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部编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静夜思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 资源ID:16066318       资源大小:30.92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部编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静夜思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1、部编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静夜思教案及教学反思8静夜思课题静夜思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会认“夜、思”等9个生字,会写“思、床”7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3.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4.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5.在反复朗读中感受古诗的节奏,体会作者对故乡无尽的思念之情。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 教学难点背诵古诗。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夜、思”等9个生字,会写“思、床”7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一、猜谜语,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2)出示谜面:有时落在山腰,有

    2、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问: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学生自由猜谜指名回答揭晓答案)2.(课件出示3)出示一组月亮图片,问: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想说些什么?3.出示课题、释题。(课件出示4)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静夜思”是什么意思呢?(先让学生逐个字解释,教师指导,然后串成一句话:在夜晚静静地思念着。)(3)简介李白及背景:(课件出示5)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著名诗人,有“诗仙”之称。李白和杜甫合称“李杜”。 当时李白25岁离开家乡,东游淮扬,不到一年,用去银两三十余万,囊中空空,又得了一场大病。中秋的夜晚,他独自一人躺在客店里,冷冷的月光铺满了房间,

    3、你觉得他可能会想起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设计意图:谜语导入,激发学生探究月亮的兴趣,从而引入静夜思古诗。】新课教学( )分钟二、初读古诗,扫清障碍。 1.观看课文朗读动画。(课件出示6) 2.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要求把每个字音都读准。(个人自由读全班齐读)3.认读生字,扫清字音障碍。(课件出示7)静夜(y)思(s) 床(chung)前(qin) 月光(gung) 疑(y)是 举(j)头(tu) 望(wng)明月 低(d)头 故(g) 乡(xing)(1)个别拼读小组拼读本课生字中,“床”“光”“望”“乡”都是后鼻音,注意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及时正音。“前”是前鼻音。(2)多元识字

    4、如,“故”和“古”、“木” 和“床”、“田”和“思”,可以利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低”和“底”、“忘”和 “望”、“凝”和“疑”字形相近,可利用形近字比较来识记。“光”和“夜”是常见字,可以利用生活经验给生字组词记一记,如,“月光、灯光,月夜、黑夜”4.把生字放到诗文中朗读。(1)古诗应该读准节奏和停顿:(课件出示8)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 乡。 (2)师范读,生自由读,同桌读,指名读,齐读。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游戏巩固识字。 (1)“摘苹果”游戏:(课件出示9)课件出示一棵漂亮的苹果树,每个又大又红的苹果上都有一个生字词,指名让学生个别读

    5、,读对了“苹果”就会掉下来。 (2)“转转盘”游戏:出示实物转盘,教师说开始,转盘转动,学生喊停,转盘停止转动,并出现一个生字,学生齐声读出。 2.(课件出示10、11)出示:思 床 前 光 低 故 乡 (1)讲解难点 “前”的上面不要写成“艹”,“低”不要漏掉下面的一点,“故”的右边是“攵”不要写成“夊”。 (2)教师范写。 “心”字底,当上面结构有长横、撇、捺等笔画时,心字底宜窄些,即上放下收;反之,心字底则写宽些,即上收下放。“思”上下结构,无长横、撇、捺等笔画上收下放。书写时注意田”字的竖在竖中线上,心字底略宽。卧钩是关 键笔画。“乡”字的书写也有特点,两个撇折的撇相互平行,折也相互平

    6、行,整个字稳稳站立,否则就会倾斜。 “故”:左右两部分宽窄相等,书写时要注意笔画间的穿插,尽量向中间靠拢,避免结构松散。注意反文和折文的区别,最后一捺要舒展。(3)学生书写生字。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4)交流反馈,展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说说好在哪里。(5)读读写写。(课件出示12)如,思乡、床前、前后、月光、亮光、光明、高低、低处、故人、故乡、故事、家乡。 【设计意图:初读感知,生字的正音,为下面的分析和阅读铺平道路。】【设计意图:鼓励多元识字,鼓励自主识字,是部编版教材的要求。提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设计意图:写字难点的讲解,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重点字的指导,笔画笔顺,间

    7、架结构的书写,规范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四、课堂回顾,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李白,还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收获可真不小。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课文讲了什么。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用“”标出括号前面字的正确读音。疑(y ) 举(j j) 望(un wn) 夜(y i ) 二、看拼音,写词语。chun qin yu un d tu xin s xin ( )( ) ( ) ( )( )三、加标点。1.你知道静夜思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2.昨天我和爸爸去超市买铅笔3.妈妈问你的作业做好了吗4.今晚的月色真美啊参考答案:一、疑(y) 举(j) 望(wn) 夜(y) 二、床 前

