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考生物精品解析北京市四中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生物零模试题解析版.docx

    • 资源ID:16082521       资源大小:356.99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考生物精品解析北京市四中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生物零模试题解析版.docx

    1、中考生物精品解析北京市四中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生物零模试题解析版北京四中 2018-2019 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统一练习(二)生物试卷第一部分1.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 初春,迎春花、玉兰花竞相开放 B. 酷夏,国槐树下好乘凉C. 深秋,金黄色的银杏树叶纷纷落 D. 严冬,青蛙、蛇蝎进入冬眠【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详解】初春,迎春花、连翘花竞相开放,这是自然规律跟植物的习性决定的,体现了生物对环境适应,A不符合题

    2、意;酷夏,国槐树下好乘凉,因为树木净化空气,是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符合题意;深秋,金黄色的银杏树叶纷纷落,此时植物蒸腾作用非常弱,可以减少水分以及热量散失,适应冬天寒冷的环境,C不符合题意;青蛙、蛇蝎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为了避免温度过低冻伤甚至冻死,变温动物青蛙、蛇蝎等有冬眠的特性,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不符合题意.【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2.下列图片中蕴含的生物学事实或重要概念,不正确的是A. 胎儿出生不是新生命发育的起点 B. 人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人体C. 细胞分裂、生长、分

    3、化形成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D.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答案】B【解析】【分析】动物与人体结构层次在某些方面与植物物体相似,生长发育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详解】受精卵的形成是新生命的起点,A正确;人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B错误;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C正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正确.【点睛】掌握动物体的结构层次.3.下图为绿色开花植物的水分吸收、运输及蒸发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表示根对水分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B. b表示水分由筛管从低往高运输,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C. c

    4、表示水分的散失,“门户”是气孔D. 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是因为根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答案】C【解析】【分析】图中a表示根对水分的吸收,b表示水和无机盐的运输,c表示散失水分.【详解】图中a表示根对水分的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A错误;b处表示水分由导管从低往高运输,其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B错误;c表示水分的散失,“门户”是气孔,C正确;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所以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是因为根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D错误.【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根尖的结构特点和叶片的结构特点

    5、.4.医生从小王消化道的某个器官中取少量液体,经化验发现含有葡萄糖、麦芽糖、淀粉、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等物质,由此推测该器官是图中的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图示为消化系统结构示意图,是肝脏,是胃,是胰腺,4是小肠.【详解】肝脏,是消化腺,分泌胆汁,A错误;胃内含有胃蛋白酶,只能初步消化蛋白质为多肽,不可能出现氨基酸,葡萄糖,B错误;胰腺分泌胰液,是消化腺,C错误;小肠内含有多种消化液,能将淀粉消化为葡萄糖,将蛋白质消化为氨基酸,将脂肪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因此小肠内含有的营养物质有:除水、无机盐、维生素等不需要消化的物质外,还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消化终产物和初步被

    6、消化的物质;因此含有葡萄糖、麦芽糖、淀粉、氨基酸、脂肪、维生素等物质的消化道是小肠,D正确.【点睛】食物中含有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中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5.为维持图所示池塘生态系统的稳定,最适宜增加的是( )A. 水和无机盐 B. 食肉动物 C. 细菌和真菌 D. 水生植物【答案】D【解析】【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详解】图

    7、中有阳光、水、空气等非生物成分,还有消费者鱼类和底栖动物,微生物是分解者.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生产者植物.所以为维持如图所示池塘生态系统的稳定,最应增加的是水生植物.【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6.长跑锻炼时,心率和呼吸频率增加,更多氧气进入肌肉细胞,参与呼吸作用.关于这一过程叙述不正确是A. 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B. 图与处的血液相比,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率更低C. 氧气经过肺静脉左侧心脏主动脉到达肌肉细胞D. 长跑锻炼时,每次吸气,膈肌收缩,肋间肌舒张【答案】D【解析】【分析】(1)人体的呼吸包括:肺与外界

    8、气体的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细胞内的气体交换几个过程.(2)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血红蛋白与氧分子结合为氧合血红蛋白);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此外,红细胞还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3)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4)呼吸运动是

