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3教案 恒定电流.docx

    • 资源ID:16102834       资源大小:198.12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3教案 恒定电流.docx

    1、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3教案 恒定电流恒定电流全章内容本章是在初中的基础上加以充实和提高初中主要有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电功和电热提高部分有电阻的测量,半导体和超导,电阻定律新加的内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原理新加的习题有含电容的电路,复杂的串并联电路,非纯电阻电路本章的各种实验较多,为此专门有一个实验教案,另外单独列出单元划分本章可分为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二单元:第五节;第三单元:第六节;第四单元:第七节、第八节全章教学要求(一) 欧姆定律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电流形成的条件,掌握电流的概念掌握电阻的概念掌握欧姆定律了解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教学重点 欧

    2、姆定律教学方式自学和讨论相结合教学过程一、电流形成电流的条件总结:导体中存在持续电流的条件:是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势差电源的作用就是保持电路两端的电势差,使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电流(I)为了表征电流的强弱,引入一个物理量电流(I)定义: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电流数学表达式:说明:电流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如果在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1C,导体中的电流就是1A另外,电流的单位还有毫安(mA),微安(A)1 mA=10-3A1A=10-6A电流的方向电流可以由正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也可以是负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也可以是由正负电荷同时

    3、定向移动形成习惯上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说明:(1)负电荷沿某一方向运动和等量的正电荷沿相反方向运动产生的效果相同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2)电流有方向但电流不是矢量 (3)方向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叫直流;方向和强度都不随时间改变的电流叫做恒定电流通常所说的直流常常指的是恒定电流nqvS n:导体内单位体积的自由电荷数;q:一个自由电荷的电量;v:电荷的定向移动速成度;S:导体的横截面积二、欧姆定律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最先用实验研究了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得出了如下的结论:导体的电流强度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欧姆定律说明(1)欧姆定律的数

    4、学表达式:(2)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三、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线性和非线性四、小练习:作业布置1.阅读课文;2.完成课后练习.教后记 上课以学生自学为主,效果可以同时介绍电荷的流动速度:一根铜导线,横截面积为1.0mm2,载有1.0安电流,已知铜导线内自由电子的密度n=8.51028个/m3,每个电子电量为1.610-19C,试求:铜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度为多大? (7.410-5m/s)(二) 电阻定律教学要求掌握电阻定律掌握电阻率的物理意义教学重点 掌握电阻定律教学方式自学和讨论相结合教学仪器教学过程引子复习初中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本身的哪些属性有关1材料 2长度 3横截面积 4

    5、温度讲述电阻产生的原因,分析以上物理量可能对电阻的影响.一、电阻定律实验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保持BC间的电压不变1 BC间接入同种材料制成的粗细相同,但长度不相同的导线现 象:导线越长,电路中电流越小计算表明:对同种材料制成的横截面积相同的导线,电阻大小跟导线的长度成正比2 BC间接入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但粗细不相同的导线现 象:导线越粗,电路中的电流越大计算表明:对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的导线,电阻大小跟导线的横截面种成反比即: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这就是电阻定律(1)式中的是个比例系数.当我们换用不同材料的导线重做上述实验时会发现:不同材料的值是不相同的,可见

    6、, 是个与材料本身有关的物理量,它直接反映了材料导电性的好坏,我们把它叫做材料的电阻率. (2)二、电阻率电阻率的单位由(2)式可知为:欧姆米(m)各种材料的电阻率在数值上等于用该材料制成的长度为1m,横截面积为1m2的导体的电阻. 但电阻率并不由R S和L决定.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表格三、温度对电阻率的影响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而变化.a,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用这一特点可制成电阻温度计(金属铂).b,康铜,锰铜等合金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很小,故常用来制成标准电阻.c,当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时,某些材料的电阻率突然减小到零,这种现象叫做超导现象,处于这种状态的物体叫做超导体.综上

