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ISO14000基础知识培训教材.docx

    • 资源ID:16115290       资源大小:110.39KB        全文页数:5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ISO14000基础知识培训教材.docx

    1、ISO14000基础知识培训教材ISO14000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编制机构:惠州市进出口质量认证咨询培训中心 编 制 人:廖镜雄编制日期:2004年7月28日 目 录章 节页码1、ISO14000标准产生的背景1全球性环境问题1八大公害事件2ISO14000标准的产生3ISO14000系列标准3实施ISO14000的作用4部分企业实施ISO14001的经济效益4企业环境管理示意图52、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6ISO14001标准的实施前提6ISO14001标准的适用范围6ISO14001的几个重要定义6ISO14001条款理解74.1 总要求74.2 环境方针7

    2、4.3 规划(策划)74.4 实施与运行94.5 检查与纠正措施134.6 管理评审133、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15环境因素识别15环境因素评价194、环保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21ISO14001与法律法规有关的条款21中国环境保护法体系21环境保护法律制度23水污染防治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25大气污染防治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27噪声污染防治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29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30其他環境保護法律法規30ISO14001系列标准产生背景1.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序号名称现象起因影响1全球变暖气候学的记录显示,近百年来全球平均地面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本世纪八十年代全球平均气温比上个

    3、世纪下半叶升高约0.6度,有关研究表明,到2050年,全球变暖的幅度可能在4.5-10度大气层对地壳红外辐射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造成地表从太阳(短波)辐射获得的热量相对多,而散失到大气层外的热量相对少,使得地表温度得以维持,即温室效应。由于人类活动消耗大量化石燃料(石油、煤、天然气)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而森林毁坏又使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减少,导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大幅度上升,加剧了大气的温室效应,从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引起温度带北移,全球降水也将随之变化,使局部地区水资源更加短缺;综合考虑海水热胀等因素,全球升温1.5-4.5度,将导致海平面上长20-165cm,使沿海低地面临被淹没的

    4、威胁,并导致海水倒灌、排洪不畅,土地盐渍化等后果2臭氧层破坏1984年南极上空首次发现臭氧层破坏的现象,即“臭氧洞”。近年来,南极上空的臭氧洞有恶化趋势,不仅如此,北极上空也出现了臭氧减少的现象人类过多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CFCs)以及排放其它臭氧层损耗物质,破坏了臭氧层中氧原子、氧分子和臭氧之间的动态平衡,使该平衡向臭氧分解的方向转移,导致臭氧减少、臭氧层破坏臭氧层中臭氧减少,照射到地面的太阳光紫外线增强,其中波长为240-329纳米的紫外线对生物细胞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对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就人类而言,受到过多的紫外线照射会增加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病率3酸雨酸雨指PH低于5.

    5、6的大气降水,包括雨、雪、雾、露、霜。80年代以来酸雨发生的频率上升、危害加大,并扩展到世界范围。欧洲、北美和东亚是世界上酸雨危害严重的区域降水的酸度来自大气降水对大气中二氧化碳和其它酸性物质的吸收,而形成降水不正常酸性的物质主要是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等。人类燃烧化石燃料排放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酸雨腐蚀材料,损害森林,破坏水生、陆生生态环境,并造成农作物减产4淡水资源缺乏与水污染河流、湖泊或水量减少(如黄河断流)直至干涸,或受到严重污染,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淡水资源在地球上分布不均,而且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导致许多国家和地区缺水,更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发展,集中用水量很大,超

    6、过当地供水能力,而又排放大量污染物破坏水体,加剧了水资源的供求予盾淡水资源缺乏制约经济发展,限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污染降低生活福利与质量,每年导致10亿人患病,300万儿童因腹泻死亡,2亿人成为血吸虫病患者5生物多样性丧失目前物种消失的速度比人类出出以前的自灭绝速度要快50-100倍,比物种形成速度要快100万倍。从1975-2000年间,全世界物种损失将达50-100万种,其中大部分为植物和昆虫由于耕地活动和对薪柴、材料的需求,导致森林面积日益缩小,牧场退化、荒漠化,对动物的猎捕与毒杀,杀虫剂、农药的广泛使用等,以上种种导致日益加剧的物种灭绝及生态系统的破坏遗传基因、物种及生态系统等三个