    9、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详解】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A正确;当呼吸时氧气进入肺部,此时肺泡内的氧气含量高,故肺部毛细血管中的血红蛋白和氧气结合,实现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气体交换,所以图肺动脉与肺静脉处的血液相比,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率更低,B正确;血液循环的途径分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液循环的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组织周围的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人体肺循环的途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通过体循环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多的动脉血.当心室舒张时,右心房的血液流入右心室,左心

    10、房的血液流入左心室,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由此可见:氧气经过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到达肌肉细胞,C正确;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D错误.【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7.冠状动脉是专门为心肌供血的血管(如右图),冠状动脉硬化或者管腔变窄等可致使心肌缺血,这往往会引起心绞痛.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后,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使血管扩张,从而减轻患者症状.据此判断不正确的是A. 心肌缺血会导致心肌细胞供能

    11、不足、代谢废物积累B. 药物在舌下含化后,由舌下静脉吸收进入血液循环C. 静脉血管扩张使回心血量减少,降低心肌泵血负荷D. 冠状动脉扩张使血流量增加,为心肌提供充足养料【答案】B【解析】【分析】“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作用就好比是一个永不停止工作的泵,随着心脏每次收缩将携带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流经主动脉输送到全身,以供给各组织细胞代谢需要.在主动脉的根部分出两条动脉,负责心脏本身的血液循环,称为冠状动脉.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

    12、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详解】心肌缺血会导致心肌供氧不足,心肌细胞供能减少、收缩无力,循环障碍,代谢废物积累,故A正确;药物在舌下含化后,药物被舌下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经体循环首先进入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冠状动脉,故B错误;静脉血管扩张,使回心血量减少,减轻心脏的前负荷,进而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降低心肌泵负荷,故C正确;冠状动脉扩张使血流量增加,外周阻力降低,为心肌提供充足养料,改善心脏功能,故D正确.故选B.【点睛】心脏内部血液循环为冠状循环,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一类疾病.8.下表为某医院化验室对甲、乙、丙

    13、三人尿液成分分析的结果(单位:g/mL).请根据表中的有关数据分析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 肾单位是尿液形成的基本结构单位B. 可以推测丙患者可能患有糖尿病,或者肾脏的滤过作用出现问题C. 甲患者可能是肾小球出现问题D. 甲、乙、丙三个患者的原尿中都出现了葡萄糖【答案】B【解析】【分析】表格的不同点:甲里有蛋白质,乙、丙没有,丙里面有葡萄糖,而甲、乙没有,结合尿的形成过程分析作答.【详解】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而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A正确;尿液的形成主要与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有关.肾小球的过滤使大分子蛋白质与血细胞留在了血液中,

    14、肾小管的重吸收又将原尿中的有用物质如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少量蛋白质等重新吸收回血液中,剩下的没用的物质少量水、无机盐、尿素等形成尿液,丙里面有葡萄糖,可以推测丙患者可能患有糖尿病,肾脏的重吸收作用出现问题, B错误;甲里有蛋白质,乙、丙没有,所以甲的肾小球可能有病变,丙里面有葡萄糖,而甲、乙没有,所以丙可能患有糖尿病,C正确;甲、乙、丙三个患者的原尿中都出现了葡萄糖,D正确.【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尿液的形成过程以及原尿、尿液和血浆的区别.9.下图是人体血液中某物质含量变化情况,、表示血液流经的器官或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该物质为氧气,则表示组织细胞B. 若该物质为二氧化碳

    15、,则表示肺C. 若该物质为尿素,则表示肾单位D. 若该物质为营养物质,则表示小肠【答案】B【解析】肺泡和血液中进行气体交换,肺泡将氧气给血液,血液将二氧化碳给肺泡,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减少,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10.北京市近年涌现出很多共享单车,不仅为市民的出行提供的极大的方便,绿色出行的促进也为保护北京市的环境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张明同学骑着共享单车行驶在放学路上,遇到红灯信号后停车等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看到红灯后,视觉产生在视网膜上B. 遇红灯停车属于条件反射C. 光线经过晶状体会发生折射,在视网膜上呈倒立缩小的实像D. 人在完成骑车这项运动的过程中需要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共同参