    7、所述可知:电阻率与材料种类和温度有关.(对某种材料而言,只有温度不变时才是定值,故(1)式成立的条件是温度不变)在温度不变时,导线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这就是电阻定律四、小练习提出问题1:改变导体的电阻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回 答:改变电阻可以通过改变导体的长度,改变导体横截面积或是更换导体材料等途径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改变导体的长度来达到改变电阻的目的(以P31(5)题为例介绍滑线变阻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提出问题2:有一个长方体的铜块,边长分别为4米,2米,1米(如图所示),求它的电阻是多大?(铜的电阻率为1.710-8欧米).通过本例注意: R=L/S 中S和L及在长度L中

    8、,导体的粗细应该是均匀的.提出问题3:一个标有“220V,60W”的白炽灯泡,加上的电压U是由0逐渐增大到220V,在此过程中,电压U和电流I的关系可用图线表示,在下图中的四个图线中,可能符合实际的是( )提出问题4: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当加2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强度为4A现把此电阻丝均匀拉长,然后加1V的电压,这时电流强度为0.5A.求此时电阻丝拉长后的长度应原来长度的几倍?(2倍)提出问题5:一立方体金属块,每边长2cm,具有510-6欧的电阻,现在将其拉伸为100米长的均匀导线,求它的电阻? (125欧)作业布置1.阅读课文;2.完成课后练习.教后记 (三) 串并联电路教学要求使学生理

    9、解串联电路的特点,掌握总电阻概念以及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功率分配关系及应用能根据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分析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电流强度和功率在各支路上的分配规律学会用电势分析简单的电路图教学重点 串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用电势分析简单的电路图(贯穿全节)教学方式自学和讨论相结合教学过程一、串联电路:把导体一个接一个地依次连接起来,所组成的电路就为串联电路串联电路的基本特点: 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串联电路的几个重要性质:根据串联电路的基本特点和欧姆定律来推导: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即用一个电阻代替电路中的几个电阻,而效果相同)故:串联电路的总电

    10、阻等于各段电路中电阻之和请学生从电阻定律的角度思考这一结论的正确性 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故: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的阻值成正比 串联电路的功率分配:故:串联电路中各电阻消耗的功率跟它们的阻值成正比例:把阻值不同的灯泡串联接入照明电路中,会看到阻值大的灯泡亮,表明它消耗的功率大;阻值小的灯泡暗,表明它消耗的功率小附:电路中消耗的总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之和(学生自已证明)例题分析例1:有一盏弧光灯,额定电压为40V,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为5.0A,应该怎样把它连入220V的照明电路中?本例题说明:串联电阻可以分担一部分电压,使额定电压低的用电器能连到电压高的线路上使用串联电阻的这

    11、种作用叫分压作用,作这种用途的电阻又叫做分压电阻二、并联电路:把几个导体并列地连接起来,就组成了并联电路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1 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2 电路中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并联电路的几个重要性质:根据并联电路的基体特点和欧姆定律推导:1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即用一个电阻代替并联电路中的几个电阻,而效果相同)故: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导体的电阻的倒数之和说明:如果n个阻值都是r的电阻并联,它的总电阻R=r/n并联电路的总电阻要比其中最小的电阻还要小请学生利用电阻定律说明以上结论的正确性2 并联电路的电流分配:故:并联电路中通过各个电阻的电流跟它的阻值成反比说明并联电路

    12、的分流作用3 并联电路的功率分配:故:并联电路中各个电阻消耗的功率跟它的阻值成反比例:把几个阻值不同的灯泡并联在照明电路里会发现电阻小的灯亮,表明它消耗的功率大;电阻大的灯泡暗,表明它消耗的功率小并联电路习题:例1:电阻R1和R2并联在电路中,通过R1的电流强度是通过R2的n倍;则当R1和R2串联在电路中时,R1两端的电压U1和R2两端的电压U2之比( 1:n )例2:如图所示,三个阻值相同的电阻接在电路中,已知三个电阻的额定功率均为10W,则AB间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是( B ) A10W B15W C20W D30W作业布置补充作业1:将分别标有“100欧,4W”和“12.5欧,8W”的两个