    8、月 光 低 头 故 乡 思 想 三、1.?2.,。3.!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无尽的思乡之情。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一、开门见山,导入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古诗:静夜思,看看病中孤单的李白会想些什么呢?新课教学( )分钟二、想象画面,了解诗意1.想画面,说意思。(课件出示14:画面)学生先想象画面,自由说说诗的意思,教师相机指导。2.交流反馈。(课件出示15)教师及时出示学生难懂的几个字的注释。疑:好像。举:抬。思:思念。请同桌互相说一说,只要意思大致对即可。四人小组合作:说一说整首诗

    9、的大致意思。鼓励学生尝试背诵。三、读中理解,体悟诗意美。 1学习第一行 (1)读整行诗。 (2)“明月光”是指怎样的月光? (3)说第一行诗意。 (课件出示16:图文)多媒体创设情景:(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床前)(板书:床前一明月光) 4学习第二行(课件出示17:第二行) (1)读整行诗。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疑”的意思(怀疑、好像);“霜”(课件出示18)(老师哈气在眼镜片上,并解释这是雾水,如果是冰粒,便是霜。霜在秋冬季节形成在地面附近:如房顶、草叶、地面等,堆起来是白色。) (3)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课件出示19)用上“什么好像是什么”的句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像是

    10、铺在地上的白白的霜)(板书:疑是一地上霜) (4)朗读,引导。 诗人这样描写,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冷清)(板书:冷清) 师描述: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样。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就更感到冷清了。 师用冷清的语气范读。 生试着用冷清的语气读。 5学习第三、四行。(课件出示20:第三、四行) (1)读整行诗。 (2)理解“举头”(做动作)(板书:举头一望明月) (3)想想诗人在干什么? (诗人抬头望着天上的明亮的月亮) 6.指导朗读,在画“”的地方稍加停顿,“明”“地上”“望”“思”要读重音。(课件出示21)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

    11、明月,低头思故乡。(教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练读全班齐读) 7.配乐朗诵,想象诗歌的画面。(课件出示22)(播放思乡曲,教师范读全班齐读) 8师:明月照在李白窗前,也照在家乡的土地上,他多么想立刻飞到亲人们的身旁啊,哪怕听听亲人的声音也好啊,可在古代这是不可能的。他只能孤独地写下了这首静夜思,然后对着月亮深情朗诵,希望明月能带去他的思念,与祝福。你也来当一回李白吧,出示明月图,指明对月朗读,齐读。(板书:低头一思故乡 孤单) 9你们真像小李白啊,你能完整地给我们讲讲这首诗所表达的意思吗?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10月圆人团圆,李白孤身一人,客居他乡,望着皎洁的明月,思念故乡的情感就像潮水一般,迅速淹没

    12、了他。让我们完整的欣赏这首美丽忧伤的静夜思。(课件出示23:课文插图)欣赏课件后再次齐读全诗。【设计意图:结合图画,理解古诗的大意,图文结合,化解难度。】【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语, 结合自身感受,能把 课文读得绘声绘色。】【设计意图:同“霜” 的解释,用哈气到镜片上的雾水,进而想到冰粒,实验法效果很直观易懂。】【设计意图:配乐朗诵,更能读准节奏,表达内心的浓浓的思乡之情。】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三、结题,回读漂泊在外的游子啊,总是把思念故乡的情感深深的藏在心底,但是每当夜晚来临,每当佳节来到,每当明月当空时,想到自己孤单一人,想到家乡的亲人,怎不令人低头沉思,怎不令人归心似箭哪!让我们再次

    13、深情地朗诵起这首美丽忧伤的静夜思吧!板书内容 床前明月光 景 凄清 疑是地上霜 思念故乡 静夜思 举头望明月 想念亲人 人 孤单 低头思故乡课堂作业新设计一、在正确的说法后打“”。1.静夜思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2.静夜思描写的是冬天夜晚的景色。 ()3.诗中“疑”的意思是:怀疑();好像();不能解决()4.诗中“举”的意思是:提出();兴起();抬起()5.诗中“思”的意思是:想办法( );思念();希望()6.静夜思这首诗主要写了:( )(1)李白十分喜爱夜晚圆圆的月亮,明亮的月亮。( )(2)李白望着月亮,思念家乡。 ( )二、写出下列近义词和反义词。近义词:故乡-()望-()举-