    7、层次的生物多样性受到损失,影响人类对生物资源的经济利用,例如野生生物是农作物、家禽(畜)的祖先。此外,保护生物多性还有科学上,美学上、伦理上和文化上的重要意义6海洋污染局部海域受到石油污染、发生赤潮、鱼群死亡、海面遍布垃圾等,并有扩展到全球的趋势油船汇漏、远洋倾废、近海排污等,人类每年向海洋倾倒约600-1000万吨石油、1万吨汞、100万吨有机氯农药等,导致海洋状况不断恶化海水浑浊严重影响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降低水体生产力,危害鱼类,重金属、石油、有毒有机物侵害海洋生物,并祸及海鸟及人类,破坏海洋旅游资源7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发达国家正以每年5000万吨的规模向发展中国家转运危险废物工业发达国家

    8、公从对危险废物敏感,危险废物处置费用高昂,使得一些公司极力向工业不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危险废物由于危险废物的输入国家缺乏相应的技术手段和经济能力,导致危险废物对当地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损害,长期积累将对全球环境产生危害2、八大公害事件事件名称发生时间发生地点污染类型污染源/物扩散途径/致害原因受体(人)反应后果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30.12比利时马斯河谷大气污染谷地中工厂密布,烟尘、二氧化硫排放量大河谷地形,逆温天气有雾,不利于污染物稀释扩散,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金属氧化物颗粒进入肺部深处咳嗽、呼吸短促、流泪、喉痛、恶心、胸闷窒息,几千人中毒,60人死亡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3.5-10美国

    9、洛杉矶市大气污染光化学污染(二次污染)该市400万辆汽车每天耗油2400万升,排放烃类1000多吨三面环山,静风,不利于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石油工业废气和汽车废气在紫外线作用下生成光化学烟雾刺激眼、喉、鼻,引起眼病和咽喉炎,大多数居民患病,65岁以上老人死亡400人多诺垃烟雾事件1948.10美国多诺拉镇大气污染河谷内工厂密集,排放大量烟尘和二氧化硫河谷地形,又遇逆温和多雾天气,不利于污染物稀释扩散,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烟尘生成硫酸盐气溶胶,吸入肺部咳嗽、喉痛、胸闷、呕吐、腹泻,4天内43%的居民(6000人)患病,20人死亡伦敦烟雾事件1952.12英国伦敦市大气污染居民取暖燃煤中含硫量高,

    10、排放大量二氧化硫和烟尘逆温天气,不利于污染物稀释扩散,二氧化硫等在金属颗粒物催化下生成三氧化硫,硫酸和磷酸盐,附着在烟尘上吸入肺部咳嗽、喉痛、胸闷、呕吐,5天内死亡4000人,历年共发生12起,死亡近万人水俣(病)事件1953-1961日本熊本县水俣镇海洋污染汞污染(二次污染)氮肥厂含汞催化剂随水排入海湾无机汞在海水中转化成甲基汞,被鱼、贝类摄入,并有鱼体内富集,当地居民食用含甲基汞的鱼而中毒口齿不清,步态不稳,面部痴呆,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精神失常,截至1972年有180多人患病,50多人死亡,22个婴儿生来神经受损四日事件(哮喘病)1955年以来日本四日市,并蔓延到几十个城市大气污染工