    13、电阻并联后,接入电路,则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高电压为( 10V ),干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强度为( 0.9A ),这一并联电路的额定功率为( 9W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三个电阻的阻值相等,电流表A1A2和A3的内阻均可不计,它们的读数分别为I1 I2和I3,则I1:I2:I3=(3:2:2 )3:如图所示中,已知12345求B间的总电阻.4:一个盒子里装有由导线和几个阻值相同的电阻组成的电路,盒外有4个接线柱,如图所示,已知接线柱13间的电阻是34间电阻的3倍,是14间电阻的1.5倍,接线柱24间没有明显电阻画出盒内的电路图(用最少的电阻)教后记 (四) 半导体、超导及其应用教学要求知道半

    14、导体、超导及其应用教学方式自学为主教学过程一、简要介绍 利用图片等简要介绍有关半导体、超导的知识二、学生阅读本节以学生阅读为主作业布置1.阅读课文;2.课外了解有关内容.课后阅读 超导体气体液化问题是19世纪物理的热点之一1894年荷兰莱顿大学实验物理学教授卡麦林昂内斯建立了著名的低温试验室1908年昂内斯成功地液化了地球上最后一种“永久气体”氦气,并且获得了接近绝对零度(零下273.2摄氏度,标为OK)的低温:4.25K1.15K (相当于零下摄氏度)为此,朋友们风趣地称他为“绝对零度先生”这样低的温度为超导现象的发现提供了有力保证经过多次实验,1911年昂内斯发现:汞的电阻在4.2K 左右

    15、的低温度时急剧下降,以致完全消失(即零电阻)1913年他在一篇论文中首次以“超导电性”一词来表达这一现象由于“对低温下物质性质的研究,并使氦气液化”方面的成就,昂内斯获19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超导电性”现象被发现之后,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关注和研究,并寄于很大期望通过研究,人们发现:所有超导物质,如钛、锌、铊、铅、汞等,当温度降至临界温度(超导转变温度)时,皆显现出某些共同特征: (1)电阻为零,一个超导体环移去电源之后,还能保持原有的电流有人做过实验,发现超导环中的电流持续了二年半而无显著衰减; (2)完全抗磁性这一现象是1933年德国物理学家迈斯纳等人在实验中发现的,只要超导材料的温度低于

    16、临界温度而进入超导态以后,该超导材料便把磁力线排斥体外,因此其体内的磁感应强度总是零这种现象称“迈斯纳效应” 超导电性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一开始人们便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进行探索不少著名科学家为此负出了巨大努力然而直到50年人才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BCS”理论的提出标志着超导电性理论现代阶段的开始“BCS”理论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巴丁、库珀和施里弗于1957年首先提出的,并以三位科学家姓名第一个大写字母命名这一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计算出导体中存在电子相互吸引从而形成一种共振态,即存在“电子对”1962年英国剑桥大学研究生约瑟夫森根据“BCS”理论预言,在薄绝缘层隔开的两种超导材料之间有电流通过,即“

    17、电子对”能穿过薄绝缘层(隧道效应);同时还产生一些特殊的现象,如电流通过薄绝缘层无需加电压,倘若加电压,电流反而停止而产生高频振荡这一超导物理现象称为“约瑟夫森效应”这一效应在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得到证实“约瑟夫森效应”有力的支持了“BCS理论”因此巴丁、库珀、施里弗荣获1972年诺贝尔物理奖约瑟夫森则获得1973年度诺贝尔物理奖超导体的研究60年代以来,重心逐渐转向对超导新材料的开发方面开发高临界温度的超导体材料将能为超导体的大规模应用创造条件德国物理学家柏诺兹和瑞士物理学家缪勒从1983年开始集中力量研究稀土元素氧化物的超导电性1986年他们终于发现了一种氧化物材料,其超导转变温度比以往的超导

    18、材料高出12度这一发现导致了超导研究的重大突破,美国、中国、日本等国的科学家纷纷研究,很快就发现了在液氮温度区获(-196C以下)得超导电性的陶瓷材料,此后不断发现高临界温度的超导材料这就为超导的应用提供了条件柏诺兹和缪勒也因此获1987年诺贝尔物理奖超导电性现象被发现之后,不少人就想到了如何应用的问题由于当时很多问题在技术上一时还难以解决,应用还只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随着近年来研究工作的深入,超导体的某些特性已具有实用价值,例如超导磁浮列车已在某些国家进行试验,超导量子干涉器也研制成功,超导船、用约瑟夫森器件制成的超级计算机等正在研制过程中,超导体材料已经深入到科研、工业和人们的生活之中(五)