    14、() 思念-()意思-()反义词:静-()举头-()明亮-()三、造句。思念【答案】一、1.3.好像()4.抬起()5.思念()6.(2)二、近义词:故乡-(家乡)望-(看)举-(抬) 思念-(想念)反义词:静-(动)举头-(低头)明亮-(黑暗)三、思念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情不自禁地思念起在外地打工的爸爸和妈妈。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谜语导入,激发学生探究月亮的兴趣,从而引入静夜思古诗。2.鼓励多元识字,鼓励自主识字,是部编版教材的要求。提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3.写字难点的讲解,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重点字的指导,笔画笔顺,间架结构的书写,规范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4.古诗静夜思

    15、,人们早已耳熟能详。哪怕是一年级的孩子,也把它背得滚瓜烂熟。 面对这样熟悉的古诗,咱们做老师的还有什么可教给一年级孩子的呢? 首先,应花精力突破识字的难点。 新教材要求孩子识记的字特别多。静夜思一文因诗文短小,生字不算多,但也有10个。如何让孩子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诗中字词的认识上呢?这时,组织孩子评价他人读音的缺陷,一起讨论生字的字形,就能找到他们对于古诗的新鲜感。 诗中三拼音较多,又大多是带“ang”的后鼻音,读准确还不是很简单的事。所以得在这些三拼音的朗读上下工夫。另外,采用孩子们喜欢的识字方法进行识字教学,亦能激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掌握古诗的内容和含义。 其次,引导孩子们感受古诗所描

    16、写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仍然是熟诗教学的必要目标。不足之处:1.课堂环节的设计,再生动活泼一些,加入一些游戏活动的因素,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2.面对一年级的孩子,光采用深入分析和烦琐讲解的方法,则事倍功半,效果不佳。所以一定要凭借优美的音乐和诗意的画面,采用一年级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他们体会时,也要贴近孩子们的生活,避免空洞的说教。静夜思 教学反思(一)优点:古诗静夜思人们早已耳熟能详。哪怕是一年级的孩子,也把它背得滚瓜烂熟。面对这样熟悉的古诗,老师还有什么可教给一年级孩子的呢? 首先,应花精力突破识字的难点。 新教材要求孩子识记的字特别多。静夜思一文因诗文短小,生

    17、字不算多,但也有10个。如何让孩子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诗中字词的认识上呢?这时,组织孩子评价他人读音的缺陷,一起讨论生字的字形,就能找到他们对于古诗的新鲜感。诗中三拼音较多,又大多是带“ang”的后鼻音,读准确还不是很简单的事。所以要在这些三拼音的朗读上下工夫。另外,采用孩子们喜欢的识字方法进行识字教学,亦能激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掌握古诗的内容和含义。 其次,引导孩子们感受古诗所描写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仍然是熟诗教学的必要目标。 不足之处:面对一年级的孩子,只采用深入分析和繁琐讲解的方法,则事倍功半,效果不佳。所以一定要凭借优美的音乐和诗意的画面,采用一年级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

    18、教学。引导他们体会时,也要贴近孩子们的生活,避免空洞的说教。(二)静夜思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写的意境。学习古诗,重在吟诵。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一、教学效果1.猜谜语导入,增加兴趣。利用“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谜底:月亮)这个谜语导入新课,现在开始抓住

    19、了学生的学习热情。2.创设情境,复现生字。将本课生字藏在星星的小图片中,利用多种形式读生字,男女生赛读,小组赛读。3.借助插图,反复诵读,体会诗意。将课文插图放映在多媒体上,并播放配乐,让学生看着插图,跟着配乐来朗读,去体会作者的情感。二、成功之处1.采用低年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突破识字和写字的难点,防止平均用力。2.指导方法,重视落实,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和合作学习精神。3.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部分学生对诗歌已耳熟能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孩子自己识字,互帮互学。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生

    20、字多次复现,加以巩固。在广泛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孩子们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4.深入感知课文中的情感,但不是用分析的办法,而是利用诗意的画面和故事,用播放音乐和有感情地朗读的办法,使学生整体感知,这样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别是农村里百分之九十多的留守儿童感受得会更深,这首诗很短,含义又及深,很难让一年级的学生全面理解,这里只是让学生有初步的感受,今后每位学生都会用一生的时间去品读这首诗。三、不足之处1识字时,只用图片吸引学生反复读,未能让学生说一说识字方法。在识字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重要的是要给他们机会去运用。2.李白是这首诗的作者,学生对于李白并不陌生。但是也只是浅显的