    16、与【答案】A【解析】【分析】(1)条件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反射;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2)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因此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条件反射.(3)视觉的形成过程: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视觉中枢视觉.【详解】红灯信号形成的物像在视网膜上,视觉产生在大脑中的神经中枢,A错误;遇红灯停车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反射,因此属于条件反射,B正确;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折光系统的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的折射,就在视

    17、网膜 上形成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物像刺激上面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传到大脑皮层的,形成视觉,C正确;人在完成骑车这项运动的过程中需要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共同参与,D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理解掌握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视觉的形成过程等.11.将表格内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依次填入图 方框中,其包含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分析】图中1包含2,2包含3、4、5,据此解答.【详解】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A错误;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

    18、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B错误;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在周围神经系统里,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就成为一条神经,C错误;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D正确.【点睛】熟练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即可解答.12.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从 2016 年开始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如果一对夫妇第一胎不是多孩,则可以再生育一胎.请利用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生男生女是由女性决定的B. 这对夫妇二胎生

    19、男孩的几率是 25%C. 在亲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D. 父亲产生的精子中染色体的组成为 22 条Y【答案】C【解析】【分析】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详解】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可见,生男生女主要决定于父亲的哪一种精子与卵

    20、细胞相融合,A错误;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因此,出生的孩子中,男孩和女孩数量相(比大致1:1),B错误;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C正确;父亲产生的精子染色体组成为22条+X或22条+Y,D错误【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来性别的遗传过程,切记父亲产生的精子染色体组成为22条+X或22条+Y.13.醪糟又叫酒酿,香甜醇美,深受人们喜爱.在科学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醪糟.下列四

    21、个操作步骤中,会导致制作失败的是()A. 洗净糯米,浸泡一昼夜 B. 糯米与酒曲混合均匀,蒸熟后备用C. 将其放入干净的容器中 D. 将容器静置在温暖的地方进行发酵【答案】B【解析】制作酒时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发酵分解有机物能产生酒精,在制作甜酒的时候要加入酒曲,目的是加入酵母菌酵母菌只有在无氧的条件下才能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制酒的过程要密封,为酵母菌提供无氧的条件,使其发酵产生大量的酒精.在制作酒时,首先要把容器清洗干净,除去杂菌;然后用水将糯米浸泡一昼夜,淘洗干净将糯米倒入蒸锅煮熟;蒸熟之后,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30是酵母菌生活的适宜温度;接着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使之充

    22、分混合,将糯米饭压实后挖个小坑,淋上一些凉开水,最后将糯米饭放入容器中盖好,置入25左右的环境中即可.四个操作步骤中,会导致制作失败的是糯米与酒曲混合均匀,蒸熟后备用,这样易引起酒曲受到破坏.故选B.14.下列属于有性生殖的是A. 葫芦藓的孢子生殖 B. 我国克隆猴的诞生C. 水仙花的鳞茎长出新芽 D. 杂交育种选育新品种【答案】D【解析】【分析】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也叫合子),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据此答题.【详解】葫芦藓的孢子生殖、我国克隆猴的诞生、水仙花的鳞茎长出新芽,均没有经过两性

    23、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繁殖,A、B、C不符合题意;杂交育种选育新品种,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D符合题意.【点睛】判断有性生殖还是无性生殖主要看是否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15.2018年8月3日至15日,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镇、琉璃河镇各一个养殖场排查出非洲猪瘟疫情.由多部门联合进行非洲猪瘟的防控,下列有关分析错误是()A. 在疫点周围3公里范围内扑杀所有生猪并无害化处理是控制传染源B. 对猪场进行全面消毒,对排泄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是切断传播途径C. 对出入的人员和车辆进行消毒是保护易感人群D. 导致非洲猪瘟病的病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答案】C【解析】【分析】传染病要想流行起

    24、来,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据此可知,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解答即可.【详解】在疫点周围3公里范围内扑杀所有生猪并无害化处理是控制传染源,A正确;对猪场进行全面消毒,对排泄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是切断传播途径,B正确;对出入的人员和车辆进行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C错误;导致非洲猪瘟病的病原体是病毒,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D正确.【点睛】知道传染病的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即能正确答题.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16.小蝌蚪找妈妈邮票是我国发行的首版动画题材邮票,全套共5枚

