南地区(除南极点外)正午日影只能朝南,南回归线以南太阳终年北射,正午日影始终朝南;纬度越高,日影越长;12月22日达一年中最短,6月

    16、22日达一年中最长。3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时,在南北回归线内,太阳有直射、南射和北射。正午日影有时无、有时向南、有时向北;长短由正午太阳高度决定。极点:任何时候日影始终朝南或北,且日影长短无日变化。2.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3.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4.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判断所在的地区,并进而判断该地区的其他地理特征。5.计算楼距。为了使楼房底层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一般来说,纬

    17、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大。解题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即一年中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并计算影长。6.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应该合理设计太阳能热水器的倾斜角度,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太阳光线垂直,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7.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情况下,由于向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得到的光热多,背阳坡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因此在相同高度,阳坡温度较高,阴坡温度较低,从而影响到自然带在阳坡和阴坡的分布高度。8.影响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纬度、气候、地势高低四太阳周日视运动(1)周日视运动规律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方

    18、向升起,正西方向落下。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西北方向落下(出现极昼和极夜地区除外)。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西南方向落下(出现极昼和极夜地区除外) (2)比较下图甲、乙、丙三图所示太阳周日视运动规律三地太阳视运动相同点是:太阳有时东升西落,有时东北升西北落,有时东南升西南落。三地正午太阳位置不同点是:在甲地,有时太阳在头顶,有时在北方,有时在南方,说明甲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在乙地,太阳终年在北方,说明乙地在南回归线以南;在丙地,太阳终年在南方,说明丙地在北回归线以北。五.光照图的判读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时间,观测到的光照图不同。光照

    19、图的判读,是本单元的核心知识。1日照图类型(1)地球公转轨道图在地球公转轨道图中,完整展现二分二至日的光照图,一般结合地轴方向、近日点、远日点进行判读。(2)公转轨道局部图结合公转方向和昼夜分布判读。图中阴影为夜半球,太阳直射在赤道上,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可确定为9月23日左右的光照图。(3)地球侧视图一般北极在上,南极在下,赤道为一直线,居中,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并平分赤道。二分日时,晨昏线起止于南北两极点,二至日时,晨昏线起止于与南北极圈相切的两切点,除二分日以外的时间,晨昏线与极地的某两纬线圈(纬度度数相同)相切。以上三图在纵切面上昼夜半球平分,下面的图在纵切面上昼夜半球不等分。(4)极地俯视图中心为极点,外圆为赤道,虚线为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5)斜侧(俯)视图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湘教版必修.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