    11、厂大量排放氧化硫和煤尘,其中含钴、锰、钛等重金属颗粒重金属粉尘和二氧化硫随煤尘进入肺部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患者500多人,其中36人因哮喘病死亡米糠油事件1968日本爱知县等23个府县食品污染多氯联苯污染米糠油生产中用多氯联苯作热载体,因管理不善,多氯联苯进入米糠油中食用含多氯联苯的米糠油眼皮浮肿、多汗、全身有红丘疹,重症患者恶心呕吐,肝功能下降、肌肉疼痛、咳嗽不止,甚至死亡,患者5000多人,死亡16人,实际受害者超过1万人富山事件(骨痛病)1931-1975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并蔓延至其它七条河的流域水体污染土壤污染镉污染炼锌厂未处理的含镉废水排放河中用河水灌溉水稻,使米中也含

    12、镉,变成镉米,当地居民长期饮用被镉污染的河水和食用镉米而中毒开始时关节痛,继而神经痛和全身骨痛,最后骨骼软化萎缩、自然骨折、饮食不进,衰弱疼痛至死,截至1968年5月确诊患者258例,其中死亡128例,至1977年12月又死亡79例3、 ISO14000标准的产生本世纪初,人类已觉醒到环境的报复,但不在意;60年代,科学家聚集在意大利罗马,指出:人口增长快于资源消耗,世界能源将有耗尽之日70年代,各国有立法活动,但企业有抵触,实际是事后算总帐来解决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人与生物圈计划,提出合理利用和保护生物资源,改善人类和环境的关系1970年4月,美国有2000万人举行集会,要示政府

    13、为保护地球活动采取积极措施,称为“地球日”活动;1972年,人类环境联合大会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从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环境;197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表了人类发展宣言,提出: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是一项紧迫的任务,提倡环境和发展问题综合治理,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1977年德国首先制定环境标准,称“蓝色天使”计划,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授予环境标志1992年6月3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建立平等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尊重整体利益,保护全球环境与发展体制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成立了持续发展商务委员会,要求ISO研究和开发环境管理标准1

    14、992年,ISO成立了“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ISO/TC207,负责制订环境管理标准1993年欧盟公布EMAS环境管理审核准则1996年,ISO颁布ISO14000标准4、 ISO14000系列标准:4.1 ISO14001-ISO14009环境管理体系(EMS),ISO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ISO4004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4.2 ISO14010-ISO14019环境审核(EA),ISO14010 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ISO14011 环境审核指南-审核程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ISO14012 环境审核指南-环境审核员资格要求ISO14015 环境审核

    15、指南-环境现场审核指南4.3 ISO14020-ISO14029环境标志(EL),ISO14020 环境标志声明-基本原则ISO14021 环境标志-自我声明环境要求-术语和定义ISO14024 环境标志-实践者计划-复合准则(I型)项目的导则、实践和认证程序ISO14025 环境标志-III型标志-指导原则和过程4.4 ISO14030-ISO14039环境绩效评价(EPE),ISO14031环境绩效评价指南4.5 ISO14040-ISO14049生命周期评价(LCA),ISO14040 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ISO14041 生命周期评价-清单分析ISO14042 生命周期评

    16、价-影响分析ISO14042 生命周期评价-解释分析4.6 ISO14050-ISO14059术语和定义(T&D)ISO14050 环境管理-术语和定义4.7 ISO14060 产品标准中的环境因素ISO14061 林业组织应用ISO14001和ISO14004标准指南导则64 产品标准中环境因素导则5、 实施ISO14000的作用:环境改善,心情舒畅改善公共关系,提高企业形象节约能源资源、提高效益改善产品与技术,预防污染,降低风险提高员工环境保意识企业可持续发展6、 部分企业实施ISO14001的经济效益:企业名称运行时间节能降耗主要途径北京松下彩管2年1500万元/年工艺改进节能管理废物综

    17、合利用厦门松下音响1年100万元节电43万度提高包装箱再用率松下万宝压缩机6个月1372万元节电节水349万元节省材料消耗1023万元科龙集团1年半659.4万元节能管理改进设备海尔冰箱2年1400万元节省辅助材料899万元美菱1年600万元优化设计,节省528万元嘉陵6个月660万元降低辅助材料废物综合利用上海大众1年1720万元节能1550万元提高材料利用率168万元宝钢11个月3.49亿元节能1.25亿综合利用1.87亿降低原材料损耗0.37亿7、 企业环境管理示意图: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1. ISO14001标准的实施前提1.1 自愿性标准1.2 IS