    25、,依次描绘“巧遇虾公公”“金鱼妈妈大眼睛”“螃蟹妈妈白肚皮”“乌龟妈妈四条腿”“找到妈妈啦”五个故事情节,根据情节回答相关问题.(1)小蝌蚪找妈妈(青蛙)的过程,是依据妈妈“大眼睛”、“白肚皮”、“四条腿”等特点为线索.小蝌蚪生活在水中;而妈妈则长出四肢,用_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过着水陆两栖的生活.由于妈妈的形态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给小蝌蚪找妈妈带来了困难,这是因为小蝌蚪长大需要经过_发育.(2)找妈妈的过程中,小蝌蚪遇到了虾、蟹、金龟、金鱼等动物,它们的生活环境不完全相同,但呼吸器官在结构上有着共同的特点,即在湿润的皮肤中和肺泡周围均密布着_,有利于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氧气进入血液后,最

    26、终被运输到肌细胞等组织细胞,在细胞中的_内参与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3)虾公公启发小蝌蚪,可以根据动物的特征作为线索,来寻找自己的妈妈.从结构特点上,将虾蟹与青蛙分为不同类群的主要依据是_.(4)青蛙的繁殖离不开水,这是对环境的适应,是经过长期_的结果,水域被污染将导致青蛙的生存面临危机.【答案】 (1). 肺 (2). 变态 (3). 毛细血管 (4). 线粒体 (5). 虾蟹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青蛙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有无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6). 自然选择【解析】【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

    27、辅助呼吸.【详解】(1)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成体长出四肢,尾消失,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属于变态发育.(2)在青蛙湿润的皮肤中和肺泡周围均密布着毛细血管,营养物质和氧气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后,在细胞的线粒体内通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3)根据体内有无脊椎,可以把动物分为两类: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如虾、蟹等;另一类是脊椎动物,如鱼类、金龟和青蛙.(4)青蛙的繁殖离不开水,这是对环境的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点睛】牢固掌握有关两栖动物的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17.新疆的

    28、葡萄久负盛名,含糖量比其他地区高.下图所示的是葡萄的部分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葡萄花蕊中的 _ 含有花粉.传粉后,精子沿花粉管进入,完成受精作用.此后,逐渐发育成 _. (2)葡萄中的糖分主要是在植物的 _(器官)产生的,通过茎中的结构运输到果实积累起来.(3)新疆葡萄含糖量高,原因是:白天日照时间长、强度大,温度高,葡萄的_作用效率高,而晚上温度低_作用弱,导致细胞内积累的糖分较多.(4)据此可以推测,若要提高温室大棚中农作物产量,可采取的方法是_.【答案】 (1). 花药 (2). 果实 (3). 叶片 (4). 光合 (5). 呼吸 (6). 延长光照时间;增加昼夜温差;合理密

    29、植,间作套种等【解析】【分析】(1)传粉是指花粉从花药里散发出来,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传粉的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2)当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后,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花粉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到达子房胚珠珠孔后,前端破裂释放出两个精子,其中一个精子与珠孔附近的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3)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为种子.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图示中花药,子房,胚珠,果实,种子.(4)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

    30、里.呼吸作用的原理是在线粒体里在氧气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详解】(1)葡萄花蕊中的花药含有花粉.花粉从花药里散发出来,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传粉后,精子沿花粉管进入,完成受精作用.此后,子房逐渐发育成果实.(2)葡萄中的糖分主要是在植物的叶片(器官)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该物质通过茎中的筛管运输到果实等其他器官积累起来.(3)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当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大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就积累起来,有机物中的淀粉转变为可溶性糖,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与温度有关.新疆葡萄含糖量高,原因是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烈

    31、,晚上,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由于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微弱,因此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就多.(4)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因此为了促进植物的生长,应该适当增加温室里的二氧化碳.在农业生产中,为了提高产量,还可采取的措施是:延长光照时间;增加昼夜温差;合理密植,间作套种等.【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传粉、受精的概念、果实种子的形成过程以及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18.山药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山药多糖是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研究山药多糖对大鼠血糖浓度的影响,研究人员对实验大鼠进行如下处理,15 天后在各组大鼠进食馒头的 0、60、120 分钟后分别测定血糖浓度.实验结果如下表.


    注意事项

    本文(中考生物精品解析北京市四中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生物零模试题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