    19、 电功和电功率教学要求使学生加深理解电功和电功率概念,并掌握各公式的运用条件及有关计算知道在有非纯电阻元件的电路中,电功大于电热的道理教学重点 区别并掌握电功和电热的计算教学方式自学和讨论相结合教学过程一、电功初中学习电功概念是直接给出电功公式:W=UIt(1)式教师引导学生用电场理论再重新分析一下上述结论例:如图所示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AB现有带电量+q的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自A搬动到B点电场力做多少功?W=Uq(2)式如果在导体两端加上电压,导体内就建立了电场,电场力在推动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时要做功,设导体两端的电压为U,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q则电场力做的功为W=Uq,由q=It得W

    20、=UIt(3)说明:a 在一段电路上,电场力做的功常说成是电流做的功,简称电功b 电功公式的物理意义:电流在一段电路上所做的功,跟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和通电时间成正比C(3)式中W,U,I,t的单位分别是焦耳,伏特,安培,秒二、电功率为了描述电流做功的快慢,引入了一个物理量电功率(P)定 义:电流所做的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叫做电功率数学表达式: P=W/t(4)式 P=UI (5)式说明:a(5)式中PUI的单位分别是瓦,伏,安b. 一段电路上的电功率,跟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强度成正比.c. 用电器上一般标有电功率和电压它们分别是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

    21、 每个用电器正常工作时所需要的电压叫做额定电压,在这个电压下消耗的功率称为额定功率.三、焦耳定律英国物理学家焦耳(18181889)经过长期的实验研究后指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焦耳定律Q=I2Rt 说明:a.上式表明电流通过导体时要发热,焦耳定律就是研究电流热效应定量规律的b.式中各量的单位.四、电功和电热的关系设问: 电流通过电路时要做功,同时,一般电路都是有电阻的,因此电流通过电路时也要生热.那么,电流做的功跟它产生的热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1.纯电阻电路.如图所示,电阻R,电路两端电压U,通过的电流强度I.电功即电流所做的功: W=UIt.

    22、电热即电流通过电阻所产生的热量: Q=I2Rt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U=IR W=UIt=I2Rt=Q表明: 在纯电阻电路中,电功等于电热.也就是说电流做功将电能全部转化为电路的内能(热能).电功表达式: W=UIt=I2Rt=(U2/R)/t电功率的表达式: P=UI=I2R=U2/R2.非纯电阻电路.如图所示,电灯L和电动机M的串联电路中,电能各转化成什么能?电流通过电灯L时,电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光能.电流通过电动机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电流通过电动机M时电功即电流所做的功(电动消耗的电能): W=UIt电热即电流通过电动机电阻时所产生的热量: Q=I2RtW(=UIt)=机械能+

    23、Q(=I2Rt)表明: 在包含有电动机,电解槽等非纯电阻电路中,电功仍等于UIt,电热仍等于I2Rt.但电功不再等于电热而是大于电热了. UItI2Rt 电功表达式: W=UItQ=I2Rt电功率表达式: P=UII2R发热功率表达式: P=I2RUI五、练习例1:一台电动机,额定电压是110V,电阻是0.40欧,正常工作时通过电流为50安.求每秒钟电流所做的功.每秒钟产生的热量.例2:维修电炉时,将电阻丝的长度缩短十分之一,则修理后的电炉的功率和维修前的功率之比是( B )A9:10 B10:9 C10:11 D11:10例3:如果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一个“220V,40W”的白炽泡(