    21、认识李白是唐朝的一位著名诗人。课上我没有对李白做出详细一点的介绍,如果学生听了我的介绍,说不定对于本首诗的理解会更加容易一点。四、改进措施新课程倡导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教材处理要有开放的意识,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课上应该让学生交流对诗歌作者李白的认识,调动学生已知经验,关注学生已知世界,注重孩子的个性体验,可以满足部分学生的表现欲望,也会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为整体感知诗意作好情感铺垫。(三)静夜思这首古诗脍炙人口,千古传诵,是我国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经典诗作,它语言凝练,感情真挚,反映了外出游子的深夜思乡之情。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

    22、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诗中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达客居思乡之情,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含蓄无穷,历来广为传诵。一、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古诗的教学尤其不能拘束了学生的想象力,应在教学中把课堂的发言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终生受益。教师课前布置学生查询古诗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们有的到网上查询,有的去图书馆查询,有的问大人,有的从诗书上找这个课前预习既为下一步学习古诗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最后,学生交流时也分层次进行,先让低层次的学生读古诗,注意

    23、读准字音。再让高层次的学生与伙伴开展竞赛,学生自己评议。这期间,教师一定要兼顾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力求使不同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并能持之以恒,使其成为学生头脑中的一种精神积淀。二、成功之处:在介绍背景解诗题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课标十分重视口头交际能力的培养,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各种各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所以让学生介绍自己搜集来的资料。学生在介绍李白和写作背景时,便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及听说能力,明白了题目的意思,又为理解古诗的内容做好准备。在理解诗意时我注重多让学生朗读、交流。这样既不会破坏诗歌

    24、的朦胧美,又可以促使他们动脑思考,自主学习。“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没错,学生们喜欢读书,喜欢多种形式、变着花样读书!三、不足之处:1.导入的图片没有契合这首诗的意境,因为选的是现代都市的月夜图。我当时备课时只是考虑到图片中有圆圆的月亮就能体现是夜晚的景象,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也没有多想。2.没能加强对学生朗读古诗的指导训练,读的形式较单一。我之前想的是老师范读再领读,学生模仿,再男女生比赛读。结果学生因为之前就能背下来,张嘴就是之前的唱读,很难纠正过来。四、改进措施:只有把蕴藏于知识体系中的潜在的方法因素变为学生学习的直接

    25、对象,这样才有可能启迪和引导学生对知识创造过程的全面理解;只有把教材内容中的静态知识转变为学生思维活动中的动态作用对象,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附赠材料 优秀的教学是练出来的 在上一堂课里,你已经学会了区分高效教学法和低效教学法之间的区别。现在,我们还要继续巩固这一概念。在高效教学法和低效教学法之间,是否存在一个灰色的中间地带呢?是的,这个灰色地带确实存在。如果能带领那些还不够高效的教师们进人这一中间地带,那也是很大的进步。当然,本课的主要目的是发掘出教师的最大潜力,以最终实现高效教学。如果能成功做到这一点,那么你最终会发现学生的表现有了显著的提高。显而易见,教师能力的优劣

    26、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表现。教师越优秀,学生的表现就越好。 课程: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上一节课所学的如何区分高效和低效教学上一节课,我已经要求你总结出自身存在的弱项,并且在课后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今天,请你仔细思考,在下面列举的教学情景中高效和低效的教师将如何做出不同的应对措施。 高效教学与低效教学实践 一个学生在课堂上一直和其他学生聊天。他这个举动非常明显,必须及时制止。面对这个情形时,低效的教师会如何应对?高效的教师又会如何应对? 一个学生在课堂上不断发出声响,这个声音越来越吵,并且影响到了班级里的其他学生。低效的教师会如何应对?高效的教师又会如何应对 一个学生总是没有完成课后布置的家庭作业。对

    27、这个学生低效的教师会如何应对?高效的教师又会如何应对? 一个学生总是随便讲话。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她讲话,同学们在做课堂练习的时候她讲话,午餐之前大家都应该安静等待的时候她也在讲话,在类似的其他场合她也经常随便讲话。面对这个情形低效的教师会如何应对?高效的教师又会如何应对? 学校准备开展一个新的教学项目,大家都不清楚这个项目效果如何。为了顺利实施该项目,部分教师将被挑选出来进行培训培训过程很可能十分艰苦。面对新项目的挑战,低效的教师会如何应对?高效的教师又会如何应对? 当你回答完这些问题时,你一定会明白:高效的教师一定是个冷静、专业、细心的教师。你愿意做这样的教师吗?如果愿意,那么就拿出你的实际行动来吧!实践: 将你今天的感悟记录下来,这样可以让你意识到,自己之前的处理方式哪些是低效的手段,哪些是高效的手段。在这之后,你的教学技能将会变得更加丰富。


    注意事项

    本文(部编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静夜思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