    18、O14001为认证性标准, ISO14004为实施标准提供指南1.3 没有环境行为的绝对要求(无数据性要求)1.4 以当地的法律法规为基准,但不应改变其原有的法律责任1.5 ISO14001的实施作用1.5.1 确保其环境行为不仅现在满足且持续满足法律与方针的要求1.5.2 体系的实施有赖于各个层次与职能,特别是最高管理者的承诺1.5.3 环境管理体系针对于众多相关方和社会对环境保护不断发展的需要1.5.4 职业安全与健康方面的因素可以纳入到ISO14001体系中进行管理2. ISO14001标准的适用范围2.1 适用于那些可为组织所控制、以及可能希望组织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2.2 适用于有

    19、下列愿望的组织:2.2.1 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2.2.2 使自己确信能符合所声明的环境方针2.2.3 对外界展示这种符合性2.2.4 寻求外部组织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注册2.2.5 对符合本标准的情况进行自我鉴定/声明3. ISO14001的几个重要定义3.1 环境组织运行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注:在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部延伸到全球系统。3.2 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要素。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意即环境影响的原因3.3 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由组织的活动,产

    20、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3.4 污染预防采用防止,减少,或控制污染的各种过程惯例,材料或产品,可包括再循环,处理过程更改,控制机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材料替代等。注:污染预防的潜在利益包括减少有害的环境影响,提高效益和降低成本。3.5 持续改进强化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目的根据组织的环境方针,改进整体环境绩效。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3.6 环境绩效(表现,行为)组织基于其环境方针,目标,指针,对它的环境因素进行控制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环境管理体系结果。3.7 环境管理体系全部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规划活动,职

    21、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4. ISO14001条款理解4.1 总要求条文: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本章描述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理解:应按4.24.6的要求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实施和保持。4.2 环境方针条文:最高管理者应制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确保它:a) 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与环境影响;b) 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c) 包括对遵守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组织应遵守的其它要求的承诺;d) 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e) 形成文件,付诸实施,予以保持,并传达到全体员工;f) 可为公众所获取。理解:1) 最高管理者应制定环境方针2) 环境方针应包括“二

    22、个承诺一个框架”:b) 遵守环境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承诺c) 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的承诺d) 建立与评审目标指针的框架3) 环境方针的管理要求a) 与组织的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相适应e) 形成文件,使全体员工理解f) 可为公众获取-公开性4.3 规划(策划)4.3.1 环境因素条文: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确定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它能够控制,或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从中判定那些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组织应确保在建立环境目标时,对与这些重大影响有关的因素加以考虑。组织应及时更新这方面的信息。理解:1) 需要程序:识别、评价及更新环境因素2) 识别环境因素

    23、:活动、产品或服务;可控制及希望施加影响的3) 评价环境因素:评价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建立目标时考虑重大环境因素4.3.2 法律与其它要求条文: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用来确定适用于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律,以及其它应遵守的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法律和要求的渠道。理解:1) 需要程序:2) 从哪些渠道获取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3) 相关人员怎样得到法律、法规和要求的信息4) 其它要求有:行业、地方、客户、公约等5) 法律与其它要求获取渠道:报刊、政府机构、新闻媒体、同行、客户、供应商、电脑网站等。4.3.3 环境目标与指标条文:组织应针对其内部每一有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并保持