    24、B D )A 接在110V的线路上它的功率为20WB 接在110V的线路上它的功率为10WC 接在55V的线路上它的功率为10WD 接在55V的线路上它的功率为2.5W 例4:有一个直流电动机,把它接入0.2V电压的电路时,电机不转,测得流过电动机的电流是0.4A,若把电动机接入2.0V电压的电路中,电动机正常工作,工作电流是1.0A,求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输出功率多大?如果在电动机正常工作时,转子突然被卡住,电动机的发热功率是多大? ( 1.5W 8W )例5:一台小型电动机,电枢电阻为20欧,接在电压为120V的电源上,求:当输入电动机的电强度为多大时 ,电动机可得到最大的输出功率?最大输出

    25、功率为多少? 解:电动机为非纯电阻电路故:IU=I2R+P出P出=-I2R+IU当 I=U/2(R)3(A)时 电动机有最大的输出功率电动机有最大的输出功率 P出-32203120180(W)作业布置1.阅读课文;2.完成课后练习.教后记用电器就是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设备 例:电动机工作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电热器工作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电解槽工作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用电器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就是电流做功的过程(六)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要求懂得电动势是为了表征电源的特性而引入的概念,它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导出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I=/(R+r)研究路端电压的

    26、变化规律,掌握闭合电路中的U-R关系,U-I关系.学会运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电路的问题.教学重点 研究路端电压的变化规律,掌握闭合电路中的U-R关系,U-I关系.教学方式讲授和讨论相结合教学过程一、电动势同种电源两极间的电压相同,不同种类的电源两极间电压不同.这说明电源两极间的电压是由电源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为了表征电源的这种特性,物理学中引入了电动势的概念.电源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用符号表示,单位是伏特.电动势的物理意义:表征了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故在数值上等于电路中通过1库仑电量时电源所提供的能量.二、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学生推导推导闭合电路

    27、的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并说明其物理意义.给出条件: 闭合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内电阻为r,外电阻为R,电路中的电流强度为I.提出要求: 寻找I R r的关系.得出结论闭合电路里的电流强度,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整个电路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三、路端电压随外电阻的变化规律如果把外电路电阻的数值改变了,可以肯定路端电压是会变化的。在和r不变的情况下,路端电压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究竟是怎样的呢?U +Ir (电压形式)Ir表示内电阻U ; U表示路端电压U随着R的增大而增大路端电路随外部电阻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电源有内阻r;外电路断开时,R- U=即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这

    28、正是表明可以用伏特表直接测量电源电动势的道理。外电路短路时,R=0 U=0 I=/r由于r一般很小,所以短路电流很大.电流太大不但会烧坏电源,还可能引起火灾,要注意避免发生.四、U-I关系U-Ir (U-Ir+) 讲解图象的物理意义表示电动势/r表示短路电流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内阻五、电源的功率IUI +I2r (功率形式)式中 P总=I P出= UI P内= I2r电源的效率: 讲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见教后记)六、例题和练习例1:如图所法,当滑线变阻器的滑动触点向上端移动时( A )A. 伏特表V的读数增大,安培表A的读数减小B. 伏特表V和安培表A的读数都增大C. 伏特表V和安培表A的读数

    29、都减小D. 伏特表V的读数减小,安培表A的读数增大思考: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为定值,固定电阻的阻值小于变阻器两端之间的总阻值,1。当变阻器的滑片从向移动过程中,两电压表和的示数变化是(D) A.V1变大,V2变大 B.V1变大,V2变小C.V1先变大后变小,V2先变大后变小 D.V1先变大后变小,V2总增大例2:如图,A灯与B灯电阻相同,当滑动变阻器滑动片向下滑动时,两灯的变化是(C ) A.A灯变亮,B灯变亮 B.A灯变暗,B灯变亮C.A灯变暗,B灯变暗D.A灯变亮,B灯变暗思考:如图,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向左端滑动时( B ) A. 安培表的示数减小,伏特表的示数增大B. 安培表的示数增大,伏特表的示数减小C. 安培表和伏特表示数都减小D. 安培表和伏特表示数都增大例3:如图所示,R1=14欧,R2=9欧,只闭合电键S1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2A;只闭合电键S2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3A.当S1和S2同时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为多少?(0.46A)思考:电源电动势=6V,内电阻r=0.5欧,当它和一只外电阻连接时电源输出功率为10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3教案 恒定电流.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