    24、环境目标和指标。环境目标和指标应形成文件。组织在建立与评审环境目标时,应考虑法律与其他要求,它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各相关方的观点。目标和指标应符合环境方针,并包括对预防污染的承诺。理解:1) 文件化2) 针对各有关职能与层次3) 符合环境方针,体现污染预防4) 建立目标指针时应考虑:法律与其它要求、重要环境因素、技术可选项、财务、运行与经营要求、相关方的观点4.3.4 环境管理方案条文:组织应制定并保持一个或多个旨在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环境管理方案,其中应包括:a) 规定组织的每一有关职能和层次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职责,b) 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25、。如果一个项目涉及到新的开发和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或服务,就应对有关方案进行修订,以确保环境管理与该项目相适应。理解:1) 环境管理方案用以实现目标指针2) 应包括以下内容:职责、方法与时间表;3) 新开发项目对环境管理方案的补充或修改4.4 实施与运行4.4.1 组织机构与职责条文:为便于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当对作用、职责和权限作出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并予以传达。管理者应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与控制提供必要的资源,其中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技术以及财力资源。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指定专门的管理者代表,无论他(们)是否还负有其他方面的责任,应明确规定其作用、职责和权限,以便:a) 确保按照

    26、本标准的规定建立、实施与保持环境管理体系要求;b) 向最高管理者汇报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以供评审,并为环境管理体系的改进提供依据。理解:1) 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作用、职责、权限应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并充分交流2) 提供必要的资源:人力资源、专项技能、技术支持、财务支持3) 指定环境管理代表:由最高管理层任命环境管理代表,可负有其它方面的责任。 作用:按标准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向管理者汇报,评审并改进体系。4.4.2 培训、意识与能力条文:组织应确定培训的需求。应要求其工作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所有人员都经过相应的培训。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使处于每一有关职能与层次的人员都意识到:

    27、a) 符合环境方针与程序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b) 他们工作活动中实际的或潜在的重大环境影响,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带来的环境效益;c) 他们在执行环境方针与程序,实现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包括应急准备与响应要求方面的作用与职责;d) 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从事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的人员应具备适当的教育、培训和(或)工作经验,从而胜任他所担负的工作。理解:1) 需要程序:2) 确定培训需求: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员都经过培训3) 意识要求:各职能与层次的人员4) 能力要求: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人员5) 各层次与职能的意识要求:a) 符合方针与程序的重要性b) 工作中的重

    28、大环境影响c) 作用和职责,特别是应急要求d) 不符合程序的环境后果4.4.3 信息交流条文: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用于有关其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的a) 组织内各层次和职能间的内部信息交流;b) 与外部相关方联络的接收、文件形成和答复。组织应考虑对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外部联络的处理,并记录其决定。理解:1) 建立程序:关于环境因素与环境管理体系的交流2) 内部交流:各层次与职能之间3) 外部交流:接收、成文与答复,特别是外部对重要环境因素的联系与处理,并记录决定4.4.4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条文:组织应以书面或电子形式建立并保持下列信息:a) 对管理体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b) 查询

    29、相关文件的途径。理解:1) 以书面或电子形式建立并保持以下信息:2) 描述环境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及相关作用3) 提供查询文件的途径4.4.5 文件控制条文: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以控制本标准所要求的所有文件,从而确保:a) 文件便于查找;b) 对文件进行定期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并由受权人员确认其适宜性;c) 凡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具有关键作用的岗位,都可能得到有关文件的现行版本;d) 迅速将失效文件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撤回,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误用;e) 对出于法律和(或)保留信息的需要而留存的失效文件予以标识。所有文件均须字迹清楚,注明日期(包括修订日期),标识明确,妥善保管,并在规定期间内予以留存。应规定并保持有关建立和修改各种类型文件的程序与职责。理解:1) 程序要求:控制所有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保证:2) 便于查找3) 定期评审,必要时进行修订和审批4) 对关键的岗位应得到现行的有效文件5) 失效的文件从岗位撤回,并防止误用6) 需保存的失效文件应予以标识4.4.6 运行控制条文:组织应根据其方针、目标和指标,确定与所标识的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与活动。应针对这些活动(包括维护工作)制定计划,确保它们在程序规定的条件下进行。程序的建立应符合下述要求:a) 对于缺乏程序指导可能导致偏离环境方针和目标与指标的运行,应建立并保持一套以文件支持的程序;b) 在程序中对运行标准


    注意事项

    本文(ISO14000基础知识培训教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